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是一种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的

技术结合在一台仪器上的分析方法。LC-MS联用仪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广泛的样品适应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

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首先,LC-MS联用仪在药物研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药物

代谢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分析等方面。通过LC-MS联用仪,可

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转化代谢产物,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

径和代谢产物的结构。此外,LC-MS联用仪还可以进行药物的浓度测定和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评估,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研究。这对于药物的研发和剂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LC-MS联用仪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和食品中的添加剂等。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对这些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要求,

而LC-MS联用仪可以通过质谱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来进行准确的检测和

定量。此外,LC-MS联用仪还可以进行目标分析和非目标分析,不仅可以

确定已知化合物的含量,还可以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另外,LC-MS联用仪还在生物分析、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领域有

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鉴定和定量复杂样品中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肽段、代谢产物等。通过质谱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LC-MS联用仪可以

对复杂样品中的生物分子进行直接测定和定量,无需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步骤。这在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液相质谱联用仪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分析等领域。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广泛的样品适应性等优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和生物分子,对于提高分析效率和研究样品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waters-液质联用

1.适用范围本设备配备ACQUITY UPLC液相色谱仪、Xevo TQ-Smicro MS/MS 质谱仪,适用于食品、药品中各种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仪器由主机、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2. 职责 2.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认真填写实验使用记录。 2.2 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3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规程的执行。 3.操作程序 日常操作步骤:准备UPLC —→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注:如果一个星期内不运行样品请不要关质谱仪,使其保持真空。建立新方法和project的操作步骤:准备UPLC —→建立新的project —→用标准品调谐—→编辑质谱方法—→编辑UPLC方法—→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3.1开机: 3.1.1 彻底开机顺序(仪器已关闭)确定MS及其它仪器电源电缆已连接,开氮气发生器、开氩气,小表<0.1mpa。打开计算机电源 > 等待windows正常启动 >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红叉。打开UPLC 自动进样器电源,等到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出现感叹号!。打开UPLC泵电源,等约30s或者是有响声。打开质谱电源,等待5min,离子源透视镜里面亮。打开Masslynx软件,masslynx主界面 -----左侧instrument----Mass tune---界面菜单栏vacuum---pump 同样界面左侧偏上diagnostics---vacuum---analyser MS1 turbo speed[%]要在5分钟内升到80。至少抽真空4个小时 > 查看真空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一、概述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LC-MS)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仪器,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液相色谱质谱 联用仪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设备、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 结果。 二、仪器准备 在操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前,必须先保证仪器和设备处于正常工 作状态。以下是仪器准备的步骤: 1. 检查仪器的电源和通电线路,确保供电正常。 2. 打开仪器主机,并等待其启动完成。 3. 检查液相色谱部分的压力、流速等参数是否正常设置。 4. 检查质谱部分的离子源、质谱扇区等参数是否正常设置。 5. 检查进样部件及其周围的管线是否干净,无杂质。 6. 检查色谱柱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泄漏。 三、样品处理 在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下是样品处理的一般步骤:

1. 收集样品,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固相萃取、溶解等。 2. 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物的干扰。 3. 对于浓度较高的样品,需进行稀释,以避免过高的信号干扰质谱仪器。 4.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注意保持操作环境的洁净和无尘。 四、仪器操作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需要严格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 启动液相色谱模块和质谱模块,并确保它们的连接稳固。 2. 在液相色谱控制软件中设置样品信息、进样体积和流速等参数。 3. 使用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装置将样品注入,务必避免空气进入系统。 4. 开始液相色谱分离过程,注意实时观察结果,确保色谱峰的分离良好。 5. 通过质谱软件设置离子源和扇区等参数,将样品引入质谱进行离子化。 6. 在质谱软件中选择所需的检测模式和离子反应监测。 7. 开始质谱分析,观察质谱峰的出现和相对丰度。 8. 根据实验需要,可进行质谱检测参数的优化和调整。

液质联用色谱仪用途

液质联用色谱仪用途 液质联用色谱仪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液相色谱系统进行 分离。分离后的化合物以流动相的形式进入质谱仪,质谱仪然后将分离出 的化合物进行离子化,精确质量测定和结构分析。下面是液质联用色谱仪 的一些主要应用和用途: 1.生物医学研究:液质联用色谱仪在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研究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用于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例如,在药物体内代谢过程中,液质联用色谱仪通过检测代谢产物可 以揭示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产物结构等重要信息。 2.环境分析:液质联用色谱仪在环境监测和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仪器,可以对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在水体中检测有机污染物,液质联用色谱仪可以通过分离和检测目标物质,快速、准确地确定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3.食品安全:液质联用色谱仪可以用于食品中残留农药和有害物质的 检测。通过该仪器,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分离和准确测定,以确保食品的 质量和安全。例如,在农产品中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液质联用色谱仪可 以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并通过质谱测定方法来确定残留量。 4.新药研发:液质联用色谱仪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 用于药物分析和药物质量控制。新药的合成和制备过程中,液质联用色谱 仪可以用来确保化合物的纯度和结构,进而确定新药的质量。 总之,液质联用色谱仪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不同领域。它通 过将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与质谱分析技术结合,能够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效

分析。因此,液质联用色谱仪在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前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原理及应用

width: 740px">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
简介
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
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分析 1989年,LC/MS/MS取得成功 1991年,API LC/MS用于药物开发 1997年,LC/MS/MS用于药物动力学高通量筛选 2002年美国质谱协会统计的药物色谱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所占的比例。1990年,HPLC高达85%,而2000年下降到15%,相反,LC/MS所占的份额从3%提高到大约80%。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可能相当于美国1990年的水平。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色谱质谱的在线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而且也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
色谱质谱

三重四级杆液相质谱联用仪参数

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品牌:WATERS 1、设备名称: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2、主要用途:用于多种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残留、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动物及动植物源食品的残留监控工作,特别是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可进行结果确证,并且可以对预期要开展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技术储备,以加强对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监管和控制。 3、工件条件: 工作电压:230V±10% 温度:18-250C 湿度:350-85% 4、技术指标: 1)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技术要求 1.1二元或四元泵 *1.1.1压力:0-15,000 psi 1.1.2流量:0.001- 2.000ml/min, 以0.001ml/min 为增量 1.1.3精度:≤0.075%RSD 1.1.4流速准确度:±1.0% 1.1.5延迟体积:<120μL 1.1.6溶剂数量:4种 1.1.7设定范围:室温上5 –60 °C,1°C 步距 1.1.8温度控制精度:±0.1oC温度 1.2自动进样器 1.2.1精度:< 0.5% 1.2.2样品交叉污染度:<0.005% 1.2.3进样准确度:±1 μL 1.2.4进样体积:0.1 ~50μl 1.2.5进样线性度: > 0.999 1.3在线真空脱气机 1.4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4.1波长范围:190-800nm 1.4.2二极管个数:1024个 1.4.3光学分辨率:1.2nm 1.4.4狭缝宽度:1,2,4,8,16nm 1.4.5实时信号:同时输出8个实时信号 1.4.6波长精度:1nm 1.4.7基线噪音:±1.0 x 10-5 AU,在254nm和750nm(1mL/min甲醇) 1.4.8基线漂移: 2 x 10-3AU/hr , 在254nm(1mL/min甲醇) 1.4.9数据采集率:〉80Hz 2)质谱部分指标 *2.1质量范围m/z: MS1及MS2:30-3,000amu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使用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使用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药物代谢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分析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使用方法,包括样品准备、设备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样品准备 1. 样品的选择与制备 在进行LC-MS分析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样品进行测试。样品的选择应基于实验的目的和研究对象。样品制备要注意避免污染和失真,一般要进行样品提取、纯化和浓缩等步骤。 2. 样品溶解与稀释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将其溶解,并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溶解和稀释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二、设备操作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步骤如下: 1. 仪器开机与系统准备 打开仪器电源,同时进行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启动色谱柱热箱和质谱仪,检查气源和溶剂供应等情况。

2. 参数设置与方法建立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合适的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包括进样量、流 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参数。方法建立时要充分考虑分析物的性质 和要求,确保分离和检测的准确性。 3. 样品进样与洗脱 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注入进样器进行进样。根据方法要求进行样品洗脱,通常包括梯度洗脱、等温洗脱等步骤。注意控制流速和温度,保 证洗脱效果和色谱分离的质量。 4. 质谱检测与数据采集 确保质谱仪的工作状态正常,进行质谱检测和数据采集。根据实验 要求选择合适的离子模式和检测模式,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数据分析 完成LC-MS分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所需的 结果。数据分析的步骤主要包括质谱图解析、峰识别和峰面积积分等。 1. 质谱图解析 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分析目的,对质谱图进行解析。观察和分析相应 的质谱峰,确定目标化合物的质量信息和碎片产物等。 2. 峰识别与峰面积积分 通过峰识别算法,识别出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并测量其峰面积。根据 峰面积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LC-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的分析仪器。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药学、化学、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生物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液相质谱联用仪的用途。 首先,液相质谱联用仪在药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药物代谢是 药物研发和药物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LC-MS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动力 学研究,即观察体内外药物代谢的过程。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将样品 中的药物化合物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此外,还可以通过LC-MS对患者血液中的药物进行监测,确定 药物浓度,进而调整药物给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生命科学领域,液相质谱联用仪有着重要的应用。在蛋白质组学中,LC-MS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样品的组成和修饰情况。通过液相色谱技术, 蛋白质样品可以被分离出来,并通过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在代 谢组学中,LC-MS可以分析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了解生物体的代谢途径 和代谢变化,从而研究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机理。此外,LC-MS还可 以用于核酸分析、细胞代谢分析、脂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最后,液相质谱联用仪在其他领域也有应用。在法医学中,LC-MS可 以用于药物和毒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提供法医学鉴定的科学依据。在化 妆品和日化产品的研发中,LC-MS可以用于分析产品中的成分,并确保产 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在农业科学中,LC-MS可以用于分析植物中的营养成 分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植物的生长和抗病性。在材料科学中,LC-MS可 以用于分析材料表面的有机物污染,优化材料的性能和表面处理方法。

1、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超高分辨质谱联用仪

1、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超高分辨质谱联用仪 1.设备用途 食品安全检测和未知添加物的定性定量检测 2. 工作条件 2.1.电源:230V±10%,AC(交流),50/60Hz 2.2.环境温度:18-25℃; 2.3. 相对湿度:40-60% 2.4. 仪器可连续正常运行。 2.5.工作条件及安全性要求符合中国及国际有关标准或规定。 3. 质谱部分技术参数 *3.1 配备独立的可加热电喷雾离子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要求离子源具有真空锁定装置,ESI 与APCI 切换快速方便。 3.1.1 可加热电喷雾离子源ESI 流速:1-2000ul/min 3.1.2 独立的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流速50-2000ul/min *3.2 质量分析器:采用四极杆与静电场轨道阱串联组合质谱。若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组合质谱,需采用各厂家最高端型号(提供官方网站证明)。 3.2.1 质量范围:50-6000 m/z。 3.2.2 四极杆:要求金属钼双曲面四极杆,其选择性达到小于0.4Da。 *3.2.3 分辨率:要求所提供设备的分辨率不小于140,000(在m/z200),可扩展到200,000。若达不到140000FWHM(在m/z200)需加配离子淌度和纳升液相色谱各一套(需提供技术彩页证明) 3.2.4 分辨率与灵敏度:在提高仪器分辨率时,设备的灵敏度保持不降低;也即100fg 利血平标准品进样,ESI+模式下,分辨率分别为35000 和70000 时,其它仪器参数一致的前提下,其609 信号的响应值(峰面积)相差不超过10%。(该项指标将作为验收指标)。 3.2.5 质量准确度(MS 和MS/MS):内标:小于1 ppm,外标:小于3 ppm *3.2.6 质量轴稳定度:设备一次校正后不再校正且不使用内标情况下,连续48 个小时内重复进样100fg 利血平,609 质量精确度≤3ppm;(此项指标将作为设备验收指标)。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用途 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是一种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的 技术结合在一台仪器上的分析方法。LC-MS联用仪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广泛的样品适应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 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首先,LC-MS联用仪在药物研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药物 代谢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分析等方面。通过LC-MS联用仪,可 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转化代谢产物,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 径和代谢产物的结构。此外,LC-MS联用仪还可以进行药物的浓度测定和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评估,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研究。这对于药物的研发和剂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LC-MS联用仪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和食品中的添加剂等。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对这些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要求, 而LC-MS联用仪可以通过质谱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来进行准确的检测和 定量。此外,LC-MS联用仪还可以进行目标分析和非目标分析,不仅可以 确定已知化合物的含量,还可以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另外,LC-MS联用仪还在生物分析、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领域有 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鉴定和定量复杂样品中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肽段、代谢产物等。通过质谱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LC-MS联用仪可以 对复杂样品中的生物分子进行直接测定和定量,无需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步骤。这在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液相质谱联用仪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分析等领域。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广泛的样品适应性等优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和生物分子,对于提高分析效率和研究样品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流动相的作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流动相的作用 1. 引言 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介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简称LC-MS,是一种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的分析仪器。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溶解度差异的 分离技术,可以对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而质 谱则是一种通过分子的质荷比进行分析的技术,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分 子结构信息。 LC-MS联用仪的工作原理是先通过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这样可以同时实现对 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它能够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精确的 分析,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对LC-MS联用仪的流动相选择、优化条件和流动相的作用研究都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流动相的作用机理,并进行 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流动相在液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以上为引言部分】 2. 正文

2.1 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作用 1. 分离样品成分:流动相在液相色谱中的主要作用是将待测物通过填料进行分离。不同的成分在流动相中的亲和性或排斥性不同,导致它们在填料中的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和检测。 2. 提高分辨率:流动相的选择对色谱分离的分辨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性质,如溶剂的极性、流速等参数,可以改变样品成分在填料中的迁移速率,从而提高分离效果。 3. 提高灵敏度:流动相的优化可以增加色谱柱与待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待测物在检测器中的信号强度,进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4. 维持色谱柱的稳定性:流动相的作用还包括维持色谱柱的稳定性,避免填料堵塞或柱效降低,确保色谱分离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5. 调控分析时间:通过合理选择流动相的性质和参数,可以调控色谱的分析时间,实现快速、高效的分析。 流动相在液相色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色谱分离的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中要认真选择和优化流动相的条件,以确保色谱分析的质量和准确性。 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流动相的选择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 1. 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基本原理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是 两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液相色谱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利用样品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质谱则是利用分子的质量与电荷比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产生差异,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定性分析。 2.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 液质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是将液相色 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化学物质的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液质联用仪的主要部件包括流体传递系统、样品进样系统、固定相柱和质谱仪等。 2.1 流体传递系统 液质联用仪中的流体传递系统主要用于保持流动相的流动和样品的进样。通常 包括高压泵、进样器和在线混合器等。 2.2 样品进样系统 样品进样系统用于将待分析的样品引入液相色谱柱中,常见的进样方式包括自 动进样器和手动进样。 2.3 固定相柱 固定相柱是液相色谱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样品的分离。根据不同的分离机制,固定相柱可以分为反相柱、离子交换柱、凝胶柱等。 2.4 质谱仪 质谱仪是液质联用仪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对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质谱仪 通常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等部件组成。 3. 液质联用仪的应用 液质联用仪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的重要分析工具,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 高分辨率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等方面。 3.1 药物研发 液质联用仪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药物代谢产物、溶出度、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可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效学特性。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作用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作用近年来,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将二维色谱和质谱分析方法相结合而成的仪器,能够在保证高分辨率分离的基础上,对复杂样品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作用。 一、提高分离能力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能够将样品在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下进行多次分离,从而提高了分离的能力。其中,第一维的分离通常是基于样品中的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的,例如极性、氢键亲和性、疏水性等。而第二维的分离则是基于不同的分子质量进行的。这种分层式的分离方式在分析极为复杂的样品时,能够使得分离效果更加理想。 二、增强分析速度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分析。使用这种仪器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缩短分析时间,也可以大大提高分析效率,让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实现准确定性分析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还能够实现对样品的准确定性分析。在这种仪器上,针对重点样品组分,可以经过定

量分析得到其精确质量或质量比,然后再使用MS库或网络化学品库进行支持,最终确定其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够对样品中的未知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四、应用领域广泛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一些重要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这种仪器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化学品分析等领域。其中,对于药物分析领域,通过对复杂药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能够对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对于环境分析领域,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有害化学品,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对于食品分析,该仪器也能够为检验检疫部门提供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保护公众的饮食安全。 总之,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高效、高分辨率、高准确度的分析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研究平台。未来,它将继续在不同的领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带来更多的科研成果。

液质联用仪的性能优势介绍

液质联用仪的性能优势介绍 液质联用仪(LC-MS)是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串联质谱(MS) 技术相结合的分析仪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鉴别性和高可靠性等显著的性能优势,成为现代化分析技术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 高分辨率 液质联用仪具有高分辨率的显著优势。有别于单一的色谱分离,LC-MS能够实 现二次分离,对复杂样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HPLC通过不同的色谱柱、流动相等 分离物质,MS则利用不同的离子化装备以及多级质谱技术等手段分析样品的离子 原子量和结构特征。这种二次分离可大大提高样品的分辨率,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高灵敏度 液质联用仪在分析过程中,能够将 HPLC 与 MS 的两种技术的优点相互结合, 既可以用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目标化合物,又可以利用质谱技术检测出各种化合物的子分子质量,从而可以提供超高灵敏的分离和检测能力。这使得 LC-MS 在低浓度 的目标物质分析、杂质分析、天然产物分析等步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鉴别性 液质联用仪还具有高鉴别性的性能优势,可以有效地准确鉴别出复杂样品中的 目标化合物。通过MS测定目标分子的子分子质量,可以清晰地确定化合物的分子 式和分子结构等信息,比其他分析方法更为可靠。LC-MS检测具有非常高的鉴别性,大大降低出现误判的风险。 高可靠性 液质联用仪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对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子量、相对含量等进行 全方位的测定分析,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可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液质联用仪的开发和推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物质分离和分析的准确性。。 结论 液质联用仪在结合了HPLC 和MS 两种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了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鉴别性和高可靠性的性能优势。以这种方式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样品分析比单一技术更为准确,在日常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液质联用仪作为检测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工作,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效率。

完整word版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仪

附件:技术参数 一、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仪 1.应用范围: 系统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分别通过多目标未知物筛查流程、完全未知物筛查流程等来开展未知物的发现和鉴定工作;还可以开展药物代谢、代谢物鉴定和代谢组学研究等。 2.工作环境条件: 2.1 电源:230Vac,?10%,50/60Hz,30A。 2.2 环境温度:15 ~ 26?C。 2.3 相对湿度:20 ~ 80%。 3.总体要求: 3.1 该系统基本组成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部分和具有超高灵敏度、超快扫描速度的落地式高频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部分。仪器由 计算机控制、配有独立的ESI和APCI离子源。软件包括仪器调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和报告。 3.2 仪器灵敏度要高,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3.3 国际知名质谱公司(10年以上商品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生 产经验)推出的主流产品,产品全部为原装进口,其性能达到或超过以下要求。 4. 质谱性能指标: 4.1 离子源: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离子源切换方便、快速,清洗、维护方便。. 4.1.1 插拔式可互换ESI及APCI喷针,可实现ESI源及APCI源的快速更换。 4.1.2 大气压离子源采用锥孔结构,使用气帘气技术,而无毛细管(半径<1mm)设计装置,以同时保持高灵敏度和优异的抗污染能力。(要求提供接口结构图) 4.1.3 电喷雾离子源流速范围:在确保灵敏度不损失的前提下,实现高流速,无需分流,即可达到3ml/min;加快样品的分析速度同时,还可避免分流对样品造成损失。 4.1.4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流速范围:在确保灵敏度不损失的前提下,实现高流速,无需分流,即可达到3ml/min;加快样品的分析速度同时,还可避免分流对样品造成损失。 4.1.5 脱溶剂能力:离子源内采用辅助气体加热,气体最高温度可达700℃,确保最佳的离子化效率。(要求提供硬件结构图和软件界面截图作为证明文件) 4.1.6 离子源内废气排放:有主动废气排放装置,防止气体在密闭的离子源腔体中的回流,降低离子源的记忆效应和污染,降低机械泵的负荷延长机械泵泵油使用时间,维护试验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健康。 4.1.7 Q0聚焦技术:离子引入部分拥有高压离子聚焦技术,压力至少达7.5mtorr,以确保最佳的离子聚焦效果和离子传输效率,有效消除“记忆效应”和“交叉污染”。 4.1.8 校正方式:外置CDS辅助校正。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技术及应用 任三香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广州 510275) 众所周知,色谱是一种分离复杂混合物的很好手段,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由于它集分离与定性快速一气呵成及价廉的优点在应用范围广泛的分析检测行业中占质谱拥有量的50% 以上。但是,气-质联用对样品的要求是来样必须在色谱柱能承受的温度下汽化,对于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及汽化不了的样品就得依靠其它分析手段来完成。在攻克液相色谱与质谱联机接口技术后,应运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仪作为90年代推出的商品仪器已逐步进入质谱界,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科研和诸多分析行业的有力工具,扩展了质谱仪分析化合物的范围,可谓当今质谱界最为新颖及活跃的领域。本文将简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HPLC/MS)(包括多级即MS n)联机新技术及应用。 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仪的在线使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真空的匹配。质谱工作需在高真空下完成,要与常压下工作的高效液相色谱(即大量流动相的涌入)-质谱接口相匹配并维持足够的真空,只能采取增大真空泵的抽速,分段、多级抽真空的方法,形成真空梯度来满足接口和质谱正常工作的要求。现有的商品仪器多采用该方法。 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二种电离方式: 1.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sation简称 ESI):其电离过程是“离子雾化”。当样品溶液流出毛细管的瞬间,在加热温度、雾化气(N2)和强电场(3-5kV)的作用下溶剂迅速雾化并产生高电荷液滴。随着液滴的挥发,电场增强,离子向表面移动并从表面挥发,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通常小分子得到[M+H]+或[M-H]-单电荷离子。而生物大分子产生Z>1的多电荷离子。由于质谱仪测量的是质量电荷比(m/Z)。因此质量范围只有几千质量数的质谱仪能够检测质量数十几万的生物大分子。 ESI 属于最软的电离技术。其特点是通常只产生高丰度的准分子离子峰。因此可测定不稳定的极性化合物,并可直接分析混合物;多电荷离子的形成可分析大分子量化合物,如蛋白质和寡核苷酸。(对蛋白质的离子化效率接近100%);通过调节离子源参数可控制离子的断裂,从而给出结构信息有助于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也称源内CID)。 ESI可供选择的离子化模式有ESI(+)或ESI(-)。 2.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sation简称APCl):用于HPLC/MS的APCl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电离不同,它并不采用诸如甲烷一类的反应气体,而是借助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启动一系列气相反应来完成离子化过程。与ESI接口区别在于增加了一根电晕放电针,其功能为发射自由电子首先轰击空气中O2、N2、H2O产生如O2+、N2+、NO+、H2+O等初级离子,再由这些初级离子与溶液中样品流出毛细管时被氮气流雾化到加热管中被挥发的样品分子进行质子或电子交换而使其离子化形成[M+H]+或[M-H]-离子,而后聚焦,进入分析器。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质联用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液质联用技术是一种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和检测。在医药领域中,液质联用技术主要用于药物研究、疾病诊断、药物代谢和药效评估等方面。 在药物研究中,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确定药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活性。例如,通过将液质联用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可以获得药物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为新药发现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液质联用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代谢的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药物的优化设计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在疾病诊断方面,液质联用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中的标志性分子,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帮助。例如,在癌症诊断中,液质联用技术可以检测患者血清、尿液等生物样

品中的肿瘤标志物,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确的诊断方案。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了解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在某新药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了液质联用技术对患者的药效进行了评估。他们首先利用液相色谱分离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质谱技术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这一系列分析,研究人员获得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数据,从而对新药的效果和安全性做出了科学评估。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临床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药物研究、疾病诊断、药物代谢和药效评估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相信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医药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技术,为推动医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液质联用技术已成为医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方法。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为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将详细介绍液质联用技术的原理、设备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同时阐述使用该技术时需注意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招标参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招标参数 1 名称: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 2 用途:主要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激素检测,氨基酸检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MPK)等领域,也用于大分子(肽和酶等蛋白)的生物定量分析,小分子代谢物鉴定等,符合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3 一般规格和要求: 3.1 仪器由工作站控制、配有API离子源。 3.2 一级和二级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必须均带有预过滤器和后过滤器。 3.3 根据数据自动进行MS 和MS/MS切换。 3.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均为同一厂家生产,保证联机技术的稳定性。 3.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及软件均具有CFDA颁发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注册证,可用于临床检测。 3.6 带有智能化操作模式,仪器可以自动进行系统调谐优化,确保用户系统准备就绪,系统状态检测,自动生成SIR或MRM 方法开发。 4 技术参数和要求 4.1 离子源和进样系统 4.1.1 *需配同时具有电喷雾源(ESI)和大气压化学源(APCI)的复合离子源(ESI/APCI 复合离子源),如果标配单独离子源,需加配复合离子源。实现一次进样完成ESI/APCI离子的同时检测,同时得到ESI+ ESI- APCI+ APCI-四通道数据; 4.1.2极性切换时间≤20 ms。 4.1.3待机过程时,不消耗氮气。 4.1.4可加配同一厂家生产的固体样品直接进样离子源:样品无需前处理,无需色谱分离,可进行固体,液体样品表面直接离子化进样。 4.1.5离子源具有双控温区域,离子源可加热,600度或以上,提高脱溶剂化效果。 4.1.6*离子源同时具备GC接口,可随时进行LC-MS和GC-MS的快速切换。如仪器本身没有GC接口,要加配第三方接口。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介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介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是将液相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分析仪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可以通过对化合物在液相色谱柱中的分离与质谱仪的检测相结合,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溶液中化合物分离的技术。样品溶解于溶剂中并 通过载流剂运输至色谱柱中,根据样品分子的化学性质以及柱填充物的选 择性,化合物会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体,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而质谱 则是一种基于化合物的质量和相对丰度的检测技术。通过将化合物离子化 为电离态,利用质谱仪精确地测量其质荷比,从而获得化合物的质量和丰 度信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而多功能的 分析工具。它可以从复杂的混合物中高效分离目标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技 术提供高灵敏度的检测和结构信息。这使得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广泛应用 于生物医药、环境、食品安全、化学等领域。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样品进样、溶剂流动、分离、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样品首先进入液相色谱柱,经过色谱柱的分离, 来实现化合物的分离。然后,经过主动排出柱后废液流入质谱仪,在质谱 仪中离化为气相离子,并被进入质谱仪的质子或电子束碰撞成气相离子。 离子在质谱仪中根据其质荷比的大小被分子质谱仪或电子磁感应质谱仪分 选并检测,得到质谱图。最后,通过质谱图的数据处理和解析,可以进行 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液相色谱柱和质谱仪模式来适应各种样品和分析需求。其次,液相色谱提供了高效的分离,使得对复杂样品的分析更容易。再者,质谱仪提供了高灵敏度的检测,并能准确地测量化合物的质量和结构信息。最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还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精确测量和结构鉴定。 总结起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强大而多功能的分析仪器,通过将液相色谱与质谱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分析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它在生物医药、环境、食品安全、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并为不同行业的科研和检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和应用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和应用 一、原理 液质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和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的技术。液相色谱用于样品的分离和纯化,质谱分析用于样品中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 液相色谱原理 液相色谱是一种在液体介质中进行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它利用样品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发生吸附、离子交换、分配等作用,并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实现对不同组分的分离。常见的液相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等。 2. 质谱分析原理 质谱是一种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化合物分子在真空条件下电离,使其形成离子,然后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对离子进行加速、分离和检测。质谱分析能够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结构、组成和化学性质等信息。 3. 液质联用仪原理 液质联用仪将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分析。其原理是将经过液相色谱系统分离纯化的样品,通过导入质谱分析系统进行在线检测和分析。液质联用仪能够充分发挥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优势,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的分析。 二、应用 液质联用仪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分析对象。下面列举了液质联用仪在药物、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1. 药物领域应用 •药物代谢研究:液质联用仪可以用于分析药物代谢产物,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结构,用于药物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残留分析:液质联用仪可用于药物残留在生物样品、环境样品和食品中的检测,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测。 •药物纯度分析:液质联用仪可以分析药物的纯度和杂质,用于药物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质量评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