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建立发展以来,呈现出“涟漪式”的叠进走向,法国学派强调实证性研究,美国学派补充了非实证性的审美研究,而中国学派中曹顺庆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文学变异学是针对全球化发展的现状与跨文明语境下的文学变异所提出,它紧扣跨越性、文学性与异质性等特点,重新规范了影响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变异学解释了文学交流比较中的文学变异现象,它的比较基点不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求同”,而着眼于文明的异质性,建立了“求异”的比较范式。同时,随着一些学科的发展,如译介学更多地关注了在翻译中的文化变异,又如形象学更多关注了形象制作的主体能动性,这些都不再是用传统实证性研究方法能解决的,变异学的提出使这些学科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列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重建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变异学的提出,凸显了不同文明圈中的文学与文化的异质性,以和而不同为研究目标,有助于破除某种文明中心论,建立多样化的文化生态。

一、变异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曹顺庆在《复旦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发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文,提出变异学定义,即“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同时在该文中,明晰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四大研究范围,一是语言层面的变异学,也可称为译介学研究;二是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研究,又称为形象学;三是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四是文化变异学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曹先生在《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中拓展变异学的研究层面,增加了文学“他国化”和跨文明研究。变异学理论建构起了全新的比较文学视野,但它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具备着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填密的理论体系。

首先,从人类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纵观文学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异质文明发生碰撞使不同文学间相互交融、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文学新质,呈现文学丰富多彩的面貌。如禅宗文化就是在中国本土化文化与印度宗教碰撞后变异形成,禅宗不仅对禅

理、禅观、禅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起到了广泛的影响,对中国文学影响也颇为深远。在文学内容上,南北朝时期因佛教的影响,原先占主导地位的“玄言诗”被“山水诗”所代替,用描绘山水来体现禅趣。在诗情诗意上,随着诗人们学禅悟道,说理偈颂的写法被他们有意无意间汲取,到了宋代就有了“学诗浑似学参禅”的说法。在文学评论上,自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理喻诗理以来,后世文论多承袭之。尤其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更是使本为佛家语汇的“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色性名词。由此可见,是源于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这种冲突的结果“能够激活冲突双方文化的内在的因子,使之在一定的条件中进入亢奋状态。无论是欲求扩展自身文化,还是希冀保守自身的文化,文化机制内部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异”’。正是这种外来的异质性文学因素引起本土文学传统中出现了变异现象,从而形成新的文学可以促进文学的发展。因此,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研究文学变异应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

其次,从差异可比性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一方面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来看,关注差异性已成为学术前沿,后现代思潮力求打破现有的单元秩序,倡导

多元。如解构主义的代表者德里达,他的“延异”理论就与逻各斯中心主义针锋相对,不同于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存在固定的意义。德里达认为,理解建立在两个领域中,在同一性的领域即是已经显现的和将显现的领域,而实在的领域是一种“延异”的领域,理解是在与其他意义的差异中产生的,得以延续的。落实到文学比较上,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就围绕着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差异性”与“无关性”展开其思想体系,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而打破这一西方中心的格局就须要看到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如朱利安所说“文化的本性在趋向同质化的同时也在不停异质化”。在这种追求差异性的思潮之下,传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都没有对这样的文化趋势做出反应。法国学派中梵·第根、基亚等学者强调“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法国学派倡导实证性的影响研究。美国学派打破法国学派的限制,将没有实际影响与关系的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进行比较,即是倡导“平行研究”。但美国学派的学者也没有认识到不同文化圈内的文学差异性问题,他们的可比性也都是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建立在“同源性”基础之上,平行研

究的可比性是建立在“类同性”基础之上。而与“同源可比性”和“类同可比性”不同,变异学的差异可比性研究范式是建立在“同中求异”的学术思维上,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现象为研究目标,探索出一条新的文化批评路径。另一方面从跨文明方面看,当代世界的文化现实表现出西方、阿拉伯、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圈都有其显著而稳定的特性。而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出现,给我们一个警示,未来的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怎样化解这一矛盾,跨文明的对话就极其重要。西方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如美国学者厄尔·迈勒的《比较诗学》就指出要打破西方中心论;伯恩海姆的学科现状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放弃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向全球。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一书,主张不同文明间要进行对话。而中西文明是否通约又成为一核心问题。一些学者如韦斯坦因等认为跨越文明圈的比较是不可行热把文学现象的平行研究扩大到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仍迟疑不决……也有一些学者如钱钟书就坚持“东海西海,心理枚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充分倚重“求同”的观念。这就成了一个学术困境,建立以实证性的影响比较有很大的局限,同类比较为基础的平行研究也显得牵强,新的比较文学学科范式听待建立。变异

学就是以这样的跨文明比较出发,用“求异”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跨文明变异研究的提出,彰显出文化差异的区域区别性特征,为跨文明对话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后,从整合学术失范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长久以来,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形成了比较文学的全部理论,但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提倡非本质的、求异的文化倾向。一些学者进行了创新的探索,如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产生于19世纪,为法国学派所钟爱,被划分在影响研究之下。长期以来,形象学主要研究对异国形象的渊源与流变的考证上。而现代形象学认为,异国形象是在“注视者”与“他者”的互动中诞生的文化产物,具有总体性与创造性;同时,现代形象研究强调文学性,这些研究趋势都是传统实证性研究所解决不了的。曹顺庆指出“形象学的重要概念—社会集体想象物本身就是一种不真实的想象,其中就蕴含着变异的因素’,。把形象学归为变异学研究范围的合理之处正是如此。又如比较文学对翻译的研究,早期法国学派十分注重不同国家间文学影响事实的考辨,翻译作为媒介的一部分受法国学者极大的重视。早在20世纪30年代,梵·第根就在《比较文学论》中专章论述“媒介”,那时对翻译的关注仍是十分完全、准确、逼真地翻译原作。但随着翻译领域的不断探索,

学者意识到翻译文学译介中具有特殊性,它不再是单纯的媒介,它还是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对原作的阐释,还要研究文化角度的语言变异。传统的实证性方法也渐渐不适用于发展中的翻译研究,国内学者谢天振先生的译介学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范式,如他所“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它探索一种文学与文化的双向阐发的道路。正是这些新生理论的蓬勃发展促使比较文学学科的重新整合,如乐黛石等学者强调:“新的理论资源影响渗透的结果,还使一些具体研究类型的学术意义更加突出,同时也使一些研究类型面临拆解、合并与重组的可能。回望对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颇广的一些教材,如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陈悼、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陈悼、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犯等,它们在特定的时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及积极意义,但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已经不能解释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形象学中的虚构性及译介学中的主观变异、创造性叛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对出现的现象进行解释,变异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站在对学科理论高屋建瓶的角度上提出的。在2005年由曹

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中将译介学、形象学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列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把实证性的研究归入文学关系学,并以文学变异学统括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等分支。对比较文学的理论进行重组、补充,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最新动态,克服了新旧研究类型所产生的冲突问题,建构起“涟漪式”的发展轨迹,将变异学与其他板块融合为有机整体,形成相对完整的比较文学理论。

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

2005年8月,在中国比较文学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曹顺庆正式提出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理论设想。与此同时,由曹顺庆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学》将文学变异学作为独立一章,内容涵盖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主题学、文类学、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建立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体系。2006年曹先生在《复旦大学学报》发文《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详尽地分析了变异学提出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领域,明确了变异学研究原则。2006年5月发行的《比较文学教程》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这四大研究领域为主要内容,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教材的一个新体系。而后一系列文章《比较文学变异学的

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7期)、《翻译文学与文学的“他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新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等展示了变异学由理论到实践的进程,从阐释变异学的理论支持、学术主张,到规范研究范围,再到具体的理论指导翻译问题、指导学科建设问题等,变异学为比较文学学科注入了新力量。随着文学变异学的研究深入,曹顺庆对它的研究归纳为六个层次,.如下阐述。

(一)、语言层面变异学,主要是指“文学现象穿越语言的界限,通过翻译而在目的语环境中得到接受的过程,也就是翻译学或者译介学研究”。随着当代审美浪潮的袭来,翻译对传统研究模式进行了反思和质疑,极度呼唤翻译主体的能动性,推崇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注重异质文化在翻译中出现的碰撞和交流。正是因为译介学涉及了很多跨越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变异因素,所以很难将译介学归属于重视实证的影响研究。正如谢天振先生所言,如今译介学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超脱,视野更为开阔,更富审美成分”。译介学的

内涵超越了传统翻译、媒介学,而研究异质文化中的语言变异问题,这也正是比较文学中变异学针对语言层面的重要课题。

(二)、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就是形象学,它是对文学作品中民族国家形象的变异做研究的。当代形象学认为,形象就其生成机制来看是创造式的,而非影响研究意义上的复制品。文本中的异国形象不仅是感知到的复制品,而且是作者再创造的结果。当代形象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更多地关注了形象制作的主侧——“注视者”。这样,注视者与注视对象,注视者所存在的“本土”与他者所处的“异域”构成两组二元对立的感念,在这对立统一的互动中,产生了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的变异产物。正因如此,将形象学构成了变异学研究中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的一部分。

(三)、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即是文学文本在实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学接受现象。不同文化、文明圈的接受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与意义理解所产生的认识差异,就是接受学的研究内容。此外,研究还包括不同的审美趣味与追求所造成的对异域文学的接受差异和异域文学进入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发生的变异。它不同于接受理论或影响研究,它将“接受者”放于主

体地位,研究方法上以审美的研究方法为主,实证性为辅。除此之外,文学文本变异学还包括平行研究范围内的主题学与文类学,之前的研究多注重于“求同”,而在跨国、跨文明的研究前沿下,主题学和文类学显现出更多不同之处,变异学的研究就将那些经过文化变异的主题与文类归于研究范围,从多角度拓展变异研究的领域。

(四)、文化变异研究,其典型理论就是文化过滤。文化过滤指的是“跨文化文学交流、对话中,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受者有意无意地对交流信息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在内容、形式发生变异。叶维廉先生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就指出“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此而起的文学的模子的歧异”是比较文学所要面对的问题。不同的“文化模子”催生出不同的文学观、审美观和相应的文学意义建构方式以及美学特征“文化模子”的差异性越大,文化过滤的程度就越高。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应该重视文化过滤这一现象和作用机制,使其成为变异学的研究范围。

(五)、文学的“他国化”,是指“异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

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化的“他国化”道路就是对异质文化如何渗透到接受国并且产生新的话语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本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方式,但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在流传过程中的语言、形象、文化模子的改变,在坚持本国文学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学的特点,进行外来文学的本土化改造,为本国文化注入新活力。这就是变异学所提倡的尊重异质性,实现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六)、跨文明研究,目标在于彰显文明区域区别性特征,为文明对话和多极文化的建立提供坚实基础。当西方背景的比较文学研究进入非西方背景的异质文化的时候,中西之间的差异大于类同,跨国研究已经不能解释文学内部的很多东西。曹顺庆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一文中,提出“跨异质文化”的观点,认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必将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巨大的墙,必将穿透这数千年文化凝成的厚厚屏障,沟通东西方文学,重构世界文学观念”。而后由于“文化”一词的理解多义,在

2002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次会议暨国际学术会议上,曹顺庆做了题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的发言,将“跨文化”改为“跨文明”,而文明的异质性就更多地体现为文化根性和文化趋势的根性演变“跨文明研究”就是以异质性对文化根性、文化过程、文化趋势的整合研究。跨文明研究以变异性为核心研究了不同文化圈文化的变异现象,极具跨时代意义,是中国比较研究理论创新的增长点。

语言层面变异学、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文学文本变异学、文化变异学、文学他国化以及跨文明研究共同构成了变异学的研究领域。它以差异性与文学性为立足点,构建了一个稳定而开阔的学科体系。它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变异学厘清了学科体系,在顺应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进行了有机重组。比较文学长期被分为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对既有的研究思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学科危机,第三世界的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站在了边缘文化的立场上,获得了一大批跨文明研究的重大成果。在学科整合方面,由于实证性与非实证性具有对立性,与现代比较文学教材体例上不相吻合。曹顺庆提出文学变异

学的构想,通过《比较文学学》与《比较文学教程》的调整,把实证性内容放在一起成为影响研究,把变异性的内容单列出来,称为变异研究,这就解决了比较文学学科分科不当的情况,使学科体系更加的清晰,被评价为“换时代的比较文学教材”。二是文学变异学促进了国际文学的研究,变异学以跨越性为特征,从跨国、跨学科到跨文明,都不断打破固有藩篱,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另外,变异学还提倡研究文学他国化,就是更加重视在编译过程中产生的语言规则的改变,催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而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势必为世界文学提供新的风采。三是变异学提出了差异可比性的研究范式。回顾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可比性都是建立在“同”的基础上,如法国学派的同源关系比较,美国学派的类同性比较。而随着跨文明的比较,那些“求同”的研究方法就失效了,而变异学就是以“求异”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它的提出为跨文明研究指出了一条道路,站到了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锋位置。

三、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

比较文学变异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以“异”为主要研究目标,为世界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学科建构上,打破之前历时性的影响

研究、平行研究两大模块,解决了译介学、形象学等理论的学术分类问题,构建出新的比较文学体系;在学科理想上,倡导跨文明的研究,消解西方中心主义,促进多文明圈共同发展。在实际的理论运用方面,比较文学变异学也具有极大的实用性,为多种文学、文化现象做出解释,也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运用变异学解决了学术难题。

文学变异学的实践首先体现在语言翻译上,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基础不同,而翻译作为跨国研究的重要手段就非常重要“牛奶路”就是翻译史上的一段逸闻,1922年赵景深在翻译契诃夫短篇小说《樊凯》(今为《万卡》)时,将“Milk Wav”简单直译为“牛奶路”,遭鲁迅先生嘲讽“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鸦疑不来,迢迢牛奶路”。提出应译为“神奶路”,而后又有译者意译为“银河”。这表明“Milk Wav”是一个文化意象,在发源国指的就是希腊神话中赫拉的乳汁形成的天路,而在接受国中国的意象中牛奶路却没有对应的意象,而类似的银河却也失去了“WA V”的含义,这就是翻译的变异。谢天振先生就此问题解释为“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好的翻译就须要正视这些文化意象的变异,调动译者的能动性,促进文学交流。又如我们流传甚广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

故,两者皆可抛”,就是殷夫翻译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的诗,他进行了更为彻底的变异,在韵律上赋予了原诗歌并不具备的形式美与音律美。这些翻译变异的问题在文学变异学的理论中都获得了解释,谢天振先生的《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梳理了翻译传统,又提出了创造性叛逆、翻译与文化差异等前沿问题。曹顺庆《翻译文学与文学他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在译介学基础上提出了翻译可改变语言规则,促成文学的他国化。

和语言的变异一样,国家民族形象在流传、接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异,比较文学变异学主要针对的形象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冬。最常见的对外国形象的概括来源于平时的口头禅,比如称呼美国人为美国佬、称呼日本人为日本鬼子、称呼印度人为印度阿三,这都是源于注视国对他者形象的一种再创造。当然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的变化,这些异国形象也会产生新的样貌。体现在文学作品上,如老舍在伦敦生活时创作的小说《二马》中对英国人的形象是傲慢的殖民主义嘴脸,而当老舍回国后,在《英国人》一文中回忆英国人的形象

就变成了正直的印象。外国人看中国形象也有着差异,如《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迁移》(代迅《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中所列举,唐代的中国在日本学者井上靖笔下是世界文化的交流地;在元代《马可·波罗游记》中,中国是高度文明的国度;而在清代,中国的形象在孟德斯坞的笔下是专制而恐怖的。这些形象的产生和变迁与注视者、先见、身份、异国环境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有关,变异学的形象研究就立足于此。

文学在不同文明传播接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因接受时代、环境、接受者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变异现象,变异学的接受学理论正好能阐释一些长久以来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化现象,如寒山诗的流传与变异。寒山隐居山林之中,诗文不讲究格律用典,通俗易懂,知音甚少。直到宋代黄庭坚、陆游等人才对他有了一些关注。近代白话文运动中,寒山诗因为简明通俗,被胡适、郑振铎等人推崇,但30年代后期,这股热潮消退下去,又变得无人问津起来。不曾想到,寒山却在美国世界焕发了新生。美国翻译家斯奈德首先翻译了寒山的诗作,而后阿瑟·韦利、伯顿·华等译者翻译了百余首寒山诗歌,寒山诗歌一度成为美国人的口袋书,成为美国人的精神指引。赵渭绒《从变异学的角

度看寒山诗在中美的接受差异》(《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第2期)一文就是运用了变异学理论去解释这一文化现状。文章着重阐述了寒山诗从文化放送国到文化接受国流传的这一动态过程,看它在接受过程中的创造性改变。寒山诗的研究仅是一个案例,这样的文学现象仍有很多,这些现象在变异学看来是“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中时,就必然会面对一个吸收、选择、过滤、误读与变异的再创造过程”。

文学变异学存在十分复杂的形态,除了文学的语言、形象、文本文化变异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变异,就是文学从一国传播到他国后,在他国文化语境中被他国文化所同化,而发生的深层次的语言方式与文化规则的变异,形成文学的他国化。在中国作为文化的接受国,接受了印度佛教而逐渐消解重组构成中国自己的语言模式,形成了禅宗。而中国作为文化的发送国对日本文学影响深远,在日本形成的汉诗就是中国诗歌日本化的结果。自南北朝时期,日本就和中国有着文化的交流,到了盛唐时期,交流更甚,李白、王维与晃衡等都有着诗作的往来,第一部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也是在盛唐时期完成的。从日本受容来看,起初他们笼统地接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范式以及其中的儒

家功利文学观念,无法自如地使用汉诗这种外来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在其王朝末期,营原道真提出了“和魂汉才”力求日本汉诗的创新,而从奈良、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汉诗创作内容走向审美内省,创作技巧上多用杂言体形式,加上日本汉字与假名,日本汉诗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文学传统。日本汉诗的发展体现了它从崇拜、模仿中国诗歌发展到融入本民族文学传统的总体趋势。对此,马歌东(《试论日本汉诗对杜诗的受容》,《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肖瑞峰(《中国文化的东渐与日本汉诗的发轫》,《文艺评论》1998年第5期)、吴雨平(《唐诗选本的日本化阐释及其对中晚期日本汉诗创作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是变异学中文学他国化的体现。

比较文学变异学自2005年曹顺庆提出至今近十年时间,变异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立足跨越性与文学性两大支点,建立以差异为主的可比性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变异学的提出规范了比较文学体系,解决了众多文学现象与学术难题,促进了国际文学的交流与发展。变异学不仅是文明交往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比较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更是一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它坚持着跨文明研究的学科理想,提

倡文学多元共生,文明和谐共荣,将世界文学定为比较文学的最终旨归。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比较文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文学比较总论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1、法国学派 定义: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跨国文学影响关系,反对平行比较研究,以实证性影响研究为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卡雷基亚樊第根 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 评价: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比较狭隘;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潜藏着一种法国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问题的原因分析: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法国中心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2、美国学派 定义:比较文学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危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 代表人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 基本特征:重视“文学性”,重视作品的文学欣赏与美学分析;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国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不足之处:研究范围界限划分比较模糊;主观随意性大;过分强调文学的美学价值 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学科理论的纠缠;民族主义动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 3、比较文学 定义: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即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强调文学变异学研究核心理念:跨异质文明研究;文明变异学研究 正式传入中国的标志:第一个是比较文学专著和论文的出现:1919年张锡深翻译日本学者本闻九雄的《文学研究法》;第二个是比较文学的讲座和课题的开设:1942年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的讲座) 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出版,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复苏标志;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文学会正式成立,《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正是创刊,标志中国比较文学全面复兴。 代表人物: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 比较文学发展阶段(涟漪式结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 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 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比较文学分为影响研究: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 平行研究:比较诗学类型学、主题学、文类学 跨文明研究:异质比较研究异质对话研究、文化探源研究、总体研究 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的必须要求:跨越性要求、文学性要求、可比性要求 定义: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比较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建立发展以来,呈现出“涟漪式”的叠进走向,法国学派强调实证性研究,美国学派补充了非实证性的审美研究,而中国学派中曹顺庆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文学变异学是针对全球化发展的现状与跨文明语境下的文学变异所提出,它紧扣跨越性、文学性与异质性等特点,重新规范了影响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变异学解释了文学交流比较中的文学变异现象,它的比较基点不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求同”,而着眼于文明的异质性,建立了“求异”的比较范式。同时,随着一些学科的发展,如译介学更多地关注了在翻译中的文化变异,又如形象学更多关注了形象制作的主体能动性,这些都不再是用传统实证性研究方法能解决的,变异学的提出使这些学科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列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重建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变异学的提出,凸显了不同文明圈中的文学与文化的异质性,以和而不同为研究目标,有助于破除某种文明中心论,建立多样化的文化生态。

一、变异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曹顺庆在《复旦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发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文,提出变异学定义,即“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同时在该文中,明晰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四大研究范围,一是语言层面的变异学,也可称为译介学研究;二是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研究,又称为形象学;三是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四是文化变异学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曹先生在《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中拓展变异学的研究层面,增加了文学“他国化”和跨文明研究。变异学理论建构起了全新的比较文学视野,但它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具备着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填密的理论体系。 首先,从人类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纵观文学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异质文明发生碰撞使不同文学间相互交融、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文学新质,呈现文学丰富多彩的面貌。如禅宗文化就是在中国本土化文化与印度宗教碰撞后变异形成,禅宗不仅对禅

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一)、同源性。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时,既可以由起点向到达点追溯(流传学),也可以从到达点出发,向起点探源(渊源学),总之,在路线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所以,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四)、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三、比较文学基本特征:文学跨越性研究。 其范围包括跨国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 四、比较文学研究四大领域 (一)实证性影响研究,包括1流传学、2渊源学、3媒介学 (二)变异研究,包括1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2译介学、3形象学、4接受学、5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三)平行研究,包括1类型学、2主题学、3文体学、4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 (一)影响研究(重视“同” ) 1 .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 2 .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 3 .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 ( 二) 变异研究(重视“异” ) 1 .译介学(误读) 2 .形象学(“他者” ) 3 .接受学(重视接受) (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 2 .文类学 3.比较诗学 (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 (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 ◆跨学科的研究 1.文学与艺术 2.文学与宗教 3.文学与社会科学 4.文学与自然科学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比较文学的定义 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 色的文学。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 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 学品格。 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1.观点 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 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 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 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

比较文学第二章

第二章变异研究 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将变异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究文学变异的内在规律。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与实证性影响研究的不同就在于,实证性的影响研究突出文学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实证性”和“文学关系研究”,而变异学突出的是文学在传播、交流过程中的变异。如果说实证性的影响研究是求“同”,那么变异学研究就是求“异”,变异学研究就是要为这种研究提供可行的方法。 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 1.文学变异学与文化过滤研究的文献材料: 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论》第二章《影响研究》第六节《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学》第三章《文学变异学》; 2. 姚斯(Robert Jauss)、罗曼·英伽登等人的阅读理论;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阐释学理论。 一、文化过滤 (一)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容 文化过滤是研究跨异质文明下的文学文本事实上的把握与接受方式,它是促成文学文本发生变异的关键。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着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1.接受者的文化构成,包括地域时空、社会历史语境以及民族心理等; 2. 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包括接受者对交流信息的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叛逆和创新等; 3. 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二)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 1.接受美学,如姚斯等人,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肯定; 2.叶威廉的“文化模子理论”; 3. 伽达默尔、海德格尔等人对“历史有限性”、“个人偏见”的阐释学理论。(三)“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 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2. 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3. 接受者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的“文化过滤” 二、文学误读 1.文化过滤体现在文化交流的始终,那么误读也必然伴随着对外来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之中; 2. 文化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会因文化过滤的原因而造成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这样也就会因发送者文化与接受者文化的差异而造成影响误差,或者叫做创造性接受,这样就形成误读; 3.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的“误读理论”与他的《影响的焦虑》(1975); 4.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如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自身的文化传统、个人的思维方式);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一部作品进入另一种语言文化之中,不仅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也意味着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行、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一)同源性: 主要体现于以影响研究为代表的法国学派中。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 这种经过路径由放送者(起点)、接受者(终点)、媒介者(传递者)三个要素组成。 (二)变异性: 同源性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本层面,文化层面等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形象变异与接收的变异。 (三)类同性与综合性: 平行研究的主要特征。指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变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 (四)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是从跨文明的平行研究与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异质性是可比性的根本特征。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认识到异质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才能进行,使得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互补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 互补性是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最终达到总体性。无论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表现出怎样的差异,都是对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共同探求。总体性是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 四大研究领域: 实证性影响研究 变异研究 平行研究 总体文学研究 流传学定义: 流传学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流传学的研究是以起点为中心的研究,从文学现象的起点看流传的发生过程及其成因。 流传学研究的影响类型 (一)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一般通过著作来实现。 (二)技巧的影响,放送者在创作中所形成的文体或艺术形式的技巧性因素对接受者造成的重要影响。(三)艺术形象的影响,指作为放送者的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的流传。 (四)主题或题材的影响 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在欧洲各国的流传最为常见 (五)框范的影响:作品中展示的某种特定的空间或环境,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广泛影响。 (六)理论思潮的影响,指哲学思潮、政治思潮、文学思潮等产生的影响。

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学科,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语言、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明文学现象的内在规律与文学价 值的多元性,以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交流。 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跨文化比较、历史比较、形 式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群体学分析、意识形态分析、后现代主 义分析等。 跨文化比较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 揭示文学现象的本质。例如,比较中西文学的爱情观,可以发现中西 文学之间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差 异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会表达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 学观。 历史比较是指通过历史时期的比较,揭示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与 文化影响。例如,比较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在古代社会下,

文学作品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下,文学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和价值观的多样化。 形式主义分析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形式手法等的分析,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主题。结构主义分析则更加注重于对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的分析,认为 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与社会文化,认知和心理意义有着密不可分 的联系。 群体学分析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题和情节进行群体 分析,其中要考虑文学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社会和政治内容。 意识形态分析着眼于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背景,认为文学作品反 映了一定的社会思潮与政治权力,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 隐藏的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分析则更加注重于对文学作品中的声音、视觉、交互和故事性的分析,认为文学作品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是文化 多样性和社会多元性的表现。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既包含具体的文学分析 方法,也覆盖了跨文化和历史比较的宏观理论,这些方法在文学分析

比较文学跨学科分析

比较文学跨学科分析 一、比较文学“跨学科”理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理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提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日后,学术界将雷马克将所言的“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具化为“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文学与宗教”等。比较文学的“跨学科”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法国学者让•皮埃尔•巴利塞里在一次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比较文学研究不应该受制于学科界限,可以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加强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这是比较文学领域首次出现“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中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吁求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杨周翰在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所写的序言中指出:“按照比较文学的一般定义,它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别、不同民族或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比较研究;它还包括文学和其他学科、其他艺术或其他表现领域之关系的研究”。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在前一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在“跨学科”领域所做的研究不多,有很多的不足。为此,他发出呼吁:“我们需要具备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不仅要跨越国别和语言的界限,而且还要超越学科的界限,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心理等因素。而在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研究中,“变异”是一种经常被研究的现象,它指的是在不同文学作品中,同一形象所表现出的差异和不同。 一、变异的概念 1、“变”与“异”的合成词 “变异”二字由“变”和“异”两个字组成,其中“变”指的是同一形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形态、内涵等方面的变化;“异”则强调同一形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可以说,“变异”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后所产生的一个新词汇,表达了同一形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解决对比分析中的问题 随着时间与地域的转变,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而其中的文学形象也是如此。在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同一形象在不同作品中表现的不同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会采取“变异”这个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变异”研究同一形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差异和变化,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化、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运用比较方法来解决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问题。 二、变异的产生原因 1、时间的推移 同一形象在不同时间的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表现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古代,圣母玛利亚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描绘成慈母般的形象,充满了对人类的怜悯和关爱;而在现代,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被描绘成了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的形象。这种变化是时间的推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2、地域和文化的差异 同一形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自然也会呈现出差异和变化。比如中国文化中的龙,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绘成能够操纵水和天气的神物,象征着万物生长和发展的力量;而在西方文化中,龙被描绘成非常凶猛的怪物,象征着邪恶和破坏的力量。这种差异和变化是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造成的。 3、不同作家的审美情趣

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

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 研究》 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是严绍璗教授的一篇著作,该篇 文章以研究文学和文化的关系为主题,探讨了文化“变异体”在文学 变革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对该篇文章进行评析,并探讨其在 现代比较文学领域中的意义和贡献。 严绍璗教授在该篇文章中提出了文化“变异体”这一概念,即文 化变迁中出现的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他认为,文化“变异体”是文学 变革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同文化的变异体在文学中的表 达形式会产生对比和碰撞,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该篇文章中,严绍璗教授主要通过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对文学变革的影响因素的整理和归纳,来阐述文化“变异体”在文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他认为,文化“变异体”可以影响文学形式 和叙事结构,开拓文学艺术的新境界。此外,他还以三个案例来说明 文化“变异体”在文学变革中的作用,这三个案例分别为《金瓶梅》、《红楼梦》和现代短篇小说。 严绍璗教授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三个案例中文化“变异体”的作用和意义。在《金瓶梅》这个案例中,他指出了《金 瓶梅》在表达妇女地位和文化意识转变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红楼梦》这个案例中,他阐述了《红楼梦》以“空灵”为特征的 艺术风格,以及这种艺术风格中所涵盖的文化“变异体”。在现代短 篇小说这个案例中,他则指出了现代短篇小说中不同文化间的对比和 碰撞所带来的文学创新和变革。 严绍璗教授的这篇文章在现代比较文学领域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和 贡献。首先,他提出了文化“变异体”这一概念,为后续比较文学研 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其次,他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是一位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者,他致力于研究不同文学作品 之间的对比和变异,并从中发现文学的演化之路。他的研究引领了文 学研究的新潮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 个方面介绍曹顺庆及其研究成果。 一、曹顺庆的学术背景 曹顺庆,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人才称号。他于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随后赴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等院校的教授和研究生 导师。 二、曹顺庆的研究方向 曹顺庆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尤其是关注文学的演化和 多样性。他曾出版过多部专著和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 的声誉。 三、曹顺庆的主要研究成果 曹顺庆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史诗、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形式。 他以“变异”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

的对比,发现文学的演变规律和各式各样的文学变异。曹顺庆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史诗与神话的文学变异》一书,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地的史诗和神话之间的文学变异。 2.《小说的多元化语境与文学变异》一书,探讨了小说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异和多样性。 3.《城市与文学的变异》一书,研究了城市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文学的变异历程。 4.《中国散文发展史》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国散文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规律。 四、曹顺庆的学术影响 曹顺庆的学术研究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意义。他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丰富文学研究的思路,加深人们对文学本质和文学多样性的认识。他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和赞誉。 综上所述,曹顺庆是一位文笔优美、学识渊博的中文写作专家。他的

比较文学变异学

比较文学变异学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学的交流和影响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在这种趋势下,比较文学变异学作为一门研究文学交流和影响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比较文学变异学是以比较文学为基础,研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探讨文学变异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传播和变异的机制和规律,以及文学交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研究方法包括比较、对比、分析和综合等。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和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探讨文学作品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分析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和解读方式,揭示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变异和演化规律。 2. 文学作品的变异和演化。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异和演化情况,探讨文学作品变异的原因和规律,分析文学作品变异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揭示文学作品变异和演化的趋势和方向。 3. 文学作品的对比和交流。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对比和交流情况,探讨

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方式,分析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交流和对比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4. 文学作品的综合和创新。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文学作品的综合和创新情况,探讨文学作品之间的融合和创新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综合和创新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揭示文学作品的综合和创新趋势和方向。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对比、分析和综合等。比较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研究文学作品的变异和演化提供基础。对比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为研究文学作品的综合和创新提供基础。分析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核心方法,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主题等方面,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研究文学作品的变异和演化提供基础。综合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综合方法,通过综合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综合和创新趋势和方向,为研究文学作品的综合和创新提供基础。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可以揭示文学作品的演化和变异规律,为文学史的编纂和研究提供基础,而且可以启示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的发展,为文学的创新和进步提供动力。同时,比较文学变异学也可以促进文学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为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提供基础。

比较文学变异研究

比较文学变异研究 一集体想象物如何实证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在形象学研究上是求“同”的,其基本方法是实证,本文认为形象学是“异”的研究,异国形象是想象,是集体想象物,image就是somethingimagined,所以形象学研究就是辩“异”。具体问题有三个:一是描述形象之“异”的具体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他国人物形象,相对于“原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二是考察“异”是如何发生的。形象的生成、传递、接受是一个多重变异的过程,作家是如何塑造的,读者是如何解读、还原的。三是思考“异”何以会发生,集体是如何想象的,深层的文化原因何在。早期的形象学研究即已包含了变异的因子,正如后来巴柔所说:“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这里的“重组”、“重写”意味着这种形象是一种变异的形象,这是从实证研究求“真”的现象考证向理性主义求“异”的本质探求作出的可贵努力。形象是对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真实的原则,即并不会或不能忠实地描绘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作家对文学形象的创造与读者的接受,不可避免会产生二度变异,所以运用实证的方法很难对形象学进行研究。形象学研究的实质就是变异,法国学派在最早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就已提到文学作品中的“他国形象”问题,证明他们早已涉足非实证性变异学领域的研究,只是自己还未察觉,因而也没能从学科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正如八大山人画笔下怒目圆睁的鸟是对自然鸟的变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观众对艺术形象接受、还原的变异,他国人物形象的创造与接受,正是这样一个多重变异的过程,其学理性亦可以从保尔•

变异学研究文学作品举例

变异学研究文学作品举例 变异学研究文学作品举例 变异学是一门关于生物体和物种的演化和变异的研究学科。在文学作品中,变异学常常被用来探索人类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变异。以下是几个以变异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例子。 1.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 这是一部经典的恐怖小说,讲述了一位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个被称为怪物的生物。这个怪物是通过对不同尸体的拼接而创造出来的,并且在外貌和性格上都具有变异的特点。这个小说探讨了人类对于变异的恐惧,以及对于科学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的后果。 2. 《异形》- 丹·奥巴威恩 这是一部科幻恐怖小说,讲述了一群宇航员在一个外星球上发现了一种寄生生物。这种生物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变异能力,能够在宿主体内进行寄生并迅速进化。这部小说通过描绘这种变异生物对人类的威胁,探讨了人类面对未知生物和未知环境时的恐惧和无助感。 3. 《儿童之书》- 阿玛尔·艾尔·卡宾 这是一部以变异为主题的虚构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儿童”的物种的故事。这些儿童的身体和心智都存在着与常人不同的变异。小说通

过描述这些儿童被社会所排斥和歧视的经历,探讨了人类对于不同和变异的接纳与理解。 4. 《魔戒》- J.R.R.托尔金 这部奇幻小说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种族的角色,如人类、精灵、矮人、兽人等。每个种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其中一些种族还存在着一些变异个体。例如,主人公弗罗多·巴金斯在旅程中与一只变异的霍比特人-史骨姆相遇。这部小说通过描述这些不同种族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探讨了种族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异。 5. 《创世纪》-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未来世界中的变异人类。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已经通过基因编辑和改造达到了身体和智力上的变异。小说通过描述这些变异人类与普通人类之间的冲突和争议,探讨了人类对于自身变异和进化的理解和接受。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变异学元素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类的多样性和变异的机会。通过描绘变异的形态和影响,这些作品引发人们对于变异和适应力的深思,以及对于人类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的思考。

民国时期比较文学变异学分析

民国时期比较文学变异学分析 一、比较文学的变异学问题 变异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在于同源中的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而文化过滤带来一个更为明显的文学变异现象就是文学的误读,即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造成文学现象在跨越文化圈时产生一种独特的文化过滤背景下的文学误读”。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形象“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巴柔也清楚地阐释了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他认为“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不是现实简单的复制物,它是按照注视者的文化模式和接受程序而重构、重写的,这些文化模式和接受程式都先存于形象。”这种形象既然是一个“社会集体的想象物”,是按照注视者文化模式和接受程序重构的,那么发生变异就成为必然了。在创造性想象和变异理论的视角下,毛姆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这一“他者形象”,“不是再现而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思想混合而成的产物,生产或制作这一偏离了客观存在的他者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制作方法或注视方完全以自我的文化观念模式对他者的历史文化现实进行变异的过程。”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他者(Other)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一种存在论上的逻辑辨识,而后转隐为一种更深的神学指认和伦理学。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他者”,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形象、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这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

文学作品书写变异的例子

文学作品书写变异的例子 第一节变异学学科的基本原理 一、变异学的理论核心 不同文明文学的异质性与变异性大于共同性,异质性与变异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比较文学变异学(the theory of Vari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设想首次被中国学者正式提出。(147) 变异学的设想首先源于对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重大缺憾的反思,以及对比较文学形象学、译介学研究中涉及的变异问题的思考。 本教材将译介学、形象学从原先实证性影响研究中分离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变异学理论也会提醒我们在文学研究实践中注意分辨可实证的事实材料和发生变异的因素,解决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问题,进而掌握好我们的研究角度。(147) 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由起点经由媒介到终点的流传过程中会 发生信息的失落、变形。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及理论核心是文学的差异性存在样态————异质性和变异性。如果不考虑变异性,不考虑文学作品和理论旅行过程中的失落、变形、改变和新生,这种实证就是不可靠的。美国学派的理论恢复了“比较”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跨学科研究,但其研究的可比性基础在于类同性。如果说法国学派是“求同(同源)忘异(变异)”的话,那么美国学派就是典型的“求同(类同)拒异(异质性、变异性)”。长期

以来,学者囿于西方原有的求同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没有从学科理论上认识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异质性。其实西方理论并非不可用,关键是要看到其变异性。(147-148) 变异性更大的价值在于寻求不同国家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 变异,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因素。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将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研究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的 异质性和变异性,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的一个学科。(148) 二、变异学的研究范畴 第一是跨国变异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学都有各自的文学传统,在交流和传播过程中因文化传统、意识形态、读者、译者个人因素等各种原因而产生变异。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就是一国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他国形象,而这种他国形象就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正因为它是一种想象,所以产生变异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并不是实证研究,而是变异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就是要关注形象在想象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并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模式入手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变异性规律。(149)第二是跨语际变异研究,这是比较文学变异学在语言层面展开的研究,主要研究文学现象通过翻译,跨越语言的藩篱,最终被接受者接纳的过程。典型代表译介学。译介学自身涉及很多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变异因素。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

浅谈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浅谈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精选范文8篇)之第四篇 摘要:形象学中的变异是比较文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从学科史来看, 以往的形象学研究者虽然涉及到了异国形象的变异问题, 但对变异现象疏于理论总结。从存在形态来看, 异国形象在创作、翻译、传播、接受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误读等多重变异。从研究实践来看, 形象学中的变异研究应将重心放在求异研究上, 从文本内部和外部对形象的变异因素进行辨异, 并以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变异研究。对形象学中的变异进行研究既顺应了当今比较文学追求差异性的发展趋势, 又对确立中国形象的身份坐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异国形象,变异,差异性

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学科分支, 形象学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 源自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形象学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发展起来,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当前学术界对形象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异国形象的真伪辨析、形象学的文化转向以及幻想、社会集体想象物、套话等问题, 但对形象学中的变异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阐释。实际上, 在文学交流过程中, 由于在审美、心理等难以确定的因素下, 异国形象在他国的译介、传播、接受等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或者一系列的信息增删、变形、误读等多重变异现象。显然, 这些变异现象无疑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 对其研究有利于形象学研究的全面深入。因此, 本文试图从学科史、存在形态、研究实践等方面来探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问题。 一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由法国学派开创的形象学研究及其表述中已经涉及到了形象的变异问题。形象学奠基人卡雷

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

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 1928年10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宣读了两篇论文,并在此基础 上撰写了日后引起巨大反响和争议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年《一间自己的房间》在英国出版,并迅速引发了英语世界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风起云涌,伍尔夫的这部作品更是被许多女权主义者奉为圭臬,伍尔夫被视作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在很大程度上即得益于《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的诸多观念。在中国,《一间自己的房间》业已成为普通读者了解伍尔夫非小说类作品和女性主义观点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与伍尔夫的“生命三部曲”(《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同样广为人知的作品。在中国的学术界,《一间自己的房间》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然而这部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远非一帆风顺,其中的误读和变异现象,恰恰反映了一部文学作品在跨文明传播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异现象。本文以伍尔夫的这部饱受争议的作品为棱镜,折射出文学作品在变异学视角下的种种变异和创造性叛逆现象。 与伍尔夫的其他作品在中国得到介绍的时间相比,《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部。根据杨莉馨的考证,徐志摩是中国评介伍尔夫的第一人。1928年10月,伍尔夫夫妇赴剑桥发表关于妇女与小说关系的演讲;1928年12月,徐志摩便在苏州女子中学做了一场《关于女子》的演讲。在这场针对女性的讲演中,徐志摩两次提到了伍尔夫。在探讨女性的创作条件和环境时,徐志摩引用了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观点:“我看到一篇文章,英国一位名小说家作的,她说妇女想从事着述至少得有两个条件:一是她得有她自己的一间屋子,这让她随时有关上或锁上的自由;二是她得有五百一年(那合华银有六千元)的进益。她说的是外国情形,当和我们的相差得远,但原则还不一样是相通的?” 为了鼓励中国的女学生们在除旧破新的时代能够自立自强,徐志摩再次引用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所举出的英国历史上女性创作者温澈西夫人、纽卡所夫人的例子,安慰女学生说,即使是在英国,女性进行写作也面临着各种歧视,女性的创作环境无论中外同样艰辛。徐志摩认为,缺乏私人空间和财务自由,是所有女性面临的难题,然而女性在这样不利的社会条件下,依然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他热情地断言:“将来的女子自会有莎士比亚、培根、亚里士多德、卢梭,正如她们在帝王中有过依莉莎白、武则天,在诗人中有过白朗宁、罗刹蒂,在小说家中有过奥斯丁与白龙德姊妹。我们虽则不敢预言女性竟可以有完全超越男性的一天,但我们很可以放心地相信此后女性对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