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一、“文学性”在文学理论中的缘起及其发展脉络。

要探讨作为文学研究分支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就先要理顺文学理论中“文学性”的发展脉络。“文学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虽有极大的争议,但它始于俄国形式主义却得到学界大部分学者的认可。罗曼·雅各布森说: “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文学性”的两个基本范畴是“自动化”和“陌生化”。“‘文学性’也就是打破‘自动化’状态的‘陌生化’,有‘陌生化’就有‘文学性’,没有‘陌生化’就谈不上‘文学性’。”

自此之后,“文学性”问题,在随后出现的各个流派中备受关注,如兰塞姆的本体论批评、退特的“张力”说、燕卜荪的复理论、布鲁克斯的细读法等。而随后的结构主义由于罗曼·雅各布森的渊源而成为俄国形式主义最直接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法国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曾说过:“形式主义理论是结构语言学的起始。”结构主义用新的方式阐释了“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俄国形式主义对接受美学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接受美学的主将尧斯认为: “‘文学演变’的形式主义理论无疑是文学史革新中最有意义的尝试。”他主张把关于文学史的理解局限在文学的感知上。到了20 世纪后期,“文学性”问题在解构主义那里又一次得到关注。这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化研究的高歌猛进与文学以及文学研究陷入困境不无关系。在此语境下,文学的边缘化趋势日渐明显。2000 年,美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希斯利·米勒借雅克·德里达的着作《明信片》中的观点断言: “‘电信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但耐人寻味的是,他随后又提到了文学的“永恒”说。而这一“永恒”就是从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出发对“文学性”的重新认定。也即是说,在当今世界,分类学意义上的文学可能已偏离人类生活中心,但在宗教、历史、哲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中,文学的叙事、抒情、隐喻等模式仍在被大范围使用,“到处都可看到‘文学性’的影子在晃动,‘文学性’的作用已深入骨髓、不可分割”。

总体看来,从诞生之日起,“文学性”便在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往返更迭,虽然内涵时有波动,但它

一刻也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在各个流派大潮中,日久而弥新! 这样看来,作为文学研究分支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文学性“也应该是其基本属性,但它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所呈现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几经曲折,到如今仍是困厄重重,难以突围。

二、“文学性”在比较文学中的缘起及其发展脉络。

较早意识到比较文学的“文学性”问题的是美国学者雷勒·韦勒克。1958 年9 月,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上,韦勒克针对法国学派对“影响研究”的长期强调和推崇,指出法国学者“使比较文学成了研究国外渊源和作家声誉的附属学科”。根据这种研究现状,韦勒克郑重提出: “我们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教堂山会议不但标志着美国学派的兴起,而且因为韦勒克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文学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偏差,把比较文学重新拉回到文学的视野内。

但韦勒克远没有雅各布森幸运。他的“文学性”不久就遭到了美国学派自家的自掘坟墓。仅在三年之后的1961 年,亨利·雷马克就把比较文学定义为: “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雷马克的定义虽然提出了与“法国学派”截然不同的概念,提出了“平行研究”及“跨学科研究”的主张,但也正是“跨学科研究”使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受到直接的冲击。而他的观点却代表着大多数美国学会学者的观点。虽有随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对“跨学科研究”提出的强烈反对,但随着20 世纪70 年代末欧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热”的兴起,比较文学领域的争论渐趋沉寂,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学者们的观点日趋接近。正如佛克马所说:

“论争之后,学者们所主要关心的是理论的探讨和问题的研究。1994 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伯恩海默在“世纪转折时期的比较文学”为题的报告中提出扩大文学研究的语境,将文学研究扩大到文本赖以产生的语境的言论又直接把比较文学引领到泛文化研究的道路上。所以,“第14 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1994,加拿大) 给人最深的总体印象就是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所‘淹没。更重要的是,伯恩海默的报告对此后十多年的国际比较文学发展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随后的15 届大会( 荷兰莱顿,1997) “作为文化记忆的

文学”,16 届大会( 南非普列陀利亚,2000) “多元文化主义时代的传递与超越”,17 届大会( 中国香港,2004) “身处边缘: 文学与文化中的边缘、前沿与首创”等基本沿袭和传承了伯恩海默的衣钵,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文化当道,“文学性”似乎已寿终正寝,淹没于人类的历史记忆中。

三、新千年后比较文学“文学性”幽灵的出没。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性”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两者的命运却是如此迥异,在理论更迭中,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性”虽有时会夜衣潜行,但却一直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虽说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偷换了概念,但总是会时不时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解构主义的世界中大放异彩,“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在根本上支配着后现代社会生活运转的话语机制”。

但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却是命运多舛。自20世纪70 年代起,比较文学的“理论转向”使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的研究属性,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科界限日渐模糊。“文学性”在比较文学中成为一种久远的记忆。但随着新千年的到来,比较文学的“文学性”似乎又从幽闭的棺木中复出,如幽灵般晃动在人们的视野中。先是上世纪末( 1998 年6 月13 日) ,在罗马萨比恩扎大学组办的主题为“比较文学文化史———老学科、新方向”的学术讨论会上,亨利·雷马克宣读了题为“比较文学: 再次处于十字路口”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检讨了自己1961 年提出的比较文学定义所引起的种种后果,并特别强调了文学性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既然是文学作品,最终还是需要作出文学性的全面评价。”然后是新千年后几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风向标的明显改变: 第18 届大会( 巴西里约热内卢,2007) “超越二元对立: 比较文学的断裂与位移”,第19 届大会( 韩国首尔,2010) “扩大比较文学的边界”,第20 届大会( 法国巴黎,2013)“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从字面上隐没了“文化”这一统摄比较文学十多年的概念,并在主题选择上出现了向比较文学本体研究回归的迹象。

从这两者看来,历经半个世纪,比较文学似乎回归到了当代发展的起点,“文学性”似乎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复活,一切皆大欢喜,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乐观。

四、比较文学“文学性”肉身复活的困境。

十年来,虽有比较文学“文学性”幽灵的时隐时现,但如果说它能像文学理论的“文学性”那样,在后现代的语境下“高奏凯歌”,恐怕还为时尚早。

一是既然比较文学中的“文学性”最早由英美新批评的雷勒·韦勒克提出,那这一“文学性”概念应和文学理论中第一次提出的“文学性”概念同出一宗,与“陌生化”和“自动化”有关。但何为后现代语境下比较文学的“文学性”概念? 是因袭形式主义,还是肯定解构主义者乔纳森·卡勒的“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问题”,还是另有其他? 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保罗·德曼把文学性和修辞学联系起来,“文学性,即那种把修辞功能突出于语法和逻辑功能之上的语言运用,是一种决定性的,而又动摇不定的因素。”徐新建教授在第十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上指出,“‘回归文学性得回到创始者雅可布逊’的起点似有局限,对‘文学性’的梳理应该追溯到人类文明本相的基点上去”。二是学者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莫衷一是。

作为《一门学科的死亡》的作者,斯皮瓦克认为新型的比较文学应是去政治化的并应结合区域研究,去政治化这一概念应是一种乌托邦的美好理想,我们姑且不论,但区域研究似乎与雷马克1961 年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中提到的“跨学科”如出一辙,而“跨学科”却是雷马克深感窘迫,并在几十年后重新加以说明和纠正的提法。而斯皮瓦克的“跨越边界”更是自1970 年代后西方主流论述的多元文化观点。至于文学性问题,斯皮瓦克在写作《一门学科的死亡》的2003 年认为文学的特点在于使用比喻性语言( figurative language) ,而“以语言为本的文学研究”在想象力上的训练,则特别有助于跨越自我与异己之间的鸿沟,通向“未来的友谊”。但她2006 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受访时,却改口说新比较文学“仅仅局限于文学是不可能的了,也不再是理想的了”。作为在2014 年下半年才有中译本的《一门学科的死亡》来说,它应是对比较文学阐释的较新文本,在其中我们虽然找到了“文学性”的坚定论述,但随后事态的发展却又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中国的比较文学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国际上也产生上一定的影响,但在中国比较文学界,对“文学性”的去留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谢天振先生在2000 年展望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时,便明确提出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生命线”。而乐黛云教授在2002 年《我的比较文学之路》一文中写道: “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文化沟通,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至武装冲突,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这两个中国比较文学界的泰斗在同一时期针对同样的问题却存在较大的分歧。综上所述,“文学性”

幽灵虽欲借尸还魂,但现实却是前途莫测。

五、比较文学中“文学性”现身的构想与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文学性的种种争议表明比较文学正在力图依托文学性建立学科自身的问题域,通过对文学性的批判和反思推进学科富有成效地发展。但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在林林总总的主义包围中,回归“文本”,突显“文学性”的问题显然远远复杂于韦勒克面对法国学派时的问题。面对后现代语境下纷繁复杂的形势,我们不可能重新完全回到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来彰显文学性,但对过去或现存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智性思考,也许会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第一是阿·瑞恰兹和彼得·布鲁克斯的语境理论。瑞恰兹认为,“在这些语境中,一个项目———典型情况是一个词———承担了几个角色的职责,因此这些角色就可以不必再现。于是,就有了一种语境的节略形式……当发生节略时,这个符号或者这个词———具有表示特性功能的项目———就表示了语境中没有出现的那些部分”。虽然瑞恰兹语境理论在当时的应用是文本细读,但此中却包含了厚重的文本“被建构”的理论前提,这也使我们在具体语境下关注文本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即是: 即不放弃文本所处的语境,更不放弃文本,使语境成为文本阐释的有力依托和根据。着名比较文学教授彼得·布鲁克斯针对伊格尔顿对文学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维度的强调也提出了自己关于语境的理论: “在号召用‘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制度的语境’对文学进行语境化时,我们应当记住,文学自身即是一种制度。……即,认识到即使‘文学性’不是如雅各布森等人宣称的那样存在于对语言的文学性使用的本质中,但它也是世界范围内文学的立场、目标和制度性声称的一部分”。布鲁克斯的论断中隐含了对文本“文学性”的关注在回归文本的趋势中转化为对具体语境下文本关注的概念。此处的语境非过去意义上的语境,而是“文学的制度性历史”,是文本的“前景”,由此便成为文本意义本身的一部分。所以,语境不是通过对作者发生影响而在文本中留下的时代痕迹,而是构成和生产了文本,也即是文本的生成有赖于与其他文本间的互动与转换,包括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语境”。这样比较文学的研究重心和思路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本及“文学性”在包括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构成的“语境”中得以突显。既承认了现在的“文本”是接受了解构

主义阐释过的文本,也承认了文本的“被建构性”,承认了语境对文本意义的重要性。

第二是在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基础上发端的中国文化诗学理论。美国新历史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在1986 年提出的文化诗学概念虽因自身理论的局限而最终被文化研究的浪潮所淹没,但新历史主义跨学科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及将文学文本放置于历史语境中阐释的方法在“嫁接”到中国土壤之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诗学”。童庆炳教授在提到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时指出,“在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视野中,我认为必须重视文化诗学等问题”。因为“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沟通‘内部研究’‘外部研究,的视角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童庆炳教授认为“文化诗学”具有以下五种品格: 第一,双向拓展,一方面向宏观的文化视角拓展,一方面向微观的语言分析的角度拓展; 第二,审美评判,即用审美的观念来评判作品; 第三,就是将此前美国人韦勒克对文学研究所划分的文学的语言、结构等“内部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外部研究”加以贯通; 第四就是关怀现实; 第五是跨学科的方法。这样,通过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引进“文化诗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法国学派缺乏对“文学性”关注的历史学及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方法,美国学派因“新批评”影响而只关注作品的语言、文本结构及审美,从而过分强调“文学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因“跨学科的研究”而使比较文学中出现泛文化倾向的研究方法均得到有效的整合和沟通。

第三是国外一些大学的具体实践。现在美国一些大学的比较文学学科设置开始将文学理论与某一语种的文学相结合( 如“比较文学与英国文学”“比较文学与德国文学”“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等) ; 而在此之外再加第二语种的文学加以辅助。文学理论与第二语种的文学均以“方法”“思路”“视角”的角色出现,为进入或重新审视具体语境下的文本起到启发和观照的作用。这未尝不是一种在后现代理论大潮下将文本与理论结合的较好尝试。这样一来,在不放弃理论和文化的前提下,比较文学的“文学性”中心地位也得以强调和彰显。

比较文学

教堂山会议: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在美国的北卡罗来州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年会,韦勒克在会上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书面发言,即所谓美国学派挑战性的宣言。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对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进行了批评,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了学科的健康发展。教堂山会议成为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平行研究平行贯通法:平行指的是没有事实关系的不同文学现象之间的类同互衬和对比的研究;贯通指将这些不同的文学现象打通贯穿起来,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上理论上的关系。阐发研究: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最先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视域融合:作者的原始视域与理解者的当下视域对话、融合,产生新的意义。并且对话的不断进行会使融合持续,呈现出理解的开放性特征。 阐发研究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1作品阐发: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现象、作品进行阐发,或者运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西方文学现象、作品进行解读2理论阐发: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3科际阐发:跨越文化界限借用其它学科理论来展开对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阐发。(单向)(4)综合阐发:将中、西以及一些学科加以打通,广泛征引古今中外的文学观点、哲学观点以及文学作品等,探讨某些共同规律。接受研究接受屏幕:当作品与读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每一个读者都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中,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期待视野:是由德国美学家姚斯提出的概念。它是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特有的一种读者心理状况,是读者的一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期待视野三个层次: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批评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属于文学本文中的虚拟性存在,是文学本文中设定的能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形态。文学接受的发生意味着隐含的读者向现实的读者的转化 比较研究流传学:又称为“誉舆学”。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思潮、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情况。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解释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按影响方式可分为印象渊源、口传渊源和笔述渊源。 渊源学与流传学的的异同点:同:都注重实证性关系研究,需要文献、资料的支持,基础都是同源性。异:流传学研究的焦点在于接受者,渊源学的焦点在于放送者。流传学是在知道源头的情况下求终点,而渊源学是在清楚终点的情况下求起点。A →B / A ←B 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等等。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一、“文学性”在文学理论中的缘起及其发展脉络。 要探讨作为文学研究分支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就先要理顺文学理论中“文学性”的发展脉络。“文学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虽有极大的争议,但它始于俄国形式主义却得到学界大部分学者的认可。罗曼·雅各布森说: “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文学性”的两个基本范畴是“自动化”和“陌生化”。“‘文学性’也就是打破‘自动化’状态的‘陌生化’,有‘陌生化’就有‘文学性’,没有‘陌生化’就谈不上‘文学性’。” 自此之后,“文学性”问题,在随后出现的各个流派中备受关注,如兰塞姆的本体论批评、退特的“张力”说、燕卜荪的复理论、布鲁克斯的细读法等。而随后的结构主义由于罗曼·雅各布森的渊源而成为俄国形式主义最直接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法国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曾说过:“形式主义理论是结构语言学的起始。”结构主义用新的方式阐释了“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俄国形式主义对接受美学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接受美学的主将尧斯认为: “‘文学演变’的形式主义理论无疑是文学史革新中最有意义的尝试。”他主张把关于文学史的理解局限在文学的感知上。到了20 世纪后期,“文学性”问题在解构主义那里又一次得到关注。这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化研究的高歌猛进与文学以及文学研究陷入困境不无关系。在此语境下,文学的边缘化趋势日渐明显。2000 年,美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希斯利·米勒借雅克·德里达的着作《明信片》中的观点断言: “‘电信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但耐人寻味的是,他随后又提到了文学的“永恒”说。而这一“永恒”就是从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出发对“文学性”的重新认定。也即是说,在当今世界,分类学意义上的文学可能已偏离人类生活中心,但在宗教、历史、哲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中,文学的叙事、抒情、隐喻等模式仍在被大范围使用,“到处都可看到‘文学性’的影子在晃动,‘文学性’的作用已深入骨髓、不可分割”。 总体看来,从诞生之日起,“文学性”便在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往返更迭,虽然内涵时有波动,但它

比较文学

第一节文学关系研究 一、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 1、文学研究领域通常划分为三个方面:(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学研究出现了另一层面上的划分: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1)国别文学:研究一国本身的文学。 (2)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 (3)比较文学: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 二、比较文学的性质 1、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 2、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 3、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4、“跨民族”是判断一项研究、一篇文章是不是属于比较文学的最基本标准。 总结: 1、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即“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2、比较文学研究的性质即“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墙”的比喻)。 3、比较文学的“三个特性”(开放性:时间、空间、 价值;宏观性:视野、胸怀、整体;文学性:首先是“艺术”与“形式”层面,而非“文化”、“历史”、“哲学”、“宗教”层面) 强调以下八点: 1、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精神沟通与平等对话; 2、比较文学的核心概念是“多元视域”; 3、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是“可比性”; 4、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文学关系; 5、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是文学问题,离开文学问题则不是文学研究; 6、比较文学是一种综合研究的方法; 7、比较文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共同诗学的建立; 8、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世界各文明之间的沟通与 对话,体现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促进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共生与共存。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1、跨越性: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2、可比性: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 3、文学性:比较文学必须以文学为中心,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体系 1、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1)、影响研究;(2)、平行研究;(3)、历史类型学研究;(4)、阐发研究。 2、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1)、文学与其它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 (一)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1、影响研究:(1)流传学;(2)渊源学;(3)媒介学。 2、平行研究:(1)文类学;(2)主题学;(3)比较诗学;(4)形象学。 (二)历史类型学研究和阐发研究 1、历史类型学: (俄)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苏)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艺学与影响问题》。 2、阐发研究: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 (“灰姑娘”情节类型) (三)跨学科研究 1、文学与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电视等比较研究; 2、文学与哲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比较研究; 3、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比较文学的三个学派 1、第一阶段: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2、第二阶段:美国学派——平行研究; 3、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化诗学研究。(一)第一阶段:比较文学起源于欧洲 第一个提出比较文学理念的是歌德。“世界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到来(1827)。 第一个比较文学杂志是匈牙利人梅茨尔创办的《总体比较文学学报》(1877)。 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是英国学者波斯耐特的《比较文学》(1886)。 1、法国学派的形成及特点 (1)、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是法国的泰克斯特(1897)。 (2)、最有影响的比较文学论著是法国梵·第根的

比较文学-胡文慧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讲什么是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与既往文学史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对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作品研究。不是单纯地研究一个作家在本民族的情况,而是把眼光投放在世界中。 联系: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离不开文学史中的作品。 二.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1.跨越性 跨越性即跨国界(族界)、语言、文化、学科。 国别文学: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问题,是一切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如莎士比亚在英国的情况。(墙内文学) 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经济、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一个国家内的文学) 文学的民族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总体文学:又译“一般文学”,原意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等,是诗学和美学的总称,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文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不过他要求从多国的文学现象中来探讨一般规律,探讨多国文学共有的事实,凡是超过两国之间的二元关系的问题,即属于总体文学。 世界文学:指的是人类文学将发展到一个新的理想的历史阶段。各民族文学将成为人类的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们统一起来,构成一个伟大的绚丽多彩的综合体。 比较文学:研究两国之间的文学关系,是国内与国外一种或两种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文学,是跨越国家间的文学。如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情况。 2.可比性 比较文学≠文学比较 比附:支离破碎的比较,没有文学实质的比较,只是偶然性、非本义行的东西,而没有纳入文化本质、文化内涵的东西。 因此,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在比较时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做到汇通,避免比附。 可比性要遵循的原则:①被比较的对象必须是同类的或相似的;②要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即提出一定的标准,使不同类现象之间有个可比性。 3.文学性 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最根本的底线,离不开文学作品,以文学为根本。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文化研究能促进比较文学发展,但比较文学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具体的文化研究指当代的非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分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研究后殖民写作话语为主的种族研究或族裔研究。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特点? (1)跨越性:跨语言、民族、文化、学科。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比较文学的最基本的标准。 (2)比较性:约定俗成的专业学科的名称,具有特殊的学科意义。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应把两种文学体系化、内在性的汇通作为比较文学衡量的标准。 (3)文学性:立足于文学之本;通过与其他文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 (4)开放性(5)理论性 比较文学主要研究“三种关系”,即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和学科交叉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作家所受的外来影响与各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设计出了“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经过路线。 ★美学价值关系——美学价值关系是美国学派在平行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即将历史上没有事实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作平行研究,追寻两者之间的共同的美学价值关系。 ★学科交叉关系——这也是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所倡导的。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相通的。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文学与心理学、宗教、历史、哲学、科学等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系统与结构上不可割裂的学理关系。 比较文学具有“四个跨越”的特征: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1、法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1)主要观点:(五个本子上有)(2)评价: 优点: 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例如梵第根详细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 围、内容和方法,总结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 2.严谨的定义,材料的确凿,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缺点: 过分拘泥于实证、考据,过分强调事实联系而相对忽视了作品内在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欧洲中心论意识,研究范围局限于欧洲文学内部,同时把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排除在考查范围之外。 2、美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1)主要观点:4个;(2)评价 优点: 1)突破了法国学派机械保守的实证对比较文学的束缚,使比较文学获得了生机; 2)扩大了比较文学的范围,不仅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也使中西文学比较成为可能; 3)重视作品的文学性,更接近“文学内核”。 缺点: 1)美国学派的理论不够严密,容易产生牵强附会的比附。 2)跨学科比较有可能使思想史、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也成为比较文学,最终使比较文学的独立性消亡。 母题(定义): 1)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传承延续。 2)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 3)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 一、什么是形象学: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如“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等。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任务,就是探索异国异族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间性。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它在文本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可以是具体的人物、风物、景物描述,也可以是观念、言词。 三、“他者形象”中的“自我形象”: 他者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一直受到形象学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因为作家在对异国异族形象的塑造中,

比较文学简答题

一、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宏观性 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同民族文学相比有更大的自由; 2.比较文学比较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传统文学研究:作家、作品——两级运动;比较文学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 3.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批评、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读、传记互证等; 4.比较文学从民族文学的范围中跳出来,从国际的宏观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即便是微小的领域,例如意象、技巧也能给以宏观的比较分析。 二、比较文学的目的 1.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发展的动因; 2.没有比较就没有鉴赏,事物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出它的特性与价值。没有比较文学,就找不到求取科学结论的参照系;没有比较,就无法有根有据得确定一部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3.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世界各民族文学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已经不够,单纯的封闭式文学范围内的研究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里必然涉及到文学以外的其它各学科。因此,跨学科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必选趋势; 4.比较文学适应时代需要,为文学研究的新发展开拓道路,其意义还在于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探讨文学规律。 三、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学》;1887年德国马克斯·利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编著《比较文学史研究》,其中规定了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翻译艺术;文学形式和主题的历史;思想史;政治史与文学史的关系;文学和造型艺术及哲学;民俗学研究。 2.比较文学理论的问世:1866年英国波斯奈特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3.在大学开“比较文学”讲座和课程:1870年俄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等;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1895年法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等。 四、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 1.兼容并蓄; 2.跨文化研究:所强调的是文化整合而不是文化对抗,即所谓的“和而不同”; 3.双向阐发。 五、文化研究的促进意义 1. 把文学从高雅的圣殿中解放出来,使其直接面向大众,同时也使得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认为界限模糊甚至消解; 2.文化研究的全球化也打破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等级序列和对立状态,使之相互沟通,互动互补,使一向处于边缘的东方和第三世界文化、文学乡中心运动; 3.文化研究渗入到文学研究的领域,则打破了纯文学和俗文学的界限,文学话语和非文学话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对象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 方法论 第一节比较文学对象范围和特征 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它自身是不断地发展着的,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才成为今天这种状态的。因而,在不同时期,它的形态、指导思想、研究对象是有所不同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比较文学发展到今天,其对象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最早的法国学派,梵·第根的观点是:“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他把比较文学的对象限定于二元(即二国)之间,又把“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限定于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今天看来,虽然有些狭碍,但具有开创性:A确定了对象的二元性,具有跨越性;B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是对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突破,为比较文学学科建立奠定了基础,划出了界线。 然而,法国学者只注意到了事实联系,历史联系,却没有看到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别和相似的关系。 美国学派雷马克的定义显然比法国学派又有了新发展。(参见美国学派)除了将跨越性定位在国与国关系上是不太

全面外,其意义可以说是比较经典的。它注意到了跨地域、跨学科、跨知识领域,也给予了那些表面上无联系,而在美学上有联系的文学现象以关注。研究对象的范围显然扩大了。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征(基本属性)呢?是不是只要是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呢? 比较文学有自己的对象范围,也有特定的对象,所谓特定的对象即这对象有自身的特征,否则,就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 A、跨越性。这个跨越性主要是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中的任一种。李白与杜甫,就不是比较文学Array研究的对象,但不是说这是不可以 研究的课题,而“歌注与杜甫”则 是。“莎士比亚在英国”不是,但 “莎士比亚在中国”就是。一种是 亲缘关系,不具备跨越性,另一种 则是异质异源关系,具备了跨越 性。其他如莎士比亚与关汉卿、《源 氏物语》与《红楼梦》、《罗蜜欧与 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 等。 总之,只有那些具备了跨越 性,具备了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 较文学研究的对象。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整理)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定义的文学,在这里族际语言与文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东方汉语比较文学景观下,民族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论有效性大于国别文学。对于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必须要拥有两种、两种以上很好的民族文学基础及其相对应的语言能力。 国别文学: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如中国文学、日本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等。从这个概念使用的心理习惯上可以见出,这一概念的汉语使用者习惯于国内学术界以国家的政治地域性来区别文学的学科界限。在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就是国别文学,可以互为指称,如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在这里,民族、语言、文化与国家这四个概念是整合在一条意义链上成立的。 总体文学: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在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诗学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总体文学”是由“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对“世界文学”有如下三种理解:一、世界文学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总和;二、世界文学是指那些超越民族、时代的,广为流传的世界经典作品;三、它指代了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所产生的成果。目前,学界对第三种理解比较认同。这种理解,已较接近“总体文学”的概念。 影响研究:“影响”定义:所谓“影响”,是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思想与艺术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平行研究:平行研究主要由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即辨别其中的类似或差异,以及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平行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主题、文体、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和文学史等。其主要关注点在文学性上,力图通过求同辨异,把握文学发展、艺术创作文本结构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等。用逻辑推理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进行研究;2、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人物、情节、风格等文学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 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又称“科技整合”,指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等等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接受: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 模仿: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分析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分析 摘要: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危机》揭示了比较文学的三大危机。通过分析法国学派的弊端指出今后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及方向。韦勒克指出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必须重视“文学性”这个问题。 关键词:韦勒克;文学性;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最初分两大学派,分别为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法国学派的研究者“用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的唯事实主义的观点看待文学研究”。西方一直盛行欧洲中心论,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主宰,欧洲人优越于世界上的其他种族,西方文化才是优秀文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彼时的比较文学研究仅局限于西方文化的范围内。这种状况严重阻碍着比较文学的发展,因此以韦勒克为首的许多读者认为,这样的“比较文学已成为一潭死水。”为了改变比较文学的现状,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要重视文学的内在性。文学的关键在文学作品,内在性研究是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换句话说就是对文学性的研究。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没有鲜明的对象和特定的方法论,这使它面临危机。因此它强调对文学性的研究,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是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原则和学科基础。当然韦勒克对文学性的定义与他一贯坚持的文学概念有关。他指出内部研究是对文学作品的符号结构的研究,而对作品与作品之外诸因素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的范围包含文学性,文学性

是比较文学规范外部研究的一把尺子。他认为,文学演变过程中其外在因素文千差万变,但文学始终保持着恒定的整体性和内在性。伴随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审视文学本体逐渐成为一种史学和文论的自觉,这种理性的自觉对于文学演进是极为有益的。那么到底何为“文学性”呢?“文学性”,这个现代文论或诗学概念最早是由俄国的形式学派文论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他从诗歌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语言这个诗学视角审视,提出了“关于文学的科学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该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那个要素”。在这位先锋文论家眼里,传统的所谓文学研究,不过是政治、哲学、文化史学等“杂乱无章的堆积物”,根本没有触及到文学作品最内在最核心的本质和特点。 雅各布森率先提出“文学性”这个概念,而美国学者雷纳•韦勒克也曾经提出这个问题。在《比较文学的危机》这篇论文中韦勒克指出,法国学者的做法将使比较文学失去了其文学特性,从而让自身的存在基础也变得飘忽不定。所以,韦勒克提出,比较文学研究者一定要重视“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之后,法国比较文学家艾田伯和布吕奈尔也提出了相似的意见。艾田伯在其论文《比较不是理由》一文里态度鲜明地指出:“除非历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使我们最终能来谈论文学,甚至总体文学、美学、修辞学,否则比较文学注定会长时期完成不了自己的使命。”另一位学者布吕奈尔则在1983年出版的《什么是比较文学》一书中对同行提出惊醒:“不要忘记在比较中有文学”。比较文学是一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刘象愚 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7、媒介::那些在文学发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或物,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文论、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介绍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或影响得以实现。8、创造性叛逆:将外国名著的内容和形式改编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创造性叛逆经过两次变异即译者、读者及环境。 9、比较诗学:诗学:就是文艺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一般都是诗,因而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探讨诗歌理论,而且探讨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 10、母题:母题是指最小的主题性的单位,是主题的基础,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客观性。 11、主题学: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它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深刻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联想。 1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试题整理(最新整理)

一、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 之间文学以及文学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关系的社会学科,它是 文学研究的一支。 二、比较文学的性质:跨越性、比较性、文学性、开放性。三、 比较文学形成之前有影响的人物: (1)1886 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出版第一本直接以比较文学命名的学术专著《比较文学》 (2)1877 年1 月匈牙利的梅茨尔出版《比较文学杂志》 (3)真正的比较文学杂志是1887 年德国比较文学学者科赫创办的《比较文学杂 志》、后来又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杂志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 世纪后期。 四、比较文学的对象: (1)研究文学之间的历史关系 (2)研究逻辑美学的关系 (3)研究科技结合的关系 五、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 (1)提倡“影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学影 响和事实联系,这种影响与联系既包括主题、题材、人物形象,也包括体裁、艺 术手法、细想感情。影响研究正是厘清国家间文学的影响与联系的重要方法。它 研究影响怎样产生,影响的途径是什么,以及接受影响的作家、作品变异情况。 (2)崇尚实证,重视考据 (3)不重视作品是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 (4)在学科上,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囿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在 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 (5)提出“总体文学”的名称 六、美国学派 1.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纪廉 2.主要观点: (1)提出了“平行研究”的新方法 (2)提倡开展跨学科研究 (3)反对“总体文学”的提法 (4)地域上,美国学派反对欧洲中心论,主张把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七、中国学派 (1)什么是双向产法 (2)特征特点 八、影响研究 1.什么是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中较早出现的一种研究类型,它源于法国学派,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和理论总结,已走向成熟,在相关的各个具体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影响遍及全世界。影响研究的内涵主要包括影响的具体内容、影响方式和影响的过程等,就影响的内容来说,既可去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的发展影响;就影响方式而言,既可去研究国家或民族之间文学的直接影响,也可以去研究间接影响。 2.影响研究的主要途径:

陈惇比较文学读书笔记

陈惇比较文学读书笔记 谈谈你对比较文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陈惇刘象愚 2、比较文学的特点 (1)跨越性:跨越语言、民族、文化、学科。 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比较文学的最基本的标准。 (2)比较性:约定俗成的专业学科的名称,具有特殊的学科意义。 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应把两种文学体系化、内在性的汇通作为比较文学衡量的标准。 (3)文学性:立足于文学之本;通过与其他文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重新审视文学本体,把文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参照框架下来彰显文学特征。 (4)开放性(5)理论性 3、比较文学的意义 (1)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新视野: (2)促进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互识、互证、互补。 互识:对不同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互证:中西各有自己的见解,寻求理解,必须对话,互相对比参照。 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和不同的解答,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互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取营养,取长补短,谋求新发展。 多种文化的比照和对话,结果不是多种文化的融合,相反这种比照对话使各种文学的特点得到彰显,更显其真面目真价值。 (3)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谈谈你对比较文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陈惇刘象愚 2、比较文学的特点 (1)跨越性:跨越语言、民族、文化、学科。 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比较文学的最基本的标准。 (2)比较性:约定俗成的专业学科的名称,具有特殊的学科意义。 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应把两种文学体系化、内在性的汇通作为比较文学衡量的标准。 (3)文学性:立足于文学之本;通过与其他文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重新审视文学本体,把文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参照框架下来彰显文学特征。 (4)开放性 (5)理论性 3、比较文学的意义 (1)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新视野: (2)促进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互识、互证、互补。 互识:对不同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互证:中西各有自己的见解,寻求理解,必须对话,互相对比参照。 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和不同的解答,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互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取营养,取长补短,谋求新发展。 多种文化的比照和对话,结果不是多种文化的融合,相反这种比照对话使各种文学的特点得到彰显,更显其真面目真价值。 (3)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比较文学概论的内容提要

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关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1.跨越性:“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比较文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文学性: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学首先是艺术层面、形式层面,不是文化、历史、哲学、宗教。 4.开放性和宏观性:开放性体现在:①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与北欧史诗。②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宽泛的内容。传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之间,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却从作家、世界、读者等方面到文本。③兼容并包的方法,比较文学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谈、传记互证。宏观性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 然而我们学习比较文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拓宽知识视野①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打磨我们的立体目光(曹禺话剧的西方来源;对郭沫若诗作的多元思考;边缘地带的创新性本体要求)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用一种面向世界的胸怀去看待文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这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去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眼界的开阔,杜甫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一副望远镜。视野开阔了,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也才会有几分宁静和宽容来对待争议和分歧。 比较文学在思维方式上提倡一种整体思维,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换句话说,主张从单向思维走向立体思维。比较文学吸收了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的思想,主张文学发展的多元决定,既有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和互动。 这种整体化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研究,将对象限定于一个特定范围之内。在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又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沟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重新认识文学经典;同类比较更加清

比较文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文学比较总论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1、法国学派 定义: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跨国文学影响关系,反对平行比较研究,以实证性影响研究为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卡雷基亚樊第根 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 评价: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比较狭隘;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潜藏着一种法国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问题的原因分析: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法国中心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2、美国学派 定义:比较文学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危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 代表人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 基本特征:重视“文学性”,重视作品的文学欣赏与美学分析;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国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不足之处:研究范围界限划分比较模糊;主观随意性大;过分强调文学的美学价值 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学科理论的纠缠;民族主义动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 3、比较文学 定义: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即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强调文学变异学研究核心理念:跨异质文明研究;文明变异学研究 正式传入中国的标志:第一个是比较文学专著和论文的出现:1919年张锡深翻译日本学者本闻九雄的《文学研究法》;第二个是比较文学的讲座和课题的开设:1942年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的讲座) 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出版,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复苏标志;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文学会正式成立,《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正是创刊,标志中国比较文学全面复兴。 代表人物: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 比较文学发展阶段(涟漪式结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 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 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比较文学分为影响研究: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 平行研究:比较诗学类型学、主题学、文类学 跨文明研究:异质比较研究异质对话研究、文化探源研究、总体研究 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的必须要求:跨越性要求、文学性要求、可比性要求 定义: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比较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第二讲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二讲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一、“Comparative Literature”不等于“文学比较” 文学比较:荆楚文学/周原文学;陶渊明/王维;李白与杜甫;《狂人日记》/《外套》;诗/词 比较文学:但丁/屈原;《诗经》/《荷马史诗》;华兹华斯/陶渊明; 《狂人日记》(鲁迅)/《狂人日记》(果戈理);诗/词——佛教、画、乐归纳两点:1)跨国家、语言、民族、学科 2)可比性。不能任何抓来比较一番,要看其学术价值如何?选题体现水平。 比较性不是比较学学科的根本属性。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哈利·列文(Harry Levin)有一篇文章题为《文学如果不是比较的,是什么?》(What is Literature If Not Comparative?)确实,当今的文学研究已经与比较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然,有一种浅度的比较,或称X+Y式的,有人将之戏称为“阿猫”与“阿狗”的比较。于是,比较文学似乎成了“比附文学”,于是就有了所谓比较文学“危机”说。 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亦对“文学比较”的穿凿附会现象提出过自己的真知灼见:西晋之世,僧徒有竺法雅者,取内典外书以相拟配,名曰:“格义”,实为赤县神州附会中西学说之初祖,即以今日中国文学系之中外文学比较一类课程,亦只能就白乐天等在中国及日本之文学上,或佛教故事在印度及中国文学上之影响演变等问题,互相比较研究,方符合比较文学之真谛。盖此称比较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否则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取以相与比较。荷马可比屈原,孔子可比哥德,穿凿附会,怪诞百出,莫不追诘,更无谓研究可言。 钱锺书先生亦说过:“由于没有明确比较文学的概念,有人抽取一些表面上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中外文学作品加以比较,既无理论的阐发,又没有什么深入的结论,为比较而比较,这种‘文学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文学比较之所以缺乏意义,是因为: 1)表面上类比,容易牵强附会,结论过于简单,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 2)做浅层比较,无法追寻东西方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 3)缺乏学理上的科学性,随意性太大,因此“拉郎配”、“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经常出现,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