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标志巧寻找,火眼金睛识病句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9
辨析病句:寻找词语标志法辨析病句:寻找词语标志法(九)否定词句子中出现了“不”“没有”“否”“不能”“否则”等否定词或反问句中有否定词时,同学们就要考虑是否由于多次出现否定造成了表意相反。
例1:(2009年北京联考卷)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解析:句中的“防止”是一重否定,“不要”又是一重否定,合在一起造成否定不当,删去“不要”。
例2:(2009年浙江联考卷)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不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解析:“无不毫不例外”多重否定不当,改为“都”,与前面的“无论”照应。
(十)是,被,把在句子中如出现判断词“是”时,同学们要适当留心,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另外要注意,“被”和“把”与否定词“不”连用时否定词要在前。
例1:(2009年广东联考卷)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区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解析:主语“观赏高原风光”与“是”后面的宾语“景点”不搭配。
例2:(2009年北京联考卷)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解析:被称为“墨宝”的应是“水墨画”,由于中间主语被偷换为“墨”,与后一句的宾语“墨宝”不属同一范畴。
二、细辨句子特点标志找毛病(一)句子如果是判断句,尤其以“是”为谓语的判断句,要注意词语属性:1.主宾搭配是否恰当①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②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四化人才的重要阵地。
③古往今来,一切卓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④天然气在旱地上出漏的时候,往往是庄稼长不好的地方。
⑤农民种的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⑥目前,足球运动在国际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有无宾语残缺宾语残缺。
往往是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例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两个例句中,前半句都提到两个方面的事情,例7中,前半句包含了能顺利结业和不能顺利结业两个方面,例8中,前半句包含了能抓住机会和不能抓住机会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只说到肯定的方面。
修改这种类型的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中的另一部分再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
四、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9、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例10、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导致否定不当的句子,根据句意,例9应当去掉句中的“没”字,例10是反问句与多重否定嵌套的句子,要注意细心判断,该句应当去掉句中的第二个“不”字。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十五)寻找标志,巧辨病句一、标志之一:并列词。
如和、并、与、及、同、跟等,这种词其实表明了句子内部有一部分成分是并列关系,有可能出现语病。
先找出下列各例的标志词语——再指出错误——然后修改。
例1.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归类错误,电视不属于出版物;大小概念不能并列)修改:例1.我们的报纸、杂志等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例2.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动宾搭配不当)修改:例2.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例3.全厂职工讨论并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修改:例3.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例4.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标点不当,造成表意不明)修改:例4.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小结:并列词可能导致归类不当、大小概念并列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等问题。
二、标志之二:数量词——数量词涉及约数确数的矛盾。
先找出下列各例的标志词语——再指出错误——然后修改。
例5.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已将近400余人。
(前后矛盾)修改: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已有400余人。
例6.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煤消耗量减少了1.2倍。
(不合逻辑)修改: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煤消耗量减少了百分之二十。
例7.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量词不当从而造成表意不明)修改:局长嘱咐几所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例8.早晨五六点,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
(数量词修饰对象不当)修改:早晨五六点,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群众。
初中语文巧妙识别病句的十种方法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解析: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
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解析: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词语标志巧寻找,火眼金睛识病句摘要:纵观各类高考备考教科书,大都是从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等六大语病种类来讲述病句的,这种方法客观、全面,但也有失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
试图从词语(或短语)的角度来分析病句:在句子中寻找各种词语标志来判断该句子是否是病句。
其理论基础是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词语,从词语的角度分析病句能够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这种方法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语文的公式”。
关键词:高考语文;病句分析;教学方法辨识病句是普通高考和高职高考语文考试的必考题,考试的语病种类主要有六大类: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它是学生必须要求掌握而又枯燥、难于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纵观各类高考备考教科书,大都是从上述六大语病种类来讲述病句的,这种方法客观、全面,但也有失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
本文试从词语(或短语)的角度来分析病句:在句子中寻找各种词语标志来判断该句子是否是病句。
其理论基础是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词语,从词语的角度分析病句能够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这种方法容易掌握,学生只要掌握一般的词性知识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就够了。
一、发现介宾短语,看句中是否缺主语这种病句非常隐蔽,作为主语的词语在句中出现了,但隐藏在介宾短语中,有时介宾短语和动词“使”配合使用,将主语隐藏其中。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进步不小。
b.从这件小事,告诉了人们一个大道理。
c.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另外,以“根据”“关于”“对于”“对”“鉴于”“为了”开头的句子,也要引起注意。
二、关注句子中的名词尤其是句子后半部分有处于中心地位的名词(作宾语,前面往往有修饰语——定语)要注意它的前面是否有动词和它呼应。
这种句子可能缺谓语。
a.他就主动(承担)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b.中宣部部长强调,必须把(打击)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它们是否搭配得当。
三、发现动词(作谓语)看它的后面是否有名词(作宾语中心语)与它呼应。
这种句子可能缺宾语。
a.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或“的记述”)。
b.山东鲁能足球队的队员,发扬团结协作、敢拼敢搏(的精神),不怕吃苦,经过一个赛季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甲a联赛”和“足协杯”的双冠王。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是否能够搭配。
四、关注句中的并列成分(词语或短语)看它们是否符合以下三种规范。
1.看它们在概念上是否属于包含与被包含(或交叉)关系。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2.看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今年春节,这个市里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了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执勤岗位上。
3.看语序是否错位。
这里说的并列成分是指从表现形式上说的,而不是从逻辑上说的。
我们要善于处理,存储和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五、发现数量词,看是否使用正确a.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
(表示降低、减少时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修饰限定不清造成歧义。
)c.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
(“将近”表示不够,“余”表示超过,犯了逻辑错误。
)六、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清楚a.杨俊逸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心。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宋老大与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了一支烟。
d.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就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七、发现“是否”“能否“与否”“能不能”“优劣”“好坏”“对错”“正误”“成败”“胜负”“盛衰”“兴亡”“多寡”“高低”等表示两面的词语,看是否出现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a.武器质量的好坏,也是决定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b.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完全取决于日方正确处理台湾问题。
c.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要注意的是句子前面有两面词,并不一定后面就一定要一个两面词和它呼应,因为有时后面的句子表示的意思是两面的。
下面三个句子就不是病句。
a.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b.能否努力学习,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c.复试是在一天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终生事业。
八、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是否因多次否定引起混乱a.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转的呢?b.他无时无刻不忘思念自己的亲人。
c.厂长一再强调,务必增强安全意识,防止不再发生事故。
d.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几点说明:1.双重否定表肯定,一般不用三重否定;但“无时无刻不”不是三重否定,是“固定格式”,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但它不能和“忘”搭配。
常见的双重否定形式:①没有……不……②无不③非……不可④难道不……吗⑤不会否认2.“防止”“避免”“杜绝”“提防”“禁止”“忌”“怀疑”等词(它们本身是表否定的意味的动词)一般不能同否定词“不”“无”“没有”搭配;在双重否定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3.反问句相当于一次否定。
所以一般情况,就可以数句中的否定的次数,就可以判断句子有没有因否定过多造成逻辑错误了。
九、发现关联词要注意三个基本问题1.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前面分句的关联词在主语的后面;反之,在主语的前面。
)下面的例句是正确的:a.张老师不但会唱歌,而且达到了专业水准。
b.不但张老师会唱歌,而且他两岁的小儿子也唱得很好。
2.注意关联词的搭配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3.注意关联词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只有)不怕失败,就(才)能成功关联词语特殊内容补充:(1)无论(不管)+表选择或疑问性质的词句+都(表条件关系的无条件)如: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难忘今宵》。
“与”应该改为“或”)(2)在递进关系的复句中,如果前面的分句是否定句时,后面应用“反而”呼应。
a.这种药不但有效,而且立竿见影。
b.这种药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十、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1.看它们是否混用a.关于(对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中消协将分别给予点评,及时曝光。
b.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对于)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c.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对于(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
2.看是否主客体颠倒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来说)是陌生的。
十一、发现因果复句,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原因”“因为”同时出现,造成重复日本专家认为禽流感在亚洲迅速蔓延的原因是:因为生鸡交易市场检疫力度不够;因为病毒可能通过候鸟传播;因为有些国家对养鸟场缺乏监测,没能及早掌握禽流感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
2.有“因为”而无结果这一幅因为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而受损)的壁画,已是轮廓模糊,色彩黯淡,抢救性的修复刻不容缓。
3.因果倒置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剧增,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储量锐减。
十二、关注判断动词“是”(谓语的标志),看主语和宾语是否搭配得当a.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的责任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今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语文界将进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c.二(1)班的学习基础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
十三、关注同义词(或一词的意义已经包含了另一词的意义),看用词是否重复a.他在密密的杂草丛生的灌木丛林中慌慌张张地奔跑着,衣服也被挂破了。
b.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务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c.不到一小时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d.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
十四、歧义的产生也大多与词语有关1.多音造成歧义他这个人好说话。
2.多义词造成歧义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3.断句不明确造成歧义一位同学告诉我,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其他同学/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4.数量词限制或修饰不清造成歧义部分省市的领导元旦期间来我市检查消防工作。
5.漏掉虚词,造成歧义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到)《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6.因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不明确而产生歧义。
如:我们需要学习文件。
(“学习”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十五、杂糅句也因表示句子类型的固定结构雷同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根本原因”与“是……在作怪”都是表原因。
)b.《哈里·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便重印了几次。
(“受”表被动与“为……所”表被动杂糅。
)以上十五种标志性词语(短语)涵盖了高考的所有六大语病,为分析并修改病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给学生的高考备考一个新的启发,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方法易学、好懂。
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也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语文的公式”。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彻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必须配合其他方法(如主干法、同类法、逻辑法等);而且,词语法本身也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整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