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899.00 KB
- 文档页数:14
简述行政职能的原理及作用
行政职能是指政府行为中的管理和协调性质的一种职能,主要包括制定和执行政策、规划和组织资源、监督和评估工作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
行政职能的原理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权力:行政职能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方式之一,其行使的是政府的权力和职责。
在这一原理下,政府行使行政职能时需要遵循法律法规,依照程序进行,确保权力的合法行使。
2. 法定性原则:行政职能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即遵循法律的规定和要求,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依法行使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3. 公共利益导向:行政职能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即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服务。
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时,要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确保政策和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4. 协调性原则:行政职能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调节和协调作用的一种方式。
政府通过行政职能,调动和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和稳定。
5. 监督和评估:行政职能中包括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内容。
政府要对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效果和效率,同时还要对政策和
措施进行评估,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总体而言,行政职能的原理和作用是确保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福祉。
政治学中的政府职能与权力知识点政府职能和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履行的职责,而权力则是政府所拥有的行使职能的能力和合法控制社会机制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讨论政府职能和权力的相关知识点。
一、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而从事的各项活动。
根据不同的学说和理论,政府职能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1. 权力机关职能:政府作为一个权力机关,在整个政治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主导地位。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颁布政策和指导方针,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2. 经济调控职能:政府在经济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
3. 公共服务职能:政府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政府通过投入公共资源和设立相关机构,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4. 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通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安全、管理社会矛盾和协调社会利益,确保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
二、政府权力政府权力是政府为实现职能而行使的合法权威和控制力量。
政府权力来源于国家法律、宪法和社会信任等,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约束性。
政府权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立法权:政府通过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 行政权:政府行使行政权,通过行政机关和行政决策,管理公共事务,颁布政策和指导方针,实施国家政策和决策。
3. 司法权:政府作为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维护社会法律秩序,审判并处理诉讼案件,保障公正和公平的司法制度。
4. 经济调控权: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等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 社会管理权:政府通过社会管理手段,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管理和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名词解释政府的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所承担的各项职责和任务。
作为一个统一的机构和组织,政府承担着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推动社会发展等重要职能。
下面将从不同层面对政府职能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宏观层面上的政府职能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调控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保持经济运行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引导和调控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其次,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需要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确保社会正常运转和公共安全。
在这方面,政府承担着维护法律权威、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职责,通过立法、执法和治安管理等手段,为社会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最后,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
政府应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
这些服务的提供需要政府投入资源,建设相关的公共设施和机构,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二、微观层面上的政府职能在微观层面上,政府职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组织引导等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是政府职能的核心。
政府通过行政管理,负责制定和执行各种政策、法规,管理公共事务和资源。
行政管理需要政府机构和公务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其次,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
政府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以引导社会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制定需要政府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进行政策评估和调整,并与社会各界广泛协商,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
最后,社会组织引导是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和规范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组织活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以拓展公共服务的来源和渠道。
政府的职能说课稿一、引言恭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政府的职能》。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在本次演讲中,我将详细介绍政府的职能,并解释其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政府的职能概述政府的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管理中所承担的各项责任和任务。
政府的职能主要分为行政管理、立法监督、经济调控、社会服务和外交事务等五个方面。
1. 行政管理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管理公共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等。
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2. 立法监督政府在国家立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政府还需要对立法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 经济调控政府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管理财政预算、实施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经济调控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4. 社会服务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承担着为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
这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
政府通过提供社会服务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5. 外交事务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负责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
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政府的外交工作对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政府的职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政府通过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政府的存在和运行可以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保障人民权益政府通过立法监督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行为,保护人民的财产权、人身权和人权等。
3. 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经济调控和外交事务等职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1、政府对经济不干预时期,政府职能理论受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支配这一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普遍推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充分肯定市场的作用,把政府的作用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只发挥“守夜人”的作用。
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学家的观点:市场机制可以完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发展,政府只需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代表: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三项政府职能萨伊和穆勒也对政府直接管制经济的做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他们认为,除非政府干预能带来“普遍的便利”,否则决不允许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最典型的代表是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著作中,把政府职能限定在三个方而:一是“保护本国的社会安全,使其不受其他社会的暴行与侵略”;二是“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和压迫”;三是“建设并保护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简言之,政府职能有三项: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提供公共服务。
2、政府对经济进行强干预时期,政府职能理论受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左右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基于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促使凯恩斯主义、美国制度学派、瑞典斯德哥尔摩学派等政府强干预理论的成长。
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全能政府”的示范效应,更强化了这方而理论的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凯恩斯学说:认为政府不加干预的市场经济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出现周期性危机,需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来加以清除和弥补。
他主张加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一是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国家兴办公共工程等直接投资和消费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提高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重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货币总量控制来调整利息率,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三是主张搞赤字财政,用举债方式兴办资本项目,增加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总量,政府干预是全而的,不仅市场失灵方而要干预,市场成功的地方也要政府予以保护,以防出现市场失灵;四是要求政府不仅要干预生产,还要干预分配,创造有利条件,刺激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正。
重点辅导:第三章政府职能一、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职能即公共行政职能,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公共行政学就是围绕这个问题从不同的研究途径构建不同的理论。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西方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政府职能的界定也不同。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
深受封建专制之害的新兴资产阶级鼓吹政府不干预的自由放任理论,那时人们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管的最少的政府。
总之,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为了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了确保人民的权力和自由,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把政府干预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实行避免行政干预的原则。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时期是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政府以最低限度干预作为原则,使公民权利和自由思想与自由发展得到了保证。
但资本主义国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产阶级政府不得不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强制干预。
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之后。
凯恩斯干预主义便大行其道。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社会更趋向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以及集权化,公民的各个方面更依赖于政府,政府的职能也愈来愈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矛盾尖锐和社会冲突的屡屡发生,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十分动荡的局面。
这迫使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福利政策,有的甚至实现“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
政府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出现了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
即马尔库塞所谓的“一元社会”和片冈宽光所说的“行政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哈耶克、大小弗里德曼、布坎南等对全能政府进行了批评,又主张回归自由主义,把政府的职能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主张“最低限度政府”。
更有甚者,诺奇克公然主张无政府。
总之,又出现了政府不干预社会或少干预社会的思潮。
二、政府职能的特点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
政治知识:五大政府职能及其考核方式一、知识介绍(一)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二)政府职能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1)军事保卫职能。
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保卫国防安全、防御外来侵略的职能。
(2)外交职能。
即通过政府的外交活动,促进本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正常的政治、经济往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促进国与国之间互惠互利,反对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职能。
(3)治安职能。
即维持国家内部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职能。
(4)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即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职能。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1)宏观调控职能,即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
(2)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职能,即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就业规划等方式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同政府一起提供公共物品。
(3)市场监管职能,即政府为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有以下四类:(1)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即政府通过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加强对重大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做好科技规划和预测等工作,重视基础性、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一般的科技工作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
(2)发展教育的职能。
即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用公共经济学的原理解释政府职能政府的起源来自三类学说:契约学说、强盗学说和部落图腾学说,这三类学说在说明政府存在的理由过程中,都会得出一个基本相同的结论,就是政府制度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公共安全的要求。
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政府只能有一般行政与公共管理职能、经济行政职能、政治职能、文化、教育职能和其他社会职能。
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政府职能有具有以下属性:一是公共性。
根本目的是为所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普遍的、公平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二是法定性。
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一国政府职能的边界,使公共行政有法可循。
三是执行性。
政府作为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的机关,其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性。
四是强制性。
政府职能的强制性是指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行政相对人不得阻碍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
五是动态性。
政府职能始终是变化的,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力量对比以及政府与自然界的关系演变。
根据帕累托效率准则,要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最有效率,达到最佳,就要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
通过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得出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是,社会中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成本。
而在公共物品或服务、收入初次分配等领域,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价格信号不能总是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应和边际成本,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不能达到最优状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收入的再分配就要利用非市场的方式来进行,即需要政府部门来发挥作用。
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条件下,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市场制度内不能有效提供任何公共产品,最后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公共产品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