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农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微生物农药菌株可以提高毒力,拓宽杀虫谱。具有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性能的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依据农药新靶标的发现可以进行农药分子设计,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仿生农药的生物合成不仅避免了化学合成的污染,而且为生物农药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利用微生物和酶降解法可以治理农药残留。依据酶抑制原理设计的试纸法、比色法和传感器法已用于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药学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现代农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转基因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和如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农药新靶标的发现、仿生农药的生物合成、农药残留的生物治理和快速检测等。本文就生物技术在现代农药中的应用进作简要概述。

一、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生产中的应用

1.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进行具有杀虫、杀菌活性成分的生产具有许多优越性。植物细胞培养不受植物分布区域的限制,不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相对于植物的大面积种植来说,节约土地,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可以人为控制产品的生成条件,产物的收集、制备均较为方便[1,2]。[10]

2.发状根培养技术的应用

通过发根农杆菌转化双子叶植物产生发状根并建立发根培养系,从而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是继植物细胞培养后又一新的培养系统。随着此项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可用于转化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产也会随着此技术的发展而得以长足发展。同时,在降低植物源农药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保护珍贵的植物资源方面也将发挥很大作用[3,4]。

3.植物激活蛋白技术的应用

植物激活蛋白是一类从多种真菌中分离提取诱导植物抗病增产的生物活性蛋白其本身对病原菌无直接杀伤作用但能通过诱导植物的信号传导从而激活植物自身防御和生长系统抵御病菌的侵袭增强抗病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5,6]。植物激活蛋白对靶标病原菌无直接杀死,作用因此不会引起病原生理小种产生抗性对环境人畜低毒安

全无残留激活蛋白能显著诱导水稻白菜柑桔烟草辣椒棉花等多种作物提高抗病和抗逆能力生长期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达到60%大田示范推广中取得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植物细胞中能产生杀虫活性物的基因。基因工程可将外源杀虫基因转入病原微生物提高昆虫病原微生物的效力、加速害虫死亡。另外,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杀虫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植物体内杀虫活性物质的含量等。现已有将苏云金杆菌内毒素基因多种神经毒素基因转入杆状病毒有效地缩短杆状病毒杀虫时间的研究报道。另外基因工程在增加天敌昆虫的抗药性耐寒和耐热性以及消除滞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

二、生物技术在微生物源农药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农药是指非化学合成、具有杀虫防病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等。传统选育方法得到的自然菌株往往存在防治对象偏窄、作用速度慢、防效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抗性等不足。基因工程为这些菌株的改良提供了有效手段。

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杀虫微生物,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外源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C整合到野生受体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可以提高受体菌的杀虫活性并拓宽杀虫谱[8]。针对病毒杀虫剂杀虫速度慢、杀虫谱窄的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插入外源毒素基因、增效基因及修饰自身基因,构建毒力提高、宿主范围扩大的重组病毒[9,10]。采用Bt杀虫蛋白基因构建重组病毒,可改善杆状病毒的杀虫活性[11]。

三、农药新靶标技术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

农药新产品的开发由仿制转向创制是一条必由之路,寻找新的高效作用靶标和揭示新的作用机制是创制新农药的关键。根据靶标进行分子设计,鉴定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开发能有效杀死目标害物而不伤害作物并对动物及环境安全的农药,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农药靶标的发现首先依赖于生化作用研究的成果[12,13]。天然抗生素粘噻唑在很低的浓度下对大多数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但葡萄糖对这种抑制生长现象存在着拮抗作用。大多数除草剂都是通过对特殊酶的抑制而产生杀草作用的,天冬酰胺合成酶是2000年新发现的抑制氨基酸合成的除草剂靶标酶,通过寻找植物体中具有抑制天冬酰胺合成酶的化合物,美国氰胺公司开发了除草剂环庚草醚[14,15]。

当遇到已知靶标难以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时,可以依据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的知识探索同一代谢途径中的其它靶标酶,或者是采用自动化的离体筛选系统,从生物体内提取靶标酶,通过定向、定性、定量测定靶标酶活性抑制中量(I50 ),分析其杀虫活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从而省时、省力地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克服随机合成筛选的盲目性[16,17]。

四、仿生农药的生物合成

所谓“仿生”,是指产品有效成分分子结构仿照某种具有农药活性的生物源物质,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结构类似的化学物质,如拟除虫菊酯、昆虫性信息素等。长期以来,仿生农药一直依靠化学合成。仿生农药的生物合成则可以避免化学合成中的污染以及化学农药的危害,将是今后仿生农药开发的热点。以动物源仿生农药信息素而言,其生物合成研究在最初20余年内极少有过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阐明了 20 余种蛾类信息素生物合成途径,同时,与蛾类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有关的激活信息素生物合成神经肽( PBAN )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18,19]。信息素生物合成和调节的研究成果将被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包括利用昆虫组织或胞培养物,或将目标基因转移到某种表达系统以产生高纯度的信息素。如果将目标害虫中控制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上,就可以产生相应的信息素来达到干扰害虫交配的目的[20,21]。

从植物中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然后全合成、半合成或化学修饰以获得更优秀的化合物,一直是仿生农药研究的重要内容。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源农药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手段,如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发状根培养技术、内生真菌培养技术等。杀虫植物印楝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为印楝素的大规模生产开辟了有效途径。在除虫菊细胞培养研究方面筛选了合适的培养基,选育了优良的无性系个体。烟草、长春花、狼毒、菖蒲等多种具有杀虫、杀菌活性的植物的细胞培养等基础工作已有开展。通过发根农杆菌( Ag robacteriumrhizogenes)转化双子叶植物产生发状根并建立发根培养系,从而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是继植物细胞培养后又一新的培养系统。国内外利用发状根技术对印楝、苦楝、银杏、青蒿等植物进行了相应的研究[22,23]。

五、农药残留相关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1. 农药残留的生物治理

农药残留的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将生物技术用于解决生态环境农药污染的方法,克服了物理、化学方法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可有效解决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且在经济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适合于大田推广应用。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农药降解酶,可迅速作用于农药残留的有机磷分子,通过生化反应降解有机磷分子的磷酯键,使其不溶性的剧毒成分分解为无毒、可溶于水的小分子,彻底去除蔬菜瓜果的农药残留。目前该产品已投入规模化生产[24,25]。

2.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基于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如酶抑制法等,较传统的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的特点。依据酶抑制法原理设计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试纸法、比色法和酶传感器法( 固定化酶法或酶电极法)[26,27]。

2.1试纸法

纸法是以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为技术依据,将浸渍胆碱酯酶或其它敏感酶类的滤纸片或类似载体物质作为酶片,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反映酶活性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的程度。王林等通过固化胆碱酯酶和靛酚乙酸酯试剂建立了蔬菜中部分农药残留限量现场检测的速测卡法和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检出限一般在 0.3~3.5 mg.k g-1,检出时间为15min。酶抑制率法检测限一般在 0.05~5.0 mg.k g-1,检出时间为 30 min[28]。

2.2比色法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动物组织或血液中的胆碱酯酶有强抑制作用,离体情况亦然,胆碱酯酶属水解酶类,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可产生有色物质。比色法正是基于上述原理,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样品残留提取液与胆碱酯酶作用,显色处理后在410nm波长下比色,根据吸光值的变化计算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从而判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是否超标。比色法具有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及成本低等明显优势[29]。

2.3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法测定农药,特别是痕量的农药残留,与其它仪器分析方法相比较具有简单、快速且样品无需前处理的优点。康天放等根据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原理制成生物传感器,分析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与标准方法基本一致。上海理工大学华泽钊教授研制的蔬菜农残检测仪,9 min可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限为0.65~1.25μ g.L-1,线性范围为 5~1.85 μg.L-1[30]。

参考文献:

[1]张兴,马志卿,李广泽等.生物农药述评[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30(2):142-148

[2]董建新,马志卿,李广泽等. 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 77 84

[3]马志卿,张兴.植物源杀虫物质的作用特点[J].植物保护.2000,(4):37-39

[4]Zhu C , Ruan L , Peng D , et al . 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enhancing the toxicity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subsp .kurstaki against Spodopteraexigaa[J] . LettApplMicrobiol,2006,42 (2):109 -114 .

[5]邱德文.微生物蛋白农药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91-94

[6]Qiu D W. Microbe Protein Pesticide and It’sProspect[M].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ess, 2005. 141-148

[7]王琛柱,黄玲巧. 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理害虫展望[J].植物保护 1998(3):35-37

[8]乐超银,孙明,陈守文等.利用整合载体构建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工程菌[J].遗传学报, 2003,30 ( 8 ):737-742

[9]刘永平,王方海,苏志坚.等.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研制与应用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 2006,22(1):1-5

[10]SzewczykB,Hoyos -CarvajalL,PaluszekM,et al. Baculovirusesreemerging biopesticides [J].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6, 24(2):143 -160.

[11]Chang J H,Choi J Y,Jin B R,el al . Animprovedbaculovirus insecticide producing occlusion bodies that contain Bacillusthuringiensis insect toxin[J]. J Invert Pathol,2003,84(1):30-37 [12]Fisher N,Brown A C,SextonG,etal.Modeling the Qo site ofcrop pathogens in Saccharomycescerevisiaecytochromeb[J] .Eur J Biochem,2004 , 271 ( 11 ) : 2264 -2271

[13]闫晓静,金淑惠,陈馥衡,等.Strobilurin 类杀菌剂作用靶标的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2006,8( 4 ):299-305

[14]深源,向文胜,范志金.除草剂靶酶天冬酰胺合成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 .农药,2006,45(6):378-380

[15]尚稚珍,蒋志胜,徐建华, 等.靶标酶在研究杀虫活性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J] . 农药学学报,2000,2(4):17-21

[16]赵成华.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00,43(4):429 -439

[17]梁军,魏刚,吕全,等 .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及悬浮培养[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16(5):568-574 .

[18]陈宗莲,侯岁稳. 除虫菊的组织培养[J].云南植物研究,1998,20(3):351-354 .

[19]王桂清,姬兰柱,张弘一,等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510-517 .

[20]SujathaM,Chandran K.A commercially feasible micro-prapagation method for Mel iaazedarach L[J] .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997,35(7): 789 -781 .

[21]刘本叶,叶和春,李国凤,等.青蒿发根生长及青蒿素生物合成动态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8,14(4):401 -404

[22]张明星,洪青,何健,等. BHC -A与CDS -1降解菌对六六六、呋喃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J].土壤学报, 2006, 43(4):693-696 .

[23]蒋建东 ,曹慧,张瑞福,等.有机磷农药对韭菜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农药的微生物降解[J] .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 8 ):1459 -1462 .

[24]孙勇,蒋继宏,黄小花.生物源农药与生物技术[C].新世纪(首届) 全国绿色环保农药交流论坛暨产品展示会,1997:86-89

[25]Downing K J,Thomson J A. Introduction of the Serratiamarcescens chia gene into an endophyticfor the biocontrol of phytopathogenic fungi[J].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00,46(4): 363-369

[26]蒋建东,顾立锋,孙纪全,等.同源重组法构建多功能农药降解基因工程菌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5,21(6):884-890.

[27]王林,王晶,张莹,等.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5(1):39-41

[28]刘永杰,张金振,曹明章,等.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药,2004,3(2):25-27.

[29]袁永海,李建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06,25 (5): 121-127 .

[30]康天放,何颖,金钰,等.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生物传感器法检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5):37-39.

(整理)农药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LD50 即致死中量,指杀死供试昆虫种群一半个体所需的剂量。(其单位有两种。一种是以供试昆虫个体所接受的药量为单位,如μg(药量)/头(昆虫),另一种是以供试昆虫单位体重所接受的药量为单位,如μg(药量)/g(昆虫)。) LC50即致死中浓度,指杀死供试昆虫种群一半个体所需的浓度。单位为μg(有效成分质量数)/ml (药液容积)。 毒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农药对某种供试有害生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即内在的毒杀能力。杀虫剂毒力大小常以致死中量、致死中浓度表示,其值越小,毒力越大。 毒性实际上就是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力。常以大鼠通过经口、经皮、吸入等方法给药测定农药的毒害程度,推测其对人、畜潜在的危险性。常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类 抗药性是指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引起有害生物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即敏感度下降)的现象。抗药性是药剂本身作用的结果,应和“自然耐药性”区别开来。 抑菌作用指由于药剂影响了病原物的生物合成,抑制了生命代谢中的某个过程,而表现为病原菌菌丝生长受阻,或抑制其吸器产生、染色体有丝分裂和细胞壁形成等,使病原菌不能正常发育,在受抑制一定时间内失去致病能力,而脱离药剂后即可恢复生长。 杀菌作用是指由于药剂影响了病原物的能量合成,使孢子不能萌发,从而阻止了病原菌侵入植物寄主体内 保护作用指利用杀菌剂抑制孢子萌发、芽管形成或干扰病菌侵入的生物学性质,在植物未罹病之前使用药剂,消灭病菌或在病原与植物体之间建立起一道化学药物的屏障,防治病菌侵入,以使植物得到保护。 内吸性杀菌剂指能够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系统分布的杀菌剂。该类杀菌剂大多随水份蒸腾向顶部输导,并会在叶缘积累。少数药剂具有上下双向输导的能力,如乙磷铝,甲呋酰胺等。时差选择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期早晚的差异应用除草剂而导致的选择性。 生化选择是通过除草剂在植物体内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而实现的选择性,这些生物化学变化基本上都是酶促反应。生物化学选择性是除草剂的真正选择性,具有这样选择性的除草剂品种用于作物田的安全幅度最大, 形态选择由于作物与杂草形态差异造成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形态、生长点位置、胚芽鞘、根系特点等 位差选择利用作物与杂草的根系、种籽或幼苗在土壤中所处位置的差异而造成的选择性。 石硫合剂石硫合剂的化学名称又叫多硫化钙,它是由石灰和硫磺一起煮沸而成的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可防治各类作物的白粉病、锈病。合适的比例为生石灰︰硫磺︰水=1︰1.4~1.5︰13,化学式为CaS ·Sx,主要成分为五硫化钙并含有多种多硫化物和少量硫酸钙与亚硫酸钙。

生物农药重点

绪论 1.什么是生物农药 答:指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制剂 2.生物农药特点(环境相容性;不易产生抗性;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 3.什么是环境相容性 答:指农药对非靶性生物的毒性低,影响小,在大气、土壤、水体、作物中易于分解,无残留影响 4.生物农药分类(三种分类依据各分哪些类) 答:(1)按生物农药的用途来分类,分为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螨剂、生物杀病毒剂、生物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杀草剂等 (2)按生物农药的来源分类,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 (3)按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来分类,分为活体生物农药、生物代谢产物类生物农药、生物体内提取农药 5.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植物保护、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6.病毒杀虫剂病原体的条件 答:有很强而又稳定的活性,便于生产和运输,对环境安全无害 病毒农药 7.昆虫的病原病毒并不都能研制成为杀虫剂;真正可以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哪 四个科 答:杆状病毒科、痘病毒科、细小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 8.NPV病毒粒子具有的两种表现型 答:出芽型病毒粒子、包涵体来源型病毒粒子 9.NPV杀虫剂的致病机理 答:将Bt(抗虫)基因克隆到构建的家蚕NPV载体,然后用野生NPV病毒与基因工程重组NPV进行同源重组综合改造后获得基因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第二代生物杀虫剂 10.主要的DNA病毒杀虫剂有哪几种 答:NPV、GV、EPV、DNV 11.主要的RNA病毒杀虫剂有哪几种 答:CPV、双RMA病毒科、野田村病毒科、四对称病毒科 12.病毒杀虫剂遗传改造的方法 答:(1)插入外源基因(2)应用RNA干扰技术提高昆虫病毒杀虫效率(3)修饰或缺失病毒基因(4)异源病毒重组 细菌农药 1.细菌农药按用途或防治对象分为哪几类 答:细菌杀虫剂、细菌杀菌剂、细菌杀线虫剂、细菌杀鼠剂、微生态制剂 2.苏云金芽孢杆菌(Bt)产生的主要活性物质:杀虫晶体蛋白(Cry蛋白)、溶细胞蛋白 (Cyt蛋白)、营养期杀虫蛋白(VIPs)、苏云金素 3.Cry蛋白的作用机制 答:昆虫肠道溶解、酶解活化、与受体结合、膜孔形成、细胞裂解 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剂生产工艺(液体发酵、固体发酵),两种发酵过程的主要阶段及 关键注意事项 答:(1)液体发酵:主要阶段:菌种的制备、培养基的选择及灭菌、发酵、后处理;注意事项: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现状与发展

论文题目: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学院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 2013年12月19日

摘要: 简要介绍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发展概况,从基因表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重点讨论了生物分子光子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明基于分子光学标记的光学成像技术是重要的实时在体监测手段,最后简要讨论了医学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功能成像和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原理。 关键词:光电技术,医学诊断与治疗,分子光子学,医学成像

1.生物医学光子学发展简介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畴。生物医学光子学是近年来受到国际光学界和生物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在国际上一般称为生物医学光子学或生物医学光学。 光子学以量子为单位,研究能量的产生、探测、传输与信息处理。光子技术在生物与医学中的应用即定义为生物医学光子学,其相应产业涉及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以及保健、康复等。研究容包括:光子医学与光子生物学,X-射线成像,MRI ,PET等。近年来,生物医学光子学在生物活检、光动力治疗、细胞结构与功能检测、对基因表达规律的在体观测等问题上取得了可喜研究成果,目前正在从宏观到微观多层面上对大脑活动与功能进行研究。美国《科学》杂志在最近儿年已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随着光子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将在多层次上对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际上已经成立了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学会(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Optics Society),简称IBOS。IBOS每年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国外 学术交流方面,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和光学工程领域重要国际会议的“生物医学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BiomedicalOptics Symposium,简称BIOS)每年在美国和欧洲各举办一次。在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与信息科学部联合发起并承办的全国光子生物学与光子医学学术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六届。在第六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5篇,论文摘要27篇。 从光电技术(或光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到,光子医学与光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围是广泛而且深入的,并正在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和产业。例如,由于生物超微弱发光与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细胞死亡、光合作用、生物氧化、解毒作用、肿瘤发生、细胞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功能调节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生物超微弱发光的生物光子技术在肿瘤诊断、农业、环境监测、食品监测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己经得到应用。 下面主要从生物分子光子技术和医学光学成像技术两个方面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 与发展趋势。

农药学资料(全)

绪论 1、作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得主要方法? 农业技术防治:预防害虫、控制病源、防除杂草、改变病虫害易发环境; 物理防治:灯光、辐射、高压电、激光、高频等;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制菌、以菌灭草、线虫制剂; 化学防治:农药防治。 2、农药得发展历史? 第一代:使用天然产品阶段; 第二代:人工合成高效化合物应用阶段; 第三代:人工合成超高效与作用特异化合物应用阶段。 3、3R 指什么? 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性;农药残留。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得基本概念 1、农药得定义?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得病、虫草与其她有害生物以及有 目得得调节、控制、影响植物与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得化学合 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她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得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 得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按用途分类,有哪些类? 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除草剂、植 物生长调节剂。 3、农药按作用方式分类,有哪些类? 杀虫剂(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拒食剂、驱避剂、引诱剂、不育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铲除性杀菌剂) 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输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 4、表示农药对有害生物毒害作用得程度得评价指标通常就是? 毒力与药效 5、LD 50、LC 50、ED 50、EC 50得定义及意义。 LD 50、LC 50 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得剂量(浓度)。LD50 就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得参数,也就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 毒性分级得基础标准。 ED 50、EC 50 抑制50%病菌菌丝生长或抑制50%病菌孢子萌发所需要得剂量(浓度), 药物得ED50越小, 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 6、毒力与药效得区别与联系?

(完整版)生物化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一、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N),主要元素:C、H、O、N、S,根据含氮量换算蛋白质含量: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接近,平均值为16%),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量(20种),酸性氨基酸/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天冬氨酸(D)、谷氨酸(E); 碱性氨基酸/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赖氨酸(K)、组氨酸(H)、精氨酸(R) 非极性脂肪族R基氨基酸:甘氨酸(G)、丙氨酸(A)、脯氨酸(P)、缬氨酸(V)、亮氨酸(L)、异亮氨酸(I)、甲硫氨酸(M); 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丝氨酸(S)、苏氨酸(T)、半胱氨酸(C)、天冬酰胺(N)、谷氨酰胺(Q); 芳香族R基氨基酸:苯丙氨酸(F)、络氨酸(Y)、色氨酸(W) 肽的基本特点 一级结构的定义:通常描述为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顺序,简称氨基酸序列(由遗传信息决定)。维持稳定的化学键:肽键(主)、二硫键(可能存在), 二级结构的种类: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超二级结构, 四级结构的特点:肽键数≧2,肽链之间无共价键相连,可独立形成三级结构,是否具有生物活性取决于是否达到其最高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构象 2、一级结构相似则其功能也相似3、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可以直接影响其功能因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结构或合成量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称分子病,如镰状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疯牛病是二级结构改变 等电点(pI)的定义: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则该pH值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蛋白质在不同pH条件下的带电情况(取决于该蛋白质所带酸碱基团的解离状态):若溶液pHpI,则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碱性蛋白质含碱性氨基酸多,等电点高,在生理条件下净带正电荷,如组蛋白和精蛋白;酸性蛋白质含酸性氨基酸多,等电点低,在生理条件下净带负电荷,如胃蛋白酶), 蛋白质稳定胶体溶液的条件:(颗粒表面电荷同性电荷、水化膜), 蛋白质变性:指由于稳定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被破坏,造成其四级结构、三级结构甚至二级结构被破坏,结果其天然构象部分或全部改变。实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性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变性只破坏稳定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即只破坏其构象,不破坏其氨基酸序列。变性本质:破坏二硫键 沉降速度与分子量及分子形状有关沉降系数:沉降速度与离心加速度的比值为一常数,称沉降系数 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 二、核酸化学 核酸的特征性元素:P,组成元素:C、H、O、N、P,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戊糖、一分子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

生物农药的介绍及使用技术(培训)

生物农药的介绍及使用技术 目录 1、生物农药的内容简介 2、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 3、生物农药的4大优点 4、生物农药的5大优势 5、生物农药四大类型 6、转基因生物农药 7、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 8、使用生物农药要注意四大气候因素 1、生物农药的内容简介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关于生物农药的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十分准确统一的界定。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两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就其利用对象而言,生物农药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和利用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病毒及拮抗微生物等,后者包括农用抗生素、性信息素、摄食抑制剂、保幼激素和源于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等。但是,在我国农业

生产实际应用中,生物农药一般主要泛指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源农药。 2、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 我国是最早应用杀虫剂、杀菌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国家之一,早在1800年前就已应用了汞剂、砷剂和藜芦等。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仍是防治病害虫的有利武器。20世纪40年代发明有机化学农药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我们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是和生物防治研究的发展及化学农药的使用分不开的,经历了曲折的过程。agostino bassi于1853年首次报道由白僵菌引起的家蚕传染性病害”白僵病”,证实了该寄生菌在家蚕幼虫体内能生长发育,采用接种及接触或污染饲料的方法可传播发病;俄国的梅契尼可夫于1879年应用绿僵菌防治小麦金龟子幼虫;1901年日本人石渡从家蚕中分离出一种致病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1926年g.b.fanford使用拮抗体防治马铃薯疮痂病。这些都是生物农药早期的研究基础,当时并未形成产品。化学农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农药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在国际上引起了震动,使农药发展发生了转折,引出了生物农药。1972年,我国规定了新农药的发展方向:发展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逐步发展生物农药。70~80年代,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但是,由于化学农药高效快速,人们仍寄希望于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曾一度漠视忽略。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开发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因此,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个品种、几百个生产厂家的队伍。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 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属抗生素类杀菌剂,具较好的内吸性。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用300-500倍液,在花期至膨果期前连喷2次;防治斑点落叶病,在落花后7-10天开始喷施,春梢期喷施2次,秋梢期喷1次,若能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4%农抗120水剂:属广谱抗菌素,对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用20倍液涂抹刮除病斑后的病疤,治疗效果可达80%以上;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有效浓度100毫克/升药液进行喷雾,过15-20天再喷1次,如果病情严重,可缩短喷药时间的间隔期。 B.T杀虫剂:常用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可达80%-90%。防治桃小食心虫于卵果率达1%时,喷施B.T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刺蛾、尺蠖、天幕毛虫等鳞翅目害虫,在低龄幼虫期喷洒1000倍液。 1.8%齐螨素乳油:属抗生素类杀螨杀虫剂,对害螨和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不能杀卵。防治红蜘蛛于落花后7-10天两种害螨集中发生期喷洒5000倍液,持效期30天左右。对二斑叶螨、黄蚜、金纹细蛾也有较好的防效。

25%灭幼脲悬浮剂:属生物化学类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兼触杀作用,持效期15-20天。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杀卵和幼虫,还能使成虫产生不育作用,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金纹细蛾,防治适期为成虫羽化盛期,使用浓度为2000倍液。该药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20%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与25%灭幼脲相比,杀卵、虫效果更好,持效期长。防治金纹细蛾使用浓度为8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6000-8000倍液。 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对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防治效果明显。防治金纹细蛾在其幼虫发生期使用2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幼虫蛀果前喷洒1000-1500倍液。 鱼藤酮:属植物源杀虫剂,具触杀、胃毒、生长发育抑制和拒食作用。在蚜虫发生盛期初始,用2.5%鱼藤酮乳油750倍液喷雾。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 25%杀虫双水剂:属于神经毒剂,具有较强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防治叶螨,在若螨和成螨盛发期喷洒800倍液,可兼治苹果全爪螨、梨星毛虫、卷叶蛾等。用杀虫双水剂喷雾时,可加入0.1%的洗衣粉,能增加药液的展着性。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

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整理)先正达农药详细介绍.

先正达世高讲论 产品名称:10%世高水分散粒剂 产品规格:50克×100袋,10克×50袋×8盒 主要成分:10%苯醚甲环唑 农药登记证号:LS99008 分装登记证号:LS99008-F01-142 分装批准证书号:HNP32057-D3301 执行标准号:Q/320583GQB08-2003 产品特点:内吸广谱杀菌剂,可防治各类黑斑病、黑星病、炭疽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等大多数高等真菌性病害,具有强治疗效果和长持效期的特点。使用方法: 作物防治 对象 用药量使用方法 安全 间隔期 梨树黑星病稀释6000-7000倍保护性防治:从嫩梢至10毫米幼果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药。随后视病情,每隔7-10天喷一次药。 或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30天 精品文档

治疗性防治:发病4天内喷一次药;每隔7-10天再喷一次,或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西瓜炭疽病50-75克/亩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雾。3天大白菜黑斑病35-50克/亩用足量的清水稀释药剂,发病时开始叶面喷施,每隔14天左右再喷一次。21天番茄早疫病67-100克/亩用足量的清水稀释药剂,在发病前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每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7天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稀释1500-200倍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每隔7-10天再喷一次。30天 注意事项: 1、勿让儿童接触本品,加锁保存。不能与食品、饲料存放在一起。 2、施药时,应穿长袖衣、长裤、靴子,带面罩和手套。请勿在施药现场吸烟和饮食。 3、施药后,彻底清洗防护用具,洗澡,并更换和清洗工作服。 4、本产品对鱼及水生生物有毒,勿将药液或空瓶子弃于水中,避免影响鱼类和污染水源。 5、使用过的空包装,用清水冲洗三次,压烂后土埋,切勿重复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 6、未用完的制剂应保存在原包装内,切勿将本品置于饮料容器内。 7、本品应贮藏在避光、干燥、通风处。贮藏温度应避免低于-10℃或高于35℃。 精品文档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使用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使用 目前国内生物农药的年产量为12万吨,防治面积达2670万公顷,约占农药市场份额的5%。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超过90种,登记产品约3000个,其中抗生素产品约占登记产品总数的70%。生物农药产品约占我国登记农药总数的11%~13%。 一、生物农药的种类 1.微生物农药品种

3.植物源农药品种

4.抗生素类农药品种

5.天敌生物类农药品种 赤眼蜂和平腹小蜂产品在我国已登记并商品化,登记产品4种,主要是杀虫卵卡、杀虫卵袋。主要天敌产品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等。 二、生物农药如何使用? 1.微生物农药 掌握温度微生物农药的活性与温度直接相关,使用环境的适宜温度应当在15℃以上,30℃以下。低于适宜温度,所喷施的生物农药,在害虫体内的繁殖速度缓慢,而且也难以发挥作用,导致产品药效不好。通常,微生物农药在20~30℃条件下防治效果比在10~15℃间高出1~2倍。

把握湿度微生物农药的活性与湿度密切相关。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粉状微生物农药更是如此。最好在早晚露水未干时施药,使微生物快速繁殖,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避免强光紫外线对微生物农药有致命的杀伤作用,在阳光直射30和60min,微生物死亡率可达到50%和80%以上。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施药。 避免雨水冲刷喷施后遇到小雨,有利于微生物农药中活性组织的繁殖,不会影响药效。但暴雨会将农作物上喷施的药液冲刷掉,影响防治效果。要根据当地天气预报,适时施药,避开大雨和暴雨,以确保杀虫效果。 另外,病毒类微生物农药专一性强,一般只对一种害虫起作用,对其他害虫完全没有作用,如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只能用于防治小菜蛾。使用前要先调查田间虫害发生情况,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合理安排防治时期,适时用药。 2.植物源农药 预防为主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不要等病虫害大发生时才防治。植物源农药药效一般比化学农药慢,用药后病虫害不会立即见效,施药时间应较化学农药提前2~3天,而且一般用后2~3天才能观察到其防效。 与其他手段配合使用病虫害危害严重时,应当首先使用化学农药尽快降低病虫害的数量、控制蔓延趋势,再配合使用植物源农药,实行综合治理。 避免雨天施药植物源农药不耐雨水冲刷,施药后,遇雨应当补施。 3.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是通过调节或干扰植物(或害虫)的行为,达到施药目的。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 应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摘要: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创伤小,疗效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以下介绍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我院儿科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 一、中药硬膏热贴敷(经皮治疗仪) 经皮治疗的原理:将药物贴附于患者穴位上,通过相应穴位受到发热,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皮肤通透性,具有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减少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等优点,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力。腹泻选穴双天枢,肺炎选穴为肺腧。 经皮治疗的作用:消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痰散结 经皮治疗的适应症:慢性胃炎、腹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经皮治疗的禁忌症:局部瘙痒、红肿充血、皮疹者。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家属说明经皮给药治疗的目的、原理、意义,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取得合作,采取患儿易接受的体位(多取坐位),避免患儿哭闹不安。2、操作前先开机检查机器性能是否正常,调好各种参数,再将电极、药片贴于穴位皮肤上。3、治疗过程中若有报警声,应检查药片与皮肤、药片与电极是否接触良好。4、治疗后观察局部皮

肤是否完整,若局促皮肤发红,即停止治疗,并给与碘伏涂擦1-2次红肿消退。 二、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的原理:是将中药研末,贴附于患者穴位上,药物成分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起到的治疗作用。敷脐疗法用于肺系疾病症见咳嗽,咳痰以肃肺化痰;用于脾胃系疾病症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理气和胃;改善小儿厌食症状;改善小儿自汗、盗汗症状。取穴:神阙穴。中药外敷助于退热。取穴:双侧内关穴。中药外敷改善小儿遗尿症状。取穴:双侧涌泉穴。冬病夏治有助于温阳利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取穴: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 穴位贴敷的作用: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散结、消肿止痛。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发热、肺炎咳嗽、气喘、感冒、呕吐、腹痛、腹泻、腹胀。 穴位贴敷的禁忌症:局部瘙痒、红肿、皮疹、水泡者 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病症遵医嘱将中药研粉过筛,取适量药粉用醋(脾胃系疾病用姜汁)调成糊状,均匀摊于大小合适的棉纸上,厚薄适中,一般以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2、充分暴露穴位处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3、用敷贴将包好的药物贴于穴位上;观察敷药处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不适。4、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5、贴药通常保留4小时,如有红肿、瘙痒不适症状,及时停用。

农药生物测定复习题.doc

农药生物测定复习题 名词解释 农药生物测定:是指运用特定的试验设计,利用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对农药(或某些化合物)的反应,并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分析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效应,来度量(判断或鉴别)某种农药的生物活性。 负温度系数的杀虫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杀虫剂的毒效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称为负温度系数的杀虫剂。如溴氰菊酯对伊蚊幼虫的毒力在10℃时比30℃时大7倍。 正温度系数的杀虫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杀虫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如敌百虫。 标准目标昆虫:指被普遍采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以及抗药力稳定均匀的农药杀虫毒力和毒效指示试虫群体。 杀虫剂内吸毒力:药剂可通过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到植株内部,随着植物体液输导,当害虫取食植物或刺吸汁液时,药剂进入虫体并将之杀死。 熏蒸毒力:在适当气温下,利用有毒气体、液体或固体挥发产生的蒸气来毒杀害虫(或病菌)。熏蒸毒力测定:测定杀虫剂从昆虫气孔或气门进入呼吸系统而引起试虫中毒致死的熏杀毒力。化学保护:用药剂处理植物和植物环境,在病菌侵入寄主植物前发挥药效,保护植物不受病菌侵染的措施。 化学治疗:在病原菌侵入植物之后使用杀菌剂消灭病菌,使植物不再发病。将药剂内吸到植物内部起作用。 化学免疫:植物通过药剂的作用,使植物具有对病菌的抵抗能力,避免或减轻病菌的侵害。杀菌剂的离体活性测定:只包括病原菌和药剂而不包括寄主或寄主植物的培养皿内测定方法,通常根据病菌与药剂接触后的反应,如孢子不萌发、不长菌丝等来作为毒力评判的标准。 杀菌剂的活体活性测定:包括病原菌、药剂和寄主植物在内的活性测定,通常以寄主植物的发病情况(普遍程度、严重程度)来评判药剂的毒力。 致死中量(LD50)(medium lethal dosage):指杀死供试昆虫群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药剂剂量。指一定条件下,可致供试生物半数死亡机会的药剂剂量,表示单位:mg/kg、μg/g或μg/头。 致死中浓度(LC50)(medium lathal concentration):指杀死供试昆虫群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药剂浓度。 校正死亡率:采用Abbort(1975)校正死亡率公式,以去除自然死亡对结果的影响。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

(高考生物)生物化学及普通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及普通生物学

1997生物化学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药学、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以上专业各方向 说明:一至四题所有专业考生必作,五、六题非生物化专业考生作,七、八题生化专业考生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和人体对糖类的降解有两种方式,一种需水为,另一种不需水为。 2、肽分子中α-羟基的PK2a比相应游离的氨其酸α-羟基的PK-a值,肽中α-氨基的PK-a比相应的游离氨基酸基的PK-a值。 3、在一般蛋白质中很存在,主要存在于胶原中的氨基酸是。 4、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β-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的NADH,在酒精发酵中以为 受氢体,在酵解中以为受氢体,在有氧存在时以为受氢体。 5、在对小牛胸腺DNA进行的酸碱滴定时,在PH6~?之间PH变化很快,表明无可滴定的基因,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是解离范围,说明在DNA分子中它参与了的形成。 6、在双股DNA中,被转录的链叫不被转录的链叫。遗传信息贮存在链中。 7、焦磷硫胺素(TPP)是酶和酶的辅酶。 8、在中性PH下,影响DNATM的值的因素是。 9、肉质网脂肪酸延长过程与胞浆脂肪酸合成的差别之一是以代替为脂酰载体。 10、乙醛循环步酶促反应构成,其中3种酶与TCA循环中的酶相同,其它两种专一性反应是由和催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肽键;2)二硫键;3)氢键;4)疏水作用。 2、下列脂质中,在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是() 1)磷脂;2)胆固醇;3)糖脂;4)三酰甘油。 3、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中哪种酶的活性?() 1)已糖微酶;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烯醇化酶;4)丙酮酸激酶。 4、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是() 1)mRNA;2)tRNA;3)rRNA;4)HnRNA. 5、由两分子丙酮酸转变成1分子葡萄糖所消耗的高能键数是() 1)3;2)4;3)64)8。 6、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B1;2)B23)泛酸;4)叶酸 7、下述基因除何者外,都属于多栲贝基因? 1)tRNA基因;2)rRNA;3)胰岛基因;4)组蛋白基因。 8、下列催化多底物反应酶中,哪一种酶催化的反应属于有序机制?() 1)苹果玻脱氢酶;2)谷丙转氨酶;3)肌酸激酶;4)醛缩酶 9、在抗生物素蛋白存在下,下述哪种酶活性将受影响?() 1)苹果玻脱氢酶;2)谷丙转氨酶;3)肌酸激酶;4)丙酮酸羟化酶 10、下列各三肽混合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PH梯度洗脱,哪一个最先被洗下来?()1)Met-Asp-Gln;2)Glu-Asp-Val;3)Glu-Val-Asp;4)Met-Glu-Asp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3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括号的,漏填或错填,本小题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多种生物农药使用技术明白纸(详细)

哈茨木霉菌使用技术明白纸 一、产品特点:哈茨木霉菌是微生物类杀菌剂,其本身是一种真菌,作用机制是以菌治菌,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对蔬菜作物安全,无药害,无残留。不仅能增强作物抗病性,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品品质,增产增收。 二、防治对象:对多种真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如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霜霉病、灰霉病、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白绢病、疫病,大白菜霜霉病,葡萄灰霉病等。 三、使用要点 ●该产品可以喷雾、灌根、拌种。应在阴天或下午喷雾,避免施药后阳光直晒导致药效减弱。根 据病情和药效,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施药后8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灌根可用于防治根腐病、白绢病等根部病害。施药时,为防止阳光直射造成菌体活力降低,使 药液与根部接触、吸附土壤,可先在病株周围挖穴,药液渗入后及时覆土。 ●拌种可用于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白绢病、根腐病、疫病等。常用药量一般是种子重量的5%-10%。 为了增加药剂在种子上的附着,可先向种子喷少量水再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湿润,然后倒入药粉,再均匀搅拌,使种子表面都附着上药粉,然后播种。如果是催了芽的种子,因本身湿度大,附着药粉性能更好。 ●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配药时要充分搅拌均匀。存放 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和光线照射。 四、登记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具体使用剂量以实际产品为准)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技术明白纸 一、产品特点: 枯草芽孢杆菌是微生物制剂,其本身是一种细菌,主要用于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等病害的防治。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喷洒在作物叶片上后,其活芽孢利用叶片上的营养和水分在叶片上繁殖,迅速占领整个叶片表面,同时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达到有效排斥、抑制和杀灭病菌的作用。 二、使用要点: ?在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施药,使用前要充分摇匀,施药时注意使药液均匀喷施至作物各部位。 ?请勿在强阳光下喷雾,晴天傍晚或阴天全天用药效果好。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不施药。?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乙蒜素和链霉素等杀菌剂混用,保质期1年。 ?应密封避光,低温15℃储藏; 三、登记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具体使用剂量以实际产品为准)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 1、生物农药得定义 1982 年 9 月 1 日发布得《农药登记规定实施细则》称生物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病虫草害或调节植物生长得微生物及植物来源得农药。《农药管理条例》与《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尚未给对于通常意义上得生物农药,我们从产品来源、利用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可以清晰地瞧出各类生物农药之间得相互关系。 2、生物农药得分类 2、1按产品来源分类 2、11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得生物农药,例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用来开发生物农药得微生物类群很多,涉及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六大类群。 2、12植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植物资源开发得生物农药,即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得农药,例如印楝素、苦参碱。 2、13动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动物资源开发得生物农药,例如平腹小蜂、松毛虫赤眼蜂、斑蝥素与低聚糖素等。 2、2按利用形式分类、 2、21活体型生物农药 指利用生物活体制成得生物农药,包括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六类活体型生物农药。 2、22抗体型生物农药 指利用对生物内含物或生物代谢产物制成得生物农药 2、23载体型生物农药 即转基因生物

3.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3、1微生物农药得类型与品种 3、11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 农药——杀菌剂 目前用来开发成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杀菌剂得微生物有真菌、放线菌、细菌等三大类群。已经获准登记得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杀菌剂逾 18 种,其中真菌杀菌剂逾 6种、细菌杀菌剂逾 12 种。 3、111真菌?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菌剂 已经获准登记得逾 6 种,它们就是寡雄腐霉菌、哈茨木霉菌、木霉菌、噬菌核霉、盾壳霉 ZS-1SB、小盾壳霉 GMCC8325。 3、112放线菌?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菌剂 放线菌在农药领域中应用最多得就是链霉菌及其变种,但主要就是利用其代谢产物(多种农用抗生素均由放线菌产生)而不就是其活体。也可利用放线菌对病原微生物得颉颃作用制成活体抗生菌制剂应用,例如我国开发得“5406”抗生菌为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文名中医适宜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特点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也称“中医传统疗法” 历史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砭石”、“砭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砭石疗法”。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说文解字》注目;“砭,以石刺病也。”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有人说什么叫中医“简便效廉”就是中医的概念。 分类 一、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 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二、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

常见生物农药

常见生物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AA级绿色水果。生物农药品种很多 Bt乳剂是常用的细菌生物农药20多种蔬菜、茶、果、烟等植物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为80~90% 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稻纵卷叶螟、茶毛虫等。Bt乳剂是一种胃毒剂 败血症死亡。使用时应掌握气温在15℃以上20℃为适宜 施用时间应比施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宜。 青虫菌和杀螟杆菌菜青虫吃了粘有青虫菌的菜叶 虫等害虫。 白僵菌是真菌生物农药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有特效。抑制水稻纹枯病病菌菌丝15-20天 农用抗菌素和植物抗菌素这两类农药是真菌生物农药。在生产上应用的抗菌素有春雷霉素、庆丰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灰黄霉素、放线菌酮链霉素等。如农抗120是一种新型的农用抗生素 的防治效果。 鱼藤酮又名施绿宝。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 对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果 2.5% 鱼藤酮乳油400600倍液喷施。 阿维菌素又名齐螨素、爱福丁、害极灭、农家乐、除虫菌素、齐墩菌素、阿巴丁、隆维康等。 1.84500 5000倍液喷施。 饥饿而死亡。用以防治梨小食心虫、苹果卷叶蛾、葡萄小卷叶蛾、松毛虫、美国白蛾等。 武大绿洲1 速复制导致幼虫染病死亡。可用于防治果树鳞翅目害虫、梨食心虫等。如防治梨食心虫等钻 般用1.1100071023次。 300倍液喷施72次。 2—施壮600 800 侵入、并使糖度提高作用。一般用1.5糖果乐水剂6007天一次

421 树黑星病等。一般用221水剂600倍液喷施。 阿米西达杀菌机理为用于防治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桃褐腐病、核桃黑星病、葡萄霜 25500800倍液喷雾。多氧清又名宝丽安、多克菌、多氧霉素、多效霉素、保利霉素、科生霉素、兴农606等。是一种广谱性核苷类农用抗生素。可用以防治梨黑斑病、轮纹病、葡萄黑痘病、灰霉病、白粉 用3600900712次。 克菌康又名中生霉素。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有很高的活性。可用于防治葡 在发病初期用31000-120034次。 根复特又名根腐110 栽期用2.5800600300毫升灌根。抑制病菌细胞

生物农药的分类

生物农药的分类 农化新世纪编辑视点 译者按:近年见到一些文章,内容涉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界定,观点不一. 窃以为国际上已取得的共识,应该作为我们的供鉴. 故将手头一本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编印书籍有关内容节译出供参阅. 其内容略显陈旧,但基本概念 不会大变. 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 它们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独特的作用方式, 低使用剂 它们可以区分为两个主要类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 别:生物化学农药,如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农药, 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和真菌制剂. 1 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标准, 也必须符合这类化合物的性能要求. 其一, 该类杀虫剂品种必须显示出与对靶标生物直接毒杀不同的作用方式(如 生长调节,觅偶干扰). 植物源杀虫剂和烟碱和除虫菊素能毒杀靶标生物, 所以不被 认为属于生物化学农药. 其二, 生物化学农药必须是天然存在的, 或者如果它是由人工合成,则在化学结 构上必须与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完全相同.这里的"完全相同", 意指合成化合物成分的分子结构必须与天然存在的模式化合物分子结构 样. 有时出现不能确定的情况.例如, 假使该天然存在化合物的确切分子结构是未知的, 或者假使其对靶标生物与非靶标生物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某个国家的管理

机构应该根据各种情况规定 , 或者将这样的化合物归类 为常规农药 . 生物化学农药按照一般生物学机制分为四类 . 1,1 行为.包括外激素 (pheromones), 异源外激素 (allomones) 和种问外激素 (kairomones). 外激素是一种群中个体释放的化学物质 , 它能改变 同一种群中其他个体的行为 . 甚至在非常低的浓度下 , 这些化学信息素导致聚集 , 帮助觅偶, 形成报警信号或 者 引导至食物源 . 最常见的外激素是由雌虫腹腺分泌的 诱素诱使雄虫前来交配 ; 还有 聚集外激素 , 它由一个昆 虫种群中一种性别或两种性别昆虫所产生 , 它能促使两 种 性别昆虫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或繁殖 . 性外激素在蛾 类和蝶类中常见 ,聚集外激素 则在甲虫类中常见 . 异源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释放的化学物质 , 它能改 变另种昆虫 的行为而对释放外激素的昆虫有利 . 多种植 物产生的次生物质能驱避昆虫和阻止它 们取食, 这些物 圃 质也被归类为异源外激素 . 人们长期以来利用香茅 (Citronellagrass) 油作为 一种昆虫驱避剂涂抹在皮肤 上. 种问外激素是由一种动物释放的化学物质 , 它能改 变另种动物个体的行为 , 对 释放外激素的动物无益 , 而 对受纳物种有利 . 例如, 动物寄生昆虫可以由它导向找 到寄主. 种问外激素与外激素一样 , 能用以把昆虫引至 诱阱以达到虫情测报或 捕获 它们的目的 . 1,2 激素 激素是生物化学物质 , 其在生物体的一个部位被合 成并输导到另一部位 , 在那 里它们具有控制 ,调节或改 变行为的效能 . 昆虫激素可区分为以下两个主要类别 . 其一,蜕皮激素(moltinghormones 或 ecdystetoids). 它们是由昆虫体内一组化学结构上彼此十分相近的水 溶性甾族化合物所组成 , 在植物体内也找到其中几种活 性类似物.到本文为止 ,无论用天然的蜕皮激素或者 用 植物中产生的蜕皮激素类似物 , 通过饲喂或局部施药 , 都不能有效地防治昆虫 . 另外, 因为它们的合成十分昂 贵,蜕皮激素的商品化产品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 其二, 保幼激为生物化学农药 , 或者归类 化学信息素 这是植物或动物释放的化合物 , 它们能改变相同种 类或不同种类受纳生物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