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 (全国通用

2021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 (全国通用

网定位)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

用版)

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知识与技能

1.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并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

2.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通过对经纬网地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线特点、经度划分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

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学生准备:小地球仪。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

一、导入新课

复习纬线特点及纬度划分。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经线的特点

[教师]注意经线有无数条。

[教师]参照纬度的划分规律,请同学们讨论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得更仔细,总结归纳得更准确,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网定位)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

用版)

[板书]

二、经度的划分

[教师]出示参考问题:

(1)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2)经度的范围是多少度?

(3)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有何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完成以上问题。

[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回答出问题答案:

(1)经度划分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

(2)0˚~180˚。

(3)从0˚经线向东向西增大。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经过。

[教师]绘制简易图,帮助学生理解经度的划分;重点强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板书]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图解:

围绕地球仪一周的最大纬线圈——赤道

|←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板书]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题。经度为50˚,纬度为20˚的点有几个?请写出各点的经纬度。

三、课堂小结

随机点名,让一位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网定位)教案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

用版)

经线和经度⎩⎪⎪⎪⎨⎪⎪⎪⎧经线⎩⎨⎧定义

形状:半圆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划分界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

表示字母:东经E 、西经W

度数范围:0˚~180˚度数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到180˚

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经纬网:经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

2021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 (全国通用

网定位)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 用版) 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知识与技能 1.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并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 2.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通过对经纬网地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线特点、经度划分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 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学生准备:小地球仪。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 一、导入新课 复习纬线特点及纬度划分。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经线的特点 [教师]注意经线有无数条。 [教师]参照纬度的划分规律,请同学们讨论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得更仔细,总结归纳得更准确,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网定位)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 用版) [板书] 二、经度的划分 [教师]出示参考问题: (1)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2)经度的范围是多少度? (3)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有何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完成以上问题。 [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回答出问题答案: (1)经度划分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 (2)0˚~180˚。 (3)从0˚经线向东向西增大。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经过。 [教师]绘制简易图,帮助学生理解经度的划分;重点强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板书]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图解: 围绕地球仪一周的最大纬线圈——赤道 |←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板书]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题。经度为50˚,纬度为20˚的点有几个?请写出各点的经纬度。 三、课堂小结 随机点名,让一位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 (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 (学生活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 2 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发问: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如何描绘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差别。 导入新课,教师叙述:经过地球仪我们能够认识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 的地点及散布情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略的地球仪,请大家取出来,并在小组中沟通展现。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现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现,随后进行鼓舞性评论,并 取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发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同样和不一样 呢?同样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一样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边有好多点 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日,我们一同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 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现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归纳什么是 纬线。 学生归纳,教师增补说明: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 1.分别请几位同学登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划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同学。 (评论活动结果) 教师发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色?(展现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 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虑并回答。 板书: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色: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②每条纬线 都是一个圆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 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察看所画的纬线能否切合以上特色。 过渡:大家依照方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色,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 同? 活动: 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结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指引:与纬线对比,经线的特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 2.经线 (1)定义:连结南北两极而且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 (2)特色: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②每条经线都 是半个圆③经线的长度所 有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色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能够 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差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立了不一样的度数,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认识纬度。 教师指引:第一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川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常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察看地球仪或课本第 6 页,图 1.6 并回答。

112《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2.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类为认识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 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思考、回答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观察地球仪、 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 索的兴趣。 认识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观察地球仪, 小组交流,初 步掌握、理解 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 认识、了解地球仪,直 观,印象深。 经线和纬线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小组交流、讨 论,对比分析 经线和纬线 的特点、分 布、变化规 律,并填写表 格。 ①通过对比分析,使学 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 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交流、讨论等方 式的学习,使学生能表 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 法和成果,学会与别人 交流、合作。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知识讲解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160度与西经20度构成的经线圈。(学会判断)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 西半球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 6.0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二、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D.站得高看得远 2.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 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陆地表面是平面 C.海洋表面是平的 D.海洋表面是球面 3.有关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4.本初子午线是指( ) A.180°经线 B.西经20°经线 C.东经160°经线 D.0°经线 5.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A.没有变化B.度数减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作业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 2 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的经线有360 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实际上是一条经线。180°经线的东侧是( ) A.东经 B.西经 C.北纬 D.南纬 3.南纬自北向南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先高后低 D.没有变化 4.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 A.(30°N,90°W) B.(30°S,90°E) C.(30°N,90°E) D.(30°S,90°W) 5.一个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出发点的旅行方向是( ) 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南行④ 向北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能与90°E 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A.0° B.180° C.150°W D.90°W 7.北京位于(40°N,116°E),那么北京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8.下列图中阴影区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 读某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第9~10 题。 9.甲地的经纬度是( ) A.(30°N,105°E) B.(30°S,105°E) C.(30°N,105°W) D.(30°S,105°W) 10.甲地位于(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11.同学们在地球仪上研究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你能帮助他们解答吗?

威海市五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 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纬度的划分。 ●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材分析】 地球仪和经纬网这一节共2课时,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二是经线和经度,三是纬线和纬度,四是经纬网,本节课是第2课时,主要讲后两部分内容。在学习了经线和经度之后的基础上,学习纬线和纬度,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一些,此时要注重列表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对比记忆经纬线的定义、特点以及经纬度的划分、表示和半球的划分,这是本节的重点。学会应用经纬网判断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观察纬线,逐渐掌握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纬线,了解纬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纬度(重点) 3.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一)程”中的“三、纬线和纬度”。的要求,做到找出重点和问题 所在。 生自主 学习的 能力。 合作学习(一)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核对“自主 探究(一)”中的答案,提出问题。 <教师精讲> 第一、观察地球仪,指出上面哪些是纬 线,总结出纬线的定义和特点,并与经 线列表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列表对比回答,并用多媒 体展示。 第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仪上纬线 的形状,并在图中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多媒体展示: 第三、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度数,总 结出纬度的变化规律、表示方法以及半 球的划分,并与经度列表对比。 多媒体展示: 1、纬度的划分 根据要求小组内合作交流,对 不肯定的答案提出质疑,共同 讨论。 1、纬线的定义及特点 经线纬线 定 义 在地球仪 上,连接 南北两极 半圆形的 弧线 在地球仪 上,与赤 道平行的 圆圈 形 状 半圆圆 长 度 相等不相等, 从赤道向 两极纬线 逐渐变短 条 数 无数条无数条 指 示 方 向 南北东西 2、观察纬线 A、在赤道上空观察 B、在南、北极上空观察 3、纬度的划分 经度纬度 通过正 确摆放 观察地 球仪培 养学生 严谨的 科学态 度。通 过观察 记录结 论并列 表比 较,培 养学生 的动手 操作、 动眼观 察能 力。 通过绘 制纬 线, 将立体 图转化 为平面 图,培 养学生 的转换 能力。 通过列 表比

七年级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第2课时)

第2 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纬线和纬度 1.图中四点中,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地理活动课上,小明对纬度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在地球仪上,赤道是0°纬线 B.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S”表示 C.南极和北极分别是90°S和90°N D.以赤道为界,纬度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3.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A ) A.0°纬线 B.0°经线 C.地轴 D.南极点 4.下列纬线分布在南半球的是( A ) A.20°S B.赤道 C.80°N D.66.5 经线和经度

5.关于经线和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0°经线和180°经线各只有一条 B.表示东经的符号为“W” C.东经都位于东半球 D.经线长度与经度大小相关,经度越大,长度越大 6.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C ) A .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小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7.东半球是指( C ) A.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 B.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 C.0°W向东到160°E之间 D.0°W向西到160°E之间 利用经纬网定位 8.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请在下图经纬网上找出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9. 小明家住北京,在关于家乡的位置描述时,粗心的小明把北京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东经116°,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几处( B ) A.1 处 B.2 处 C.3 处 D.4 处 读“经纬网局部图”,回答 1~2 题: 1.根据地球仪的形状判断,实际距离最短的是( A ) A.ab B.cd C.bc D.ad 2.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ad 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C ) A.30°E B.150°W C.150°E D.30°W 3.据图判断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课后作业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的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实际上是一条经线。180°经线的东侧是() A。东经B。西经 C.北纬 D.南纬 3。南纬自北向南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 C。先高后低ﻩ D.没有变化 4。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在下面经纬网图中,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ﻩD。④ 5.一个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出发点的旅行方向是()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南行④向北行 A。①②ﻩB。③④ﻩC。①④D。②③ 6。能与90°E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A。0°B。180°ﻩC。150°W D。90°W 7.北京位于(40°N,116°E),那么北京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ﻩD。南半球、东半球 8。下列图中阴影区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ﻬ

读图,完成第9~10题。 9.甲点位于() ①东半球②南半球③西半球④北半球 A。①②ﻩB。②③ﻩC。①④D.③④ 10.乙点的经纬度是( ) A.10°N,170°W B.10°S,170°W C。10°N,170°ED。10°S,170°E 11。同学们在地球仪上研究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你能帮助他们解答吗? (1)王磊:我发现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至180°和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至180°,经度的度数变化有一定规律。这规律是什么呢? (2)张丽:我发现本初子午线与180°经线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圆圈,还能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还有没有其他的两条经线可组成圆圈呢?请你举几个例子。 (3)李晔:东西半球的范围,我怎么也没弄明白,你能帮我归纳一下吗? ﻬ ★12。读经纬网图,关于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2.举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4.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来认识。 5.借助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列表比较法等了解经纬线,并比较和归纳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 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六分钟读懂宇宙138亿年历史》,了解地球的今世前身。说明人类对地球从未停止过。 探究:引出先人对地球形状的认知。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演示]动画演示“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地球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

[提问]地球真正的形状应如何描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合作探究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板图]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你们可以照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的答案,如果有优秀作品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有个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讲解]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即6371千米。 [应用强化]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讨论回答) [承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要了解它的面貌,但是,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情况、形状、球面上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板书]二、地球仪 [演示动画]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 [教师引导归纳]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学生观看:地轴、两极的空间位置) [设计意图]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冲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讲解]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作为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容易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以致放弃对整个地理科目的进一步学习。因此,本节课程设计应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纬线的特征及纬度的划分规律,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 2.知道经线的特征及经度的划分规律,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 3.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 2.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定位。 难点: 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相关资源 素材库中【知识解析】经线和经度图 素材库中【地理地图】东西半球的划分动画 素材库中【知识解析】经线和经度微课

素材库中【活动设计】经线和纬线PPT 素材库中【活动设计】判读经纬度 素材库中【知识解析】认识经纬网微课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 承转:那么地球那么大,我们如何定位区分地球上的每个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经纬网。 【新知讲解】 一、纬线和纬度 活动1:了解纬线和纬度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下图,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 (1)赤道的含义是什么,在图上指出哪条线是赤道。 (2)什么样的线是纬线?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学生自主学习,分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得出答案: (1)赤道是指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点所组成的大圆圈。 (2)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都是纬线。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南、北两极点处的纬线缩成一点。 多媒体展示“纬线和纬度”图和播放“南北半球的划分”动画。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南北半球的划分动画)提问: (1)如何区分每一条纬线? (2)如何划分南、北半球? (3)找出特殊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