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经线和经度》教案

七年级《经线和经度》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经线和经度”教案

授课人:郴州市十五中谢武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

4.运用经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东西半球位置;

5.了解经纬网的作用,能在经纬网上判读出某点的经纬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地球仪,掌握经线的特点;

2.通过读图、析图掌握经线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某点经纬度位置的判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经线的特点,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

3.运用经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东西半球的位置;

4.经纬网上某点的经纬度的判读。

教学铺助工具:多媒体、地球仪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帝国号”轮船遇险片段。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由于准确地向海上救援中心报告了经纬度位置,“帝国号”轮船最终成功获救。设想一下,如果该轮船只报告了所在的纬度位置,它能及时成功获救吗?

学生:不能,必须还要报告经度位置。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纬线和纬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经线和经度。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经线和经度)

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互助共赢

1、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20----P23页,完成学案第1——6小题。

定义

(板书:一、经线特点)

2、教师讲解本节课全班分组竞赛的有关规则:

①.全班共分为六个小组;

②.本节课的问题类型有抢答题、风险题、能力题等。风险题每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能力题每答对一题加2分;在答题时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思路清楚,回答准确则双倍加分;

③.下课前统计结果,分数最高组获胜。

[过渡:希望每个小组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位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答:准备好了。)小组竞赛正式拉开序幕。]

3、每组抢答学案第1——6小题。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纬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那么经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二)一起动脑,寻找规律

1、教师出示“经线和经度的分布图”及思考题:①东经和西经以什么为界?

②经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学生读图思考,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进行指导;

定义

(板书:二、经度划分)

分布规律

3、学生抢答东西经的界限,并汇报每组讨论出的经度的分布规律;教师进行点评、小结;学生抢答简化平面经线分布图的经度分布规律。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得知,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圆,那两条经线是不是一定能组成一个圆圈呢?(生:能或不能)请大家伸出双手,跟着我一起来验证(教师左手、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各弯曲成半圆代表一条经线,演示只有在相对的情况下两条经线才能组成一个经线圈。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演示。)那么相对的两条经线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一个经线圈呢?]

(三)慧眼识珠,分享智慧

1.教师动画演示地球仪上相对的两组经线圈:0°经线和180°经线,60°W和120°E;

2.学生仔细观察,寻找规律;

[过渡(教师手拿经纬仪讲解):实际上在地球仪上经线圈有无数条,沿着任何一条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在学习纬线和纬度时我们知道,沿着赤道把地球横向剖开可以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如果把地球沿经线圈纵向剖

开则可以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东西半球是沿哪条经线圈把地球剖开的?东西半球的范围是什么呢?]

(四)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1.教师出示“东西半球划分范围示意图”及思考题:①东西半球为什么不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限?②东半球的经度全部是东经吗?西半球的经度全部是西经吗?③说出东西半球的范围。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组进行指导;

(板书:东西半球的划分)

3.学生举手抢答,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

①学生上台指图解释不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划分东西半球的原因;

②学生上台根据“东西半球划分范围示意图”指出东半球中的西经度和西半球中的东经度。(教师提醒学生用词的准确和严谨。)

4.教师出示“简化经线及经度排列分布示意图”,学生读图指出东半球由哪些东经和西经组成,西半球由哪些西经和东经组成。教师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做“手指操”,以加深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区别

教师演示,学生一起做:①右手画一个大圆表示赤道,左手在赤道上下画多个小圆并同时说出纬线和纬度的特点;②左手竖直代表本初子午线,右手在本初子午线东西两边各画多个半圆并同时说出经线的特点和经度的划分。

[过渡(教师手拿经纬仪讲解):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有多少条?(生答:无数条),它们交织在一起就组成了经纬网。]

(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1.教师出示经纬网图,指出经纬网的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

2.学生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和所在的半球位置;

3.教师分析讲解经纬网某点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方法。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经线的定义和特点,经度划分和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经纬网的判读。

四、练习巩固,能力提升

1.学生活动“我出题,你来答”:每一小组任意写出一个经度(纬度),指定一个小组回答该经度(纬度)位于东西(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要求:①出题的小组必须知道正确答案;②接题的小组必须回答,不回答或答错双倍扣分。

2.假如你是海上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你能迅速准确的在经纬网上找出“帝国号”轮船(北纬40°,西经20°)的位置吗?

五、教师统计小组竞赛结果,宣布获胜小组名单。

初中地理_经线和经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导入】猜谜语:不是篮球和鸡蛋 轻轻一拨它就转 你别看它个头小 载着大江和山川(答案:地球仪) 设计意图:作为初中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轻松简单的谜语导入,提起学生的兴趣,打好这节课的基调。 【作业展评】猜出谜底地球仪后,点评两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作品,指出他们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计入小组加分。 设计意图:有效适度的课堂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拥有积极昂扬的学习情绪。 【复习与回顾】回顾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教师手持地球仪,引导同学们说出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轴,并对纬线的特点以及纬度的划分进行复习总结,进而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经线和经度》。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经线和经度 一、认识经线 【教师活动】在地球仪上标出任意两条经线,观察他们和南北两极有什么关系? 在地球仪上标出赤道的位置,观察经线和赤道的关系? 【学生活动】说出经线的特点——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赤道,轻而易举的得出了经线的概念。 二、经线的特点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经线的概念,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经线的特点,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总自己小组的结果。 【教师补充】关于经线的长度和指示方向,可以引导同学们把地球仪想象成一个橙子,把橙

子皮切开并展平,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地球仪上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并且指示南北方向。 设计意图: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便于理解,轻松有趣。 【教师提问】如果一位探险家从地球某点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一直向南,他能回到原来出发的位置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解释原因,因为经线是半圆,要想回到原来的出发点需要走一个整圆,那就不是同一条经线了。 【教师补充】如果沿着同一条纬线一直向东?可以回到出发的地点吗? 设计意图:举一反三,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原理,而非死记硬背。 【教师过渡】讲完了经线,来对比一下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答对小组加分。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经线和纬线的相互关系学生归纳起来有些难度,特别是经线的相互关系容易答成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这里要求归纳的是经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板图的方式把关键点标出,帮助同学们建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三、认识经度 【教师提问】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怎么区分无数条经线。提示同学们回忆一下区分无数

【教学设计】《经线和经度》精品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经线和经度)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1、课标内容: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课标解读:要能说出经线和纬线,就要让学生明白经线、纬线的 概念和特点;要能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就要明白东西经、南北纬的 分界线以及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并运用相关知识判断南纬、北纬、 东经、西经。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经线和纬线”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包括经纬线的概念、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特殊纬线及经线圈等知识点。由于概念和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讲,先讲较简单的纬线,再讲难度较大的经线。 (二)“经线和纬线”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经纬线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基础,它会渗透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学习之中。对于刚学地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节知识难度较大,突破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至关重要。 就这节而言,经纬线是学生认识地球仪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等知识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七年级学生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习惯于机械记忆。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阶段,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

能力还较差。因此,在教学时要运用地球仪、板图、简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各种启发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地理知识,还没有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较差,不懂学习地理的具体方法,因此,这节课需要较细致地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三)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共性是年龄偏小,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地理有较强的好奇心,学习地理的热情较高。 (四)学生间的差异 教学时要尽量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设计理念: 这一节课主要是依据初中地理新教材,突出实践性和探究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拔、评价在后的原则。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己掌握知识,并逐步培养和形成地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知道:经线的意义及特点;经度的划分。 2、应用: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得出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和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团结互助的情感。 六、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确定依据:教材、课标、学情和教学实践经验。 (一)教学重点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地理七年级上册《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地理备课教案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学科 七年级上册单元 第一章第 一节地球和地 球仪 课题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 纬网定位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3.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重点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经纬网等初步概念的掌握。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以下是主要是重点内容。有些有关师生双边活动的内容略) 一、复习(提问) 1.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 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3. 什么是两极? 4. 我们看地图时怎样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一对科学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用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我们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就是看它的经纬度,那么,什么是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2.新课 ⑴.纬线和纬度 ①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②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在南北极缩成一点。纬线指示东 西方向。 ③纬度: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 标定出不同的度数,这就叫做纬度。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纬度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 ④低、中、高纬度划分(略) ⑤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活动: 1. 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图1.8,说明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 ⑵.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 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②.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是经线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 度,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180°线是东西经重合线。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③.东西半球的划分:我国和很多国家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 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用这个经线圈为界来划分,穿过的陆地少。)

经线和经度教学设计

培养思维启迪智慧 七年级地理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 设计人:李小艳执教人:李小艳教学预设时间:9月13日 一、教学目标(适当使用思维导图): 二、重、难点: 1、经线的特点 2、经线的分布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判断 三、教学过程: 1、温故、导入: 温故: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记忆时间,然后提问事先设计好的 几个问题:如:①纬线的长度、方向、形状;②纬度的分布规 律及字母表示;③板上画图让学生当堂训练;④南北半球的划 分等。 导入: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同时比划着上节课学习的纬线,然后 问学生,和这些纬线垂直的线是什么线?它们有什么特点?分 布又有怎样的规律。 课前修订或操作 注意事项

2、自学: 用思维导图展示本节课的自学目标,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研读课本p7-8的文字、图和地球仪完成自学任务,此时教师到小组巡视,查看学情,为点拨提供线索,如果遇到个别的随时给学生点拨,点拨时注意不要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点解题的突破点,让学生去思考解题的思路,此时,教师还要确定展示环节的人选,还要确定让学生展示是为了确定标准答案还是暴露问题,关注学生在自学环节偷懒现象,让学生都有事可做,都忙起来,还要关注哪些学生对于探究的问题掌握得比较透彻,便于引导他们给其他同学讲解。4、合作探究(教学点拨): 组织学生讨论有难度的两个问题:经度的分布规律及东西半球的划分、判断,然后找学的比较好的学生在组内展示交流成果,此时教师到组内去观察和点拨,最后总结学生普遍没有解决的问题,东西半球的判断在班内进行讲解。 5、课堂检测: 四、教学反思: 由于有纬度学习作为铺垫,所以经线和经度的学习推进较为容易,在前面的个别班级还给学生详细介绍了能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的两条经线的关系,但发现效果不好,反而造成学生的负担,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应慎讲,可以碰到具体题目的时候再讲。

2.1认识地球--经线和经度教案山东省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 地理学科教案总课时:第7课时课题第一节认识地球(3)——经线和经度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掌握经线特点及经度的划分,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2,记忆特殊经线的名称及度数。 教学重点经线特点及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特殊经线的名称及度数。 教学难点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方法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学 主备内容二次备课 一、互助互查 预习新知一、复习提问: 地球的真实形状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轴、两极、纬线及方向、纬线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出示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导学提纲: (1)、读图2—12,掌握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2)、读图2—13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3)、理解经度的划分及表示方法。

(4)、读图2—12识记特殊经线的名称及度数。 二、合作探究 点拨解惑1、师友释疑: 观察地球仪,师友交流自学情况。 2、教师释疑: (1)经线的特点: 形状半圆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 位置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出示经线在不同角度观察的图形: (1)(2) (3) (2)经度的分布规律: 度数向东递增的为东经, 度数向西递增的为西经。

(3)特殊经线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知识梳理 巩固提升1、教师点拨: 教师引领师友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提纲。 2、师友巩固: 师友结合知识提纲查缺补漏,复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师友互相提问检查,教师抽查。 四、习题反馈 学法指导1、当堂检测: 师友结合教师出示的综合性练习题进行当堂检测,独立完成。 2、拓展提高: 教师出示检测题的答案,师友互批互改互进。教师结合检测题进行重难点、易错点的讲解和学法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经纬线经纬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 “经纬线与经纬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的地球仪部分从静态的角度研究地球和地球仪,为后续课程——“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分。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仪上经、纬线和经纬度等知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学生合作互助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本节课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小活动,而学生则紧紧围绕地球仪与地图,在课堂上通过“发现问题一互助合作一探究学习一成果分享一集体评估”五个环节,完成学习任务,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学习经、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②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①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与纬线进行对比分析。 ②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③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②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①了解学习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②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把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开放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二)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一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一纬线和经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教案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 【教学目标】 1.认识经纬线的含义、特征,经纬度的划分。 2.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记住特殊的经线与特殊的纬线。 【教学重点】 经纬线、经纬度的特征与划分。 【教学难点】 经纬线、经纬度的判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地球仪,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太大,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仪 【自主探究】 学生每人一只小地球仪,摆放在书桌上,观察地球仪,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什么是地球仪? 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2.指一指:地球仪上都有些什么? 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讨论1:地球仪上有地轴,真实的地球有没有地轴?(无) 讨论2:在宇宙中,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什么方向?(北极星所在的方向) 讨论3:地球上的最北点、最南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北极、南极) 讨论4: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或南极,其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南方向、北方向) 【动手活动】 学生用乒乓球、铁丝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注意思考:地球仪的地轴与地球仪的底座(或桌面)的夹角为多少度?(66.5°) 学习活动二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特征 【自主探究】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6—P7页内容,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想一想: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填入后面表格的空格线上。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2)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 (4)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5)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6)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7)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8)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9)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经线和经度教案

经线和经度教案 教案标题:经线和经度教案 教案目标: 1. 理解经线和经度的概念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2. 能够使用经线和经度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3. 掌握如何使用经线和经度来计算时区和计算时间差。 教学准备: 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地图或投影仪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4. 计算器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展示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向学生解释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位置如何进行准确定位。 知识讲解: 1. 解释经线和经度的定义:经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也称为纬线;经度是连接地球东西两极的线,也称为经线。 2. 通过地图或投影仪展示经线和经度的分布,让学生理解它们是如何划分地球表面的。 3. 解释经线和经度的测量单位:经线的单位是度,以0°至90°的方式测量;经度的单位也是度,以0°至180°的方式测量。

4. 强调经线和经度的重要性:它们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位置的坐标系统,帮 助人们进行导航和计算时间。 示范操作: 1. 选择一个地球上的位置,例如首都城市,指导学生确定该位置的经线和经度。 2. 带领学生使用经线和经度来计算时区。解释不同经度上的时间差,并展示世 界时钟以帮助学生理解。 3.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或工作表,让他们通过计算经线和经度来确定其他地理位置,并计算时间差。 巩固练习: 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地理位置,使用经线和经度来确 定该位置,并计算与其他地方的时间差。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研究不同国家或城市的经线和经度,并比较它们的时区差异。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航海和航空导航中经线和经度是至关重要的。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工作表,评估他们对经线和经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拓展资源: 1.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地图软件或在线地图工具,让学生实际操作和探索经线和 经度的使用。 2.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地理学教材或在线资源,深入了解经线和经度的应用和

七年级《经线和经度》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经线和经度”教案 授课人:郴州市十五中谢武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 4.运用经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东西半球位置; 5.了解经纬网的作用,能在经纬网上判读出某点的经纬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地球仪,掌握经线的特点; 2.通过读图、析图掌握经线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某点经纬度位置的判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经线的特点,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 3.运用经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东西半球的位置; 4.经纬网上某点的经纬度的判读。 教学铺助工具:多媒体、地球仪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帝国号”轮船遇险片段。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由于准确地向海上救援中心报告了经纬度位置,“帝国号”轮船最终成功获救。设想一下,如果该轮船只报告了所在的纬度位置,它能及时成功获救吗? 学生:不能,必须还要报告经度位置。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纬线和纬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经线和经度。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经线和经度) 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互助共赢 1、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20----P23页,完成学案第1——6小题。 定义 (板书:一、经线特点) 2、教师讲解本节课全班分组竞赛的有关规则: ①.全班共分为六个小组; ②.本节课的问题类型有抢答题、风险题、能力题等。风险题每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能力题每答对一题加2分;在答题时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思路清楚,回答准确则双倍加分; ③.下课前统计结果,分数最高组获胜。 [过渡:希望每个小组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位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答:准备好了。)小组竞赛正式拉开序幕。] 3、每组抢答学案第1——6小题。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纬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那么经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二)一起动脑,寻找规律 1、教师出示“经线和经度的分布图”及思考题:①东经和西经以什么为界? ②经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学生读图思考,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进行指导; 定义 (板书:二、经度划分) 分布规律 3、学生抢答东西经的界限,并汇报每组讨论出的经度的分布规律;教师进行点评、小结;学生抢答简化平面经线分布图的经度分布规律。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得知,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圆,那两条经线是不是一定能组成一个圆圈呢?(生:能或不能)请大家伸出双手,跟着我一起来验证(教师左手、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各弯曲成半圆代表一条经线,演示只有在相对的情况下两条经线才能组成一个经线圈。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演示。)那么相对的两条经线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一个经线圈呢?] (三)慧眼识珠,分享智慧 1.教师动画演示地球仪上相对的两组经线圈:0°经线和180°经线,60°W和120°E; 2.学生仔细观察,寻找规律; [过渡(教师手拿经纬仪讲解):实际上在地球仪上经线圈有无数条,沿着任何一条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在学习纬线和纬度时我们知道,沿着赤道把地球横向剖开可以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如果把地球沿经线圈纵向剖

七年级地理上册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时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比较和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1.经线和纬线特点、纬度和经度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网读出经纬度,会判断半球、低中高纬度。利用经纬网读出经纬度,判读东西半球。地球真的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够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活动一:认识纬线活动程序:忆旧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忆旧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一学过的关于如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自主学习、交流探讨学生活动1:运用地球仪结合图1.6观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纬线的特点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结合旧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纬线的学习一定结合地图,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活动二:纬度的划分学生活动2:读图1.6(纬线图),观察思考以下问题: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学会读图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纬度数值的起点?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

什么规律?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在图中标出南北两极点和纬度值)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请同学们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低中高纬度的范围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图1.8)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纬度的判定方法活动策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纬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活动三:认识经线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1:运用地球仪结合图1.9观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经线?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在地球以上观察)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经线的特点。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结合旧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经线的学习一定结合地图,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活动四:经度的划分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学会读图。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2:读图 1.9(经线和经度),按照我们学习纬度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到0经线。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教案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教案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的地球仪部分从静态 的角度研究地球和地球仪,为后续课程——“自然地 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 的基础部分。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仪上经、纬线和经纬度等知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学生合作互助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本节课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小活动,而学生则紧紧围绕地球仪与地图,在课堂上通过“发现问题—互助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分享—集体评估”五个环节,完成学习任务,并从 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学习经、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②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①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与纬线进行对比分析。②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③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②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①了解学习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②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把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开放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二)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上册 经线和经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经线和经度 NO。3经线和经度学案设计 1.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读图法、讨论法、比较法、列表归纳法 一、独学: 通过阅读教材P7-8和图1。9归纳经线的特点: 1.概念:连接_______两极,并且与________垂直相交的________ 形状:________ 2.特点长度:________ ﻩ指示方向:________方向 3.一个经线圈由条经线构成. 二、互学: 小组成员之间读图1.9,讨论完成下列问题:经度的划分和特点 以东为东经,字母代号______ 1.划分:以0°经线为界 以西为西经,字母代号______。 2.最大数值:______ 变化规律:从______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__ __。 3.观察地球仪:180°E和180°W是一条经线吗? 三、质疑 1.经线与纬线之间的关系:; 2.0°经线的意义: 3.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特 点:。

四、点拨:经线特点 形状 指示方向 度数划分 长度 分布 数量 反ﻫﻫ馈五、小结: 经 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①形状都是();②长度都( );③指示()方向。 经 度 划分从( )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 )表示;向西为西经, 用字母( )表示. 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 )越来越大为西 经。 重 要 经 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 的分界线 180°经线:既是180°E ,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经线. 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 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0°(向东)——160°E ; 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180°(向西)——160°E 六、拓展: 1.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150° 60° 90° 120° 180° 150° 120° 90 ° 60° 30° 0° 30° 东经 西经 西经 东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 2 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发问: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如何描绘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差别。 导入新课,教师叙述:经过地球仪我们能够认识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 的地点及散布情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略的地球仪,请大家取出来,并在小组中沟通展现。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现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现,随后进行鼓舞性评论,并 取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发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同样和不一样 呢?同样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一样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边有好多点 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日,我们一同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 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现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归纳什么是 纬线。 学生归纳,教师增补说明: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 1.分别请几位同学登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划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同学。 (评论活动结果) 教师发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色?(展现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 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虑并回答。 板书: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色: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②每条纬线 都是一个圆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 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察看所画的纬线能否切合以上特色。 过渡:大家依照方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色,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 同? 活动: 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结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指引:与纬线对比,经线的特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 2.经线 (1)定义:连结南北两极而且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 (2)特色: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②每条经线都 是半个圆③经线的长度所 有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色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能够 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差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立了不一样的度数,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认识纬度。 教师指引:第一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川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常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察看地球仪或课本第 6 页,图 1.6 并回答。

初中地理_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1课时 经线和经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之经线和经度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为: 1.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经度、纬度。 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利用地球仪,找出经线,说明经线的特点; 2.观察地球仪,说出经度的划分及其变化规律; 3.观察地球仪,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之经线和经度学情分析 对于地球仪,学生见的比较多,甚至有的每个孩子家里家庭都有,但大多停留在把玩的层面,很多学生对于地球仪的更多功能和用途了解不够。所以,在上一节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后,本节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对地球的更进一步科学认知。由于七年级学生空间思维还不够强,经纬度的划分及特点和经纬网定位、东西半球的划分对他们来说将会感觉很难。 就认知特点而言,初中阶段是学生观察的自觉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学生适合接受可参与、触摸的直观性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本阶段学生学习的障碍主要体现在空间概念较弱,善于形象思维。利用活动,感同身受,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图解 东西半球 界线国际上统一使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考虑因素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 合作学习人 工 模 拟 合作方式所有同学按照胸牌度数模拟站在赤道上围成一圈 观看要求观看老师播放的活动要求(大屏幕动画演示活动步骤) 环节步骤带胸牌扮经线→抬起头看极点→找位置规律现→人工模拟破难关 观察 体验 分析 总结 人体模拟地球表面的经线 第一步——戴上胸牌 第二步——观察发现,找准位置。 第三步——发现经度变化规律 第四步——分区站立 第五步——寻家园 第六步——找朋友 第七步——二人分半球 活动 发现 自我测评选择题(请选出一项你认为符合题意的答案) 1.该模型名叫__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上的经线……………………………………………() A.自成圆圈 B.长度都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总共有180条 3.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0°和180° B.20°E和160°W C.20°W和160°E D.暂且不确定 综合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0° 180°180° ()经区()经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线和经度》导学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2节海陆的变迁 第二课时:经线和经度 课题:经度和纬度课型:新课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经线的含义,理解东经、西经,熟记其字母标识。 2、掌握经度和纬度的标度规律,弄清经纬度的区别。 3、记住东西的划分界线,熟练掌握半球划分原理。 4、掌握经纬线、经纬度之间的区别 【学习重点】 经度和纬度的标度规律 【学习难点】 东西半球的划分及运用。 学习内容及过程学法指导一、自主预习(依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完成基础知识储备,并在教材上做好重 点勾画。)——5分钟+1分钟 要求:前5分钟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并强化认识地球仪,后1分钟学生间(结对 成员)相互更正。 基础知识储备 学习任务一:结合地球仪,掌握经纬度的标度规律。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与纬线的线叫,经线指示方向. 2、0°经线又叫_____________ ,它位于英国_________天文台。 3、0°经线以东叫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0°经线以西叫________,用字母 _____表示;最大经度为__________ 。 4、任意两条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且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学习任务二:阅读P7内容并结合地球仪,弄清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是________,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交流(⑴、小组成员根据已有知识,深入探讨以下问题,突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⑵、组内合理分工,总结知识要点,作好汇报准备)——10分钟 探究一:请写出A、B代表经线的 经度:A_________ B__________ 由图可得知经线的形状是 探究二:根据已知知识,并结合教材图1.9 从经度的标注、经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经度的 特点。学法指导利用零度经线区分东经西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