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天体的图片、阅读图文等资料掌握相关知识;行为动词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地球存在于怎样的宇宙环境中。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2019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表格等资料,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很大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同时,教材还通过自学窗介绍了人类探测宇宙的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月相等。既兼顾了知识的完整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地球宇宙环境没有系统的认识,并未形成完备的地理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以引导,通过软件操作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上好高中地理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人地协调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

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认识到地球拥有生命的特殊性。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

宇宙环境,归纳总结八大行星的共性与差异;能够运用资料、

图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归纳地球

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学会搜集地理资料,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

取知识;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

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教学难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操作、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比

较法

教学手段:教材、图片、投影、黑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展示】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和一位

朋友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Celestia导航视频中

地球部分)

【提问】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眼中

的地球是什么样子。

【总结】好,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棒。我们知道,人

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人类对宇宙空间的

探索范围也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两个

朋友来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学生回答:

地球是蓝色的;

是一个球体;

地球不仅有蓝色,它

还有很多高山、森林、

沙漠,是五颜六色的

……

通过学生主动发言,

探讨自己眼中的地

球,引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进入学习;

运用Celistia、

Stellarium两个软

件,让学生充分认识

地球。

探究新知【操作】打开Stellarium软件。

【展示】通过软件,搜索天体,并放大火星、仙女

座星云等天体。

【提问】同学们阅读课本P2文字,回答这些天体

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总结】教师总结天体的类型,帮助学生了解各自

的定义。

【板书】1、天体

学生回答火星属于行

星、仙女座星云属于

星云……

通过Stellarium软

件,让学生领略天体

的奥妙,欣赏天体的

美观性,对宇宙充满

好奇与探索;

通过学生自行阅读,

区分不同天体的区

别,了解相关概念。

合作探究【过渡】我们了解了天体,知道它们是在不断运动

之中,而这些不断运转着的天体,构成了不同层次

的天体系统。

【活动】现在,我们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共同阅读

教材P3-4页内容,分别介绍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三个小组分别对地月

系、太阳系、银河系

进行介绍。

利用Celestia软件,

直观了解不同层次

天体系统的特点;

合作探究

【板书】2、天体系统

【总结】刚刚各个小组带领大家认识了地月系、太

阳系以及银河系,其实还有一个河外星系。现在,

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和最开始认识的朋友

Celestia软件遨游星空。

【展示】教师对天体系统按层次展示,并进行讲解,

补充学生之前介绍的不足。

以小组合作方式,增

强学生的参与,培养

学生的总结归纳能

力,提高学生合作交

流水平。

实践活动

【作业】同学们翻开课本P4,我们一起看书上的

天文现象观测活动。接下的一个月,请同学们每日

观察地球的卫星——月球,看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展示】在同学们观察之前,我们先用Stellarium

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观察月相变化。

【操作】调整Stellarium的日期与时间,带领同学

们观察月球变化。

学生跟随教师,提前

领会月球的变化过

程,在接下来的时间

中,自己按课本要求

观察记录,总结月相

变化规律。

借助Stellarium软

件,让学生“未卜先

知”,领会现代地理

信息技术的先进,感

受地理学习的趣味

性;

设置实践活动验证,

提升学生的地理实

践力,培养地理探究

兴趣。

归纳探究

【过渡】我们刚刚了解到,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

现在,我们具体来了解,八大行星拥有什么特点。

【板书】二、行星地球

1、八大行星

【操作】现在,我将操作Celestia软件,大家一起

来归纳,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什么共同点。

【提问】首先,我们加快时间流逝,看它们的运动

方向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随着教师的操

作,共同归纳回答:

1、同向性

2、共面性

3、近圆形

通过跟随教师的操

作展示八大行星运

转的共同点,让学生

学会自行寻找规律,

提升学生的归纳总

结能力,锻炼学生的

思维。

【提问】我们看,现在八大行星的轨道是在……?

【提问】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看现在它们的形状是……?

【总结】没错,八大行星都在绕着太阳转,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形。

探究新知【过渡】我们通过八大行星的学习,知道地球在太

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然而它又是太阳系乃至

宇宙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

【板书】2、特殊的行星——地球

【提问】为什么说它特殊?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6,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而地球之所以存在

这些适宜的条件,则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 ℃,有利

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

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因为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

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地球上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特别是氧气;

③同时,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昼夜温差不大,

保护了地面生命有机体的存在。?

学生回答:

(1)特殊的条件:水、

光照、温度、湿度、

大气等

(2)生命存在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

生总结地球的特殊

性。并重点掌握地球

上有生命的原因,学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行星地球

1、八大行星

2、特殊的行星——地球

九、设计反思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回忆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感受时,这样写道:“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地球真的会发光吗?如果不是,那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为什么是明亮的?这与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推进新课。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可以观测到宇宙间的物质有很多种存在形式,比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等,天文学家把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下面我们来认识不同的天体。 师:①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云,它的大小为12光年×7光年,总辐射强度比太阳强几万倍。宇航器拍摄的星云照片总是瑰丽雄奇,其中鹰状星云的照片“创生之柱”是NASA 最著名的影像之一,它是由三团冷空气组成的类似于柱子的图像,绵延数光年的范围,孕育出大量新生恒星,它距离地球7000光年,也就是说它发出的光要穿越7000年的时空,才能到达地球。 ②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图为太阳,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③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美丽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740倍,质量约是地球的95倍。 ④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这是木星的卫星。 师:除此以外,还有流星、慧星、流星雨、陨石等天体,同学们知道怎样区别流星体、流星群、流星现象、流星雨与陨星吗? 学生回答。 师: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

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 教师举例: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 【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活动】根据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 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 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 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内容选自《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真正的开篇之作,是高一学生在第一堂地理课。本节内容方面,主要通过介绍部分常见天体来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及天体的概念,接下来通过介绍天体系统让学生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综合思维:利用地理资料,探究宇宙中除地球外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物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区域认知:能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方法和步骤引导,让学生天体系统示意图,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并能绘制天体系统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1、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能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超前反馈]天体分为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教师可发问:飞机是天体吗?神州九号、神州十号算天体吗? 【教师点睛】天体系统有级别高低之分,地球和其周围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绕转形成了哪些级别的天体系统呢? 教师给学生10分钟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活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讲述了都敏俊和千颂伊的爱情故事,剧中的男主角来自外星, 怎样去寻找都教授? 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如何探寻类似地球的星球?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设想,说明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最后全班交流。地外生命是一个热门话题,要引导学生敢于畅想、求异,但是科学幻想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乱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结束环节

人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题:第一章行星地球 1.1—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第1课时 一、课标分析 1.1课标: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课时课标: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教材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上,首先介绍了宇宙的概念,天体的主要类型,重点介绍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天体的组成和特征;教材涉及各类天体及其特点、天体系统成因、行星类型等内容,这些只需引导学生一般性了解。 二、学情深度分析 每个人从童年时代就对神秘浩瀚的宇宙有无限向往,对宇宙、天体、太阳系、外星人等怀有极大的好奇心,这对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极为有利。但本节知识较为抽象,视野宏大广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教师需要通过影像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运用图表和数据资料训练学生观察、思维、获取信息的技能,创设情境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地理新高考下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三、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1、地理实践力: 运用资料,用图表和文字的形式说明天体的概念,了解主要的天体类型,树立宇宙是物质的观念 绘制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示意图,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观念 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资料查阅,PPT制作进行展示 2、区域认知: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3、综合思维: 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关系,地球和其它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关系

4、人地协调观: 认识人类活动所在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培养学生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展示归纳。自制课件和相关影像资料:宇宙无限、宇宙探索、大宇宙探索、了解宇宙如何运行等(可以下载或者直接通过网络播放) 五、教学过程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1.根据图像资料,结合天文观测活动,描述各类天体的特点以及天体系统的层 次结构; 2.运动示意图等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3.运用资料说出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体会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板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 1、认识宇宙的物质性与运动性 ①物质性——天体;②运动性——天体系统 2、行星地球 ①地球的普通性(八颗行星的分类、运动特征) ②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作业设计】 完成导学案课后检测,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宇宙诞生视频,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思考总结宇宙的基本特点(物质性与运动性),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由此引出宇宙是物质的,表现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体”,进而认识总结“天体”的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宇宙的物质性—天体 结合导入中引出的天体的概念,让学生自己说出天体的表现形式有何不同(可以举例子,比如千人千面),进而引出天体的类型,主要的天体类型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并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总结各天体类型的特征。(其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学生总结完天体的特征后,教师提出下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之为天体,请同学们对此做出一个界定。从而引出“天体的判断依据”。 1、位置: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外,独立的存在于宇宙之中。 2、实质:必须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流星雨)。 3、运转:是否在一定轨道上独立运转,不能依附于其他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3.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宇宙是个什么“模样”呢?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体像相距很远的小岛,天体系统如同群岛。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呢?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展示各种天体的特征 【总结讲解】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天体的主要类型:恒星、行星、星云、流星、彗星、气体和尘埃等,其中恒星、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地球大,月亮小,地球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

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板书】 2、天体系统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 【教师讲解】: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太阳系 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 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 2000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教师讲解】 银河系如此庞大,是否就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讲解】对,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展示】 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总星系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教师总结】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从低级到高给的顺序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板书】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宇宙(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新人教版(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新人教版(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新人教版 一、引言 •介绍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对地球有何影响•激发学生对宇宙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二、宇宙的组成 1.星球和卫星: –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及其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存在的其他星球和卫星2.恒星和银河系: –解释恒星的概念和特点 –介绍银河系的组成和形态 三、地球的宇宙位置 1.天体运动: –讲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等基本概念 –解释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2.太阳的作用: –介绍太阳对地球的光线、热能和引力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四、宇宙中的天体间相互作用 1.地球与月亮的相互作用: –解释潮汐现象的原理和产生的影响 –教学实例:海洋潮汐的形成和变化 2.地球与其他行星的相互作用: –介绍行星引力对地球轨道和天体运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其他行星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五、地球宇宙环境保护 1.宇宙垃圾问题: –介绍宇宙垃圾的概念和来源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垃圾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影响 2.宇宙探索的意义: –讲解宇宙探索对科学研究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平衡宇宙探索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与拓展 •进行知识总结,强调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重要性 •拓展学生对宇宙环境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以上是一份针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新人教版”的示例教案,适用于教学参考和备课使用。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新人教版(续) 七、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张地球和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提出问题:你知道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哪些因素吗?2.探究宇宙的组成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尝试列举地球外的其他星球和卫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3.地球的宇宙位置 –通过实物模型或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宇宙位置。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XXX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方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略、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板书】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规模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天下,看到面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

全部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 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 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XXX的“XXX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过渡】在这个无限时间、无限空间的宇宙中,到底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多媒体演示】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图片。 【板书】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章 从宇宙看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课时 宇宙及天体系统 教材设置了宇宙、太阳和地球三部分内容, 分别给出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和太阳系以及地球等资料,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作为一颗普通行星却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教材通过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此外知识窗呈现“我国对宇宙空间的探 索和利用”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落实的课程标准是: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核心素养分解为: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天体系统层次,说明不同天体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析地球 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理实践力:运用图表资料,能够识别、描述天体特征,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人地协调观:运用资料,理解地球是目前已知人类唯一的家园,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本节课为第一节第一课时,完成宇宙及天体系统内容的教学。 1.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宇宙中的常见天体,描述其基本特征。 2.运用“天体系统示意”图,说明常见天体系统的层次,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及天体系统。 视频教学法、诱思教学法(教师循循善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法等。

【导入新课】 1.欢迎步入高中地理课堂。高中地理课程简介地理学科:理科属性,兼涵文科。“大地之理”自然+人文+区域空间分布及时间发展规律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高中两个学段:学业水平考试,高考。 与初中地理的衔接性:区别与联系 区域地理系统地理 识图知理 学法指导:认真听课,开心上课 空间思维,脑中有“球” 源于生活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 画图 2.视频导入。播放视频“我们的地球在什么位置,有多渺小”,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宇宙环境,形成认知上较强烈的冲击,提高学习兴趣。 提问:宇宙是什么?我们的地球处于什么样的天体系统中呢? 一、宇宙及天体 (一)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宇宙具有物质性特点,宇宙中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二)天体: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之分。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通信卫星等(发射出以后) 【探究活动】 1. 停在发射架上的宇宙飞船是天体吗?(不是)在太空运行的“神舟十号”飞船是不是天体?(是) 2. 降落在地面的陨石是天体吗?(不是) 3. 流星是天体吗?(不是)月球上的一个大坑?(不是) 判断依据:1.看位置:是否在地球大气层之外,陨石则不属于天体。 2.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看运转:它是不是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如果依附其他物体而存在,如地球上的白云、待发射的卫星都不是天体。 二、天体系统 宇宙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结合图1-1-6,让学生动手画出天体系统结构图。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天体的图片、阅读图文等资料掌握相关知识;行为动词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地球存在于怎样的宇宙环境中。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2019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表格等资料,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很大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同时,教材还通过自学窗介绍了人类探测宇宙的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月相等。既兼顾了知识的完整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地球宇宙环境没有系统的认识,并未形成完备的地理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以引导,通过软件操作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上好高中地理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人地协调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 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认识到地球拥有生命的特殊性。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 宇宙环境,归纳总结八大行星的共性与差异;能够运用资料、 图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归纳地球 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学会搜集地理资料,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 取知识;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 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教学难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操作、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比 较法 教学手段:教材、图片、投影、黑板 七、教学过程

《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教案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1.根据图像资料,结合天文观测活动,描述各类天体的特点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2.运动示意图等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3.运用资料说出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体会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他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杨利伟 【新课讲授】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以下例子让学生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漫长而曲折,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古代张衡等------天圆地方 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使“可见宇宙”扩大到约14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天体 1.天体概念:宇宙中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各种物质的统称 通过举例给出天体类型的分类。 2.天体类型: 自然天体: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人造天体:主要包括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天体的特点。 (1)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类)球状天体。恒星之间相距非常遥远。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2)星云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的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一个普通星云的半径一般在10光年以上,质量至少相当于上千个太阳。 (3)行星 行星是指自己本身不发光,沿着固定的近圆形轨道围绕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 (4)卫星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 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5)流星体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大大小小的尘粒和固体块叫流星体。 (6)彗星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 2.天体系统 由图片引出概念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专题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人教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 1 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是整个高中地理的开篇之作,在整个地理教课中拥有重要作用。同时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此后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本节内容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系统统、一般而特别的行星三个板块进行介绍。整合这一节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学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系统统中所处的地点,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地点。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宇宙有个宏观的认识,理解地球是宇宙中一般而又特别的一员。 综合思想: 1.理解天体、恒星、行星、天系统统、太阳系、地月系等基础观点 2.能用框架图说明日系统统的分层,即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经过自主研究法,合作学习法、事例剖析法,理解地球的一般和特别所在。 地理实践力: 1.学习完有关知识后,用简洁的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宇宙的想象,增强学生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2.经过图片展现法,理解基础观点以及攻陷天系统统分层这一要点,并运用记忆类比法增强理解。 人地协调观:培育学生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研究地外文明的求知欲。 1.教课要点:天体、恒星、行星、天系统统、太阳系、地月系等基础观点 天系统统的分层 太阳系、地月系 2.教课难点:理解地球的一般与特别 因为初中地理是非中考科目,特别是乡间学校,基本上不重视地理,所以,学生中的大多数地 理基础比较单薄,甚至是零基础。所以在教课中,要特别重视对基础观点的教课,以及在教课中牵涉到的初中知识的增补。同时,增强教课的兴趣性和实践性,化抽象知识为详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宇宙这样抽象而空泛的知识。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8320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核心素养定位 1.学会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层次和常见的天体。(区域认知) 2.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位置、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区域认知)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综合思维)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等。 判断

(1)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 (3)天体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4)总星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 [易误辨析] 恒星不恒 恒星的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 恒星也在运动,它们的位置在不断运动,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变化,这叫恒星的自行。 恒星的运动速度很快,只是由于离地球太远,人们在短促的一生中不易觉察恒星位置的变化,因而称其为恒星。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图中A表示总星系,B表示银河系,C表示太阳系,D表示地月系。 (2)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7%,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八颗行星的排序: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 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学法指导] 图示法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 [易错辨析] 只有两颗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能组成天体系统,谁的质量大且被其他天体绕转,谁就是其中心天体。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运用资料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知识窗“多样的天体”等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践、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科普材料,增强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利用资料证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景: 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 (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图1-1-1“人类信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宇宙——太阳——地球) [图1-1-1解析]1972~73年美国“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铝板镌刻的图案,图中表达的含义: ◆太阳系及其九大行星 ◆地球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 ◆航天器发射路径 ◆根据地球上人类特征绘制的一对男女裸体人像 ◆人像背后是按比例绘制的航天器外形,表明人体大小 ◆地球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关系 ◆氢分子结构图 [讨论]如果请你画一幅图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 [拓展资料]美国“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铜板刻录的唱片“地球之声”,长120分钟 ◆ 115幅照片、图表(含中国长城、家宴) ◆ 60种语言的问候语(含中国普通话、粤、厦门和江浙方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