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

征关系的研究

贠田;王长松;李富林;吕学霞;蒙念龙;高春芳

【摘要】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状态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3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KRAS总突变率为42.4%,该基因在直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结肠.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6%和4.1%,这两个基因的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学关系不大.结论KRAS、NRAS和BRAF基因属于相互联系的通路,一个发生突变将制约另外两个基因的发生改变,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能够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9(036)008

【总页数】4页(P733-736)

【关键词】结直肠癌;KRAS;NRAS;BRAF;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贠田;王长松;李富林;吕学霞;蒙念龙;高春芳

【作者单位】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散发性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长期高居恶性肿瘤前列。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个体差异较大,随着精准治疗时代的来临,基于基因检测治疗策略的选择在提升结直肠癌的诊治水平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过程中检测KRAS、NRAS、BRAF基因

突变状态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1,2]。结直肠癌是一个复杂的

多基因参与的疾病,这些个体化药物的靶点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探讨这些靶点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必要。此前也有很多的文献对这些基因进行研究,但是学者们对于这些基因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因此该文采用大样本量的病例更进一步研究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NRAS、BRAF

基因状态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得到一个更确切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检测样本均来自2013年9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留存蜡块389例,均为结直肠癌病理诊断明确的肿瘤标本。其中男 225例,女164例;年龄27~92岁,中位年龄 6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在做KRAS、NRAS、BRAF检测前均知情同意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方法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石蜡组织样本DNA分离试剂盒购自福建厦门艾德有限公司,KRAS、N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购自厦门艾德公司。核酸蛋白质浓度

测量仪B-500购自上海创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x3000P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购自美国Stratagene公司。

1.2.2 DNA提取比照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标记肿瘤区域,切片过程中仅选取相关肿瘤区域,将含有肿瘤区域的DNA组织的蜡块10μm厚连续切片5张,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步骤进行操作。DNA提取后应用核酸蛋白质浓度测量仪测量DNA质量及浓度。按照测量的DNA浓度稀释至2~5 mg/L备用。

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KRAS基因的12、13、61密码子上的7种突变类型。NRAS检测外显子2的12、13密码子,外显子3的59、61密码子,外显子4的117、146密码子。BRAF基因突变检测15

外显子上的V600E突变。检测仪器使用的是美国的Agilent Mx3000P。检测程序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设定。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结果运用χ2检验及Fisher

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并设定P值为双侧分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7种热点突变,总突变率为42.4%(165/389)。389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在直肠的突变率(50%,120/240)显著高于结肠(30.2,

45/149,P<0.05)。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 1。

2.2 N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检测结直肠癌中 NRAS基因第12、13、59、61、117和146密码子突变,总突变率为4.6%(18/389)。389例结直肠癌中,NRAS基因突变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

>0.05,表1)。 N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中未同时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

表1 389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分析临床病理参数 n KRAS基因突变数[例(%)] P值 NRAS基因突变数[例(%)] P值 BRAF

基因突变数[例(%)] P值年龄≥60 256 110(43.0) 0.760 14(5.5) 0.273 11(4.3)0.800<60 133 55(41.4)4(3.0)5(3.8)性别男225 94(41.8)0.765 11(4.9) 0.774 10(4.4) 0.700女164 71(43.3) 7(4.3) 6(3.7)

肿瘤部位直肠 240 120(50.0) 0.000 15(6.3) 0.053 8(3.3) 0.326结肠

149 45(30.2) 3(2.0) 8(5.4)分化程度高123 54(43.9) 0.304 6(4.9)0.480 4(3.3)0.377中238 103(43.3)12(5.0)12(5.0)低28 8(28.6)0(0) 0(0.0)TNM分期Ⅰ~Ⅱ 209 88(42.1) 0.894 10(4.8) 0.873 7(3.3)0.414Ⅲ~Ⅳ 180 77(42.8) 8(4.4) 9(5.0)淋巴结转移有126 57(45.2) 0.436 5(4.0) 0.668 5(4.0) 0.921无263 108(41.0) 13(4.9)11(4.2)远处转移有46 18(39.1) 0.642 1(2.2) 0.401 0(0.0) 0.135无344 147(42.7) 17(4.9) 16(4.7)

表2 389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分析(%)42.4)35.0)6.94)14.7)0.77)2.31)2.06)7.96)7.46)7.46)4.6)0.8)0.8)13 号密码子 2(0.5)GGT→GAT 2(0.5)61 号密码子 13(3.3)GAA→AAA 6(1.5)GAA→CTA 7(1.8)BRAF 基因 16(4.1)V600E 16(4.1)

2.3 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检测结直肠癌中BRAF基因第600位密码子突变GTG→GAG (V600E),突变率为 4.1%(16/389)。38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表1)。BRAF基因V600E突变的结直肠癌中未同时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

2.4 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分析在38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2.4%(165/389),12、13密码子中检测的 7个常见突变的比率分

别为GGT→GAT (14.7% ),GGT→GTT(7.96%),GGC→GAC (7.46%),GGT→GCT(6.94),GGT→TGT (2.31%),GGT→AGT (2.06%),

GGT→CGT(0.77%)。其中以GGT→GAT突变率最高14.7%,最为常见,

GGT→GTT(7.96%)次之。NRAS总突变率为4.6%(18/389),在12、13、61、117 和146密码子中检测17种常见的突变,其中共有4种常见的突变,位

于12、13和61密码子上,分别为:GGT→GAT(12 号密码子 0.8%)、

GGT→GAT(13 号密码子 0.5%)、GAA→CTA (1.8%)、GAA→AAA

(1.5%)。BRAF 基因 V600E点突变率 4.1%(16/389)。见表 2。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随着靶向治疗的应用,结肠癌患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2,3]。 KRAS、NRAS 以及BRAF是Ras-Raf-MEK-ERK通路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该通路对于细胞增殖、分化、基因表达、有丝分裂以及细胞凋亡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30%~60%,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主要集中12、13密码子上[4]。该实验 KRAS基因总突变率为 42.4%(165/389),在389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在直肠的突变率(50%,120/240)显著高于结肠(30.2,45/149,P<0.05),表现在直肠中KRAS基因更易发生突变。目前的

研究热点对于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由于胚胎来源的差异,其分子特征、致癌基质等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差异已经得到各界的认可。对于结肠和直肠由于部位、功能的差异是否也存在着基因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NRAS是RAS基因家族中的一员。NRAS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率为1%~6%,NRAS突变主要位于外显子2、3、4的多个密码子上,这些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

是RAS蛋白和GTP酶活化蛋白(GAP)的作用位点,突变可导致RAS-GTP处于

持续激活状态,引起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5]。NRAS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率报道并不多见,有国外的研究发现,NRAS的突变率不高,在西方人中大约为3.8%,亚洲人的突变率为 3.6%,阿拉伯人中的突变率为 4%[6,7]。该研究发现NRAS的突变率为4.6%,与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结果相同。在NRAS的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面,国外的研究并没有发现NRAS突变与之有关的病理

特征。该研究38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NRAS总突变率为4.6%(18/389),总

体突变率不高。同时没有发现NRAS的突变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

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特征明显相关性(P>0.05)。BRAF基因位于7q34,长约190kb,在绝大多数组织和细胞类型中,BRAF是MEK/ERK最为关键的激活因子。BRAF蛋白的主要功能为有丝蛋白激酶(MAPK)通路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该激酶将帮助信号从RAS转导至MEK1/2,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事件,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8]。对于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率研究国内外也存在着很多不一致,在西方人群中BRAF的

突变率为9.2%,亚洲人群的突变率为4.9%,中东人群的突变率为4.6%[9]。

国内的研究认为,BRAF的突变率为3%~8%[10],在BRAF基因突变主要与

肿瘤直径、患者年龄以及有无转移有相关性。而在该研究中发现,BRAF基因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

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与临床病理关系存在突变率差异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样本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统计的结果,检查方法的不同,也会造成结果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对KRAS、NRAS及BRAF基因进行分析,KRAS的突变率明显高于NRAS与BRAF,可见在结直肠癌中KRAS突变时常见的生物学事件,而在KRAS 突变的患者中并没有发现NRAS以及BRAF突变,可见三者的发生是属于相互联

系的通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将制约另外两个基因的发生改变。KRAS、NRAS和

BRAF基因检测人群的筛选对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精准医学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CHANG YY,LIN PC,LIN HH,et al.Mutation spectra of RAS gene family in colorectal cancer [J].Am J Surg,2016,212(3):537-544.

[2] GRAZIA P,VALENTINA D,ANTONIO C,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KRAS,NRAS,BRAF,and PIK3CA mutations in primary colorectal carcinoma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J Transl Med,2016,292(14):78.

[3] ALSANEA N,ABDULJABBAR A,ALHOMOUD S,et al.Colorectal cancer in Saudi Arabia: incidence,survival,demographics and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policies

[J].Ann Saudi Med,2015,35(2):196-202.

[4] LI ZZ,BAI L1,WANG F,et https://www.doczj.com/doc/ca19056485.html,parison of KRAS mutation status between primary tumor and metastasis in Chines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Med Oncol,2016,33(7):71.

[5]孙屏,万佳艺,吴靓骅,等.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

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杂志,2016,31(1):50-54.

[6] HUMAID O,AL S,JEREMY J,et al.Molecular spectrum of KRAS,NRAS,BRAF,PIK3CA,TP53,and APC somatic gene mutations in Arab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determination of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J].J Gastrointest Oncol,2016,7(6):882-902.

[7]吴永芳,许春伟,宋业颖,等.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

分子病理检测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7):1385-1389.

[8]关剑,唐涛.结直肠癌中的BRAF基因突变[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志,2010,26(3):

356-359.

[9] RENAUD S,ROMAIN B,FALCOZ PE,et al.KRAS and BRAF mutations are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ung metastasectomy of colorectal cancer [J].Br J Cancer,2015,112(7):720-728.

[10]张凯,顾滕振.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299-301.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 征关系的研究 贠田;王长松;李富林;吕学霞;蒙念龙;高春芳 【摘要】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状态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3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KRAS总突变率为42.4%,该基因在直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结肠.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6%和4.1%,这两个基因的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学关系不大.结论KRAS、NRAS和BRAF基因属于相互联系的通路,一个发生突变将制约另外两个基因的发生改变,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能够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9(036)008 【总页数】4页(P733-736) 【关键词】结直肠癌;KRAS;NRAS;BRAF;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贠田;王长松;李富林;吕学霞;蒙念龙;高春芳 【作者单位】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471031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989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散发性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长期高居恶性肿瘤前列。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个体差异较大,随着精准治疗时代的来临,基于基因检测治疗策略的选择在提升结直肠癌的诊治水平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过程中检测KRAS、NRAS、BRAF基因 突变状态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1,2]。结直肠癌是一个复杂的 多基因参与的疾病,这些个体化药物的靶点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探讨这些靶点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必要。此前也有很多的文献对这些基因进行研究,但是学者们对于这些基因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因此该文采用大样本量的病例更进一步研究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NRAS、BRAF 基因状态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得到一个更确切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检测样本均来自2013年9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留存蜡块389例,均为结直肠癌病理诊断明确的肿瘤标本。其中男 225例,女164例;年龄27~92岁,中位年龄 6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在做KRAS、NRAS、BRAF检测前均知情同意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方法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石蜡组织样本DNA分离试剂盒购自福建厦门艾德有限公司,KRAS、N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购自厦门艾德公司。核酸蛋白质浓度 测量仪B-500购自上海创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x3000P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状况分析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各亚 型突变状况分析 郑宏江;尤雅坤;索成云 【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 KRAS、N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并使用甲醛固定,提取DNA组织,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石蜡组织中KRAS基因、N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有34例(41.46%)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其中12密码子突变26例(31.71%),包括G12A 点突变4例(4.88%)、G12C 点突变4例(4.88%)、G12D点突变12例(14.63%)、G12S点突变3例(3.66%)、G12V点突变2例(4.88%)、 G12R点突变1例(1.22%);有8例(9.76%)检测到KRAS基因13密码子突变,均为G13D点突变;有4例(4.88%)检测到NRAS基因突变,其中12密码子突变2例(2.44%),包括G12D点突变1例(1.22%)、G13D点突变1例(1.22%),检测到61基因突变2例(2.44%),包括Q61H点突变1例(1.22%)、Q61R点突变1例(1.22%);有3例(3.66%)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均为V600E点突变。结论 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较高,虽然NRAS基因和 BRAF 基因突变率较低,但临床不容忽视。通过KRAS基因、NRAS基因和BRAF基因检测,为临床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年(卷),期】2016(021)004

2021年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1年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摘要 结直肠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精准医疗理念及对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的逐年深入,合理的检测及应用结直肠癌相关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实践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的了解及应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近年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及实际诊疗经验,经专家组反复修改讨论,撰写了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及指导,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8.8万,死亡病例18.7万[1]。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可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是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补充,同时对个体化方案的判定、预后判断及疗效预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共识综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临床实践经验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的临床检测及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及指导。

本共识对结直肠癌治疗中与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有关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标本、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的解读提供了指导意见。其中每个分子标志物检测的适应证和时机见图1。 图1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检测的适应证与时机 一、检测标本 目前在临床中,用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检测的标本来源主要为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以及外周血标本,其中外周血标本又涵盖了外周血有核细胞、血液无细胞液体成分及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肿瘤组织检测可反映肿瘤的体细胞突变,而外周血标本中,血有核细胞的基因检测代表患者的胚系突变,CTC基因检测代表的是肿瘤的体细胞突变,而血液无细胞液体成分中的循环无细胞DNA (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既可能源自肿瘤细胞,也可能源自血有核细胞[2]。 1.肿瘤组织标本:

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引言: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 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遗传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联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1. 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基因突变: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的突变有关。其中,APC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APC基因是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基因,突变会导致肿瘤细胞的 无限增殖。此外,KRAS、TP53和BRAF等基因的突变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 相关。这些基因突变会引起细胞增殖、凋亡和DNA修复等异常,从而促进结直肠 癌的发展。 2. 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家族性: 家族性结直肠癌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多个成员患有结直肠癌的情况。研究表明, 家族性结直肠癌与遗传突变密切相关。例如,Lynch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家族性结 直肠癌综合征,其发生与DNA错配修复基因(如MLH1、MSH2等)的突变有关。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DNA错配修复功能失调,进而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3. 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表观遗传学变化: 除了基因突变外,结直肠癌的发生还与表观遗传学变化密切相关。表观遗传学 是指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研 究发现,结直肠癌中存在大量的DNA甲基化异常,导致关键基因的表达异常。此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的异常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4. 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了解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对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靶向治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遗传突变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例如,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对EGFR抑制剂治疗无效,因此可以通过检测KRAS基因突变来筛选患者,以确定治疗方案。 结论: 遗传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可以深入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遗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 的回顾性分析 侯悦;李少波;师晓琴;傅国辉;伍均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8(038)001 【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1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利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标本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热点突变情况,分析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查阅PubMed文献数据库及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相关细胞株资料,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水平分析KRAS和BRAF共突变情况及对下游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结果·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0%、6.1%和5.2%;右半结肠KRAS的突变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P=0.000);男性患者N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02).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及神经浸润特征密切相关.203例KRAS基因突变样本中,无BRAF突变.结论·KRAS、NRAS和BRAF突变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KRAS 与BRAF基因突变存在互斥性.%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KRAS,NRAS and BRAF mutations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etal cancer (CRC).Methods·The 461 paraffin-embedded CRC tissues were collected.The mutations in hotspot region of KRAS,NRAS and BRAF gen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tation rates of each gene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CRC patients were analyzed.TheKRAS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个体化检测—KRAS,NRAS与BRAF基因突变检测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个体化检测—KRAS,NRAS与BRAF基因 突变检测 来源:玩转文献 一、结直肠癌与肿瘤靶向治疗概述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中,结直肠癌患者在男性占第五位,女性占第六位。发病多在60~70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不明确,癌细胞转移率高,预后效果差,导致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多为晚期。传统同病同治的治疗手段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往往治疗效果不佳。个体化治疗通过相关基因的检测,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最大程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一线方案。目前针对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药物主要为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多项研究表明,抗EGFR单抗的治疗疗效与RAS(KRAS与NRAS)和BRAF基因型密切相关。 二、KRAS、NRAS和BRAF基因型与靶向药物疗效的相关性 1. KRAS与BRAF基因的概述 RAS(KRAS与NRAS)与BRAF基因均为原癌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在正常人群基因组中,RAS与BRAF基因通过EGFR/RAS/RAF/MAPK信号通路来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当RAS与BRAF基因在各种内外诱因的诱导下发生突变时,不受上级EGFR信号的调控,保持该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状态,从而使得细胞过度的增殖,血管生成,最后导致肿瘤的发生与转移。 2. KRAS、NRAS与BRAF基因型与靶向药物疗效密切相关 靶向药物的治疗有效性受RAS和BRAF基因状态的影响。RAS与BRAF基因突变都会导致EGFR靶向药物无效或者疗效差。有文献报道,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30%~55%伴有KRAS基因突变,约1%~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与组织中KRAS,BRAF,NRAS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比较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与组织中KRAS,BRAF,NRAS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比较 靳杨;姜利琼;房烨;曾燕兰;何毅;边革元 【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3(38)1 【摘要】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外泌体 KRAS,BRAF,NRAS和PIK3CA相关基因位点的突变,分析其与癌组织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2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血清外泌体,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外泌体标志物CD63和TSG101的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血清外泌体及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KRAS,BRAF,NRAS和PIK3CA基因突变情况,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血清外泌体突变与组织突变的一致性,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一致性的因素。结果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显 示,KRAS,BRAF,NRAS和PIK3CA的结直肠癌突变率分别为 35%~96%,5%~15%,5%~30%和18%~36%,且KRAS和BRAF的突变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低存活率有关。血清外泌体中KRAS,BRAF,NRAS和PIK3CA的突变率分别为94.00%,11.00%,17.00%和35.00%;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NRAS和PIK3CA的突变率分别为34.00%,5.00%,6.00%和16.00%;血清外泌体中KRAS,BRAF,NRAS和PIK3CA的突变率均高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027~256.250,均P<0.05)。血清外泌体与组织中KRAS突变的一致率为40.00%(Kappa值=0.064,P>0.05),BRAF突变的一致率为99.00%(Kappa值

KRAS基因突变情况

KRAS基因突变情况 首先,KRAS基因突变是指位于KRAS基因编码区域中的突变。KRAS基因位于人体第12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名为KRAS蛋白的GTPase,该蛋白质参与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KRAS蛋白质的活性由其结合的 GTP/GDP比例决定,当GTP结合在KRAS蛋白质上时,KRAS蛋白会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而KRAS基因突变则会引起KRAS蛋白质的活化,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进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其次,KRAS基因突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KRAS基因突变在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具有高频率。例如,KRAS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高达30-40%。此外,KRAS基因突变还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突变与转移风险、无效的治疗反应以及预后的恶化相关。 最后,KRAS基因突变对于抗肿瘤治疗的抵抗性也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靶向KRAS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仍然有限,临床上仅有少数特定KRAS 突变亚型可以通过特定的靶向药物治疗。例如,对于KRAS基因突变为 G12C的结直肠癌患者,目前存在一些针对该突变亚型的药物。然而,由于KRAS突变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以及KRAS突变引发的下游信号通路的复杂性,目前很多靶向KRAS突变的药物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KRAS突变还与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KRAS突变可以导致一系列与乳酸沉积、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化、DNA修复途径的调节等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对给药药

物产生耐药性。此外,KRAS突变也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逃逸能力,降低肿瘤细胞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总结来说,KRAS基因突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肿瘤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然而,由于KRAS突变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治疗方法仍然有限。另外,KRAS突变还可以导致抗肿瘤治疗的抵抗性产生,这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了挑战。因此,进一步研究KRAS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对于克服KRAS突变带来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CRC中KRAS、NRAS基因突变与MSI的关系研究

CRC中 KRAS、 NRAS基因突变与 MSI的 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KRAS、NRAS 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lellite instability,MSI)的相关性。 方法:对80例CRC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MSI分布情况、以及KRAS、NRAS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KRAS基因在MSI CRC突变率为20%, 较MSS突变率低,表明KRAS基因突变与MSI呈负相关,KRAS野生型更易出现MSI。NRAS基因在MSI、MSS CRC中的突变率对比无差异(P>0.05)。远处转移、KRAS基因突变与MSI有较大相关性,是CRC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MSI与KRAS基因突变呈负相关,且是CR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CRC;KRAS;NRAS基因突变;MSI 结直肠癌(CRC)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是当今世界常见 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乃至全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高发,并呈上升趋 势[1,2]。在CRC疾病中,形成途径有MSI、CIN,通过MMR基因可对DNA链错误进行 纠正。在CRC发病期间,MSI与RAS基因突变起到重要作用,两者存在较大关联[2]。本文深入分析探究CRC中KRAS、NRAS基因突变与MSI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8年4月-2020年4月80例CRC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病理 资料均完善,且未进行放化疗治疗。男42例,女38例;年龄62-72岁,平均(67.15±5.21)岁;病程1-3 年,平均(2.21±0.32)年。根据国际抗癌联盟

2023结直肠癌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3结直肠癌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研究发现结直肠癌中存在一些相关基因可以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后评估以及筛查林奇综合征,提示对这些基因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汇总了结肠癌常见基因异常的临床意义以及罕见基因异常的潜在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都位居前列,并且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正确的治疗决定患者的预后。随着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基因检测能力的提高,与结直肠癌发病和治疗相关的基因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指南及实践推荐检测的结直肠癌相关基因包括APC.MS1RAS和BRAF等。此外,对于其他一些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基因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Her-2扩增/过表达、PIK3CA突变和NTRK融合等。合理的检测及应用结直肠癌相关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实践的重要部分。为此,《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及《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等共识相继出台,为结直肠癌的基因检测的提供了指导方案。 结直肠癌常见基因异常RAS、BRAF和MSI检测的临床意义 1、RAS基因点突变:RAS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里的下游基因,可以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存活,其中KRAS和NRAS是由RAS家族成员基因编码的两种GTP酶蛋白,约有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KRAS点突变,

3.8%的结直肠癌存在NRAS点突变。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RAS野生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从抗EGFR单抗治疗中获益,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推荐首选化疗联合抗EGFR单抗的治疗方案。而对于RAS 基因突变患者,应用抗EGFR单抗则无明确获益,一般采用化疗联合VEGF单抗治疗。因此,推荐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开始治疗前,应进行RAS突变的检测,有助于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BRAF基因点突变:BRAF基因位于RAS基因下游,是RAS-RAF-MEK激酶通路上的关键成员,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亚洲结直肠癌患者中,BRAF突变率为5.4%~6.7%,其中90%为BRAFV600E突变,且几乎与RAS突变不重叠。NCCN指南和CSCO指南对BRAF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均推荐EGFR抑制剂联合BRAF抑制剂等方案。其次,BRAF基因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也具有指导意义,BRAFV600E突变患者相比其他患者预后更差,生存时间更短。另外,对于1ynch综合征的诊断中M1H1突变患者必须力口做M1H1甲基化或BRAFV600E突变检测,如有BRAFV600E突变则不能确诊为1ynch综合征。因此推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BRAFV600E突变检测,可用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1ynch综合征的诊断以及患者的预后判断。 3、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和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MSI是由于重复单位插入或缺失导致微卫星长度改变,多数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造成,MSI状态和MMR蛋白表达是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的有效预测指标。研究显示WSI-H的II期结直肠癌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且不能从氟尿喀'咤类的化疗中

结直肠癌KRAS和BRAF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KRAS和BRAF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谢明智;李科志;利基林;蔡政民;胡榜利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TaqMan探针法检测322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不同组别的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2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结肠癌患者182例,直肠癌患者140例,KRAS基因突变105例(32.6%),BRAF基因突变13例(4.0%).结肠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肠癌患者T3 +T4的比例高于直肠癌患者(P=0.004).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5例KRAS基因突变中,G12D突变40例 (38.1%),G12S突变38例(36.2%),G12A突变12例(11.4%),G12V突变9例(8.6%),Gl3A突变6例(5.7%).13例BRAF基因突变型均为V600E型.右半结肠癌的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P=0.010);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年龄高于未突变者(P =0.022),突变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比未发生转移的比例低(P =0.020);突变患者Ⅲ+Ⅳ期的比例低于未突变患者(P =0.044).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较高的KRAS基因突变率,而BRAF基因突变率较低.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原发部位密切相关,且与BRAF基因突变无直接相关性.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19(040)008 【总页数】4页(P1128-1131)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及意义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及意义 丁莉;韩义明;郑杰;沈金花;邹先进 【摘要】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 2015年7月以双脱氧末端标记法行KRAS基因测序的结直肠癌根治标本378例,分析KRAS基因12/13密码子基因状态.结果 378例标本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野生型247例,突变型131例(34.7%).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密码子G12突变率在有淋巴结转 移组中较高,而G13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实验共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以G12D、G12V、G13D三种类型最多,G12F(GGT> TIT)为罕见突变类型.结论 KRAS基因 突变的机制尚不明确,测序法能够判读少见的突变类型,有利于精准化治疗. 【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6(032)010 【总页数】4页(P1156-1159)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测序;KRAS基因状态;G12F 【作者】丁莉;韩义明;郑杰;沈金花;邹先进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 人民医院病理科,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荆门448000;中 山达安基因有限公司,广州510665;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荆门4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我国结直肠癌年新发病例数高达15万,40%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肿瘤已经发生转移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常规化疗无法获得长期疗效。2015年《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结直肠癌指南》提出,结直肠癌患者应该进行全RAS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RAS基因家族的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的早期 事件,其在转移灶及原发灶中保持高度一致性[1]。检测KRAS基因状态,是结直 肠癌连续规范性治疗的基础。KRAS基因的2号外显子12/13密码子因突变率高、突变方式多样化、药物治疗差异化备受关注。 1.1 标本选取收集2012年9月~2015年7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应用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12/13密码子基因序列标本378例。 1.2 试剂与仪器 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双脱氧末端标记法)为中山大学达安基 因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试剂盒为Qiagen公司产品,SanPrep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为上海生工生物公司产品。PCR仪为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测序仪为ABI公司产品(ABI 3130),DNA测定微量分光光度计为广州飞迪生物科技公司产品(Nano-100)。 1.3 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对照HE染色切片,选取肿瘤细胞密集区进行打孔(组织直径约0.5 cm),切取4~5 μm厚石蜡包埋浸润性结直肠癌组织8片附于载玻 片上,65 ℃烤片30 min,二甲苯脱蜡并梯度乙醇脱水,去离子水洗2遍。用盖 玻片将组织块轻轻刮至1.5 ml EP管中,加入180 μl ATL缓冲液及20 μl蛋白酶K,涡旋混匀并置于56 ℃金属浴过夜。设置金属浴温度90 ℃维持1 h将酶灭活,然后加入200 μl AL缓冲液及200 μl无水乙醇并涡旋混匀。将所有液体一起加入 过滤柱中,8 000 r/min离心1 min将DNA吸附至膜上,依次用AW1、AW2溶液洗涤,13 000 r/min离心3 min甩干,室温放置15 min使滤过膜彻底干燥。 加入100 μl ATE缓冲液溶解DNA并13 000 r/min离心2 min收集DNA,微量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观察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观察姜晓东;季楚舒;李明;王刚;王峰;王玲玉;胡世莲 【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BRAF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86例晚期(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PCR法对K-ras、BRAF基因进行检测,分析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K-ras突变率为41.8%(36/86).36例癌组织K-ras突变中,12密码子突变的有30例,其中12密码子GGT>GAT(G12D)者10例、12密码子GGT>GTT(G12V)者7例、12密码子GGT>AGT(G12S)者6例、12密码子GGT>TGT(G12C)者5例、12密码子GGT>GCT(G12A)者2例;13密码子突变的有6例,均为13密码子 GGC>GAC(G13D)者.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突变率4.7%(4/86),4例突变者均为密码子600 GTG>GAG(V600E)者.K-ras基因突变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淋巴转移、肝转移有关,与年龄、浸润深度、CEA水平均无关(P均>0.05),BRAF基因突变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浸润深度、发病部位有关(P均<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肝转移、年龄、CEA水平无关(P均>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且以点突变为主,主要为第2外显子的第12密码子突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均为V600E突变.K-ras、BRAF基因突变可能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9(059)006 【总页数】4页(P1-4)

SMAD4在KRAS、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MAD4在KRAS、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 意义 张琳;陈祥义;杨宏杰;李鑫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22(34)7 【摘要】目的探讨SMAD4在KRAS、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185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利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标本KRAS、BRAF基因的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中SMAD4的表达情况,分析SMAD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KRAS基因突变率为44.3%(82/185),突变主要位于第2号外显子的第12和13位密码子,BRAF 基因突变率为4.9%(9/185),KRAS基因与BRAF基因无共同突变。63例 (34.1%)SMAD4表达正常(SMAD4阳性),而122例(65.9%)SMAD4表达微弱或缺失(SMAD4阴性);SMAD4的表达与肿瘤位置、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KRAS状态显著相关(均<0.05),但SMAD4基因对BRAF状态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结论SMAD4对于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SMAD4作为驱动突变,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精准医疗的新靶点。 【总页数】3页(P859-862) 【作者】张琳;陈祥义;杨宏杰;李鑫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相关文献】 1.结直肠癌组织与血液 KRAS/BRAF 基因突变表达一致性检测分析 2.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3.结直肠癌K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与临床意义 4.结直肠癌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 5.结直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及KRAS 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KRAS和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结直肠癌KRAS和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沙如拉;李文新 【摘要】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218例,提取DNA 经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检测KRAS、NRAS及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3个基因间突变的内在关系,并分析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218例CRC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7.6%(82/218);NRAS 基因突变率为4.1%(9/218);BRAF突变率为3.7% (8/218),在136例KRAS野生型病例中NRAS与BRAF的突变频率为6.6%(9/136)和5.9% (8/136).BRAF与KRAS、NRAS基因突变相互排斥.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于Ⅲ~Ⅳ期(P=0.014)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49),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突变速率较高,KRAS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相关.联合检测KRAS、NRAS及BRAF基因,能正确指导和选择抗EGFR单抗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49)001 【总页数】4页(P4-7) 【关键词】结直肠癌;EGFR;KRAS;NRAS;BRAF 【作者】沙如拉;李文新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上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以每年超过130万新病例的速度递增[1]。晚期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0%,化疗可以改善生活条件,但平均生存率仍不超过2年。传统的化疗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准入,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到了靶向治疗的时代。表皮生长因子(EGFR)是靶向治疗药物作用的靶点之一,活化的 EGFR 激活下游信号分子以调节肿瘤的增殖、分化、凋亡、转移等生理过程。抗EGFR抗体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传导,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单独使用和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疗效。研究表明,只有带着野生型KRAS基因的CRC患者可以受益于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治疗。所以KRAS突变状态已成为最主要的EGFR抗体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标志物。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尽管KRAS基因野生型的患者一线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其客观有效率也不足60%[2,3]。这表明EGFR的下游RAS-RAF MAPK和PI3-KAKT mTOR信号通路中存在的其他突变(例如,BRAF、NRAS、PIK3CA和PTEN基因突变)可能导致CRC患者无法从抗EGRE治疗中受益。本研究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KRAS、NRAS及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并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探索彼此的关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 1.1 研究对象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218例,标本需经病理检查,临床资料完整。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人类NRAS基因突变检

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吸 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 吴新新;马杰;任鹏飞;郭晓萱;郭永军 【摘要】目的:探讨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分析3种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石蜡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 2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和13密码子常见的7个突变位点,检测NRAS2号与3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13密码子与61密码子常见的12个突变位点,检测BRAF15号外显子的V600E位点的突变,分析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8.0% (93/242)、5.0% (12/237)和2.1% (5/237).在147例KRAS 野生型病例中NRAS与BRAF的突变频率为6.8% (10/147)和3.4% (5/147).BRAF与KRAS、NRAS基因突变相互排斥.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于Duke'S分期的C期(P =0.047)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 =0.049),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癌结节及AJCC分期等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KRAS、NRAS 和BRAF基因突变与吸烟及饮酒史无关(P>0.05).结论:该研究中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淋巴结转移和Duke'S C期,说明KRAS基因突变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6(051)001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祝继原;吴鹤;张震;宋月佳;王梦迪;张世超;鹿芃恬;戚基萍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51)6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特点及状况。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石蜡标本,采用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检测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出KRAS基因突变62例,突变率为43.06%;检出NRAS基因突变5例,突变率为3.47%;检出BRAF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4.17%。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组中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NRAS和BRAF基因突变率较低。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不断深入,检测肿瘤相关基因靶点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精准医学个体化治疗。 【总页数】4页(P500-503) 【关键词】KRAS基因;NRAS基因;BRAF基因;结直肠癌;ARMS;精准医学 【作者】祝继原;吴鹤;张震;宋月佳;王梦迪;张世超;鹿芃恬;戚基萍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相关文献】

1.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J], 吴永芳;许春伟;宋业颖;班怡;张博;邵云;李晓兵; 2.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J], 吴永芳;许春伟;宋业颖;班怡;张博;邵云;李晓兵 3.结直肠癌患者 KRAS、NRAS 及 BRA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J], 张科平;许洁;颜黎栩;刘驯骅;徐方平;刘艳辉 4.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J], 贠田;王长松;李富林;吕学霞;蒙念龙;高春芳 5.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及组织中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 [J], Liu Xiaona;Tian Zhuang;Wei Xiaofei;Wang Quan;Zhang Jiaxin;Jin Meishan;Duan Xiumei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组织 K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情况及意义

结直肠癌组织 K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情况及意义 宋敏;孙亚琼;张莉;潘琼 【摘要】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及多重PCR-STR法检测477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基因 外显子2第12、13位密码子的基因突变情况,其中315例同时检测BRAF基因 外显子15的突变情况。随访记录无进展生存期( PFS),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24.5%,BRAF基因突变率为11.4%,未检测到同时发生KRAS与BRAF基因突变者。 KRAS基因突变 型和野生型患者中分别有69.2%、30.0%出现肝转移,P<0.01;KRAS基因突变率在≥65岁、原发部位为右侧的患者中升高,P≤0.05。 BRAF基因突变率 在男性、高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升高,P均<0.05。 KRAS、BRAF 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PFS比较,P均>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 基因突变与年龄、发病部位及发生肝转移有关,BRAF基因突变与性别、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有关;联合检测两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4(000)032 【总页数】3页(P32-34) 【关键词】结直肠癌;KRAS;BRAF;基因突变;序列分析 【作者】宋敏;孙亚琼;张莉;潘琼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 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5 结直肠癌是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临床试验证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较常规化疗显著提高,但只有KRAS野 生型患者从中受益[1,2]。KRAS对抗 EGFR 治疗的预测作用已经明确,但其 与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无明确结论。而关于BRAF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 虽被报道与抗 EGFR 耐药相关[1,3],但其突变状态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尚无 定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观察了结直肠癌组织KRAS和BRAF 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结直肠癌组织477例,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患者均未行抗EGFR(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其中男295例,女182例;年龄27~81岁,平均51岁;结肠癌316例,直肠癌161例;具有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TNM 分期等资料者分别为 473、209、373、366、362例。1.2 方法 1.2.1 指标观察方法记录肿瘤原发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并随访至疾病进展或死亡,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 1.2.2 基因突变检测采用实时荧光PCR及多重PCR-STR法检测KRAS基因外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