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它具有把字和谓语之间角色的转换特点,即将句子的宾语放在句首成为主语,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后成为谓语补语的句式。本文将对把字句的定义、历史发展、语法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把字句的定义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表示动作的句子结构,具有转换宾语和谓语角色的特点。把字句一般由“把”字引出,而把字后面的成分作为主语,句子的谓语位于宾语前面,成为谓语补语。如:“我把书借给了他”、“妈妈把鱼做熟了”。

二、把字句的历史发展

把字句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语古代。在唐代的《韩愈集》中就有把字句的使用,如:“吾把河清葬虎皮,欲以冀嗣”(《昭明文选》)。并且在宋代,朱熹的《诗经集注》中也发现了把字句的使用。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常用的语法句式。

三、把字句的语法特点

1. 谓语在宾语前面成为谓语补语。

2. 把字与主语之间不存在动宾关系。

3.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等。

5. 把字句要求谓语必须是状态性动词或可以带有状态性意义的动词。

四、把字句的研究现状

把字句的语法特殊性和传统语法学中对它的掌握不够准确,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把字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把字句的语法特点方面,许多学者通过语料库分析,提出了把字句的特殊语法规则。如华北师范大学的张鲲、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程颖等学者,从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功能离不开语境这一视角,探讨了把字句语义的特殊性和句法结构与语义层面的统一性,为把字句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把字句的学习和教学方面,北京大学的张慧珠等学者提出了“基于认知语法的把字句教学策略”,通过认知语法的角度对把字句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把字句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目前针对汉语把字句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但是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汉语语法和汉语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把字句

对“把字句”的分析与理解 摘要: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 谓词性词语”。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式、把字句、谓语动词 引言: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正文: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 谓词性词语”。把字句强调的是对某物的处理结果。 把字句是一种有特色的句子,那么这种句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第一,谓语动词大多数是表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语义上能支配把字后边的词语。及物动词一般后面都可以接宾语。例如:他把书看完了。“看”是及物动词,在语义平面“书”是“看”的受事。当然,这里的“书”可以被“看”所支配。又例如:“我踩到了石头”一句就不能改成了把字句,这里的“踩”对“石头”没有支配能力。第二,谓语动词(特别市单音节词)的后面或前面通常都有一些别的词语。例如:他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做”的后面加了“完了”一词,表示一种结果,作业完成了。同时,又例:我把论文认真地审查了一遍。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前面加了“认真地”修饰动词,表明一种态度;而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加了“一遍”表示一种频率或者一个量。当然,有些谓语动词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接受、拒绝、说服”等,这类动词如果前面有某些状语,后面可以没有别的词语。例如:董事会已经把她的建议采纳了。“已经”一词表示一种完成的结果,同时采纳也有一定的结果含义,那么动词后面可以不用加词语。第三,“把”字后面的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一般是定指的,是上下文出现过或交际双方都知道的。上例中的“作业、话、论文”都是定指的。有时候“把”字后面的词语包含有“一个、几个”之类的词语,但说话人认为所指的对象或范围仍是明确的。例如:我们把一个强大的中国带入了二十一世纪。这里的“中国”这个当然是特指,而后面的“一个”也是特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表示的物象是明确的。第四,如果句中有否定副词或助动词,则出现在“把”字前面。例如:他没有把话说清楚。这里的“没有”要放在把字的前面。其实,看到这个特点,我想起了英文中的一个词“think”,跟我们这个把字句的这个否定特点很相似,都是将否定词放在前面。 前面都是在讨论“把”字句一些特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把字句呢?下面我们就要讲讲把字句的作用。首先,语用表达的需要:强调动作的处置结果。这种把字句有不用把字的相对格式。例如:他推翻了原计划。//他把原计划推翻了。把字句就是把大家的焦点聚焦在句末,聚焦在谓语动词上,是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句意。在这个例子中强调的是已然的处置结果推翻了。又例:我明天可以看完这本书。//我明天可以把这本书看完。这里强调的是未然的处置结果看完。当然,也有一些“把”字句强调动作的致使结果,这种把字句的谓语中心通常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繁忙的工作把他累垮了。其次,是在使用过程中,

浅析“把”字句

浅析“把”字句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根据所收集的语料试着对把字句提出自己的见解。 “把”表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和影响。通常来说,构成把字句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把字句的宾语一般是确指的; (2)动词是及物的,一般含有处置和支配意义; (3)一般在动词后(或前)有其他成分,表示所产生的结构或双音节动词本身含有结果意义; (4)否定副词、能愿动词用在“把”前。 下面我们将就这几点要求分别分析一下把字句的形式。 1.把字句的宾语一般是确指的; “把字句”本身就是说明A物体对B物体的动作行为产生了某种影响的句式,因此要求该动词谓语所指向的宾语往往是确指的。这常需要在所指对象前加上“这”、“那”等指示代词或其他限定词。例如: (1).于观喘上一口气来,拉拉被揪皱的衣服,示意马青把手里的垒球棒放回门后。(《顽主》)此句中的“手里的”对“垒球”形成

限定。 (2). 他的强壮身态把那身白运动衣塞得满满的,一跑动起来,全身各组肌肉群不停抖擞,可说是曲线毕露(《刘慧芳》)“那身”对“白运动衣”形成了限定 2.动词是及物的,一般含有处置和支配意义; “把”字句中“把”的作用就是把宾语提前,因此,“把”字句中的主要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否则就管不住把后面的词语了。 例如: 正确用法: (1).“真差劲儿”,看来你们公司没经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就把你派来了。(《顽主》)一句中,“派来”即为及物动词,支配宾语“你”。(2). “帮我把桌子清理出来。”(《刘慧芳》)一句中,谓语“清理”支配宾语“桌子”。 错误用法: “在影片拍摄中,尼克莱达和摄制组的中国同事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人们亲昵地称呼她“尼克”,平时她不愿别人把自己当外宾对待,而要求把她同中国演员一视同仁,渐渐地大家都不把她当外人对待了。” 句中的“把她同中国演员一视同仁”不通。“一视同仁”是不及物的动词性的固定词组,不能支配“她”,不能充当把字句的谓语,应该改为“而要求对她象对中国演员一样”。

《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导论 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绪论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哈特曼、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 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 第二章语音 罗常培、王均编著《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版。 曹剑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董少文编《语音常识》修改版,文化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邢公畹《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李乐毅《汉语拼音用处多》,语文出版社,2000年7月 刘红梅、武传涛《实用汉语语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刘焕阳主编《语言文字通用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周殿福《声母和韵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 黎锦熙《中华新韵》 丁声树编著《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年 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章第七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振麟《发音基础知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鲁允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1995年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编著《普通话轻声词汇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天惠《普通话音位》,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 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第三章语音和音位学)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张颂《朗诵学》(修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高兰编《诗的朗诵和朗诵的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 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年 李建国《汉语规范化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 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中国语文》1955年12月 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年 吕永修、赖兴华编著《现代汉语异读词词典》,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年 滕吉海、张发明主编《语音文字基本功训练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第二章文字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册第三部分“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现代汉语处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处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概述 摘要:关于现代汉语处置句的研究,近百年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的热点。本文 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概述现代汉语处置句的研究历程。 关键词:处置句;句法;语义;语用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处置句是黎锦熙先生最先描写,王力先生最先定名的一种句式。自王力先生把“把”字句命名为“处置句”之后,数十年来,处置式的研究和讨论一 直是汉语语法学上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非常丰硕。下面本文将从处置句的句法、 语义、语用和教学等方面来回顾处置句的研究。 一、处置句的句法研究 现代汉语的处置句研究主要集中在“把”字句的研究上面。“把”字句的句法研 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条件的研究和“把”字句与相关句型的变换关系研究。“把” 字句构成条件的研究起源于吕淑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和《“把”字用法的研究》中,他从动词的意义限制、“把”字宾语的性质和谓语动词前后的成分要求三个 方面,相当全面而细致地分析讨论了近代汉语的“把”字的用法,提出了“行为动词”说、“宾语有定”说和“谓语复杂”说,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动词的处置意义、宾语的有定性,这些都是消极条件,只有第三个条件———动词前后的成分———才具有积极的性质,才是近代汉语发展起这个把子句式的推动力”。他的这种观点不仅开创了“把” 字句构成条件的研究,而且对“把”字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最好的看法。以后的“把” 字句构成条件的研究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孤立地分析“把”字句结构中的某个成分。有的从动词出发,专门研究“把”字句中的动词,如郭德润的《“把”字句的动词》(1981)。有的专门研究“把”字句中的宾语,如王还的《“把”字句中“把”的宾语》(1985)。有的专门研究“把”字句中的状语,如李增吉的《试谈“把”字句中其他状语 的位置》(1992)。另一种情况是将“把”字句结构中的相关成分结合在一起进行分 析考察。这类文章有宋玉柱的《谓语另带宾语的“把”字句》( 1981)和《关于述语 为“进行”的“把”字句》(1988)、王惠的《“把”字句中的“了”、“着”、“过”》(1993)等。句式转换研究方面,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把”字句与其他句式相互转换关系及限制 条件的研究。论文有傅雨贤的《“把”字句与“主谓宾”句的转换及其条件》(1981)、詹开第的《动结式动词与“把”字句的变换关系》 (1985)、邵敬敏的《把字句及其 变换句式》(1985)等。 二、处置句的语义、语用研究 处置句句的语义语用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把”字句句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把”字的宾语的语义研究上。我们主要介绍三个时间段的研究热潮: 1.五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以前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从句法结构分析 入手首创“提宾”说,认为“把”的作用在于把原先位于动词之后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后来(1932)还作了解释,他说“中国语之用`把'提宾,文学上之影响也,修辞上之需要也,实用上之演变也,非其素质然也。”在此之后王力提出“处置”说,开创了“把”字句语 义研究的先河,从此拉开了“把”字句语义研究的序幕,此后“处置”说一直成为汉语语 法学界“把”字句语义研究与争论的核心问题。五十年代,围绕“处置式”和“处置义”还形成过正反双方的争论。王力(1958)本人不仅坚持他四十年代“处置”说的观点, 并进一步提出了“继事式”以补充其“处置式”的学说。反方是胡附、文炼(1955)和梁东汉(1958)。 2.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时期“把”字句的研究成果比前两个阶段要丰富得多。这时“把”字句语义研究有两个侧重点,一是“把”的宾语的语义类型的研究。主要有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它具有把字和谓语之间角色的转换特点,即将句子的宾语放在句首成为主语,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后成为谓语补语的句式。本文将对把字句的定义、历史发展、语法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把字句的定义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表示动作的句子结构,具有转换宾语和谓语角色的特点。把字句一般由“把”字引出,而把字后面的成分作为主语,句子的谓语位于宾语前面,成为谓语补语。如:“我把书借给了他”、“妈妈把鱼做熟了”。 二、把字句的历史发展 把字句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语古代。在唐代的《韩愈集》中就有把字句的使用,如:“吾把河清葬虎皮,欲以冀嗣”(《昭明文选》)。并且在宋代,朱熹的《诗经集注》中也发现了把字句的使用。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常用的语法句式。 三、把字句的语法特点 1. 谓语在宾语前面成为谓语补语。 2. 把字与主语之间不存在动宾关系。 3.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等。 5. 把字句要求谓语必须是状态性动词或可以带有状态性意义的动词。 四、把字句的研究现状 把字句的语法特殊性和传统语法学中对它的掌握不够准确,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把字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把字句的语法特点方面,许多学者通过语料库分析,提出了把字句的特殊语法规则。如华北师范大学的张鲲、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程颖等学者,从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功能离不开语境这一视角,探讨了把字句语义的特殊性和句法结构与语义层面的统一性,为把字句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把字句的学习和教学方面,北京大学的张慧珠等学者提出了“基于认知语法的把字句教学策略”,通过认知语法的角度对把字句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把字句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给《中国语文》)

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 范晓 提要把字句的生成与动词配价有密切的联系。把字句的谓语中心词一般是及物的、自主的二价 动作动词和三价动作动词。动核结构是生成把字句的基底语义结构,把字句有的由一个动核结构 构成,有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核结构构成。动核结构在把字句中与句法结构结合就形成各种 把字句句模,其中一价动词形成3种句模,二价动词形成10种句模,三价动词形成8种句模。 把字句有10种句式,它们与动词、动核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把字句动词配价动核结构句模 0.导言 0.1动词的配价与把字句有密切的关系 配价语法强调动词①是句子的中心,所以是动词中心论。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要生成(编码)或理解(解码)一个句子,关键在动词。由动词为核心组成的动核结构(或称谓核结构)是生成句子的基底,任何句子都是运用语法手段让动核结构与一定的句法结构结合成句模并给以某种语用价值生成的。②所以,要研究动词生成把字句的机制或理解把字句的基本思想,关键问题是研究动词配价与把字句的关系。 0.2要研究把字句内部的动核结构 一个句子可由一个动核结构组成,也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核结构组成;不同内容的句子,所包含的动核结构的类型也不一样;即使动核结构相同的句子,由于语用表达的不同,动核结构与句法结合时的形成的句模也可能不一样。所以,研究把字句,就要研究与动核结构相关的方方面面:哪些动词可以组成把字句?动词的宾语、补语以及其他相关成分在构成把字句时起些什么作用?哪些动词可以构成单动核把字句?哪些动词可以构成多动核把字句?在多动核把字句中,几个动核结构以何种方式组成?动核结构中的动元(行动元)和状元(状态元)在生成把字句时各起什么作用?与动词联系的时体范畴、数量范畴、结果范畴、情态范畴等对构成把字句有哪些制约作用?动核结构是根据何种语用要求组成把字句的?动词组成的把字句和它的变换式在语用价值上有何差别?……等等。如果全面地研究把字句,涉及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本文着重从动词配价的角度来讨论把字句。 0.3要深入研究把字句的动词 要研究把字句内部的动核结构,就得研究出现在把字句里的动词。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把字句,这是众多研究者的共识。但在“哪些动词能组成把字句、哪些不能组成把字句”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说法不尽一致:有的说表处置性质的动词才能用于把字句(王力1943,赵元任1979);有的说“把字句的动词必须是表示动作的及物动词”(马真1981);有的说“能进入‘把’字句的动词是动态动词…静态动词则不行”(崔希亮1995);有的说不能用于把字句的动词“大部分为非自主动词”(金立鑫1997)。我们认为,尽管有的讲得太绝对,有的只是罗列现象,但还是有所发现的。尽管研究动词构成把字句的规律有一定难度,然而不能由此忽视研究把字句的动词,因为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跟它挂钩,被它吸住”③所以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深对把字句动词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着重探讨动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把字句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句式,它与其他语言的句式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鲜明 的特点。本文将对汉语“把字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使用情况、语法特点 及其在汉语中的作用。 1. 汉语“把字句”概述 汉语“把字句”是指以“把”字引导的特殊句式,用来表示动作的处理或改变。它与 其他句式相比,具有变句性、前置式、重心突出及语序变换等特点。在汉语中,“把字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句式,常常用来表达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的动作。 2. 汉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 在汉语中,“把字句”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于各类日常交际、商品广告、官方文件等中。研究表明,汉语的把字句使用频率与说话者的年龄、地域、社会地位等有关,不同的群体在使用上也有所不同。 3. 汉语“把字句”的语法特点 汉语“把字句”的语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把”字句的主要成分是“把” 字和谓语动词。“把”字句的宾语往往由越来越长的动作组成,而且宾语的长度可以有很 大差异。“把”字句通常用来表达动作的过程或结果,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效果性。“把”字句前置性强,不仅可以把谓语动词前移到主语之前,还可以使全句前移。 4. 汉语“把字句”的句法功能 汉语“把字句”在句法功能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在处理动作和视线焦点的选择上具 有灵活性,可以使得句子的重点突出,也能够使得句子的表达方式更加形式化。“把”字 句还可以与其他句式相混合使用,从而增加句子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丰富性。 5. 汉语“把字句”在语境中的作用 汉语“把字句”在语境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在句子中起到突出主语的作用,重视动作的目的,强调动作的结果等。“把”字句还可以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具体和形象化,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 6. 汉语“把字句”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与汉语“把字句”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语言学、语法研究、语言教学等方面。研 究者主要关注“把”字句的句法作用、语义功能、语用特点及其在汉语交际中的作用。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是指通过“把”字引导的一种特殊句式,它将动作的施事者和受事者 的位置互换,使得受事者成为句子的主语,而施事者成为宾语。这种句式在汉语中十分常见,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语义功能。本文旨在对汉语“把”字句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其 历史渊源、语法特点、语义功能以及相关研究现状,以期对该句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 解。 一、汉语“把”字句的历史渊源 “把”字句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如《庄子》、《老子》等古籍中就存在“把”字句的使用。真正系统地研究“把”字句的文献出现在明清时期,如《西厢记》中就有不 少“把”字句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汉语“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句式,而且它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了多种语境和文体。 “把”字句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句子结构:汉语“把”字句的句子结构较为特殊,一般为“把”+施事者+动词+受 事者+其他成分,如“把苹果吃了”、“把作业写完了”。 2. 谓语位置:在“把”字句中,动词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位置,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使得句子的语序发生了变化。 3. 语气与情态:由于“把”字句对动作的进行与结果有一定的强调与确认,故在语 气上比常规句式更加肯定和果断。 通过对语法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在结构和语气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其语法规则和使用条件。 1. 重点放在受事者:通过“把”字句,可以将句子的重点放在受事者上,强调受事 者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2. 动作结果强调:“把”字句还可以强调动作的结果,即强调受事者的动作已经进 行或已经完成。 3. 排除他动性:通过“把”字句,可以排除动作的他动性,使得动作的完成与否由 主语自己来决定。 “把”字句在语义功能上具有上述特点,这些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与句子的表达目 的密切相关,因此在运用中需要灵活掌握其语义功能。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把字句(ba sentence)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它在语法上要求将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影响的对象放在动词前面的位置。这种句式结构在汉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 研究其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将对“把字句”的研究文献进行 综述,以探讨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于“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结构,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周建华(2002) 通过分析“把字句”在句法树结构中的位置和语序,认为“把字句”是一种动词前置结构,其与普通动词句的语法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张则薇(2004)研究了“把字句”的递归与 非递归性质,指出递归性的“把字句”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宾语位置上,而非递归性的“把 字句”则不能。这些研究对于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结构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把字句”的语义特点方面,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杨治术(2006)通过对“把字句”中动作承受者语义角色的分析,认为“把字句”使动作承受者成为整个句子的主题,强调了动作对其产生的影响。施义康(2010)从动作的控制与转移角度出发,指出“把字句”可以表达动作承受者对动作具有控制和转移的能力。这些研究探讨了“把字句”在句 子语义层面的作用和意义。 在“把字句”的语用特点方面,也有不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赵倩倩(2012)通 过对“把字句”中宾语选择的分析,发现“把字句”中的宾语选择受到语用因素的制约, 即需要根据说话者的意图和句子的话题来进行选择。李丽军(2015)研究了“把字句”的 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认为“把字句”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可以通过宾语的选择和句子的 语义内容来判断。这些研究揭示了“把字句”在语用层面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目前对于“把字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语法方面的研究 对“把字句”的结构和语法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语义方面的研究对“把字句”的意义 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语用方面的研究则探讨了“把字句”在交际中的使用和作用。目前的 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义角色的界定、宾语选择的限制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 解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比如与其他句式结构的对比研究、历时语料的 分析等,以更全面地了解“把字句”的特点和意义。

“把字句”综述

“把字句”综述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也是现代汉语 的特有句式。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人们对把字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很多成绩。但有关把字句的各种问题仍然存在争论,没有达到共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语法学者们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几个方面对把字句进行了研究,使对把字句的讨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面貌。 一、把字句的句法性质 (一) 句法结构 人们普遍认为把字句的基本模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以介词“把”为标志和界限的三个语法成分:A + 把B + C 或是A + 把B + VP。千姿百态的把字 句的形成,绝大部分是由于VP 这个语段(或C 部分) 的变化造成的。由于C 部分是一个事件,它便有可能从简单的单核结构发展到复杂的结构,如出现状语、补语、复杂谓语、分裂NP 等。这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把字句的语义特点,也引起了把字句在语义上的各种 争论。 (二) 句法特点 范晓认为,把字句前段是主语,中段+ 后段是谓语,

其中“把”或“将”构成的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后段是状语所修饰的中心语。历来对把字后面的介宾B 部分的句法性质讨论较多,王力、吕叔湘曾认为把的宾语是后面动词宾语的提前。李人鉴认为把的宾语是后面小句的主语,如“他把橘子剥了皮”;沈阳和郭锐认为把的宾语是把字句后结构主语,也就是补语的主语,如“他把玻璃打破了”。我们认为,如果说B 部分是宾语提前, 那么主动宾句和把字句之间就可以完全变换,但在语 言事实中,有的主动宾句不能变成把字句,有的把字句不能变成主动宾句,如“他姓李”不能变为“他把李姓”,而“我把瓶插满了花儿”不能变为“我插瓶满花儿”。有的介宾也不是后面小句的主语,因为“把”后的介宾大多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认为“把”字后的介宾是结构主语即补语的主语的说法就更有缺陷,因为有的补 语并不在语义上指向“把”后的介宾,也可能指向把字句的主语或动词。如“我把问题弄懂了”“, 懂”指向的是主语“我”,而不是介宾“问题”。我们认为范晓的观点是比较稳妥的,“把”后的成分就是“把”的介宾,其他几说都不足以准确概括把的介宾的句法性质。 二、把字句的语义研究 (一) 把字句的内部成分的语义研究 对把字句内部A、B、C 三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的

试论动词后带“下去”的把字句

试论动词后带“下去”的把字句 作者:马金羽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 摘; 要:把字句是语法的研究热点,学界对它的研究多如牛毛。本文要在总结前人对“把”字句研究的基础上,对带有“下去”趋向补语这种“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进行分析。分析其中句子的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把字句;句子结构;语义分析 作者简介:马金羽(1994.1-),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1 一、“下去”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下去”的解释是: 1.由一个高地到一个低的地方去。 ①哥哥从楼梯口下去走大约三十阶就是放菜的地窖。 2.从一个较高的部门去到一个较低的部门或者是基层部门。 ②领导每个月要下去几天。 3.表示事物从有到无。 ③太阳落下去了,树林里一片黑暗。 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由高处到低处的趋向。 ④李明眼明手快地抓住了快掉下去的书。 5.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继续进行。 ⑤校长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6.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某种状态继续发展。

⑥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将长期坚持下去。 7.迫使某人离开某处 ⑦場上的裁判把球员罚下场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以及事物的存在、出现、变化、消失等的词。[1] ①中哥哥的位置从楼梯口到了菜窖; ②中领导从现在部门到地方部门,他所在的部门发生了变化; ③中太阳从天空中落下去,是一种动态的变化; ④中书从某地要掉落位置,书的位置要发生了变化; 等句子中人或事物都有某种动向和倾向,让句子产生趋向性的是“下去”。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2]“下去”在句子中是趋向补语。 二、句子的结构特点 这部分对动词后带有趋向补语“下去”的“把”字句进行分析和描写。把字句的结构特点体现在动词后的成分上和宾语上,把字句中的NP1和NP2是结构中最基础的存在,要想要句子成立V的前后还需要有成分否则句子不成立。 ①管家需要把命令传达下去。 ②管家把命令传达下去。 ③管家把命令传达。 ④管家把传达下去。 ⑤把命令传达下去。 ⑥他想把谈话继续下去。 ⑦他把谈话继续下去。 ⑧他把谈话继续。 ⑨他把继续下去。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结构为“把 + 主语 + 谓语 + 宾语”,用来表示动作的施事者将某物置于某种状态或者进行某种动作。近年来,关于把字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者的重视,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语言功能。 一、把字句的语法特点 1. 结构 把字句的结构通常为“把 + 主语 + 谓语 + 宾语”,其中“把”为助词,用来引导宾语和宾补的关系,主语是施事者,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 2. 语序 在把字句中,宾语和宾补的位置是固定的,即宾语在宾补之前,宾语通常是具体的事物,而宾补则表示动作或状态。 3. 动词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是及物动词或者能够与宾语构成及物关系的动词,表示动作的行为。 4. 语义 把字句主要用来表示施事者对宾语的处理或使其发生某种状态,它强调的是动作发生的结果或者宾语的变化。 二、把字句的语言功能 1. 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结果 通过把字句的结构,可以突出动作的完整性和结果,强调的是动作的完成或者宾语的状态变化,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和具体。 2. 将宾语置于重要位置 在把字句中,宾语通常置于句首或者句中重要位置,因此可以突出宾语的重要性和句子的重点。 3. 表示动作的过程和方式

把字句可以表达动作发生的过程和方式,通过宾补来说明动作的进行和结果,使得句 子更加具体和详细。 三、把字句的研究现状 在汉语语法学界,把字句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相关的文献中,主要涉及到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等方面的研 究。 1. 语法特点 针对把字句的语法特点,许多学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结构、语序、动词选择等 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把字句的句法规则和语法特征。 2. 句法结构 有学者对把字句的句法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其与普通动宾句的区别和联系,从句法角度揭示了把字句的独特语法结构。 3. 语义功能 在把字句的语言功能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探讨了其强调动作结果、突出宾语、表达动作过程等方面的语义功能。 四、把字句的研究展望 目前关于把字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比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关系、把字句 的语法特征和语言功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1. 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在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区别和差异,如何更准确地把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2. 语法特征 把字句的语法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的界定和规范,特别是在动词选择和句子结构上,有 必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3. 语言功能 把字句的语言功能也需要更进一步地探讨,特别是在不同语境和使用场景下,其表达 的语义功能可能存在差异和变化,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加以证实和验证。

再论汉语语法中的主语—谓语结构

再论汉语语法中的主语—谓语结构 摘要: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第 二语言教学规律为我所用,尊重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汲取英语作为“主语突 出型”语言的合理化因素,求同存异,另一方面要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 探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特色之路,突出汉语作为“话题突出型”语言的特点,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谓句进行细化和分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 地一刀切。 关键词:主语—谓语结构;话题—述题结构;汉语国际推广 主语和话题问题是汉语语法中的核心课题之一。主语和话题,这些概念存在 的依据受到广泛的质疑和争论。汉语中没有任何语法现象像这个问题饱受争议。 汉语语法中是否存在主语和话题这些范畴?他们的关系如何?它们是只有其中一个,还是两个都有,或者两个都有,但不同时存在于同一层面?进而延伸出另一 个根本问题:即汉语的句法结构到底是主语—谓语结构还是话题—述题结构?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 一、主语和话题问题之争 中西方学术界不同的学者对该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 独到的见解,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以分成下面三派: 1.1 主语话题等同论 该派认为,汉语语法中的主语成分可以理解为话题成分, 其他语言中的主语 成分在汉语中相应的平行成分就是话题成分。就汉语而言,主语成分和话题成分 只是指称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术语而已。汉语的主谓结构就是话题—述题结构。 持此观点的代表学者是赵元任和朱德熙等。赵元任最早把话题的概念引进汉语语 法研究中1,他承认“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但这种句

子在汉语里比例不大,所以他提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 看待,较比合适”2。赵元任的这种观点,是把主语和话题完全等同起来。 朱德熙早期的观点与赵元任的主语话题等同论是一致的,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认为,“说话人选来作主语的是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谓语则是对于选定了的 话题的陈述”3。 1.2 主语话题不在一个层面论 该派认为,汉语跟其他自然语言一样,语法平面只有主语成分和主谓结构,没 有话题成分和话题—述题结构,话题是语用平面的概念。在此共同思想下,有的学 者较多地关注语法平面的主语问题,如朱德熙、范晓等。 朱德熙在《语法答问》中观点也发生了变化。论述到; “象主语是话题、主题、陈述的对象一类的话,只能从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进行语法分析,一定 要分清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平面。结构平面研究句子里各部分之间形式 上的关系。语义平面研究这些部分意义上的联系。表达平面研究同一种语义关系 的各种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区别。这三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主语、宾语属于结构平面,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等属于语义平面, 话题、陈述属于表达平面”4。由此可见,朱德熙看到了主语和话题是不同平面的概念,并对二者进行了区分。 范晓在自己的力作《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指出,“话题是语用分析中的重要 概念。它跟主语、施事属于不同平面。主题、主语与施事是可以独立并存地概念。主语是属于句法关系的概念,它是与谓语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话题是交 谈功用上的概念,是交谈双方共同的话题,是句子是叙述的起点,常代表旧的己知 的信息,它是与评论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语用成分”5。 同一个句法单位在语法中是主语,丝毫不影响它在语用中是话题,反之亦然。 语法平面有主语,语用平面有话题,任何语言都是如此。 1.3主语话题并存论

“把字句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把字句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在我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很高,加之“把”字句自身的用法十分复杂,称它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篇教学设计将通过具体语境环境设计对“把”字句的基本形式、语法功能作用进行教学与相应的练习,以使留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把”字句的用法和特点,能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教学过程: 利用动作演示的展示技巧展示语法点(在进入教室之后,把教室的门关上)在正式上课后,通过与学生们的交谈,问学生相关的问题,“刚刚老师做什么了?”让学生用汉语表达出来,并写下同学们的答案,比如“老师关上门”。这时引出“把”字句,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把门关上了。”这个句子,对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引出了“把”字句的第一个作用,语用表达的需求,强调动作的处置结果,当然在这个时候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这样的一种语境情况,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把”字句的“处置”作用。同时这时也可以指出,我们说的“门”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指教室的门。接着写出“把”字句的形式: 主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 接着,问同学们这一句型的否定形式是怎样的,老师没有把门关上。介绍“把”字句的否定形式,在“把”字前加上否定词“不”、“没”、“没有”。 在这之后,再通过动作演练的方式,做把书拿起来这样一个动作,让全班同学进行练习,写出“把”字句以及它的否定形式,对这一基础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更多的例子,说明在“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副词或助动词,则应该出现在“把”字前面。 接着可以使用一些教具以及一些情景模拟的形式引出“把”字句,归纳法,列出一些“把”字句的一些句子,并找出规律,掌握“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以及“把”字句中动词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和归纳,对“把”字句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在一开始的句子中,“老师把门打开了。”“我把饭吃了。”并让学生可以自己造句,归纳出第一种类型:动词+ 了(着) 我把地扫一扫、我把黑板擦一擦,说完这些,可以告诉学生们,“现在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一说”,得出第二类:动词重叠第三类:动词+动量(时量)宾语通过答问的方式,给出非“把”字句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改写,我看了两遍书,让学生进行修改“我把书看了两遍了.” 第四类:动词是动结式、动趋式。这种较难理解,可以用具体情境的方式,那一本书拿到窗台上,让学生回答,老师把书拿到窗台上。 第五类:动词+介词短语老师把画挂在墙上、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 第六类:动词+ 人称代词把书给我

汉语把字句的及物性研究.doc

汉语把字句的及物性研究 ﻭ ﻭ 语言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汉语把字句及物性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ﻭ 及物性系统是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框架下的一个语义系统,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感所想划分抽象成一系列的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而范畴化。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突破了将及物性限制在动词研究领域的做法,明确指出及物性是由整个句子,而不是单单由一个动词决定的,及物性系统确立的是语言中所体现的不同类型的过程及其所表现出的相应结构。ﻭﻭﻭ一、及物性系统理论ﻭﻭ语言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交际的工具。韩礼德功能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反映和描述着人类的各种经验(经历),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分别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ﻭﻭﻭ及物性系统将人类各种经验分为六种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以及存在过程。如此,我们就可以选择各种过程及其有关的参与者(涉及某一过程的人、物及抽象概念)和环境(与过程有关的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伴随、原因、条件、身份等因素)来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我做了一顿饭,是物质过程,强调的是某一事件的发生及过程。ﻭ 我喜欢,则是心理过程,体现感觉、认知、喜爱等心理活

动。李白是一个诗人,反映的是李白和诗人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关系过程。痉挛、眨眼、微笑、希望、幻想等动词兼表生理活动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它们构成的句子则表示行为过程,例如昨晚,我又做梦了,梦见XX工业园开了。言语过程强调的是运用言谈来交流信息,一般由告诉、汇报、上告等动词构成,例如小明告诉我一个秘密。存在句形式及其各种变体表示的是存在过程,地上有一滩水表示水在地上存在的过程。及物性系统关照的是过程的类型、过程与参与者、环境成分以及参与者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它是联系外界与语言的桥梁,既可以让我们选择各种过程组成小句,也可以运用它去解释分析语言结构如何表述人类主客观世界的现象和经验,对语言现象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意义。 ﻭﻭ二、汉语把字句研究渊源ﻭﻭ 1.她卖了。2.她把卖了。 ﻭ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到,原本位于动词之后的参与者()到了把字句中被提到了动词卖之前和把字之后,我们将把和其后的参与者并称为把字句结构。 ﻭ 把字句的研究,早在1924年,黎锦熙先生就曾从句式角度做过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提宾一说。他认为把字句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原本位于动词之后的宾语提至动词之前。然而,黎先生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关注把字句的句式结构,对于把字句所表之意基本没有论述。吕叔湘先生在1942年的《语法要略》中,从动词的意义限制、把字宾语的性质、谓语动词前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