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节影响与重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个问题,不少学科的学者都曾给予过极大的关注,而在比较文学界,则有着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为众多的学者,他们或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理论争鸣,或者以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其进行经验研究。

国际后现代研究理论刊物《疆界2》( Boundary 2)主编保尔·鲍维(PaulBove1曾给出这样的总结,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有待于学者们去编写,但大家都公认,这场运动始自建筑领域,如杰姆逊所言:“后现代主义”一词正式启用大约是在60年代中期,它出现在一个很特定的领域,那就是建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这场运动很快跨出了学科并迅速波及文化界和文学界,“在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权威性著述中达到高峰,这样批评家们便将这一建筑学界的用法发展成为广泛复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晚期资本’的‘逻辑’的叙述。”按照鲍维的解释:“杰姆逊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对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思潮流派的仔细辨析,从而将这些流派与后现代主义之内部的各种意识形态观念和立场相联系。”

从国际学术界的视角来看,经过30多年来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争论,东西方学者大概已经获有一个基本的、相对的共识:即后现代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后工业社会,但它并非西方社会的专利品,随着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及其不同变体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西方崛起的后现代主义有可能在某些局部先行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东方,或进入第三世界国家以变体的形式产生。

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接受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某一东方或第三世界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内在逻辑所使然。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和杜威·佛克马两位西方学者曾一度片面地认为西方后现代主义不可能出现在第三世界国家,但后来他们也一改初衷,认为这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或一场国际性的文学思潮。

由于崛起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走向国际化,向东方及第三世界渗透,所以从比较文学的视域讨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在当代中国汉语语境下所产生的诸种变体,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杰姆逊的方法论是一种启迪,本节首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作出概括,以此作为本节从比较文学的视域介绍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影响与重构的学术背景。

第一,从以“四个跨越”为内质的比较视域来透析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也可能出现在

一些发展中国家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

第二,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表现为一种世界观和生活观,在信奉后现代主义的人们看来,世界早已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走向多元取向,并显示出断片和

非中心的特色;

第三,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曾是现代主义思潮衰落后西方文学中的主流,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与现代主义既有着某种相对的连续性,同时又有着

绝对的断裂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极致:先锋派的激进实验及智力反叛和通

俗文学的挑战;

第四,此外,后现代主义又是一种叙事风格或话语,其特征是对“宏大的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和对某种无选择或类似无选择技法的崇尚,文本呈现出某

种“精神分裂式”(schizophrenic)的结构特征,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断片式叙

述中被消解了;

第五,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既可用于西方同时又可用于非西方文学文本的阅读和阐释的符号代码;

第六,在文学批评领域中,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结构主义衰落之后的各种批评风尚和阅读策略的总和。

为了介绍的方便,本节将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宽泛用法——后现代性,并将其限定为一种可用于阐释、分析中国语境下出现的种种后现代变体的阅读和阐释代码,以便通过对中国的文学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再返回它的原体,从而形成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对话态势。比较文学主张在研究中展开东西方的互动对话与阐释,这正是比较文学从多元学术视域来考察、研究后现代主义可取得的独特成果。

2.中国当代的诸种后现代变体

从比较视域来考察、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种种变体,必须首先对于这一来自西方的理论思潮和文学是如何渗透于中国文化语境的,作出简略的描述。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学派主张从实证的角度进行比较文学研究,使这种研究有据可言,如果我们从材料上追溯最早对中国当代文学界产生影响的西方后现代文献,当首推美国小说家兼批评家约翰·巴思。

1980年1月约翰·巴思曾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论文《补充的文学:后现代主义小说》,这篇论文很快被译介到中国,发表在同年的《外国文学报道》第三期(1980年9月)。

此后,下列中国文学刊物便发表了大量介绍后现代主义作家作品的译文:如《世界文学》、《外国文艺》、《外国文学通讯》、《国外文学》、《外国文学》与《当代外国文学》等,其中介绍的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岁伯一格利耶、纳博柯夫、伊塔洛·卡尔维诺、约瑟夫·海勒、库尔特·冯尼戈特、托马斯·品钦、唐纳德·巴塞尔姆、J.D.赛林格、塞缪尔·贝克特、威廉·戈尔丁等。

发表评价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论文和译文的刊物有《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艺报》、《国外文学》、《当代电影》、《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钟山》、《花城》等。翻译的西方理论著作主要有这两本:杰姆逊著的《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①和佛克马、伯顿斯主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②等。此外,袁可嘉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4卷的主要作家都可列入后现代主义作家的范围。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还得助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研究学者和批评家频繁来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演讲。

这些主要理论家包括:伊哈布·哈桑、特理,伊格尔顿、杰姆逊、拉尔夫·科恩、乔纳森·阿拉克、希利斯,米勒、佛克马和伯顿斯。

这些西方学者跨越民族、语言、文化、国界来东方中国本土讲学,使得中国的学者有机会与国际学术界进行直接的对话,使得东方中国本土的后现代主义研究从一开始就依循了一条国际化的路线,可以说,其学术水平大大超过当年中国学者在本土对现代主义的那种单向度的“封闭式”研究。

如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显然是一个来自于西方欧美的“舶来品”,而不是在东方中国本土文化场域中产生的现象,这便为我们从比较的视域来研究其在中西方异质文化场域中的不同形式奠定了基础。西方后现代主义被译介到东方中国来之后,迅速在中国当

代文学中的先锋派作家那里产生了共鸣,随即便应顺着文学形势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变体。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在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和文化语境下也出现了四种形式的后现代性,也即四种后现代变体。除了先锋派的激进实验之外,还包括新写实小说对先锋派实验的反拨,消费文化和议价文学的滥殇,以及以德里达和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为武器以及解构性思维为特征的理论批评。

3.个案研究:先锋小说的后现代话语分析

先锋小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现象,因而完全可以进入比较文学研究者的经验研究视域。第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小说在叙述方面的特色表现在反对现存的语言习俗和成规,从而破坏了源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话语的“纯洁”和高雅境地。这一点尤其体现在

80年代后期崛起于文坛的马原、莫言、格非以及其后的孙甘露等作家的创作中。众所周知,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那里,“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十分明显,例如,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和《四个四重奏》就追求某种与交响乐乐章相平行的和谐和

优雅。这些西方作家往往以自己理想化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内容。而到了后期的乔

伊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在写作技巧上则发展到了极致,出现了同传统的现代主义

离经叛道的现象,在《尤利西斯》和《芬内根的守灵》(FinnegansⅣake,1939)等

已经初具后现代特征的小说中,西方后现代主义崛起后反抗既定语言习俗的倾向,

逐步占了主导上风,现代主义终于演变成了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超越的“现代经典”

或传统。

从某一层面上来讲,比较文学研究主张从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差异性中追寻双方的共同“文心”与共同“诗心”。

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汉语文化的渗透,这种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坛也有复现。在一些先锋派诗人的作品中,反语言习俗的倾向甚为明显,他们高喊着要超越在他们以前成名的一些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人(如北岛、舒婷、江河与杨炼等),以使得诗歌成为用语言符号来倾诉自己内心情感并宣泄被压抑的自我的文本,而不管读者大众的欣赏或接受趣味如何。

他们的大胆实验和激进做法甚至可以和当年西方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历史先锋派相比,同时,其实验与激进的程度也不亚于五六十年代活跃于北美诗坛的奥尔森(Charles Olson)、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等具有后现代倾向的先锋派诗人。

还有一些中国当代诗人,则公开打起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旗号,试图标榜自己与有着现代主义的唯美倾向和精英意识的前代诗人之不同。①他们公开标榜自己创作的先锋性和反现代性,这在小说创作领域似乎并不多见。

在小说界,这种狂欢无度的实验似乎有所抑制,因为较之于诗人,小说家往往更多于理智和思考,并带有更多的现实感和读者意识,他们更多地着眼于叙述技巧和话语层面上的实验。莫言的《红高梁》系列中的同语重复和叙事视角的变换,以及《欢乐》中的断片式乃至精神分裂式的第二人称意识流叙述和心理描写,都不同程度地打破了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规则,同时,也丰富了当代汉语口语和文学语言的词汇。但是,莫言的语言实验毕竟较为粗犷,并且无所节制,有时甚至显得粗俗,因而失去了文学语言的高雅特征,也许这正是他从反语言着手向现代主义的等级制度发难的反文化和反语言尝试,这也正是他的作品备受后现代批评家青睐的原因所在。在他的小说《丰乳肥臀》中,这种以粗俗的语言使传统的高雅文学语言变得“不纯”的尝试更是被推到了新的极致,从而在叙述话语层面上实现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界限的模糊。

而格非等较为年轻的几位先锋小说家在语言实验方面的解构性、对精英文化的审美意

识的颠覆性以及符号化倾向则更为明显。

较之于莫言的叙事风格,格非的叙事往往在最后的一刹那才显示出其内在的颠覆性。相比之下,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在描写死亡主题时,则较为隐晦,他用了一条半圆的黑色曲线来勾勒人生道路上从出生到死亡的经历,这条黑色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在一个相互对应的平面的两端,实际上把复杂的人生图解了。

余华的《世事如烟》在叙事编码方面则走得更远。在这个类似“元小说”(met枥ction)文类的文本中,作者实际上隐匿其中,充当了叙事者的角色,其语言实验的策略是,把一些诸如算命、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荒诞丑恶事情拼凑在一起,运用话语和叙事的暴力,将其强行编人密码,人物的姓名均由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来标示出,从而使得其性格特征全然淹没在数字符号的无端游戏和排序中,这在当代的后现代先锋小说中也属罕见。

第二,比较视域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尽可能把东西方打通,能够以透视的眼光来分析东西方文学与东西方文化。以比较视域为基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先锋小说家的文本还

具有某种解构性,其具体表现为类似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语策略。

首先在文本中寻找二元对立,然后通过阅读阐释逐步将其消解。在一些先锋小说家的文本中,我们常读到这样一些二元对立:生/死,男人/女人,个人/集体,欲望/压抑,崇高/卑下,高雅/粗俗,美丽/丑恶,嘈杂/宁静,梦幻/现实,自我/他人等。

但是,文本的作者往往(也许受无意识所制约)采取了这样一些话语策略:首先在文本中确立一组组二元对立关系,然后在叙述的过程中,诱发能指与所指发生冲突,使其原有的文本性( textuality)转变成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样便致使能指无限扩张,而所指则无处落脚,造成的结果是意义的不确定和中心意识的自我消解,最后这种二元对立关系便不攻自破,意义也就这样被分解了,读者所能享受到的则是一种阅读文本的愉悦。

当然,文本的意义对后现代读者并不重要,重要的则是这种能够产生愉悦的阅读过程。

在这方面,早期的先锋派女作家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实际上预示了后来的先锋小说中的这一后现代特征:

前者旨在展现当代人所面临的两难处境,以说明个人命运无法由自我来选择,

后者则开宗明义地勾画出一幅“无中心”、“无主流”、“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后现代景观。

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叙事的暴力却无情地推翻了作者精心构建的二元对立关系,致使能指处于循环往复的变动状态,而所指则没有明确的终极指向。

在马原和格非的小说叙事中,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往往表现为一系列似乎不甚相干的叙述圈套的相互冲突,但恰恰就在叙事最后行将结束时,这种相干性一下子被破坏了,意义又被放逐到了文本的原初的边缘地带。

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见出,先锋小说家的文本在美学的价值意义上接受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因此在先锋小说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之间建立了默契的美学价值关系。这种美学价值关系恰恰是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所面对的客体。

第三,我们在阅读先锋小说家的文本时,并不难发现其中的戏拟性和反讽式描述,正是在这样的戏拟( parody)和反讽(irony)式描写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观念被摧毁了,“新的

意义则被建构出来”。①

针对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这一现象,它究竟会产生什么新的意义呢?

其实,先锋小说文本所表现出的这一特征,恰恰是对过去文学作品中的滥用感情、过多说教甚至矫揉造作的一种反拨。

正如艾伦·王尔德( Alan Wilde)所划分的,有两种形式的反讽:一般的反讽和绝对的反讽,前者在现代主义那里已经有之,而后者则是后现代叙述所特有的。②

如果说,老一代有着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家如王蒙、张洁、张贤亮等常使用前一种反讽,

那么,先锋小说家显然使用的是后一种:前者的反讽蕴含着悲剧性的感伤,而后者则充满了喜剧性的轻松和幽默,而人物的悲凉命运恰恰就在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举止中显示出来。

余华的早期作品《世事如烟》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灰衣女人的儿女们为母亲送葬后,“立刻换取丧服,穿上了新衣。丧礼在上午结束了,而婚礼还要到傍晚才开始”。①作者——叙述者所关心的并不是故事本身所传载的意义,而他更关心的却是如何驾驭叙事言说,把一个故事推向其结局,一旦故事结束,一切也就完了。在这里,作者——叙述者俨然用一种反讽、戏拟的口吻来超然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作者的情感好恶隐匿得完善至极,因而读者简直难以猜透作者本人在故事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

这就是这些有着后现代倾向的先锋小说家的反讽叙事话语和戏拟的惯用手法,这在苏童、洪峰等小说家的叙述中也不难看到,至于惯以反讽和戏拟而见长的王朔,则更是走到了极端。

在他的笔下,一切具有理想、崇高、审美、严肃甚至正经的东西统统难以逃过他的反讽笔调,而在对当代文学语言的革命性反拨方面,王朔的写作实践则把叙事话语的颠覆性推向了极致。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王朔的创作越来越与商业性接轨,他在小说话语方面的反讽大师的位置便自然地被女作家徐坤所取代。

第四,也许正是许多当代批评家在论述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时往往忽视的一个方面,也即女性先锋小说家在叙述话语方面的实验。这批可称为先锋小说家的女性作家包括铁凝、陈染、林白、徐坤、徐小斌、虹影、海男、赵玫、池莉、方方与范小青等,而王安忆90年代以来的创作也显出在叙述话语方面的实验特色。但从叙述话语方面的先锋性来看,这批作家并不能成为一个群体,而是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叙事风格。

女权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一脉思潮,其跨越了文化走向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有着深刻的影响。铁凝是较早有着坚定的女权主义意识的作家,她的《玫瑰门》可以说是80年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女权主义代表作,对颠倒男女等级制度、弘扬女性的性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开拓作用。

90年代初崛起的海男和虹影虽在突破男女两性描写的禁区方面更为大胆,但在后现代叙事话语方面的进展则不那么明显。

与这两位作家相类似的还有林白和陈染,她们在对女性的性心理描写方面的大胆甚于铁凝,而对女性个人意识的弘扬则更为内在化和私人化。

相比之下,王安忆是一个不断在叙事风格上进行实验的有着独特话语意识的小说家,她的早期小说曾为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起过作用,而她在80年代的创作则带有鲜明的现代主义意识,进入90年代以来,她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后现代写作的启发,并在近期的创作中有新的突破,这尤其体现在《叔叔的故事》中。在这部有着解构、元小说、反讽和戏拟等后现代叙述特征的小说中,王安忆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叙事的过程。“叔叔”这个人物可以是任何一个在历史的剧烈变革中命运多变的普通人,因此其不确定性本身又可升华为某种具有普遍讽喻意义的寓言,也即杰姆逊所说的第三世界的民族寓言。但总的来说,王安忆的叙事话语仍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即使同样描写女性的性心理,但较之其他作家却更为优雅和节制。

池莉、方方和范小青的创作可列入“新写实”和“新状态”的范畴,在叙述话语方面往往冷静多于激进,对女性话语的建构也不那么鲜明。

素有当代文坛“巫女”之称的徐小斌早期曾以中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中对精神病患者的变态心理描写而蜚声文坛,进入90年代以来,又以另一部中篇小说《敦煌遗梦》的创作而显示出女作家所特有的纤细维妙但却充满想象力的描写,她的先锋意识并不表现在叙述话语方面的激进实验,而更在于其对西方当代理论潮流的感悟和超前性把握,

她的文本《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写于读者刚刚对弗洛伊德理论略有了解之时,而这部文本对德勒兹的“精神分裂分析”(schizoanalysis)涉及则是中国读者闻所未闻的;而《敦煌遗梦》则写于中国学者刚刚涉足对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的介绍和讨论,因而为后现代和后殖民批评家提供了难得的可供理论分析的“后东方主义”文本。

赵玫则以《武则天》的写作完成了对宏大叙事的挑战和对“稗史”的弘扬,从而为后现代批评家提供了可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进行分析的文本。

徐坤也许在上述所有女作家中最具有后现代意识,她的反讽和戏拟手法较之王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她的叙述话语并不粗俗,因而对文学语言的冲击力也不如王朔的话语,这可能是女作家所特有的纤细风格和高度理智所致。

总之,这些女作家在叙述话语革命方面的先锋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女性话语的追求和自觉建构,而这恰恰是男性先锋作家所无法做到的,只是不同的作家采取的策略不同罢了。

4.后现代话语在中国语境下的重构

从上面的初步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自从80年代后期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和文学作品大规模地被译介到东方中国大陆以来,已经不仅仅止于对作家有所影响与启迪,它已经不知不觉地渗入到了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叙述话语,并率先在先锋小说家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也即它使得中国的汉语文学逐步在走向世界,进而和西方文学处于发展的同一平面。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学术视域的学科,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意义上所安身立命的本体,文学研究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作为比较视域的内质,这决定从比较文学的学科视域——比较视域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可以清晰地看视到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后走向世界的足迹。

然而,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先锋小说家曾面临着一种难以克服的两难:

一方面他们要超越自己的前辈而在一个相对的(汉语文学)层面上有所创新,

另一方面又要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学)背景之下达到绝对的创新。

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在先锋小说的叙述话语方面的实验仅仅是一个开始,因此难免模仿的成分较多,而且痕迹也很明显,一旦他们的一些小说被译成英文被反过来介绍到西方欧美国家去,这种模仿的痕迹便自然流露出来了。

但不可否认,如果注重文学的内容和对中国当代的时代精神有所把握,那么即使他们的作品被译介为西方文字,也是生活在西方后工业后现代社会的作家所无法写出的,因为他们塑造的人物是地地道道地生活在中国的,虽在某种程度上难免受到西化的染指,但依然是域外作家无法模仿的。

用比较文学的话语来解释,因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小说家把影响他们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拿来后,破碎在他们的创作中进行再度整合重构了。这种重构就是比较文学要求的把东西方文化及文学汇通后,在整合的重构中产生出一种崭新的观念、崭新的意义、崭新的风格、崭新的书写,即“tomake something new”,它既不是对西方欧美原创后现代主义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对东方中国当代文学本土传统的全盘承继,而是立足于双方汇通基础上的重新站立。汇通东西方的比较视域就这样在这些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实验中生成了,比较视域不仅是比较文学所成立的本体,换一个角度说,也成为这些先锋小说家在创作中走向国际文学舞台时颐养的一种开放的眼光。

因此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中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进入了平等对话的境地,中国作家基于中国汉语语境和传统文化并在想象力方面的发挥完全可供西方作家借鉴并对他们有所启发。我们可以相信,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实验,至少可以说明,中国当代作家的世界意识和竞争意识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他们已不满足于自己栖居东方中国狭隘的汉语文学的小圈子,而要在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文学背景下有所创新。

另一方面,他们在经历了对西方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模仿阶段后,已进入了与西方后现代文学写作同步的层面,并以第三世界写作实践和话语特色与西方进行对话,进而对产生于西方语境下的后现代理论进行重构。此外,他们通过对西方后现代大师的模仿和自己的实验这两者的结合,最终达到汉语文学后现代话语的自觉建构。在这个层面上,他们依然可以与西方的文学同行进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来消解实际上已经存在于国际后现代主义理论讨论中的“西方中心”意识,从而达到从东方和第三世界视角对后现代叙述话语的真正重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学科身份上应该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吻合,它们共同归属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但是正如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一样,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也接受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我们不难见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90年代以来所操用的话语,绝大多数都是从西方欧美借鉴过来的后现代理论,也就是说,当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者自觉不自觉地操用这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现象时,已在批评的视域中把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汇通到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从而完成跨文化的整合与重构。可以说,90年代以来的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学者也自觉不自觉地拥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比较视域,但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来说,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者自觉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而对于当代文学批评者来说,这种比较视域仅是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一种方法论而已。因为终究,中国当代文学还是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这就是当代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研究在共同性中呈现出的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之关系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之关系 (1)后现代主义文学简介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世界性文学思潮,其于70年代至80年代达到高*潮,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上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与发展,但也存在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与决裂。后现代主义不曾成为一个具体的流派与群体,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与宣言,可以说,后现代是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繁杂,支派众多,其主要流派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垮掉的一带、魔幻现实主义等。 经过归纳后,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可以被归纳如下: ①彻底地反传统 后现代主义不仅反对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树立的“新”规则亦予以全盘否定,后现代不依托于任何活着的,或者死了的理论,在体裁上亦实现着对一切文学形式、内容的解构。 ②摒弃“终极价值”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事物与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的短暂之物,因而不值得严肃对待,世界、人、社会都被异化了,后现代主义者不再面对社会道德等问题,甚至也不再关心这个世界的终极意义。 ③“零度写作” 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作品中的深刻意识,主张将其平面化,语言变成了游戏的工具,内容被消解,零度写作让读者无法在作品中找到作

家的态度和问题的答案,一切都毫无意义。 ④“大众文学”与“亚文学”倾向的出现 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间、文学与非文学间的界限,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消费品的形式出现,在文体上,交替、惯用矛盾等手法的使用使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困难重重。 (2)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学作品被逐渐译入我国,这为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创作理念、技巧等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们在消化了这些理论的同时,也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了新写实小说、先锋文学等“后现代主义的变体”。 ①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是在大陆出现的最早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小说流派,它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叛逆,在这些作品中,已经找不到传统小说中的价值标准,甚至没有明确的标准,读者往往在阅读中难以理解作者的思想,这点在格非和孙甘露等的小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在孙甘露的《褐色鸟群》和孙甘露的《我是少年酒坛子》、《请女人猜谜》等作品中,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很难按照既定规则结合起来,致使小说只剩下语言本身,呈现出混乱的状态。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亦具有此特征。 ②新写实派 以池莉、方方、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派作家则从另一个角度践行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他们更关心的是某种“返回平民”或“返回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中出现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潮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 文学思潮,强调对传统观念和现实世界的怀疑,以及对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反思。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给予作家更大的创作自由,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和讨论。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这 部小说以红高粱这一象征性的意象为线索,通过多重叙述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他们的命运被历史和现实所束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莫言通过对语言的创新和对叙事方式的颠覆,使得小说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一个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是余华。他的小说《活着》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命 运为主线,通过对生死、痛苦和希望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残酷。小说中的叙述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叙事,通过碎片化的叙述和非线性的时间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无常。余华的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除了莫言和余华,中国现代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值得关注。比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对女性主义和现代性的思考,以及对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创新,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图景。另外,杨绛的《洗澡》通过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和记忆的探索,呈现了一个微妙而复杂的现代人生活的图景。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起,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冲击,也是 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呈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和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实。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对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创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试图找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引言: 在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它们在不同的时 期出现,代表了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观念。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现代主义文学 1.1 现代主义的起源和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受到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 展的影响。它反对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追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1.2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 反传统:现代主义文学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和线性时间观念,追求非线性和 碎片化的表达方式。 - 内省性: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内心的体验和思考,强调主观感受和意识流 的呈现。 - 实验性:现代主义文学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如意象、象征、意识流等,突破传统文学的界限。 - 反现实: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批判和颠覆,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1.3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灵之泉》

- 托马斯·曼的《魔山》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 2.1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和背景 后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在20世纪后半叶,受到社会变革和后现代思想的影响。 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试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局限性。 2.2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 反宏大叙事:后现代主义文学拒绝大故事、大叙事和大理论,强调个体和微 观的经验。 - 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多样性和异质性,拒绝一元化的真理和价值观。 - 混杂性:后现代主义文学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界 限和分类。 - 反现实: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颠覆和扭曲,探索语言和符号的边界。 2.3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 保罗·奥斯特的《布鲁克林三部曲》 - 唐·德里罗的《百年孤独》 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3.1 艺术观念上的联系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试图突破传统的艺术观念,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审美 体验。两者都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强调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后现 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本文将从叙事结构、语言形式和主题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 一、叙事结构的颠覆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进行了颠覆,采用了碎片化、多重叙事 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结构的颠覆使得作品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模糊不清,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迷失和不确定的感觉。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多个时间层面的叙述,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间线性,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时间错乱的体验。 二、语言形式的扭曲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形式进行了扭曲和颠覆,打破了传统的语法规则和逻辑 思维。作家们通过使用拼贴、断裂、混杂的语言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例如,余华的《活着》中,他通过对叙述语言的刻意扭曲和颠倒,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荒诞性和幽默感,同时也传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三、主题意义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意义呈现出多元化和多维度的特点。作家们通过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等问题的反思,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例如,李银河的《蜜蜂与大自然》中,她通过对女性性别角色的重新审视,呼吁人们对性别平等和性别自由的关注。这种多元化的主题意义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深度。

总结起来,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的颠覆、语言形式的扭曲和主题意义的多元化。这种表现形式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对传统的文学观念进行了挑战和批判。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形式,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思维方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将会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 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个主要流派,在风格、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究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1.历史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和工业化进程的反思,主张以个体的视角和感受来表现作品,强调个体的自我表达、内心体验和精神深度,是一种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方式。 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思潮,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继承。后现代主义文学把重点放在了语言和叙事结构上,并且强调了对历史、权力、性别、身份和多元文化等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2.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在表现的形式和主题上营造出迷离模糊、 神秘、压抑的气氛,使用流线型结构、意象和象征手法等来表达内心 感受,还注重自我意识的超越和精神的深度。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注重结构和形式的创新,强调游戏和荒诞,通过反讽、讽刺、模仿、重组等手法来呈现出对固有意义和传统价值 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是对历史、权力和身份问题的关 注和探索,还有对多元文化和异质性的关注。 3.主题 现代主义文学所追求的主题是对工业化进程、战争和人类文明繁 荣背后的精神虚无感和寂寞感的反思,表现出人类在现代社会的无助 和迷惘。例如,卡夫卡的《城堡》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它表达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城堡式体制 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则更多地关注当代生活中的权力、身份和 文化多样性问题,这些问题让现代社会的福利体系和政治制度变得愈 加复杂。并且,后现代主义作品中也包含了对现代性的批评和对科技、媒体等现代产物的反思。托马斯·品钦的《浪漫史》便是一部可以代

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 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后续,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更加关注语言、意义和视角的多元性,它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包括文学的创作方法,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角度上。后现代主义关注多重语言、多种说话方式及视角,这使得中国当代文学从传统的叙事性文学中走出来,创作方法上更为宏大和多元。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们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吸收和产生了更加豪放、多元、自由的创作思想,创作出大量适应时代潮流、展开文化多元性的作品。 其次,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也表现在文学创作的手法上。后现代主义拒斥传统的叙事方式和递进、井然有序的方式,而是提倡将文本看作一种开放的、流动的、非正义化的体验和构成,这使中国当代文学得以采用多种叙述策略,如折叠、漫游、插叙、非线性叙述、拼贴等手法,这些手法让文本更加复杂,也更富有艺术性。 此外,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自身文化传统的发扬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后现代主义关注文化多元和文化相交融,它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推动了多样性的文化语境。以村上春树为例,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不仅融入了东西方文

化的互动,还通过很多文化符号来推动文本的发展,使中国当代文学展现出多元性的文化精神,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但是,后现代主义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后现代主义作品晦涩难懂,有时让读者不得要领,影响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使文学成为智识精英的专属领域。其次,后现代主义的过分强调自我主义和无意义主义,这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读者心态不正,误导读者思想。 总体来讲,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在多方面产生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使中国当代文学拓宽了发展空间,更好的符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当然,也有其负面影响,我们要理性看待,不断扩大文学的多元性和普及性。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在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在不同的时 期出现,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发展背景以及对文学的影响。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一种反叛和革新。现代主义文学以对传统观念和形式的质疑为特点,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其作品常常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碎片化的叙述方式和意识流的运用为主要特征。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是一种突出的手法。作家们常常使用 跳跃的时间线和错综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展现人类的多维度存在和内心的复杂性。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就采用了一天时间内的多个角色的视角交织 的方式,展现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 此外,现代主义文学还注重对语言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作家们常 常通过意象的使用、新奇的修辞手法以及对传统语法的打破,来塑造独特的文学风格。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灯塔》中,她运用了流畅的叙述和内心独白的 技巧,使读者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流动。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发展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延续和反思。它出现在20世纪后半叶,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实验性和个体主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批判。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对权威和大故事的怀疑,关注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语言和符号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手法。作家们常常通 过模仿、重复和拼贴等技巧,打破了传统的叙事逻辑和结构,使作品具有多重解读

的可能性。例如,托马斯·品钦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他通过无数的碎片化的语言片段和符号,展示了人类存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此外,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关注身份和权力的问题。作家们常常通过对边缘群体和少数族群的描写,来反思主流文化对他们的边缘化和压迫。例如,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她通过黑人女性的视角,揭示了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文学的影响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框架和规范,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文学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主观体验,使作品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造力。 同时,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也对读者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作品中复杂的叙事结构和语言游戏,要求读者具备更高的阅读能力和解读能力。读者需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作品中,去发掘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总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以对传统观念和形式的质疑为特点,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后现代主义则延续和反思了现代主义的实验性和个体主义,关注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它们的出现使文学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造力,对读者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在讨论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特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晚期兴起的一种思潮和文化运动,涉及到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它对现代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强调真理的相对性、语言和符号系统的建构性质以及叙事结构与权力关系的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下面将介绍几个在现代文学中常见并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的方面。 反传统叙事结构 传统上,小说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通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即按照时间顺序 逐步展开故事情节。然而,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这种线性结构被打破,出现 了非线性、碎片化和多重叙事等手法。例如,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护城河》就采用了多角度、多时间层次交织的复杂结构。 游戏性和互文性 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具有游戏性和互文性,即通过引用、模仿、重写、借鉴等 手法与其他文学作品建立联系。这种互文性可以是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致敬,也 可以是对流行文化中的符号和象征的重新解读。例如,乔伊斯·卡罗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的小说《黑水》中就引用了许多莎士比亚的作品片段。

塑造多元化身份 后现代主义文学反对固定、单一的身份认同,并倾向于展示身份概念的复杂性 和多元性。作品中的角色可能具有模糊不清、多面性和矛盾之处。他们可能扮 演不同的角色或拥有不同的身份,以突出个体内部存在着多重身份和认同。安 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的小说《母夜叉》就展示了女性角色在社会框架 中不同而富有挑战性的角色。 讽刺与颠覆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对权威与权力结构进行讽刺与颠覆,揭示社会制度中的矛 盾和不公。通过嘲弄官僚机构、政治体系和社会规范,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展 示权力的虚伪性和滥用。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的小说《重力彩虹》就以荒诞和戏谑的手法对美国政府及军事工业进行了讽刺。 结论 后现代主义在现代文学中表现出多种特点,包括反传统叙事结构、游戏性和互 文性、塑造多元化身份以及讽刺与颠覆。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一个相对较为复 杂而矛盾的艺术风格,在当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深入理解后现代主 义作品中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现代文学的多样性,并探索其中的 意义与价值。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国文学也逐渐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影响。其中,后现 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不仅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还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多元解读和多元性的认知。在中国文学中,这一思维 方式的引入使得作家们更加关注个体的独特体验和多样性。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多层次的叙述方式。这种变革使得中国文学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代读者对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需求。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表达形式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性的追求。在中国文学中,这一影响体 现在作家们对语言的创新和探索上。他们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引用文化符号和大量的对话等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后现代主义还注重对文学形式的反思和颠覆,使得中国文学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实验性。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观念的颠覆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传统的文学观念强调对现 实的描绘和道德的宣扬,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权威的质疑。这一转变使得中国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教化功能,而更加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探讨。作家们开始以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眼光审视社会,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变革,更是对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使得中国文学重新审视了自身的定位和任务,作家们开始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批判。同时,后现代主义也提醒了作家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以免在追求新潮的同时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还对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使得中国文学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同时也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思想启示。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正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舞台,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现代,后现代的流派

现代,后现代的流派 现代,后现代的流派 大多数学者仍然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现代主义一般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学思潮或流派,它还包括诸如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社会时期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现。而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则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种主要的文学流派、文艺思潮和文学现象。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的正式出现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其鼎盛时期是70年代和80年代,到了90年代其声势大减,并渐渐分化、沉寂。后现代主义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仍有不少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继续进行创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诸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等。它在小说、诗歌、戏剧方面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前期的象征主义,主要指巴黎公社失败后,即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在欧洲流行的思潮,后期的象征主义,是指本世纪二十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再度崛起,席卷欧美,达到它的高峰。有人将后期象征主义归属于现代派范畴 1.象征主义者认为,文学艺术所应表达的不是现实生活,而是意识所不能达到的超时间、超空间,超物质、超感觉的"另一世界",这种超感觉的事物,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达出来。他们认为,现实黑暗无常,虚幻痛苦,只有"另一世界"才是真、善、美。是用恍恍惚惚、半隐半现的景物来暗示另一世界,而象征就是沟通这两个世界的媒介。如咏乌鸦代表命运,象征灵魂的黑暗,以虹象征光明,黑象征悲哀,自象征纯洁,黄象征权威,等等。这些象征意义,是事物、词语所固

现代派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研究

现代派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研究 1. 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传统形式的反叛和创新。以下是现代派文学的几个主要特点: - 实验性:现代派作家借助多元化的写作 手法来突破常规,如内心独白、意象、抒情诗等。 - 主观性:作家关注个体感 受和情感表达,并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对话性:通过多种语言和声音,构建起作品内外部不同实体之间的对话与碰撞。 2.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后期逐渐兴起,挑战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和单一 真理观念。以下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主要特点: - 反传统与概念模糊:后 现代作家试图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结构,打破二元对立,使读者陷入迷惑和 思考。 - 超越语言边界:通过采用碎片化的叙述以及跨文化与跨语言交织,后 现代主义作品试图超越传统语言的限制。 - 反讲故事的权威性:后现代主义作 家以多样化的声音和观点呈现故事,挑战了单一真理和权威版本的存在。 3. 现代派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对比 尽管现代派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都强调了创新和反叛传统,却有着一些明显 的区别: - 看待历史:现代派作家对历史抱持一种批判性眼光,或是探索个人 内心体验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而后现代作家更强调历史多重性和诸多版本之 间的冲突。 - 技巧运用:现代派作家注重语言表达、形式创新和实验性写作技

巧;后现代作家则更倾向于使用碎片剪辑、概念模糊等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思想观点。 - 叙事结构:现代派文学通常保留一定程度上的线性叙事结构,而后现代主义文学中采用非线性、断裂或多重叙事结构。 总体而言,现代派文学强调个人内心表达和现实主义对抗,尽管采用了一些创新的写作技巧,但仍保持一定的可理解性。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激进地挑战了传统叙述方式与真理观念,追求脱离限制的自由与多样性。两者都为20世纪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当今文学创作中仍有其影响力。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作为与现代相对立的概念,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一位英 国画家曾用后现代绘画来指称他认为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更前卫的绘画作品。20世纪30、40年代,后现代概念常被使用于建筑学领域,以表示不同于传统的新型建筑风格。二战以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第一次用后现代指代一种现代时期的转型期。至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理论家哈桑、詹姆逊、利奥塔、哈贝马斯等人开始将后现代概念引入学术讨论的范围,文艺理论界逐渐形成了一种迥异于传统的后现代话语。而伴随着利奥塔、哈贝马斯等人关于究竟该如何解说后现代理论而掀起的学术界争论,后现代话语、后现代概念迅速风行全球,一时间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文艺理论家们关 注和讨论的焦点,对许多国家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源起及在中国的传播 在以詹姆逊为代表的局部文艺理论家看来,一种文学风格的出现相对应的是特定 的社会历史开展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分别代表了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的文化风格与文化逻辑,以此类推,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和文化形态,其滋生的土壤是以科技信息为典型标志的生产力高度兴旺的后工业社会,亦即詹姆逊所言多国化的资本主义时期。以此观点为支撑,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后现代 主义理论及文学只能出现在有丰厚物质文明的西方国家,并对中国、印度等第三世界 国家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秉持强烈的疑心态度。然而,中国后现代主义研究的著名学者 王宁先生指出,尽管无论是从物质经济根底还是从相关的文学文化传统来看,后现代 主义似乎都不可能出现在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世界 各国之间的时空界限日益缩小,随着东西方经济交往的逐步加深,东方国家和第三世 界国家不可防止地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进而染上了后现代主义色彩。中国是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后现代主义理论和文学作品的传入与翻译,中国 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文学观念方法、文学批评理论、文学创作技巧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 的冲击。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人文传统的根底上,他们积极接受和消化这一新型的理论,

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当代文学是一个多元化、充满创造力的领域,其中后现代主义倾向成为了一个引领潮流的重要力量。后现代主义倾向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主题,使读者面对当下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困惑和矛盾。 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往往模糊了传统的叙述结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连贯性。这种技巧性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失去方向感的心理状态。例如,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小说《无限笑声》,通过跳跃式的叙事和不连贯的情节,试图呈现出当代社会中信息过载和意识流动的困境。这样的叙述形式增强了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体验,使其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的复杂性。 此外,后现代主义倾向还体现在对语言和符号的创造性运用上。许多作家在创作中尝试用新的形式、新的词汇和新的语言游戏来描绘现实。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的小说《失乐园》,将汉斯·霍尔拜因的文学作品、网络和广告等多种符号材料混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充满虚构和超现实主义元素的世界。这样的创新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挑战了传统文学的限制和界限。 在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对权威和真理的怀疑态度。作家开始反思权威话语的真实性,批判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列日作家卢卡·敏契塔的小说《光辉巴黎》以一次悲剧性的毁灭为背景,探讨了思想、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冲突。这种反权威的态度引发了读者对社会和自身认知的反思,使文学不仅仅成为一种娱乐形式,更成为了思考现实和探索真理的重要途径。 然而,后现代主义倾向也有其争议之处。一些批评者认为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品过于片面地批判主流文化,陷入了自我封闭和无意义的怀疑中。他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对读者的要求过高,无法真正触动大众。例如,意大利作家乔瓦尼·皮科洛的小说《露西昂:在谷地、在岛屿之间》被指责过于晦涩和难以理解。这种争议表明了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并非完美无瑕,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拓展。

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是指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各种文学风格和流派。这些流 派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出现,并且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在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中,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流派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当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现实主义流派 现实主义流派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流派之一。它以真实、客观 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为特点,追求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思考。代表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之一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作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 揭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同时,现实主义流派还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描写,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性。 二、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流派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 界的表达,追求对生命、爱情和自然的热情讴歌。代表作品包括郭沫若的《丰乳肥臀》、余华的《活着》等。 浪漫主义流派的特点之一是对情感的强调。作家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和表达,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浪漫主义流派还注重对自然的描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三、后现代主义流派

后现代主义流派是中国当代文学中较为新兴的一个流派。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框架和规范,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代表作品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后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之一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作家通过运用多样的叙述手法和结构形式,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创新性。同时,后现代主义流派还注重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的再现,引发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解读。 总结: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流派的认识,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文学流派的比较和分析,学生还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中国当代文学流派的引导和讲解,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审美情趣。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节影响与重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个问题,不少学科的学者都曾给予过极大的关注,而在比较文学界,则有着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为众多的学者,他们或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理论争鸣,或者以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其进行经验研究。 国际后现代研究理论刊物《疆界2》( Boundary 2)主编保尔·鲍维(PaulBove1曾给出这样的总结,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有待于学者们去编写,但大家都公认,这场运动始自建筑领域,如杰姆逊所言:“后现代主义”一词正式启用大约是在60年代中期,它出现在一个很特定的领域,那就是建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这场运动很快跨出了学科并迅速波及文化界和文学界,“在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权威性著述中达到高峰,这样批评家们便将这一建筑学界的用法发展成为广泛复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晚期资本’的‘逻辑’的叙述。”按照鲍维的解释:“杰姆逊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对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思潮流派的仔细辨析,从而将这些流派与后现代主义之内部的各种意识形态观念和立场相联系。” 从国际学术界的视角来看,经过30多年来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争论,东西方学者大概已经获有一个基本的、相对的共识:即后现代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后工业社会,但它并非西方社会的专利品,随着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及其不同变体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西方崛起的后现代主义有可能在某些局部先行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东方,或进入第三世界国家以变体的形式产生。 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接受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某一东方或第三世界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内在逻辑所使然。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和杜威·佛克马两位西方学者曾一度片面地认为西方后现代主义不可能出现在第三世界国家,但后来他们也一改初衷,认为这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或一场国际性的文学思潮。 由于崛起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走向国际化,向东方及第三世界渗透,所以从比较文学的视域讨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在当代中国汉语语境下所产生的诸种变体,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杰姆逊的方法论是一种启迪,本节首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作出概括,以此作为本节从比较文学的视域介绍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影响与重构的学术背景。 第一,从以“四个跨越”为内质的比较视域来透析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也可能出现在 一些发展中国家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 第二,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表现为一种世界观和生活观,在信奉后现代主义的人们看来,世界早已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走向多元取向,并显示出断片和 非中心的特色; 第三,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曾是现代主义思潮衰落后西方文学中的主流,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与现代主义既有着某种相对的连续性,同时又有着 绝对的断裂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极致:先锋派的激进实验及智力反叛和通 俗文学的挑战; 第四,此外,后现代主义又是一种叙事风格或话语,其特征是对“宏大的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和对某种无选择或类似无选择技法的崇尚,文本呈现出某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区别论文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区别论文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目前是个有着极大争议空间的话题。本文针对“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的使用,在文学意义上与现代主义的裂变、继承和反拨,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上的异同等方面作了分析、辨别。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比较;文学特征 后现代主义并非仅仅是一个文学话题。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一词当初在使用时大体上是关于历史、文学史、艺术史上的一个很不确切的分期概念,具有很突出的抽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正因为后现代主义具有很突出的抽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当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补充,使其内涵越来越大。如此以来,后现代主义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早巳成为了人们的热门话题,广泛运用于摄影、建筑、电影、电视、服装、家具以及社会学、语言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或学科,且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它却更加富于抽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 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或说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比利时的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政治经济学家厄内斯特?曼德尔认为资本主义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为市场资本主义;第二阶段为垄断资本主义(或说帝国主义);第三阶段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即晚期资本主义。美国当代著名文化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明信直接受厄内斯特?曼德尔的影响,他不仅认同厄内斯特?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划分,还把资本主义的三个阶段与资本主义的三种文化相对应:第一阶段的市场资本主义与现实主义对应;第二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与现代主义对应;第三阶段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应。按照弗雷德里克?詹明信的说法,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阶段(或说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这一阶段发达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是科技优先得以确立,科学技术官僚业已产生,传统的工业科技向信息科技过渡。 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科技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重要方面:首先是积极影响,电视以及电脑的普及使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的有效的普及。其次是消极影响,正因为文化的无处不在,它也导致了广泛的“反文化”、“反美学”的倾向,改变了文化艺术的性质和人们对它的印象,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泛滥成灾,严重动摇或取代了昔日高雅艺术的地位。于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后工业社会给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是这样一种尴尬处境;一方面,它使文化得到迅猛扩张;另一方面,它使文化改变了昔日神圣的性质,越来越流于凡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