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周)

- 介绍物质的性质和常见物质的种类

- 探索不同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实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单元二:生物多样性(3周)

-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

- 实地考察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单元三:能量与运动(2周)

- 研究能量的来源和转化方式

- 了解物体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

- 实验:探究简单机械的运作原理

单元四:生活中的科学(2周)

- 揭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总结

- 实验:利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第二学期

单元五:地球与太阳系(3周)

- 探索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特征

- 研究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

- 实地观察星空,了解天文现象

单元六:人的健康与生长(2周)

- 研究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认识健康的生活惯和卫生常识

- 实验:观察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单元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周)- 理解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实地考察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单元八:科学与创新(3周)

- 认识科学家和他们的发明

- 探索科学实验与创新的过程

- 实验:设计简单的科学展示项目

总结和复(2周)

- 回顾学过的知识和实验

- 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

- 总结学科大纲要点并做复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 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进度表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光是怎样传播的分组探究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手电筒、带小孔的卡纸、夹子 2 影响光传播的物体分组探究探究光传播路线的变化激光笔、玻璃杯、铅笔 3 认识棱镜分组探究观察白光通过棱镜时发生的变化制作色彩轮三棱镜、硬纸板、细绳 4 光的反射现象分组探究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观察光在镜面上的反射路线制作“潜望镜” 卡纸、剪刀、透明胶、手电筒、纸盒、直角三角板、两面镜子 5 认识地球的表面观察一炷香的燃烧,认识“一炷香”的时间滴漏实验制作“水钟” 酒精灯、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放大镜、岩石、砂纸、香、记号笔、塑料杯、沙子、盖上有小孔的饮料瓶、量筒、铁架台、表、直尺、胶带、秒表、摆钟、

线、螺帽、机械摆钟、哑铃、木棍、橡皮筋、线绳、吸耳球、塑料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光的传播路线分组探究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手电筒、带 小孔的卡纸、夹子 2 影响光传播的物体分组探究探究光传播路线的变化激 光笔、玻璃杯、铅笔 3 认识棱镜分组探究观察白光通过棱镜时发生的变化制 作色彩轮三棱镜、硬纸板、细绳 4 光的反射现象分组探究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观察光在 镜面上的反射路线制作“潜望镜” 卡纸、剪刀、透明胶、手电筒、纸盒、直角三角板、两面镜子 5 认识地球观察一炷香的燃烧,认识时间滴漏实验制作“水钟” 酒精灯、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放大镜、岩石、 砂纸、香、记号笔、塑料杯、沙子、盖有小孔的饮料瓶、量筒、

铁架台、表、直尺、胶带、秒表、摆钟、线、螺帽、机械摆钟、哑铃、木棍、橡皮筋、线绳、吸耳球、塑料管 说明: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将实验内容简化,使其更加清晰易懂;修改了实验材料的描述,使其更加准确。

2023新苏教版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 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为新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教材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共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题是“光与色彩”,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前三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第四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 第二单元,主题是“热传递”,本单元共设计四节课,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物体的传热本领》。本单元四节课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三课分别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这三课之间是并列关系;第四课是从整体上认识影响热传递的因素以及三种传热方式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第三单元,主题是“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本单元侧重认识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化原因,由《地球的表面》《火山和地震》《地球的内部》《地表雕刻师》四课组成,按照从结果到原因、先现象后本质、由具体到宏观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观察描述地形、认识地质灾难延伸到理解导致地貌改变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第四单元,主题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本单元由四课组成:《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水滴的“旅行”》。前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分别从原理层面对这些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解析。最后一课是综合学习认知,将这些天气现象的形成与水的循环相结合。整个单元在结构上显现出分分总的关系。 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体“司令部””,本单元由《刺激与反应》《从刺激到反应》《我们

(完整版)(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2周) - 第1课: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第2课:绿色的已知大世界 - 第3课:保护真奇妙的世界 第二单元: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3周) - 第4课: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第5课:飞禽走兽的家园 - 第6课:人与动物的关系 第三单元:天地人 (2周) - 第7课:光的传播——日益清晰 - 第8课:听说风韵的恩赐 - 第9课:人类的心脏何其伟大 第四单元: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3周) - 第10课:太阳系的运动 - 第11课:地球的运动

- 第12课:潮汐的形成 第五单元:水与空气 (2周) - 第13课:水能何时升 - 第14课:地球的大气 - 第15课:雾和云的形成 第六单元:生物圈的构成与作用 (2周) - 第16课:生物圈的气候 - 第17课:森林是生物的家园 - 第18课:保护生物和森林 第七单元:物质的属性及变化 (3周) - 第19课:物质的属性和单位 - 第20课:物质的状态及变化 - 第21课:材料的利用 第八单元:能源与能量的转化 (2周) - 第22课:日光的利用 - 第23课:风与风能

- 第24课:电力的利用 第九单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2周) - 第25课:环境与我们 - 第26课:我们的资源 - 第27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十单元:科技与生活 (3周) - 第28课:交通工具的发展 - 第29课: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30课:探索宇宙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进度表,总共包括十个单元,共需学习30节课。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根据内容长度而定,大致 为2-3周。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学期充分掌握科学知识,善于思考和 实践,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热。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

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完美全册)

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完美 全册) 课时安排 单元一:物体的特征 1. 第一课:物体的分类和特征第一课:物体的分类和特征 2. 第二课:物体的色彩和形状第二课:物体的色彩和形状 3. 第三课:物体的大小和质量第三课:物体的大小和质量 4. 第四课:物体的透明和不透明第四课:物体的透明和不透明 5. 第五课:物体的磁性和导电性第五课:物体的磁性和导电性单元二:物体的变化 1. 第一课:物体的变化第一课:物体的变化 2. 第二课:物体的熔化和凝固第二课:物体的熔化和凝固 3. 第三课:物体的蒸发和冷凝第三课:物体的蒸发和冷凝 4. 第四课:物体的燃烧和灭火第四课:物体的燃烧和灭火 5. 第五课:物体的溶解和结晶第五课:物体的溶解和结晶

单元三:物体的运动 1. 第一课:物体与力第一课:物体与力 2. 第二课:物体的简单机械运动第二课:物体的简单机械运动 3. 第三课:物体的自然运动和人工运动第三课:物体的自然运动和人工运动 4. 第四课:小车比赛第四课:小车比赛 5. 第五课: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第五课: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单元四:物体的能量 1. 第一课:物体的能量和能量转换第一课:物体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2. 第二课:物体的热能和光能第二课:物体的热能和光能 3. 第三课:物体的声能和电能第三课:物体的声能和电能 4. 第四课:物体的化学能和机械能第四课:物体的化学能和机械能 5. 第五课:物体的能源与环境保护第五课:物体的能源与环境保护

测验和复 1. 单元一测验 2. 单元二测验 3. 单元三测验 4. 单元四测验 5. 复与总结 注意事项 - 每课时时长约为40分钟 - 课程内容以本教材为准 - 为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请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以上为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完美全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总复 - 第一课:回顾第一至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1课时) - 第二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前几个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的分类和生存 - 第一课: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2课时) - 第二课:探索动物的生存环境(2课时) - 第三课:研究动物的饮食和生活性(2课时) - 第四课:了解动物的保护问题(2课时) -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变化

- 第一课: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变化(2课时) - 第二课:探索种子的发芽过程(2课时) - 第三课:研究昆虫的变态过程(2课时) - 第四课:了解人的生长与变化(2课时) -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 第四单元:能量与能源 - 第一课:了解能量和能源的概念(2课时) - 第二课:认识石油和煤炭等能源资源(2课时) - 第三课:探索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课时) - 第四课:研究节约能源的方法和意义(2课时) -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 第五单元:地球与环境

- 第一课: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特点(2课时) - 第二课:认识大气和水资源的重要性(2课时) - 第三课:探索环境保护与净化(2课时) - 第四课:研究利用和保护水资源(2课时) -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 第六单元:科学探究 - 第一课: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课时) - 第二课: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2课时) - 第三课:研究如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2课时) - 第四课:探索科学实验中的规律和关系(2课时) -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 第七单元:健康与生活

最新2023-2024学年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最新2023-2024学年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植物的需求”、“物质的沉与浮”、“物质的变化”、“地球上的水”四个单元组成的。 第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第二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导热性等性能,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第三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第四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 三、学生分析: 1、所任班级基本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尤为重要。我所教班级的部分学生总是能端端正正地坐好来,留心听讲,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能把心里的一些疑惑大胆提出来。他们学会了观察、探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探究结果。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毫无探究目的地玩科学,他们只顾着玩,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教师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容易失控,难于管理。学生的课堂常规不算好,尤其是倾听的习惯,他们喜欢随便插嘴。学习自觉性差,经常不完成作业。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

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 2、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开展有目的的自主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重视证据,形成遵循逻辑的理性思维。 4、了解科技应用中的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正确评价科技进步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以情景图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某个真实情景,并以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通过主题人物提出问题,驱动探究任务。 2、难点是围绕问题情景中提出的问题,通过1至3个层次递进的活动,形成每节课的中心学习内容,解决问题,建构概念。具体设计包括观察、实验、制作、调查、模拟活动等各种学习或探究活动,以及活动手册中体现的活动步骤、要求、结果、记录等。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实验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七、辅优补差措施 培优:培养优秀学生促进更快发展。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 学进度表(完整版)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观察力与科学实验 - 所需课时:4课时 - 教学内容: - 科学实验的意义和步骤 - 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 教学目标: - 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 掌握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 所需课时:5课时 - 教学内容: -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 植物繁殖的方式

- 教学目标: -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了解植物繁殖的不同方式 - 关注植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 所需课时:5课时 - 教学内容: - 动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 动物的繁殖方式 - 教学目标: - 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要的条件- 了解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 培养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单元:材料与资源的利用 - 所需课时:6课时 - 教学内容: - 常见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

- 教学目标: - 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 了解资源的分布和合理利用方式 - 引导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进度表 - 第一单元:观察力与科学实验(4课时)-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5课时)-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长与繁殖(5课时)- 第四单元:材料与资源的利用(6课时) 第二学期进度表 - 复第一学期内容(3课时) - 第五单元:天体与地理(7课时) - 第六单元:能量与变化(6课时) - 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5课时) - 复与总结(4课时)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完整版)。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了相应的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知识技能的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