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肠癌

结肠癌

结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从回盲部至肛门齿线之间肠粘膜发生的恶性肿瘤。

结肠癌指回盲部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

大肠癌发生部位

以直肠最多,占45%

乙状结肠占25%

左半结肠癌中5%左右

横结肠癌约占9%

右半结肠癌占18%左右

病因

一、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1) 家族性息肉病:

该病系显性遗传,腺瘤发生15年以后开始恶变,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

(2) 腺瘤性息肉:

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约占大肠癌70%。

腺瘤的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腺瘤癌率仅为1%。

腺瘤中含有绒毛状结构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为高。

(3)溃疡性结肠炎

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

当病史超过25年时其癌变率可以增加至25%。

二、大肠癌发病的影响因素

日本及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

移民至美国的亚裔人群流行病学证实在美国出生的亚裔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

大肠癌部位也有明显右移。

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三、大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变化

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基因,大分子的变化。

根据大肠癌发展过程中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伴随的基因变化已被归纳成如图。

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病理与分型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

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

组织学分类

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Dukes分期

Dukes A期:癌仅限于肠壁内,又分为三个亚期

A1期:癌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

A2期:累及肠壁浅肌层

A3期:累及肠壁深肌层

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者

C期:有淋巴结转移者但尚可根治性切除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

TNM分期

T:Tis原位癌

T1粘膜下层

T2固有肌层

T3浆膜下

T4 穿透浆膜或周围组织

N:N0 无淋巴结转移

N11~3个淋巴结

N2 >=4个

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播散途径

一、直接浸润

大肠癌生长时常沿肠腔周径生长,浸出肠

壁外后可浸及邻近器官,组织或腹壁。

向肠壁纵轴浸润发生较晚。

估计癌肿浸润肠壁一圈约需1~2年。

二、种植转移

大肠癌浸出肠壁外后可发生癌细胞脱落,引起盆腔或远处腹膜的种植转移。

女性病人发生的卵巢转移可能是癌细胞种植的结果。

医源性种植:手术区和切口的转移。

三、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为主要的转移途径。

当癌浸及粘膜下层时即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在可切除的大肠癌病人中,手术时有40%~50%的病人已有淋巴结的转移。

大肠癌转移的淋巴结可据其部位分为肠旁,中间,系膜根部三群。

大多情况下淋巴结转移按顺序发生,有时也有跳跃性转移。

结肠癌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主要有下列症状:

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

2. 腹痛:是早期症状之一,常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3. 腹部肿块:瘤体本身,有时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一定活动度,癌肿穿透并发感染时,肿块固定,且有明显压痛。

4. 肠梗阻症状:结肠癌的晚期症状,多表现为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先出现的症状。

5.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晚期表现

肝肿大、黄疽

浮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恶病质等

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左侧结肠癌则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

诊断

➢早期大肠癌常无症状。

➢大肠癌的症状常由肿瘤继发病变引起,如肿瘤继发出血时可出现便血,贫血。

➢肿瘤引起肠道阻塞时可引起腹痛,肠梗阻症状。

➢肿瘤继发炎症后可出现腹泻,粘液便等。

➢其他常见症状尚有腹部肿块,腹膜炎症状及肿瘤浸润转移至其它脏器后引起的症状。

早期无症状大肠癌诊断

(1)初筛(高危人群) :

≥40 岁,符合下列4项中的1项或以上:

(1) RPHA- FOBT (+)

(2) 一级亲属大肠癌史

(3) 本人肠息肉或癌肿史

(4) 有以下5项中2项或以上:

1 慢性腹泻;

2 慢性便秘;

3 粘液血便;

4 慢性阑尾炎;

5 精神刺激史

(2)复筛(肠镜):

肠镜(+):诊治

肠镜(-):上述1项(+)每2-3 年复筛

上述 2 项或以上(+)隔1 年复筛

诊断方法

一、肛门指检

可发现距肛门8cm以内的直肠肿瘤。

我国的大肠癌中直肠癌所占比例较高。我国大肠癌中约50%可通过肛门指检得到诊断。

近年随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高,其病变部位也由渐向近端大肠趋移的情况。

指检可查出癌肿的部位、距肛缘的距离及癌肿的大小、范围、固定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二、粪便隐血检查

常用的为联苯胺法敏感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容易受饮食等因素影响产生较高的假阳性。

免疫法则特异性较高,如有条件可联合应用二种方法检测。

早期大肠癌可不出血或间歇性出血,在此类情况下粪便隐血试验就易发生漏检。无症状大肠癌中约一半病人粪便隐血试验阴性。

在人群中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查可能降低大肠癌的年死亡率。除大肠癌外,其它大肠器质性疾病也可发生粪便潜血阳性。

大肠功能性疾病则几乎不发生粪便潜血阳性。

三、肿瘤标记物

在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有意义的肿瘤标记物是癌胚抗原(CEA)

CEA作为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尚缺乏价值

结、直肠癌病人的血清CEA水平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的关系,Dukes A、B、C、D期病人的血清CEA阳性率依次分别为25%、45%、75%和85%左右

CEA主要用于预测直肠癌的预后和监测复发

四、结肠造影检查

对位于乙状结肠,脾曲,右半结肠等处单个直径较小的肿瘤,较易漏诊。

直肠中下段的肿瘤也较易受医生忽略。

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可提高结肠造影检查的质量。

目前在有条件的医院该项目已大多为纤维结肠镜所替代。

可用以排除结、直肠多发癌和息肉病。

五、超声、CT和磁共振检查

超声检查时发现腹部肿块的“假肾症”常提示肿块来源于大肠。

腔内超声检查有助于判定直肠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及肠旁淋巴结有无肿大。

CT和磁共振检查可被用于腹内转移病灶的诊断及术后复发病灶的检测。对大肠癌原发病灶的诊断价值有限。

六、内镜检查

(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

手术治疗前应行结肠镜检查,因为结、直肠癌有5%~10%为多发癌。

内镜检查不仅可在直视下肉眼作出诊断,而且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通过肠镜下切除结肠腺瘤可使大肠癌的发病率下降76%~90%

肠镜是诊断大肠癌最可靠的方法。

七、其他检查

低位直肠癌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应行淋巴结活检

癌肿位于直肠前壁的女性病人应作阴道检查及双合诊检查

男性病人有泌尿系症状时应行膀胱镜检查。

治疗

原则是:手术切除为主的

个体化综合治疗

化疗

化疗作为根治性手术的辅助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给药途径: 有动脉灌注、门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术后腹腔置管灌注给药及温热灌注化疗等。

化疗时机: 如何联合用药和剂量等依病人的情况、个人的治疗经验有所不同。

Dukes A期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不追加化疗。

辅助化疗常用方案为: 5-FU/CF(Mayo)FOLFOX

辅助化疗方案

适用于根治术后,Dukes B及C期病人。

A期不需化疗,C期肯定有帮助,B期疗效尚不肯定

(1)CF/FU方案,CF每日20或200mg/m2 × 5日,5-FU 每日450或370mg/m2×5日,静脉滴注,每4周重复,术后共应用6疗程。

(2)5-FU持续输注方案:CF 0.4/m2,5-FU 0.5/m2推注后, 5-FU 2.5/ m2持续输注46小时,每2周一次,共12次。

(3)口服FT-207(呋氟尿嘧啶)100~150mg/m2,每日3次,总量达20~30g。

(4)FOLFOX。

结肠癌

结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从回盲部至肛门齿线之间肠粘膜发生的恶性肿瘤。 结肠癌指回盲部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 大肠癌发生部位 以直肠最多,占45% 乙状结肠占25% 左半结肠癌中5%左右 横结肠癌约占9% 右半结肠癌占18%左右 病因 一、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1) 家族性息肉病: 该病系显性遗传,腺瘤发生15年以后开始恶变,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 (2) 腺瘤性息肉: 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约占大肠癌70%。 腺瘤的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腺瘤癌率仅为1%。 腺瘤中含有绒毛状结构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为高。 (3)溃疡性结肠炎 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 当病史超过25年时其癌变率可以增加至25%。 二、大肠癌发病的影响因素 日本及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 移民至美国的亚裔人群流行病学证实在美国出生的亚裔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 大肠癌部位也有明显右移。 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三、大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变化 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基因,大分子的变化。 根据大肠癌发展过程中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伴随的基因变化已被归纳成如图。 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病理与分型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 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 组织学分类 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结肠癌

结肠癌病人的护理 一、结肠癌的病因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的。好发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男性比女性多,男女之比为2:1。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一、环境因素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进入肠腔内增加,结肠细菌作用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及次胆酸,有致癌的作用。 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家族史:一级亲属得过结直肠癌的,其下一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三、炎症性肠病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比普通人得结肠癌要高得多,多见于幼年发病病变范围广病程长的患者,癌变常发生在扁平粘膜。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可伴有息肉形成,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也能引起癌变。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会是常人的30倍 四、血吸虫病、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五、息肉大部分结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不良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得发生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3%左右. 六、有关资料报道了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有关学者认为与次级胆酸进入肠腔增加有关系。 二、结肠癌病理与分型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 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 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较常见的为:①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②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③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三、结肠癌的转移途径\临床分期 主要有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侵润与种植等方式: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3.血行转移 4.侵润与种植 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结肠癌不同病程中的症状 (一)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一、概述: 建议就诊于肛肠外科。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 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 二、临床表现: 早期结肠癌症状不明显,可无症状或仅隐约不适、腹胀、消化不良、隐血等。随着癌肿进展,症状逐渐明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块、肠梗阻以及发热、贫血和消瘦等全身毒性症状。因肿瘤浸润转移尚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改变。结肠癌依其原发部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临床征象和体征。 1、右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腹部肿块、腹痛、贫血。部分可出现粘液或粘液血便,便频、腹胀、肠梗阻等症,但远较左半结肠少见。癌肿溃疡继发感染可致局部压痛和全身毒血症等。 2、左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大便习性改变、粘液血便或血便、肠梗阻等。 三、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大便潜血试验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结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 2、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该法对结肠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用于普查。 3、血清CEA的检测大多数结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超过50μg/ml,但该试验的特异性并不强。 (二)内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能定向镜取组织进行活检,因此是目前结肠癌诊断最有效的手段。在结肠癌普查中,常作为评价各种初筛检效果的“金标准”。 (三)X线检查:可发现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不能窥视的病损,对于纤维结肠镜难以送达回盲部的患者尤为首先,亦是诊断结肠癌的有效手段。 (四)活体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确定结肠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变以及对病变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五)其他:如B型超声检查、CT断层摄影、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淋巴结99mTc同位素扫描等用于临床结肠癌诊断,效果评价不一。 四、治疗: (一)结肠癌的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原则: 1、切除全部恶性组织。 2、全部切除或大部切除患癌的器官。

结肠癌 组织学分级

结肠癌组织学分级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组织学分级是评估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结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本文将从不同的组织学分级角度来介绍结肠癌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一、低分化结肠癌 低分化结肠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而深染,核分裂像增多,细胞质少而嗜酸性。低分化结肠癌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失去了正常结肠细胞的特征,肿瘤细胞的生长能力强,浸润能力强,易发生远处转移。患者一般预后差,生存期较短,治疗难度大,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二、中分化结肠癌 中分化结肠癌是指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学特点介于低分化和高分化之间的肿瘤。其肿瘤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核较大,核分裂像较少,细胞质较多,细胞排列比较紧密。中分化结肠癌的恶性程度较低,生长能力和浸润能力相对较弱,预后相对较好,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三、高分化结肠癌 高分化结肠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其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核较小,核分裂像较少,细胞质较多。高分化结肠癌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保留了一定的正常结肠细胞特征,生长能力和浸润能力相对较弱,预后相对较好,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组织学分级对结肠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低分化结肠癌的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大,手术切除后易复发,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中分化结肠癌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手术切除后病情稳定,一般不需要辅助治疗。高分化结肠癌的患者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后病情稳定,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组织学分级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肠癌的分期,从而指导后续治疗。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可以将结肠癌分为不同的分期,如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不同分期的结肠癌治疗方案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因此,组织学分级在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肠癌的组织学分级是评估其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低分化结肠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大;中分化结肠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高分化结肠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良好。组织学分级可以指导结肠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结肠癌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结肠癌护理常规

结肠癌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结肠肝、脾曲、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以41~51岁发病最高。 结肠癌的病因虽未明确。但其相关因素渐被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二、入院护理 (一)入院评估: 了解患者基础情况:包括饮食习惯,营养状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家族遗传史,皮肤情况,有无跌倒压疮的风险,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 (二)护理目标: 1、患者能够熟悉环境,正确使用科室用物 2、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 3、减少及防范压疮及意外伤害 (三)护理措施: 1、入院宣教:患者或家属签署附有科室基本情况的入院告知书,医护人员主动

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介绍床头呼叫铃、出入门禁卡等一些常用设备的使用,帮助患者熟悉科室环境。 2、知识宣教:可结合宣传册等方式介绍疾病,做好知识宣教,建立患者及家属对癌症的科学认识,加以心理引导,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 3、预防意外伤害: (1)运用风险评估单正确做好压疮及跌倒的风险评估 (2)做好防范措施,交待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在温馨提示牌上做明显标示。 (3)保持环境清洁通风,地面干燥,运用防滑垫,护栏等预防患者跌倒,运用水垫勤翻身,预防压疮。 三、术前护理 (一)术前评估: 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是否因紧张出现失眠,血压升高等情况 2、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手术,有无注意事项 3、评估术前准备是否充分,肠道准备是否合格 (二)护理目标: 1、患者情绪较平稳,能配合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2、患者身体状况稳定,适合手术 3、术前准备充分,肠道准备达标 (三)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配合手术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病

结肠癌诊治指南

结肠癌诊治指南 简介 · 结肠癌(colon cancer, CC)是由于结肠黏膜上皮或腺体上失去正常生长机制的恶性细胞不断增殖而产生的恶性肿瘤。 · 临床病症没有特异性,常见为便血、腹痛、排便适应改变、腹部包块等,严峻者乃至会显现肠阻塞,当肿瘤侵犯浸润、转移到不同部位时,也会显现对应的病症。 · 结肠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生率较高,但进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病率的差距在缩小;在性别散布方面,男性发病率普遍比女性高。 ·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与抽烟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研究较多的一级预防方案。 · 结肠癌的初步诊断可通过体检、B超、CT、MRI、纤维肠镜、钡灌肠X线检查等进行,但定性诊断仍然要靠组织病理学诊断。 · 医治方案可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形进行设计,强调个体化、标准化及综合医治,要紧的医治方式包括手术医治、化学医治、放射医治和生物医治等。 概念 结肠癌是由于结肠黏膜上皮或腺体上失去正常生长机制的恶性细胞不断增殖而产生的恶性肿瘤。饮食适应、遗传因素及某些慢性肠疾病与本病发生相关。好发部位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及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流行病学 结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60%,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以1,233,711例新发病例数居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占恶性肿瘤总发病数的9.74%(WHO IARC 2020)。新发病例中男性663,612例,在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女性新发病例那么为570,099例居第二位,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别离为20.4/10万和 14.6/10万。死亡病例608,644例,占所有恶性肿瘤死

亡病例8%,居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四位,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8.2/10万,其中男、女性死亡病例别离为320,595例和288,094例,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别离为9.7/10万和7.0/10万。发生的新病例约有60%在发达国家,在不同区域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较大。发病率最高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欧,别离为39.0/10万和33.1/10万,最低的是非洲(不包括南非)和中南亚,均为5.9/10万,处于中间的那么是拉丁美洲,发病率为11.4/10万(图二、3)。死亡率最高的是中欧和东欧,男、女性死亡率别离为 20.3/10万和12.1/10万,最低的是中非,别离为3.5/10万和2.7/10万。但男、女性地域散布大体一致,女性发病率、死亡率普遍比男性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事实上主若是结肠癌发病增多,尤其在进展中国家,趋势更为明显。 我国2020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不管是在总人群,仍是在不同性别中,均居常见恶性肿瘤中第五位。2020年新发病例数为221,313例,年龄标准化发病率14.2/10万,死亡病例数位110,486例,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6.9/10万。其中男性新发病例数为125,461例,女性为95,852例,男、女性死亡病例数别离为61,908例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别离为16.3/10万和12.2/10万,死亡率别离为8.0/10万和5.9/10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低于世界同期水平,但上升趋势明显。 病因 一、高危因素 结肠癌的高危因素为:肠息肉史、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高脂肪饮食、精神刺激史,阑尾手术史和家族肿瘤史等。 二、遗传易感性高危因素 结肠癌是遗传背景最强、研究最深切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进程,是一个机体内因与饮食、环境、疾病、生活适应等多因素彼此作用的结果。约三分之一的结肠癌与遗传相关,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是最多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黑斑息肉综合症(Peutz-Jeghers syndrome, P-J syndrome)、家族性幼年性息肉病(familial juvenile polyposis, FJP)、Turcot综合症、Gardner综合症、遗传相关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那么较为少见。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那么你对结肠癌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结肠癌的内容,欢迎大家来到店铺学习。 结肠癌是什么 结肠癌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结肠癌的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

结肠癌常见的三种护理措施

结肠癌常见的三种护理措施 肠癌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生于大肠,大肠又分为了盲肠、 阑尾、结肠和直肠,其中结肠是大肠中最长的部分,发病的几率也相对较大,大 部分肠癌患者都是结肠癌患者,对于结肠癌。很少有人去重点关注,但是在最新 的临床数据中发现,我国的结肠癌发病率正在连年升高,死亡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 很多明星和公众人物都因为结肠癌而失去生命,从21世纪初期,台湾著名 的导演杨德昌因结肠癌在美国逝世,享年60岁;人民的好干部,呼和浩特市委 书记牛玉儒患结肠癌死亡,年仅52岁。改革开放风云人物、被称为胆大包天, 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患结肠癌在上海逝世,享年38岁。美国好莱 坞巨星奥黛丽赫本医患盲肠与结肠癌死于瑞士洛桑家中,终年63岁。2020年, 知名的电影黑豹男主角查德维克与结肠癌抗争四年后去世,年仅43岁。这样一 个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令人民群众无不恐慌,究竟什么是结肠癌?面对这种结肠癌,整个医学界都是束手无策的吗?结肠作为人体肠道内的一部分,结肠癌是发 生在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是一类疾病的总称。结肠癌是由于结肠内的细胞不断 增殖而发生的。结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腹部疼痛、腹部肿块、肠梗阻以及乏力发热等全身的症状。 对于结肠癌,一定要在发现了相关的症状后,尽早就医治疗。通过手术切除,配 合日常的护理,就能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给身体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今天跟着文 章来了解一下结肠癌的基本情况以及结肠癌最常见的三种护理途径吧! 结肠癌的情况概述 1.发展现状 结肠是我们身体中,起着一个重要作用的部位。它分为四个部分: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它们大部分都固定在腹后壁,把小肠裹在里面。结 肠并不起消化作用,因为它不含起消化作用的酶,不过,结肠含有大量的有益细

结肠癌治疗方案有哪几种

结肠癌治疗方案有哪几种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逐渐增加。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目前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在实际治疗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接下来,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结肠癌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结肠癌最常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前需要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和有无远处转移等情况。手术方式有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其中,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对于早期结肠癌(即不累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肿瘤),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 二、化疗治疗 化疗是通过药物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化疗一般适用于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等方式进行。化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多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化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三、放疗治疗 放疗是利用高能放射线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放疗一般适用于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使用。放疗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常规为每日照射一次,每周进行5次,连续4-6周。放疗可以缓解症状、减少疼痛、控制肿瘤进展。与化疗相比,放疗的副作用较小。 四、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可通过针灸、中药等方式,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中医治疗可以在手术或化疗放疗等主流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中医治疗需要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治疗。 五、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靶向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常用于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靶向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靶向治疗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副作用相对较小。 六、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

结肠癌(大肠癌)

结肠癌(大肠癌) 结肠癌(大肠癌) 时间:2009-10-13 19:06 来源:白求恩网作者:柳叶点击: 4571次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世界范围内位居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特别在大城市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上海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结肠癌由1972~1974年的6.1/10万上升到1987~1989年的11.2/10万。 结肠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结肠癌发病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有关。高危因素包括高脂肪、高蛋白、低维生素、低纤维素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等。 20%~30%的结肠癌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有关。某些疾病,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为癌前期病变,这些患者如不治疗,大多在40岁前恶变。 部分结肠癌源于结肠腺瘤性息肉,其中管状腺瘤恶变潜能低,绒毛状(乳头状)腺瘤恶变潜能高。溃疡性结肠炎与Crohn病的结肠癌发病率高于常人。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结肠癌的发病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缺失、突变有关。前者包括C-myc基因、ras基因等。后者包括APC基因、MCC基因、DCC基因、P53基因等。 (一)病理与分型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将结肠癌分为: 1.肿块型

此型以前也称为菜花型,肿瘤主体向肠腔内突出生长,表面呈菜花状、结节状突起。此型癌肿向肠壁浸润深度浅,但瘤体表面易坏死、脱落、出血(图)。 结肠癌肿块型 2.溃疡型 为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瘤体中央深陷,周边隆起,形同“火山口”。此型容易引起溃疡穿透,感染(图)。 3.浸润型 癌肿沿肠壁各层浸润生长,伴纤维组织增生,质硬,易形成肠腔缩窄(图)。

结肠癌的大体类型 根据结肠癌显微镜下的组织学分为: ①腺癌:结肠癌中大部分为此型。包括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预后较好。 ②粘液癌:此型癌细胞分泌大量粘液,预后差。 ③未分化癌:癌细胞呈团块状,不形成腺管和其它组织结构,预后最差。 结肠癌的临床分期(Dukes分期法): 临床上多采用Dukes分期法。根据我国对Dukes分期的补充,目前的分期为:

结肠癌患者健康教育

结肠癌患者健康教育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提高结肠癌患者的健康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以下是结肠癌患者健康教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结肠癌的基本知识 结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结肠内黏膜的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有关。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结肠癌的预防 1. 饮食健康: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限制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2. 锻炼身体: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3. 戒烟限酒: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应尽量戒烟限酒。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肠癌或其前期病变。 三、结肠癌的早期症状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1. 腹痛或不适:常伴有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2. 改变排便习惯:如便秘或腹泻,便便形状变细或带血。 3. 体重下降:无明显原因下降的体重。

4. 贫血:由于潜在的慢性失血导致贫血。 四、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化疗和放疗常常与手术联合使用,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五、结肠癌术后的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结肠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纤维、辛辣等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2.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包括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复发或转移。 3. 心理疏导: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身体形象改变、恶心、呕吐等问题,应及时与医生和家人沟通,接受心理疏导。 4. 适度运动:术后患者应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六、结肠癌的康复护理 结肠癌患者在康复期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以下是一些康复护理的建议: 1. 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证营养的摄入。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 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如止痛药、抗癌药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认识结肠癌

认识结肠癌 大肠癌概述 大肠 人的结肠是一个肌肉发达,管状器官,测量大约4英尺长。从你的小肠,肛门,通过你的腹部(肚子)的扭曲和旋转。结肠有3个主要的功能。 1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的 2要集中粪便材料,通过吸收液体和电解质 3以存储和控制撤离的粪便 你的结肠右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左侧是负责存储和撤离的粪便中吸收水和电解质。癌症是正常细胞转化。转化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异常。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癌症的增长,并最终通过结肠壁蔓延,涉及到邻近的淋巴结和器官。最终,他们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肝,肺,脑,和骨骼。癌症是危险的,因为他们的肆无忌惮的增长。他们压倒健康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氧气,营养物质和空间。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肿瘤发展的腺体结肠的内壁衬。这些肿瘤有时被称为作为大肠癌,直肠,结肠的端部,也可以影响反映的事实。 在美国,17人将开发大肠癌。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报告,大肠癌是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在美国男性。大肠癌canceris的美国妇女,西班牙裔美国人,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亚裔/太平洋岛民的祖先,第二个最常见的癌症的第三个白人和非洲裔妇女最常见的癌症。整体大肠癌发病率不断增加,直到1985年,然后开始下降,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6%。排名第三,仅次于肺癌和前列腺癌的男性和女性肺癌和乳腺癌之后的第三大肠癌死亡人数。

结肠癌症的成因 大肠癌 大多数大肠癌从腺瘤性息肉簇覆盖的结肠内壁腺体的异常细胞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异常增生扩大,并最终堕落成为腺癌。被称为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的几个条件的人有更大的比正常大肠癌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展,最终导致结肠癌。 癌通常发生在40岁之前年。腺瘤性息肉病往往在家庭中运行。这种情况被称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塞来昔布(西乐葆)已被FDA批准用于FAP。6个月后,塞来昔布的直肠和结肠息肉的平均人数减少了28%,相比安慰剂(糖丸)的5%。另一组结肠癌综合征,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综合征,也可以运行在家庭。在这些综合征的前体息肉,结肠癌开发没有。HNPCC综合征与基因异常相关联。这种异常已被确定,并测试可用。可以识别通过遗传筛查高危人群。一旦被认定为异常基因的携带者,这些人需要辅导和定期的检查,以发现癌前病变和癌变的肿瘤。HNPCC综合征有时与其他的身体部位的肿瘤。 此外,在开发结肠癌的高风险与下列任何人: 4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性肠炎(Crohn病) 5乳癌,子宫癌,卵巢癌现在或过去 6大肠癌家族史的 7与大肠癌的第一个一级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2-3倍。 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如果你有一个以上的受影响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如果在年轻的时候被诊断出癌症。 8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你的发展结肠癌的风险: 饮食:无论是饮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发展结肠癌仍然处于争论之中。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可以帮助预防结肠癌的信念,一直受到质疑。研究表明,运动和丰富的水果和蔬菜的饮食可以帮助预防结肠癌。 肥胖:肥胖已被确定为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已明确与结肠癌的风险较高。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在上篇《结肠癌:十万个为什么》中我们介绍了结肠癌的基础医学知识,结肠癌的早期症状、风险因素、如何进行检查、结肠癌的转移途径等等。(详情:文末推荐阅读) 今天我们就接着上篇介绍一下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结肠癌的分期 ① 原位癌(0期) 在0期时,肠壁的粘膜上可以发现异常细胞。这种异常细胞可以长成癌症并转移。0期我们通常称为原位癌。 ② 1期结肠癌 1期结肠癌癌细胞从结肠粘膜向基层转移。在1期结肠癌形成于结肠粘膜内,并向基层转移。癌症可能已经转移到结肠壁的基层当中。 ③ 2期结肠癌 在2A期,癌细胞已经从基层转移至浆膜层; 2B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且并未侵犯临近器官; 2C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侵犯临近器官。 ④ 3期结肠癌 3A期结肠癌:癌症已经从结肠壁的粘膜层,转移到粘膜下层,并可能侵犯肌层,并且同时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3B期结肠癌:癌症从肌层转移到浆膜层或穿过浆膜层但并未侵及邻近器官;癌症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周围组织或更多。 3C期结肠癌:癌症穿透浆膜层但并未转移到周围临近器官转移至

4-6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或者,癌症穿透浆膜层转移到周围临近的器官及以上的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临近组织。 ⑤ 4期结肠癌 4A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转移到邻近器官或淋巴结。癌症转移至一个非结肠周围的器官,比如肝脏、肺、卵巢或其他远部淋巴结。 4B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可能转移至邻近的器官或淋巴结。癌症转移至一个及以上非结肠周围的器官或转移至腹壁内部。 结直肠癌的T描述了癌症在肠壁5层浸润的程度: TX:主要(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没有发现主要肿瘤的迹象。 Tis:原位癌。癌细胞只存在于上皮或固有层中,未浸润粘膜层。上皮或固有层是结肠或直肠内壁的顶层。 T1:肿瘤已长入粘膜下层(即结肠粘膜或结肠内壁下的组织层),但未浸润固有肌层。 T2:肿瘤已经长入了固有肌层,这是一层较深、较厚的肌肉层,收缩后会沿着肠挤压内容物。 T3:肿瘤通过固有肌层生长到浆膜下层,浆膜下层是大肠某些部位外层下面的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或生长到结肠或直肠周围的组织。 T4: •T4a:肿瘤通过内脏腹膜侵入(包括肿瘤引起的肠道大穿孔,和通过炎症区域持续侵入内脏腹膜表面的肿瘤),这意味着它已经生长到肠壁的各个层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