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公开课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公开课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课时

本节教材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作为引子,从宏观的角度,由远及近地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本节内容的引子。教材实际上并没有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作出具体阐述。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主要阐述的是地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上看是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即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中的位置;从小尺度上看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并由此了解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相互关系。地球的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教材对银河系、总星系仅作了简要介绍,重点放在了与地球关系更紧密的太阳系和地月系上。天体系统自身和不同天体系统之间有规律的运动,也说明了宇宙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区域认知:认识宇宙中的天体类型、天体系统层次,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综合思维:学会综合分析判断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特殊性,增强学生爱护地球的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增加宇宙环境保护观。

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预习全篇课文,教学教案,PPT课件,

课程导入:观看视频“宇宙有多大”,思考我们地球的宇宙环境是什么样的?

一、人类对宇宙认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我们这节课一起探讨一下人类是如何认识我们这个宇宙的。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银河,是怎么样的? 真的是一条河吗?同学们知道关于银河的传说吗?分小组探

究自己搜集材料的成果,并上台向全班汇报(每个学习小组6人,限时2分钟)

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银河不是一条河,也不单指银河系,而是我们从地球上看到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包含上千亿颗恒星、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直径有约10万光年。

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

隋江总《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孙仁孺《东郭记·钻穴隙》:“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

同学们在晚上看过星星吗?你们知道我们人类当前认识宇宙的最先进的方法是怎样的?

【引导】引导学生通过P9阅读内容,把人类认知宇宙的方式自己总结。

答: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2013年嫦娥三号航天器登陆月球;2016年贵州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6年神州十二号与天宫二号对接;2017年墨子号试验卫星世界首颗量子卫星;2019年嫦娥四号世界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通过观测观察,我们已经知道,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的时间、空间、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把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称为“已知宇宙”和“可观测宇宙”,其半径约为137亿光年。

教师强调: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即光在宇宙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在真空光年的传播速度是3*10的5次方/每秒,所以1光年约等于9.4605*10的12次方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探究一】什么是天体?什么是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几种级别?

宇宙中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统称为天体。

思考举例:人造天体有哪些?自然天体有哪些?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级的天体系统。

点拨:原则上,我们在做题中,如果能看到某一天体系统的中被围绕运动的中心天体,就代表我们能够看到这一级及其低等级的天体系统。

【探究二】太阳系由什么组成?共有几个小行星?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具有什么共性?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小天体组成。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质量的99.86%。

太阳系共有八个行星(指围绕太阳旋转运动并且由固定轨道的较大天体)。从太阳由中心向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之间各行其道互补干扰,其运动轨道特征具有同面性、近圆形、同向性三大特征。

思考:小行星与行星有什么区别?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分布在什么位置?

点拨:记八大行星位置口诀:水晶(金)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

【探究三】地月系的特点?月球发光吗?什么是卫星?月球自转与公转时间、方向相同,为多少?

地月系是指地球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卫星:是指围绕行星做中心运动的天体。

月球自转与公转的时间相同,都为27.32天.都为自西向东运动。

点拨:所以我们从地球上只能见到月球的同一面,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月相的变化”。

【探究四】从农历初一开始,观察一个月内月亮形状及其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记录在下表中。

(该活动提前布置,让学生去做)

拓展:①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

②月相变化规律(用口诀来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③月相变化的意义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如钱塘江大潮。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有层次的

2、地球具有大气,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4、下列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处于同一层次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资料 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

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彗星:2019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胁。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恐惧的人先行自杀。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彗星撞地球》 流星:运行于星际间的尘埃颗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如果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称为流星现象。未燃尽落到地球上的残骸称为陨星。 狮子座流星雨:最壮观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国西部都能看到辉煌无比的狮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2019.11.17夜23点~2019.11.18晨5点:最多一小时1000多颗,每分钟40颗。 (2)运动性: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具体表现在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观察图1-2 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_《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建议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教学提纲及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课时)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有限性 2.有限宇宙及范围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2.太阳系与地月系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2.地球特殊性的含义—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四、观测活动(夏季星空或月相) 2.导入情境创设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导入情境,教师可以有多样的选择,如可以通过视频短片的方式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引力波等,激发学生了解宇宙的兴趣;或者提供有关太空探索的新闻,如我国太空站建设、北斗系统的最新进展等,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并不断利用宇宙空间资源服务于人类的事例。 3.情境问题设计建议 若是以视频短片的方式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引力波、飞向太阳系边界的旅行号飞行器等内容作为导入,则建议设计以下问题:①谈谈对这个理论或现象的看法。②你是怎么认识宇宙的?③宇宙中有哪些天体?④天体之间是怎样运动的? 若是以有关太空探索的新闻作为导入材料,则建议设计以下问题:①太空的空间环境有什么特殊性?②太空中有哪些资源可以被人类利用? 4.教材“活动”建议 ——P8探究——

1.议一议,我们所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全貌吗? 2.我国古代把银河叫作天河、银汉等,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白居易有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夏秋之交的黄昏,银河最为明显。观察银河,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领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活动目标】 观察夜空中的银河系,直观感受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阅读白居易的诗句和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我国古人观察银河时的感悟。 【活动建议】 观察夜空中的银河系可以选择在秋季开学后的9月份;观察前,需做一些必要的知识准备,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并用适当的材料(如细铁丝、小球等)做一个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空间位置示意图(注意地球的黄道面与银河系银盘的空间关系),并借助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空间位置模型图,讨论为什么观察银河系在夏秋季较好。有了这些知识准备后,学生再观察银河系时,会更有针对性,收获更多的感悟。 【参考答案】 1.不论我们位于地球上的哪个地点,都只能观察到银河系的一部分。具体地讲,由于银河系的半径为5万多光年,太阳系距离银心约为 2.6万光年,我们人类肉眼在天空各处看见的个别恒星,全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来自银河系这条带状弧上的光,都是源自银河平面上肉眼不能解析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累积的光亮。 2.在夜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将无生命的星空赋予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借用自然景观,通过诗人的咏叹,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 ——P10活动—— 【活动内容】 1.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多少光年?折合多少千米? 2.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算一算,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多长时间?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日地平均距离的多少倍?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运用资料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知识窗“多样的天体”等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践、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科普材料,增强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利用资料证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景: 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 (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图1-1-1“人类信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宇宙——太阳——地球) [图1-1-1解析]1972~73年美国“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铝板镌刻的图案,图中表达的含义: ◆太阳系及其九大行星 ◆地球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 ◆航天器发射路径 ◆根据地球上人类特征绘制的一对男女裸体人像 ◆人像背后是按比例绘制的航天器外形,表明人体大小 ◆地球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关系 ◆氢分子结构图 [讨论]如果请你画一幅图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 [拓展资料]美国“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铜板刻录的唱片“地球之声”,长120分钟 ◆ 115幅照片、图表(含中国长城、家宴) ◆ 60种语言的问候语(含中国普通话、粤、厦门和江浙方言) ◆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约等于9.460 8×1012 km。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思考启迪] 请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起来。 2.天体系统 天体在宇宙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在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下,共同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太阳系:

①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小天体等。 ②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③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其他行星际物质,其中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天体M是小行星。 (2)地月系: ①组成:指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②月球的同步自转:指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公转完全一样。 [温馨提示] (1)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进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2)天体之间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吸引,二是相互绕转。 (3)总星系不等于宇宙,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宇宙范围。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1)充足的水分。 (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温馨提示] 分析一个天体是否适合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要借助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温度、大气和水三个方面的条件来考虑,因为这些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湘教版(新教材)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是太阳系行星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3.太阳辐射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源泉,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4.太阳活动释放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扰动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给人类活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5.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6.地球的演化历史可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生代是人类诞生的时代。 7.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8.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天文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宇宙、太阳、地球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宇宙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天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及名校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大学专业排名(部分) 相关专业开设该专业学校名称排名 天文学类 南京大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北京大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 宇宙环境。 1.通过学习宇宙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的宇宙观。(人 地协调观) 2.运用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描述地球在宇宙环境 中的相对位置。(区域认知) 3.学会观察、识别天体和天体系统,解释一些常见 的天文现象。收集人类宇宙探测的一些研究成果, 并解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地理实践力、综合 思维)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1【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是整个高中地理的开篇之作,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三个板块进行介绍。整合这一节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学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天体、恒星、行星、天体系统、太阳系、地月系等基础概念 2、能用框架图说明天体系统的分层,即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4、学习完相关知识后,用简短的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宇宙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视频法,增强学生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2、通过图片展示法,理解基础概念以及攻克天体系统分层这一重点,并运用记忆类比法强化理解。 3、通过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理解地球的普通和特殊所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探索地外文明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天体的概念; 2、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3、地球的普通性和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宇宙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展出浩瀚星空图片)说一个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同学们,你的脑海里有这样关于星空的神话故事吗?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生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自己所知道的宇宙知识或神话故事传说等向全班汇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北斗星、哈雷彗星等等) 师 (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述)人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但对宇宙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可见宇宙范围估计为140亿光年,可谓“沧海一粟”。 生读P6活动材料,完成1、2题。 生(回答)1.光年是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万千米/秒,所以可以计算出1光年约等于9.4608×1012千米。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面对以上天文数字,我们感到宇宙是巨大而深远的,人类是十分渺小短暂的,在天文学上用千米这样的距离单位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天文学这一领域,为此人们引用了光年这一新的距离单位。 通过计算,我们已经感觉到,宇宙是巨大的,各种天体之间的距离也是遥远的。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一简短的儿歌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呢? 板书:

2019版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前言走进地理学 三维目标 1. 2.引导学生懂得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为学好地理课程指出 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愿学、想学地理的思想动机。 教具准备 能反映地理学特色的图片、地理学科的体系示意图、介绍最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的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新地理老师,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板书)。以后就叫我盛老师,不要叫我地理老师,更不要叫我“喂”。从今天起,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地理这门课。 二、师生互动 我首先提第一个问题。 请问:哪些同学喜欢地理课?请喜欢地理课的同学举手。 …不要太虚伪哦,不要为了给我面子,就举手哦,那就太虚伪了哦。我数数看,1、2、3。。。。啊!?我们班居然有×个学生喜欢地理,太让我吃惊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啦。 请大家安静,我想再问一个问题: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地理?不要怕,我就喜欢听真话。 …我刚才看你没有举手,你肯定是不喜欢地理的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不喜欢地理…哦,是这样。(我继续点乙同学)你好象也没有举手,我一边听,一边点头附和… …其实你们说的都很正常,地理二字告诉我们地理学是围绕“地”和“理”两个字展开,初中以“地”为主,即是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4本书;高中以“理”为主,又分为系统地理(必修模块)和应用地理(选修模块),初中——因为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故而你们的初中地理老师基本不“讲”“理”。就知道要你们背诵。而高中老师则既会“讲”“理”,也爱说“地”的,所以地理学就变得有血有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和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屮获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 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 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 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屮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宇宙环境的图片。 学生:分组进行月相观察,通过互联网或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整理近年来的天文趣事, 及人类 对宇宙的一些新探索。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最近你们有没有关注什么节日啊?(生:七夕、中国情人节)对,就是七夕节,关于七夕 的传说想必大家都听过!呵呵〜〜〜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彖天桥 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 星。 【多媒体】牛郎星和织女星 那么你们知道怎么观看者两颗星星么?像这样的明星天上还有好多,那么你对 “天上” 了解多少呢?你想知道“天上”是什么样子的么?真的住着牛郎和织女么?这节课我们 将来学习下地球的宇宙环境。 板书: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师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川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 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 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含答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梳理<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重点记) --- ---- ---- 知识点一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 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 2.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 3.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137亿光年。 知识点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点看) 1、天体: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 宇宙 环境 太阳光照一直很稳定 运动 特征 共面性 近圆性 同向性 大小行星 各行其道 互不干扰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 球 有 生 命 存 在 地球 自身 条件 结构特征 质量、体积适中 吸引住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热能、重力收缩 不断产生水汽 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度 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特殊 性

(一)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1)银河系:除了大量的恒星以外,还有很多尘埃和气体组成。 (2)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 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与地月系: (1)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 (2)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3)太阳系共有八个行星:(指围绕太阳旋转运动并且由固定轨道的较大天体)。从太阳由中心向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重点记) (5)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重点记) (6)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知识点三特殊行星----地球:(重点记) (1)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2)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学法指导: 1.“四看法”分析地外生命存在的条件: 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 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 2.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原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和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播放PPT图片,) 仰望星空,你是否会不由的思考:茫茫宇宙,渺无边际;亿万星辰,交相辉映。什么是宇宙?地球的宇宙位置如何?为何这么多星球至今只在地球上发现存在智慧生命呢? 【承转】: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何为宇宙?宇宙是所有空间、时间、物质的总称。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代表的是空间而宙的是时间。 从古代来说,古代中国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天源地方的,也就是说在当时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啊是一个平面,而我们的天空,我们的宇宙是个半圆。在古代西方有地心说,就是认为在古代我们宇宙的中心是地球。 到了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也就是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这是这些都是古代和近代以来对我们宇宙的一个观念的想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断的深入。前面的先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就好了。 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承转】:3分钟 现在来到了我们第2部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这一节是重点,同学们要注意听。了解天体系统,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天体,什么是天体系统。 (根据PPT,讲解天体概念以及判断天体,)【思考】:1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属不属于天体? 【承转】:6分钟 根据PPT内容介绍6大天体类型 【承转】:11分钟 根据PPT内容讲解天体系统的相关概念特点及基本规律。根据PPT讲解地月系和太阳系的基本概念观看PPT内容 观看PPT内容并 做好相应笔记, 思考并回答问 题, 观看PPT内容并 做好相应笔记, 第1部分内容,只求理解,不 要求硬性掌握,通过播放大量 图片以及有关事例,可以激起 学生学习全部内容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活跃课堂 气氛, 讲授法短时间内讲解较大量 概念

高中地理湘教版一教案-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类型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概念,区分各种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二、过程和方法 1.运用教材,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阅读图片、数据表格和思考等活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提高学生从图表 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 2. 通过小组探究和抢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情分析 这节课为高中地理第一课,课堂设计要注重学生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所以课堂导入利用了 视频,课堂中也穿插了大量图片和有趣的小视频.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其次,在课堂中设置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和抢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重点难点 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震撼!200秒让你感受地球到底有多渺小》 师:看完这个视频是不是被震撼到了?宇宙太大了,可以说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而我们的地球就像其中一粒小小的尘埃。那么宇宙究竟有多大?地球处于怎样的宇宙环境之中?以及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存在?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到高中第一课的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打开课本第6页,拿出导学案,看第一个框题。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问题】在历史时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形成了哪些观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进行补充,并总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并由此引出“已 知宇宙”“光年”等概念。) 【问题】1.何为光年? 2. 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 3.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有多少千米? (教师边提问,学生边回答。在问答互动中解决知识点) 【过渡】通过计算我们感受到宇宙之大。那么在茫茫宇宙中都有些什么呢?回忆刚才我们所看的视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除了这名同学所说的,在宇宙中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存在形式,下面我们来观看几组图片。 (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可以直观认识到各种天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各种天体做简单介绍,并引导学生对天体进行分类) 【知识归纳】 天体的基本类型 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人造天体: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等) 【小测试】 下列物体为天体的是: 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 B.流星体 C.陨石 D.等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通过小测试,学生就可以自主总结出天体的判断方法) 【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姓名: 班 级: 学号: 主编:李庆林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识记天体及天体系统层次。 2.背诵太阳系的结构、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识记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学会分析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学习重点】 1.天体及天体系统层次 2.太阳系的结构、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 1. 学会分析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2. 生命存在的条件 【知识归纳一】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为137亿光年。 (2)光年: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5×1012 千米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2)天体系统 ①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 地球月球 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典例1】 1.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①哈雷彗星、流星体 ②月球、星云 ③航天飞机、陨石 ④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 .太阳系—木星—海王星 B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2.2018年12月11日消息:双子座流星雨于12月14日午夜出现高潮,每小时出现120颗流星。下图为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的双子座流星雨划过星空的美丽画面。 (1)(区域认知)双子座的流星和地面上的陨石是天体吗?为什么? (2) (综合思维)双子座主星北河三及其卫星是否构成了天体系统? 学法指导:1.“三看法”判断天体 一看位置: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 二看实质: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如流星现象就不属于天体。 三看运转:看它是不是在一定的轨道上独立的运行。依附在其他天体上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2.“四看法”判断天体系统 一看天体的数量;二看天体之间的距离;三看是否相互吸引;四看是否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单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内部,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公转。如果某些天体只相互吸引达不到绕转的程度,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知识归纳二】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①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是恒星和星云两类。 ②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共同构成总星系。 2.太阳系和八大行星 (太阳系示意图)

地球的宇宙环境-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关系。 2.了解宇宙中的基本物质和能量,认识宇宙间物质和能量的距离和规模。 3.掌握太阳系的组成、天体的运动及其规律。 4.能够分析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征和运动。 5.掌握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天体的运动及其规律。 2.教学难点:宇宙间物质和能量的距离和规模。 三、教学内容 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组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如下: 太阳系 -> 气态行星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岩石行星区(地球、火星、金星、水星) 2. 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关系 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关系主要有引力、碰撞和辐射等。其中,引力是宇宙间天体相互吸引的力,影响范围是无限的。碰撞是宇宙间的天体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现象,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辐射是宇宙间能量的传递方式,包括电磁波和粒子辐射等。 3. 宇宙中的基本物质和能量 宇宙中的基本物质主要包括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气体主要是氢和氦等,占据了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质。尘埃主要是星云中的微小颗粒,能够散射光线和辐射出

热辐射。暗物质是科学家针对星系轨道问题提出的一个假想物质,因为它不参与任何辐射,因此无法被探测到。 宇宙中的能量主要有电磁能和引力能等。主要能源是太阳和恒星内部的核反应,产生了大量的辐射,如光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4. 太阳系的组成 太阳系主要组成有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体91.16%的质量。行星分为气态行星和岩石行星两类。行星和卫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小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巨大岩石块,彗星则是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小天体。 5. 天体的运动及其规律 天体的运动规律主要是基于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进行分析。根据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根据开普勒定律,天体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它所经过的面积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轨道较短的行星速度较快。 6.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征和运动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体91.16%的质量。它主要是通过 核聚变的方式释放出能量,被称为“恒星”。月亮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围绕着地球旋转,展示了不同的月相。 星星则是太阳外的一些独立光源,有些在夜空中明亮可见。根据恒星的温度,可以划分为红矮星、白矮星、红巨星和蓝巨星等。 7.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是指人类使用航空、火箭和卫星技术开展宇宙探索和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火箭运载技术、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卫星技术等。航天技术在航天探索、地球资源调查、气象预报及通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方法 1.观察法,同时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2.实验法,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太阳系的运动、卫星的轨道等。 3.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宇宙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

1.1 地球地宇宙环境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地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置.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地行星.3.分析地球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地原因. 一、人类对宇宙地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地路程漫长而曲折.目前对宇宙地认识还只是“沧海一粟”. 2.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地半径为①140亿光年. 二、多层次地天体系统 1.天体 (1)概念:宇宙是物质地,组成宇宙地各种各样地物质,通称为天体. (2)类型:包括②星云、③恒星、④行星、⑤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3)分布:在宇宙空间中地分布是⑥不均匀地. 2.天体系统 (1)成因:⑦万有引力和天体地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地关系,组成了多层次地天体系统. (2)层次:总星系 ⎩ ⎨ ⎧ ⑧银河系 ⎩ ⎨ ⎧⑩太阳系 ⎩⎪ ⎨ ⎪⎧⑪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⑨河外星系 Ⅰ. 银河系 和河外 星系⎩⎪ ⎨ ⎪⎧ 主要组成:⑫恒星和星云 恒星间地最小距离单位:⑬光年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⑭河外星系构成地最大天体系统Ⅱ. 太阳系 (见下图)

Ⅲ.地月系⎩⎪⎨⎪⎧ 中心天体:○28地球月球自转地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地方向和 周期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只能看到相同地月面三、普通而特殊地行星——地球 1.普通性:从地球地○ 29外观和所处地○30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地地方.2.特殊性——存在 生命⎩⎪⎨⎪⎧ 充足地○31水分恰到好处地○32大气厚度和○33大气成分适宜地○34太阳光照和○35温度范围 探究点一多层次地天体系统 【探究材料】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1.待发射地“嫦娥二号”是不是天体?一个物体要成为天体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2.“嫦娥二号”围绕月球飞行是否离开了地月系?“嫦娥二号”卫星和月球、地球和太阳之间构成了几级天体系统?3.宇宙就是总星系,这种说法正确吗? 【探究归纳】 1.不是.天体是宇宙间物体地存在形式.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天体,一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地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二看存在:它是不是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如果依附其他物体而存在,如地球上地白云,待发射地卫星都不是天体.2.否.三级. 3.这种说法不正确.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地,空间上是无边无际地,而总星系是指目前人类能观测到地宇宙范围,约150亿~200亿光年,两者并不完全相同.【规律总结】 1.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要”:一要相互吸引,二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转,形成地月系,而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就不能形成天体系统.2.宇宙中地天体因为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从而形成不同级别地具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地天体系统.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要求: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标内容解读:课标中“描述地球所处的的宇宙环境”,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天文学基础知识,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领悟人类勇往直前探秘太空的进取精神。“运用资料”体现了课标对地理关键能力形成路径的重视。教师应通过对有关天文数据资料的分析、比较,实施课标要求的基于情境的探究式学习,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切合教学内容的视频、图片、数据等资料,助力学生领略、认识、欣赏宇宙之美,感悟宇宙之广阔,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尤其是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内容,该教学设计为本节的第一课时。本节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多样,正文之外有“探究”“阅读”“活动”以及人物旁白。图像也丰富多样,有景观图片、示意图和遥感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各栏目和图像对反映教材内容所起的作用。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本节的引子,教材实际上并没有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作具体阐述,重在体现人类勇往直前探秘太空的奋斗精神。“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主要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由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地球所处的环境,因此,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与地球紧密相关的太阳系和地月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可从简处理,仅作简要介绍。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认识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自然事物中的应用价值。 2.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层次结构中的位置,明确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具体构成。 3.建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观念,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四、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探究活动为抓手,使学生能置身具体情境,主动讨论、探究地球的宇宙环境。 通过播放视频“宇宙有多大”和展示宇宙层次结构的类比材料导人新课,使学生惊叹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广阔无垠的宇宙有宏观的了解。视频呈现出绚丽多姿、神秘莫测而又风光无限的宇宙景观,融人美育教育。就“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这部分内容,设置探究活动一,材料简要展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主要历程,反映人类在。宙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畏精神和拼搏进取品格,富含教育意义,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热情,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太阳系和地月系”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探究活动二的材料比较翔实多样,特别是体验活动,不们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太阳系内部的层次关系,还能让他们了解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具体构成情况。探究活动三通过介绍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有关信息,要求学生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起到归纳总结,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在分析探究材料时,由浅人深,难度螺旋式上升,知识、能力、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本教学设计力求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注重其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宇宙观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材料一视频:宇宙有多大(约两分钟)(视频主要内容为各类天体的大小比较和距离关系,直观展现地球在广袤宇宙中的渺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