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

泊船瓜洲古诗(一): 泊船瓜洲整首古诗的诗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a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创作背景

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离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时照我回乡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故居,因作此诗.【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二): 古诗【泊船瓜洲】的诗句是什么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三): 泊船瓜洲属于七言()全诗押()韵

《泊船瓜洲》属于七言(绝句),全诗押(an)韵.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泊船瓜洲古诗(四): 泊船瓜洲全诗的意思是what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译文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泊船瓜洲》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

(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

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7、数重:几层.读

shùchóng 8、绿:吹绿了.9、何时:什么时候.10、还:回.11、隔:间隔.

译文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编辑本段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赏析一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泊船瓜洲》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二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

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泊船瓜洲古诗(五): 泊船瓜洲,全诗的意思是什么诗中的“绿”字是什么意思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泊船瓜洲古诗(六): 泊船瓜洲的意思这首诗写的是诗人

泊船:停船靠岸.

绿:“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

从京口到瓜洲隔着一条河,而从瓜州到南京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王安石路过瓜洲,怀念家乡,抒发诗人思乡的思想感情,...“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

泊船瓜洲古诗(七): 像泊船瓜洲这种古诗课文还有哪些

《泊船瓜洲》是一首思乡题材的古诗,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大概整理一下列在

下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天又一年.

4、《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6、《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先整理这十首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古诗(八): 泊船瓜洲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

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洪迈《多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泊船瓜洲古诗(九):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泊船瓜洲》这首诗

因为喜欢”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虽然整首诗抒发的是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情感,有一点点儿欣喜,一丝丝儿渴望,甚至带有政治寓意的矛盾,但都无法改变这一句的神来之笔.“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带来多少希望和惊奇!每每读来,感觉眼前就出现了雪消冰融、鸟鸣山绿的景象,诗句所赋予的新鲜、活泼、灵动、迷离的想象带给人的快乐与期待,甚至远远超出了看到春天到来的惊喜.

泊船瓜洲古诗(十): 泊船瓜洲诗中作者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从第一句诗中可以知道,诗人将船停在长江【】岸的【】,凝望的是长江【】岸的【】因为诗人眷恋的家乡【】与它只隔着几重山峦

家乡春色.

北;瓜洲;南,京口;钟山

泊船瓜洲古诗原文

泊船瓜洲古诗ppt

小学古诗: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译文赏析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 山下的家里。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 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 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赏析】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 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 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 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 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 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 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有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 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 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 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 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 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 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代表性的,但把 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 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 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 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 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 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 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译文、赏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临川(现江西抚州市)人。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后来两次做过宰相。王安石执政后,积极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以增加国家收入,加强国防力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坚决反对,新法最后归于失败,王安石也被迫辞职,于1086年死于南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他的诗风格雄健,语言精炼,常用散文句法入诗。 [注释] ①泊船: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⑤数重:几层。 ⑥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 ⑦何时:什么时候。 [译诗] 京口与瓜洲隔水相望, 离南京也只有几层山。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明月啊,何时照我回还? [赏析]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古诗文《泊船瓜洲》赏析

古诗文《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 宋朝: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译文及注释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2.绿:吹绿。3.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5.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泊船瓜洲赏析一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泊船瓜洲写诗情景 公元1068 年,熙宁元年,4 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离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时照我回乡? 泊船瓜洲赏析二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

泊船瓜洲等十首古诗译文

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远处悠然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3.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桃花一簇在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欢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胖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花间不断欢唱。 4.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5.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6.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7.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 泊船瓜洲古诗(一): 泊船瓜洲整首古诗的诗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a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创作背景 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离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时照我回乡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故居,因作此诗.【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二): 古诗【泊船瓜洲】的诗句是什么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三): 泊船瓜洲属于七言()全诗押()韵 《泊船瓜洲》属于七言(绝句),全诗押(an)韵.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

泊船瓜洲古诗原文

泊船瓜洲古诗原文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aa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泊船瓜洲》原文 【北宋】王安石 京口2瓜洲3一水4间5,钟山6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7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泊船瓜洲》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2] 还:回。 白话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2-3] 《泊船瓜洲》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

江水。[1]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

《泊船瓜洲》的古诗-《泊船瓜洲》古诗赏析

《泊船瓜洲》的古诗|《泊船瓜洲》 古诗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 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

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 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

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 《泊船瓜洲》王安石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钟山只隔数重山。 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家里。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长相思》诗意: 将士们跋山涉水, 向山海关那边行军。 深夜宿营,只见无数帐篷里都亮着灯火。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不禁思念起家乡来,因为家乡温暖、宁静,是没有风雪之声的。 《秋思》诗意: 洛阳城秋风乍起,客居的诗人想写 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 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表达的意 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当捎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 好的信查看。

1、我选择的说话题目是:我尊敬的人。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温馨的家中有我尊敬的人:我的爷爷。爷爷已去世14年。可爷爷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印在我心间!爷爷为人正直认真,他是一名厨艺很高的农民厨师,尤其他实实在在做菜的职业道德赢得很多人的好评。爷爷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坚持给人做菜挣钱供我上学,直到86岁,最终我考上师范。爷爷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尊敬。当我走上教师的岗位时,爷爷却离我而去!留给我的只有思念和遗憾!爷爷是我尊敬的人。我尊敬的人还有:奶奶。奶奶心地善良,经常帮助一些流浪的人,给他们提供衣物和实物,真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大好人。妈妈也是我尊敬的人,她任劳任怨,骨子里有不服输的精神,妈妈总勉励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我选择的说话题目是:我知道的风俗。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的习俗知道的真不少!除夕夜热闹异常,家家都要看春晚,放鞭炮,吃水饺,还要守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春节是贴对联,邻居们互相拜年的热闹情景;正月十五放鞭炮放烟花,包水饺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二月二龙抬头,放鞭炮要炒豆!“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吃月饼,全家赏月亮! 2、我选择的说话题目是:

泊船瓜洲-古诗-赏析

泊船瓜洲-古诗-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简析】: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

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

【经典诗句】泊船瓜洲王安石_泊船瓜洲古诗

【经典诗句】泊船瓜洲王安石_泊船瓜洲古诗 [导语]《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 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 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 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 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 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 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 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 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 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 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 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 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 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 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 的思乡之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

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王安石《泊船瓜洲》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泊船瓜洲》是由王安石所创作的,诗中“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泊船瓜洲》的译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泊船瓜洲》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泊船瓜洲》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

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一、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二、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更重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这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

思乡诗: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翻译及赏析

思乡诗: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翻译及赏析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不过,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 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绝大部分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创作背景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 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赏析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 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有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能够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

泊船瓜洲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瓜洲:地名。位于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本为江中沙洲,河沙渐积,与岸 连片,状如瓜字,故名瓜洲。 [2]京口:位于长江南岸,即今江苏镇江。 [3]钟山:今南京紫金山。 [4]绿:吹绿。 [5]还:指回到金陵钟山的家中。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 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一】 王安石不仅是宋代最杰出、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更是一位很有抱负和见识的大政治家,一位锐意革新的改革家。王安石久蓄革新之志,早在宋仁宗时,就上“万言书”,提 出变法主张,但石沉大海。十年后,在还是太子时就对王安石的“万言书”感兴趣的宋神 宗即位,立即召见王安石,接着拜相,按照王安石的主张,颁行了一系列新法。但这超前 的改革,遭到官僚集团的顽强抵抗,几年后,王安石被免去职务,被迫退居金陵钟山赋闲。一年后,又官复原职,再次拜相,奉诏回京都城开封。这首诗,就是诗人由金陵进京途中、泊舟瓜洲时内心情感的表白。 “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即今镇江。瓜洲,在今天江苏邗江县南,本来是个江中的 沙洲,因河沙日积月累,天长日久与岸相连。它位于古代南北交通命脉的大运河的入长江口,与镇江隔江相望,古代的南来北往,都由大运河通行,因此,历来是水上交通要冲。“一水间”,是客观地描述“京口”与“瓜洲”的位置,即一江之隔,但以此形容船行快捷、顷刻就到了,透露出当时诗人又获重用的愉快心情。 “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诗人离开家乡时恋恋不舍的隔江对钟山的回望,尽管钟山 是早已看不见了。王安石家乡在江西抚州的临川,古人有以地名称呼人的习俗,故人称王 安石为王临川。但王安石少年时就随父亲宦游金陵即南京,父亲死后,全家就在金陵定居,二十岁时,王安石就是从这里出发赴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主考官定为第一名,但殿试时宋仁宗觉得王安石文笔冷峻峭拔,不对胃口,降为第四名。罢相后,更在金陵城 外钟山之麓筑室“半山园”隐居,因此,金陵可以说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诗人对此有深

泊船瓜洲全文注释赏析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赏析六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王安石《泊船瓜洲》整首诗大全

王安石《泊船瓜洲》整首诗大全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