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车辆基地
- 格式:pptx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10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防火设
计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
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基地被建造,这些基地提供
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维修和保养。
同时,在车辆基地周边还可以开展综
合利用项目。
但是,在开展综合利用项目时,防火设计必须严格执行,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首先,在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的设计中,必须考虑防火措施。
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必须具有防火性能,并且建筑物的内部设备、照明和通风系统也必须符合防火标准。
另外,建筑物必须根据规定安
装防火门、防火卷帘和防火隔板等建筑物防火设施。
其次,车辆基地综合利用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也必须加强。
所有
从事施工或使用建筑物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安全规定,禁止吸烟和使用
易燃物品。
建筑物内部的电线和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
除此之外,车辆基地周边的消防设施也必须
完善,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消防器材等。
最后,车辆基地的综合利用项目必须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
事件的发生。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进行适当的培训和
演练。
如果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保证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开展必须严格按
照防火设计标准进行,在建筑物结构、设备安装、管理和应急预案等
方面都必须被重视。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城市
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C J J /T ×-20×× 备案号J ×-2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of vehicle basefor urban rail transit20××-××-××发布 2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CJ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of vehicle basefor urban rail transitCJJ/T***-2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年×月×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北京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选址、功能与规模、总平面布置、运用及检修设施、其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设备运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59号中坤大厦16层,邮政编码:100044)。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单位: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博捷高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洛阳大瞾铁路机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黄雪峰史海欧肖锋周再玲张战东邓家俊王力赖于坚詹蔚昌韩军宋杰林志元石文仙黄红东胡恩德何志平王凤鸣朱志伟侯峰黄忠兴杨金才黄先健潘继灏杨家鸿朱云冲李拥军马晓彤赵峰徐海峰熊晓锋孙志坚邬燕芳潘金平吴越甘朝友王玉卓张涛石硕李秋实刘永刚朱晓东付文胜庞正捷曾建勇张金桥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规划选址 6 4.1 车辆基地规划 64.2 车辆基地选址 65 功能与规模 8 5.1 车辆基地功能要求 85.2 车辆基地资源共享 95.3 车辆检修修程及检修指标105.4 车辆基地规模116 总平面布置 13 6.1 一般规定136.2 总平面布置146.3 站场与线路166.4 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226.5 管线综合规划226.6 车辆基地物业开发 247 运用及检修设施25 7.1 运用设施257.2 检修设施387.3 物资总库547.4 综合维修中心567.5 培训中心587.6 救援设施597.7 其他生产、生活设施608 其他系统658.1 房屋建筑658.2 供电系统718.3 车辆基地通信788.4 车辆基地信号788.5 车辆基地自动化808.6 车辆基地环境保护 808.7 车辆基地节约能源 818.8 车辆基地防灾与安防849 设备安装869.1 一般规定869.2 设备安装8710 工程质量验收8610.1 一般规定 8610.2 工程质量验收划分8710.3 工程质量验收条件8710.4 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管理8911 设备运行9011.1 一般规定 9011.2 设备运行管理9011.3 设备维护管理92附录A 车辆基地主要专用设备配置表94 附录B 车辆基地主要工艺设备安装验收维护要点表130本标准用词说明138引用标准名录139附:条文说明141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gulations (4)4 Planning and Location Selection (6)4.1 Vehicle base planning (6)4.2 Vehicle base location (6)5 Function and Scale (8)5.1 Vehicle Bas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8)5.2 Vehicle Base Resource Sharing (9)5.3 Vehicle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10)5.4 Vehicle Base Scale (11)6 General Layout (13)6.1 General Regulations (13)6.2 General Layout (14)6.3 Depot and Lines (16)6.4 General Layout of Auto-motor Vehicle Base (22)6.5 Conduit planning (22)6.6 Property Development of Depot (23)7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acility (25)7.1 Operation System (25)7.2 Maintenance Facility (37)7.3 Main Material Storage (52)7.4 Comprehensive Repair Center (53)7.5 Training Centre (56)7.6 Rescue Facility (57)7.7 Other Production Living Facilities and Personnel (57)8 Other System (62)8.1 Buildings (62)8.2 Power Supply System (71)8.3 Vehicle Base Communication (74)8.4 Vehicle Base Signal (75)8.5 Vehicle Base Automatic System (77)8.6 Vehicle Ba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80)8.7 Vehicle Base Energy Saving System (81)8.8 Vehicle Bas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81)9 Equipment Installation (83)9.1 General Regulations (83)9. 2 Equipment Installation (84)10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86)10.1 General Regulations (86)10.2 Divis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87)10.3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Terms (87)10.4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rganization and Program Management (89)11 Equipment running and Maintenance (90)11.1 General Regulations (90)11.2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90)11.3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92)Appendix A Vehicle Base Equipment List (94)Appendix B Vehicle Base Main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Maintenance Criterion (13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13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40)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42)1 总则1.0.1为规范和统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使工程设计、建设达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行维护安全,制定本标准。
地铁车辆基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运行原理,掌握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培养学生对地铁车辆基地设计和运营的兴趣和热情。
1.掌握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了解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理解地铁车辆基地的运行原理和运营管理。
4.能够分析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布局。
5.能够评估地铁车辆基地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铁车辆基地的规划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城市交通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运行原理,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以及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运营管理。
1.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车辆段、停车库、检修车间等。
3.地铁车辆基地的运行原理和运营管理,如车辆调度、检修工艺、安全保障等。
4.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布局,如用地规划、设施配置、环保要求等。
5.地铁车辆基地的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地铁车辆基地的特点和优缺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运营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地铁车辆基地的特点和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规划与设计》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地铁车辆基地运行与管理》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地铁车辆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地铁车辆基地设计27 车辆基地27.1 一般规定27.1.1 车辆基地设计应包括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其他生产、生活、办公等配套设施。
27.1.2 车辆基地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的配置,应根据本工程的运营需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车辆基地的规划布置和既有车辆基地的功能及分布情况,实现线网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
27.1.3 车辆基地设计,应初、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
用地范围应在站场股道和房屋规划布置的基础上按远期规模确定。
27.1.4 车辆基地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用地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2 应有良好的接轨条件;3 用地面积应满足功能和布置的要求,并应具有远期发展余地;4 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5 应便于城市电力、给排水及各种管线的引入和城市道路的连接;6 宜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
27.1.5 车辆基地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方针。
27.1.6 车辆基地设计应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总平面布置、房屋设计和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7.1.7 车辆基地设计应对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等进行综合治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7.1.8 车辆基地设计涉及既有河道、水利设施,既有道路、规划道路及重要管线迁改时,应取得水利,水务及市政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关迁改设施应与本工程同时施工。
27.1.9 车辆基地应具有外来物资、设备及新车进入的运输条件,有条件时应设连接国家铁路的专用线;车辆基地内应有运输、消防道路,并应有不少于两个与外界道路相连通的出入口。
运输道路、消防道路与线路设有平交道时,应在道口前安装安全警示标识及限高、限载标识牌。
27.1.10 车辆基地需进行物业开发时,应明确开发内容、性质和规模。
总平面布置应在保证车辆基地功能和规模的基础上,对车辆基地的各项设备、设施与物业开发的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并应结合车辆基地内外道路的合理衔接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的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效益分析。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不断膨胀,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中,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设施之一。
为了满足建设需要,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固结性和稳定性。
车辆基地的组成元素主要是基础设施、驻车设施、运维设施等建筑群体,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应考虑地基承载能力,确保车辆基地的固结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设计标准上应考虑到车辆基地的巨大尺寸,因此建筑物的横向跨度要大于一般建筑,墙体厚度与高度比例要增加。
在材料的选取上,应选择抗压、耐磨的材料,确保轨道上盖的连接处以及整个车辆基地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
此外,设计标准还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轨道交通建筑的重要要求之一。
第三,设计标准还应有优秀的防火安全性。
由于车辆基地内车辆的液化燃料、磨削加工、齿轮配合等工作,极易引发火灾。
因此,建筑的主要构件应选择不易燃材料,根据车辆基地整体的规划要求设计消防通道和消火系统,确保在灾害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车辆基地能够及时高效地应对。
最后,设计标准必须适应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和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的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轨道交通的现代化,增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世界和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标准。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要具备固结性和稳定性、巨大的尺寸、环境友好、防火安全性和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以此确保车辆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建设中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广泛参与,以确保设计标准可行、科学和可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规划与总平面布置3 基本规定3.0.1 车辆基地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城市景观要求。
车辆基地工程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期实施,用地范围应按远期规模控制。
车辆运用及检修设施、站场线路、房屋建筑和机电设备等宜按近期规模建设。
当远期扩建困难时,预留车库的土建部分可一次建成。
3.0.2 车辆基地的功能定位、设计规模、设施配置情况,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联络线、选址及资源共享要求等因素分析确定。
3.0.3 总平面布置应以车辆运用和检修设施为主体,并应有利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生活方便、交通流线合理,还应满足远期发展条件。
3.0.4 应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山体植被等制定车辆基地水土保持措施;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及噪声等的排放,应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排放与防护技术措施。
环境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0.5 当车辆基地综合开发时,应在设计时明确开发内容、性质、规模。
总平面布置应在优先满足车辆基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盖下车辆基地的生产环境。
3.0.6 车辆基地的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和燃气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及市政接驳条件,做好永临结合;当涉及既有河道、水利设施、道路、管线等市政设施的迁改时,相关迁改设施应与本工程同步实施。
3.0.7 车辆基地资源共享应结合车辆制式、联络线、用地等条件进行研究,其内容应包括车辆大架修、综合维修、物资存放、大型维护检测设备、计量设备、培训等。
3.0.8 车辆基地应具有外来物资、设备及车辆出入的运输条件。
3.0.9 车辆基地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
3.0.10 车辆基地线路、道路、建(构)筑物、各专业、各系统等的安全、功能性标志标识应配置齐全。
3.0.11 土建及设备安装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和记录,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检验并记录,合格后方可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