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iRNA-2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miRNA-2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miRNA-2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邱实;孟凡旭;刘念;刘林林

【摘要】目的检测MicroRNA-21(miRNA-21)在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2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晚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Ⅰ期和Ⅱ期)结直肠癌(P<0.05);低分化肿瘤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14(018)001

【总页数】3页(P91-93)

【关键词】微小RNAs;结直肠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邱实;孟凡旭;刘念;刘林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前明显上升[1]。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microRNA (miRNA)是由Lee等于1993年发现的一类新的长度为19-25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参与了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命过程。近些年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发挥类似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2]。本次研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miRNA-21在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2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2年8月于吉大三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未行放化疗。患者年龄52岁-74岁,中位年龄62岁,男26例,女16例,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进行TNM分期。取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取材部位距离肿瘤边缘至少5cm的正常肠黏膜组织),离体10min内放入液氮保存;抽取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液,保存于超低温冰箱。抽取同期16例健康人血液,年龄49岁-76岁,中位年龄61岁,其中男10例,女6例。

1.2 试剂及仪器

Trizol试剂(Takara公司)、DEPC 水(Takara公司)、miRNA isolation提取分离试剂盒(Takara公司)、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Takara公司)、Hairpin-itTM miRNAs RT-PCR Quantitation Kit试剂盒(苏州吉玛基因股份

有限公司)、引物hsmiRNA-21及内参U6均购自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ABI-7300实时荧光定量仪(美国ABI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RNA提取取3-5ml血液样本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至10ml,3 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1ml Trizol,按照miRNA isolationg提取分离

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步骤提取miRNA。

取液氮保存组织样本约500mg,研磨后加入1 ml Trizol,然后按照miRNA isolationg提取分离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步骤提取miRNA。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提取RNA的浓度及纯度,其 A260/A280比值应在1.8-2.1之间,计算RNA浓度用于进一步实验。

1.3.2 RNA的逆转录取3μg模版RNA,加入4 μl 5×MMLV RT Buffer、0.75μl dNTP(10mM)、1.20μl MiR-RT primers(1μM)、0.25μl Rnasin(40U/

μl)及0.2μl 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200U/μl),RNase-free water 将总体系补至20μl构成逆转录反应体系。使用普通PCR仪将提取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反应条件:25℃30min,42℃30min,85℃5min。

1.3.3 RT-qPCR 血清样本和组织样本逆转录得到的cDNA 为模版,按照 Hairpin -it TM miRNAs RT-PCR Quantitation Kit试剂盒说明书加入相关试剂及引物,以U6为内参,在ABI-7300实时荧光定量仪上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

95℃3min预热,然后95℃12s、62℃40s共40个循环。

1.4 数据分析

本试验采用2-ΔΔCt法进行表达量分析。反应体系中荧光信号达到阈值的循环数为Ct,ΔΔCt=(Ct实验组目的基因- Ct实验组管家基因)-(Ct对照组目的基因-Ct对照组管家基因),计算ΔΔCt后再计算2-ΔΔCt值,2-ΔΔCt为miRNA的相对表达比率。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算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3.64±0.31)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1.02±0.12)(P<0.05),miRNA-21在结直肠癌组织(7.17±1.46)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33±0.84)(P<0.05),中晚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组织(7.25±0.76)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Ⅰ期和Ⅱ期)结直肠癌(3.25±0.24)(P<0.05);低分化肿瘤组织(7.18±1.08)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3.31±0.68);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7.16±1.14)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47±0.84)(见表1)。且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 miRNA-21的表达与癌组织中的miRMA-21表达间存在秩相关关系(见图1)。

表1 miRNA-2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临床病理参数 n miRNA-21表达水平性别男26 7.12±1.66女16 6.98±1.26年龄<60岁 27

6.89±1.16》60岁15

7.06±1.62临床分期Ⅰ-Ⅱ 28 3.25±0.24Ⅲ-Ⅳ 14

7.25±0.76病理学分级低分化8 7.18±1.08中高分化34 3.31±0.68淋巴结转移有28 7.16±1.14无14 3.47±0.84

3 讨论

图1 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与癌组织中相对表达率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miRNA参与胚胎发育、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增殖与凋亡等重

要的生命进程[3]。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研究的深入,对miRNA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其通过识别结合靶mRNA从而影响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4]。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尽管miRNAs仅构成人类基因组的1%-3%,但多达30% 的人类基因可能被miRNAs所调节[5]。有50%以上的miRNA基因位于肿瘤相关基因组区域内,多种miRNA在人类肿瘤中都存在异常表达,如结直肠癌中 miRNA-145表达下调[6]、胰腺癌中 miRNA-21表达上调[7]、胃癌中的 miRNA-155 表达上调[8]等。提示miRNA可能发挥类似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miRNA-21是在人类组织中发现较早、研究比较多的miRNA,现已发现在胃癌、胰腺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的上调,因此认为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类癌基因作用。目前已证实miRNA通过作用于 P53、Bcl-2、PTEN 等靶基因,参与肿瘤生长、转移,与肿瘤侵袭及耐药等密切相关[10-12]。

本次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了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miRNA-21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 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且miRNA-21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TNM分期越晚,其表达水平越高,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中表达明显增高,其表达水平还与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肿瘤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同时还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的表达与癌组织中的miRMA-21表达间存在秩相关关系,但未能观察到结直肠癌血清与癌组织中miRNA-21的相对定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有待于更大样本的研究。

本实验入组的42例患者均行CEA及CA-199检测,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仅有4例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但其血清miRNA-21的相对定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的平均

值。且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结直肠癌血清与癌组织中miRNA-21的相对定量

之间的相关性,这使得miRNA-21i的血液检测成为可能。但血清miRNA-21

的检测是否比传统的肿瘤标记物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关文献】

[1]刘寒梢,马越云,肖华胜.血清微小 RNA(miR-129-3p、miR-767-3p和miR-877*)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2012,32(1):42.

[2]Grerory RI,Shiekhattar R.MicroRNA biogrnesis and cancer[J].Cancer Res,2005,65(9):3509.

[3]张众,Xiao GG,石宇,等.细胞生命进程中microRNA调控的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5):477-81.

[4]Krol J,Loedige,Filipowicz.The widespread regulation of microRNA biogenesis,function and decay[J].Nature Reviews Genetics,2010,11(9):597.

[5]Carthew RW,Sontheimer EJ.Origins and mechanisms of miRNAs and siRNAs[J].Cell,2009,136(4):642.

[6]Liu L,Chen L,Xu Y,et al.MicroRNA-195promotes apoptosis and suppresses tumorigenicity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0,400(2):236.

[7]Moriyama T,Ohuchida K,Mizumoto K,et al.MicroRNA-21 modulatesbiological functions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including theirproliferation,invasion,and chemoresistance[J].Mol Cancer Ther,2009,8(5):1067.

[8]Liu L,Chen Q,Lai R,et al.Elevated expression of mature miR-21and miR-155in cancerous gastric tissues from Chines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Bio Res,2010,24(3):187.

[9]Calin GA,Croce CM.MicroRNA-cancer connection:the beginning of anew tale[J].Nat Rev Cancer,2006,66:7390.

[10]Schwarz DS,Hutvagner G,Du T,et al.Asymmetry in the assembly of the RNA ienzyme complex[J].Cell,2003,115(2):199.

[11]Meister G,Landthaler M,Dorsett Y,et al.Sequence-specific inhibition of microRNA -and siRNA-induced RNA silencing[J].RNA,2004,10:544.

[12]Iorio MV,Ferracin M,Liu CG,et al.MicroRNA gene expression deregulat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J].Cancer Res,2005,65(16):7065.

miRNA与肿瘤研究进展

miRN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 的非编码单链RNA,由前体经酶作用而得,它是细胞的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高度保守。miRNA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分化、脂肪代谢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近几年的许多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就miRNA简介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字 miRNA;肿瘤;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NA and cancer [Abstract]MicroRNAs (miRNAs) is a class of non-protein coding single-stranded small molecular RNA with a size of about 22 bases,which is cut by the enzyme from the precursor.It is Highly conserved cell endogenous substances. miRNAs involve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processes in a role of oncogenes or tumor supressors. 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ancer is closely related miRNA .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NA and tumor. [Key Words] miRNA; tumor; progress 1.miRNA简介

miRNA-2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miRNA-2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邱实;孟凡旭;刘念;刘林林 【摘要】目的检测MicroRNA-21(miRNA-21)在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2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晚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Ⅰ期和Ⅱ期)结直肠癌(P<0.05);低分化肿瘤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14(018)001 【总页数】3页(P91-93) 【关键词】微小RNAs;结直肠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邱实;孟凡旭;刘念;刘林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前明显上升[1]。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microRNA (miRNA)是由Lee等于1993年发现的一类新的长度为19-25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参与了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命过程。近些年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发挥类似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2]。本次研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miRNA-21在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2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2年8月于吉大三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未行放化疗。患者年龄52岁-74岁,中位年龄62岁,男26例,女16例,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进行TNM分期。取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取材部位距离肿瘤边缘至少5cm的正常肠黏膜组织),离体10min内放入液氮保存;抽取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液,保存于超低温冰箱。抽取同期16例健康人血液,年龄49岁-76岁,中位年龄61岁,其中男10例,女6例。

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肿瘤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各国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探索肿瘤起源 和发展的机制。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是一类不具备蛋白质翻译 功能的RNA分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肿瘤的发生、 发展、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作用 机制。 1. 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主要通过靶向调控 mRNA的翻译和降解而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中的表达 发生了异常改变,这种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形成、发展以及治疗等方面有关。 miRNA的放疗通常是通过下调抑癌基因或上调促癌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比如,miR-21的高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失败相关联,其靶向调控的基因 包括PTEN、PDCD4、TIMP3等。而miR-34a的表达水平在肿瘤发生的过程中显著降低,该miRNA可以通过靶向调控多种蛋白质,如c-MYC、SIRT1等参与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 另外,miRNA还可以通过调控其他非编码RNA的表达和功能来影响肿瘤的发展。例如,miR-155可以通过抑制miR-23b、miR-145等miRNA的表达而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 2. l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lnc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nt的非编码RNA,它在调控肿瘤中的生长和转移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miRNA不同,lncRNA往往通过调节染色质构象、介导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多种方式影响肿瘤细胞的行为。

lncRNA HOTAIR是一个重要的lncRNA,它的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展、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HOTAIR通过与PRC2和LSD1等组蛋白修饰复合物相互作用, 调节靶基因的乙酰化、甲基化等修饰,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另外,lncRNA MALAT1也参与肿瘤的发展,它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预后不良相关。 3. cir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circRNA是一类环状RNA,其结构稳定性强,不容易被核酸酶降解,且表达量具有组织特异性。circ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多种作用。 circRNA ciRS-7在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其靶向调控miR-7 的表达,从而影响PTEN、PIK3CD等多种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circRNA CDR1as 是一个具有miRNA诱饵功能的circ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CDR1as可以结合大量的miR-7分子,抑制miR-7的表达,从而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等过程。 综上所述,非编码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 作用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到多个分子通路和信号途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具的不断完善,相信我们会在非编码RNA的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

mirna21表达量

miRNA-21是一种在细胞增殖、生存和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是一种重要的miRNA家族成员,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在某些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了miRNA-21在特定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他们发现miRNA-2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这表明miRNA-2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iRNA-21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可以调节miRNA-21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其水平。此外,miRNA-21的表达还可以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炎症、氧化应激和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平衡和调控网络来影响miRNA-21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进程。 miRNA-21的作用机制涉及与靶基因的互补配对,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过对miRNA-21的靶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重要的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蛋白等被miRNA-21调控。这些靶基因的调节作用对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揭示了miRNA-21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miRNA-2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miRNA-21及其靶基因的研究,人们进一步了解了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机制。因此,miRNA-21可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是对miRNA-21的基本表达情况及功能的概括性介绍,对于具体应用还需结合相关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非编码RNA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非编码RNA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许多生物学家和医学专家发现,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非编码RNA是指没有编码蛋白质的RNA,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功能的RNA,可以调控基因表达,从而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因此,研 究非编码RNA与肿瘤的关系对于癌症的发生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种类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逐渐发现了许多种类的非编码RNA,如微小 RNA(miRNA)、长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等。这些不同种类的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1. miRNA miRNA是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与靶基因的3'UTR区域发生 结合,从而使基因的表达受到调控。研究表明,miRNA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模式 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差异。一些mi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会导致细胞凋亡的阻碍, 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例如,miR-21被认为是导致许多惯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 键因素之一,其表达水平上调常见于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中。 2. lncRNA lncRNA是由超过200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影响基因表达的方式较多。有些是通过直接与DNA相互作用,干扰DNA的附着和拷贝。而另一些则是通过 与miRNA竞争性结合而发挥功能。例如,当lncRNA-MALAT1表达增加时,它会 与miR-126竞争性结合,从而降低了miR-126对VEGF-A的抑制作用,进而增加VEGF-A的表达,促进肺癌的血管生成和转移。 3. circRNA

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 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ncRNA是一类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包括microRNA(m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circular RNA(circRNA)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c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将重点探讨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1. 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miRNA是一种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RNA分子,主要通过对mRNA的靶向性降解或抑制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miRNA-21是一个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的miRNA,其促进细胞的肿瘤形态学改变、增殖、侵袭、转移和免疫逃逸等。 研究发现miRNA与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miRNA-200家族的miRNA在CSCs中表达较低,而miRNA-205在CSCs中表达较高。miRNA-200家族的miRNA可以抑制CSCs的自我维持能力和侵袭能力,而miRNA-205则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此外,miRNA也可以通过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来影响肿瘤的发生与转移。miRNA-10b、miRNA-155和miRNA-21等miRNA分子能够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效率。 2. l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基因的表达和转录后调控基因的稳定性。lncRNA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增殖、转化和侵袭等。 研究发现,lncRNA XIST在肺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高表达。XIST通过调节染色体结构,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在肺癌中,XIST抑制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在结直肠癌中,XIST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调节凋亡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机制促进细胞增殖。 另外,lncRNA HOTAIR在乳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肿瘤中也高表达,可以通过抑制miRNA和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功能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展。 3. cir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circRNA是一种闭合环结构的RNA分子,由于其稳定性高和保守性强,被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调控RNA。研究表明,circRNA在肿瘤形成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ircRNA CDR1as是一种在胰腺癌中高表达的circRNA,能抑制miRNA-7的表达,增强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circRNA ciRS-7的表达也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以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 4. 总结 综上所述,ncRNA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包括miRNA、lncRNA和circRNA等多种分子。ncRNA能够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转录、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调控细胞周期和促进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对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机制,并为肿瘤的成因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非编码RNA作为疾病治疗手段的前景

非编码RNA作为疾病治疗手段的前景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被发 现并得到研究。这些非编码RNA包括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微小RNA (miRNA)、小干扰RNA (siRNA)等,它们对基因表达的 调控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相较于编码蛋白质的mRNA,非编码RNA具有结构稳定、表达量较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成为近 年来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lncRNA在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lncRNA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参与信号 通路等方式发挥其功能。在某些疾病中,lncRNA的异常表达与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例如,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lncRNA MALAT1与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等的发生发展 有关;lncRNA H19参与了胚胎发育、心肌细胞增殖、乳腺癌等多 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因此,寻找和研究lncRNA作为疾病治疗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者通过RNA干扰技术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 技术,将针对lncRNA的siRNA、shRNA、CRISPR-Cas9等引物导入体内,使其选择性地抑制或切除lncRNA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

作用。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肺癌、胃癌、直肠癌、 乳腺癌、肝癌等的生长和转移。 二、miRNA在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miRNA是一种21-25个核苷酸的RNA,主要作用是保持基因 表达的平衡。miRNA调节相关基因的翻译过程或在转录后水解靶 基因的mRNA,从而发挥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和病理过 程的调控作用。在许多疾病中,miRNA的表达异常也与其发生和 发展密切相关。例如,miRNA-155的高表达与急性我型白血病、 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关;miRNA-21的高表达与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恶性程度相关。 miRNA治疗是一种基于RNA干扰技术的新型分子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将特异性miRNA模拟剂或抗体送入特定组 织或细胞内,使其与miRNA结合,从而调节细胞活动状态。斯坦 福大学的研究者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将miRNA-34a送入小鼠体内,发现可以抑制肝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 三、siRNA在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早期的结直肠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及时发现和诊断。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介绍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研究新进展。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生长及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自身合成或排出而在患者的体液中出现的一类具有特异性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的分期和预后判断、疗效监测以及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肿瘤标志物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二、常用的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一种糖蛋白类物质,通常存在于胎儿组织中。在成年人中,癌胚抗原的含量非常低,但在某些癌症患者的体液中会呈现明显的升高,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CEA作为结直肠癌的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其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及疗效评价。 2.糖类抗原CA19-9 CA19-9是一种糖蛋白抗原,在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表明,CA19-9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的标志物之一。 以上列举的这些肿瘤标志物是结直肠癌诊断中常用的标志物,它们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肿瘤标志物的新进展 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和监测,但是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成为了当前结直肠癌诊断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因标志物

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基因表达调控的 研究也越来越深入。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已经成为目前生物研究中 的热点之一。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主要通过 结合mRNA 3'非翻译区(3'UTR)上的靶序列,介导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控,包括生长、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代谢以及免疫应答等。miRNA缺陷或异常表达已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的发 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中,miRNA调控的失衡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及进展。本 文主要阐述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和应用研究相关内容。 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机制 miRNA是一种重要的调控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控。在肿瘤细胞中,miRNA与癌症的发展密切相关。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些miRNA的异常表达导致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促进癌症细胞的增殖与 生存,例如miR-21、miR-155、miR-221、miR-222等;二是某些miRNA的异常表 达导致癌症诱导基因的活化,促进癌症细胞的转移与侵袭,例如miR-10b、miR-21、miR-27a、miR-29b、miR-155、miR-200等。miRNA通过介导靶基因的降解和抑制 来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具体地说,miR-221/222通过抑制p27Kip1和p57Kip2的表达,促进癌症细胞的增 殖和生存;miR-21通过抑制PDCD4和PTEN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生存 和侵袭;miR-29b通过抑制Fascin-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与侵袭;miR- 10b通过调节HoxD10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由此可见,miRNA的异常表达已经成为癌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肿瘤细胞中miRNA的应用研究 miRNA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肿瘤组织miRNA的异常 表达可以作为肿瘤诊断指标,通过miRNA芯片和qPCR等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组织

非编码RNA与癌症的关联研究

非编码RNA与癌症的关联研究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研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与编码 RNA不同,ncRNA在细胞内不会被翻译成蛋白质,而是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等机制 参与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c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 和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ncRNA中,最为研究火热的有三种,分别是microRNA(miRNA)、长链 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可以通过结合靶 基因的mRNA而抑制其翻译,从而达到基因调控的目的。lncRNA是长度超过200 个核苷酸的RNA,它们可以与DNA、miRNA、蛋白质等分子相互作用,影响转录、翻译及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而circRNA则是一种特殊的环形RNA,由于其闭 合的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降解能力,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癌症研究中,ncRNA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ncRNA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许多ncRNA的表达 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有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相关。例如,研究发现miRNAs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具 有明显的异常表达,并且可以影响癌症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肝癌研究中,lncRNA H19的过度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miR-152的下调则 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circRNA在多种癌症中也被发现具有异常表达,并 且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 第二,ncRNA可以作为潜在的癌症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由于ncRNA在癌症中 的特殊表达,它们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来进行诊断和预后评估。例如,在结直肠癌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miR-21、miR-31、miR-143、miR-145等miRNAs在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症的分级、预后和转移相关。在肝癌研究中,

非编码RNA在癌症研究中的作用

非编码RNA在癌症研究中的作用在细胞的生命过程中,RNA(核糖核酸)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分子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责是把DNA(脱氧核糖核酸)存储的基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从而支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对于没有翻译成成蛋白质的RNA,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编码RNA (ncRNA)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们的研究一直是RNA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中,非编码RNA在癌症研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将从ncRNA的基础知识入手,探讨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一、非编码RNA的概念以及类别 ncRNA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没有编码指示RNA序列的功能区域,是DNA所编译出的RNA的副产品,但却具有重要的调控生物过程的功能。与蛋白质一样,ncRNA也有各种各样的种类,按其长度和功能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miRNA(microRNA)

miRNA是由两个RNA降解外根据长度需求裁剪形成的22-25个核苷酸的短链RNA,常以与mRNA(信使RNA)上某些区域的互补配对为基础,导致mRNA的翻译抑制或降解,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许多研究表明,miRNA可以直接影响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并对多种癌症的进展有重要影响。 2、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与miRNA类似,siRNA也是一种22个核苷酸左右的双链RNA分子。它通过与mRNA特定的序列互补结合来引起外向切割和专一性的基因沉默。siRNA的治疗潜力在癌症治疗方面被广泛研究。 3、piRNA(piwi-interacting RNA) piRNA的长度通常在26 - 31个核苷酸之间,它们主要有助于清除细胞内的可动遗传元件,如转座子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剪切,从而保证基因组的稳定性。 4、lncRNA(long non-coding RNA)

MicroRNA—21相关靶基因的研究进展

MicroRNA—21相关靶基因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表达于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主要通过与相关靶基因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约60%的人类基因[1]。其中,miRNA-21在心脑血管、肝脏、肺脏、肾脏等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明确其所调控的靶基因对阐明miRNA-21的功能及在各种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从而确定miRNA与靶基因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可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miRNA-21靶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实验证实的miR-21靶基因 1.1 PTEN 目前研究证明了miRNA是通过与PTEN的3’ UTR端直接结合而抑制其表达[2]。Ou等分别通过上调及敲低miR-21在鼻咽癌CNE1和CNE2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发现miR-21可诱导鼻咽癌细胞生长并抑制细胞凋亡;在创伤性脑损伤体外实验中,Wang等证实了miR-21可通过PTEN/Akt信号通路,调节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来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提供了新的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并且提示miR-21可能为其治疗的潜在靶点。 1.2 PDCD4 Angelo Ferraro等在一组结肠肿瘤标本研究中,对miR-21、ITGβ4、PDCD4定量PCR数据集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1表达水平增高、ITGβ4、PDCD4表达水平降低,且三基因组合能够预测结直肠癌的转移[3]。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转染miRNA21抑制剂后,检测到细胞中PDCD4表达明显上升,进一步研究证实miRNA-21上存在一个与PDCD4 mRNA 3’ UTR相结合的位点,抑制miRNA-21可导致PDCD4的表达上调。 1.3原肌球蛋白1 TPM1 Wang.M证明TPM1 mRNA 3’-UTR是miR-21的直接作用靶点,miR-21通过TPM1来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一些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可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上调miR-21,再靶向作用于TPM1促进ASMC增殖,导致ASO形成。 1.4 Sprouty1、Sprouty2 miRNA-21可与Sprouty-mRNA相应的碱基对结合,从而导致Sprouty蛋白家族表达下调;进一步通过敲低小鼠体内miRNA-21表达水平,可检测到Sprouty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患病小鼠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Sprouty1蛋白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miR-21还可提高成纤维细胞的生存率,导致心肌纤维化和功能障碍。房颤患者miR-21的表达增加,miR-21及sprouty-1在人心房肌的表达与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4]。Hasse Brθnnum等研究表明miR-21促进心外膜间皮细胞向纤维上皮间质转化,其通过靶向作用于SPRY1、PDCD4,来调控调节心肌纤维上皮间质转化。 1.5 FasL Wang K指出Foxo3a 通过miRNA-21来调控FsaL 的表达。Foxo3a 在阿霉素的介导下可以降低miRNA-21启动子的活性,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

非小细胞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物中microRNA21的表达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物中microRNA21的表达及 意义 曹瑜;朱晔涵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RNA21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issue sample by bronchoscopy biopsy .Methods Thirty c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contemporaneous 30 same age persons undergoing the health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croRNA21 expression lev‐el .Results The microRNA21 ex pression level of the c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so did adenocarcinoma compared with squamous carcinoma(P<0 .05) .The microRNA21 expres‐sion level was correlated with TNM stage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issue (P<0 .05) ,but not related with the gender ,ag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 .05) .Conclusion MicroRNA21 is up‐regula‐ted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onchoscopy biopsy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clinical stage and pathological type , and could be regarded as a specific tumor marker of lung adenocarcinoma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物中microRNA2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同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microR‐NA21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microRNA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腺癌患者microRNA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01)。

肠炎和肠炎相关结直肠癌miRNA表达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肠炎和肠炎相关结直肠癌miRNA表达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 析 殷媛;王成;戴欣;黄朝晖 【摘要】Background and purpose:Inlf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are a group of chronic intestinal diseases, including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Crohn’s disease (CD). This study identifie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 in UC, CD and 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s (CAC)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as novel molecular biomarkers. Methods:Tissu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13 UC patients, 3 CD patients, 12 CAC patients, and 8 age-and gender-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The miRNA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FQ-PCR) assay. Known targets of deregulated miRNAs were utilized using miRWalk 2.0 database, and subsequent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these target genes was performed by DAVID software (GO-analysis, KEGG-analysis and BIOCARTA-analysis). Results:The data showed that miR-146a, miR-27a, miR-29a, miR-20a and miR-21 were upregulated in UC, CD and CAC tissue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Moreover, the target genes of these miRNAs were enriched in several key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cluding cancer-related pathway and immu-nity-associated pathway. Conclusion:miR-146a, miR-27a, miR-29a, miR-20a and miR-21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witching from IBD to CAC.%背景与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为一组慢性肠道疾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结直肠癌中miR-2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结直肠癌中miR-2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鲁华东;刘忠臣;潘超;吕彦;殷平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TaqMan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4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的表达,分析miR-2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miR-2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2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miR-21高表达同结直肠癌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miR-21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miR-21 expression in cancerous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 CRC ) and to evaluate its d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Methods 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iR-21 expression in cancerous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 from 43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to observe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ression of miR-21 in CRC tissues in comparison with adjacent normal colon tissues ( P <0. 05 ). High miR-21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d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such as tumor grad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atient survival ( P <0. 05 ). However,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21 expression and other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sex, age and tumor site.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miR-21 was up-regula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High miR-21 expression

mir-21的转录调控及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mir-21的转录调控及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经波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12(041)031 【总页数】3页(P3336-3337,3346) 【关键词】mir-21;微RNAs;肿瘤 【作者】张经波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微RNAs(miRNAs)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 分子,约长17~27 nt,在细胞与组织中特异表达。miRNAs在各种不同的生物学进程中都发挥关键作用,通过靶向结合基因中与成熟miRNA互补的序列,调控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miRNAs-靶基因间调控的异常与一系列癌症的进程密切相关。超过50%的人类miRNAs基因位于脆性位点或与癌症相关的区域,意味着miRNAs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一些miRNAs在癌细胞与组织中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类型及进程相关。miRNAs的靶基因通常为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异常调控miRNAs-靶基因间关系及miRNAs自身表达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癌症的命运[1]。mir-21符合了上面所叙述miRNA的所有特点,并作为较早研究的miRNAs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已经研究比较详尽

的mir-21有关基因定位、生成、表达调控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1 mir-21的基因定位 mir-21在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在内的一系列脊椎动物中都表现出较强的进化保守性。人类中mir-21的基因定位首次被发现定位于17q23.2,位于TMEM49基因的第10个内含子内。虽然转录mir-21的启动子位点与蛋白编码基因TMEM49内含子有重叠序列,但是pri-mir-21(mir-21的初始转录体)却是被一个保守的启动子独立转录的[2]。 2 mir-21的转录 成熟的mir-21来源于3 433 nt长的pri-mir-21,在pri-mir-21转录体的+3 394与+3 399间有一个保守的AAU AAA多聚腺苷酸化信号,pre-mir-21(mir-21的颈环前体)则位于+2 445与+2 516间。 Fujita等[2]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预测了mir-21的miRNA的可能启动区域(miRNA putative promoter regions,miPPRs),位于的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TSS)上游900 bp位置。随后,通过实验在HeLa和HL-60细胞系中利用引物延伸法,证实mir-21转录体起始于miPPR-21中保守的TATA框下游30 bp。与大多数miRNAs的成熟过程一样,成熟mir-21的加工过程可以概括如下:首先Pri-miR-21由DNA聚合酶Ⅱ(PolⅡ)转录,然后,由核内的RNAseⅢ酶,Drosha和DGCR8加工形成长72 nt的颈环前体pre-mir-21,在转运酶5(exportin5)的协助下被转运至胞质[3]。到达胞质后,被另外一个RNAseⅢ酶Dicer,识别并被切割产生一个22 nt的miRNA-miRNA复合体。其中的一条链hsa-mir-21可能被降解,而另一条链则会被参入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形成RNA蛋白复合体miRNP,通过靶向结合具有完全或非完全互补序列的imRNAs 3′UTR发挥调控作用。 3 mir-21的调控

Notch信号通路及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及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蒋海涛;何沂洋;刘霞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17(046)027 【总页数】4页(P3875-3877,3880)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Notch信号通路;miRNA;研究进展 【作者】蒋海涛;何沂洋;刘霞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6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1]。其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侵袭和转移又使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存活率低于20%[2]。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涉及多个基因、多个步骤的复杂过程,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索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确立防治靶点,寻求新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对结直肠癌的防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Smad、核因子- κB(NF-κB)、RAS/MARK等信号通路及微小RNA(miRNA)、肿瘤干细胞等在

CR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及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1 Notch信号通路概述 Notch基因是由Morgan等在1919年从突变的果蝇中发现的,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103的单次跨膜受体蛋白家族。Notc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在遗传进化的过程中高度保守,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细胞命运决定者”。Notch信号通路与机体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当Notch信号表达异常,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可进一步导致肿瘤的发生。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otch基因在CRC组织中表达异常,证明Notch信号通路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脊椎动物中Notch信号通路主要由Notch受体、Notch配体及转录因子CSL 组成,4种Notch受体分别为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成熟的受体由胞外域(NEC)、跨膜区(NTM)和胞内域(NIC)构成;Notch配体又称为DSL 蛋白,5种Notch配体分别为DLL1、DLL3、DLL4、Jagged1、Jagged2。CSL 是一种DNA结合蛋白,是3种转录因子CBF-1、Suppressor of Hairless、Lag-1的缩写,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 1.2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当Notch配体与Notch受体结合,经过2次蛋白酶切后释放Notch的活化片段NIC,NIC在细胞核中与CSL蛋白结合,组成转录活化复合体,从而发挥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最终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Notch通路的靶基因有Hes家族、Herp/Hey家族、Hath1/Math1等。Notch 的靶基因Hes1可抑制静止母细胞的早衰或分化,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Hes1使细胞逃避分化和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阻断Hes1的表达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在CRC中,Hes1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可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3]。Notch信号的靶基因Hath1在结直肠肿瘤及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且与细胞分化标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