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对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4.84 KB
- 文档页数: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剖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1尚漾波,叶霞飞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E-mail :摘要: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段规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重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国外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段的检修体制、库内停车、资源共享等诸多经验的讨论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控制车辆段规模的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检修体制,资源共享中图分类号:U21.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解决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问题,国内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投资和用地规模均很大。
如何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占地面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以及车辆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已经成为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车辆段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规模偏大的问题(见图1[1]),因此本文将在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相关问题,试图通过对国外车辆检修体制、库内停车、资源共享等诸多经验的讨论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控制车辆段规模的有益的启示。
图1 国内外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用地指标比较2. 车辆段规模确定方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主要承担轨道交通车辆的停放、检查、维修和清洁整备的工作,其规模主要取决于检修库和停车库两大部分的能力,再辅以其他的场、库[2]。
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060247037)的资助。
2.1 检修库规模检修库的建设规模根据检修列位数计算得出,检修列位数取决于车辆的年检修工作量, 而车辆年检修工作量又取决于车辆配属数、检修周期和检修库停时间。
⑴车辆年检修工作量[2]厂修:N 1= S/L1架修:N 2= S/L2-N 1定修:N 3= S/L3-N 1-N 2月修:N 4= S/L4-N 1-N 2-N 3式中 S -全年车组走行公里(由行车组织专业提供);L 1、L 2、L 3、L 4-厂修、架修、定修、月修的定检公里;N 1、N 2、N 3、N 4-厂修、架修、定修、月修的年检修工作量(列)。
对地铁车辆段用地情况的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地铁车辆段的功能、设施与规模,通过近年来车辆检修制度的变化,对我国地铁车辆段与国外车辆段设置与用地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今后车辆段用地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用地地铁车辆段是停放管理地铁车辆的场所,担负着一条或几条线路地铁车辆的停放、检查、维修、清洁整备等工作。
除停车库及停车场,车辆检修车间、设备维修车间的厂房以外,根据运营管理模式,有的地铁车辆段还负责乘务人员的组织管理、出乘、换班等业务工作。
因此还要有乘务值班室、乘务员公寓等设施。
1 车辆段的功能、设施与规模1.1 车辆段的类型按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规定,地铁车辆段根据功能可分为检修车辆段(简称车辆段)和运用停车场(简称停车场)。
车辆段根据其检修作业范围可分为架(厂)修段和定修段。
独立设置的停车场应隶属于相关车辆段。
1.2 地铁车辆段的主要功能1)列车的停放、调车编组、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洗刷、定期消毒。
2)车辆的修理——月修、定修、架修与临修。
3)地铁车辆的技术改造或厂修。
4)段内通用设施及车辆维修设备的维护管理。
5)乘务人员组织管理、出乘计划的编制、备乘换班的业务工作。
根据地铁线路的情况,有时可以另外设置仅用于停车和日常检查维修作业的停车场或检车区,管理上一般附属于主要车辆段,规摸较小,其功能主要为:1)列车的停放、调车编组、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
2)车辆的修理——月修与临修。
3)可另设工区管理乘务人员出乘、备乘倒班。
所谓定修段的功能介于车辆段和停车场之间。
1.3 车辆段的必备设施1)车辆段应有足够的停车场地,确保能够停放管辖线路的回段电动车辆,车辆段的位置应保证列车能够安全、便捷地进入正线运行,并应尽量避免车辆段出入线坡度过大、过长。
2)车辆段内需设检修车间,检修车间的工作地点为架、定修库和月修库;列检作业在列检库或停车库(线)进行;架、定修库内要有桥式起重机和架车设备、车轮旋削机床及存轮库,必要时应设不落轮车轮旋床;架、定修库内应有转向架、电机、电器、制动机维修间,应设转向架等设备的清扫装置,单独设立的喷漆库。
探究城铁车辆国内外制动测试方法差异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铁,所以人们非常注重地铁的性能,其中对于地铁制动进行检测,能够地提高地铁的运行安全。
但是地铁车辆的制动检测,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检测,需要对差异情况进行分析,才能提高检测水平。
关键词:城轨车辆;制动检测;国内检测;国外检测;差异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需求体现在了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当前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许多城市都建设了轨道交通。
目前城轨车辆已经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不仅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出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了。
我国城轨车辆的制动检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这也推动了制动系统检测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这项技术在不同国家中使用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当分析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而全面地提升我国制动检测水平。
1基本情况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尤其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技术飞速发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轨车辆性能,也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
在城轨车辆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借鉴了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并且积极地进行了自主研制,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车辆的制动系统检测,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制动系统的检测技术对提高城轨车辆制动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而我国在这方面比发达国家起步晚,因此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而全面地提高我国的制动检测技术。
2国内检测技术状况分析当前在国内的制动系统性能检测中,大多使用滚筒反力式的制动检验台,使用这种检测台对车辆检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装备2023/09CHINA RAILWAY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基地现状与发展趋势刘洋1, 曹玉峰1, 蔡小培2, 姚宇飞2, 郑伟3(1.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2.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3.北京交通大学 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摘要: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基地主要功能是开展运营线路上无法进行的试验,完成轨道交通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认证工作。
其建成可为轨道交通关键部件、关键参数的探索与优化提供基础,对减轻既有线路试验压力、突破轨道交通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国内外主要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分析既有试验基地的试验对象、内容、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现有不足。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开展的轨道交通试验,特别是高速行车条件下列车及基础设施的相关试验对运营线路的依赖较大,试验基地的试验能力已难以满足现有技术需求。
结合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确定未来试验基地应面向国内外的轨道交通技术需求,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更全面、更复杂的试验条件,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与认证提供服务。
根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建设进展,对我国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环形试验线;现有试验能力;综合试验;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U2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 (2023)09-0047-10DOI :10.19549/j.issn.1001-683x.2023.06.13.0040 引言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进步,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与运用趋于常态化。
但是由于轨道交通技术的复杂性,仅靠理论设计与仿真计算难以确保新技术满足可靠、安全、耐久等关键性指标的要求,必须依赖现场综合试验与联调联试对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的联动性进行研究,验证新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1-2]。
因此,一项新技术从开始研发到正式应用需要进行大量的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3]。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比较分析
尚漾波;叶霞飞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09(022)003
【摘要】为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规模,选择国内外若干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对其进行不同技术层面的比较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对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和建设的建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缺乏相应的设计经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的策略以及相应检修设施的设计均偏于保守,同时由于对附属设施以及段内设施布局的研究尚不充分,导致我国车辆段规模偏大.建议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长期维修策略、段内设施布局优化、设置层级以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尚漾波;叶霞飞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J], 巨邦盛
2.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对比研究 [J], 叶霞飞;李君;霍建平
3.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设置规模和建设方式 [J], 缪东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J], 尚漾波;叶霞飞
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出入段线的设计研究 [J], 张碧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