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运用比较法学习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图表说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征。

(2)、用图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难点

(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从容说课

本节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

应重点分析讲解三个内容:①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此处可补充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大气受热过程环节过多,且都有一个专业名词(如大气吸收等,由此产生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造成学习困难,应利用图示帮助理解。②热力环流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第一章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正确的顺序是: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③说明三个力与风的因果关系,讲解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因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它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就成了难点,要强调在大气运动的方向上偏转。还要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城市热岛、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②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节难点较多,如: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等,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具准备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

【年级科目】高一年级地理科

【课型】新课型

【授课时间】第14周星期三第2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者】闫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2)掌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对天气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掌握冷锋、暖锋的形成特征,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改造自然的意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破除封建迷信,偶发的、突发的一些自然灾害都是自然现象,决非神灵鬼怪所驱使。【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锋面过境时,天气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冷暖锋面图、气旋天气图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吴旭明戴埠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1.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2.明白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能力培养:

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原因。

情感教育:

了解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趋势,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自身的行为,抗御异常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教材内容分析】

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所以在完成“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之后安排气候的内容。本节内容从气候的变化开始引入内容,并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分析,找出适应对策。气候对本章前几节内容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气候的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设计:创设意境——识读地图——析疑练技——总结反馈

学法指导:在指导下自学,读图中探索,练习中巩固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与旧教材的教学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旧教材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与“标准”要求不大符合,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要淡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教材分析:

1、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

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晋江市南侨中学地理组黄向标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

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当然,自然科学和哲学总是相通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时,选择了学生熟知的图片和例子,以及精选的视频材料来演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以更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而今天要讲的第一节,是本章的总论,全面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类。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速度及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内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实

例具体说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从发生条件、能量来源和作用方式等方面阐述外力作用,运用学生熟知的例子说明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彼此之间的关联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从两个层次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第一个层次:每一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牵涉的内、外力作用。第二个层次:各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促使的、内力作用产生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了地表的基本格局,而外力作用则总是减小地表形态的高低起伏。按照课标的要求,重在地表形态变化原因的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是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就没有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是举例加以分析。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内外力和表现形式,内外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且要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让学生确立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内外力作用以及二者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能理解,有

一定的难度。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大连市第十二中学孙中旭

目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二)知识与能力:

1、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2、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说明影响山区修建公路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并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的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知识结构

内容解析

1.本节内容的设计思路。河流是自然界非常活跃的外力因子之一,它塑造的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与第二节山岳相对应,本节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2.“河流地貌”的重点。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

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7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一一做了简要介绍。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条件(即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及形成过程。

随后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分析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内容组织。河流地貌总是发育于一定的地貌单元之上,而地貌单元有大有小。这里选择的是大地貌单元,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河流地貌对所在大地貌单元的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从三方面阐述了文中已经涉及到的河流堆积地貌,即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对所在的高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对分析与聚落分布有关的地理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

影响。

问题探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教学设计

安溪恒兴中学李荣达

设计思路

为了探讨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之后,又以崇明岛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河流和人为双重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发展演化。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本文在提出问题之后,分别从冲积岛是怎样形成的、崇明岛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三方面,描述了崇明岛的发展演化。最后,让学生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本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将自然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教学建议

1、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课前布置好预习工作,并可以提供几个有效的获取资料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分组比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阐明这个观点。

3、资料2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01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4、对于资料3,建议教师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其中,问题1的答案是: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问题2的答案是: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5、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分析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动通常都是比较缓慢的,超出人类历史的范畴,而这个问题研究所选择的崇明岛,其发生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甚至是有文字记载的,这就为学生展开研究活动提供了方便。在研究过程中要大量应用到本单元中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有关流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培养进行地理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最后对地理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应该说这是问题研究的较高层次。

6、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崇明岛会与北侧的陆地连在一起。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3、把前面学习的有关河流地貌发育的原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知道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2、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并对崇明岛的未来做出大胆的预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要有外部条件的作用。

2、培养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崇明岛的成因分析。

2、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崇明岛的形成过程演示

2、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到的与崇明岛发展演化的资料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大连育明高中地理组于雁冰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生物循环、平衡功能。

难点:平衡功能、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教材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一以贯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教材从物流(能流)、功能、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讲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并且教材中辅以多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1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1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点】 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编辑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 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板书)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 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 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涮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 一种呢?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 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 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象 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型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出示图片“长江荆江河段”】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 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公里,而直线距离仅约185 公里长。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 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 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 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 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 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过程和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 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 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 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 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 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 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 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 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 宣汉中学王李 所谓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合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说明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的主要内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归律: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态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 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文昌中学地理组邢增明 【教材内容分析】 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所以在完成“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之后安排气候的内容。本节内容从气候的变化开始引入内容,并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分析,找出适应对策。本章各节内容联系紧密,环幻相扣。教材以大气运动为主线,将大气运动的原因(第一节)—能量交换作为基础铺垫;将大气运动的结果(第二、三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气和气候作为大气运动的深化部分呈现;而本节是综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进一步阐明全球气候变化,既是本章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变化周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提出一些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产生影响、适应对策等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情景、辩论、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全球、我国及身边的环境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难点: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向学生展示五篇有关于气候变暖的新闻报道标题。 标题①:暖冬影响海南冬春瓜菜竞争优势 标题②:气候变暖对海南影响大 标题③:省气象专家谈:全球变暖影响海南几何? 标题④:全球气候变暖酷热难耐北极居民今夏也用上空调标题⑤:10年后深圳热如海南?--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专家称与全球变暖有关 师:从以上几篇媒体的报道标题中我们可以猜测它们共同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 生: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师:其实,不仅是报道所说到的海南地区、深圳还是北极地区近年来气温有升高,全球气候都有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就是针对气候变暖而制订的全球性文件。这节课让我们从探寻原因的角度,进入本节的学习。 (板书)全球气候变化

说课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第一课时)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应聘高中地理的08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圈层结构》。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圈层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章教材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首先介绍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然后介绍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从第三节开始,将眼光移向地球,介绍了地球的运动,本节主要讲述地球的圈层结构,为以后面的讲述大气、水、地貌等地理要素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三维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其分类;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界限、厚度、物理现状和物质组成等);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同学的经验谈地震时的感觉,引入地震波,结合多媒体图画说明其分类、特点;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的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运用比较法比较内部和外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存在普遍联系的;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对教材内容和教学三维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说学情

地理三维目标

地理三维目标 地理三维目标是指在地理学习中,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培养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以及培养解决地理问题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地理学习的三维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情感维度。 知识维度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取和掌握的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等。通过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地理基本概念,如地球、大陆、海洋等;了解地理原理,如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等;了解地理事实,如世界各洲的分布、中国的地形地势等;了解地理现象,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知识维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学科的基础。 能力维度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地理能力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技能等。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地理分析、地理综合、地理判断等;地理观察能力包括地理事务观察、地质环境观察、人地关系观察等;地理技能包括地理图谱阅读、地理信息查找、地理实验操作等。能力维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地理思维、地理观察和地理技能,以解决地理问题和参与社会事务。 情感维度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培养和发展的情感和态度。地理情感和态度包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对地理问题的关注等。学生应当具备积极的地理情感和态度,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关心地理环境和社会问题,

并愿意为解决地理问题和改善地球环境而做出努力。情感维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以及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地理三维目标是指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帮助其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培养解决地理问题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地理三维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社会责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与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与知识点 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与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落在山地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上,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因此主要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借助简单的实验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质地貌知识,对野外山体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为此首先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褶皱、断层的形成和类型判别,褶皱、断层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其次通过图解让学生明确为山体的组成。这三种山体涉及大量的地质知识,山体特征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只有弄清地质构造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山体的形成。 二、学习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 展示学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1、山地的类型有:、、。 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作用下,岩层发生,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其有两种基本形态,和。 3、比较背斜和向斜: 褶曲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 背斜一般:; 地形倒置:。 向斜 一般:; 地形倒置:。 4、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①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是:主要以为主,其次才是。 ②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和。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必修1《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一、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 间思维能力及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达其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 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三、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是本节重点,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着重讲中低纬海区洋流表层洋流。第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内容湘教版教材没有,需要老师补充。 关于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教材重点讲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可结合反气旋知识讲述其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循环意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学会绘制简图说明地理问题。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节课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对学生实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合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水平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水平——获取、收集、处理、使用信息的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水平。 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但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但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但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说明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的主要内容: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归律: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因为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

相关换算,能准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世界各地的昼夜长短状态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含解析

《昼夜交替和时差》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规律 2.能解释时差的形成原因 3.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 4.能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地球上昼夜的变化以及时间的差异 2.运用地理素材,分组讨论,找出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内容,该部分知识较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要求高。 ●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普通班,学生基础薄弱,空间想象力和计算能力都比较弱。所以这部分的内容讲解时需要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计算公式计量推算详尽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真正参与进来,思考每一个步骤推出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地方时的计算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教具预备 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学案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准备 地球自转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我们接着学习1.3当中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有了昼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一纬度,东边总是比西边先见到日出,时间也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 【知识回顾】PPT上导出,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填空。 【地方时的计算】

地理: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1)

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本节教材分析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划分方法;了解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结构和各圈层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能准确说明地震波传播特点以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过程;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科学精神认识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分析教材 在教材中地球内部圈层部分占用篇幅和内容较多,而地球外部圈层部分比较简略,而且地球外部各圈层在必修一后面都有各自章节详细介绍,所以在此不作重点讲解,而是蜻蜓点水,埋下伏笔。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将设置在第一部分地球内部圈层部分。 在本章前三节分别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形式的特征及其意义几方面对地球概况进行详细讲解,虽然第四节地球圈层结

构与之前各章节知识之间联系不大,学生基本可以独立看待本节学习,但是,高中地理学习更注重的是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和读图技能的锻炼,无论是地球运动、还是地球圈层结构,图表教学都应贯穿其中。而教材中无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到划分方法,从各内部结构到各内部圈层的特征,都离不开《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所以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划分方法、圈层结构、圈层特点,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球的圈层结构”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读图分析的能力,是本节课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二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利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作为话题,提出入地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人类通过钻井技术能到达地球的深度只是地球半径的5000分之一,再深就没办法到达了。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是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那什么是地震波呢?他是怎样让人类认识到地球的内部的呢?而我们人类目前对地球内部的认识有多少呢?通过一系列设问引起学生对探索地心奥秘的兴趣,引出《地球圈层结构》这一章节的学习。 导入二: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学生回答:略。总结:好,由此可见同学们平日里观察生活还是非常的仔细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

地理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 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 《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且与前面的“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地方时时差计算”的知识有密切的关系,且其中涉及到的晨昏线、昼弧、夜弧的知识又相对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立体空间想象力,所以难度较大,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方法分析 为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一方面要做好所学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资料准备。因为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要求高,所以通过模拟演示、学生动手绘图的方式来完成知识架构和规律认知。通过问题任务驱动带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前行。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观察虚拟三维地球和相应示意图,认识并理解昼夜、昼夜

(二)学生合作讨论,初步认识昼夜长短状况。 观察左下图,说出P地白昼长度是怎么形成的?比较中下图A、B、C三地的昼长。比较右下图M、P、R、N四地昼长;K地昼长与P地昼长关系? (三)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与俯视图,并分别归纳其昼夜长短分布特点。 观察上图,二分日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特点:。

直射北半球时:观察上图,昼夜长短有何分布规律? 北半球情况:①昼夜;②且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北极附近有极。 南半球情况:③昼夜;④且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南极附近有极。⑤赤道上情况:。 直射南半球时:观察上图,昼夜长短有何分布规律? 北半球情况:①昼夜;②且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北极附近有极。 南半球情况:③昼夜;④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南极附近有极。⑤赤道上情况:。 (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出昼夜长短分布的一般规律 1.昼夜长短与直射点位置有何关系? 2.极昼极夜与直射点位置有何关系? 答:1.直射哪个半球,昼长就从该半球的极地向另一极地递。夜长则递。(注意:昼夜长短递变与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递变相同吗?); 2.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有(极昼、极夜),同时另一半球有(极昼、极夜)。直射赤道时,(无、有)极昼极夜。 (五)提出昼夜长短如何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模拟实验,再进一步分析、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拟、分析 ,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拟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 ,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开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 ,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 ,生机盎然。那么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 ,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 ,注意图文结合 ,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 ,答复以下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观察水循环有哪些根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 ,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根本环节中 ,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 ,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 ,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 ,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 ,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 ,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那么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 ,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 ,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 ,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 ,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 ,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 ,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 ,以及陆地外表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根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 ,以及水的溶蚀作用 ,在地质构造的根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 ,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 ,河流冲积、堆积地貌 ,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 ,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奔腾不息的长江〞 〔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鼓励发言 ,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促进水资源更新 ,维持水量平衡; 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塑造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师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 ,因此有人说: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并且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请大家讨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言 ,教师纠偏持正。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详解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详解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详解 地理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地理课程内容为媒介的,通过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如一节课)来实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些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地理教学目标是指导地理教学过程的准那么,通常反映了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一般来讲,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由三个领域的内容组成,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地理学科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其中,“知识〞是指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主要指地理图表阅读与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地理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描述学生学习 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到达的水准。地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通常包括三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如: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根据给出的一些条件,能够判断该地区是否能够产生酸雨;画出冷锋、暖锋形成示意图;利用互联网搜集长江开发治理的资料。 “过程与方法〞是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等。其中的“过程〞是指地理课程教

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特别强调在教学中的应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表达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并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该目标对学生探索、体验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给予高度重视和肯定。可以说“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两个层级:经历(体验)、尝试。如:通过不同的角色模拟,讨论本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描述学生学习后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应到达的水准,一般包括三个层级:接受(或感受)、反响(认同)、领悟(感悟)。如:通过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说明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请了解更全面的地理备课资料,请继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浅谈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浅谈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第一篇:浅谈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浅谈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知道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前段刚学习过的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来说,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的三维地理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出的问题;逆城市化的成因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学会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在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根据教材,第一部分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本部分的教学可由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泉港二中陈晓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课标解读 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再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而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的认识 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的最后一节课,从它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通。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另外,教材还设计了“活动”、“阅读”和“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使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