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1、1《红楼梦》中“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3、“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率尔shuài 长乎尔zhǎng 为小相xiàng

B、饥馑jǐn 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

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者guàn

D、哂之xí浴乎沂yí铿尔kēng(正确答案)

5、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6、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网红”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的综合作用。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正确答案)

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挺向,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

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

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

8、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9、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表现了小伙子焦急万分的心情。[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0、2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光纤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

B.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并以其特有的历史韵味和时代风貌,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将“屹立”改为“闪耀”)

C.为了发挥自己充分的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将“增强”改为“提高”)(正确答案)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继承追亡逐北北:败逃的军队(正确答案)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数十伶人困之困:困乏

D.纵一苇之所如如:自如举天下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整个

12、17.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生态建设让绿色成为乡村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家乡的河流又开始“川流不息”。B.李大钊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五四先驱“一意孤行”的追求。

C.习近平许多重要讲话,往往用喻贴切,通俗易懂,体现了“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正确答案)

D.青岛海上救援队一年365天随时待命,经常出没于“风口浪尖”,救人于危难之中。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虞常果引张胜引:招出会论虞常论:判罪(正确答案)

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子为父死,亡所恨恨:怨恨

C.自分己死久矣分:职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

14、下列词语中中括号内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店[铺](pù)[更]改(ɡēnɡ)

B.[薄]雾(báo)[间]隔(jiàn)(正确答案)

C.[正]月(zhēnɡ)[扇]翅膀(shān)

D.头[涔涔](cén)泪[潸潸](shān)

15、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

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

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

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

1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

B、供给jī有求必应yīng(正确答案)

C、家谱pǔ门框kuàng

D、阎王yán 惦念diàn

17、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与原文不一致。[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赘语(zhuì)熨帖(yù)淬火(cuì)

B、浩瀚(hàn) 克隆(lóng)感慨(kǎi)

C、玄虚(xuán)国粹(cuì) 鱼翅(chì)

D、摩登(mó)神祗(qí)裨益(pì)(正确答案)

19、1《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判

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0、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跫(qióng)音春帷(帷幕)窗扉(门)

B、炫(xuàn)耀慰藉(jiè)归(回家)人

C、威仪(外貌仪表)相融(róng)向(对着)晚(正确答案)

D、红硕(大)霹雳(lì)虹霓(ní)

2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慰藉(jiè)硕士(shuò)

B、攀援(ài)痴情(zhī)(正确答案)

C、脑髓(suǐ)城隅(yú)

D、跬步(kuǐ)告诫(jiè)

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十分引壶觞以自酌引:举起、端起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达到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望感吾生之行休休:停止

D.齐彭殇为妄作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正确答案)

23、1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她这样表述是得体的。[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4、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5、52. 下列选项中拼音全对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拙(zhuō)劣两栖(qī)堕(duò)落强(qiǎng)词夺理(正确答案)

B.瞭(liào)望追溯(sù)卑鄙(bì)戛(jiā)然而止

C.行(háng)辈欺侮(wǔ)眼眶(kuāng)撺(cuān)掇

D.龟(jūn)裂闭塞(sè)蛮横(hèng)挑拨离间(jiān)

2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尘嚣xiāo荫庇bì栽种zāi 埋骨mái

B、稀疏shū栅栏zhà禁锢gù嬉戏xī

C、飒飒sà心弦xuán 挖空kōng 奢华shē(正确答案)

D、灵寝qǐn 墓冢zhǒng朝拜cháo 灌木guàn

27、19.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墨写的谎说绝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任何妄图践踏我国主权还想言之凿凿"自圆其说"的想法都是徒劳,尊重别国的意愿才是正道。

B.道路尽头是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因为"不修边幅",最美乡村四个红色大字的四周已经是锈迹斑斑,与周遭的秀美景色很不相称。(正确答案)

C.血与火的洗礼仍"历历在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斗争历程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强国。

D.当他以属下的身份到来到将军营帐劝降时,将军"怒不可遏"痛斥他叛国投敌的无耻行径,言辞字字如钢针,他立时浑身是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28、《雨中登泰山》作者是[单选题] *李建

李健吾(正确答案)

李白

李康

29、5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中的“书”“铭”“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C.《诗经》是我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汇总了从西周初年

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正确答案)

D.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30、1《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大学语文精编第二版刘洪仁课后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精编第二版刘洪仁课后题及答案 1、1.汉初,传讲《诗经》有三家,他们分别是鲁诗、()诗、韩诗。答案:齐诗;齐 -------------------------------- 2、2.《诗经》中《国风》有()篇? 答案:160 -------------------------------- 3、3.四家诗中,今天流传的《诗经》是()诗。 答案:毛 -------------------------------- 4、4.解读《诗经》,每篇诗前有一段解题的文字,被称作() 答案:小序 -------------------------------- 5、5.宋代朱熹为《诗经》作注解,书名是《》。 答案:诗集传

-------------------------------- 1、《诗经》中在宗庙祭祀的乐歌是 A、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答案:颂 -------------------------------- 2、《左传》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答案:编年体 --------------------------------

3、《诗经大雅》中表现周人史诗的作品有 A、《生民》 B、《绵》 C、《皇矣》 D、《大明》 答案:《生民》; 《绵》; 《皇矣》; 《大明》 -------------------------------- 4、“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中心观念,有如下几种意义: A、构成世界的实体 B、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C、创造宇宙的动力 D、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

答案:构成世界的实体; 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创造宇宙的动力; 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 -------------------------------- 5、孔子倡言“大同”的理想社会,向往“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三代之英”是指夏、商、周杰出人物,而“大道之行”从来就不存在。 答案:× -------------------------------- 6、《左传》作者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历史,是因为郑庄公和他的弟弟段有嫡庶之别,所以才发生了骨肉相争。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 7、《诗经》之首篇是《》

大学语文(第三版)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试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习。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国家的召唤。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2、这四句诗通过融情入景和对比的方法,把感情表达得更深刻、形象、含蓄。其中2、4两句分写乐和哀,分别拟喻国家的和平安宁与破败纷乱,两相对比,足见主人公前后感情心理变化之大,以及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灾难;1、3两句,前句当哀不哀,强化了战士的参战心情和决心,后句当乐不乐,强化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摧残。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读mò,同“暮”,一年将尽的意思。 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谁。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yù,下,降落,用作动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又……又……。 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很、甚。 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无,没有。 《山鬼》思考练习题 1、屈原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谈谈你对屈原的认识和了解。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每年五月端午这一天,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棕子、划龙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一位卓有才华的政治家和诗人,无论国家怎样对待他,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决不向黑暗邪恶低头妥协,宁死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并用诗歌将自己的心声记录下来,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屈原为什么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 2、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分析诗中山鬼感情变化的轨迹? 诗中的山鬼是一个美丽痴情的女子形象,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愿望,精心打扮准备,在凄风苦雨中痴痴等待自己的爱人,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喜悦和痛苦。作者屈原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忠贞态度,也寄托着自己虽遭流放而心中依然苦苦思念关心楚国、楚王的高尚爱国热情。 诗中第一节,山鬼在赴约途中的感情是喜悦、兴奋的;第二节,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迟,天空黑暗下来,天上刮起了风、下起了雨,这时山鬼的心情也变得暗淡下来,发出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第三节,山鬼一方面对自己的纯洁和忠贞行为感到自豪,对对方迟迟不至的行为自我宽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迁移,她渐渐开始对自己的宽解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伴随着雷电和暴风雨的加强逐渐加深,最终使她陷入了因爱人迟迟不来而带来的极度孤独和忧愁中。诗人通过山鬼从兴奋到忧愁这一心理过程的变化,真实反映了爱情给人带来的缠绵、痛苦和折磨。 3、将这首诗与《诗经·采薇》对照,结合过去学过的其他作品,说说屈原的诗歌和《诗经》有什么不同。 主要表现在:《诗经》侧重于写实,重章叠句突出,语言朴素,民歌色彩很强,句式是以四言为主;而屈原的诗歌则侧重于表现理想,抒情性更强,语言富有变化和文采,句式则是每句七个字,且每句都有一个语气词“兮”字等。 4、、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同“披”。

大学语文_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详细答案> 《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娴熟论辩技巧。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 2.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三、孟子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老子》二章 一、你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什么认识?美与丑、善与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是否也有相互依存及向对方转化的另一面?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也是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二、“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是不可抗拒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人道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顺应天道的。 三、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与强调矛盾多样统一的和谐,二者截然相反,何者合天道而顺民意?何者逆天道而非善政?谈谈你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这才构成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整个世界就是多样不同矛盾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天道,人类社会是不应该违背这一法则的。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就是逆天道而非善政;强调矛盾多样统一才合天道而顺民意。 《容忍与自由》 一、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二、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三、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像山那样思考》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食品071班 注:由于字数原因。具体分析及古文诗歌翻译请参见老师教案 一.大同 练习题 1.选择题 (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答案:C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答案:D 2.填空题 《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 _。 3.翻译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4.论述题 (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这儿没有私产,人们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

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 (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 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你对“桃源”中社会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从渔人在村中受到热情接待一事你看到了什么?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最好,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讲出来,不搞统一答案。 七、思考题 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 (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重体,合类。”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 与大同作比较。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注:另附《墨子·尚同》由于字数太多,再次就不整理在内,大家可以去老师的教案中看。二.七月 练习题 1.选择题 (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 思考题思路提示 现代文 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 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判的情况。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区别。 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 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3.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 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 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作者关注和叙写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事态的生动再现。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妙喻连篇,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 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富书卷气。 . 分析本文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蕴。 “女孩子的花”即传说中由名叫百叶的女子变化而来的重瓣水仙花──百叶水仙是本文的中心意象。这一意象蕴涵着复杂的象征意义,作者赋予它以女孩子的性格、美丽和命运,她就成了青春女性的象征。重瓣水仙的灿烂开放、散发芬芳,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在此都是青春女性之绚烂生命、人生际遇、悲剧命运、纯真性情的写照。反过来说,作者把年轻女子的性格、情感赋予水仙花,水仙花成了作者抒发对女孩子人生境遇感喟的载体。 3. “女孩子的花,刀一样的花”有何寓意 当她们感知最亲近的人也“不爱我们了”时,就有了“刀一样”的举动:决绝地自尽赴死,由此对世人宣告:绝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其寓意大概是对这个世界漠视女性特殊人生和对女性自身命运、处境的抗争,也还可以说是对女性的自我发现、对一种女性精神的期许。 . 请根据本文的描写,概括一下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大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客观意义: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答:文章开头的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的生动描写,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隐喻河伯与海若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答:本文穆能见出庄子说理“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而且譬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令人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米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大山,四海之在天地,X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梯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之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暑十公有限的,因此倪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答: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 (1)论证结构上,本文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推到读者面前。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 (2)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用大量的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 (3)语言修辞上,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造成

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一,考核课文的内容,要求考生熟读教材上面的所有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所掌握。(一)浅层次掌握。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试题难度:易;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掌握。课文论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与根本措施。论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只要考生熟读课文,是很容易回答出来的。 2.《容忍与自由》论析\绝对之是\时援引的事例是() A.胡适痛骂《西游记》 B.孔子诛杀少正卯 C.高尔文烧死科学家 D.陈独秀提倡白话文 答案:D;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全篇课文思想内容的掌握。\胡适痛骂《西游记》\与\孔子诛杀少正卯\论述的是思想自由;\高尔文烧死科学家\论述的是宗教自由;\陈独秀提倡白话文\论述的是政治自由。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一面赞同\容纳异议,自由讨论\的原则,一面又断言,在\以白话为正宗\的问题上,\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3.《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弹剑的真正目的是() A.展示才能 B.表示不满 C.试探孟尝君 D.争取好待遇 答案:C;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第一段中心思想的理解。冯谖三次弹剑表现冯谖怀才不露,巧于试探,其真正目的在于试探孟尝君是否真正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1、1《红楼梦》中“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3、“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率尔shuài 长乎尔zhǎng 为小相xiàng B、饥馑jǐn 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 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者guàn D、哂之xí浴乎沂yí铿尔kēng(正确答案)

5、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6、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网红”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的综合作用。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正确答案) 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挺向,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 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 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 8、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新版)

燕昭王求士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什么? 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古服道致士之法”指什么? 主要是指君主对人才的态度问题。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三、文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主用? 用了比喻。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其作用有二: 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 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试分析“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段话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卑身厚币”-----“币”:帛一类的丝织品,指礼物。“厚币”:丰厚的礼物。这里指拿出丰厚的礼物。 2.“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师之”:以之为师。 3.“隗且见事”------“见”:被。 4.“诎指而事之”------“诎指”:通“屈旨”。卑躬屈节,委屈自己。 5.“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事”:买。 6.“不能期年”----- 不到一年。“期年”:一周年。 管晏列传 一、《管晏列传》所写的管仲和晏婴,在时间上相去百余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婴则十分简朴,两人并不相近,司马迁却用合传的形式写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管晏和传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两人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贯注了知人善荐的思想。管仲因得到鲍叔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晏婴因知人善荐而使齐国三世强大。 2. 管晏二人都对齐国有显赫功绩,管仲使“齐桓以霸”而晏婴让“景公以治” 3.二人都让司马迁感慨万千。司马迁有满腹经纶,却因无人之荐而没世受辱他希望有人知荐他,渴望自己能象管仲那样遇见鲍叔晏婴一样的人物,施展自己得抱负。 二、作者对管晏的评赞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司马迁赞扬管仲得荐于鲍叔而发挥个人才智,帮助桓公成就霸业,也赞扬晏婴正直果敢,知贤善荐而使齐国强大。流露了司马迁对管晏的企慕和向往,也流露了自己品德高尚而遭祸害,才卓绝而毫无建树的满腔幽愤,还包含对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怨。 三、《管晏列传》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这段话体现了管仲的什么思想?有何现实意义?体现了治国思想。“仓。。。”强调经济发展,说明管仲认识到了经济是政治教化的基础。上。。。。强调统治者守法是国家团结安定的关键。四。。。强调思想道德教化对巩固统治的作用。以上二句体现了管仲的法治思想。下。。。。强调国家法令政策要顺应民心,体现了观众的民本思想。总体而论,这段话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的辩证思想,民本思想和上层统治者应率先遵法的思想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实力,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提。为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而能否在全社会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领导干部是否以身作则,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是问题的关键;否则人民群众守法遵法有抵触情绪,法律法规得不到真正的执行,国家制定的一切规划目标就将化为泡影,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就将处于危险之中。而我们国家一切法律条令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就是“以民为本”。 四、《管晏列传》中引用了管仲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这话是赞美鲍叔牙的,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管仲的传中? 二点:1。为了哄托管仲大才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的豁达气度,这段话起到了深入描写管仲性格才能的作用,2。赞美鲍叔不嫉妒贤才而知人善荐的优秀品质,突出了知贤善荐的中心思想。 五、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是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管仲之谓乎?”孔子为什么小看管仲?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孔子是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在“王道”衰微的情况下管仲不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实行霸道,这不符合孔子的政治思想,所以孔子小看管仲。 2.司马迁否定了孔子的观点。他引用《孝经》里的话赞美管仲,认为管仲能对公“顺美去恶”,使齐国上下团结,国富兵强,称霸天下,功勋卓著。 六、注意下面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认为他渺小2。为公子纠死3。始终好好对待他4。告辞、辞别道歉5已经将 下,位置在低处。之代词,代管仲6。助词,无意。用在提前宾语“管仲”和动词“谓”之间。7。贵,以。。。为贵。轻重,指物价高低。8。逃跑 又是一年芳草绿 一、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的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谦虚而自信,踏实而勤奋,不自以为是,不趋炎附势,不哗众取宠,不拒绝批评,客观看待自己,和气友善待人,率真自然,达观乐观的个性形象。 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这里是反语,“悲观”并不是真的悲观,而是指有自知之明不过分的狂妄自负,唯我独尊,目中无人。 三、文章中说“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作者为什么愿意“大家傻一点”?

大学语文第11版课后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大学语文第11版课后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b )。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b ) A、《楚辞》 B、《诗经》 C、《古诗源》 D、《古诗十九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 b ) 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左丘明 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 d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b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c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8、《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 d ) 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

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 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 D、反喻自己的怨恨无穷无尽 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d ) A、班固 B、茅盾 C、巴金 D、鲁迅 10、《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A、国风 B、大雅 C、颂 D、小雅 1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d ) A、清新淡雅 B、豪放飘逸 C、深婉华美 D、沉郁顿挫 12、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c )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a ) 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c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春秋》 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d )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学语文第十版课后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十版课后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十版课后题及答案 (一)单项填空 1.《诗经·国风·邶风》中“何以解忧,______”,后面的词句是什么? A.唯有杜康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正言》一诗中“左迁”是指______。 A.王昌龄下令将朝廷中央迁往左边 3.《三国演义》描述了_______统一中国建立汉朝的历程。 A.刘备 4.《三字经》中最早提到“爸爸”一词的句子是_______。 A.父母在,不愁吃 5.《论语》中孔子最早提出“于心伤”一词的句子是_______。 A.子路于心伤,不如齐视

6.《孟子》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 A.仁、义、礼、智 (二)多项选择 1.《荀子》的主张有以下哪些? A. 以智慧救亡 B. 全民推行聚落制度 C. 义政理政 D. 以德治天下 2.大学难度最高的书籍是_______。 A. 《诗经》 B. 《礼记》 C. 《易经》 D. 《论语》 3.以下哪块是古代四书的《大学》的特点? A. 心血来潮

B. 简明扼要 C. 集中而发 D. 尊重传统 4.以下何种要素构成了著名的四书五经? A. 《诗经》 B. 《春秋》 C. 《礼记》 D. 《易经》 5.《论语》的主要内容以下哪项不正确? A. 君子的道德行为 B. 尊师爱友 C. 行行高下 D. 孝悌忠信 (三)判断题 1.《诗经》撰写了多尊神祇和记录西周王朝的宗教生活。 A. 正确

2.《礼记》和《春秋》同属于礼乐类书籍。 A. 正确 3.《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诸多教训、学生对孔子的问答、孔子对弟子的言教、孔子有关公案的案例等。 A. 正确 4.《孟子》的主要思想是“政令”——强调行政权力的重要性。 A. 错误 5.《孟子》中思想观念以道德建设为中心,同时主张以礼、义、智、仁等四种至理的道德规范来指导和统治社会。 A. 正确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记叙文 燕昭王求士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主要是指君主对人才的态度问题。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三、用了比喻。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其作用是: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 币:礼物,与现代的币含义不同;以,连词。 2. 师之:把他(郭隗)当作自己的老师。 3. 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4. 诎指:同屈旨,委曲自己意愿。 5. 事,为······服务。 管晏列传 【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两人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贯注了知人善荐的思想。管仲因得到鲍叔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晏婴因知人善荐而使齐国三世强大。 2. 管晏二人都对齐国有显赫功绩。管仲使“齐桓以霸”,而晏婴让“景公以治”。 3. 二人都让司马迁感慨万千。司马迁有满腹经纶,却因无人知荐而没世受辱,他希望有人知荐他,渴望自己能象管仲那样遇见鲍叔、晏婴一样的人物,施展自己的抱负。 二、司马迁赞扬管仲得荐于鲍叔而发挥个人才智,帮助桓公成就霸业,也赞扬晏婴正直果敢、知贤善荐而使齐国强大。在这些赞评中,既流露了司马迁对管晏的企慕和向往, 也流露了自己品德高尚而遭祸害,才能卓绝而毫无建树的满腔幽愤,还包含着对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责怨。 三、这段话体现了管仲的治国思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发展经济,说明管仲充分认识到了经济是政治教化的基础。“上服度则六亲固”强调统治者守法是国家团结安定的关键。“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思想道德教化对巩固统治的作用。以上两句体现了管仲的法制思想。“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则强调国家法令政策要顺应民心,表现了管仲的民本思想。总体而论,管仲这段话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的辩证思想、民本思想和上层统治者应率先遵法的思想。 管仲的思想在今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实力,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提。为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国制定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通古今之变 《大同》(精读) 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重体,合类。”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 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泛读)

新编大学语文(第四版)重点篇目课后研习与思考答案及补充简答题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 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六、研习与思考 1. 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 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 2.“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 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3.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特性来。 答:略。 七、练习 3.简答题 (1)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答:参见课文第九段。 (2)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070[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意在以史为鉴,你认为为政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成败中可以获得何种历史借鉴,应当记取哪些历史教训? 作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又骄纵享乐、身死国灭的典型事例中,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炼出这样一个重要史学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意思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这些结论和观点就是为政者应当记取的历史教训。 二、这是欧阳修散文中历代最广为传诵的议论名篇,试就本篇的议论特色与论证方法略作阐析。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议论特色: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如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上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叙事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感情深沉浓烈,,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 三、前人认为欧文擅于运骈入散或以散破骈,请你在本文中找出

用骈入散、用散破骈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用骈入散的语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都是骈句,用在叙事议论的散句中。用散破骈的语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 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是骈句,“何其衰也”是感叹句,连同后面 的疑问句都是散句。又如:“《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 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连着两个骈句,后面加上一个 散句。凡是叙事议论的关键之处,作者都着意锤炼四六成文的对偶句,用骈入散。在骈句之后,则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等散句煞尾,用散破骈。这样就使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使文章形成了骈散结合的风格。 哀郢(战国楚·屈原)087[思考与练习] 一、有人说,《哀郢》虽然主要抒写屈原自己被放逐时的情景, 但以百姓“震愆”、民众“离散”开头,中间又呼告“孰两东门之可芜”(怎么能让郢都两东门荒芜),显然是在想象中把今日郢都失陷惨象与往日自己被逐情景融为一体,此诗为哀痛秦将白起攻破郢都而作无疑。你认为这种看法有没有道理?认为此诗为哀痛秦将白起攻破郢都而作,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该诗抒写眼下他对郢都被攻破的悲哀,回忆当年他被逐出郢都时的痛楚,其实这两者并非对立。屈原的遭遇放逐,郢都的失陷,楚国所以败亡,根源都在朝政的昏聩腐朽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