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

献综述》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7]唐贤清,陈丽.“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语言研究,2011(3).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其最大特色是打破共时和历时的畛域,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语法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的”。因此,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语法化视角的引入不仅能深化我们对汉语语法演变事实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汉语共时语法系统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熊舒婷,张健,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

一、汉语“死”的语法化国内研究现状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西方学术界之外被认识到的,至迟在10世纪,中国学者就区分了“实字”和“虚字”,而元朝的周伯琦已明确指出“所有的虚字均来自以前的实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化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文章和著作全面打开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大门,使语法化研究真正成为了中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汉语语法化理论全面发展起来。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里认为有四个原因促成了语法化:语用原因;认知心理因素;语言间的接触;语言内部结构。刘坚、曹广顺、吴福祥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提出了四个原因:句法位置的改变(在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位置的改变、结构关系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词义变化(词义变化也是影响词汇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影响

(在词汇语法化过程中,语境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从西方语言学中引进的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语法现象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沈家煊(2004)

的研究表明,在汉语的语义演变中“足量准则”也起一定的作用,尽管其作用是次要的。

二、汉语“死”的语法化国外研究现状

语法化最早由法国学者Meille提出,他在1912年的《语法形式的演化》中首次提出“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一词,用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Humboldt(1825)提出语法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个阶段,并将这些阶段跟他的语言类型学

说(孤立语一粘着语一屈折语)联系起来。Milelet堪称现代研究语法化的先驱,他在《语法

形式的演化》(1912)中不仅使用了grammaticalization一词,而且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观点:一是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二是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来;三是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Hopper(1991)曾列出语法化的五条原则:并存原则(一种语法功能可以同时有几种语法形式来表示,一种新形式出现后,旧形式并不立即消失,新旧形式并存);岐变原则(一个实词朝一个方向变为一种语法成分后,仍然可以朝另一方向变为另一种语法成分,结果是不同的语法成分可以从同一个实词歧变而来);择一原则(这条原则与并存原则成互补关系);保持原则(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虚词的来源往往就是以这些残留的特点为线索考求出来的,残存的特点也对虚词的具体用法施加一定的限制);降类原则(如果把名词、动词看作主要词类,介词、连词、助词等其他词类看作次要词类,那么实词词义的虚化总是伴随着词性的降格)。Traugott& Heine(1991)指出,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的,要使这方面

的研究取得进展,应该着重发现那些阻碍或阻止语法化发生的因素。

三、总结

根据阅读国内外语法化相关研究发现,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涉及语法化的兴起与发展、语法化特征以及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基于对国外语法化研究新进展的初步了解以及汉语语法化研究现状的粗浅观察,在当前和未来的汉语语法化研究中下述问题已逐渐被引起重视,即结构式语法化的研究、语法化模式的研究、话语标记语法化的研究以及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演变研究。

参考文献:

[1]Bybee,Joan.Cognitive processes in Grammaticalization[A].University of New Mexico.Online,2002.

[2]Bruyn,A.Grammaticalization in Creoles:The Development of Determiners and Relative Clauses in Sranan[M].Amsterdam:IFOTT,1995.

[3]Croft,William.Syna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4]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现代外语,2003(1):85-93.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李宗江.幾个含“死”义动词的虚化轨迹[J].古代汉语研究,2007 (1).

[7]唐贤清,陈丽.“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语言研究,2011(3).

[8]王寅.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69-74.

[9]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纵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10]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18-24.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关键词:语义学,汉语歧义,歧义成因,消除歧义 一、文献综述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学科。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语义特征;它把语义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去研究,探讨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以及语义间的关系等。 “语义学”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在1893 年首先提出来的。1897 年,Breal 编著的《语义学探索》一书问世,标志着今天所理解的语义学开始逐步形成。1900 年,这本书被译成英文,书名为Semantics : 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这本书是第一部语言语义学著作,其研究的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随后,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语义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0 年代逐步显露发展势头,从70 年代起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语义学,发表关于语义学的著作,语义学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 近十年来,现代语义学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多纬度和多层次的几个显著的特点。如果说传统的语义学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意义层次的话,现代语义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语言意义的多层次的考察。笔者经过对近十年的文献研究发现,认知语义学和规范语义学是当代国际语义学研究的两大主流取向。认知语义学就是在认知学的框架内研究语义,对心智进行经验性的研究,它对传统形式语义学的外部缺陷有着深刻的认识,是当代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规范语义学的核心概念是形式体系,即一种抽象的模型结构,模型的抽象性意味着广泛的语义空间,进而彰显出语义自身的自由度。从蒙塔古最初建立规范语义学到后来克里普克等人的继续发展,出现了诸如类型理论,模态理论范畴语法,博弈语义学等新的学说,特别是后来帕蒂等人对蒙塔古语义学的不断完善,充分表明了规范语义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而国内近十年的语义学研究也遍布了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例如张辉的《认知语义学述评》;对框架语义学的研究,例如陶明忠、马玉蕾合著的《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语义学在对隐喻的研究中的应用,例如于莹的《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隐喻研究》;对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例如康灿辉的《试论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对语义学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例如王向君的《浅谈语义学与语法教学》。而对于歧义现象的语义学研究主要是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研究,例如高桂莲、陈颖、王海岩合著的《对英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却鲜有对汉语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所以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二、歧义的成因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将对歧义的主要成因进行分类和剖析。 (一)、语音歧义 汉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一般存在于口语中。语音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同音字引起的歧义 例句:甲:“请问您贵姓?” 乙:“免贵姓zhang。” 在这个例句中,zha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在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语音歧义。 2、一词多音引起的歧义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 献综述》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7]唐贤清,陈丽.“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语言研究,2011(3).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其最大特色是打破共时和历时的畛域,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语法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的”。因此,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语法化视角的引入不仅能深化我们对汉语语法演变事实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汉语共时语法系统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熊舒婷,张健,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 一、汉语“死”的语法化国内研究现状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西方学术界之外被认识到的,至迟在10世纪,中国学者就区分了“实字”和“虚字”,而元朝的周伯琦已明确指出“所有的虚字均来自以前的实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化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文章和著作全面打开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大门,使语法化研究真正成为了中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汉语语法化理论全面发展起来。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里认为有四个原因促成了语法化:语用原因;认知心理因素;语言间的接触;语言内部结构。刘坚、曹广顺、吴福祥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提出了四个原因:句法位置的改变(在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位置的改变、结构关系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词义变化(词义变化也是影响词汇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影响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文献综述——以俄汉翻译为例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以俄汉翻译为例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学科理论对翻译学自身研究起着十分关键的指导 作用,五十多年来大批优秀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钻探。文章 以俄汉翻译为例,通过搜集和剖析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的相关资料,简单回 顾了该学科视角下翻译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脉络,分析、概括了国内外学术界在这 一领域研究的成就和瑕玷,以期译学研究“黄金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俄汉翻译;翻译研究;综述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创立,它不仅研 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基本问题,而且研究语言的意义和 功能,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20世纪后半叶,它俨然成为国际最有影响力的语 言学理论之一,而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与语言学的发展保持着一致的步伐。巴斯 内特和勒费维尔指出,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时,由于其 自身交叉性,它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大量其他学科的成果,如语言学、符号学、 哲学、人类学、文学等等(Bassnett&Lefevere,1992:vii)。其中,作为一种适 用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学的发展起着十 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几十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的翻译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大量出色的文献和作品发表、出版。基于此,文章回顾了五十几年来该领域研究 脉络及现状,分析并归纳了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期促使越来越多不 同学科不同领域杰出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推动系统功能语言 学视角的翻译学研究快速发展。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动态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动态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探讨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学科,近年来在国外的研究呈现出许多新的动态和趋势。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包括研究方向、学术会议、人物成就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关键词分析的方式,展示这些研究成果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我们将基于这些最新动态,展望未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探讨这些动态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学领域向多个学科领域扩展。目前,国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涉及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与认知过程的关系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互动等方面。同时,研究者们也开始注重跨学科研究,将认知语言学与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领域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人类思维和语言的理解。 近年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与认知语言学相关的学术会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CLAW)主办的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这些会议的主题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的各个方向,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推动了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发展。 许多知名的学者和专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George Lakoff,他的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有诸多年轻有为的学者,如Annette Karmiloff-Smith和Kasia Morsink,他们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关键词,如“隐喻”、“概念语义学”、“语法化”和“儿童语言习得”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关键词在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究者们不仅隐喻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还探讨了隐喻在思维和概念结构中的地位。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隐喻在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中普遍存在,并且其使用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理解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视角。 概念语义学主要词汇意义和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从概念语义学的角度研究多义词和词义演变。一项最新的研究通过对英语多义词的考察,揭示了词义演变背后的认知机制,这为理解词汇意义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语法化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语言形式的演变和其背后的认知机制。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从语法化的角度探讨语言

认知语言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急求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摘要:“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语文 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核心理念,挤兑了“语文能力” 的核心地位。 目前,人们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对人们探讨的焦点——“语文素养”的内涵的有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语文素养内涵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 次明确地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并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 于是,“语文素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素养”这个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人们对这个词本身的 理解不同,分歧很大,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不绝于耳。在这些争鸣和讨论中,“语文素养”的内涵 是其探讨的焦点。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语文素养”的内涵研究作贯通式的把握,希望能对“语文素养”的研究有所 借鉴和帮助。目前,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从宏观方面把“语文素养”看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2] 何惠、李东航认为“语文素养”应该包含 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焦急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 能力等;二是过程与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 思想观念等。 [3]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分层的完整结构。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情感和语 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 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 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 [4] 彭小明认为可以把“语文素养”分为以下四个层面:①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辑、文)和程序性知识。②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 ③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④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时光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方面。 [5] 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 度目标属于“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个门学科共同承担的目标。 [6] 第三种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根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王小明把“语文素养”分成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课文内容知识、语文知识和课文背景知识)、语文智慧技能(字词学习、句子学习和篇章学习)、语文认知策略(如SQ3R阅读策略)、语 文动作技能(发音技能和动作技能)和语文情感与态度。

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探讨

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探讨 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文在认知翻译学研究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和范畴化的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论述了翻译的范畴属性、源语和目标语的范畴关系、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以及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等问题。 第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翻译直接与语言相关,涉及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涌现了许多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流派。就翻译理论而言,理论翻译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大转向,即“文化转向”“语言学转向”和“认知转向”。每一次转向都对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发了新的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限于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围,本研究只聚焦后两种转向,即“语言学转向”和“认知转向”。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综观整个西方译学的发展历程,把翻译问题放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已成为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刘宓庆1999)。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虽然世界语言学研究历史悠久,其研究范式也大致经历了由语文学到传统语法和历时比较语言学,再到结构主

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最后到认知语言学的嬗变(文旭、司卫国2018)。但是,真正把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因为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语文学、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不研究翻译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多数语言学研究者对翻译研究的兴趣不足。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当时的语言研究者试图客观地描写语言现象,为的是使语言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于是,很多语言学家追随索绪尔的研究思路,聚焦“语言”(langue),一定程度上忽视“言语”(parole)。第二,翻译研究者质疑语言在翻译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他们主张翻译是一种多维度、多视角活动,语言在翻译中的地位不是那么明显,其作用不足轻重。诚然如上所述,翻译和语言学终究结合在了一起,但这已经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语言学与翻译的结合受到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世界范围内的翻译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非文学翻译的需求。其次,翻译研究者慢慢地意识到了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而语言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也为翻译与语言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二十世纪中期以后,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诞生了诸多语言学的分支。这些分支学科不再局限于对“语言”的研究,也将“言语”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由此催生了许多从语言学视角来研究翻译的流派。翻译研究者愈加发现翻译现象、翻译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借助语言学的术语解释和说明。 1.2 研究问题

认知语法

文献综述 课程:语言学统计方法 研究方向:语言学 学号: ******** *名:***

目录 1.0引言 (2) 2.认知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 (2) 2.1七十年代的兴起阶段 (2) 2.2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2) 3.认知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 (3) 3.1八十年代末的引进阶段 (4) 3.2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4) 4.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4)

认知语法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代表语言学研究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是21世纪语言学界的一种研究范式,其特点是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认知语法指的是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所有关于语法研究的理论,包括Ronald W.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eonard Talmy“概念组织系统模型”、Charles J.Fillmore和Adele E. 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等理论,统称为“语法研究的认知途径”。[1]狭义的认知语法就是专指Langacker所创立的语法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知语法”。在所有这些理论中,Langacker的理论体系最完备,影响也最大。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后者。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特点这一角度来考察语法结构,其基本假设是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由人对世界的认识作为中介。其更注重寻找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并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时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式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式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2.认知语法在国外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常指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八九十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盛行于欧洲和北美及其他国家,本世纪已渐成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它是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George Lakoff,Ron Langacker和Len Talmy等,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就是对作为组织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等工具的语言的研究。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分为两大领域,其一为“认知语法”,奠基人是Ronald Langacker,其二为“认知语义学”,奠基人是George Lakoff。 2.1七十年代的兴起阶段。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了,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了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认知语言学则不同,它是直接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人类的各种认知能力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描写。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密不可分,语义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认知问题,语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义,语法和语义密不可分。认知语法的奠基人美国语言学家Langacker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跳出了形式主义的框架, 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关于语法结构的概念观,即根据认知过程来描写语言组织结构的一种观点,创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认知语法。最初Langacker将他所创立的理论称之为“空间语法”,后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广他的理论,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将其理论改称为“认知语法”。 2.2 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认知语言学在80年代逐步发展其学术思想,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认

汉语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和研究汉语言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本文旨在综述关于汉语言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领 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探讨汉语言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与应用。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系统,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内涵。汉字的起源与演 变是汉语言研究的基础,相关研究者通过考古文献、甲骨文和金文等 多种方法,对汉字的形状、结构和语义进行研究,揭示了汉字演变的 规律与特点。 二、汉语音系与音韵规律 汉语的音系是指其音素、音节和音变规律等,对研究汉字的构词和 语音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涵盖了汉语的音韵组合规律、声 调变化和语音变异等,通过对语言声音的研究,揭示了其结构与演化 的规律。 三、汉语语法与句法结构 汉语的语法与句法结构是研究汉语的核心内容之一。语法研究探讨 了汉语的词类、短语和句子构成规则,句法结构研究则着重分析句子 成分的意义和格式,在句法树和句法角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四、汉语语义学与词汇研究

语义学和词汇研究是对汉语词义和搭配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语义 学研究涉及到词义的内涵和外延、语义关系以及义原的建立等,词汇 研究则着重讨论词汇的用法和搭配规律,以及词义的多义性和歧义性等。 五、汉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领域,涉及到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 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二语习得研究则关注于非汉语母语者学 习汉语的心理和认知过程,以及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汉语社会语言学与方言研究 汉语社会语言学研究关注汉语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和影响,揭示社 会变量对汉语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影响。方言研究则主要探索中国 不同地区和族群的语言差异和变种,以及方言的发展和保护。 七、汉语应用研究与语言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汉语言在计算机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 翻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涵盖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 信息检索和语言模型等内容,为人工智能技术和汉语言应用提供了理 论和技术支持。 八、未来发展与挑战 虽然已有大量关于汉语言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 的问题和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汉语语义和语用的细微差别,

当代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变化研究

当代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变化研究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汉语变化的研究既有时间上的跨度,也涉及对语言形态、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多个方面的探讨。本文从当代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介绍汉语变化的主要形式和研究方法,并探究这些变化在语言交际和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汉语变化的主要形式 汉语是一种内疚语言,即表达意义时使用词汇的声调、音节长度、音量和语调等因素来区别词义。因此,汉语的变化主要出现在词汇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上。 词汇的内含意义变化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时代变迁,汉语中不少词汇的内涵意义发生了变化。比如,“爱国”一词在早期的使用中主要指对国家的喜爱和崇敬,而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这个词的内涵意义逐渐扩展为热爱民族的情感。类似地,语言中的“成功”、“幸福”等词汇也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发生了内含意义的扩大和纠错。 词汇的外延意义变化

汉语中的外延意义变化主要展现在新词的出现和旧词义的演变 两个方面。新词的出现既包括外来词的汲取和发明词汇等多种形式,也涉及到语音、语法等多层面的变化。比如,在电子科技和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英语词汇进入了汉语,并且按照 汉语的语音、语法等规律进行了适当的改变,成为了新词。 而旧词义的演变则是因为语言使用者在日常交际中的经验积累 和语言习惯的转变。比如,“丰富”一词在早期的使用中主要指数 量的多寡,如“丰富的粮食”、“丰富的物资”,而在后来的使用中,这个词的意义逐渐扩展为包含内容的丰富和丰富程度的高低等多 个方面。 汉语变化的研究方法 汉语变化的研究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多种选择。以下是其中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语料库分析法 语料库分析法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指的是 根据大规模语言材料的统计分析,来揭示语言中的变化、发展和 使用规律。例如,利用现代汉语语料库,可以检索“爱国”的使用 历史和各种语境下的含义变迁,进而分析其内蕴意义的变化规律。 对比研究法

浅析认知视角下现代汉语无量名词的语义特征

浅析认知视角下现代汉语无量名词的语 义特征 摘要:一些学家将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分为有量名词和无量名词,但对无量名 词的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无量名词的概念特征,并从认知视角下围 绕现代汉语无量名词的语义特征开展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视角;无量名词;语义特征 引言:汉语言学者编制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根据名词的使用习惯 和语义特征将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划分为两大类,有量名词和无量名词,有量名词 又被划分为七小类,对名词子类的定量研究结果分析,无量名词所占比重仅次于 个体名词,位居第二,虽然汉语言学者对无量名词研究不多,但其重要性不应被 忽视。 一、无量名词的提出及概念 现代汉语将汉字进行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简便地概括描述词语的语法功能 而将语义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词语归类在一起,《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 根据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将名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量名词,具体包括个 体名词、物质名词、可分集合名词、不可分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过 程名词,一类是无量名词。有量名词可以与不同的量词搭配,例如一头牛、一匹布、一箱衣物、一些车辆、一个中国、一场暴雨等,而无量名词不能与量词搭配,比如安危、饭量、芳龄、国门等名词,无量名词不能被量词修饰,从语义特征上 看也比较复杂。无量名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含有数量概念的名词,一类是表 达范围的范围名词。 认知视角下,人们认为名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空间性,空间性是众多语义特 征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空间性是指人或事物占有一定的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 的三维特征,有量名词的语义特征使大多有量名词都有三维空间性,比如上述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纳西传统词汇文化语义初探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纳西传统词汇文化语义初探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保护问题也越发突显。对于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及纳西语的研究虽较之更多濒危语言而言,研究和保护力度稍好,但随着纳西民族汉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纳西语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急需加强,特别是对于承载着丰富民族文化语义的传统文化词汇的研究更显如此。对于文化词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文化的了解,且有助于对纳西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文化词汇 文化词汇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负载着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隐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含义。词汇的文化语义,就是词语的概念意义所包含或附着的反映该语言使用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审美心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因素的语义内容。 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于词汇文化语义的研究,几十年来已有众多学者从哲学、语义、文化、功能、翻译、跨文化交际等多方视角探讨了汉语、英语、俄语等语言的文化语义内涵,如王德春(1998)、常敬宇(1995)、廖七一(2002)、张高翔(2003)、杨元刚(2005)、杨再红(2009)等,研究学者众多,成果丰硕。但前贤对于词汇文化语义的研究大多数囿于结构主义语义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仍然停留在对文化词语的义素分析及语义的跨文化差异的客观描述等方面,且目光主要聚焦于主流语言,对于少数民族语言传统文化词语的研究备受冷落。 二、纳西传统词汇研究现状 纳西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于滇西北丽江市。迄今对于纳西语的研究主要涵盖语音、语法结构、历史地位、语法化等方面。在语音方面,如和智利(2015)分析了大具纳西语的词头a-;许源(2015)概述了纳西语语音系统;戴庆夏、傅爱兰(2001)重点分析了诸如形态、格助词、语序等语法标记及其优先等级;戴庆夏(1993、1992)阐述了纳西语的松紧元音问题及彝缅语鼻冠声母的来源及发展;和耀(2011)阐述了纳西语四音格词的语音结构;杨鉴(2011)分析了纳西语辅音的主要声学参量;杨焕典(1991)从纳西语的紧松元音对立分析了汉藏语系语音发展轨迹;姜竹仪(1980,1994)分别关注了纳西语的构词特点及纳西语的推行措施。在其他方面,如木仕华(2015,2003,2001)分析了纳西语中的蒙古语借词、动词语法化现象及纳西东巴文与藏文的关系;杨夏梅(2015)论述了纳西语中的存在句;杨维娜(2014)阐释了纳西语比较范畴的否定结构;李子鹤(2013)分析了原始纳西语极其历史地位;张毅(2007)分析了纳西语否定副词的语义特点。相关研究学者颇多,不一一而述。近年,也有个别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关注纳西语颜色词,如张凤(2013)及张积家(2008)。 纳西族传统文化词汇特指纳西语言中直接或间接负载着纳西民族文化信息的传统词汇。目前尚未有学者系统进行过纳西族传统文化词汇的研究。纳西族传统词汇文化语义的差异性实际上就是纳西语民族性的表现,反映了纳西民族认知和观察世界的特有方式和心理。纳西族传统词汇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相关课题的研究意义深远,如纳西族传统文化词汇有哪些?如何分类?内部有哪些构成机制?其文化语义如何形成?文化转义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研究综述 摘要:在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的理论基础上,从词族、从构词方法角度分出的 “詞群”、词义的发展以及词与词在意义方面的联系四个方面对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表 现进行整理,结合语义网络在认知理论视域下的相关研究,讨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 学生习得词义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构建并形成多种形式的词汇语义网络,有利于解决对 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率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 一、对外汉语词汇语义网络的理论基础 不同学术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对意义的表征形式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意义研究 的不同范畴或类别。语言语义学关注的是语词通过语法规则所反映出来的语义特征,以及 意义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强调从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语词意义演变的原因和规律。语言中的词义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义场内,英国语言学家Leech突破了已有的框架, 他在《语义学》一书中采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对语义场内词义间的聚合关系做了很有意义 的分析,不仅归纳了意义的七种类型,还将“理论”语义学和“应用”语义学结合在一起。贾彦德(1982)在Leech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化汉语为材料,对语义场的聚合关系进行 了更深入的研究。逻辑学的语义研究是根据自然语言的语义特征和规则系统,并结合代数 方法分析自然语言语义的多种表述。袁毓林(2002)在讨论支持信息抽取的语义资源的建 设问题时,提出建立一种标有语义关系网络的精炼语料库的构想,认为要研制这种比脚本 和框架更为精细的语义网络,首先要研究和发现词项之间、句子之间什么样的语义关系对 信息抽取是有用的,从而发展新的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 言是自足的,由于在语义问题上的分歧导致学术观点的分裂而形成的生成语义学认为语义 和语法不能截然分开,语义是语法的基础,且具有生成性。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来源于语 言使用者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正 如Lakoff(1980)从原型范畴入手研究语义,提出“说话人对情景进行概念化的手段是语义表达形式的来源”。沈家煊(1994)对“语义描写”进行阐释时指出一个词语有若干个 约定俗成的意义或义项,这些义项构成一个有层次的语义结构或网络,义项与义项之间有 具体和抽象的关系,通过举例说明在词义网络上不同的节点或关系“突显”的程度不一, 其中最突显的意义就是这个词的典型意义。 周祖谟(1958)很早就提出“词汇构成一个统一的词汇体系”。周国光主张由概念系 统入手,推导反映概念的词汇也成系统。徐国庆(1999)在前人研究语言形式、意义、结 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汉语词汇层进行了考察,他倡导词汇系统三个平面中的聚合平面就是 某一词汇成分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文字这五个方面与其他词汇成分发生关联而形 成的“辐射聚合”构成的“网”。常敬宇(2003)指出现代汉语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精品文档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引言 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关于翻译的标准,我国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就有了“文”与“质”之争,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之争;还有清代翻译大师严复于 1898 年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 1951 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信”、“达”、“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先生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1964 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除了国内的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之外,早在1972 年,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 ?弗雷赛 ?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就提出了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冯庆华 2002 : P4-5) 对于如何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和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

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1. 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在翻译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义。英语中的一词多义,汉语中的一字多义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例如在 1980 年版的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the 2ndCollege Edition)里,run作为不及物动词有31个释 义,作为及物动词有 5 个释义,作为名词 26 个释义,作为形容词有 4 个释义,并专门收列成语搭配 20条。汉语中意义和搭配最多的字是“上”。在上海辞海出版社出版的《辞海》里,“上” 有 17 个意义和194 个词语搭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义将更加丰富。谈到语言符号的意义,早在 1974 年第一版的《语义学》里, G. Leech 就提出了词语具有七种意义,这已是保守的说法。它们分别是概念(外延)意义、内涵(隐含)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正因为语言符号有如此多的意义,人们常常把心理词库比喻成一个网络,词语在不同语境下,不同的说者和听者头脑中,不同搭配等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其次,除了在材料的理解中遇到了选义的问题外,译者在表达中还将遇到选词的困难。在对原文正确理解了的基础之上,译者有多种正确的表达方式可供选择,可哪一种是最恰当、最地道的呢?光用一个汉字来表示 die 这个概念的词就有:死,亡,故,卒,弱,逝,殁,毙,薨,崩,殪等。 还有在前面谈到翻译标准时,“文”与“质”之争实际是直译与意

认知视角下汉语中含动物词汇表达意义演变研究

认知视角下汉语中含动物词汇表达意义演变研究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成分;隐喻;转喻 1.引言 近年来,基于认知视角下的语言词汇研究出现大量研究成果,比如,熊奕(2012)在《浅谈认知视角下汉语数字词汇的意义演变》中指出,”隐喻和转喻是数字词汇意义改变的两种重要方式”。那剑(2012)在《基本英汉数词的认知语义探析》一文中提到“英汉基本数词的隐喻由数量范畴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影射到其他范畴,使数字概念不断扩充,语义不断扩展,产生相应认知语义”。也有基于心理语言及社会语言学对含动物词汇表达进行研究的,但基于认知语义学视角下对含有动物词汇表达的成语、谚语的中动物词汇研究相对较少。 在汉语中含动物表达的词汇非常丰富,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牛头不对马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例不胜数。在英文在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含动物的表达,比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Every dog has his day 等等,如Degler(1989)所说‘there appear so many animal phrase and expression that a book listing them all would be a small dictionary 。这说明人们对于动物的认识不仅体现在其单纯的生物个体上,更体现出普遍的思维认知效果。不同国家学者对中的含家养动物词汇表达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对非英语语言中的带有侮辱性性质的含动物词汇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且和英语中相关动物相对比,试图找出这些动物的含义是否相同,比如,在英语中“狗”有“忠诚”“善良”含义,而在中文里有“阴险”“狡诈”之意。 此类含动物性词汇的表达的研究,从认知的角度看,它们体现的更是对人类行为中或性格内在的一些难以形容的品质的描述,国内也有大量学者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比如,颜红菊(2009)研究了认知视角下的语义成分分析法。朱彦(2010)探究了语义成分、意义的结构及释义语言研究的价值。章华霞(2006)分析了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当然在教学领域中也有刘强对语义成分分析与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2004)等。 2.理论框架 ‘Semantic Molecules are composed directly of primitive Semantic features Goddard(1998).基于这一理论,本文主要探讨含动物词汇表达的意义演变。关于词汇意义的演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束定芳将其归纳为:语言学原因,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外国文化原因和新事物的诞生。而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类一般的认知和经验的学科,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言。也就是说,语言的产生、使用和都离不开人类的认知过程,语言的结构,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思维,而语言的价值正体现了其本质所蕴含的的意义之中。在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基于语义成分的分析,探讨含动物词汇的表达如何实现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