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学

农药学

'.

;.

农药:用来防治危害农业,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的调节植物或昆虫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生物源物质的制剂及其混剂的统称

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毒力: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在室内测定

毒性:某种药剂对高等动物,特别是对人畜的毒害作用,且主要指毒害性质和程度农药对人,畜的毒性一般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做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胃毒作用:药剂通过害虫的口器和消化道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

熏蒸作用:某些药剂在一般气温下即能挥发成有毒的气体或是经过一定的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的气体,然后由害虫的呼吸系统如表皮或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淋溶性:由于降雨或土壤水分引起除草剂向下渗透的现象

选择性:农药的选择性要求农药不仅对高等动物或被保护植物安全,对害物有较好的毒杀效果,而且还要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安全

忍受极限中浓度: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24,48,96h)杀死50%所需的浓度,一般用微克/克表示 LC50:使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死亡的药剂浓度

EC50:使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产生某种药效反应所需要的药剂用量 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越大,油溶性越大 安全剂:能降低或消除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的助剂,又称解毒剂

辅助剂:与农药混合后能改变药剂的理化性能且提高分散度,便于使用的一类物质,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乳化剂:原来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在它的存在下能使其一种液体容易形成很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助剂

制剂:绝大多数原药经过加工后方可使用,原药不经加工而直接施用的品种很少原药经过加工的产品称农药制剂

剂型:制剂所表现出的物理形态称剂型,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 稳定剂:稳定剂指具有延缓和阻止农药极其加工制品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自发劣化趋势的各类助剂总称

悬浮乳剂:悬浮乳剂是由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和一种油状液体原药及各种助剂在水介质中分散,均化而形成的高悬浮乳状体系

水乳剂:亲油性液体原药或低熔点固体原药溶于少量水不溶的有机溶剂以极小的油株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透明的乳状液 微乳剂:由油溶性原药,乳化剂和水组成的感观透明的均相液体剂型又称为水基质乳油,可溶化乳油也是乳油的改进剂型微乳剂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5%-50%之间

衣剂:是含有成膜剂的专用种子包衣剂型,处理种子后可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的药膜

植物生长调节剂:仿植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先导化合物: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定其有某种农药生物活性,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

生物富集:农药从环中进入生体内蓄积,在食物链中互相传递与富集的能力 害虫再猖獗:使用某些农药后,害虫在短时间内有所下降,但很快比未施药的对照区增大的现象

昆虫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生态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为均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力

轴突传导:神经细胞接受到传入信号刺激后,引起神经膜电位的改变,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突触传导: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小泡,小泡抵达后膜后释放出神经递质,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神经冲动沿着突触后神经纤维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化学保护:在病菌侵入寄主之前将其杀死或抑制其活动,阻止病原菌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

化学治疗:在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后至寄主植物发病之前使用杀菌剂,抑制或杀死植物体内外的病原物,或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终止或解除病原物与寄主的寄生关系,阻止发病

化学免疫:植物通过药剂的作用,使植物具有对病菌的抵抗能力,避免或减轻病菌的侵害

农药混配:农药混用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施药方法, 包括农药混合制剂)混剂)的使用及施药现场混合使用)桶混)

相加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用中各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

增效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混用中各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的总和

拮抗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混用中名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的总和

正温度系数农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杀虫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强,如敌百虫 负温度系数农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杀虫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溴氰菊酯对伊蚊幼虫的毒力在10℃时比30℃时大7倍

交互抗性:昆虫的一种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的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相对防效: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处理区和对照区进行比较而得出防治效果 抑制中浓度:指对供试生物体发生50%效果的药剂剂量或浓度主要针对杀菌剂和除草剂而言,也可用于某些特异性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安全间隔期:允许残留量制定的最后一次施药和采收之间的最短间隔时间 ADI :将动物试验终生,每天摄取不会发生不利影响的数量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通常用HLB 表示;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值越小,亲油性越强值为0-20之间

独立的联合作用:两种药剂作用机制不同,各自独立作用于不同的生理部位,互不发生毒理学上的影响,但可以发挥各自作用机制的加和作用 VSR :判断一个农药品种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时常用“毒效比值”,即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作为参考标准主要用来确证农药的毒性和实际使用浓度间的关系问题值越大,越安全;小于或接近于1,不宜作为农药使用

先导化合物:先导化合物是指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定的具有某种农药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的发展潜力,可以用作起始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农药品种

类推合成:类推合成也称衍生合成或周围合成,即从已开发的新农药或确定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出发,谋求开发同一系列衍生物新品种,或者以该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变,期望获得新的二次先导化合物,从而开发出化学结构不同于原化合物的新品种

生物筛选:生物筛选的定义:采取一定的可重复的方法和步骤,用一定剂量的候选化合物处理供试生物材料,根据供试生物材料的反应并经过特定的统计分析后,选出有效化合物供进一步商品化开发,或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生物合理设计:生物合理设计就是以靶标生物体生命过程中某个关键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作为研究模型,人为地设计合成干扰此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优化开发

安全性指数K =

农药按来源可分为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可分为高毒,中等毒, 低毒 ‘三致’指:致癌,致畸, 致突变

防治对象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 ,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

作用方式,杀虫剂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拒食剂,驱避剂,引诱剂

防治原理,杀菌剂分为 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铲除性杀菌剂

作用方式,除草剂分为输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

阿博特公式前提 假定自然死亡率及被药剂处理而产生的死亡率是完全独立而不相关的和自然死亡率在20%以下

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LC 50 ,LD 50,EC 50,ED 50

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发病率,病情指数 给药方式,农药急性毒性: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种 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分为 高毒农药,中毒农药,低毒农药 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斑点,穿孔,灼焦,枯萎,失绿

农药制剂的命名包括三部分: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百分含量 ,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称 , 剂型名称

按种子处理方法分为种衣剂,拌种剂,浸种剂

按喷雾量分为:常量喷雾,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

粉剂主要由原药和填料组成,加工方法有直接粉碎法,母粉法,浸渍法 按粒径,粒剂分为大粒剂,颗粒剂,微粒剂

常用助剂:填料,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粘着剂,稳定剂,增效剂,安全剂

常用剂型:粉剂,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剂,可溶性液剂,种衣剂,油剂,缓释剂,烟剂 常用填充剂:凹凸棒土,硅藻土,高岭土 加工常用溶剂二甲苯,甲苯,苯

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降低表面张力,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磺酸盐类

剂型趋势 水性,粒状,缓释,高含量,多功能,安全,省力化和精细化的方向 常用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乳化剂,天然物表面活性剂

按雾化原理 液力雾化法,气力雾化法,离心雾化法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有口腔,体壁,气门 神经系统冲动的传导轴突传导,突触传导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解毒剂是 解磷定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 突触部位的神经冲动 的传导的影响 ①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 辛硫磷 敌杀死 乐斯本 乐果 敌百虫 马拉硫磷)②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拉维因 克百威 叶蝉散 呋喃丹 万灵)③除虫菊酯杀虫剂(百树得 功夫 速灭杀丁)④有机氯杀虫剂(林丹 硫丹)⑤沙蚕毒素杀虫剂(杀虫单 杀虫双 巴丹)⑥甲脒类杀虫剂(米乐尔 双甲脒 杀虫脒)⑦氯化烟酰类杀虫剂(烟碱 吡虫啉) 酯类化合物容易水解,氨解,醇解

乐果高效低毒的原因是 在人体内经酰胺酶分解为无毒的乐果酸,而在昆虫体内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毒性成倍提高的氧乐果

毒死蜱是对害虫具胃毒和触杀作用,但在土壤中挥发能力极强

毒性排序由大到小排序为A 涕灭威B 灭多威 C 硫双威,LD50值由大到小排序为A 克百威B 丙硫克百威C 丁硫克百威 辛硫磷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有内吸作用 克百威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

溴氰菊酯商品名是敌杀死,三氟氯氰菊酯商品名是百树菊酯

林丹是含有γ体99%以上的六六六,用于草原灭蝗及地下害虫 的防治 吡虫啉是一种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保护作用,治疗作用,铲除作用,抗产孢作用 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

石硫合剂的有效成分是多硫化钙,主要防治对象是介壳虫及卵

波尔多液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铜,主要防治对象是多种真菌 卵菌 细菌 三唑酮杀菌机理为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如锈病,白粉病,叶斑病 黑色素合成抑制剂称抗穿透剂,是防治稻瘟病的特效杀菌剂 杂草吸收除草剂的主要部位:茎叶,根系,幼芽,胚轴 除草剂按照施药方法分为喷雾,撒施,泼浇,涂抹

按农田作业的时间,除草剂的茎叶处理可分为播前茎叶与生育期茎叶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阔叶作物田中的禾本科杂草 按农田作业的时间,除草剂的土壤处理可分为播前与播后

苯氧羧类除草剂的杀草机理是干扰植物激素平衡,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杀草机理是阻碍支链氨基酸合成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抑制光合,破坏呼吸,抑制植物生物合成,干扰植物激素平衡,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必须设计对照,处理必须设重复,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供试生物种类有昆虫和螨类,病原菌,杂草

触杀作用测定方法喷雾法,喷粉法,浸液法,点滴法,注射法,药膜法等 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杀菌剂毒力测定法有孢子萌发测定法,抑菌圈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对峙培养法,高能量筛选方法

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的区别 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害流行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治疗性杀菌剂:在植物已经感病以后,可用一些非内吸性杀菌剂,如硫磺直接杀死病菌,或用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杀死病菌,或用内吸杀菌剂直接进入植物体内,随着植物体液运输传导而起治疗作用的杀菌剂

毒力和药效的区别 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对不同生物产生的效应的性质和程度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试的,对防治工作具有实用价值

毒力和毒性区别 农药毒力:一般指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力毒性: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农药对作物的影响及影响因素 农药施于农作物后,若使用不当或其它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药害,轻者减产,重者可使作物死亡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良好作用农药是否产生药害,由许多因素决定主要是药剂本身的性质和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状态以及施药后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效应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和应用特征 1表面活性剂分子均有“两亲结构”:即分子一端具有亲油性的疏水基,又称为非极性基,如长链烃基;而另一端则具有疏油性的亲水基,又称为极性基,如表面活性剂特有的两亲分子结构使其具备两个基本应用特征:(1)在溶液的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膜2在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后可以形成胶束

分类 可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粒剂;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可湿性粉剂,可溶剂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剂,可溶性液剂;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种衣剂,油剂,缓释剂,烟剂

农药分散度影响(1)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①可增加农药覆盖密度②可改善农药颗粒(或液滴)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③改变药剂颗粒的运动性能④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⑤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2)控制分散度对农药性能的影响 由于一些农药或剂型的缺陷而带来如污染环境,残留毒性等副作用,致使农药加工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利用适当降低农药分散度和控制有效成分从农药制剂中的释放速度的加工技术,其剂型如粒剂,缓释剂等

原药必须加工成制剂后才能使用 ①大多数农药原药是不能直接在作物上使用的这是因为在每公顷面积上农药有效成分用量很少,且原药中绝大多不溶于水,难以被直接粉碎而使用,若不加以稀释,就无法将如此少的农药均匀撒布到如此大的面积上,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农药的作用②施用农药时还要求它附着在作物上或虫体上,杂草上,所以还必须加入一些其他辅助材料,以改善其湿润,粘着性能

有机磷杀虫剂特点,主要品种(1)化学特点:有机磷农药含有酯键,极易发生水解,醇解,氨解(2)生物学特点:①广谱,高效,作用方式多种多样;②在环境和生物体内易降解为无毒物;③持效期有长有短(3)毒理学特点:表现的杀虫性能和对人,畜,家禽,鱼类等的毒害,是由于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 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了一系列急性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主要品种有:乐果,氧乐果,辛硫磷,敌百虫,马拉硫磷等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都是抑制胆碱酯酶,在抑制机制方面差异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同AChE 的反应机理如下:第一步:均形成可逆性复合体第二步:酰化反应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是通过酰化反应对AChE 产生抑制作用,形成磷酰化酶和氨基甲酰化酶;第三步:酶的复活被抑制的AChE 主要靠水解作用使用酶恢复活性若不用酶复活剂,磷酰化酶恢复很慢而氨基甲酰化酶活性恢复比较快

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原理 原理:使用化学药剂处理植物及其生长环境,以减少或消灭病原生物或改变植物代谢过程提高植物抗病能力而达到预防或阻止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植保病害的化学防治原理是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三方面(1)化学保护 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之前用药把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要达到化学保护有两个途径:1在接种体来源施药2在可能被侵染的植物表面或农产品表面施药(2)化学治疗植物被侵染发病后也可以用化学药剂控制病害的发展,化学治疗有三种类型:1局部(外部)化学治疗2表面化学治疗3内部化学治疗(3)化学免疫,免疫的完整定义是,一种生物固有的周体抗病能力,这种抗病性是可以遗传的化学免疫是利用化学物质使植物产生这种抗病性 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剂区别及联系

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治疗性杀菌剂:在植物已经感病以后,可用一些非内吸性杀菌剂,如硫磺直接杀死病菌,或用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杀死病菌,或用内吸杀菌剂直接进入植物体内,随着植物体液运输传导而起治疗作用的杀菌剂

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定义,表现,如何测定

定义 杀菌作用是指能够杀死真菌的作用方式;抑菌作用是指有些化学药剂不能杀死病原菌,仅是暂时抑制真菌的生长,这种作用方式称抑菌作用 表现 杀菌作用的表现是真菌孢子不能萌发或者在萌发中死亡;抑菌作用的表现是真菌的芽管或者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或者芽管和菌丝的形态产生变化,如芽管粗糙,芽管末端膨大,扭曲和畸形,菌丝过度分枝等

机理 杀菌作用的机理是真菌的能量供应不足而致死,可通过孢子萌发法来测定;抑菌作用的机理是真菌生长必需物质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可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除草剂在某个用量下对一些植物敏感,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则安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选择性作物与杂草同时发生,而绝大多数杂草同作物一样属于高等植物,要求除草剂具备特殊选择性或采用恰当的使用方式等而使除草剂获得选择性,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农田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和作用靶标①活性高,用量极低;②杀草谱广,所有品种都能防除阔叶杂草,部分品种还可防除禾本科或莎草科杂草;③选择性强,对作物安全;④使用方便,多数品种既可进行土壤处理,也可进行茎叶处理;⑤植物根,茎,叶都能吸收,并可迅速传导;⑥作用机制为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⑦一些品种土壤残留较长,影响下茬作物;⑧对人,畜毒性极低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按除草剂的喷洒目标可分为土壤处理法和茎叶处理法;按施药方法又可以分为喷雾法,撒施法,泼浇法,甩施法,涂抹法,除草剂薄膜法等 土壤处理法:①播前土壤处理②播后苗前土壤处理③苗后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法:①播前茎叶处理②生育期茎叶处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仿照植物激素的话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按其生理效应来划分为以下几类:生长素类:萘乙酸,防落素,增产灵和复硝铵;赤霉素类:GA3;细胞分裂素类:如激动素,玉米素,苄基嘌呤(6-BA),Zip 和PBA;乙烯类;脱落酸类:脱落酸(ABA);植物生长抑制物质:矮壮素(CCC),比久(B9),缩节胺(调节啶),多效唑(PP333)等

简述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1)施药后对作物的直接污染(2)作物从被污染的环境中吸收残留农药(3)农药的生物富集和食物链造成的(4)在生产,运输,贮藏,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或保管不当,引起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 为什么脂溶性强的非极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而水溶性的极性化合物触杀作用弱? 昆虫体壁最外面的一个层次是上表皮,由角质层和蜡质层组成蜡质层由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醇及相应的酯等弱极性,非极性成分组成因此,极性较小亲脂性强的农药易与昆虫表皮的蜡质层亲和,并溶入蜡质层起触杀剂的作用而非极性杀虫剂因不易穿透蜡质层,所以触杀作用弱但是极小较小,亲脂性强的农药在昆虫中肠中却不容易穿透而不能发挥胃毒剂的作用,而水溶性的极性化合物则可表现出较强的胃毒作用例如,DDT 有很强的体壁触杀作用,但其对昆虫的胃毒杀虫作用很弱

农药混配混用的目的农药混用的目的主要有: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对象;减少施药次数;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发展速度;提高对被保护对象的安全性;降低施用成本等

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后单剂之间会发生理化性能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改变:相加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用中各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增效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混用中各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的总和;拮抗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混用中名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的总和

农药混配混用的基本原则(1)以扩大作用谱为目的混配混用原则:①混配混用中各单剂有效成分不能发生不利药效发挥及作物安全性的物理和化学变化②各单剂混配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至少应是相加作物而无颉抗作用③混配混用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能高于单剂的毒性④各单剂在单独使用进对防治对象高效,在混配混用中的剂量应维持其单独使用的剂量以确保防治的有效性(2)以延缓抗性为目的混配混用原则①各单剂应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没有交互抗性②单剂之间有增效作用③单剂的持效期应尽可能相近④各单剂对所防治的对象都应是敏感的⑤混配混用的最佳配比应该是两种单剂保持选择压力相对平稳的重量比(3)以增效为目的混配混用原则①混配混用后单剂间增效作用明显,单位面积用药量显著降低②混配混用后不能增加对非靶标生物,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高浓度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低浓度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

农药学考研专业介绍

农药学考研专业介绍 农药学考研专业介绍 农村的人儿考研时,会不会对农药学之类的专业感兴趣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农药学考研,供大家参阅! 农药学考研介绍 门类/领域代码:78门类/领域名称: 一级学科/领域代码:7860一级学科/领域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78601二级学科名称:农药学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影视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育活动已经离不开专门从事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软件开发、教育过程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和远程教学组织的专门人员,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专门培养这类专门人才的专业。 农药学考研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好的品德,乐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教育技术学科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知识,熟悉该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健康的体格。 农药学考研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教育技术学 ④824计算机应用基础 农药学考研推荐院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农药学考研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两年以上学习或工作且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的人员,按大学本科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目前国家本科毕业证书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三类。 农药学考研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高、中等学校,各级电教中心、电视台、网络中心、广告公司以及信息产业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开发等工作。 1、中小学及其他教学单位、 2、高等学校 3、机关 4、民营及私营企业 5、部队 6、国有企业 7、其他事业单位

农药学复习资料

一、农药的分类 1、按原料来源分:(1)无机农药(2)有机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油农药、微生物 农药、人工化学合成有机农药、基因农药 2、按用途分类: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 剂 3、按作用方式分类:(1)杀虫剂: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拒食剂、驱避 剂、引诱剂 (2)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铲除性杀菌剂 (3)除草剂:输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 灭生性除草剂 二、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答:农药施于作物后,如果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可使作物死亡。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良好作用。一般,农药是否产生药害,与以下几点有关 1、农药的性质 2、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 3、环境条件 植物药害的症状: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 根部肥大粗短等。 三、农药剂型意义 粉剂、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剂和可溶性液剂、种衣剂、油剂、缓释剂、烟剂 意义:便于流通和使用,满足不同应用技术对农药分散体系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可降低使用毒性,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生物活性 (1)使不能直接使用的原药变成可使用的农药 (2)通过剂型加工可提高药效 (3)高度低度化 (4)减少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5)延缓抗药性的发展,延长有效药剂的使用寿命 (6)扩大应用范围 (7)可防止一些特殊性害虫 四、农药助剂 填料或载体、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黏着剂、稳定剂、增效剂、安全剂、发泡剂、消泡剂、防冻剂、防腐剂、警戒色等 意义:改善药剂理化性质 五、农药的施用方法 1、喷雾法 2、喷粉法 3、撒施法及撒滴法 4、土壤浇灌法 5、拌种法 6、毒饵法 7、熏蒸法 8、烟雾法

农药学(090403)

农药学(090403) 一、学科简介 农药学是植物保护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化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等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我校农药学学科是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开创的研究实体——农药学研究所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农学学科,多年来,针对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农药毒理与使用技术、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农药分析与新农药分子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农药学学科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湖南农业大学“十五” 、“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并在在“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验收中荣获优秀。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3人和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特聘教授3人。 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农业部、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开展农药的应用、开发、创制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项目共计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新增省部级项目22项,新增教育厅等其它项目61项,到位科研经费2000万元;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8多项、出版专著4部,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cal Society、Analytical Methods、Scientific reports、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ournal of pest 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申请发明专利26项,其中授权专利23项。开发了5个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已被企业产业化,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要求全面了解农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

农药学

第一章 1、试谈杀虫剂的毒力、毒性、毒效、防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毒性: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优良的农药要求毒力高而毒性小 药效: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效(%) 毒力药效 药剂+靶标药剂+生物体+环境 室内田间 异同标准供试生物接近田间情况 测定较精确测定较粗放 防治上的参考具实际的防治意义 毒效比值:白鼠口服LD50/家蝇口服LD50 比值小安全性小毒性高,比值大安全性高联系:以上它们的含义不相同,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2、试总结在大田情况下,如何从植物症状的特点和规律来判断是要害。 农药是否产生要害,由许多因素决定。主要是药剂本身的性质和植物的种类、生长生育阶段、生理状态以及施药后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效应。药害的症状可因作物、药剂不同,有种种复杂变化,药害一般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两种。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即可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体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一般可以与相邻作物做比较。 第二章 1、举例说明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和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 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粉剂、粒剂、油剂 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乳油、水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 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种衣剂、烟剂 2、三大剂型的比较 乳油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 药效作为杀菌剂,不如水悬浮剂 作为杀虫剂,效果大于 可湿性粉剂和水悬浮剂 第三第二 价格较贵便宜较贵安全次之优优稳定 性好好差

农药学

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表示的各种药剂的毒力称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忍受极限中浓度: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原则与虫、菌、草一致,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2 4、48、96h)杀死50%所需的浓度,一般用微克/克表示。 4、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做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5、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6、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株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这种作用的助剂叫做乳化剂。 7、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越大,油溶性越大。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通常用HLB表示;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值越小,亲油性越强。值为0-20之间。 8、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他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生态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为均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力。 9、交互抗性:昆虫的一种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的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10、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11、独立的联合作用:两种药剂作用机制不同,各自独立作用于不同的生理部位,互不发生毒理学上的影响,但可以发挥各自作用机制的加和作用。 12、植物生长调节剂: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13、淋溶性:由于降雨或土壤水分引起除草剂向下渗透的现象。 14、VSR:判断一个农药品种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时常用“毒效比值”,即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来作为参考标准。主要用来确证农药的毒性和实际使用浓度间的关系问题。值越大,越安全;小于或接近于1,就不宜作为农药使用了。 二、简答 1、农药的毒力、毒性和药效的区别? ①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算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度量,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②毒性: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农药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可以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③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寄主植物,不同的病、

农药学

1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途径: 1.通过昆虫体壁进入:触杀作用(影响因素) 1)昆虫的体壁构造 2)杀虫剂的理化性质 3)昆虫体躯硬化程度 2.通过昆虫口器进入:胃毒作用(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昆虫嗜食而不引起呕吐或腹泻 (2)药剂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可被溶解吸收 (3)含有杀虫剂的食物对昆虫无忌避,无拒食作用 3.通过呼吸道进入:(影响熏蒸作用的因素) 1)昆虫对药剂没有忌避作用 (2)为了提高熏蒸效果,可在药剂中加入促进昆虫气门开放的化学物质 2药剂随食物经昆虫口器进入消化道中被中肠吸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作用部位所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作用方式,称胃毒作用(Action of stomach poisoning)。 3 .昆虫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系统 (3)周缘神经系统 4 神经系统: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包括一个细胞体,及发出的神经系统和所有侧枝。 5 突触:两个神经原末梢相连的特殊的结构,其功能是发出传导机能联系,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在神经系统内这样的突触部位有无数个。 6 反射弧:在中枢神经内,最简单的一次传导途径,它包括:感觉器(接受刺激)→感觉神经原及感觉神经原纤维→联系神经原→纤维及运动神经原→肌肉等反应器上,引起动作反应或反射作用 7 昆虫传递系统传递信息的基本生理机制: 1.生物电流的传递(轴突部位的传递) 极化----去极化---恢复极化 2.突触间的化学介质传导: 8 各类神经毒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1.杀虫剂对AchE的抑制作用: 1)AchE的生物学特性:生物体内能够分解Ach的酶有两种: A:AchE:来源于血红球 特点:Ach是AchE最好的底物,它表现底物过量的抑制作用。 B:丁酰胆碱酯酶:来源于血浆 特点:丁酰胆碱是它最好的底物,它不表现底物过量的抑制作用,也称为血浆胆碱酯酶,

农药学复习资料--西农

农药学复习资料--西农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 2. 剂型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 3. 抗药性有害生物具有能够抵抗药剂致死剂量的能力且发展成一个种群的现象。 4. 致死中浓度(LC50)引起供试昆虫死亡50%所需要的药剂的浓度。 5. 毒力药剂对有害生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6. 保护作用阻止病原物侵入植物体内使植物免于发病的作用。 7. 位差选择除草剂利用作物和杂草生长位置的差异形成的选择性。 8. 内吸作用药剂进入植物体内且在植物体内传导的作用。 9. 胃毒作用药剂经过昆虫消化道引起中毒死亡的作用。 10..表面活性现象表面活性剞的分子在液体表面形成均匀的单分子层的现象。 得分 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沙蚕毒素类农药在棉花、大豆等作物上不能使用,因为产生药害。 2.吡虫啉的主要防治对象是刺吸式口气害虫。 3. 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作用方式是触杀和胃毒。 4. 除草剂按选择性分为选择性除草剂与灭生性除草剂。 5.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 6.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作用位点是 _AchE_________。

7. 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生物活性最高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是阿维菌素。 8. 代森锰锌是广谱的多作用点杀菌剂,作用于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过程。 9. 最常用的农药剂型是乳油、可湿粉、粒剂。 10. 常用的灭生性除草剂是草甘瞵和百草枯。 得分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1. 百草枯的作用靶标是( D )。 A.抑制芳氨酸的合成 B.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C.抑制核酸的合成 D.抑制光合作用 2. 下列杀虫剂中,影响昆虫轴突传导的是( A )。 A 氯氰菊酯 B 马拉硫磷 C磷化锌 D林丹 3. 下列杀菌剂中,防治稻瘟病的品种是( B )。 A 多菌灵 B三环唑 C十三吗啉 D萎锈灵 4. 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指标是( A )。 A LD50 B LC50 C EC50 D ED50 5. DDT 和其他有机氯杀虫剂被禁用的主要原因是( C )。 A.药效太低 B.急性毒性高 C.三致性 D.对天敌影响太大 6.吡虫啉对下列哪类害虫效果差?( B ) A 同翅目害虫 B 鳞翅目幼虫 C 半翅目害虫 D 双翅目害虫 7.下列各类除草剂中,生物活性最高的是( C )。 A 苯氧羧酸类 B 二苯醚类 C 磺酰脲类 D 三氮苯类 8.下列除草剂中属 于触杀型的是( D )。 A 2,4-D B 禾草灵 C 西玛津 D 百草枯 9.下列杀虫剂中具有光解特性的是( A )。

农药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农药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一、农药学实验的原理 1.农药的有效性评价 农药的有效性评价是农药学实验的重点。有效性评价主要通过模拟真 实环境条件,在试验田或实验室中进行农田条件下的试验,评估农药对害虫、病原菌或杂草的控制效果。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比较,判断农药的 有效性。 2.农药的毒性评价 农药的毒性评价主要是对农药对非目标生物的毒杀效果进行评估。研 究者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生物,通过暴露实验生物于不同浓度的农药溶液中,观察实验生物的存活率、生长发育情况、生物学指标等来评估农药的 毒性。 3.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是评估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实验者 需要利用动物模型,对农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评估农药 的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对农药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残留情况进行研究,评估其对环境的安全性。 二、农药学实验的方法 1.试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农药浓度的选择、 剂量的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验重复次数、随机化和平衡等统计原则。

2.农药配制 根据试验设计和预期效果,准备所需的农药溶液。农药溶液的配制需 要按照标注用量进行测量,保证浓度的准确性。农药的稀释和溶解需要注 意个别农药的特殊要求,以保证溶液的均一性。 3.试验生物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试验生物进行实验是农药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害虫、病原菌或杂草等适合进行实验的生物。同时,还需要控制试验 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4.实验进行 根据实验设计和试验方案,进行农药学实验。实验者应按照规定的剂 量和浓度处理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结果,并及时对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记录和调整。 5.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农药的相对效力、半数致死浓度、半数抑制浓度等指标,判断农药的控制效果、毒杀效果和抑制效果。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对试验方案进行修正和改进。 总结 农药学实验是研究农药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方法的重要手段。实验 的原理与方法主要涉及农药的有效性评价、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通过 合理的试验设计、农药配制、试验生物选择、实验进行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评估和改进农药的性能,并为农田农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农药学复习资料

农药的混用原则:1混配混用中名单剂有效成分不能发生不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药效,及挥发作物安全性;2名单剂混配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至少应该是相加作用而无拮抗作用;3.混用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能高于单剂;4.名单剂在单独使用时对防治对象高效,在混用中的剂量应该维持在单独使用中的剂量以确保防治的有效性。 农药的定义:凡是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病·虫·草·螨·鼠等),调节植物和昆虫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生物源物质的制剂及其混合剂的统称。 农药的分类:1按成分分:无机农药,有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昆虫素;2.按主要防治对象分: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产调节剂。3按原料来源分:天然农药,化学农药。4按加工剂型分: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 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为:1胃毒剂(只有取食才有毒,在肠道吸收);2触杀剂(通过昆虫的气孔进入体内杀死)3熏蒸剂(以烟雾分散通食植物后死亡)5拒食剂(影响味觉器官)6引诱剂(依靠物理和化学作用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7驱避剂(依靠物理和化学作用使害虫忌避或发生转移) 安全剂:指能降低或消除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的助剂,又称解毒剂。 毒力:指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在室内测定。 毒性:广义的说,化学物质对高等动物和有益生物所表现的毒害作用;狭义的讲,毒性之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药效:药剂在综合作用的条件下,对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有效中量(ED50):多用于杀菌剂室内离体毒力测定,是指抑制50%病菌菌丝生长或所需孢子萌发的剂量。 抑制中浓度(IC50)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浓度。击倒中时(KT50)指在贵大的条件下,50%的害虫被击倒所需的时间。致死中时(LT50):指半数个体死亡的时间。 忍受极限中浓度(TLM):杀死50%鱼所需的浓度。 相对毒力指数:每次均用一标准药剂作对比,这样可以克服不同的时间,不同条件所产生的误差。(相对毒力指数=A药剂LD50/标准药剂)绝对致死量: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量: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动物个别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就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量剂: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实验动物中不引起死亡的最大剂量。 亚致死剂量:比最大致死剂量低一档的剂量不再引起动物死亡。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 农药剂型:1粉型(农药原药和填料直接使用)2粒剂(原药+溶剂+粒状载体;直接使用) 可湿性粒剂(LUP);组成加工:原药+载体+湿展剂+分散剂混合,在机械下粉碎至一定程度。湿剂用量为1%~40%,加水喷雾使用。安全指数(K)=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低浓度/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

农药基本知识(课堂讲稿)

第一章农药基本知识 1 基本名词术语 1.1 农药与化学农药 1.2 原药、原药浓度和使用浓度 1.3 有效成分与农药规格 1.4 毒剂(toxicant)与毒性(toxicity) 1.5 毒力与药效 1.6 残效期与药效期 1.7 残留与残毒 1.8 安全间隔期与安全系数 1.9 药害 1.10 广谱性、专一性及选择性 2 农药的分类 2.1 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2.2 按用途分类 2.3 按作用方式分类 2.4 按农药的毒性分类 2.5 按性能特点等方面分类 3 农药的加工剂型 3.1 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3.2 农药助剂(或农药辅助剂) 3.3 农药的加工剂型

第一章农药的基本知识 1 基本名词术语 1.1 农药与化学农药 农药(Pesticides):农用药剂。即凡使用很少量便能保护农、林、牧、渔等业与环境、卫生,使其不受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为害的物质;和作用于生物体后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以及能提高这些物质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物质,均可称为农药。农药主要包括化学农药、矿物性农药、生物源农药等。 农药的含义和范围,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不同国家也有所差异。古代主要是指天然的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物质,近代主要是指人工合成的化工产品。美国最早称这些物质为“经济毒剂”(economid poisons),将农药与化学肥料一起合称为“农业化学品”(agricultural chemicals),欧洲多称为“农业化学品”(agrochemicals),德国又称为“植物保护剂”(pflanzenschutzmittel),法国曾称为“植物药剂”(phytopharmacie)和“植物消毒剂”(phytosanitare),日本称为“农药”,且其范围很广,甚至把天敌生物商品也包括在内,称之为“天敌农药”。 化学农药(Chemicals, Chemical Pesticides):对害物有生物活性的化学药品。用极少的量就可把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毒死;或使其有机体发生严重的生理破坏;或可使生物体生理、生化、行为等发生异常变化,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群落,从而增加收益的化学药品。 根据美联邦农药管理法(Wayland J.Hayes.Jr 1995 Toxicology of Pesticides):农药的定义包括: (1)目的在于防治、杀灭、驱避或减少任何有害生物的任何物质或其混合物;(2)任何作用于植物调节剂、落叶剂或脱水剂的物质或其混合物。 Green的定义:用于农业和园艺上除化肥以外的一切化学品。 自我:除了化肥以外的一切可提高植物产量、改善其品质的化学药品。 应当指出的是:常说的农药一般是指化学农药。

《农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4109 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用新技术。通过学习使学习者能够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认识农药的主要特征,掌握农药加工和使用技术,为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要求 农药实用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方法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农药的基本概念及农药学的研究范畴(2学时) 第一节农药的基本概念 一、农药的含义与分类 二、毒力与药效 三、毒性与药害 四、农药剂型及施用方法 五、残留与残毒 六、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节农药发展简史 一、无机及天然产物农药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二、近代有机合成农药阶段(1945年~1975年前后) 三、现代有机合成农药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5年前后)至今 第三节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人类社会仍然需要农药 二、使用农药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措施 第四节农药学的研究范畴 教学要求:

掌握理解有关概念与术语;掌握农药的定义及分类,农药的特点及重要性了植农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教学重点: 农药的基本概念以及农药的分类。 教学难点: 农药的发展历程以及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杀剂(8学时) 第一节杀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有机氯类杀虫剂 第三节有机磷类杀虫剂 第四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第五节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第六节沙蚕毒素类与甲脒类杀虫剂 第七节新烟碱类杀虫剂 第八节吡咯、吡唑、吡啶类杀虫剂 第九节苯甲酰苯脲类和嗪类杀虫剂 第十章邻苯二甲酰胺类和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第十一节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类杀虫剂 第十二节天然源化合物杀虫剂 教学要求: 掌握杀虫剂品种的理化性状、毒性、作用特点、剂型、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了解天然源化合物杀虫剂。 教学重点: 杀虫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吡咯、吡唑、吡啶类杀虫剂 第三章杀螨剂(4学时) 第一节杀螨剂发展概况 第二节以杀螨卵为主的杀螨剂 第三节具有生长调节活性的杀螨剂 第四节具有神经毒剂作用的杀螨剂 第五节具有呼吸代谢抑制作用的杀螨剂 教学要求: 了解杀螨剂的分类方法,了解杀螨剂特点、性能和用法,为有针对性开展病

农药学知识点

农药学知识点 1.杀虫剂 ①硫丹(endosulfan): 1,4,5,6,7,7-六氯-8,9,10-三降冰片-5-烯-2,3-亚基双甲撑亚硫酸酯;赛丹;硕丹;安杀丹。 ②E605(parathion):硫代磷酸-O,O-二乙基-O-对硝基苯基酯 ③敌敌畏(dichlorvos):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磷酸酯 ④对硫磷(parathion):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 ⑤辛硫磷(Phoxim):O,O-二乙基-O-α-氰基亚苄基氨基硫逐磷酸酯 ⑥乐果(Dimethoate):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代磷酸酯 ⑦氧乐果(omethoate):O,O-二甲基S-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硫赶磷酸酯 ⑧丙溴磷(Profenofos):O-乙基-O-(4-溴-2-氯苯基)-S-丙基硫代磷酸酯 ⑨甲胺磷(Methamidophos):O,S-二甲基硫代磷酸酰胺 ⑩乙酰甲胺磷(Acephat):O,S-二甲基乙酰基硫代磷酰胺 11 敌百虫(trichlofon):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 12 抗蚜威(Pirimicarp):2-N,N-二甲基氨基-5,6-二甲基嘧啶-4-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 13 叶蝉散(Isoprocarp):2-异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14 克百威(Carbofuran):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15 胺菊酯(Tetramethrin):(1,3,4,5,6,7-六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2,2-二甲基-3-(2-甲基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 16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RS)-alpha-氰基-3-苯氧苄基-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17 福美双( Thiuram):N,N’-四甲基二硫双硫羰胺 18 代森钠(nabam):1,2-联二乙基氨基甲酰二硫酸二钠 19 甲萘威(Carbaryl):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20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S)-alpha-氰基-3-苯氧苄基-(+)-顺-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21 氰戊菊酯(fenvalerate):(R,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R,S)- 2-(4-氯苯基)-3-甲基丁酸酯 22 联苯菊酯(Bifenthrin):(Z)-(1S)-反式-(2-甲基[1,1'-二苯基]-3-基)甲基 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酯 23 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1R,S)-顺,反式-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A-氰基-3-苯氧基-4-氟苄酯 24 七氟菊酯(Tefluthrin):2,3,5,6-四氟-4-甲基苄基(Z)-(1RS,3RS)-3-(2-氯-2,3,3-三氟丙-1-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25 氯菊酯(Permethrin);(3-苯氧基苯基)甲基-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26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 alpha-氰基-3-苯氧基苄酯 27 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alpha-氰基-3-苯氧基苄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28 氟硅菊酯(silafluofen):(4-乙氧基苯基)-[3-(4-氟-3-苯氧基-苯基)丙基]二甲

农药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农药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一、农药主要实验原理 1.农药的物理性质测定:包括密度、折射率、熔点、沸点等。测定这 些物理性质可以帮助判断农药的纯度和稳定性,以及用于农药配方和施用 的参考数据。 2.农药的化学性质测定:包括水解动力学、光解动力学、稳定性、溶 解度等。测定这些化学性质有助于了解农药的降解过程和环境归趋,在研 发和使用中能提供科学依据。 3.农药的毒理学测定: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等。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农药对生物的毒性程度和影响,以确定农药的安全使 用剂量和毒性级别。 4.农药的生物学测定:包括杀菌、杀虫、杀螨、杂草毒性等。通过室 内和田间试验,评估农药对目标生物的杀灭效果和持效期,确定农药的使 用方法和推荐剂量。 5.农药的效果评价:包括田间试验和防效测定。通过对不同施用方法 和剂量的试验,评估农药的防效和经济效益,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药应用 建议。 二、农药主要实验方法 1.农药的物理性质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测定密度的比重瓶法、 测定折射率的折光仪法、测定熔点的差热分析法、测定沸点的蒸馏法等。

2.农药的化学性质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测定水解动力学的酶促 反应法、测定光解动力学的紫外光照射法、测定稳定性的加热和存储法、 测定溶解度的溶液测定法等。 3.农药的毒理学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LD50(半数致死剂量) 测定、动物器官毒理学测定、细胞毒理学测定、遗传毒理学测定、生殖毒 理学测定等。 4.农药的生物学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测定杀菌活性的接种法、 测定杀虫活性的皮肤接触法、测定杀螨活性的药膜法、测定杂草毒性的土 壤带菌法等。 5.农药的效果评价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田间试验的小区试验法、防 效测定的虫害指数法、经济效益评价的成本收益比法等。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实验前需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配置实验药液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和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确保药液的浓度和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3.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避免接触 和吸入农药。 4.在动物实验中,应遵守动物实验伦理规范,确保动物实验的合法性 和伦理性。 5.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应科学合理,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6.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农药学 第六章

第一章农药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农药的分类 一、上次课与本次课程的衔接内容: 我们在上一节了解到农药的发展历程和农药学的研究内容,进而在农药学基本知识中还有给大家介绍有关的农药的分类、农药的毒力、毒性和药效等一些重要的概念。。 二、本次授课内容: 2.1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1.了解农药的分类标准和具体的类别 2.掌握农药毒力的概念、测定的方法和毒力的单位 2.2 讲授的内容纲要: 第一章: 一、农药的分类 1.按农药的来源分类 (1)矿物源农药 (2)生物源农药 (3)有机合成农药 2.按防治对象分类 (1)杀虫剂 (2)杀螨剂 (3)杀菌剂 (4)杀线虫剂 (5)除草剂 (6)杀鼠剂 (7)杀软体动物剂 (8)植物生长调节剂 3.按作用方式分类 (1)杀虫剂: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拒食剂、驱避剂、引诱剂 (2)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剂、铲除剂、内吸剂

(3)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选择性、灭生性)、内吸性除草剂 二、农药的毒力、毒性和药效 1.农药毒力的概念 (1)毒力的特点 (2)毒力的测定方法 (3)毒力的表示单位 A.死亡率 B.校正死亡率 C.致死中量 D.有效中量 E.忍受极限中浓度 F.相对毒力指数 G.计量对数—死亡率的几率值回归直线 2.3 重点: 1.农药的杀虫剂按作用方式的分类 2.杀菌剂的分类标准和具体的类别 3.农药毒力的概念、单位表示方法 2.4 难点:对农药计量对数与有害生物死亡率的几率值之间的关系和直线回归方程的转换过程。 2.5 采用的教学方案,实施步骤:多媒体 2.6 各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 1学时 三、本节复习题 1.农药按来源和防治对象分为什么? 2.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为几类?以及各类的概念? 3.杀菌剂分为几类? 4.毒力的概念? 5.测定毒力的条件和方法? 6.何为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7.LC50、LD5和ED50、TLM分别是指什么? 8.什么是相对毒力指数,具体的表示方法? 9.农药浓度与有害生物死亡率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是经过数学上的怎样转换得出的?

农药学-教学大纲

农药学-教学大纲 《农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24316 学分:3分 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 适应专业:农学 先修课程:无机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胶体化学、植物生物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以及计算机、仪器分析等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农药学的研究领域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3)使学生熟悉主要农药类型及其品种的理化性质 (4)使学生了解新农药研究及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农药学研究的主要实验技术、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了解农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了解化学农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明确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掌握农药学的最新定义和目前化学农药的分类; (四)主要化学农药的种类、防治对象和应用; (五)掌握化学农药主要种类的作用机理和研制开发基本程序,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农药的基本概念及农药学的研究范畴(2学时) 基本内容:

(1)农药的基本概念 (2)农药发展简史 (3)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农药学的研究范畴 基本要求: (1)掌握农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农药发展简史 (3)了解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理解和掌握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农药的基本概念 (2)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1)农药的基本概念 (2)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讲杀虫剂(8学时) 基本内容: (1)杀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 (2)各类杀虫剂的类别、特点 (3)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和应用基本要求: (1)了解杀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 (2)掌握各类杀虫剂的类别、特点 (3)理解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4)掌握各类杀虫剂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杀虫剂的类别、特点 (2)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 教学难点: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 第三讲杀螨剂(2学时) 基本内容: (1)杀螨剂发展概况

农药学资料(全)

绪论 1、作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 农业技术防治:预防害虫、控制病源、防除杂草、改变病虫害易发环境; 物理防治:灯光、辐射、高压电、激光、高频等;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制菌、以菌灭草、线虫制剂; 化学防治:农药防治。 2、农药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使用天然产品阶段; 第二代:人工合成高效化合物应用阶段; 第三代:人工合成超高效和作用特异化合物应用阶段。 3、3R 指什么? 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性;农药残留。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 1、农药的定义?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按用途分类,有哪些类? 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3、农药按作用方式分类,有哪些类? 杀虫剂(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拒食剂、驱避剂、引诱剂、不育剂、昆虫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铲除性杀菌剂) 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输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 4、表示农药对有害生物毒害作用的程度的评价指标通常是? 毒力和药效 5、LD 50、LC 50、ED 50、EC 50的定义及意义。 LD 50、LC 50 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浓度)。LD50 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ED 50、EC 50 抑制50%病菌菌丝生长或抑制50%病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浓度), 药物的ED50越小, 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

农药学心得体会5篇

农药学心得体会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农药学教材

第一章农药的基本概念及农药学的研究范畴 第一节农药的基本概念 一、农药的含义与分类 1. 农药的定义 农药(Pesticide)主要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品。这里所说的化学品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也可以是天然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但不论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还是天然产物,作为农药都应具备两种基本属性:具有确定的分子结构,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有害生物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因此诸如寄生蜂、捕食螨、致病细菌、病毒等所谓“生物农药”不属于本书所述的农药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农药的含义和范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差别。如美国,早期曾将农药称之为“有经济价值的毒剂”(Economic poison),后又称之为“农用化学品”(Agricultural chemicals),甚至称之为“农用化学调控剂”(Agricultural bioregulators),欧洲亦称之为“农用化学品”(Agrichemicals),当前在国际文献中已通用“Pesticide”一词。 2. 农药的分类 《农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14版记录全世界商品农药1524种。为了便于研究与使用,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一般是按功能和用途将农药分成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若干大类,然后再将每一大类按化学结构或作用方式细分。以杀虫剂为例,可以若干类别,如: 有机氯类杀虫剂如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剂等。 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敌敌畏、辛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速灭威、抗蚜威、涕灭威、克百威、双氧威等。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丙烯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如杀螟丹、杀虫双、杀虫环等。 新烟碱类(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 亦可按作用方式分成若干类别,如: 胃毒剂(Stomach poison)药剂伴随害虫取食活动通过口器及消化系统进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一类杀虫剂。当代合成杀虫剂中,极少有纯粹的胃毒剂。 触杀剂(Contact poison) 药剂通过害虫体壁侵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一类杀虫剂。当代合成杀虫剂中绝大多数都可称作触杀剂。 熏蒸剂(Fumigant) 药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一类杀虫剂。 特异性杀虫剂(Special action insecticide) 这是一类并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干扰昆虫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