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学 第2章 农药分子设计

农药学 第2章 农药分子设计

农药学第2章农药分子设计

农药分子设计是农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农药分子的结构,

提高农药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从而实现高

效的害虫控制和病害防治。农药分子设计的目的

是开发出更安全、环保且高效的农药,以满足现

代农业对于害虫和病害的有效管理需求。

农药分子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农药活性:通过对农药分子的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可以增强农药的杀虫、杀菌或除草活性,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提高农药稳定性:合理的分子设计可以增强农药分子的稳定性,延长其作用时间和使用寿命,提高农药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提高农药选择性:通过农药分子设计,可以实现对目标害虫或

病害的高度选择性,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降低对生态环境的

负面影响。

降低农药环境风险:合理的分子设计可以降低农药的毒性和残

留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农药分子设计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

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开发出更加安全、环保且高效的农药,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农药分子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药物设计技术

和方法来开发出具有理想农药活性的分子。以下是农药分子设计的基本原则:

活性:农药分子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农药具有高效的活性,

即杀灭或抑制害虫、病原体或杂草。设计师需要考虑活性部位的特

征以及与目标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选择性:农药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即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害

虫或杂草而对农作物或其他有益生物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设计师

需要优化农药分子的结构,以提高其靶向性和选择性。

毒性:农药分子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对非目标生物的毒性。设

计师需要避免或减少农药对人类、动物、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稳定性:农药分子设计还需要考虑分子的稳定性,包括在环境

中的稳定性和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稳定性。稳定的化合物可以提高农

药的持久性和效果持续时间。

可制备性:农药分子设计应考虑分子的可制备性和合成成本。

设计师需要考虑合成路线的可行性以及化合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分子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开发出更加安全、高

效和环保的农药分子,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

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本章将讨论常用的农药分子设计方法,包括

以下几种:

定量构效关系分析:该方法通过对农药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

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和数学分析,来预测和优化农药的分子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模拟和计算化学方法,对农药分

子进行筛选、优化和设计。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评估候选分子的性能,并预测其活性和毒性。

结构优化:通过对现有农药分子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

其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结构优化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方法进行模

拟和预测性优化,也可以通过实验室合成和测试进行验证。

以上方法中,定量构效关系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常见且重

要的农药分子设计方法,它们不仅提高了农药研发的效率,还能够

降低实验成本和时间。而结构优化作为一个补充手段,在已有农药

分子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修饰,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效果。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农药分子设计的方法,并提供相关案例和

实际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本章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农药分子设计案例,

展示其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新型杀虫剂的设计

该案例中,研究人员基于对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药作用机制

的深入了解,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杀虫剂。这种杀虫剂通过改变目标

害虫体内某种酶的结构和活性,有效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实验证明,该新型杀虫剂具有极高的

杀虫活性和低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案例二: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发

该案例中,研究人员利用农药分子设计的方法,成功开发出一

种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通过改变作物基因组中某个关键基因的

结构,使其产生一种特殊的酶,该酶能够将草甘膦转化为无毒物质,从而保护作物免受草甘膦的伤害。该转基因作物在农田实验中表现

出较强的抗草甘膦能力,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案例三:环境友好型杀菌剂的设计

该案例中,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菌剂,用于治疗农作物病害。该杀菌剂采用了新型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对作物和环境的毒性较低。与传统的杀菌剂相比,该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在治疗病害方面具有更高的效果和更低的风险。

这些成功的农药分子设计案例证明了农药分子设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为未来的农药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农药分子设计在农药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农药分子结构,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和毒性,并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农药分子设计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农药的作用机制和目标生物的特征,设计更具选择性和高效性的农药分子。

开展农药分子库的构建和筛选,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快速发现具有潜在农药活性的分子。

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加速农药分子的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效率。

探索新型农药分子设计策略,如利用纳米材料、生物农药等,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未来的农药分子设计将面临挑战和机遇。挑战包括农药抗性、环境影响等问题,而机遇则在于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为农药分子设计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解决方案。

以上是农药分子设计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总结。

以上是农药分子设计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总结。

农药学实验

课程编号:424316 总学时:54 实验学时:18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农学专业主要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农药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地、安全、有效、经济地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并能根据生产需要,独立进行科学试验,探索科学使用农药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新途径,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化学防治的不利影响,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介绍农药毒力、药效、毒性、加工剂型及其性能、使用方法;各类药剂的分类、毒理、化学结构类型、主要理化性质、应用范围和特点;重要品种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防治对象、应用范围、使用剂量、在环境和动植物体内的转化趋势、注意事项、安全使用标准;害虫和病原菌对农药的抗性及其治理;农药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农药的残留与残毒;农药的生物测定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类别的特点及实验技术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后学生需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依据“农药学实验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实验指导教师自编教材 六、适用专业 农学专业 七、实验项目 实验一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卤虫点滴板测定法) (一)实验目的:掌握卤虫点滴板测定法测定杀虫剂毒力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项目内容:卤虫准备,药液配制,卤虫及药液点滴,浓度测算,死亡率统计,EC50计算 (三)主要仪器设备:点滴板(3×4孔)2块烧杯(50ml)6个移液管(1ml,5ml,10ml)各1支滴管2支剪刀1把洗耳球1个试管(18×180㎜)1支称量瓶1个三角瓶(250ml)1个保鲜膜(30×30㎝)1块蒸馏水(200ml)解剖镜1台吸水纸若干 (四)实验室名称:农药学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要求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结果③实验讨论 实验二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抑制圈法(滤纸圆片法) (一)实验目的:掌握滤纸圆片法制作抑制圈,测定杀菌剂毒力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二)实验项目内容:药液配制,底层制作,营养层制作,带毒滤纸圆片排列,培养,抑菌圈测量 (三)主要仪器设备:培养皿9㎝灭菌(3)滤纸圆片0.5㎝灭菌(35)烧杯50ml 灭菌(6)量筒20、10ml灭菌(各1)灭菌水200ml(1)镊子(1)接种环(1)酒精灯(1) 1.5%洋菜培养基灭菌(50ml)PDA培养基灭菌50ml多菌灵(1瓶)燕麦鎌刀菌(1支)绘图纸10×10㎝(1张)火柴(1) (四)实验室名称:农药学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要求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结果③实验讨论 实验三化学除草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小杯法 (一)实验目的:掌握小杯法的主要操作技术及特点 (二)实验项目内容:萌发小麦准备,药液配制,小麦种排列,生物指标测量及数据分析(三)主要仪器设备:烧杯50ml(18)玻璃珠5-6(若干)培养皿盖6㎝(12)量筒20ml(1)移液管10ml(1)洗耳球(1)滤纸(1/8张)镊子(1)剪刀(1)玻棒(1)刚萌发的麦种(若干)2,4-D丁酯(1瓶) (四)实验室名称:农药学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要求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结果③实验讨论 实验四田间药效试验:进行药剂田间试验,掌握田间试验设计、操作、调查及药效分析方法 (一)实验目的:对比两种除草剂施用于麻类大田的除草效果 (二)实验项目内容:实验结果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供试药剂:41%草甘膦乙丙铵盐水剂20%百草枯水剂 用量:均300g/亩(18g 2.4㎏水) (四)实验室名称:农药学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要求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结果③实验讨论

农药学(090403)

农药学(090403) 一、学科简介 农药学是植物保护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化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等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我校农药学学科是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开创的研究实体——农药学研究所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农学学科,多年来,针对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农药毒理与使用技术、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农药分析与新农药分子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农药学学科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湖南农业大学“十五” 、“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并在在“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验收中荣获优秀。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3人和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特聘教授3人。 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农业部、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开展农药的应用、开发、创制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项目共计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新增省部级项目22项,新增教育厅等其它项目61项,到位科研经费2000万元;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8多项、出版专著4部,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cal Society、Analytical Methods、Scientific reports、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ournal of pest 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申请发明专利26项,其中授权专利23项。开发了5个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已被企业产业化,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要求全面了解农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

农药学

第一章 1、试谈杀虫剂的毒力、毒性、毒效、防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毒性: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优良的农药要求毒力高而毒性小 药效: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效(%) 毒力药效 药剂+靶标药剂+生物体+环境 室内田间 异同标准供试生物接近田间情况 测定较精确测定较粗放 防治上的参考具实际的防治意义 毒效比值:白鼠口服LD50/家蝇口服LD50 比值小安全性小毒性高,比值大安全性高联系:以上它们的含义不相同,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2、试总结在大田情况下,如何从植物症状的特点和规律来判断是要害。 农药是否产生要害,由许多因素决定。主要是药剂本身的性质和植物的种类、生长生育阶段、生理状态以及施药后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效应。药害的症状可因作物、药剂不同,有种种复杂变化,药害一般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两种。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即可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体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一般可以与相邻作物做比较。 第二章 1、举例说明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和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 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粉剂、粒剂、油剂 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乳油、水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 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种衣剂、烟剂 2、三大剂型的比较 乳油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 药效作为杀菌剂,不如水悬浮剂 作为杀虫剂,效果大于 可湿性粉剂和水悬浮剂 第三第二 价格较贵便宜较贵安全次之优优稳定 性好好差

农药化学课程说明

农药化学课程说明 农药化学课程是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和化学学院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 是在有机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本课程主要结合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反应原理讲述杀 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农药的命名以及合成方法;同时对农药有机小分子的 结构活性关系进行探讨;结合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分析不同结构类型有机小分子农药的作用机制;在有机 化学基本知识基础上,研究不同农药有机小分子的代谢降解途径;介绍有关代表性品种的开发过程以及农 药化学的研究进展情况。农药化学课程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特别应注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指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农药化学》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 统地掌握农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农药的基本代谢和选择性原理;了解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 长调节剂等一些常见和重要的农药品种。了解农药化学的研究方法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拓展学生的 知识面。 ●学习方法指导 1、农药化学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首先要加强农药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和 理解,从农药的分类入手,熟悉和了解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一些常见和重要的农 药,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代谢和选择性原理。 2、农药的种类和品种,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题,在学习农药化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抓住农药分子 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对象两大主线,逐步熟悉和了解该部分内容。 3、农药的研究与发展日新月异,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老师尽量向学生介绍农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 动态以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其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 4、农药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因此应尽可能安 排一次工业见习。 5、本课程全面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生动,便于学生掌握。 ●本课程的重点: 农药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农药的分类,农药的代谢与选择性原理,常见和重要的杀虫剂、杀菌剂、 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课程的难点: 农药化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农药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 考研首页 | 报名指南 | 复习方法 | 试题中心 | 政策 | 经验

农药学

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表示的各种药剂的毒力称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忍受极限中浓度: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原则与虫、菌、草一致,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2 4、48、96h)杀死50%所需的浓度,一般用微克/克表示。 4、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做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5、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6、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株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这种作用的助剂叫做乳化剂。 7、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越大,油溶性越大。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通常用HLB表示;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值越小,亲油性越强。值为0-20之间。 8、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他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生态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为均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力。 9、交互抗性:昆虫的一种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的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10、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11、独立的联合作用:两种药剂作用机制不同,各自独立作用于不同的生理部位,互不发生毒理学上的影响,但可以发挥各自作用机制的加和作用。 12、植物生长调节剂: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13、淋溶性:由于降雨或土壤水分引起除草剂向下渗透的现象。 14、VSR:判断一个农药品种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时常用“毒效比值”,即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来作为参考标准。主要用来确证农药的毒性和实际使用浓度间的关系问题。值越大,越安全;小于或接近于1,就不宜作为农药使用了。 二、简答 1、农药的毒力、毒性和药效的区别? ①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算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度量,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②毒性: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农药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可以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③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寄主植物,不同的病、

农药学

1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途径: 1.通过昆虫体壁进入:触杀作用(影响因素) 1)昆虫的体壁构造 2)杀虫剂的理化性质 3)昆虫体躯硬化程度 2.通过昆虫口器进入:胃毒作用(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昆虫嗜食而不引起呕吐或腹泻 (2)药剂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可被溶解吸收 (3)含有杀虫剂的食物对昆虫无忌避,无拒食作用 3.通过呼吸道进入:(影响熏蒸作用的因素) 1)昆虫对药剂没有忌避作用 (2)为了提高熏蒸效果,可在药剂中加入促进昆虫气门开放的化学物质 2药剂随食物经昆虫口器进入消化道中被中肠吸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作用部位所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作用方式,称胃毒作用(Action of stomach poisoning)。 3 .昆虫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系统 (3)周缘神经系统 4 神经系统: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包括一个细胞体,及发出的神经系统和所有侧枝。 5 突触:两个神经原末梢相连的特殊的结构,其功能是发出传导机能联系,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在神经系统内这样的突触部位有无数个。 6 反射弧:在中枢神经内,最简单的一次传导途径,它包括:感觉器(接受刺激)→感觉神经原及感觉神经原纤维→联系神经原→纤维及运动神经原→肌肉等反应器上,引起动作反应或反射作用 7 昆虫传递系统传递信息的基本生理机制: 1.生物电流的传递(轴突部位的传递) 极化----去极化---恢复极化 2.突触间的化学介质传导: 8 各类神经毒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1.杀虫剂对AchE的抑制作用: 1)AchE的生物学特性:生物体内能够分解Ach的酶有两种: A:AchE:来源于血红球 特点:Ach是AchE最好的底物,它表现底物过量的抑制作用。 B:丁酰胆碱酯酶:来源于血浆 特点:丁酰胆碱是它最好的底物,它不表现底物过量的抑制作用,也称为血浆胆碱酯酶,

第二章 农药的使用技术

第二章农药的使用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运输、贮存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病、虫、草、鼠的危害。为使农作物免受可者少受损失,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草、鼠的危害,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是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草、鼠危害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农药的使用方法 优质的农药只有与此相适宜的施药方法配合,才能收到良好地防治效果。正确的施药方法必须建立在掌握病虫发生规律、自然环境条件、药剂种类和剂型等特点的基础上,其中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农药的施用方法种类较多,其中以地面施药为主,航空施药较少。地面施药常用的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法、拨浇法、滴施法、注入法、拌种法、涂抹法、种苗浸渍法、毒饵法、毒土法、烟雾法、熏蒸法等。 一、喷雾法 喷雾法是指农药用水配成乳浊液或者悬浮液后,用喷雾机将液态农药喷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是农药施用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此法适用于乳油、水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胶悬剂等剂型,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喷雾法具有可直接触及防治对象,分布均匀,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缺点是施药受气候影响较大,药液易瓢移流失,对施药人员安全性较差。 1.喷雾法的分类

喷雾法发展很快,具体方法很多,以容量标准来分类,一般可分为高容量、中容量、低容量、很低容量、超低容量五种。 (1)大容量喷雾法:又称粗喷雾,这种喷雾法雾滴很粗大,大多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每亩喷药液达40公斤以上(大田作物)或70公斤以上(树林或灌木林),农药用水稀释,药液浓度小于1000ppm,雾滴直径为400-1000微米。 (2)中容量喷雾法:又称常量喷雾法,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装有孔径为1.3-1.6毫米的喷片,药液以水稀释,浓度在1000ppm,每亩喷药液13.3-40公斤,雾滴直径250-400微米。 (3)低容量喷雾法: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装有孔径为0.7-1.0毫米的喷片,药液以水稀释,浓度在0.8-3%,每亩喷药液2.5-12.5公斤,雾滴直径150-250微米。 (4)很低容量喷雾法:又称微量喷雾法,采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机,以水或油为载体,农药浓度在此3-10%,每亩喷药液0.5-2.5%,雾滴直径在80-150微米。 (5)超低容量喷雾法:又称极微量喷雾法,采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机加上超低容量喷头,以油或水为载体,农药浓度达10-60%,每亩喷雾液0.15-0.5公斤,雾滴直径15-75微米。 (6)静电喷雾法: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滴在叶片表面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90%。英国生产的基于ULV设计的“electrodyn ULV+”已经广泛在非洲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7)循环喷雾方法:对常规喷雾机具重新设计改造,在喷洒部件的相对一侧加装药物回收装置,将喷雾时没有沉积在靶标植物上的药液收集后抽回药液箱,循环利用,可大幅度地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此项技术在欧美国家已经使用。 2.操作技术要点 (1)喷药前检修施药器械。在喷洒农药前,应仔细检查施药器械,发现“跑、冒、滴、漏、塞”等现象,及时维修。当药械各项要求达到施药要求时,才能进行喷药作业。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教案设计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1.让学生体会化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把“水的三态变化”当作认识分子知识的起点,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平台。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问题可用分子知识来解释,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如,香水气味,衣服晾干,盐溶于水等,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多次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让学生合作完成“气体和液体压缩比较”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乐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明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认识分子的特性。 3.能初步用分子的观念知识解释生活的某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生活例子,教师演示实验,展示模型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结论、知识,并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增强学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子的观念、分子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如“水的三态变化”、香水气味,衣服晾干,盐溶于水等生活例子。提出问题:同学们有过疑问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衣服在太阳下晒会比较快就干?让学生做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浓盐酸与氨水生烟”。问:为什么二者没有接触,而会在空中生烟?从这些活动和问题引出物质构成的微粒——分子这知识,进一步提出,要解释为什么,需要通过学习分子的更多知识。然后展示模型、图片,深化分子可构成物质。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微观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这是教学的另一难点。通过设计实验,

农药学(博士)

农药学(博士) 一、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理想;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具有坚实宽广的农药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学科发展动态和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和历史,全面掌握现代农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技术。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其它先进仪器设备;掌握1门外语,具有较好的读、听、说、写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组织承担和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能胜任农药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取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二、研究方向 (1)植物源杀虫剂 (2)微生物源杀虫剂 (3)植物源抗病毒剂 (4)农药污染的生物治理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学习期间,主要时间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并适当修读课程。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1年。优秀在学硕士生经考核批准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其年限可适当缩短。 四、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在选拔研究生、选修课程、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设计以及科学道德培养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指导方式采取直接由导师邀请有关教授、副教授2-3人组成指导委员会,协助导师审定培养计划,做好论文指导工作。博士生也可到外单位进行试验研究,由导师临时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协助指导,或合作培养;也可推荐部分博士生与国外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培养,如结合出国进修或作访问学者或参加合作科研项目,回国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培养方法采取在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修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参加研讨和各种有关学术交流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内初步确定研究课题,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入学一年后最迟在第三学期,按规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外语课的课程考试和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的综合考试,并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和健康状况等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转入以论文研究为重点的培养阶段;不合格者由导师和系(所)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终止学习。 博士生除了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生产实践(简称五大实践)。一般要求第二年开始参加大学本科或硕士生的部分教学实践,如承担讲课或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总工作量为120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药:由工厂生产合成的农药统称为原药(Technical material,简称TC),含有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液体称为原油,固体称为原粉(TF)。 2、农药加工:在原药中加入适当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式的过程叫作农药加工。 3、农药剂型: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pesticide formulations) 4、农药制剂:同一剂型可以制成多种含量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pesticide preparations)。 5、分散度:是指药剂被分散的程度。分散度通常用分散直径大小表示,分散度越大,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小,粒子越大。分散度一般用“比面”表示:比面(体面比)=S/V /6、农药辅助剂:凡与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制剂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及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为农药辅助剂(supplementory agent、adjuvants),简称为农药助剂。 7、填料:填充剂或简称为填料(Dilueunt):用来稀释农药原药以减少原药用量,改善物理状态,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原药的分散性,是制造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填充物质,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等。 8、湿润剂(Wetting agent):又称润展剂。是一类显著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的润湿与展布的表面活性剂。如皂角、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茶枯、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9、乳化剂(Emulsifier):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如油和水)中的一相以极小的液球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化剂,如土耳其红油、双甘油月桂酸钠、蓖麻油聚氧乙基醚、烷基苯基聚乙基醚等。 10、溶剂(Solvents):是溶解和稀释农药有效成分,使其便于加工和使用的有机物,多用于加工乳油,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11、分散剂(Dispersing agent):能够阻止液-固分散体系中固体粒子聚集,使其在液相中保持较长时间均匀分散的表面活性剂。多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高分子物质,一般分子质量较大。如木质素磺酸钠、NNO(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等。 12、渗透剂(penetrating agent):能够促进农药有效成分进入处理对象如植物、有害生物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多用于配制高渗农药制剂产品。如渗透剂T、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13、黏着剂(Adhering agent,stickers):能增强农药对固体表面黏着性能的助剂,药剂黏着性提高耐雨水冲洗,提高残效期。 14、稳定剂(Stabiling agent,stabilizers):能防止农药在贮存过程中有效成份分解或物理性能变坏的助剂,按作用性能分为两大类:有效成份稳定剂和制剂性能稳定剂。 15、增效剂(Synergist):本身基本没有杀虫、杀菌作用,但能使原药提高杀虫、杀菌效力的助剂,如增效醚(TTP)、增效磷(SV1)、增效酯、增效胺等。 16、安全剂(safener):降低或消除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的化合物,可以提高除草剂使用时的安全性。如萘二甲酐(NA),CGA—43089(解草胺腈,cyometrimil,concep),CGA—92194(解草腈,oxabetrinil)等除草剂解毒剂。 17、亲水亲油平衡值: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通常用亲油亲水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HLB值,也称亲水性值),HLB值越大,水溶性越强;HLB 值越小,油溶性越强。

新农药研究开发的思路途径-新农药分子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农药分子设计思路的演变 为了发现先导化台物,就要设计和合成各种新化合物进行生物筛选。所谓新化台物,是指未曾用于农药研究开发的化合 物,既包括全新合成的文献未报道过的新型化合物,也包括未 经农药筛选过的已知化合物,例如非农药行业或学术单位研究 合成的一些化合物。这些化合不管来源如何,在选用之前都应 按照新农药分子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加以考虑。 农药是一类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功能的化学物质,它兼有化学和生物学的两重属性。新农药分子设计的基本思路必然要以 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从化学的角度要考虑 化台物分子结构的合理性和合成的可能性,预测其理化性质等 等。从生物学的角度要考虑化合物对假定靶标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预测其生物效应等等。这些考虑或预测都必须充分利用 前人积累的有关经验和知识。当然,研究者凭灵感的大胆设想 也是重要的。随着农药科学的发展和品种的增多,有关知识日 益丰富,农药分子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也不断在改进提高。 在化学方面,早期的设计思路通常是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 —些“有毒”的原于或基团,例如氯、硫、氮、磷、铜、汞、砷、硝基、氰基、硫氰基等等。其后,在开发化学结构稍复杂的有 机合成农药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农药化合物分子中,某些核 心骨架或基团是产生生物活性不可缺少的“有效”结构,由此 而引出了发毒团(毒簇,toxophore)的亚结构概念,使设计思 路前进了一步。在农药品种和化学结构类型增多;有关知识积 累较多之后,人们又认识到化学结构的变化与生物活性变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有某些规律可循,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简称SAR)。70年代以来,以 现代有机化学分子结构理沦为基础,在农药分子设计中引进了 极性、电子分布、空间障碍等概念,并借助电子计算机来定量 计算各种结构参数预测化台物的理化性质。同时,生物活性测定水平也有提高。在此基础上,农药的结构-活性关系由定性发展到定量水平,农药分子设计思路又进了一步.达到了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简称 QSAR)阶段。现在,这种思路方法已被国际上普遍采用,特别 在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方面取得很好效果.在本书第三章中 将详细讨论。另外在合成方法上引进了合成子途径(synthon approach).分别从表现生物活性的结构部分(活性子activon) 和分子结构的其余部分(修饰于modifon)进行设计,来考虑各

药物分子设计

药物设计综述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的发展,药物设计进入了理性阶段,其中药物分子设计是目前新药发现的主要方向。它是依据生物化学、酶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针对这些基础研究中所揭示的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及核酸等潜在的药物设计靶点,并参考其它类源性配体或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设计出合理的药物分子。本文介绍了几种药物设计的方法。 1.药物设计的发展 药物设计是随着药物化学学科的诞生相应出现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开始进行天然有效成分的结构改造。直到1932年,欧兰梅耶发表了将有机化学的电子等排原理和环状结构等价概念用于药物设计,首次出现具有理论性的药物分子结构的修饰工作。随后,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生化机制、药物在体内转运等药物设计的理论不断出现。在60年代初出现了构效关系的定量研究,1964年汉希和藤田稔夫提出定量构效关系的汉希分析。药物设计开始由定性进入定量研究阶段,为定量药物设计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药物设计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70年代以后药物设计开始综合运用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统计数学基础理论和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手段,开辟了药物设计新局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酶与受体的理解更趋深入,对有些酶的性质、酶反应历程、药物与酶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得到阐明,模拟与受体相结合的药物活性构象的计算机分子图像技术在新药研究中已取得可喜的成果。运用这些新技术,从生化和受体两方面进行药物设计是新药设计的趋向。 2.药物设计的方法和原理 2.1 前药原理 普通药物在用药时的屏障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化学稳定性差,水溶性差,脂溶性不好,口味或嗅味差等药剂学性质[1];口服吸收差,首过效应强,作用时间短和体内分布不理想等药代动力学性质;毒性问题等药效学性质,基于对这些

农药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农药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一、农药学实验的原理 1.农药的有效性评价 农药的有效性评价是农药学实验的重点。有效性评价主要通过模拟真 实环境条件,在试验田或实验室中进行农田条件下的试验,评估农药对害虫、病原菌或杂草的控制效果。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比较,判断农药的 有效性。 2.农药的毒性评价 农药的毒性评价主要是对农药对非目标生物的毒杀效果进行评估。研 究者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生物,通过暴露实验生物于不同浓度的农药溶液中,观察实验生物的存活率、生长发育情况、生物学指标等来评估农药的 毒性。 3.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是评估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实验者 需要利用动物模型,对农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评估农药 的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对农药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残留情况进行研究,评估其对环境的安全性。 二、农药学实验的方法 1.试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农药浓度的选择、 剂量的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验重复次数、随机化和平衡等统计原则。

2.农药配制 根据试验设计和预期效果,准备所需的农药溶液。农药溶液的配制需 要按照标注用量进行测量,保证浓度的准确性。农药的稀释和溶解需要注 意个别农药的特殊要求,以保证溶液的均一性。 3.试验生物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试验生物进行实验是农药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害虫、病原菌或杂草等适合进行实验的生物。同时,还需要控制试验 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4.实验进行 根据实验设计和试验方案,进行农药学实验。实验者应按照规定的剂 量和浓度处理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结果,并及时对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记录和调整。 5.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农药的相对效力、半数致死浓度、半数抑制浓度等指标,判断农药的控制效果、毒杀效果和抑制效果。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对试验方案进行修正和改进。 总结 农药学实验是研究农药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方法的重要手段。实验 的原理与方法主要涉及农药的有效性评价、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通过 合理的试验设计、农药配制、试验生物选择、实验进行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评估和改进农药的性能,并为农田农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著名化学名著《现代农药化学》

Word 文档 1 / 1 著名化学名著《现代农药化学》 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结果揭晓并颁奖,由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杨华铮教授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农药专著《现代农药化学》获得 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我在这里整理了《现代农药化学》相关资料, 希望能关怀到您。 出名化学名著《现代农药化学》 农药品种及其生产过程和安全使用的“绿色性”要求,已经形成21世纪农药商量的时代特征。新农药的商量已经进入开发超高活性及环境友好产品的“绿色生态化”时代。通过探讨农药与作用靶标间的相互作用来开展新农药创制的“生物合理的”农药分子设计策略正成为新的商量热点和主流,同时对已应用的农药品种生物化学基础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农药进入“绿色生态化”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以化学合成为主线介绍农药化学的专业书籍 已远不能满足需要,亟需一本从新的角度来介绍农药基本内容的专业图书。 《现代农药化学》首次以农药作用机制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农药的觉察、进展、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优化历程及其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阐述了农药作用机理中靶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作用原理等内容。该书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新农药创制及应用的前沿进展,在推动我国农药创制科学技术提升,促进我国创新性的开展绿色、清洁、可持续进展的农药生产工艺升级换代,推动我国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尽量避开和延缓抗性和交互抗性的产生,提高现有农药的应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首创性、科学易读性、权威性、指导性、启发有用性等特点。 《现代农药化学》先后入选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项 目、2021年首都出版发行联盟“三个一百”原创精品图书资助项目。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前身为国家图书奖,与“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并列为中国出版界最高级别奖项,设图书奖、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出版科研论文奖三个子项,旨在表彰和嘉奖相关领域优秀作品,每两年评选一次,其中 图书奖100种。 物质结构与性质学问汇总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 (1)能层(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依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通常用K 、L 、M 、N 表示,能量依次升高。 (2)能级:同一能层里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 、p 、d 、f 等表示,同一能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 、p 、d 、f 的顺序依次升 高,即:E(s) 化学名著

《农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4109 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用新技术。通过学习使学习者能够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认识农药的主要特征,掌握农药加工和使用技术,为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要求 农药实用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方法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农药的基本概念及农药学的研究范畴(2学时) 第一节农药的基本概念 一、农药的含义与分类 二、毒力与药效 三、毒性与药害 四、农药剂型及施用方法 五、残留与残毒 六、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节农药发展简史 一、无机及天然产物农药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二、近代有机合成农药阶段(1945年~1975年前后) 三、现代有机合成农药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5年前后)至今 第三节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人类社会仍然需要农药 二、使用农药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措施 第四节农药学的研究范畴 教学要求:

掌握理解有关概念与术语;掌握农药的定义及分类,农药的特点及重要性了植农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教学重点: 农药的基本概念以及农药的分类。 教学难点: 农药的发展历程以及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杀剂(8学时) 第一节杀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有机氯类杀虫剂 第三节有机磷类杀虫剂 第四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第五节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第六节沙蚕毒素类与甲脒类杀虫剂 第七节新烟碱类杀虫剂 第八节吡咯、吡唑、吡啶类杀虫剂 第九节苯甲酰苯脲类和嗪类杀虫剂 第十章邻苯二甲酰胺类和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第十一节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类杀虫剂 第十二节天然源化合物杀虫剂 教学要求: 掌握杀虫剂品种的理化性状、毒性、作用特点、剂型、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了解天然源化合物杀虫剂。 教学重点: 杀虫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吡咯、吡唑、吡啶类杀虫剂 第三章杀螨剂(4学时) 第一节杀螨剂发展概况 第二节以杀螨卵为主的杀螨剂 第三节具有生长调节活性的杀螨剂 第四节具有神经毒剂作用的杀螨剂 第五节具有呼吸代谢抑制作用的杀螨剂 教学要求: 了解杀螨剂的分类方法,了解杀螨剂特点、性能和用法,为有针对性开展病

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A复习题

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A复习题 第一章农药学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与药效 3.剂量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LD50与LC50 6.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 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安全性指数 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以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对不同生物产生的效应的性质和程度。3.剂量:是生物个体或生物单位体重所接受的有效成分的量。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死亡率:是反映杀虫剂药效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是指药剂处理后,在一个种群中被杀死个体的数量占群体(供试总虫数)的百分数。 死虫数死亡率(%)100供试总虫数在不用药剂处理的对照组中,往往 出现自然死亡的个体,因此需要校正。一般采用Abbort校正公式进行校正。 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100校正死亡率(%)= 对照组生存率5.LD50与LC50 致死中量(LD50)(mediumlethaldoage):杀死供试昆虫群体内50%的 个体所需要的药剂剂量。

致死中浓度(LC50)(mediumlathalconcentration):杀死供试昆虫群 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药剂浓度。6.ED50与EC50 有效中量(EC50):有效中浓度(EC50):7.农药毒性与毒力 农药毒性: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毒力:一 般指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急性毒性: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人 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危险。 慢性毒性:有的农药虽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及食物。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 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慢性毒性的测定主要对致癌、致畸、致 突变等做出判断。9.安全性指数 农药是否容易产生药害可用安全性指数(K)来表示。 K= 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低浓度 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K值越大,说明药剂对植物越不安全, 容易产生药害;K值越小,则越安全。二、单项选择题 1.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是按照(C)来分类的。 C用途 D机理 2.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