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 平行线练习(提优)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 平行线练习(提优)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 平行线练习(提优)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 平行线练习(提优)

第一章 平行线

1.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2.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3.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B .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C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4.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

B.25°

C.20°

D.15°

5.如图,∠1+∠2+∠3=232°,AB ∥DF ,BC ∥DE ,则∠3-∠1的度数为( ) A.76° B.52° C.75° D.60°

6.如图,l∥m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m 上,若∠β=200

,则∠α的度数为( )A.250

B.30

C.20

D.350

7.如图,已知//,,34AB CD BC ABE C BED ∠∠=?∠平分,则 的度数是( ) A .17°

B.34°

C.56°

D.68°

8.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 ) A 50° B 60° C 75° D 85°

9.如图6,AB//EF ,设∠C=90°,那么x 、y 和z 的关系是( )

10.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角平分线互相垂直的是( )

A. 内错角

B. 同旁内角

C. 同位角

D. 内错角或同位角 11.如图,BE 平分∠ABC ,DE ∥BC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12.如图2,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 A.100° B.60° C .40° D.20°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A

D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E D

C

B

A

13.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4)):

(1)

P

(2)

P

(3)

P

(4)

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如图,按角的位置关系填空:

∠A与∠1是,是由直线与被所截构成的;

∠A与∠3是,是由直线与被所截构成的;

∠2与∠3是______________,是由直线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被_________所截构成的。

15.如图:

(1)∵∠A= (已知),

∴AC∥ED( )

(2)∵∠2=_____(已知),

∴A C∥ED( )

(3)∵∠A+_____=180°(已知),

∴A B∥FD( )

(4)∵AB∥_____(已知),

∴∠2+∠A ED=180°( )

(5)∵AC∥_____(已知),

∴∠C=∠1( )

16.一弯形管道ABCD的拐角∠ABC=110o,要使AB∥CD,那么另一个拐角∠BCD应弯成____度.

17.如图,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BAC= .

18.将一条两边沿互相平行的纸带按如图所示折叠,已知∠1=76°,则∠2?的度数为______.

19.如图,△DEF是由△ABC平移得到的,△ABC可以先向右平移______格,再向_____平移_____格,得到△DEF.

20.如图,四边形ABCD中,∠1=∠2,∠D=72°,则∠BCD=__________.

21.如图,AB∥CD,∠2 = 2∠1,则∠2 =.

A

B C

D

1

2

1

2

A B

C D

E

F

1

2

D

A

C

B

l1

l2

A

B

C

D

E

F

1

2

3

4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

22.如图,直线l 1∥l 2,AB⊥l 1于O ,BC 与l 2交于E ,∠1 = 43°,则∠2 = .

23.如图,AB ∥CD 、BEFD 是AB 、CD 之间的一条折线,则∠1+∠2+∠3+∠4=__________. 24.如图,△DEF 是△ABC 沿着BC 平移得到的.如果 AB=8cm,BE=4cm,DH=3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5.如图,三角形ABC 平移后成为三角形EFB.已知下列说法: ①线段AC 的对应线段是BE ;②B 的对应点是B ; ③B 的对应点是F ;

④平移的距离是线段CF 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有 . 26.如图所示,DF ∥AC ,∠1=∠2.试说明DE ∥AB.

27.如图所示,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G 、H ,GM 、HN 分别平分∠BGF 、∠EHC. 说明GM ∥HN .

28.如图,CD ∥AB ,∠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 与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29.如图,已知∠ABE +∠DEB = 180°,∠1 =∠2,试说明∠F =∠G.

(第25题图)

(第24题图)

A

B C D

E F 12A B C

D G

H M N

E

F

12

1

2 A C B F G

E D

30.如图所示,已知FC ∥AB ∥DE ,∠α∶∠D ∶∠B =2∶3∶4,求∠α、∠D 、∠B 的度数.

31.已知: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EF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P= 90。

32.已知AB //DE ,∠ABC =80°,∠CDE =140°,求∠BCD .

33.如图,若AB ∥CD,则∠B-∠C+∠E=?

34.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 ∥EF

A

B

C D

E

F

1

2α E D

C B A

七年级数学提优练习难题易错题

七年级提优练习 一.选择36 1、221 x x x ++-+-的最小值是(). A、4 B、3 C、2 D、1 2、若m<0,n>0,m+n<0,则m,n,-m,-n这四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m>n>-n>-m B、-m>n>-n>m C、m>-m>n>-n D、-m>-n>n>m 3、若0 ab≠,则a b a b +的取值不可能是() A、0B、1C、2D、-2 4.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的积是() A.16 B.0 C.576 D.﹣1 5.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A.1 B.3 C.5 D.1或3或5 6.负实数a的倒数是() A.﹣a B.C.﹣D.A 7.甲小时做16个零件,乙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A.甲的工作效率高B.乙的工作效率高 C.两人工作效率一样高D.无法比较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是0 B.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C.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商是﹣1 D.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相等

9.计算(﹣1)2005的结果是() A.﹣1 B.1 C.﹣2005 D.2005 10.计算(﹣2)3+()﹣3的结果是() A.0 B.2 C.16 D.﹣16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正数B.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零 C.立方是它本身的数是±1 D.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12.若a3=a,则a这样的有理数有()个.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3.若(﹣ab)103>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 B.>0 C.a>0,b<0 D.a<0,b>0 14.如果n是正整数,那么[1﹣(﹣1)n](n2﹣1)的值()A.一定是零B.一定是偶数 C.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D.不一定是整数 15.﹣22,(﹣1)2,(﹣1)3的大小顺序是() A.﹣22<(﹣1)2<(﹣1)3 B.﹣22<(﹣1)3<(﹣1)2 C.(﹣1)3<﹣22<(﹣1)2 D.(﹣1)2<(﹣1)3<﹣22 16.最大的负整数的2005次方与绝对值最小的数的2006次方的和是()A.﹣1 B.0 C.1 D.2 17.若a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有() (1)(﹣a)2=a2;(2)(﹣a)2=﹣a2;(3)(﹣a)3=a3;(4)|﹣a3|=a3.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平行线综合卷浙教版

A B C D 1 23 4 七下第1章平行线综合卷 班级组名姓名 一、选择题(30分) ()1.如图,由∠3=∠4,得出结论AB∥CD,其根据是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3.如图,如果∠D=∠EFC,那么 A.AD∥BC B.EF∥BC C.AB∥DC D.AD∥EF ()4. 将图1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行 B.大楼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的电梯 C.钟摆的运动 D.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 ()6.如图,下列推理不正确 ...的是() A.∵AB∥CD,∴∠ABC+∠C=180° B.∵∠1=∠2,∴AD∥BC C.∵AD∥BC,∴∠3=∠4 D.∵∠A+∠ADC=180°,∴AB∥CD ()7.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有 A.1或3 B.0或1 C.0,1,3 D.0,1,2,3 ()8. 若直线a∥b,a⊥c,b∥d,c⊥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d B. a∥e C. b⊥c D. a⊥e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同位角相等 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 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在水平地面,在地面上放一个平面镜,欲使这束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光线,则平面镜与地面所成锐角的度数为() A. 45o B. 60o C. 75o D. 80o 二、填空题(30分) 11.如图,直线AD,BC被AB所截,则∠B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_. 2 1 2 1 2 1 2 1 F E D C B A

七年级数学培优练习汇总

七年级数学经典练习(1) 绝对值专题练习 1、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1)求|5﹣(﹣2)|= _________ . (2)设x是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则|x+1|表示_______ 与_ __ 之差的绝对值。(3)若x为整数,且|x+5|+|x﹣2|=7,则所有满足条件的x为____ ___ __ 。 2、小刚在学习绝对值的时候发现:|3﹣1|可表示数轴上3和1这两点间的距离;而|3+1|即|3﹣(﹣1)|则表示3和﹣1这两点间的距离.根据上面的发现,小刚将|x﹣2|看成x 与2这两点在数轴上的距离;那么|x+3|可看成x与_________ 在数轴上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解决下列问题 (1)当|x﹣2|+|x+3|=5时,x可取整数_________ (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整数即可);(2)若A=|x+1|+|x﹣5|,那么A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 (3)若B=|x+2|+|x|+|x﹣1|,那么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此时x为_________ ;(4)写出|x+5|+|x+3|+|x+1|+|x﹣2|的最小值. 3、试求|x﹣1|+|x﹣3|+…+|x﹣2003|+|x﹣2005|的最小值. 4、若ab<0,试化简++.

5、化简:|3x+1|+|2x-1| 6、若2x+|4-5x|+|1-3x|+4的值恒为常数,求x满足的条件及此常数的值。 7、如果0<p<15,那么代数式|x-p|+|x-15|+|x-p-15|在p≤x≤15的最小值( ) A. 30 B. 0 C. 15 D.一个与p有关的代数式 8.已知(|x+l|+|x-2|)(|y-2|+|y+1|)(|z-3|+|z+l|)=36,求x+2y+3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k0,第一步从k0向左跳1个单位得k1,第二步由k1向右跳2个单位到k2,第三步由k2向左跳3个单位到k3,第四步由k3向右跳4个单位到k4…按以上规律跳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k100新表示的数恰好19.94,试求k0所表示的数.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 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 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且l1∥l2,则α的度数是() A.41°B.49°C.51°D.59° 3. 已知∠AOB,P是任一点,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OA平行,则这样的直线()A.有且仅有一条B.有两条 C.不存在D.有一条或不存在 4. 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120°,∠2 =45°,若要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 A.15°B.30°C.45°D.60° 5. 已知:如图,AB∥CD,BC平分∠ABD,且∠C=40°,则∠D的度数是() A.40°B.80° C.90°D.100° 6. 如图,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添加条件() A.∠1=∠2 B.∠1=∠DFE C.∠1=∠AFD D.∠2=∠AFD

7. 如图,AB∥CD,直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EG平分 ∠BEF交CD于点G,∠1=50°,则∠2等于() A.50°B.60°C.65°D.90° 8. 如图,将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EFG的位置,则图中共有平行线 () A.3对B.5对 C.6对D.7对 9. 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等于() A.100°B.115° C.120°D.130° 10.如图,AB∥CD,∠1=100°,∠2=120°,则∠α等于() A.100°B.80° C.60°D.40°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3*6=18) 11. 如图,若∠1+∠2=180°,∠3=110°,则∠4=_______. 12. 在一块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长度),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 13. 如图,为了把△ABC平移得到△A′B′C′,可以先将△ABC向右平移______格,再向上平移______格.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新人教版 1﹨〖10分〗在研究运算〖+8〗-〖+10〗时,一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索:因为〖-2〗+〖+10〗=+8,所以(+8)-(+10)=-2;另一方面(+8)+(-10)=-2,于是(+8)-(+10)=(+8)+(-10),由此概括出有理数的一个运算法则,这个法则是 ,用字母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 2﹨〖10分〗小红家粉刷房间,雇用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为4800元,粉刷面积是150m 2 ,最后结算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按工计算,每个工30元〖1个人干一天是1个工〗; 方案二: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帮小红家出主意,选择方案_____付钱最合算. 3﹨〖10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10分〗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无法确定 5﹨〖10分〗图表示从上面看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 〗 6﹨〖16分〗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 算法》中提出“杨辉三角”〖如下图〗,此图揭示了 (a+b)n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 有关规律.例如: 0()1a b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1()a b 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系数 和为2; 2 1 -5 1 1 1 1 1 1 1 2 3 3 …… 1 2 1 2 4 3 第5题 A . B . C. D.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平行线练习(提优)

第一章平行线 1. 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 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 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右拐 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2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七二.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3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B .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C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4.如图,有一块含有 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 .如果/ 1 = 20°,那么/ 2的度 数是( )A . 30° B.25 ° C.20° D.15° 5.如图,/ A.76 1 + Z 2+Z 3= 232 B. 52° C.75 ° ,AB// DF , BC// DE 则/ 3-Z 1 的度数为( D.60 6.如图, ABC 的直角顶点 C 在直线m 上,若/ 3 =20°,则/ a 的度数为( A.250 7.如图,已知 AB//CD,BC 平分.ABE,. C = 34,贝,BED A. 17 ° B.34 ° C.56 ° D.68 &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 a 的度数等于( ) C 75 ° D 85 10.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角平分线互相垂直的是( ) A.内错角 B.同旁内角 C.同位角 D.内错角或同位角 11.如图,BE 平分/ ABC DE// BC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3对 B. 4 对 C. 5 对 D. 6 对 12.如图2, 已知直线 a // b, / 1=40° , / 2=60° , 则/等于 A.100 ° B.60 o C . 40° D.20 o //m ,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5题 图) A 50 ° B 60 ° (第7题图) 的度数是 ( (第9题图) A

初一数学提优训练101120

初一数学提优训练(101120) 姓名 一、选择题 1. 如果方程12-=+x a x 的解是4-=x ,那么a 的值等于( ) A .3 .5 C 2.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200元,标价为1575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 A 、6折 B 、7折 C 、8折 D 、9折 3.为了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决定大幅度降低药品的价格,其中将原价a 元的某种常用药降价40﹪,则降价后此药价格为( ) A 、 4.0a 元 B 、6 .0a 元 C 、 60﹪a 元 D 、 40﹪a 元 4. 有m 辆客车及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40人,则还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43人,则只有1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 ①40m +10=43m -1;② 1014043n n ++=;③101 4043 n n --= ;④40m +10=43m +1.其中符合题意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母亲26岁结婚.第二年生了儿子,若干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此时母亲的年龄为( ) A 、39岁 B 、42岁 C 、45岁 D 、48岁 6.一个数的 3 1 与2的差等于这个数的一半.这个数是( ) A 、12 B 、–12 C 、18 D 、–18 、B 两地相距240千米,火车按原来的速度行驶需要4时,火车提速后,速度比原来加快30%,那么提速后只需要( ) A 、1033 时 B 、1313时 C 、1034时 D 、13 14时 8.学友书店推出售书优惠方案:①一次性购书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书 超过100元但不超过200元一律打九折;③一次性购书200元一律打八折.如果王明同学一次性购书付款162元,那么王明所购书的原价一定为( ) A 、180元 B 、元 C 、180元或元 D 、180元或200元 二、填空题 9. 单项式1 265 2 15+n m y x y x 与是同类项,则n m -=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培优提高训练(四)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培优提高训练(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B. 如果x 的相反数是-5, 那么x=5 C. 若|x|=|-4|, 那么x=-4 D. 任何非零有理数的平方都大于0 2、如图, 点C 在线段AB 上, E 是AC 中点, D 是BC 中点, 若ED=6, 则线段AB 的长为( ) A. 6 B. 8 C. 12 D. 16 3、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大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 节约用水. 据测试, 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 每滴水约0.05毫升. 若每天用水时间按2小时计算, 那么一天中的另外22小时水龙头都在不断的滴水. 请计算, 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 一个月(按30天计算)浪费水__________(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 A. 237600毫升 B. 2.376×105毫升 C. 23.8×104毫升 D. 237.6×103 毫升 4、甲从A 出发向北偏东45度走到点B ,乙从点A 出发向北偏西30度走到点C , 则∠BAC 等于 ( ) A、15度 B、75度 C、105度 D、135度 5、规定a○b= , ,则(6○4)○3等于 ( ) A、4 B、13 C、15 D、30 6、(1)|5|)2()2 13(4322-+---+-= (2)|3||3 12|75.0)431()3(2-÷-??-÷-= 7、已知(a -3)2+|b+6|=0,则方程ax=b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0瓦(即0.0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50元,另一种是100瓦(即0.1千瓦)的白炽灯,售价5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内)节能灯售价高,但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但用电多,电费0.5元/千瓦·时 (1)照明时间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2)照明时间1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 (3)照明多少时间用两种灯费用相等?(本大题10分) a b a b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讲义

基础巩固篇 第一讲平行线及其判定 思维导图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用符号“∥”表示. 2.“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称为“三线八角”,这八个角中,同位角有四对,内错角有两对,同旁内角有两对. 3.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根据定义判定;(2)三个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平行的传递性;(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难点分析: 1.平行线必在同一平面内,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即使不相交,也不一定平行. 2.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一性质指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要注意“直线外一点”这一条件. 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通过角的关系说明直线的位置关系,实现了几何条件之间的转化,应用定理时要注意正确判断角的位置特征. 例题精析 例1、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不相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性质公理、相交线的定义、垂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后即可得解. 解题过程: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 ②两条不相同的直线若相交则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若平行则没有公共点,故错误; 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④共3个.故选C.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直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以及相交线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误区:两条不相同的直线除了平行外,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也可能没有公共点. 例2、如图,标有角号的7个角中共有对内错角,对同位角,对同旁内角.

七年级数学下册培优强化训练12

数学培优强化训练(十二) 1、有理数a 等于它的倒数, 有理数b 等于它的相反数, 则20082008b a +等于 ( ) (A )1 (B ) -1 (C ) ±1 (D ) 2 2、用一根长80cm 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比宽长10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 积是 ( ) (A) 252cm (B) 452cm (C) 3752cm (D) 15752 cm 3、如图1所示, 两人沿着边长为90m 的正方形, 按A →B →C →D →A ……的方向行走. 甲从A 点以65m/min 的速度、乙从B 点以72m/min 的速度行走, 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 将在正 方形的 ( ) (A )AB 边上 (B )DA 边上 (C )BC 边上 (D )CD 边上 图1 图3 4、如图2所示,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 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若∠MON= α, ∠BOC=β, 则表示∠AOD 的代数式是 ( ) (A )2α-β (B )α-β (C )α+β (D )以上都不正确 5、如图3所示, 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 从P 处把绳子剪断, 已知AP=2 1PB, 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cm, 则绳子的原长为 ( ) (A )30 cm (B )60 cm (C )120 cm (D )60 cm 或120 cm 6、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税=利息×20%,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1.98%.小明有一笔 一年定期存款,如果到期后全取出,可取回1219元.若设小明的这笔一年定期存款是x 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7、2.42o= o ′ ″ 8、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出售时要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销售量x 与售价C 间的关 系如下表: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平行线 教案

1.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二、解决新知: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2).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举例说明);二是“”. 一个前提:对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平行公理: 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C .B

m 回忆垂线性质: 平行公理: . 上图中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a,c∥a,那么 c b a 三.拓展应用 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 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对,内错角有对,同旁内角有对.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知识点 知识点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AB平行于CD,写作AB∥CD 2、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c,c∥b ∴a∥b. 课后练习 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 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邻补角 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3.垂直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提优训练

教案(数学) 1、如图,AB∥CD,EG、EM、FM分别平分∠AEF,∠BEF,∠EFD,则图中和∠DFM相等的角(不含它本身)的个数为() A.5 B.6 C.7 D.8 2、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和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 . 3、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ABC中,∠B的外角平分线的和∠C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BPC=80°,则∠A的度数为. 4、给出以下判断: (1)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重心 (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3)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4)三角形的重心是它的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 那么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5、两本书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相等的角是()

A、∠1和∠2 B.∠2和∠3 C.∠1和∠3 D.三个角都相等 6、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 别延长AB、BC、CA至点A 1、B 1 、C 1 ,使得A 1 B=2AB,B 1 C=2BC,C 1 A=2CA, 顺次连接A 1、B 1 、C 1 ,得到△A 1 B 1 C 1 ,记其面积为S 1 ;第二次操作,分 别延长A 1B 1 、B 1 C 1 、C 1 A 1 至点A 2 、B 2 、C 2 ,使得A 2 B 1 =2A 1 B 1 ,B 2 C 1 =2B 1 C 1 , C 2A 1 =2C 1 A 1 ,顺次连接A 2 、B 2 、C 2 ,得到△A 2 B 2 C 2 ,记其面积为S 2 ;…; 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 5 C 5 ,则其面积S 5 = . 7、边长为2的等边△ABC和等边△DEF互相重合,将△ABC沿直线L 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将△DEF向右也平移m个单位长度,如图,当C、E是线段BF的三等分点时,m的值为. 8、如图,已知△ABC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BCD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CDE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DEF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EFG 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FGH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EFH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1)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CD,∠ACD=∠ADC. 求证:AB+AC> BC2+CD2 ; (2)已知:如图2,在△ABC中,AB上的高为CD,试判断(AC+BC)2和AB2+4CD2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平行线练习浙教版

第1章平行线 1.1平行线 知识点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直线a 和b是平行线,记做a∥b,读做“a平行b”. 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段 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知识点2平行线的画法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如图1-1-1所示,把三角尺的一边紧靠直线CD,用直尺紧靠三角板尺的另一边,沿直尺推动三角尺,然后过三角尺的一边画直线AB,这时就可画出CD的平行线AB. 图1-1-1 2.如图1-1-2所示,过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它对边的平行线,标出交点,并将平行线用“∥”符号表示出来. 图1-1-2 知识点3平行线的性质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上一点不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先在纸上画三角形ABC,再任取一点P,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BC平行,则这样的直线( )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 C.不存在D.有一条或不存在

探究一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材例题变式题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EF,直线CD与AB相交于点P,试问直线CD与EF相交吗?为什么? [归纳总结] 由本题可以得出一个常用的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必定与其余的直线都相交. 探究二平面内直线交点个数的探究 教材补充题已知平面内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请画图探究它们的位置关系并说出它们的交点个数. [反思]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 1 / 3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ABC 的高的交点一定在外部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 cm 和50 cm ,若要钉或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 A .10 cm 的木棒 B .40 cm 的木棒 C .90 cm 的木棒 D .100 cm 的木棒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 ,4 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cm B .11 cm C .10 cm 或11 cm D .无法确定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2∠B 一3∠C B .∠A+∠B=2∠C C .∠A 一∠B=30° D .∠ A= 12∠B=13 ∠C 6.在四边形的4个内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为( ). A .1 B .2 C .3 D .4 7.如图,已知直线AB ∥CD ,∠C =115°,∠A=25°,∠E=( ). A .70° B .80° C .90° D .100° (第7题) (第10题)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9.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 A .7 B .6 C .5 D .4 10.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且S △ABC =4 cm 2,则S △BEF 的值为( ). A .2 cm 2 B .1 cm 2 C .0.5 cm 2 D .0.25 cm 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它是_________边形. 12.如图,线段DE 由线段AB 平移而得,AB=4,EC=7-CD ,则△DCE 的周长为______cm . 13.如图,直线a ∥b ,c ∥d ,∠1=115°,则∠2=________,∠3=__________. 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为_____. 15.根据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已知角的度数,求出其中∠α的度数: (1) ∠α=_________°;(2) ∠α=_________°;(3) ∠α=_________°. 16.教材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时,都是将多边形转化为________去探索的.从n(n>3)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出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_____个三角形,分成的三角形内角的总和与多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____. 17.如图,AB ∥CD ,∠B=26°,∠D=39°,求∠BED 的度数. 解:过点E 作EF ∥AB , ∠1=∠B=26°. ( ) ∵ AB ∥CD(已知),EF ∥AB(所作), ∴ EF ∥CD .( ) ∴ ∠2=∠D=39°. ∴ ∠BED=∠1+∠2=65°. 18.中国象棋中的马颇有骑士风度,自古有“马踏八方”之说,如图(1),按中国象棋中“马”的行棋规则,图中的马下一步有A 、B 、C 、D 、E 、F 、G 、H 八种不同选择,它的走法就象一步从“日”字形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不能多也不能少. 要将图(2)中的马走到指定的位置P 处,即从(四,6)走到(六,4),现提供一种走法: (四,6)→(六,5) →(四,4) →(五,2) →(六,4) (1)下面是提供的另一走法,请你填上其中所缺的一步: (四,6) →(五,8) →(七,7) →__________→(六,4) (2)请你再给出另一种走法(只要与前面的两种走法不完全相同即可,步数不限),你的走法是: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平行线专题测试.docx

平行线专题测试 班级姓名对题错题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60°,那么∠2的度数为() A.120° B.90° C.60° D.30° 2.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 A.55° B.45° C.35° D.25° 3.如图,已知∠1=60°,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 A.70° B.100° C.110° D.120°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若∠1=55°,则∠2等于() A.35° B.45° C.55° D.125° 5.如图,AB∥CD,∠1=50°,则∠2的大小是( ) A.50° B.120° C.130° D.150°

6.如图,直线AB ∥CD ,BC 平分∠ABD ,若∠1=54°,则∠2= 72° . 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 与b 平行的是( ) A .∠1=∠2 B .∠2=∠3 C .∠3=∠5 D .∠3+∠4=180° 8.如图,直线a ∥b ,c 是截线,∠1的度数是( ) A .55° B .75° C .110° D .125° 9.如图,直线AB ∥CD ,OG 是∠EOB 的平分线,∠EFD=70°,则∠BOG 的度数是( ) A .70° B .20° C .35° D .40° 10.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 (第2题) A B C

A.∠2 B.∠3 C.∠4 D.∠5 11.如图,AB∥CE,BF交CE于点D,DE=DF,∠F=20°,则∠B的度数为. 12.已知∠A=100°,那么∠A补角为度. 13.如图,直线AB∥CD,CA平分∠BCD,若∠1=50°,则∠2= . 14.如图,已知直线a∥b,△ABC的顶点B在直线b上,∠C=90°,∠1=36°,则∠2的度数是. 15.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 °. 16.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2,则∠1= °. 17. 如图,已知∠ACD=70°,∠ACB=60°,∠ABC=50°,求证:AB∥C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提优训练-- 绝对值知识点与经典例题 (无答案)

绝对值的性质及化简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距离具有非负性)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注意:① 取绝对值也是一种运算,运算符号是“| |”,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根 据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 ② 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 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③ 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取绝对值的结果总是正数或0. ④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和它的绝对值,如:5-符号是负 号,绝对值是5. 【求字母a 的绝对值】 ①(0) 0(0)(0) a a a a a a >?? ==??-?=?-≤?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有理数的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绝对值非负性:|a|≥0 如果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这若干个非负数都必为0. 例如:若0a b c ++=,则0a =,0b =,0c = 【绝对值的其它重要性质】 (1)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这个数,也不小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a ≥,且a a ≥-; (2)若a b =,则a b =或a b =-; (3)ab a b =?; a a b b =(0)b ≠; (4)2 2 2 ||||a a a ==; (5)||a|-|b|| ≤ |a ±b| ≤ |a|+|b| a 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 b -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 .b 对应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去绝对值符号】基本步骤,找零点,分区间,定正负,去符号。 【绝对值不等式】 (1)解绝对值不等式必须设法化去式中的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一般代数 式类型来解; (2)证明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有两种方法: A )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一般的不等式证明:换元法、讨论法、平方法; B )利用不等式:|a|-|b|≦|a+b|≦|a|+|b|,用这个方法要对绝对值内的 式子进行分拆组合、添项减项、使要证的式子与已知的式子联系起来。 【绝对值必考题型】 例1:已知|x -2|+|y -3|=0,求x+y 的值。

七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训练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问题(压轴题)

培优训练三: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一、坐标与面积: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0,1),B(2,0),C(2,1.5). (1)求△ABC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0.5),试用a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0),B(-2,-2),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 . 图2 (1)如图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如图2,若线段AB移动到CD,C、D两点恰好都在坐标轴上,求C、D的坐标; (3)若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且S△ACD=5,求C、D的坐标; (4)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线段AB平移至线段PQ时,由A、B、P、Q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0,若存在,求出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 (1,0),B (-2,3),C (- 3,0). (1)求△ABC 的面积; (2)若把△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A B C ''',请你在图中画出△A B C '''; (3)若点A 、C 的位置不变,当点P 在y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ACP ABC S S =V V ; (4)若点B 、C 的位置不变,当点Q 在x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BCQ ABC S S =V V . 【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2),且满足2(2)20a b ++-=,过C 作 CB ⊥x 轴于B .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作业练习

1.1 平行线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说法:①用两根钉子固定一根木条,体现数学事实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射线AB 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③若AB=BC,则B为线段AC的中点;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相等的角叫对顶角;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⑤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或相交. A.1个B.2个C.3个D.4个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三条直线交点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 4.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③过一 点可以而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A.1 B.2 C.3 D.4 6.下列语句中: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

则这两个角相等;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二.填空题(共2小题) 7.下列说法中: ①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 ②若AB=BC,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③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⑤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的有.(只填 序号) 8.如图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中和CD平行的棱有条. (第8题图) 三.解答题(共2小题) 9.如图,在6×4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E、F都在格点上.连接点A、B得线段AB. (1)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共可得条线段,在图中画出来; (2)在(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与AB平行的线段是; (3)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度量、检验,AB及(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几对?(请用“⊥”表示出来). (第9题图) 10.平面上有7条不同的直线,如果其中任何三条直线都不共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