抗厌氧菌药物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抗菌药物分类及常用药物一、抗菌药物分类一ß-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1.1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1.2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非奈西林三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四多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五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六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七氯霉素类:氯霉素八链阳性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九利福霉素类:利福平十磷霉素类:磷霉素十一肽内酯类:达托霉素十二喹诺酮类:一代:萘啶酸——已不用二代:吡哌酸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已少用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四代:新氟喹诺酮类: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左氟沙星十三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利奈唑酮十四磺胺类: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一ß三代:G﹢菌、G‐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有效四代:G‐菌;大肠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效果好3、其他ß-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广谱G﹢菌、G‐菌、厌氧菌青霉烯类:厌氧菌;葡菌、链球菌、很多G‐菌;无效铜绿假单胞菌头霉素类:G﹢菌、G‐菌、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单环ß-内酰胺类: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G﹢菌、厌氧菌氧头孢烯类:G﹢菌、G‐菌、厌氧菌尤其脆弱拟杆菌ß-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克拉维酸广谱、舒巴坦金葡菌、G‐杆二大环内酯类:G﹢菌、部分G‐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三林可霉素类:G﹢菌、G‐厌氧菌;无效G﹢需氧菌四多糖肽类:G﹢菌五氨基糖苷类:G‐需氧杆菌,G‐球菌;无效厌氧菌六四环素类:广谱G﹢菌、G‐菌、厌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无效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伤寒、结核、真菌、病毒常见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PSSP 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ESBL超广谱 -内酰胺酶;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革染阳性需氧菌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杆菌:芽胞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奴卡菌属革染阴性需氧菌球菌:卡它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不动杆菌属,螺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横膈以上: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普雷沃尔菌属,韦荣菌属,放线菌属横膈以下:产气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脆弱类杆菌群,梭形杆菌属胎盘屏障: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能穿透胎盘屏障进入胚胎循环;在妊娠期应避免使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抗菌药物;-氯霉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利福平等;骨组织分布: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少数药物可在骨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前列腺分布:氟喹酮类、大环内酯类、SMZ/TMP、四环素类在前列腺液或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
临床上常用者为氟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近年来研制的新品种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或厌氧菌的作用亦有增强,已用于临床者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一、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适应证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喹诺酮类抗生素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所致的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以及宫颈炎。
诺氟沙星主要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或肠道感染。
但应注意,目前国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中,耐药株已达半数以上。
2.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主要适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可用于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及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此外亦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3.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成人患者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作为首选。
4.志贺菌属肠道感染。
5.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需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6.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感染。
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无效。
7.部分品种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
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3.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4.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5.喹诺酮类抗生素偶可引起抽搐、癫痫、神志改变、视力损害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易发生,因此喹诺酮类抗生素不宜用于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以防发生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
替硝唑用于厌氧菌感染疾病治疗的对比观察王惠兰;杨兰芝;卢树杰;周家凤;石玉珍;李仲兴【摘要】目的研究替硝唑用于厌氧菌感染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厌氧菌感染病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00例应用替硝唑,对照组50例应用甲硝唑,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和厌氧菌清除率.结果替硝唑与甲硝唑的有效率分别是87.00 %和70.00 %,对厌氧菌的清除率分别是 86.40 %和71.6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 %和14.00 %,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厌氧菌感染的新药.【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1999(020)003【总页数】3页(P155-157)【关键词】细菌感染;细菌,厌氧;替硝唑/治疗应用【作者】王惠兰;杨兰芝;卢树杰;周家凤;石玉珍;李仲兴【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050000;河北神威药业;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2MeSH bacterial infection;bacterial,anaerobic;tinidazole/ther use替硝唑(Tinidaxole,TNZ,甲硝磺酰咪唑),商品名“服净”(Fasinyn),是继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后开发研制的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原虫药[1]。
为进一步评价TNZ葡萄糖注射液对厌氧菌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于1996年6月~1997年2月将TNZ与MNZ随机应用于150例厌氧菌感染患者,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1.1 病例选择: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急性感染病例,18~65岁,细菌学证实为厌氧菌感染,心、肝、肾功能正常,过敏史,非妊娠、哺乳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5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种、疗程一致,资料具可比性。
最新最全抗菌药物分类,值得收藏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品,涉及每一个专业和每一个科室,与医师、药师、护理、院感、检验、管理等人员均密切相关。
目前,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有150种以上,各种品规超过1万种,在临床使用中部分医务工作者对抗菌药物所属类别与基本特点不清楚,出现选错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等情况,现结合临床将抗菌药物从类别、药学特征、以及主要特点,以一张表格形式进行总结,供医务工作者进行参考。
一张表格从抗菌药物类别、药学特征以及主要特点,概括目前最新最全抗菌药物分类,值得收藏。
参考: [1] 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2017
[2] 临床药物治疗总论2016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
[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教材2013年
[5] 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
[6] 相关药品说明书
作者:周雪松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
临床常见得病原体包括下面几大类:ﻫ真菌:念珠菌、曲霉、毛霉、隐球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ﻫ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糖菌与凝固酶葡萄糖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肠球菌等ﻫ革兰阳性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嗜血杆菌属等厌氧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具核梭杆菌、丙酸杆菌、消化球菌等ﻫ非典型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等1、青霉素类抗菌谱ﻫ青霉素为窄谱抗菌药物主要对革兰阳性菌起作用:包括革兰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杆菌),对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也有一定作用.对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有抗菌作用,目前临床使用耐药率高。
苯唑西林抗菌谱同青霉素,它就是筛查就是否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得标志性药物,如耐药应不选用任何β-内酰胺类得药物.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临床应用较多,抗菌谱偏革兰阳性菌,对链球菌效果好,临床常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尿路、胆道感染。
ﻫﻫ哌拉西林她唑巴坦临床应用广泛,抗菌谱广,抗菌谱略偏革兰阴性菌,对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等作用强,对阳性菌中肠球菌也有效,对厌氧菌有较好效果(如拟杆菌、梭菌、消化球菌)。
2ﻫﻫ、头孢类抗菌谱头孢唑林第一代头孢,抗菌谱为革兰阳性菌,主要用于一类切口得预防用药。
ﻫ头孢呋辛为第二代头孢,对革兰阳性菌抗菌作用低于第一代头孢,临床应用多偏向革兰阴性菌治疗.ﻫ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谱主要覆盖革兰阴性菌,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强,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差,其中头孢她啶对铜绿假单胞作用强。
ﻫ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为头孢复方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广泛,本品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包括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作用也强,用于各种敏感菌所致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腹膜、胸膜、皮肤、与软组织、骨与关节、血液感染等等。
[附录]常用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分类主要或代表性品种青霉素类:干扰细菌胞壁合成,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及多种致病螺旋体有抗菌活性。
青霉素G(penicillin G, PENG)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B;长效青霉素)青霉素V(penicillin V)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类:具耐酸、耐酶的特点,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青霉素类。
甲氧西林(methicillin ,MET;新青I)苯唑西林(oxacillin ,OXA;新青II)萘夫西林(nafcillin;新青III)氯唑西林(cloxacillin)广谱青霉素:对A组、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青霉素差,但对革兰阴性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属的作用比青霉素强。
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氨苄西林(ampicillin ,AMP)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 AMX;阿莫仙)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CAR)替卡西林(ticarcillin, TIC;羟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piperacillin;氧哌嗪青霉素)阿洛西林(azlocillin ,AZL;阿乐欣)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美洛西林(mezlocillin,MEZ;天林)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替莫西林(temocillin)头孢菌素类I代头孢:对多数革兰阳性菌有抗菌活性(除肠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外),对革兰阴性杆菌的疗效较差。
头孢噻吩(cefalothine;先锋霉素Ⅰ头孢菌素Ⅰ)头孢氨苄(cefalexin,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CFR)头孢唑啉(cefazolin,CFZ ;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cefradine ,CRD;先锋霉素Ⅵ;头孢雷定)II代头孢: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比Ⅰ代头孢低,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比Ⅰ代头孢菌素高。
厌氧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可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作出初步的推断,一般而言,膈以上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对青霉素敏感;膈下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为脆弱类杆菌,首选甲硝唑。
现将抗厌氧菌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梭杆菌、放线菌等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敏感,而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及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此与多数脆弱拟杆菌存在β-内酰胺酶有关。
脆弱拟杆菌和部分梭杆菌能产β内酰胺酶而水解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后者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可使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的抗菌谱增广,抗菌作用显著增强,从而对多种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产生明显协同作用,可用于脆弱拟杆菌等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2. 氯霉素体外试验表明氯霉素对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抗菌谱广,除少数产气荚膜梭菌外,对拟杆菌和大多数其他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易透入各种体液、组织中,包括脑脊液。
对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活性,故临床上本品长用于原因尚未明的严重厌氧菌感染,其疗效肯定,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本品也可用于治疗呼吸道和腹腔内的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
常用剂量为每日2g,分次静滴,疗程可视病情而定。
3. 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均优于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对大多数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真杆菌、丙酸杆菌以及大多数放线菌属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已报告20-30%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某些梭杆菌特别是产气荚膜杆菌也耐药。
克林霉素对大肠杆菌和兼性革兰阴性菌很少有活性,故在治疗混合性感染时应加用其他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本组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长期应用易引起腹泻和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
常用剂量为1.2-1.8g,分2-3次静脉滴注,疗程可视病情而定。
4. 红霉素本品的抗菌作用逊于克林霉素,两者有交叉耐药。
主要作用于厌氧球菌,仅用于口咽部感染。
5. 万古霉素对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与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
大多为0.06-5mg/L,为快效杀菌剂,成人剂量每日2g,静脉滴注每6小时500mg 或每12小时1g,口服对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具有极好的疗效。
6. 硝基咪唑类
药名抗菌谱适应症用法用量
甲硝唑对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放线菌属、乳酸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对本品耐药。
其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本品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静脉滴注1.成人常用量厌氧菌感染,静脉给药首次按体重15mg/kg(70kg成人为1g),维持量按体重7.5mg/kg,每6-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
2.小儿常用量厌氧菌感染的注射剂量同成人
替硝唑对脆弱拟杆菌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容球菌属及加得纳菌等具抗菌活性,2-4mg/L的浓度可抑制大多数厌氧茵;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对其敏感;1.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气管感染、肺炎、鼻窦炎、皮肤蜂窝组织炙、口腔感染及术后伤口感染。
2.本品可作为甲硝唑的替代药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所致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静脉滴注1.厌氧菌感染:一次0.8g,一日1次。
静脉缓慢滴注,一般疗程5-6日,或根据病情决定。
2.预防手术后厌氧菌感染:总量1.6g,1次或分2次滴注,第一次于手术前2-4小时,第二次于手术期间或术后12-24小时内滴注。
奥硝唑对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茵、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1)腹部感染:胞膜炎、腹内脓肿、肝脓肿等;
2)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
3)口腔感染:牙周炎、尖周炎、冠周炎、急性溃疡性龈炎等;
4)外科感染: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溃疡感染、蜂窝组织炎、气性坏疽等;
5)脑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
6)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
静脉滴注,每瓶(100ml,浓度
为2.5mg/ml)滴注时间15-30分钟。
1.预防术后厌氧菌感染:术前1次静滴1g。
2.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成人起始剂量0.5-1g,以后每12小时静滴0.5g,共5-10日,儿童按每12小时10mg/kg剂量静脉滴注。
无论成人或儿童,一旦病情许可,均应尽早改为口服治疗。
其他四环素对多数厌氧菌和绝大多数脆弱类杆菌无抗菌活性,对放线菌属和痤疮丙酸杆菌则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因此除放线菌病外临床上一般不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氟喹诺酮类对厌氧菌的作用多数认为较差或不稳定,一般不用于抗厌氧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