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文化手抄报内容

俄罗斯文化手抄报内容

俄罗斯文化手抄报内容

饮食习惯俄罗斯的饮食习惯也属民俗范畴。俄罗斯的饮食比较简单,分斋戒的和荤的两种五大类:面食、奶类、肉食、鱼类、植物类。俄罗斯人喜欢吃黑麦面包,对普通百姓来说,用麦面粉制作圣饼和白面包常常是节日的美食。俄罗斯一种特色的食物是大馅饼,用发酵或没发酵过的面团加馅烤制而成,过去的大馅饼为长圆形。根据重量的不同,大的称做大馅饼,小的称作小馅饼。在荤日,俄罗斯人用羊肉、牛肉、兔肉等作馅,在谢肉节期间用奶渣和鸡蛋作馅。在斋日,他们用松乳菇、豌豆、芜菁、白菜、植物油作馅,或烤制甜馅饼,以葡萄干、干果等充馅。有时也用胡瓜鱼、鱼脊筋等制作馅饼。俄罗斯人习惯用茶饮沏茶,喜喝红茶或加果酱、蜂蜜。茶饮是俄罗斯传统茶文化的象征,是有别于其他民族饮茶文化的标志之一。最有名的是图拉茶饮,它用银、铜、铁等金属材料和陶瓷精致而成。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用小茶碟喝茶。他们的方法是先把茶倒在小茶碟里,轻轻把茶吹凉再喝,然后单独吃糖。按俄罗斯习俗,宴会上,当端上茶和甜点心或蛋糕时,说明宴会就要结束了。喝茶时俄罗斯人用茶匙不出声地搅拌好茶中的砂糖或果酱、蜂蜜后,取出茶匙放在茶碟上,不用茶匙喝茶。礼仪风俗俄罗斯的礼仪风俗很多。俄罗斯人的一个古老习俗,就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贵宾时才能在宴席上见到,而面包在当时则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通常,主人手捧面包,客人躬身接过面包,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流传至今,俄罗斯人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以示善意和友好,已成为俄罗斯人与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俄罗斯过去的一些礼仪规定没有文字记载,但却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在俄罗斯迎接客人的仪式有一定之规,重要的客人由主人在过道屋迎接,一般的

客人由主人在房间里等待。此外,在家门口迎客的是家里地位最低的人,在门廊迎宾的则是一家之主。会客时宾主坐次也有讲究,最尊贵的座位是家里圣像的'下面,主人坐在贵宾的右手。告别时,客人要先向圣像祈祷,然后与主人行吻礼,视客人的尊贵程度,主人决定将客人送至房间门口或送至屋门槛。俄罗斯人禁忌隔着门槛握手言别。在俄罗斯迎接客人时有施吻礼的传统,也说明吻礼表示祝愿完整、健康之意。另一风俗就是,年长者不到年幼者家里做客。在俄罗斯,主要在乡村,还保留这样一个风俗,农民在长期出远门之前,向送行者行鞠躬礼,企求获得谅解,谅解以前他可能犯下的过失,希望在分别期间自己不再有内疚,留下的人也不要记恶。在俄罗斯,行鞠躬礼的历史较长,寓意有几个:俄罗斯人认为,人的头是生命的体现,低头,象征把头伸到外面,推出自己,献给对方;其次,有降低自己,突出他人地位之意;第三,不论对象是谁,鞠躬是向土地躬身,因为是土地养育了人。

儿童节手抄报内容《世界各国的儿童节简介》范文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 日本的儿童节 日本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一年要庆祝三次儿童节,而且庆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满了浓浓的日本风情。 3月3日女孩节:这个节日是专门为小女孩设立的,每到这一天,家中有女儿的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 5月5日男孩节:节日当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都悬挂“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的意思。鲤鱼旗,用布匹或绸缎裁成“空心鲤鱼”,分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自己。家里有几个男孩儿,门口就悬挂几面青蓝旗。青蓝旗子越多,表示这家的哥们儿就越多。在日本人心目中,鲤鱼象征力量和勇气。 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韩国的儿童节 韩国的儿童节于1923年,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每年的5月5日。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欢乐,父母要给孩子准备他们最想要的礼物。很多孩子也会在这天穿上韩服,体验传统的韩国文化。 哥伦比亚的儿童节 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巴西的儿童节 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显灵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为儿童节,有一些庆祝活动。

俄罗斯文化手抄报内容

俄罗斯文化手抄报内容 饮食习惯俄罗斯的饮食习惯也属民俗范畴。俄罗斯的饮食比较简单,分斋戒的和荤的两种五大类:面食、奶类、肉食、鱼类、植物类。俄罗斯人喜欢吃黑麦面包,对普通百姓来说,用麦面粉制作圣饼和白面包常常是节日的美食。俄罗斯一种特色的食物是大馅饼,用发酵或没发酵过的面团加馅烤制而成,过去的大馅饼为长圆形。根据重量的不同,大的称做大馅饼,小的称作小馅饼。在荤日,俄罗斯人用羊肉、牛肉、兔肉等作馅,在谢肉节期间用奶渣和鸡蛋作馅。在斋日,他们用松乳菇、豌豆、芜菁、白菜、植物油作馅,或烤制甜馅饼,以葡萄干、干果等充馅。有时也用胡瓜鱼、鱼脊筋等制作馅饼。俄罗斯人习惯用茶饮沏茶,喜喝红茶或加果酱、蜂蜜。茶饮是俄罗斯传统茶文化的象征,是有别于其他民族饮茶文化的标志之一。最有名的是图拉茶饮,它用银、铜、铁等金属材料和陶瓷精致而成。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用小茶碟喝茶。他们的方法是先把茶倒在小茶碟里,轻轻把茶吹凉再喝,然后单独吃糖。按俄罗斯习俗,宴会上,当端上茶和甜点心或蛋糕时,说明宴会就要结束了。喝茶时俄罗斯人用茶匙不出声地搅拌好茶中的砂糖或果酱、蜂蜜后,取出茶匙放在茶碟上,不用茶匙喝茶。礼仪风俗俄罗斯的礼仪风俗很多。俄罗斯人的一个古老习俗,就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贵宾时才能在宴席上见到,而面包在当时则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通常,主人手捧面包,客人躬身接过面包,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流传至今,俄罗斯人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以示善意和友好,已成为俄罗斯人与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俄罗斯过去的一些礼仪规定没有文字记载,但却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在俄罗斯迎接客人的仪式有一定之规,重要的客人由主人在过道屋迎接,一般的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及其特点 俄罗斯是千年古国,但俄罗斯联邦却是仅有十年历史的年轻国家。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继承性,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应了解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一、俄罗斯民族的形成 俄罗斯民族的名称“罗斯”(Русь)或“罗西”(Рось),根据现有的资料证明,最早出现在6世纪中叶的文献里。第聂伯河有一条支流,名为罗西河(Рос),居住在这条河畔的斯拉夫部落用这条河的名称作为自己部落的名称。罗斯部落后来兼并了邻近的几个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把自己部落的名称扩大为国家的名称。同一名称的两种形式(Русь或Рось仅一个元音之差)由来已久:拜占庭人使用“罗西”,9----11世纪的阿拉伯波斯作者采用“罗斯”。在俄罗斯中世纪的文献里两种形式并用。这两种形式一直并存至今。国名为Россия(中文译名是“俄罗斯”),而民族的名称为Русские“罗斯基”(中文译名为“俄罗斯人,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可分为几个阶段: 1)、东斯拉夫部落兼并邻近的小部落,形成一个整体。 2)、12世纪中叶开始的弗拉斯米尔罗斯文化反映出历史的变迁。这种变迁导致大俄罗斯人的形成。 3)、15—16世纪,罗斯摆脱蒙古鞑靼人的统治,成为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4)、17世纪,民间传统逐渐归一,走出文化的孤立状态,转向欧洲文明,成为欧洲国家。 5)、17—18世纪,资本主义成分已具雏形,俄罗斯民族形成过程告终。 俄罗斯人属斯拉夫种族的东斯拉夫人。 二、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发展史 整个历史可分解为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这样几个大的时间段。

1)、中世纪俄罗斯文化(9—17世纪) 这是俄罗斯文化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发展阶段。在长达8个世纪的时间里,俄罗斯文化由口头诗歌、“桦皮文化”、编年史、“拜占庭风格”的宗教建筑和绘画等为代表的古代俄罗斯文化,经过蒙古统治时期的文化衰落,再到统一的俄罗斯文化伴随着统一的俄罗斯民族,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在15—17世纪间的建立,走过了一条时起时伏、忽明忽暗的路程。在这一时期,“罗斯受洗”、“蒙古入侵”、“混乱时期”是对文化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公元988年,罗斯正式将希腊正教奉为国教,使俄罗斯民族加入进了基督教的世界,促进罗斯内部的统一和对外的交往。同时,东正教会的建立,在俄罗斯的社会、文化舞台上添加了一个新主角,由此,教会和政权、宗教与世俗、信仰与自由的矛盾便出现了,且一直贯穿了中世纪俄罗斯的文化进程。13—15世纪,蒙古人在东部欧洲建立了统治,使俄罗斯中止了与西欧基督教列国的文化并进,又没给它带来东方文明的养料,导致了俄文化的停滞。16—17世纪的“混乱时期”,权势相争,民众起义,加速了民族、国家、文化统一的进程。 2)、18—19世纪上半期的文化 这是俄国的近代文化,总体特征是:文化民主化的发展,理性主义在文化各领域中的体现和资本主义关系对文化的初步渗透。 这一进程的开端,是彼得大帝的改革。彼得为振兴俄国,决意全盘“欧化”,其中也包括文化的“欧化”。他限制了教会的权力,为文化的世俗化创造了前提;他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甚至规定不读书不得成婚,从而增加了全社会的文化意识和理性精神;他造船、建都、征战、办厂,为俄罗斯奠定了一个较为丰厚的物质文化基础。 19世纪上半期,1812年的卫国战争和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是社会生活中的两件大事。抗击拿破仑入侵的胜利,唤起了俄罗斯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那时起,俄同时作为一个军事巨人和文化巨人屹立在欧西大陆上。十二月党人的起义,作为一场贵族的、知识分子的革命,自然会在文化中留下深刻的反响。 3)、19世纪下半期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 这是俄罗斯文化史中最为辉煌的阶段

俄罗斯文化简介

俄罗斯文化简介 俄罗斯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文化,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东正教、西方文化和传统的斯拉夫元素。以下是一些关于俄罗斯文化的简要介绍: 1.宗教:俄罗斯是一个主要信奉东正教的国家,该宗教在俄罗斯社 会和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东正教强调了家庭、社区和传统的重要性,并对个人生活和公共道德有深远的影响。 2.艺术:俄罗斯艺术,包括音乐、绘画和文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 传统。例如,俄罗斯的交响乐、室内乐和歌剧都深受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俄罗斯文学,如普希金、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被广泛阅读和推崇。 3.建筑: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从拜 占庭式的教堂到现代的摩天大楼,都体现了俄罗斯丰富的建筑历史。圣彼得堡的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4.风俗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例如,俄罗斯的婚礼非常隆重,新人会穿上特别的服装;在迎接

客人时,主人会献上“面包和盐”,以表示尊重和欢迎。 5.文学: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普希金、托尔 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俄罗斯广为流传,也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 6.美食:俄罗斯美食以其丰盛和美味著称。如俄式菜汤、鱼子酱、 俄式烤肉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俄罗斯美食。 7.传统节日:俄罗斯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谢肉 节”,这是春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的节日,标志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在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烟火表演等。 总的来说,俄罗斯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和富有活力的文化,它的历史和传统对于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

俄罗斯语言及文化

俄罗斯语言及文化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的国家,其中最主要的语言是俄语。俄 语是斯拉夫语族中最重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俄语是世界 上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之一,全球范围内有近300百万人使用俄语作为母语。 俄语的语法结构相对复杂,拥有6个格,3个性数,活用变格变性以 及动词的不定式动词形式等特点,但学会俄语对于研究和了解俄罗斯的历 史和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俄罗斯文化深受东正教的影响,宗教在俄罗斯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正教信仰的盛行也影响了俄语的发展,许多俄语词汇中都有宗教色彩的 成分。 俄罗斯文化在艺术和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俄罗斯文学作为世界 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之一,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深入人心,表达了他们对人性的思考 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俄罗斯音乐也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存在之一、俄罗斯古典音乐以作曲 家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而闻名,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动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思考。 俄罗斯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特点。著名的艺术 家如列宾,康斯丁金,苏里科夫等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他们的作品运用 了鲜明的色彩,情感丰富的主题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 俄罗斯的传统服饰和民间艺术也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 服饰在设计上注重细节和装饰,反映了不同地区和社会阶层的特点。而民

间艺术则以俄罗斯套娃和普里亚济尔油画而闻名,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技艺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俄罗斯的美食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美食以肉类、鱼类以及各种腌制食品为主要特点,如鲟鱼子酱、俄式野生菌炖肉、俄式沙拉等。此外,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与俄罗斯社会息息相关,人们在特殊场合通常会喝茶,并将其视为热情款待的一种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俄罗斯语言及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学习俄语对于了解和研究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俄罗斯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为世界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俄罗斯的文化范文

俄罗斯的文化范文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它的文化 融合了东欧、斯拉夫、东正教和亚洲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俄罗斯 文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俄罗斯的文化,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俄罗斯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基辅罗斯国家。在这个国家的领导下,俄罗斯的文化开始发展起来,并受到来自东正教的强烈影响。东正教在俄 罗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了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 结构。俄罗斯的东正教传统仍然在今天保持着重要地位,许多人参加宗教 仪式和庆祝活动。 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伟大的文学国家,俄罗斯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许多不同的语言,广泛传播和赞誉。俄罗斯的 文学作品通常富有深度和哲理性,反映了俄罗斯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 除了文学,俄罗斯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文化的重要方面。俄罗斯传统 音乐以其庄严和雄伟而闻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方夜谭》和柴可夫 斯基的《天鹅湖》等。俄罗斯芭蕾舞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独特的技 巧和优美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俄罗斯的食物和饮料也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俄罗斯的传统美食包括鲜 奶酪、红菜汤、俄式肉饼和俄式炖菜。俄罗斯的饮料文化主要以伏特加和 俄式茶为主。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国酒,被誉为俄罗斯人的“灵魂之水”。 俄式茶是一种习俗饮料,它被认为能提供温暖和舒适,俄罗斯人在与家人 和朋友交谈时常享用。

俄罗斯的传统节日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有许多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如复活节和圣诞节。这些节日通常包括宗教仪式、音乐和舞蹈表演以及传统食物。此外,俄罗斯还有一些民族节日,如国庆节和劳动节,这些节日庆祝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成就。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文化是多元而丰富的,深受历史、宗教和艺术的影响。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人们对俄罗斯文化充满好奇和尊重。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俄罗斯的文化,加深人与俄罗斯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大国崛起手抄报苏联篇内容

大国崛起手抄报苏联篇内容大国崛起手抄报 主题:苏联的崛起与影响 苏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崛起的大国之一。它的崛起对于世界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苏联的领导人、军事力量、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和对全球事务的作用等方面来探讨苏联的崛起与影响。 一、苏联的领导人 苏联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一系列杰出的领导人。其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位领导人。1917年,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功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之后,斯大林执掌政权,加强了苏联的集权统治。 二、苏联的军事力量

苏联的崛起离不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军士兵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以及苏联生产的大量军事装备和武器都为苏联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苏联的经济实力 苏联在崛起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经济体系。它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和重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苏联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经济体之一。然而,苏联的经济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苏联的科技创新 苏联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成为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国家,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苏联还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发射第一只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等。苏联的科技成就深刻影响了全球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五、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苏联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崛起也给世界格局带来了 巨大的变化。苏联与美国在冷战时期形成了对抗局面,两个超级大国 之间的紧张关系对世界各个地区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苏联在社 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地位,以及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合作,也对 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六、苏联的解体 苏联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迎来了一系列的危机,最终导 致了苏联的解体。解体后,苏联的威望和影响力便消失了。苏联的解 体对于国际格局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地区冲突和经 济动荡。 综上所述,苏联的崛起对于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领导人、军事力量、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和对全球事务的作用都让苏联成为20 世纪最有影响力和崛起的大国之一。然而,苏联最终的解体也标志着 一个时代的结束,引发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俄罗斯非遗文化-新年祝福歌,圆圈舞

俄罗斯非遗文化-新年祝福歌,圆圈舞 【摘要】在丰富的俄罗斯民俗文化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的新年 颂歌(圣诞祝福歌)以及圆圈舞是颇具代表性的。作为迎接新年而传颂的圣诞祝 福歌,是俄罗斯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而圆圈舞—作为节日庆典的传统 庆祝仪式是抒发个人情感从而庆祝节日。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新年颂歌,传统圆圈舞;俄罗斯 前言 俄罗斯的新年颂歌在寓意和传统上是关乎于西方圣诞节仪式的歌曲,在旧斯 拉夫相当于西方的圣诞祝福歌。最早一般是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在寒冷冬季歌唱 迎接新年假期,与现在普罗大众所熟知的美国“铃儿响叮当”或苏联“圣诞树出 生在森林里”那类歌曲在意义和渊源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俄罗斯有一种说法:新年颂歌是俄罗斯的民间颂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能欢唱地颂歌。 1新年颂歌的起源背景 起初,所有的新年颂歌都是在民间开始进行传唱的,进而慢慢地这种带有新 年氛围地节日歌曲传唱越来越广。有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在农村村落,都会有熊,小丑这样的传统打扮挨家挨户地歌唱新年颂歌,他们依次来到每个小屋,唱 颂着—赞美祖先降生的歌曲。与此同时也会给颂歌者送上糖果。在漫长的传唱 发展过程中,这个习俗逐渐变成民俗传统文化:“歌颂祖先赠与的生命,迎接新 的一年”。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颂歌是歌颂祖先赋予新生命,而还存在一种 更为古老久远的颂歌,是关于崇拜生育的颂歌,主要内容是在新的一年里收获许 下的愿望。同时,这种更为古老的颂歌也反映了人对自然力量的依赖,根据俄 罗斯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像生育女神“Kolyada”这个名字就经常出现在这种更 为古老的新年祝福歌中。不同地区的歌颂对象名字也可能不同:Tausen,Avsen,Vinograden。俄罗斯地区的新年颂歌,通常会重复这些名称,也会根据以下地理 位置对所歌颂的对象进行分类: Vinogradie-Arkhangelsk俄罗斯北部,Tausen-

关于各国的植树节文化

关于各国的植树节文化 第一篇:关于各国的植树节文化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全年12个月,每月均有一些国家欢度植树节: 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法国每年3月为法定的“植树月”,月末那天为“植树日”,全国绿化这一天进入高潮;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4月和10月为“植树月”;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委内瑞拉19XX年决定每年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规定,植树节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举行; 印度的植树节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 菲律宾的植树节已有70多年历史,他们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植树节; 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也是国庆日) 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 日; 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 意大利1898年就决定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叙利亚的植树节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塞内加尔每逢雨季一到,全国性的植树活动随即开始,时间持续长达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树节最长的国家。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XX年植树节是3月12日,星期一,农历一月二十三日。 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所以XX年是第29个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第二篇:各国的植树节 1月份:约旦(15日)2月份: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日)。3月份:伊拉克(6日)、中国(12日)、爱尔兰(17日)、中国香港(第四个星期日)、法国(31日)。 4月份:日本(1至7日为绿化周)、朝鲜(6日)、肯尼亚(24日)、德国(2 5至26日)、美国(最后一个星期五)。 5月份:多米尼加(第一个 星期日)、澳大利亚(第一个星期五)、委内瑞 拉(23日)、危地马拉(最后一个星期日)、洪都拉斯(30日)、加拿大(月内开展全国林业周活动)。 6月份:多哥(1日)、芬兰(10日或24日)、萨尔瓦多(21日)、尼加拉瓜 (最后一个星期日)。 7月份:印度(第一周为植树周)、缅甸(月内举行植树日活动,具体日 期不固定)。 8月份:尼日尔(3日)、巴基斯坦(4日)、新西兰(第一星期三)、玻利维 亚(20日)。 9月份:菲律宾(第二个星期六)、泰国(24日)。

外国文学名著手抄报

外国文学名著手抄报 篇一:小学生文学小报刊手抄报素材:外国文学名人简介 手抄报、小报素材——外国文学名人简介 一、荷马与《荷马史诗》: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专家推测应当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他的杰作《荷马史诗》,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二、但丁与《神曲》: 但丁是意大利中世纪诗人,出身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担任过佛罗伦萨最高行政长官,后因政治因素被当局流放。他的举世闻名的代表作品《神曲》,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但丁、莎士比亚与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巨匠。 《神曲》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外,但丁还写了《新生》、《论俗语》、《飨宴》及《诗集》等著作。 但丁名言: 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 3、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4、一个人如果看到别人的需要,还等着他的请求,显而易见那不是诚心的援助。 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