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教案-《宇宙中的地球》

公开课教案-《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天体的大致特征和天体系统的概念;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以及绕日公转的三大特性;掌握地球作为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本节知识难度较小,主要利用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宇宙中各类常见的天体,在观察中总结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各种美丽的天体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现宇宙之美,鼓励他们探索宇宙,同时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2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难点:天体与天体系统的区别。

3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天体与天体系统。

学时重点

天体系统的层次。

学时难点

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对宇宙的认识

直接向学生提问,问学生对“宇宙”二字的认识。同时展现两位人类精英——温家宝和康德对宇宙的认识,从而引出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变化。

活动2【讲授】课堂设计

引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军训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第一节的知识了……“宇宙中的地球”,那我们首先来谈谈对宇宙的认识大家对宇宙的概念或印象是什么

学生:一阵嘈杂之后……

教师:我们先请一位文艺青年——语文科代表

谈谈他的认识,再请理科较好的数学科代表谈他的

看法。

从学生的回答中延伸到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上,

从而得出对宇宙的定义

教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完了我们的看法,我们再来看看一些人类精英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康德和温家宝总理对宇宙的认识,然后转向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师:我们和温总理处在同一个时代,和康德就隔得比较远了,这位是18世纪的人。那么,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有哪些变化呢在古代,我们国

家的人对宇宙的认识有一个学说叫……

此时,学生也许能答出“天圆地方”,也许不行,答不出来就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在初中时其实学过,可能学生会忘记。然后,由此联系上“地心说”,接着告诉学生,随着观测手段的革命性进步,出现了日心说,后来又证明太阳也并非宇宙的中心,而只是银河系很普通的一颗恒星。借此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星

云、星系图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看完了一些星云和星系的

图片,那大家知道星云和星系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

星云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课本上就有答案,很容易就能答得出来,但星系主要由什么组成可能

就各种答案了,告诉学生,组成星系的物质主要是恒星、气体状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

教师: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我们不做研究,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查阅资料,我们今天主要

研究星系中的恒星。什么是恒星

学生预习后会直接从书上得到答案,然后就向

他们展示太阳的图片。跟着,引出行星和卫星的概念,这两者书上都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可以了。在讲到行星时,插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简单知识,这类哲学观点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而这五种基本物质都有对应的颜色:金—白;木

—青;水—黑;火—红;土—黄。这样一则拓宽学生的视野,二则可以让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学识渊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之后,补充流星和彗星的知识,同时播放讲述彗星掠日的视频。

教师:刚刚我们学习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被称为天体。

由此引出天体的概念。接着,由天体的概念引申到天体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分别学习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之后,完成P4读图思考。最后,给出天体的分类:人工天体、自然天体。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上网搜索问题:目前的人工天体有哪些

活动3【活动】微课播放

“彗星掠日”的相关视频播放。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天体系统练习题

教材P4读图思考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去所有可以的地方查询,目前的人工天体有哪些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八大行星的位置及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

地球上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学时重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学时难点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总结。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程引入

引入:

教师:大家在初中时已经学过太阳系的知识,再加上平时的耳濡目染,或多或少都应该知道一些了,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学习。

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第一个问题: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相对位置这个问题只要认真看书很容易就能

答上,接着让学生仔细观测P4图,可以看到一个小行星带,告诉学生小行星带的成因。此成因目前说法多样,尚无定论,此时提出只为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求知欲。接着,播放“小行星到底有多小”的视频。

活动2【讲授】课堂设计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引入:

教师:大家在初中时已经学过太阳系的知识,再加上平时的耳濡目染,或多或少都应该知道一些了,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学习。

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第一个问题: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相对位置这个问题只要认真看书很容易就能答上,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P4图,可以看到一个小行星带,告诉学生小行星带的成因。此成因目前说法多样,尚无定论,此时提出只为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求知欲。接着,播放“小行星到底有多小”的视频。

视频播放完毕,让学生观察P4图,思考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特征,图上明确表示了方向,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同向性”的特点。接着,给出展示八大行星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总结出另外两个特征。

参照P5图完成P6活动第2题。此题的表格下有注明,借此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做题要细心。同时,在完成此活动时解决八大行星按结构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存在生命的行星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总结。总结时注意区分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同时,提醒学生:高中与初中不同,不能问什么就只答什么,前因后果要说清楚。比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但宇宙环境安全的原因也要答清楚。

最后,提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问题:1、只有地球的表面温度才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吗不是还有一些细菌要上百摄氏度的高温

才能杀死,细菌难道就不是生物2、一定要有氧气供给呼吸才能存在生命吗地球上不是也有厌氧生物。

活动3【活动】微课播放

“小行星到底有多小”的视频播放。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三类行星特征比较

教材P6活动题第2题。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一、读课本P3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几组天体和天体系统,具有从属关系的有哪几组

1、银河系河外星系

2、太阳系地月系

3、银河系太阳系

4、地月系地球

5、河外星系太阳系

6、总星系银河系

2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按顺序把下列天体系统的名称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太阳系总星系地月系银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地球

二、该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小题2】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①、②分别是

水星和金星

海王星和冥王星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法解决有关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行特征。 2.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利用资料证明地球的普遍性。3.运用相关资料和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推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归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建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观念,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欣赏宇宙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3. 通过欣赏天体的照片,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的宇宙环境。 2. 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课件讲义和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辩论法、自主学习法。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图片展示 师: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宇宙中的浩瀚,给人无限的遐想。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图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并且思考一个问题“宇宙空间里到底有哪些天体” 生:星星、月亮······· 一、天体和天体系统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用肉眼或者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又能看到什么呢?生:········ 师:现在我们看图片中出示的天体到底是什么?以及它的外表形态?它就是星云,星云是指外表轮廓模糊,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看图片里的太阳,它是一个本身能够发光发热的一类天体,叫做恒星。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都是恒星,也就是说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接下来看这一组图片,火星、木星、土星,这些行星是围绕着恒星运转的,本身不发光的一类天体称为行星。看这个图片月球属于那类天体呢?月球是围绕行星运转的一类天体,叫做卫星。左边的是天然卫星,右边的是人造卫星。下面这组图片指的是流星体,就是行星际空间尘粒和固体小快的天体,在宇宙中数量最多。最后两个是流星和彗星,流星是稍纵即逝的天体,彗星是拖着一个长长尾巴的天体。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 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约为多少光年 ②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 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 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 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 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 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 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案标题: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地球的大小、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3. 能够描述地球的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和地理分区等现象。 4.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 地球的大小、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3. 地球的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和地理分区等现象。 教学难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 地球的日照时间和地理分区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地球仪、宇宙模型或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动画资源。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地球有哪些特点?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利用地球仪或宇宙模型等教具,向学生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介绍地球的大小、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并与宇宙中其他天体进行对比说明。 3. 通过图片、视频或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三、探究活动(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如观察地球仪上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观察地球不同季节的变化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和记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 四、知识总结(10分钟) 1. 整理学生的观察结果,总结地球的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和地理分区等现象。 2.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和地理分区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或工作纸上与地球相关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掌握地球的大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别天体的主要类型,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归纳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立体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立体意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立体思维,感受宇宙中天体的运行,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天体图片、太阳系运行视频、多媒体课件 【新课导入】 [设问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家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天空中发生的一件大 事!太阳系在以前有九大行星,在2006年捷克布拉格的国际天文会议上,将冥王 星从九大行星行列除名,降级为“矮行星”。试问“冥王星为什么会被从大行星行 列除名呢?”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宇宙中的地球”。 前面已经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在银河系中也很难发 现其身影,在太阳系中,虽无法与太阳齐肩,但也是八大行星骨干。太阳对地球关 照很多,使球在平凡中做出了特别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在太阳系中来了解一下地 球。 【讲授新课】(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 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有哪些天体类型,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能够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并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观。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 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 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难点;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 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宇宙中的地球》 【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存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宇宙中的地球》》期望大家能谨记呦!!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写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别的行星,知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进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别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肯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别的行星的特别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肯定的理由: 是地球特别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 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肯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 地球上为何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何具有生命存 在的条件。 教学进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讲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 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 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 宇宙。我们对宇宙认识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是形状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 气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 彗星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 出特点。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 形成原因可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建议)教师画出天体系统层次表并结合按天体系统层次顺序分别 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 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看图中的四幅图片。 ①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云,它的大小为12光年×7光年,总辐射强度比太阳强几万倍。 ②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美丽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740倍之多,质量约是地球的95倍。 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摄到的。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的基本意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知道宇宙是物质的变动的。 2、知道宇宙的单位是巨大的,同时了解天体系统的四大层次关系。 3、理解地球在宇宙,尤其是太阳系中的位置,并且能够知道这种位置关系对地球 生命存在的影响。 4、识记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基本次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让同学们去认识我们当前的宇宙基本知识。 2、教师的引入和讲解,推荐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和媒体。 3、归纳总结,逻辑化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宇宙中地球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宏观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整体性的宇宙观,知道物质的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 宇宙的单位是巨大的,同时了解天体系统的四大层次关系。 三、教学难点 地球在宇宙,尤其是太阳系中的位置,并且能够知道这种位置关系对地球生命存在的影响。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板图、多媒体电教设备、基本教具。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正式开始我们的高中地理科学的学习。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大都充

满好奇的未知世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认识的宇宙”。相信大家以前对“宇宙”都有了一定得认识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先看几个小的问题。 ①宇宙的年龄是? ②宇宙的边界在哪里? ③地球离太阳有多远? ④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该四个问题无需学生回答) 好,现在我们带着这四个小小的疑惑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看我们能不能找到答案。 新课讲解: 现在请大家把书本翻开,第一页,迅速的看一下这两段话,找到宇宙的相关描述。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一下刚才那个问题“关于宇宙的描述”(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三个点:‘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物质世界,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根据同学的回答表示赞许。 好。既然我们说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那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是多大呢?大家看这里(ppt)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宇宙的时间尺度是上百亿年,空间是上百亿光年,大家可以粗略估计一下啊!这个到底有多大啊!这里要解释一下的是光年的意思,就是指光在一年的时间里所走的距离,我们把光速按30万千米每秒,大家算一下大概是多长的距离啊。有没有同学算出来啊?大概是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书写94600亿)吧。这个单位就是名副其实的天文数字。现在我们来看第二点,那到底宇宙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的呢?或者哪几部分组成的。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完这段视频,我想大家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了吧。那它提到了哪几个宇宙的组成部分呢?它们又具有怎么的关系呢?大家把书翻到第二页,结合书本和刚才所看的视频先自己思考一下,待会儿我找同学来填写一个表格。 好,XXX同学,你先起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宇宙大概有那些组成部分呢,也就是说那些属于宇宙呢?(按学生回答的书写)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为了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这个问题呢,我们先来接触一个概念——天体。(显示天体的概念。书写‘天体’两个字)很显然,刚才XXX同学所说的均是天体了。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天体系统。书写‘天体系统’。显示宇宙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关系,填空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自己来填一下这个表格? 好,我们知道了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我们先回到刚才所讲的天体,补充一点关于天体的知识,作为大家的知识了解。(翻PPT,关于所有的天体的照片和概念)现在大家来做两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课标解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 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培养用比较分析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 教学重点①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 教学策略 (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 2.各种天体彩色图片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 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三)教学方法 指导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 教学过程 [导入课程] 教师: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首名为《仰望星空》的诗歌。“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7分钟) 1检查学案自学部分完成情况——找学生报答案(2分钟) 基础巩固检测(5分钟)

①天体类型 提问:年月日,我国航天飞行员在“神舟十号”飞船上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太空课,同学们说“神舟十号”飞船是天体吗?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进行概念辨析。(人造天体包括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但是需要区别:地球作为整体是一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属物就不能叫作天体。例如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天上的云、地上的汽车等。) ②天体系统 通过老教材自学,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一下个问 题: 1.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按大小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划分为四个级别) 3.请你设计框图,正确表示天体系统不同级别之间的关系。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同学们通过认识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以正确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导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8分钟)

《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2.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天体和九大行星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 观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师:晴朗的夜晚,繁星满天的星空总会引人遐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知道有哪些天体吗? 生:略。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去探究宇宙中存在的自 然现象。)

[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出示讨论题,学生展开讨论]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师:了解天体知识从天体的形状、组成物质、运动特征、是否发光方面分析。 (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教材 [过渡]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什么是天体系统? 生:略。 师:(强调)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同时要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能够列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吗? [展示主要天体系统图片]让学生判断天体系统的名称和不同的级别。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完成天体系统的层次框图。 师:我们平常写信除了写邮政编码外,还要写上省、县、乡(镇)、村(街道)等地址,假设有一天你和宇宙中的外星人通信,该如何书写地址呢? 生:讨论。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增强探究的乐趣)

高一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 公开课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资料 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中的天体: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大家在初中的时候对地理都有所接触,也许你对地理很感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是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感受到地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回给你很多帮助。(学生举例说明) 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有很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而是要对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今天我们就先去浩瀚的宇宙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来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教师总结宇宙的概念。在次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教学目标]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悉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①天体类型 A、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 B、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C、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好像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附:练习巩固对天体特征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A、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C、银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D、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从低级到高给的顺序依次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总星系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划分依据:距日距离、质量、体积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表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原因:A、日地距离适中——适于生命姓的发展的温度条件 B、质量和体积适中——吸附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C、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原因,除其所处的位置及自身条件外,还和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很大的关系。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课堂小结]

《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的 1. 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 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本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的 1. 运用分析归纳总结归纳的方法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2. 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天体和九大行星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2. 激发探究地理问习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规范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规范 , 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

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部分联络亲密 , 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合适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通过提供了阅读材料“ 探索地外文明” ,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供活动习题让学习者探究,需要到什么样条件的外星球去寻找外星人,从而学会分析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同时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通过分析给学生这样的价值体验:在太阳系中目前还找不到合适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其他星球建立起庞大的人类生活基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要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家园。 本节教学重点是通过天体系统的层次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中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是难点。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联络生活,激发兴趣 师:晴朗的夜晚,繁星满天的星空总会引人遐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知道有哪些天体吗? 生:略。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去探究宇宙中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的宇宙环境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3.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讲解法、图表展示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讲义地理图册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在多媒体大屏幕上以问题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 【课堂设计】 引导学生自告奋勇地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结合高考考试大纲,对于高考经常涉及的考点给予详细点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分类: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比如: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等属于自然天体 运行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属于人造天体 2.天体系统 (1)概念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主要原因在于它与其他行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 1.都是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2.运动特征方面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等特征 3.在质量、体积、密度、自转和公转周期、平均温度等结构特征方面与其相邻的行星相似。 三、地球是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条件类型 地球具有的条件 对生命起源的意义 合适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主要介于0º — 100ºC 之间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 合适的大气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经过漫长演化,形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大气 氮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有液态水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致热,使地内 水体形成水汽逸出,冷却后降落,在低洼处汇聚,形成原始海洋,孕育生命 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 出现在海洋中 【随堂测试】 条件类型 地球具备的条件 对生命起源的意义 恒星际环境稳定 太阳光照稳定 长期以来太阳无明显变化,生命物质演化没有中断 行星际环境安全 地外撞击概率极低 行星公转的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使其各行其道,互不 干扰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_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 层次,能够说出地球 在宇宙中的位置。 2、学生知道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及其运动特征、结构特征等性质,从中认 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3、能够说出地球存在生命的 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学生分 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 识的能力。 2、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 学生自主 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 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2、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 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地理一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同时本章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课设计【教课内容剖析】 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议论了球在宇宙中的地点、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3 个问题:地 6 图 2 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1.认识天体的主要种类,理解天系统统的层次,描绘地球的宇宙环境。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色、构造特色,说明地球 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由。 4.培养用比较剖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种天体的主要特色;利用网络等 媒体,采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经过阅读“天系统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洁框图,描绘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爱率”表,概括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 共同特色;阅读“太阳系其余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概括三类行星的构造特色。 从的构造特色。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般行星。 4.运用有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剖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由。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余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以外的天体能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议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找寻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看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建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经过找寻外星人的商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 创新研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养珍惜、爱惜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 的意识,加强关注人类将来生计空间的责任感。 3.经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确定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广泛性 和特别性的看法;经过运用资料商讨地理问题,形成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 1.天系统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点 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教课难点】 1.认识地球是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由。 【教课方法】运用导学法和解说法,并联合有关资料和图片来达成“人类当前观察到的宇宙” 这一问题,采纳综合剖析法来指引学生学习“宇宙中的地球” ,侧重剖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 由。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8篇)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8篇)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消失生命的缘由。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识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①天体类型 A、恒星由酷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

的天体 B、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C、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似乎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附:练习稳固对天体特征学问的理解和熟悉〕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A、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自然卫星。 B、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