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升降散在临床中的运用

升降散在临床中的运用

升降散在临床中的运用

第 2049 期

作者 / 1李先行2刘爱华1河南中医学院2河南省中医院

编辑 / 段瑞⊙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

家正规医学图书、杂

志、报刊等,文底有

具体来源出处。文章

标题为原标题、文中

内容提取。无丝毫夸

大、诱惑、违背客观

事实的文字、图片、

视频等内容,无丝毫

恶意煽动、混淆、误

导用户等内容。一切

均为原文展现,追求

真实、可靠、权威。

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

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升降散乃临床常用名方,组方精当,疗效显著,为世代医家所推崇。本文将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讨论。

1 理论基础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代温病学家杨睿(号栗山,河南夏邑人)所著《伤寒瘟疫条辨》。杨氏称:“瘟病总计十五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杨氏推崇吴又可的杂气学说和王璐的内伤理

论,认为杂气由口鼻而入,伏郁三焦,再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为瘟病之源;并参照刘河间的外感火热论,创立了自己的诊疗体系。杨氏以逐秽解毒、三焦分治为法,化裁古方,并重点发展了吴又可的杂气理论,创立了升降散一方。方用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共研细末,以黄酒、蜂蜜为引导,有升清降浊之效,故称为升降散。杨氏自云:“用治瘟疫,服者皆愈。”故此方值得大家重视。

1.1 组成:全蝉蜕一钱,白僵蚕二钱,广姜黄三钱,川大黄四钱。药量:蝉蜕3g,僵蚕6g,片姜黄9g,制大黄12g。方义:蝉蜕、僵蚕升阳中之清阳;片姜黄、制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功用:祛风透邪,疏达三焦,清泻里热,涤痰化浊。

1.2 主治:源于《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主治温病中杂气所致,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如头痛眩晕,胸隔胀闷,心腹疼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泄身不发热者,如憎寒壮热,如身热如火,一身关节酸痛,烦渴引饮,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烦躁不宁者;头面猝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如斑疹难出,有似丹毒风疮者;如胸高胁起胀痛,……,外证不同,受邪则一,凡未曾服过他药者,无论十日半月一月,但服此无不辄效。”

2 现代发展

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蒲辅周认为,升降散可防治瘟疫之表气郁闭、里气郁结、热闭膀胱,并用升降散加味治疗痄腮(病毒性腮腺炎)、升降散合银翘散加减治疗烂喉痧(猩红热)、升降散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肝炎。2003年SARS流行期间,著名中医薛伯寿也推崇此方。SARS是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治疗SARS的过程中,早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两型,都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如湿热阻遏型,用升降散合三仁汤加减;表寒里热夹湿型,用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现代研究表明该方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对传染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赵绍琴以本方加减治疗泄泻与便秘,嗜睡与失眠,阳痿与阳强,高血压与低血压等4组互为对立的病症,获效甚佳,因而认为本方具有多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3 临床运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用治温热病、瘟疫,还适用于内科杂病和疑难重症。虽病症各异,但其所治病证的病机主要是火热内郁、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临床运用升降散时,需要随症加减,灵活使用。刘爱华教授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眩晕、低热、消渴、心悸、胸痹、月经紊乱、郁证、血证等多个系统疾病,从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共计治疗108例患者(见表1),病机主要为火热内郁、气机失调,临床疗效显著。现选取典型病历讨论如下:

表1 典型病历表 (n)

3.1 眩晕:宋某,男,57岁。主诉:头晕、头痛伴迎风流泪1年,加重1月。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工作劳累引起头晕、头痛,在劳累时易发做,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情绪急躁易怒。饮食可,大便干,小便时自感尿道灼热。舌质暗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黄腻。脉象弦滑。西医诊断:①美尼尔氏综合症;②偏头痛。中医诊断:①眩晕;②头痛。辨证分型:痰热内扰,肝火内盛。治则治法:疏肝解郁,升清降浊,清化痰热。方药组成:升降散合丹栀逍遥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蝉蜕 6g,白僵蚕 10g,姜黄6g,生大黄15g,牡丹皮15g,栀子 15g,柴胡12g,赤芍20g,川芎12g,半夏10g,白术12g,天麻15g等。7剂,水煎服。7天后复诊诉头晕明显减轻,余症已基本消失,后继服3剂以期巩固。

按:迎风流泪、情绪急躁、小便灼热、脉象弦滑为病在肝经,肝火内盛兼有湿热。大便干,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腻为内有痰热。痰热内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遂头晕不适,选用升降散清化痰热,升清降浊,药中病机,故该例病人得以痊愈。

4 总结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升清降浊(降浊,姜黄,僵蚕,蝉蜕,大黄) “用方者,不贵明其所当然,要贵明其所以然。”杨栗山如是说。 《伤寒温疫条辨》中对升降散有较为详细的方解:“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蛮人生啖,喜其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盖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一举而两得之。人但知建良将之大勋,而不知有良相之硕德也……米酒性大热,味辛苦而甘……驱逐邪气,无处不到……和血养气,伐邪辟恶……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 僵蚕“清化而升阳”,蝉蜕“清虚而散火”,“君明臣良,治化出焉。”“姜黄辟邪而靖疫,大黄定乱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绩建焉。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引导协力,远近通焉。补泻兼行,无偏胜之弊;寒热并用,得时中之 宜。”“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杨栗山称僵蚕、蝉蜕“为温病之圣药”。 值得注意的是,姜黄的性味,古今本草书中俱有不同认识,有谓性温,有谓性寒。升降散中所用姜黄是以“大寒”使用的。“姜黄(广产),性味与郁金相似,然较烈。下气最捷,破血立通,调月信,消瘴肿。但稍损真气,用宜慎之”。至于后人有用片姜黄者,性温,与原方广姜黄有别。

关于蜂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本方中当为生用。 杨栗山对升降散的评语:“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当代医家蒲辅周对升降散的评语:“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 近人总结升降散组方所体现的治法为升降相因法。那么,方中僵蚕、蝉蜕之升,可否用别的升药代替,就这一问题,笔者在北京参加“2011年国际经方论坛”时请教过李士懋前辈,李老的答复是僵蚕、蝉蜕轻清化浊,别的升清药无此作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2012-08-04 15:42:25) 升降散临床应用验案 王业龙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黄泥卫生所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由僵蚕、蝉蜕、大黄、姜黄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杨栗山谓:“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名升降,亦双解之义”。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因,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其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此范围,兹举验案于下。 解毒化痰乳蛾消 陈某,女,4岁。患儿于4天前发病,初起精神不振、口角流涎、不欲饮食、发热、声音嘶哑,诊断为扁桃体炎,曾用抗生素治疗三日无效,又投玄麦甘桔汤之类无效。来时症风精神疲倦、昏昏欲睡、口流清涎、吞咽困难、哭音微弱、不欲饮食,大便三日未行,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咽喉充血水肿,肛温40.8?。辨为风热上攻咽喉,清窍闭塞。遂投升降散加减治之,僵蚕、蝉蜕各3克,射干、山豆根各5克,姜黄、大黄各6克,煎取浓汁,蜂蜜为引,昼夜分次徐徐喂服,2剂药

升降散方剂配方

升降散方剂配方

升降散【方剂名】升降散,出自清·《伤寒温疫条辨》。 【组成】白僵蚕二钱(6克)、蝉蜕一钱(3克)、大黄四钱(12克)、姜黄三钱(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每服10~15克,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每日2次一也可作汤剂,各药用量按原方比例斟酌。 【功效】升清降浊,散风清热。 【主治】虚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症见憎寒壮热,或头痛如破,或烦渴引饮,或咽喉肿痛,或身面红肿,或斑疹杂出,或胸膈胀闷,或上吐下泻,或吐衄便血,或神昏谵语,或舌卷囊缩。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高脂血症、胀毒性脑病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病症。 1.扁桃体炎:本方作汤剂随症加减治疗150例,其中急性扁桃体炎94例: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56例。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2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治愈天数,最短2日,最长4日。(《光明中医》1996年第1期) 2.细菌性肺炎:本方作汤剂治疗57例,与先锋霉素静滴治疗33例对照。疗程均为7日。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示肺部炎症全部吸收为治愈。

结果:治愈25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河北中医》2000年第11期) 3.高脂血症:以本方汤剂治疗60例,与辛伐他汀治疗60例对照。两组均给予低脂饮食及适当运动。用药均为8周。疗效评定以直脂指标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 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即为显效。结果:总有效率93.3%。(《陕西中医》2010年第{1期) 4.脓毒症性脑病:以本方汤剂浓煎口服或鼻饲结合常规治疗22例,与单纯常规治疗(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调节补液量,必要时选用盐酸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胞二磷胆碱改善脑功能等)20例对照。连续用药均为14日。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第14日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第14日中药组患者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下降大于对照组。(《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6期) 5.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本方汤剂加味治疗46例,与抗痨治疗加小剂量激素治疗23例对照。疗程均为21日,以症状定量计分法及B超胸水定量判定疗效。经治主症积分减少70%以上,胸胁胀满及寒热往来消失为临床症状显效;胸水消失或胸水减少70%为胸水定量显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85%。(《陕西中医》2007年第6期) 【方解】本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

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升降散是一种源于清代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温病、湿热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升降散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临床应用方面,升降散加减方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例如,升降散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加减升降散治疗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恢复胃肠功能;另外,升降散还被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月经不调、产后发热等妇科疾病。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可以发现升降散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升降散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升降散加减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疾病和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升降散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然而,虽然升降散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部分研究表明升降散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争议;另一方面,升降散的疗效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需要进一

步深入研究。 通过对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升降散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升降散的疗效机制和适用范围,同时加强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系统研究了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病的现代临床应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文章探讨了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及其对妇科病的疗效,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以及其疗效、优缺点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其应用。 当归芍药散是一种源于古方的中药复方,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和白术组成。该药方具有养血调经、舒肝健脾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妇科病治疗。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现代临床的重视。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和白术六味中药组成。其中,当归、芍药、川芎养血调经,泽泻、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共同发挥舒肝、养血、调经、利湿的功效。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可有

升降散临床应用近况

升降散临床应用近况 升降散临床应用近况儿科升降散传染性内科升降散乃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治温十五方之总方,药仅4味,配伍精良,现代医家常以升降散随证化裁,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多种疾病,同时也展开了许多关于升降散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现概述如下。 1治疗内科疾病 1.1心包积液朱氏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心包积液2例,取得较好效果。1例被西医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包大量积液,在予以抗炎、强心、利尿、激索等治疗2个月未见好转的情况下,辨证为气阴两虚、湿热瘀阻心脉型,用升降散加两洋参等药物,守方随症加减,服药2个月余诸症基本消失,好转出院。另1例为癌性心包大量积液伴双侧胸腔积液,予抗癌、抗炎、利尿等对症疗法,治疗半月余症状未解,辨其证属水气凌心射肺、瘀血阻滞、肺失宣降所致,遂投以升降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味,共服20余剂症状基本控制,心界明显缩小,好转出院. 1.2支气管哮喘崔氏等用升降散为基本方治疗本病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64例,随症加减,观察 2周,总有效率90.6%。 1.3胆囊炎张氏用此法治疗胆囊炎40例,疼痛明显者加柴胡、玄胡索、苏子;呕吐加竹茹、枳壳、半夏;湿盛苔膩加茵陈、黄芩、焦三仙。 1.4慢性肾功能衰竭林氏以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化裁治疗本病34例,I期(肾功能不完全期)10例,III期(氮质血症期)14例,III期(尿毒症期〉10例。严重呕吐不能服药者,保留灌肠。1个月为1个疗程,2 -3个疗程统计疗效,总有效率为73%。 1.5非淋菌性尿道炎孔氏用薏琥升降散(薏苡仁、蒲公英、琥珀、大黄、甘草、蝉蜕、地肤子、姜黄、石菖蒲、黄柏、僵蚕、车前子、土茯苓)加味治疗本病24例,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7%。 1.6糖尿病并发症孙氏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1例,治疗组31例,在用足量降糖药物的同时加用升降散治疗,对照组10例单用降糖

国医大师李士懋新加升降散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国医大师李士懋新加升降散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 纪念李士懋先生逝世2周年系列优秀学术论文 ★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升降散不仅为温病之总方,更是治郁热之总方。临床运用此方的典型脉象是沉而躁数,然凡气机郁滞,需展布气机、祛其壅塞的众多情况亦可使用,且可取速效。历代医家临床运用升降散颇多,其命名、主治、剂型、用法、用量等方面都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新加升降散”是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经多年临床实践的再创新。本文将具体阐明火郁证的形成机理以及临床诊断标准、治则治法、取效征象等。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升降散是治郁热之总方。临床上运用升降散的典型脉象是沉而躁数,然凡气机郁滞,需展布气机、祛其壅塞的众多情况亦可使用且可取速效。本文就升降散的发展沿革,新加升降散的创立、方义和如何在临床中灵活运用进行阐述。 1升降散的发展沿革 升降散在中医学史上以不同的方名存在,其主治、剂型、用量、服法等方面有着多种演变。升降散的雏形是明代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卷二·瘟疫》所载的“内府仙方”。其主治为“肿项大头病、蛤蟆

瘟病”[1],为丸剂,有白僵蚕、全蝉蜕、广姜黄、川大黄四味药物,剂量比为2∶ 0.25∶ 0.25∶ 4。1623 年,明代医家张鹤腾在《伤暑全书》中,首次将其命名为“升降散”。清代的陈良佐所编《二分晰义》名曰“赔赈散”,用治瘟病。与陈良佐同时期的医家杨栗山鉴于其治疫病效佳,遂取而用之,易名“升降散”,并在《伤寒温疫条辨》书中尊之为“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用治“表里三焦大热”,即温热弥漫内外之证。蒲辅周先生曾云: “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余治温疫多灵活运用杨氏温疫十五方,而升降散为其总方。治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2]瞿文楼先生则准确把握病机,常以升降散少佐通阳之品以解郁开闭,疗效甚佳。师承瞿老的赵绍琴先生,擅用升降散,发挥其对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如升压与降压,止泻与通便,醒神与安眠等,疗效确切。 2新加升降散的创立 李士懋老师承前启后,擅用自拟新方“新加升降散”,并充分阐明了火郁证的形成机理以及临床诊断标准、治则治法、取效征象等,使升降散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广泛地运用。 “新加升降散”是李老师在前人所纳效方升降散基础上的灵活创新。升降散加栀子豉汤为老方新用,栀子豉汤源自《伤寒论》太阳、阳明病篇,临床上既用治热扰胸膈证,又用治阳明郁热证。入栀子、淡豆豉,辛开苦降,增其宣泄郁热之力。方中所重用之连翘,性味苦凉,入心经,以取其清热解毒之功,又可散结消肿,更助以调畅气机,透热外达,正如近代医家张锡纯言: “升浮宣散,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3]“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发汗之力甚柔和,有甚绵长。”[4]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方中少入,取其辛凉宣散,解郁清热之功。 李老师用升降散,恒加淡豆豉10 g、栀子7 g、连翘15 g、薄荷4 g,助其清透之力,名之曰: 新加升降散。[5]加栀子、淡豆豉,乃受叶天士治风温诸案之启发。《临证指南医案·风温》共10 案[6],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很实用, 彭亚南陈晓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第1卷第1期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方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4味中药组成。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一些邪热内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52岁~2000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诉5天前不慎受凉~而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全身酸痛;自服感冒冲剂后~症状好转~后出现发热、口干、咽痛、咳嗽、咯白黄痰~故来求治。就诊时患者恶寒发热~测T38.9?~汗出~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全身酸痛~咳嗽~咯白黄痰~纳呆~小便黄~大便3日未解~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查9血常规:白细胞7.4×10 /L;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大。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辨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降火~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10g~僵蚕10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荆芥10g~防风10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杏仁12g~桔梗12g~板蓝根3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口干咽痛、咳嗽、全身酸痛明显减轻~大便已通。二诊~原方去生石膏、知母~加陈皮12g、炒麦芽15g~改生大黄,后下,3g~续服3剂后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症状均消失~纳食、大便、舌脉均恢复如常。 本例患者为外感风寒~治不彻底~风寒入里化热~热毒袭咽致口干咽痛;热郁于肺~出现咳嗽、咯黄痰;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出现大便干结。治疗时用升降散加味疏风清肺、泻热通腑~宣上与清下并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女~30岁~2000年11月17日初诊。患者因咳喘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来就诊~就诊时患者咳嗽频作伴喘憋~咯黄痰~口干舌燥~咽痒~气短乏力~纳呆~大便干燥~排出不畅~舌质红、边

一起学学升降散,理解前辈临床运用经验

一起学学升降散,理解前辈临床运用经验 升降散对温病的治疗,历代创立了许多有效方药,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宝库。在诸多方药中,本书首推杨栗山之升降散。杨氏以升降散为治温总方,其余14方,皆升降散之加减。对杨氏治温15方,蒲辅周先生甚为赏识,于《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悉予转录。赵绍琴老师对升降散倍加赞誉,加减灵活,应用极广。余受老师影响,应用升降散也颇多,疗效确切。余用升降散,主要掌握郁热这一关键,而不囿于温病一端。 组成主治 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一首:“僵蚕二两,姜黄、蝉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病。大人服一丸,小儿减半,蜜水调服,立愈。”杨栗山于《伤寒温疫条辨》云:“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量服法,名为赔赈散,予更其名曰升降散。”“炼蜜丸又名太极丸。”改后之升降散为: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钱,川大黄生四钱,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最重者分二次服。黄酒两盅,蜜一两,调匀冷服。杨氏将其列为治温15方之总方,主治病证计有:“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如头痛眩晕,胸膈胀闷,心腹疼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泻,身不发热者;如憎寒壮热,一身骨节酸痛,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烦躁不宁者;如身热如火,烦渴引饮,头面浮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涌盛,滴水不能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如斑疹杂出,有似丹毒风疮者;如胸高胁起胀痛,呕如血汁者;如血从口鼻出或目出,或牙缝出、毛孔出者;如血从大便出甚如烂瓜肉,屋漏水者;如小便涩淋如血滴点作疼不可忍者;如小便不通,大便火泻无度,腹痛肠鸣如雷者;如便清泻白,足重难移者;如肉筋惕者;如舌卷囊缩,或舌出寸许,绞扰不住,音声不出者;如谵语狂乱,不省人事,如醉如痴者;如头痛如破,腰痛如折,满面红肿,目不能开者;如热盛神昏,形如醉人,哭笑无常;如手舞足蹈,

升降散在临床中的运用

升降散在临床中的运用 第 2049 期 作者 / 1李先行2刘爱华1河南中医学院2河南省中医院 编辑 / 段瑞⊙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 家正规医学图书、杂 志、报刊等,文底有 具体来源出处。文章 标题为原标题、文中 内容提取。无丝毫夸 大、诱惑、违背客观 事实的文字、图片、 视频等内容,无丝毫 恶意煽动、混淆、误 导用户等内容。一切 均为原文展现,追求 真实、可靠、权威。 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 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升降散乃临床常用名方,组方精当,疗效显著,为世代医家所推崇。本文将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讨论。 1 理论基础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代温病学家杨睿(号栗山,河南夏邑人)所著《伤寒瘟疫条辨》。杨氏称:“瘟病总计十五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杨氏推崇吴又可的杂气学说和王璐的内伤理

论,认为杂气由口鼻而入,伏郁三焦,再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为瘟病之源;并参照刘河间的外感火热论,创立了自己的诊疗体系。杨氏以逐秽解毒、三焦分治为法,化裁古方,并重点发展了吴又可的杂气理论,创立了升降散一方。方用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共研细末,以黄酒、蜂蜜为引导,有升清降浊之效,故称为升降散。杨氏自云:“用治瘟疫,服者皆愈。”故此方值得大家重视。 1.1 组成:全蝉蜕一钱,白僵蚕二钱,广姜黄三钱,川大黄四钱。药量:蝉蜕3g,僵蚕6g,片姜黄9g,制大黄12g。方义:蝉蜕、僵蚕升阳中之清阳;片姜黄、制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功用:祛风透邪,疏达三焦,清泻里热,涤痰化浊。 1.2 主治:源于《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主治温病中杂气所致,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如头痛眩晕,胸隔胀闷,心腹疼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泄身不发热者,如憎寒壮热,如身热如火,一身关节酸痛,烦渴引饮,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烦躁不宁者;头面猝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如斑疹难出,有似丹毒风疮者;如胸高胁起胀痛,……,外证不同,受邪则一,凡未曾服过他药者,无论十日半月一月,但服此无不辄效。” 2 现代发展 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蒲辅周认为,升降散可防治瘟疫之表气郁闭、里气郁结、热闭膀胱,并用升降散加味治疗痄腮(病毒性腮腺炎)、升降散合银翘散加减治疗烂喉痧(猩红热)、升降散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肝炎。2003年SARS流行期间,著名中医薛伯寿也推崇此方。SARS是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治疗SARS的过程中,早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两型,都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如湿热阻遏型,用升降散合三仁汤加减;表寒里热夹湿型,用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现代研究表明该方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对传染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赵绍琴以本方加减治疗泄泻与便秘,嗜睡与失眠,阳痿与阳强,高血压与低血压等4组互为对立的病症,获效甚佳,因而认为本方具有多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降落集的临床应用之阳早格格创做 降落集睹于浑代杨栗山所著《伤热温疫条辨》一书籍卷四.《伤热温疫条辨》一书籍乃浑代医家杨栗山先死所著.该书籍对付伤热与温病的病果、病机、治疗准则以及圆药举止了仔细剖解,条分缕析,阐明确当.杨栗山正在前人体味的前提上,遵师而没有泥古,敢于坐新,建坐了以降落集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圆,为温病教的死少起到了重要效率.故后世称该书籍为“收千古已收之秘”. 自创治温病十五圆 杨栗山认为:“温病纯气热郁三焦内中,阻拦阳阳短亨.”治疗时必须“浑热解郁,以疏利之.”他根据温病历程中证候变更搀纯、临床睹症分歧的特性,服从古法而机动擅变,建坐了宣郁浑热的卓著圆剂——降落集.圆由黑僵蚕(酒炒)6 克齐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死)12克四味组成. 并正在降落集的前提上,随证加减,机动使用,自创了以“沉则浑之”为规则的八圆:神解集、浑化汤、芳香饮、大凉膈集、小凉膈集、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删益三黄石膏汤;以“重则泻之”为规则的六圆:删益大柴胡汤、删益单解集、加味凉膈集、加味六一顺气汤、删益普济消毒饮、解毒启气汤;加降下落集一圆,共计十五圆. 正在采用用药圆里,杨栗山格中赞扬仲景用药之秘,组圆细而没有纯,十五圆中共选药五十味.每圆中均以僵蚕、蝉衣为主药,其次采用连翘、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如时常使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无形热炽之证时,采与“沉则浑之”为准则,正在降落集的前提上加石膏、知母、金银花、桔

梗等浑气鼓热之品;时常使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有形热结之证时,按照“重则泻之”之规则,正在降落集的前提上加进芒硝、枳真、薄朴等攻里解毒之品.比圆杨栗山采用神解集治疗温病初起、火郁三焦、卫气共病之候,即用降落集加金银花、死天、木通、车前子、桔梗、神直等药.杨栗山对付此圆格中推崇.他道:“此圆之妙,没有成殚述,温病初觉,但是服此药有奇验,中无表药而汗液流利,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临床中用于火郁三焦、中有憎热、内有壮热、心苦吐搞、舌黑苔黄燥者,确有疗效,常能达到营卫通达,汗出病解的脚段.杨栗山所创圆剂对付于温病的治疗于今仍有较下的真用价格. 降落集证治析要 杨栗山对付内经“火郁收之”之旨颇有钻研.他认为:温病乃怫郁为重,郁而化热,阻塞气机降落,治疗上须采与“郁而收之”的准则,修议宣郁浑热为规则以安排内中三焦气机降落,使周身气血流利,降落复常,阳阳仄稳,独创降落集即是此意. 降落集临证表示:憎热壮热,头痛,骨节酸痛;或者心渴饮火无度,心气如火,心烦没有宁;或者头里猝肿,吐喉肿痛,痰涎壅衰;或者上吐下泻,呕吐血汁,丹毒收斑,雷鸣背痛;或者舌卷囊缩,腰痛如合,大便火泻,小便淋涩.其内中上下睹症虽各没有相共,但是受邪则一,均由纯气内郁所致.其次温病初起,过用热凉,遏阻阳气,以致火郁于内,热遏于中,引导温热火郁三焦气分而没有得宣鼓亦可出现降落集所主之证.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升降散见于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卷四。《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为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后世称该书为“发千古未发之秘”。 自创治温病十五方 杨栗山认为:“温病杂气热郁三焦表里,阻碍阴阳不通。”治疗时必须“清热解郁,以疏利之。”他根据温病过程中证候变化复杂、临床见症不同的特点,恪守古法而灵活善变,创立了宣郁清热的卓著方剂——升降散。方由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四味组成。 并在升降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运用,自创了以“轻则清之”为法则的八方: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凉膈散、小凉膈散、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以“重则泻之”为法则的六方: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加上升降散一方,共计十五方。 在选择用药方面,杨栗山十分赞赏仲景用药之秘,组方精而不杂,十五方中共选药五十味。每方中

均以僵蚕、蝉衣为主药,其次选用连翘、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如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无形热炽之证时,采用“轻则清之”为原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石膏、知母、金银花、桔梗等清气泄热之品;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有形热结之证时,遵循“重则泻之”之法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入芒硝、枳实、厚朴等攻里解毒之品。例如杨栗山选用神解散治疗温病初起、火郁三焦、卫气同病之候,即用升降散加金银花、生地、木通、车前子、桔梗、神曲等药。杨栗山对此方十分推崇。他说:“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有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临床中用于火郁三焦、外有憎寒、内有壮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燥者,确有疗效,常能达到营卫通达,汗出病解的目的。杨栗山所创方剂对于温病的治疗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升降散证治析要 杨栗山对内经“火郁发之”之旨颇有研究。他认为:温病乃怫郁为重,郁而化热,阻塞气机升降,治疗上须采用“郁而发之”的原则,倡导宣郁清热为法则以调节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使周身气血流通,升降复常,阴阳平衡,独创升降散即是此意。 升降散临证表现:憎寒壮热,头痛,骨节酸痛;或口渴饮水无度,口气如火,心烦不宁;或头面猝肿,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上吐下泻,呕吐血汁,丹毒发斑,雷鸣腹痛;或舌卷囊缩,腰痛如折,大便火泻,小便淋涩。其表里上下见症虽各不相同,但受邪则一,均由杂气内郁所致。其次温病初起,过用寒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摘要】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浊、平疫祛邪、解毒散结之功,对内科诸多疾病有疗效,笔者以咳嗽变异性哮喘、肠易激综合症、原发性高血压为例阐述了其具体临床应用。 【关键词】升降散;咳嗽;哮喘;肠易激综合征;高血压Abstract:Shengjiang Powder can rise clear and lower turbid,remove pestilence and pathogeny,dispel toxin and mass,and has cure effect on many internal diseases.Here it expounds its detailed application exampled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IBS and primary hypertension. Key words:Shengjiang Powder;cough asthma;IBS;hypertension 升降散出自《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组成。具有升清降浊、平疫祛邪、解毒散结之功,原为“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症不可名状者”而设。笔者用其治疗内科诸多疾病,疗效显著,现举数则如下。 1 咳嗽变异性哮喘 患者,男,35岁。2006年11初诊。主诉反复咳嗽1月。患者系饮酒后感冒风寒致咽痒咳嗽,呈阵发性干咳,且以夜晚咳嗽为多,不伴恶寒发热,饮食及精神状态良好。曾服抗菌消炎药及化痰止咳糖浆治疗,均未见好转。血常规、胸片检查正常。诊见颜面潮红,咳嗽阵作,呈单声咳嗽,乏痰,口干欲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根微

腻,脉弦数。本病为风邪恋肺,肺胃蕴热,气机升降失司。治以祛风宣肺,化痰止咳。以升降散加味,僵蚕、蝉衣、蜜麻黄、杏仁各10g,制大黄、姜黄、炒黄芩各10g,姜半夏、桑白皮各15g,蜜枇杷叶20g。1剂/d,水煎服。7剂后咽痒咳嗽减少,大便通畅,夜寐安,惟遇冷风仍有咳嗽,二诊加防风、干姜各5g调治2周,咳嗽消失。 按:各种原因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产生不伴有明显喘息的慢性咳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点,临床较为常见。西医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治疗收效甚微。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肺之气机升降失常为其主要病机。《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不断地通过升降出入运动而达到宣降平衡。太过不及皆令人作咳喘息。故选升降散方,蝉衣、僵蚕、麻黄祛风宣肺;姜黄、大黄、黄芩、半夏、桑白皮清泄肺热,化痰下气;枇杷叶,杏仁宽胸润肺,共奏化痰止咳之功。使久咳顿然而除。 2 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男,29岁。2008年4月初诊。系贵州来本地务工之人。患者诉腹泻已3年。两次肠镜检查,已排除直结肠肿瘤。在当地服中西药治疗均无显效。证见形体瘦长,面色少华,头晕,倦怠乏力,腹满矢气,嗳气频作,辨证属脾胃气滞,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失司。选方升降散合四神丸加味:炒僵蚕、炒白术各15 g,姜黄、蝉衣、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各10g,制大黄、炮姜各5g,蜜升麻、焦六神曲各15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嘱忌油腻生冷。7剂后复诊诉大便渐成形,腹泻次数减少,惟腹鸣仍存,遂在上方加防风15g,大枣10g,

升降散儿科临床应用近况

升降散儿科临床应用近况 升降散是一种中医药方,药材组成复杂,主要成分是甘草、黄柏、黄芩、黄连、北京柴胡等,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肺炎、腹泻、痢疾等疾病的常用方剂之一。升降散由于其良好的疗效,被广泛的运用于儿科的临床实践中,成为了儿科医生的常用处方之一,那么升降散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近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般来说,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会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和体质等对升降散进行剂量和配方的调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升降散在儿科临床应用中更倾向于为小儿思维、情绪等的调整,特别是对婴幼儿的情绪调节有很好的疗效。例如,一些小儿常伴有易激动、易哭闹等情况,在服用升降散后,往往能够显著改善,有助于小儿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有利于良好的生长发育。 除此之外,在治疗实际操作中,升降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粉剂、颗粒、丸剂等,由于不同的制剂在成分和用途的区别,善加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例如,升降散煤球具有清热化痰、宣肺的功效,常用于肺炎、支气管炎、咳嗽等病症,而升降散口服液主要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小儿不同的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升降散作为一种中药,它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不足。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升降散不能完全取代西医,有时

需要结合西医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升降散的副作用和安全性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评估,以确保小儿的治疗安全和效果。 总体来看,升降散作为一种治疗小儿常见病的中药方剂,已经有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特别对于调节小儿情绪有着显著而持久的疗效。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还需要更加客观地评估升降散的疗效、副作用和安全性,在实际操作中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以更好的服务于小儿患者的健康和成长。

升降散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配方组成方解

升降散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配方组成方解 【来源】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四。 【组成】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 【用法】共研细末,和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匀冷服,中病即止。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一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匀冷服。最重者,分二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胎产亦不忌。炼蜜丸,名太极丸,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作用与功效】升清降浊,散风清热。 【主治、适应症】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温热、瘟疫、邪热充斥内外,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头面肿大,咽喉肿痛,胸膈满闷,呕吐腹痛,发斑出血,谵语狂乱,不省人事,绞肠痧(腹痛),吐泻不出,胸烦膈热,疙瘩瘟(红肿成块),大头瘟(头部赤肿),蛤蟆瘟(颈项肿大),以及丹毒、麻风。 【方解】升降散以宣泻郁火为原则。其中白僵蚕辛苦咸平,清热解郁,散风除湿,化痰散结,解毒定惊,既能宣郁,又能透风湿于火热之外;蝉蜕辛咸凉,宣肺开窍以清郁热;姜黄辛苦温,行气散结,破瘀逐血,消肿止痛;大黄苦寒,攻下热结,泻火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四药相伍,其中僵蚕、蝉蜕祛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又加黄酒为引,蜂蜜为导,药至病所,阴阳升降得复。两两相伍,升清降浊,寒温并用,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共奏行气解郁之效,宜泻三焦火热之邪,升降常复,内外通和,而温病表里三焦之热全清。故名“升降散”。 【方论】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黄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窃尝考诸本草,而知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验案□ 王业龙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黄泥卫生所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由僵蚕、蝉蜕、大黄、姜黄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杨栗山谓:“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名升降,亦双解之义”。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因,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其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此范围,兹举验案于下。 解毒化痰乳蛾消 陈某,女,4岁。患儿于4天前发病,初起精神不振、口角流涎、不欲饮食、发热、声音嘶哑,诊断为扁桃体炎,曾用抗生素治疗三日无效,又投玄麦甘桔汤之类无效。来时症风精神疲倦、昏昏欲睡、口流清涎、吞咽困难、哭音微弱、不欲饮食,大便三日未行,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咽喉充血水肿,肛温40.8℃。辨为风热上攻咽喉,清窍闭塞。遂投升降散加减治之,僵蚕、蝉蜕各3克,射干、山豆根各5克,姜黄、大黄各6克,煎取浓汁,蜂蜜为引,昼夜分次徐徐喂服,2剂药完,大便已下,痰涎减少,体温降到39.2℃,咽喉水肿减轻,能饮绿豆稀汁。前方去大黄,继续治疗三天痊愈。 佐凉血化瘀瘙痒息 赵某,女,54岁。以左下肢暗红色瘀块伴瘙痒已年来诊。症见左下肢粟米大小暗红色丘疹,阵发性瘙痒,受热更甚,心烦,夜寐不安,大便虽如羊屎,然颇通畅。舌暗红、无苔,脉细涩。脉症合参,乃瘀热为患,治以活血祛瘀泄热,处方:僵蚕、蝉蜕各6克,大黄、牡丹皮、赤芍、姜黄各10克。2剂后瘙痒大减,大便已成条状,丘疹及瘀块消退过半。效不更方,又服3剂后瘀块已退,但受热后仍皮肤灼热瘙痒。守方加生地黄25克,5剂药后,痒疹全消,至今未发。 按:升降散结构严谨,药味简精,只要切中病机,功效卓著,方中僵蚕、蝉蜕性味辛苦气薄,能祛风除湿,清热化痰,辟疫解毒为君;蝉蜕性味咸寒而甘,为清虚之品,得清阳之真气,祛风渗湿,清热解毒为臣;姜黄性味辛苦,能祛风行气散邪为佐;大黄气味苦寒,苦能

升降散在皮肤科临床中应用体会

升降散在皮肤科临床中应用体会【关键词】升降散;皮肤病;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丹毒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粟山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有透达郁热、升清降浊之功效。本方在内科应用极为广泛,无论表里同病、上下同病、气血同病都可应用。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治疗一些实证、热证,以及急重证皮肤病常获佳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1 脂溢性皮炎 案例1:患者,男,38岁,业务员,2006年8月5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不明原因颜面及胸背部出现数片淡红色斑片,略觉瘙痒。曾服用息斯敏及龙胆泻肝丸治疗,未见明显疗效,皮疹逐渐发展融合成大片。患者平时多食肥甘厚味,嗜酒,3年前曾有过类似病史。患者现头面胸背部皮疹,胸腹胀满,纳差,口中粘腻,小溲短赤,大便溏薄量少灼肛。查:颜面、头皮、胸背可见大片湿润性红斑,上覆较多的油腻性鳞屑,有糜烂、流滋。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脂溢性皮炎。辨证为脾胃运化不周,中焦枢机不利,湿热邪浊壅滞三焦,外迫肌肤。治以通畅三焦、运脾除湿、通腑泻热。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6 g,僵蚕9 g,姜黄9 g,大黄9 g,茵陈30 g,苍白术各12 g,茯苓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8月12日二诊:服药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部已无糜烂、流滋,皮损色变黯淡,表面仅有少量糠秕样脱屑,略觉瘙痒;其他各项兼症尽除。舌红,苔薄黄,脉弦。此为三焦气机已畅,脾胃运化之功渐复,湿热之邪大部已除。前方去大黄,加苦参10 g、陈皮10 g、枳壳10 g。连服半个月而愈。 按:脂溢性皮炎,中医称为“面游风”或“白屑风”,分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湿性脂溢性皮炎由脾胃不运、枢机不利而致湿热邪浊内生,壅滞肌肤,而见皮损红斑湿润,大量油腻鳞屑,甚则糜烂、流滋。升降散中虽无清热除湿之品,但可升清降浊,通利三焦,恢复脾胃运化之功能,脾胃得运,中焦枢机通利,则湿热自除。 2 过敏性紫癜 案例2:患者,15岁,男,学生,2006年8月25日初诊。4 d 前因咽痛发烧后双小腿出现较多的小出血点,且迅速增大成斑,逐渐增多向上扩散至大腿及臀部。患者现口干,咽痛,全身烘热,腹痛阵作,溲赤便干。查:双下肢可见散在粟粒至榆钱大小的紫红色斑片,略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以双侧胫前较为密集。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腹软,无压痛点。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体温38.7 ℃,血、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辨证为气血两燔,血溢成斑。治以散热透邪、通腑泄热、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润肺化痰、清肺宣散 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对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 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以下将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升降散的成分及药理作用 升降散主要由苏合香附汤、千里光、桔梗、前胡、白芍等中草药组成。它具有祛痰、化痰、清热、宣肺的功效。其中,苏合香附汤是升降散的主 要成分,具有平喘化痰、宣肺利湿的作用。千里光和桔梗有清热利湿、宣 肺化痰的作用。前胡和白芍则具有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的作用。 二、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1.肺炎:升降散可以中和湿热,化痰止咳。在治疗肺炎时,可以有效 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并帮助患者清除痰液,促进肺部的恢复。 2.支气管炎:升降散可以清热化痰,解表散邪。在治疗支气管炎时, 可减轻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帮助患者清除痰液,舒缓呼吸困难。 3.咳嗽:升降散具有祛痰宣肺的作用,适用于湿热郁肺引起的咳嗽。 在治疗咳嗽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 状态。 4.哮喘:升降散可以宣肺止喘,平喘化痰。在治疗哮喘时,可以缓解 患者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5.肺结核:升降散可以清热解毒,化痰消肿。在治疗肺结核时,可以 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盗汗等症状,协助抗菌治疗,促进康复。 三、升降散的剂型和用法

升降散主要有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进行选择。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3-6克,一日3次;儿童每次口服1-3克,一日2-3次。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以适量调整剂量。 四、注意事项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升降散,以免影响胎儿和母乳喂养。 2.对升降散中的其中一成分过敏的患者,不宜使用该药方剂。 3.在使用升降散时,应注意药品质量和存储条件,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用药不当。 4.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总之,升降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确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在用药剂量、用药时机、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科学操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升降散作为一种传统草药,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Shengjiangsan)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着广泛的临床 应用。该方剂由升麻、生姜和麦芽组成,具有温中理气、解表散寒的 功效。下面将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升降散的药理作用 升麻为升降散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舒筋活血、发汗解表的功效, 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等症状。生姜能温中散寒,促进胃肠 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等问题。麦芽则有健脾益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三者合用,协同发挥药理作用,具有很好的疗效。 二、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1. 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 升降散温中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患者表现为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升麻和生姜能散寒解表,麦芽则能健脾益胃,提 高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感冒病毒的侵袭。 2. 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 升降散可用于治疗胃寒所致的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常表现为腹胀、 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升麻和生姜的温中作用可以缓解胃寒,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麦芽的健脾作用可以增加胃肠道的吸 收能力,提高人体对营养的利用率。 3. 痰湿阻滞引起的咳嗽

升降散在咳嗽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寒湿化痰引起的 咳嗽症状。升麻和生姜可以温中散寒,促进痰湿的排出,麦芽则有化 湿作用,有助于缓解痰湿引起的咳嗽,改善呼吸道症状。 4. 月经不调 升降散对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适用于寒湿内阻引起的月 经不调。升麻和生姜可以温中散寒,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经血不畅引 起的症状,麦芽有健脾益胃作用,有助于调理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 不调问题。 三、用药注意事项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升降散为温中散寒的方剂,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来说,温中的作用 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慎用。 2. 忌烟、酒。 烟酒刺激胃肠道,对升降散的药效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因此在用药 期间应避免烟酒刺激。 3. 注意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使用升降散前应先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避免过敏或不良反应的产生。 总之,升降散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方剂,

升降散的临床新用

升降散的临床新用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其方虽为温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温疫范畴。既可治外感火郁,又可治内伤病之升降失调,郁热痰阻者。余以此方治疗内伤或外感之低热、呃逆、便秘等多种病症,均获满意疗效。 1.内伤低热 陈某,女,46岁,1999年5月19日初诊。诉低热2年,体温波动于37~37.3℃之间,自觉阵发性烘热汗出,一日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伴心情抑郁,胸闷叹气,心烦焦虑,失眠多梦,胸胁及乳房胀痛不适,四肢不温,口干而苦,便意频繁但排出不爽,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诊时体温37.1℃。此乃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治拟疏肝理气,透泄郁热,方用升降散加味:僵蚕、柴胡、枳壳、白芍、当归各10g,蝉衣、姜黄各8g,生大黄、甘草各6g,5剂。5月26日复诊,服药后烘热感减轻,每天仅1~2次,已无汗出,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诊时体温36.8℃,切脉弦细。仍守前方去枳壳,嘱服5剂。后作随访,诸症消失。按:患者由情志不遂而致病,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失职,气失条达,故见胸闷叹气,乳房胀痛,大便不调等症;郁久化火,内扰心神,故心烦失眠多梦;火郁气滞,阳气不达四末,故四肢不温;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致脾虚不运则纳差乏力;热郁于里,不得外达,则见阵发性烘热或低热。诸般见症,皆为肝郁化火使然,治当疏肝解郁、宣泄郁火。升降散方中,僵蚕、蝉蜕可使郁火随气机宣畅而得以外透;大黄、姜黄泻火化瘀,使瘀热得以从大便下泄;加柴胡、当归、白芍,寓逍遥散意,疏肝解郁,柔肝理脾,其中柴胡与枳壳配伍,亦有升降调气之功。诸药合用,可使郁解气达,热透火泻,邪有出路,使2年之疾收效于10剂。 2.外感郁热 例1:孙某,男,53岁,1997年12月23日诊。患者1周前感冒,经治疗后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虽除,仍觉心烦胸闷,咽干,面部阵发性烘热,偶尔咳嗽,大便稍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脉症合参,此为余热未清,郁伏于里,不得透达。治当清透郁热,拟升降散加味,处方:僵蚕8g,蝉蜕、淡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