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要点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要点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

要点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是对呼吸系统进

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肺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

以用于诊断肺部疾病。本文将重点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南中关于呼气峰值流

量及其变异率检查的要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呼气峰值流量(PEF)。呼气峰值流量是指

从肺部最大吸气开始,进行最强力的呼气到肺部尽量呼完空气的峰值流量。一般来说,PEF的测量需要使用专用的仪器,峰流量计。这种仪器能够在

呼气过程中测量气流速度,并转化为流量值。PEF的单位通常是升/分钟

或者升/秒。

在进行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适当的准备:

在进行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之前,患者应该避免吃饱或饮酒,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呼吸。此外,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示,停用可

能影响呼气流量的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等。

2.呼气力量的控制:

在测量呼气峰值流量之前,患者应该学会正确地使用峰流量计。他们

需要用最大的力量进行呼气,直到将空气完全呼出为止。医生应该进行必

要的教育和指导,以确保患者正确掌握使用技巧。

3.测量方法的选择: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可供选择,即预测值法和个体最大值法。

预测值法是根据人群的特点和病史等信息,通过计算得出预期的呼气峰值

流量值。而个体最大值法是通过多次测量得到患者自身最大的呼气峰值流

量值。根据不同的研究结果,医生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4.变异率的计算:

在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中,除了测量PEF的数值外,还需要

计算其变异率。变异率是指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到的PEF值之间的

差异。通常,变异率大于20%被认为存在异常。变异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医

生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是否稳定,并辅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5.结果的解读与判断:

在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通过分析PEF和变异率的数值,

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可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总结起来,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是肺功能评估中的一种重要

方法。通过准备工作、正确使用峰流量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计算变

异率以及综合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为进一

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为浅显介绍,具体操作

请参照相关肺功能检查指南和医生指示。

肺功能检查指南概述及一般要求

肺功能检查指南概述及一般要求 一、概述 肺功能检查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包括肺容积检查、肺量计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肺弥散功能检查、气道阻力检查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等。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对胸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 二、肺功能检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呼吸功能检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有70多年历史。1939年,蔡翘等首先报告大学生及中学生肺活量的检测。195 1年,吴锦秀等检测了6 414名健康学生的肺活量。1956年,吴绍青等发表了通气功能检查方法以及中国人通气功能的数据。此后,吴绍青、张仲扬、汪士、高启文、何国钧、薛汉麟、王鸣歧、陈民孝、朱蕾、郑劲平等许多医学工作者对肺功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61年,吴绍青等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肺功能检查的专著——《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对我国肺功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992年穆魁津等编写了《全国肺功能正常值汇编》和《肺功能检测原理与临床应用》,2004年朱蕾等编写了《临床肺功能》,2007年郑劲平和陈荣昌编写了《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2009年郑劲平和高怡编写了《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2010年赵立军和李强编写了《实用肺功能临床解读手册》,同年贺正一等编写了《简明临床肺功能检查与应用》,2012年周怡编写了《肺功能检查临床病例分析》等,这些肺功能专著的陆续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肺功能检查的发展。 近30多年来,国内召开了多次肺功能学术专题会议。1979年卫生部在杭州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肺功能学术讲座”,1986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解放军医学杂志》在杭州举办了“血气分析与肺功能座谈会”,199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和上海分会肺科学会在上海主办了“第三届全国肺功能学术交流会议”,1994年在天津召开了“第四届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1997年中华医学会在西安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肺功能与呼吸监护学术会议”,2004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肺功能(临床呼吸生理)学术研讨会”,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同时成立了中国肺功能联盟。 这些肺功能学术会议的召开为肺功能检查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呼吸生理及肺功能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我国医疗科研水平的提高,呼吸生理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肺功能检查仪器不断更新,检测技术不断改进,检查项目不断增加,应用范围日趋扩大。 但能够开展肺功能检查并不意味着肺功能的普及率很高。与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检查相比,目前国内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仍相当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医院更为突出。

儿童肺功能检测及评估专家共识

儿童肺功能检测及评估专家共识 呼吸系统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在儿科各系统疾病中均占第一位。6岁以下,尤其是4岁以下儿童,由于难以配合常规检测,缺乏合适的检测方式,故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准确的肺功能检查对该疾病的治疗、预后,以及呼吸生理研究都有很大的意义。 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1.1 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发病率最高的儿童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的咳、喘、呼吸困难给患儿及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经济压力。如何给予最恰当的评估和治疗在国内外的哮喘指南均有详细的描述[1-3] ,而其中绝大多数指南均指出必须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 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作为主要的实验室客观监测指标,评价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控制情况。如间歇状态和轻度持续,FEV1占预计值>80%;中度持续,FEV1占预计值60%~79%;重度持续,FEV1占预计值<60%。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如何减药、何时停药都需要经过肺功能的客观评价。2008年中国儿童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指出,应每3~6个月对患儿进行一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检测等[2]。哮喘患儿治疗药物减量或停药前,可以通过用力通气肺功能进行疗效的评估;但在治疗1年以上,尤

其是2~3年以上准备停药的患儿,必须选择特异度更高的检查,如支气管激发试验。若患儿气道高反应性已明显好转,可以考虑停药,此时停药后再复发的概率要比盲目停药低很多。1.2慢性咳嗽临床出现反复咳嗽达4周以上称为慢性咳嗽[4],其原因复杂,而其中又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所占比例最高,但诊断困难。2008年中国儿童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指出,在临床基础上可以通过气道可逆性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来帮助确诊[2]。1.3呼吸功能的评价临床上呼吸系统病变或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脏、血液、结缔组织病、胸廓畸形等都会累及肺部,从而导致呼吸功能受损。肺功能检测能在早期就给以提示。1.4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肺功能检测,尤其是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配合心电图等其他检查,能明确诊断呼吸困难(如胸闷、大叹气、喘憋等)的真正原因。 1.5肺部病变程度的评估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往往在肺功能上会有非常客观的反映,病变性质也会有所体现,如哮喘、支气管肺炎以阻塞性病变为主,大叶性肺炎、肺不张、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间质性肺病等则以限制性病变为主。1.6大小气道阻塞的鉴别诊断大小气道阻塞临床表现都为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如婴幼儿急性喉炎、先天性喉喘鸣、哮喘等均会导致喘憋、呼吸困难,前两者是喉部大气道的阻塞,后者则是中小气道尤其是小气道的阻塞,通过婴幼儿潮气呼吸肺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全文)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全文) 一概述 呼气峰值流量(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亦称最高(大)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量(速)等。PEF 是检查肺通气功能的常用项目之一,与肺量计测定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通畅性,也可用于测定大气道功能和了解呼吸肌肉力量。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是指一定时间内PEF 在各时间点或时间段的变化程度,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舒缩功能,是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或)可逆性的重要肺功能检查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正常情况下人体PEF 也有一定波动,一般清晨最低、下午最高,但变化程度较小;非稳定期哮喘患者PEF 变异率较大,并随患者病情改变而变化,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 适应证:(1)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自我监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及程度变化;(3)评价药物疗效、指导治疗;(4)基层医院对慢阻肺的筛查。 2. 禁忌证:与用力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禁忌证基本相同。 三检查方法和步骤

(一)PEF 检查仪器 PEF 检查主要使用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简称峰流量计,L/min),目前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肺量计也可测定PEF(L/S),但临床上更多使用的是前者。我国已颁布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的技术标准。 机械式峰流量计利用呼气气流推动仪器上的滑杆游标,通过游标在相应流量刻度表上的位置标识出测量值。流量刻度可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主要根据不同的弹簧特性而定。成人用的峰流量计量程为100 ~800 L/min,儿童用的低流量峰流量计量程为50 ~400 L/min。 电子式峰流量计采用压差式、涡轮式、超声式等不同类型的流量传感器测量呼气流量,并用电子数字方式记录。有自动存储记录、低流量报警、实时传输等附加功能。 由于峰流量计构造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易教易学,且能在家中自我监测,故使用峰流量计连续测量PEF 已成为临床上哮喘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常用手段之一。 (二)PEF 检查方法 PEF 检查依赖于受试者的正确操作,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1. 使用机械式峰流量计,应先细致观察峰流量计的游标,若有移动不灵活或随意飘移者应弃用。 2. PEF 检查采用站立位或坐位(推荐站立位),受试者快速深吸一口气至肺总量位,迅速将咬口含入口腔(舌头不要堵住咬口)用嘴唇包紧,

儿童肺功能检查

儿童肺功能检查 顶一下(0)推荐给好友发布时间:2009-5-16 9:34:00 来源: 作者: lvshaoya 点击:310 儿童肺功能对哮喘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疗效判断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儿童肺功能检查有: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学龄及少年儿童测定呼气流速-容积曲线。主要指标有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流速-容量环的形态等,可反应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情况。这种仪器通过测定气体从你的肺脏呼出的速度、流量、时间来了解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并指导临床用药。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有症状的哮喘患儿99%-100%有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评价气道高反应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不典型哮喘。通过给予某些化学、物理或药物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并用肺功能作指标来判断气道狭窄的程度。但患儿直接吸入各种变应原,往往可引起受检者哮喘发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也缺乏标准化,故用乙酰甲胆碱来代替比较安全。有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疾病患者不宜作本试验;受试前一月无呼吸道感染史;哮喘患者处于症状缓解,试验时无呼吸困难和哮鸣音;FEV1>预计值的70%;停用支气管扩张药:茶碱类, 2-受体兴奋剂,或抗胆碱药停用12小时;抗组胺药停用4天;皮质激素口服停24小时,吸入停12小时;试验前2小时避免运动或冷空气吸入,禁烟2小时以上。 支气管舒张试验 哮喘患儿气道阻塞都有可逆性特点,支气管舒张试验是通过测定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FEV1的变化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也可用作评价支气管舒张剂的效果。试验前12小时内停用短效β2激动剂,48小时内停用长效β2激动剂,对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类药物应停用8小时,首先测定受试者基础FEV1,然后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吸入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

肺功能检查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 肺功能检查适应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类、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 2.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 3.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胸闷等表现的病人--明确原因; 4.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 5.吸烟并长期咳嗽,或长期大量吸烟者--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 6.胸片或CT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 7.麻醉、外科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测; 8.呼吸疾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疾病进展评估; 9.健康体检。 肺功能检查绝对禁忌症 1.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胸腹部大手术; 2.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 3.近4周大略血; 4.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 5.未控制的高血压病 (收缩压>200mHg. 舒张压>100mmHg); 6.主动脉瘤,严重的甲亢。 肺功能检查相对禁忌症: 1.心率>120次/分; 2.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 2.孕妇; 4.鼓膜穿孔(需要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 3.近4周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者; 6.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流感等)。 受试者准备 1.测试前病人须安静休息15分钟; 2.准确测量身高和体重; 3.体位:可坐可站,坐时要挺胸坐直; 4.检查动作的练习:对受试者吸呼气加以指导。 检查流程: (一)接通电源,输入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室内温度、湿度、压强等),接好滤室和口件,指导病人取立姿夹上鼻夹不能漏气、咳嗽,用嘴咬住口件,不能漏气,学会完全用嘴呼吸,并使病人领会测试要点。 (二)VC测试: 1.按【VC】键; 2.看到屏幕有示意图时,按【START】键开始呼气;

肺功能检查

FVC是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TLC)位后,做最大努力、最快速度的呼气,直至残气量(RV)位所呼出的气量。用力呼气时单位时间内所呼出的气量又称为时间肺活量。 1.检查程序分为4个阶段(图1)。 2.测试曲线和指标:容积-时间曲线(V-T曲线)是呼气时间与容积变化的关系曲线(图2)。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是呼吸气体流量随肺容积变化的关系曲线(图3)。

FVC:指完全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做呼气,直至残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在正常情况下,VC与FVC相等。但在气流阻塞的情况下,用力呼气可致气道陷闭,VC可略大于FVC t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完全吸气至TLC位后在t秒以内的快速用力呼气量。按呼气时间,可分为FEV0.5、FEV0.75、FEV1、FEV3和FEV6等指标,分别表示完全吸气后在0.5、0.75、1、3、6s的用力呼气量 一秒率(FEV1/FVC):是FEV1与FVC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是判断气流阻塞的主要指标。气流阻塞时,给予充足的呼气时间,受试者可充分呼出气体,FVC可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但呼气速度减慢,FEV1/FVC下降;随着阻塞程度的加重,FEV1/FVC进一步下降;当严重气流阻塞时,受试者难以完成充分呼气,FVC也明显下降,FEV1/FVC反而有所升高。因此FEV1/FVC可反映气流阻塞的存在,但不能准确反映阻塞的程度。在严重气流阻塞的情况下,受试者充分完成FVC的时间显著延长,甚至达到20、30 S以上,但受试者难以耐受呼气时间过长,甚或晕厥,因此推荐以FEV1/VC、FEV1/FEV。取代一秒率来评价气流阻塞。其他情况不宜使用,否则易致误诊[14] 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指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肺活量问的平均呼气流量,亦可表示为FEF25%~27%。计算方法如图2所示。最大呼气中段曲线处于FVC非用力依赖部分,流量受小气道直径所影响,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的阻塞 呼气峰值流量(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气体流量,是反映气道通畅性及呼吸肌肉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6)用力呼出x%肺活量时的瞬问呼气流量(FEF x%)。根据呼出肺活量的百分率不同,可衍生出FEF25%、FEF50%、FEF75%,分别表示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时的瞬问呼气流量,单位是L/s。 最大自主通气量(MVV) MVV:是指1min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MVV的大小与呼吸肌力量、胸廓弹性、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均相关,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指标。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要点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 要点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是对呼吸系统进 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肺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 以用于诊断肺部疾病。本文将重点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南中关于呼气峰值流 量及其变异率检查的要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呼气峰值流量(PEF)。呼气峰值流量是指 从肺部最大吸气开始,进行最强力的呼气到肺部尽量呼完空气的峰值流量。一般来说,PEF的测量需要使用专用的仪器,峰流量计。这种仪器能够在 呼气过程中测量气流速度,并转化为流量值。PEF的单位通常是升/分钟 或者升/秒。 在进行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适当的准备: 在进行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之前,患者应该避免吃饱或饮酒,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呼吸。此外,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示,停用可 能影响呼气流量的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等。 2.呼气力量的控制: 在测量呼气峰值流量之前,患者应该学会正确地使用峰流量计。他们 需要用最大的力量进行呼气,直到将空气完全呼出为止。医生应该进行必 要的教育和指导,以确保患者正确掌握使用技巧。 3.测量方法的选择: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可供选择,即预测值法和个体最大值法。 预测值法是根据人群的特点和病史等信息,通过计算得出预期的呼气峰值 流量值。而个体最大值法是通过多次测量得到患者自身最大的呼气峰值流 量值。根据不同的研究结果,医生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4.变异率的计算: 在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中,除了测量PEF的数值外,还需要 计算其变异率。变异率是指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到的PEF值之间的 差异。通常,变异率大于20%被认为存在异常。变异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医 生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是否稳定,并辅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5.结果的解读与判断: 在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通过分析PEF和变异率的数值, 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可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总结起来,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是肺功能评估中的一种重要 方法。通过准备工作、正确使用峰流量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计算变 异率以及综合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为进一 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为浅显介绍,具体操作 请参照相关肺功能检查指南和医生指示。

一口气读懂儿童肺功能报告

一口气读懂儿童肺功能报告 01儿童肺功能检查 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原因、病变部位,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效果,评估手术耐受力及监护危重患儿等均必不可少,尤其在儿童哮喘及慢性咳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评估、哮喘治疗效果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长期监测肺功能(如呼气峰值流量[PEF])可以预测哮喘急性发作,尤其是那些对气流受限程度感知不敏感者、既往有突发的严重发作者、难治性哮喘患者等3。 02儿童肺功能检查 参数及临床意义 肺通气功能检查又称肺量计检测,为肺功能测定的最基本内容,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可同步测定流量(表1)和容积(表2,流量对时间的积分为容积)4。流量-容积曲线(图1)可反映呼吸时气体的流量与容积变化的关系,以流量为纵轴、容积为横轴所得出的环形呼吸曲线,又称之为最大流量-容积曲线,其形态可直观的反映受试者的用力呼吸状态4。 表1 肺通气流量参数及临床意义 表2 肺容积参数及临床意义 图1 流量-容积曲线 2016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强调,肺通气功能监测是哮喘未来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启动控制药物治疗前(首次诊断时)、治疗后3~6个月(获得个人最佳值)以及后续定期风险评估时均应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2。 03肺功能检查 报告解读2 儿童肺功能检查报告的解读主要涉及病变的性质、类型、严重程

度的评价。根据肺通气功能损害的性质可分为阻塞性、限制性(表3)和混合性通气障碍。 表3 阻塞性和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害 04用好肺功能检查 三步诊断儿童哮喘2 1通过肺通气流量指标评估是否存在气道阻塞 多数患儿,尤其在哮喘发作期间或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时,常出现FEV1(正常≥80%预计值)和FEV1/FVC(正常≥80%)等参数的降低。 2通过进一步肺功能检查了解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对疑诊哮喘儿童,如出现肺通气功能降低,可考虑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 ☞如果肺通气功能未见异常,则可考虑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估其气道反应性; ☞或建议患儿使用峰流量仪每日两次测定PEF,连续监测2周。 (想了解更多呼气峰流速PEF的相关内容,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3确诊哮喘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如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13%均有助于确诊哮喘; ☞尤其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哮喘患儿(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如患儿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日间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具备三项之一时即可确诊为哮喘; ☞根据PEF对≥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度进行分级。 参考文献: 1. 张皓, 等. 儿童肺功能检测及评估专家共识[J]. 临床儿科杂志. 2014;32(2):104-114.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J]. 中华儿科杂志. 2016;54(3):167-181.

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Date(日期)Pred(预计值)Act1(实测值)实测值/预计值% Time(时间) FEV1(一秒量)[L] 2.49 FVC(用力肺活量)[L] 2.94 FEV1/FVC [%] 83.77 PEF(呼吸流量峰值)[L/s] 6.26 MEF75(75%用力呼气流速)[L/s] 5.49↓ MEF50 3.78 MEF25 1.42 MMEF75/25(中断呼气流速) [ L/s] 3.04 PIF(吸气峰流速)[L/s] MVV(每分最大通气量)[L/min] 114.15 FEV1*30(F/V上获得的最大通气量)[L/min]114.15 RV-SB(一口气弥散肺活量、残气量)[L] 1.57 TLC-SB(肺总量)[L] 5.30 FRC(功能残气量)[L] 2.80 VC MAX(最大肺活量)[L] 3.76 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FEV1/FVC% MVV VC RC TLC 气速指数 阻塞性↓↓↓↓正常或↓↑正常或↑<1.0 限制性正常或↑正常或↓↓↓正常或↓↓>1.0 混合性↓↓↓不定不定±1.0 1、FVC正常排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降低需鉴别限制性还是阻塞性 2、FEV1正常排出限制性和通气性功能障碍,降低提示通气功能障碍,需鉴别限制性和通气性,故需评估FEV1/FVC,判断是否存在阻塞 3、FEV1/FVC正常排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正常或↑结合FVC降低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降低高度提示止血通气功能障碍,是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 4、呼气流量值MEF(FEF)25-75与FEV1的改变一致,但更为敏感 5、MVV与FEV1改变一般一致,但更为敏感。MVV临床预计低限=FEV1(实测值)X30。若MVVFEV1X30,常提示测定FEV1时患者未尽全力或存在有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6、支气管反应性测定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适用于FEV1>70%以上病人的检验,如FEV1下降≥20%判定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药物乙酰甲胆碱、组胺) 支气管舒张试验(BDT):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适用于FEV1<70%病人的检验,FEV1增加≥12%,其绝对值增加≥200ml。(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呼吸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用于诊断哮喘和病情评估,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提示气道可逆性的改变 实例分析

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4步走」,新手入门就看这个!

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4步走」,新手入门就看这个! 4步读懂肺功能检查报告! 肺功能是呼吸科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解读肺功能检查报告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对于广大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来说,知晓肺功能报告需要看哪些地方,也有利于自我病情监测和管理。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肺功能检查报告应该如何解读,报告上的数据那么多,到底应该看哪些? 第一步肺功能检查报告有哪些部分 肺功能检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肺通气(肺量计)、肺容量和肺弥散功能。 肺通气主要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 肺容量主要包括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 肺弥散功能主要由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来表示。 FEV1、FVC、TLC、FRC、RV和DLCO是每一份肺功能检查报告的基本内容,例如下面这份肺功能报告。可以看到,每一项结果都有一个预计值和实测值,预计值是根据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得到的预计水平,是判断肺功能下降情况的重要参考。

图1 第二步肺通气功能解读 肺通气功能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其中FEV1/FVC实测值<0.7(70%)可以判定患者存在气流受限。注意,这里说的是气流受限的判断方法,不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判断方法。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判定标准为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92%。 我们知道,哮喘和慢阻肺患者都存在气流受限,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气流受限可逆,而后者不可逆。要想区分气流受限是否可逆,就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逆试验),患者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200-400μg)10-20min后再次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 咱们再来看下面这张报告单,和上面那张相比,每一项结果都增加了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检查结果(后次)和改善率,如果后次FEV1比前次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0.2L,就可以判定气流受限可逆。

肺功能检查报告规范主要内容—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全文)

肺功能检查报告规范主要内容—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 管激发试验(全文)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常用的检查,包括肺量计检查等各项检查可产生众多涉及不同生理病理意义的方法和指标,我国已先后发布了肺功能检查概述及注意事项[1]、肺量计检查指南[2]、支气管激发试验指南[3]、支气管舒张试验指南[4]等8部肺功能检查指南,以规范这些肺功能检查的方法、指标、质量控制标准及临床应用。 但长期以来,肺功能报告中的内容与格式并未统一,肺功能仪器厂家各自提供不同的报告模板,而众多的肺功能检查室也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喜好制定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各式各样的肺功能报告以及对指标表达的不一致,一方面增加了结果解读的复杂性,容易使解读者产生困惑甚至错误解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不同检查室或不同研究间数据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利于迎接即将到来的肺功能大数据分析时代。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呼吸医师协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肺量计检查以及基于肺量计检查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标准化报告的蓝本,参考美国胸科学会(ATS)肺功能专委会的标准化肺功能报告的技术声明[5]的推荐与建议,并改进其不足[6],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国内专家讨论的意见,制定此标准化肺功能报告格式。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肺功能报告内容和格式的推荐、对结果解读的建议以及统一的检查质量评估分级系统。目的在于通过统一标准化肺功

能检查报告,加强检查质量控制在报告中的体现,从而提高对肺功能结果的理解与应用,促进我国肺功能检查的规范化进程,并在全国推广及应用。 尽管目前现有条件下并非所有肺功能仪器都能满足下述所有要求,本规范的另一目的在于促进和规范现有肺功能仪器生产厂家重视和调整相关肺功能报告格式和参数展现,并逐步作为以后新上市的肺功能仪器的报告格式标准。 第一部分肺功能报告标准化格式 标准化的肺功能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的数据、图形以及报告的意见和结论。 一、基本信息 肺功能报告的起始部分应清晰地列出报告发出的医疗机构名称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对于受检者及检查相关的基本信息,应包括:受检者的姓名、医疗记录编号、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种族、检查的日期(具体到年、月、日)及具体时间(时:分)。如果记录出生日期,则年龄可以以检查日期与出生日期之差而自动计算获得。身高的记录需精确至厘米并保留一位小数,这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尤为重要。检查时的大气压和室温记录对校正肺容积有帮助。 其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还包括受检者的吸烟史、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如检查前支气管舒张剂、抗过敏药物等的使用情况(如药名及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其他特殊情况如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下肢瘫痪患者,长跑运动员等可能影响患者肺功能的结果及预计值的选择,也需在报告中

肺通气功能检查图文报告解读

肺通气功能检查图文报告解读 肺功能检查图文报告的解读和评估是肺功能检查应用于临床诊治的关键。图文报告中含有丰富的信息,如受试者的基本状况、检查的质量控制、疾病所致呼吸生理和病理损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其对药物等干预的反应等。必须强调的是,报告的解读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和知识积累,不能只看结果而不问过程。本文只作通气功能检查图文报告解读。 一、受试者信息 检查报告中的受试者信息部分应包括受试者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年龄、所患疾病或主要症状、吸烟史、受试者编号及检查日期等。这些信息看似简单,实则特别重要,对研读试验结果有时候会有重大影响。笔者就经常遇到由于年龄、身高或性别等患者资料的录入错误,导致计算得出错误的估计值,该估计值可反映在图文报告中,以此错误估计值判断受试者的肺功能可致误判、 二、检查质量控制的图形解读 解读报告的第二步应回顾及评价检查的质量控制,尽管不太理想的检查结果仍然包含了有用信息,但评价者应当识别这些问题并了解存在的潜在错误及其程度。只依靠计算机自动给出的评价尽管较为方便,但却容易忽略质量评估。 质控分析包括数据分析和图形分析。单纯依靠检查数据做出临床判断是常见易犯的错误,结合图形的判断会对检查的质量控制有特别好的帮助。 1、流量-容积曲线质控解读:通气功能检查报告可同时提供流量-容积曲线和时间-容积曲线,实时了解受试者呼吸是否符合质控要求、作用力肺活量检查时,受试者的最大努力呼气配合是关键,但从数据中并不能特别好地反映,而图形报告则—目了然、流量-容积曲线重点观察流量的变化,呼气流量尖峰迅速出现(图1),清楚地表明受试者尽了努力同时配合

良好;而假如呼气峰值滞后圆顿(图1),则提示受试者努力程度不够,没能特别好配合,质量欠佳,结果估计出现偏差。 图1用力呼吸对流量-容积曲线的影响,可见随努力呼吸程度的加大,呼气早期的流量也渐次增大,爆发呼气,努力程度最佳者(A)可见呼气流量迅速上升至最大值,有尖峰出现;爆发呼气努力程度较低者(B)尖峰平顿,甚至没有尖峰出现(C、D) 2、时间—容积曲线质控解读:时间—容积曲线如出现呼气相平台(图2,虚线),则说明呼气时间充分,已将肺内全部气体呼出,如没有出现平台(图2,实线),则说明呼气时间不足,FVC变少,而FEV1不变时,FEV1/FVC比值则增大,估计误将阻塞性病变判断为混合型病变甚至限制性病变。

峰流速仪使用“指南”发布了!

峰流速仪使用“指南”发布了! 峰流速仪,你真的会用吗? 作者 |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尹雯 来源 | 医学界呼吸频道 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亦称最大呼气流量,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呼气的最大瞬时流速,主要反应呼吸肌的力量及气道有无阻塞。检测PEF的仪器称为峰流速仪(peak flow meter, PFM),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 ▲不同厂家生产的PFM。①-③为机械PFM,因其使用简单、价格经济、容易掌握,应用较为广泛;④-⑥为电子PFM,轻巧便捷,但价格稍贵。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我国竟仅有10%患者使用过PFM PFM对于哮喘患者,就像血压计对于高血压患者、血糖仪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样重要。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建议5岁以上的患者可以每天坚持测PEF,并记录在哮喘日记中以监测病情变化。 《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也推荐将PEF监测作为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工具之一[1]。 然而,我国PFM的使用情况不乐观。2015-2016年针对我国中心城市30家医院哮喘患者的管理水平调查显示,仅10.1%的患者使用过PFM,而每日规律使用者仅4.3%,且未使用PFM的原因中,65.2%是由于医生从未介绍[2]。 二 简单6步教你正确使用PFM PFM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机械PFM为例): •装上一次性使用配套的吹嘴。 •确定游标无随意晃动,且已经归零。

•站立(推荐)或腰背挺直坐位,水平手持PFM勿遮挡游标及出气口,深吸气、吸足,迅速含住吹嘴,不要漏气,立即以最大力气、最快速度将肺内气体呼出。(注意:呼气时候不要用舌头堵住呼气口。如操作过程中出现咳嗽或错误,请重新操作。) •观察PFM游标箭头所指刻度(PFM保持水平),并读取数值。 •连测3次,取最大值作为PEF值。 •每天消毒吹嘴,按照说明书固定时间消毒PFM。 三 这几种常见的错误,千万别犯! 1PFM操作有哪些常见错误? 研究人员分析1987年-2013年发表的关于PFM使用的英文文献发现PFM操作的常见错误包括:未归零、未进行3次测量、未水平持PFM、手指遮挡游标、呼吸不快速有力、吸气不足等[3]。除此以外,还需提醒以下3点: ▌ 不要用“吐痰样”动作 ▲因“吐痰样”动作导致PEF检测值假性升高。图摘自文献《Falsely high peak expiratory flow readings due to acceleration in the mouth》。 一篇和我一样老的文献首次报道了错误使用PFM致PEF假性增高的病例。 医生观察到治疗期间患者PEF出现明显增加(上图红圈所示),后发现是由于患者错误使用PFM所致,其原文描述为“a spitting action, using the tongue and buccal musculature to accelerate the air through the mouth”,即患者以“吐痰样”动作(原文:spitting action)使舌头和面颊肌肉形成通道加速气体速度导致PEF假性增高[4]。 1998年Chest杂志上发表研究指出这种“吐痰样”动作(o(≧口≦)o始终觉得这么翻译有点丧心病狂)可导致PEF值较正常值升高12.4%-68.2%[5]。 ▲禁止吐痰。PEF测定时“吐痰样”动作易导致PEF值假性升高。

一文读懂:峰流速仪使用指南 CACP 2020

原创 CACP报道小组医学界呼吸频道 2020-07-31 PEF变异率的计算,不同监测周期,计算方法不同! 呼气峰值流量(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L/min),又称最高(大)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量(速)等。 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PEFR),是指一定时间内在PEF各时间点或时间段的变化程度。 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简单、实用,对气流受限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追踪等有重要意义。 2017年,中国发布了《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 近日,在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2020年会暨第十九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CACP 2020)上,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谢燕清教授对这份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从检查方法、具体步骤,到结果判读,再到临床应用,进行了精彩分享,赶紧一起学习一下! 适应症禁忌症:主要应用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1. 适应症: 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自我监测病情及程度变化(哮喘、慢阻肺等); 评价药物疗效、指导治疗; 监测气道反应性/可逆性变化; •基层医院对慢阻肺的筛查。 2. 禁忌症:与用力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禁忌证基本相同。 表1: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禁忌症

二 峰流量仪正确使用方法 当前,PEF检查主要使用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简称峰流量计,PFM),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2种。 图1 1、使用前,先做好2点检查: ①检查呼气风流量仪游标活动是否正常:若游标上下移动不灵活,或者游标随峰速仪的摆动而“随意”移动,则应当弃用。 ②用手指将游标上的箭头拨到“0”位。

2、PEF检查时,推荐站立位,可帮助患者更好地用力。同时水平位手持峰流量仪,注意手指不要阻挡游标移动。 图2 3、受试者快而用力地深吸一口气至肺总量位,随后迅速含住峰流量仪的咬口(舌头不要堵住咬口),以最大力气和最快速度爆发呼气。 4、检查结束后,峰流量计继续保持水平位,观察并读取游标箭头所指刻度(电子式可直接读取数值)。 PEF检查的时间点,有多种方式: 1、昼夜检查2次:即在每天早、晚各测定1次,如早晚6点或起床后与入睡前。 2、昼夜检查4次:每天清晨、中午、傍晚和睡前测定,约隔6小时检查一次。 3、按需检查:出现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时测定,或在运动/环境因素暴露等刺激前、后分别测定。 4、用药前后检查:支气管舒张剂吸入前后测定。 PEF变异率计算公式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要点

《肺功能检查指南一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要点 一、概述 呼气峰值流量(PEF )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亦称最高(大)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量(速)等。PEF是检查肺通气功能的常用项目之一,与肺量计测定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通畅性,也可用于测定大气道功能和了解呼吸肌肉力量。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在PEF各时间点或时间段的变化程度,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舒缩功能,是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或)可逆性的重要肺功能检查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正常情况下人体PEF也有一定波动,一般清晨最低、下午最高,但变化程度较小;非稳定期哮喘患者PEF变异率较大,并随患者病情改变而变化,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自我监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及程度变化;(3)评价药物疗效、指导治疗;(4)基层医院对慢阻肺的筛查。 2.禁忌证:与用力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禁忌证基本相同。

三、检查方法和步骤 (一)PEF检查仪器 PEF检查主要使用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简称峰流量计,L/min ),目前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肺量计也可测定PEF (L/s ),但临床上更多使用的是前者。我国已颁布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的技术标准。 (二)PEF检查方法 (三)PEF监测步骤 1.PEF检查时间:(1 )昼夜检查2次:即在每天早、晚各测定1次, 如早晚6点或起床后与入睡前。(2)按需检查:在受试者出现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时测定,或在运动/环境因素暴露等刺激前、后分别测定。(3 )用药前后检杳: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如200~400p g沙丁胺醇)前后测定PEF,或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激素)数天或数周内监测PEF ,以评估气道可逆性和药物疗效。 2.PEF变异率计算公式: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要点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要点 一、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多发、危害重大,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总体存在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的情况,而肺功能检查作为最常用的一项筛查和诊断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并不平衡,特别是在基层普及率不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随着我国对呼吸疾病诊治的重视和未来呼吸慢性病管理的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慢性病的筛查和诊断水平,有必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版肺功能指南,向基层医师普及肺功能的基本操作和质控,强化基层对基本的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肺功能是呼吸系统通气和换气等功能的总称,可运用特定的手段和仪器对受试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检测和评价。临床常用技术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查(肺量计检查)、肺弥散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气道阻力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等,其中以肺通气功能检查最为常用,即木指南所叙述的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在通气功能检查的基础上比较吸人支气管舒张剂前后的通气功能指标变化,也是基层医疗机构最为常用和简单易行的检查之一,木指南也对此进行介绍。 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总体存在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的情况,而肺

功能检查作为最常用的一项筛查和诊断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并不平衡,特别是在基层普及率不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估、疗效评估以及疾病随访的重要工具。 随着慢性病管理的普及,肺功能检查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重要。 二、常规肺功能检查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交叉感染的防范 (一)常规肺功能检査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慢性气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类型、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程度;在综合医院,它还用于评估外科手术, 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和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和耐受性;评估职业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肺通气功能检查的主要适应证见表lo 肺功能检查虽然是非创伤性检查项目,但仍有其禁忌证。在实施肺功能检查前,要严格把控其禁忌证,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肺功能检查的禁忌证见表1。 表1 肺通气功能检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诊断: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流受限性疾病鉴别慢性咳嗽的原因//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类型评价肺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评估胸、腹部手术的术前危险度//评估胸部手术后肺

ACCP呼吸科指南主要内容

ACCP呼吸科指南主要内容 CHEST 指南:成人肺癌患者咳嗽的对症治疗 2017 年1 月,由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 发布。是对其2006 年同名指南的更新。指南针对那些经手术和/ 或全身抗肿瘤治疗后(如化疗或外照射放疗),仍存在咳嗽困扰的肺癌患者以及肺癌治疗相关性咳嗽患者,提出了8 条具有循证基础的具体建议,其中包括: 明确咳嗽原因并启动相应治疗;使用咳嗽抑制训练作为药物治疗的替代或辅助方法;对不适合手术、化疗或体外放射治疗的局限性支气管疾病所致咳嗽,试用支气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按缓和制剂—阿片衍生物—外周性镇咳药—局部麻醉药(如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试用其他药物(如加巴喷丁)顺序逐步升级治疗药物等。 GINA 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2017 更新版) 2017 年2 月,由哮喘全球防治创议组织(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发布。共包括8 大部分内容,分别为:哮喘的定义和描述;哮喘评估;哮喘治疗;哮喘急性加重;哮喘和COPD;儿童哮喘;

哮喘预防;以及哮喘管理策略的执行等。 2017 版Fleischner 学会指南:CT 检出肺部偶发性结节的管理 2017 年2 月,由Fleischner 学会发布。旨在减少针对CT 检出肺部偶发性结节不必要的随访检查,为放射科和临床医师更好管理该类患者提供指导。此外,还提供了肺结节恶性程度评估和CT 扫描技术方面的建议。 其主要特点包括: 提高了需要常规随访实性结节的最小阈值;建议减少对稳定结节的随访频率。 延长了亚实性结节的初次随访间期,并将其总随访时间延长至5 年。 建议的随访间隔是一个时间范围,而不是先前的精确时间点,意在给患者、放射科和临床医生以更大的酌情权,从而适应不同个体的风险因素与偏好。 明确其适用范围是:根据相关建议进行管理的偶然检出性肺结节。但不适用于年龄小于35 岁、免疫功能低下或癌症患者。

肺功能入门知识大全,轻松掌握!

肺功能入门知识大全,轻松掌握! 肺功能是呼吸内科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其他科室必须了解的知识。肺功能其实不难,难是因为你被书里的一大堆中英混搭的文字吓到了,今天我把它简单化,一学就会。 注意 临床上不常用的、用处不大的,暂时不讲,比如小气道阻塞,不能拿来诊断某个疾病,一般也没人拿它来指导手术。 肺功能争议很多,很多地方科学家还没有研究明白,亲们,地球上甚至连个公认的参考值都有不起,所以每本书写的不一样,我的参考文献主要是2014年发布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肺功能检查指南。 1必须掌握这几个英文缩写 肺功能的英文缩写多如牛毛,掌握这几个就可以闯荡江湖了。 VC(vital capcacity:):肺活量; FVC(Forced vital capcacity):用力肺活量; 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TLC( Total lung capacity):肺总量; MVV(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最大自主通气量; DL(Diffusing capacity):弥散量。 如果你还记不住,掌握“TLC:肺总量;FVC:用力吹的肺活量;FEV1:第一秒钟用力吹的气体量”就可以搞定基本操作了。 2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非常广,连体检都可以做个肺功能,患者就做个肺功能咋啦。连不明原因的胸闷都可以做个肺功能鉴别“胸闷变异性哮喘”!

需要鉴别哮喘做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怀疑间质性肺病等等疾病,加做肺弥散功能。所以,禁忌症才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禁忌症 在普通肺功能禁忌症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这几条: 绝对禁忌证: •曾有过致死性哮喘发作,或近3个月内 曾有因哮喘发作需机械通气治疗者; •对吸入的激发剂有明确的超敏反应; •基础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FEV1占预计 值%<60%,或成人FEV1<1 L); •不能解释的荨麻疹。 相对禁忌证: •基础肺功能呈中度以上损害(FEV1占预 计值%<70%),但如严格观察并做好充足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