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

陆丙甫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在语言学研究方面贡献卓越,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归纳了陆丙甫语言学研究中词汇、句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其在中国语言学语法及其词汇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其汉语语音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论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陆丙甫先生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述。

【关键词】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语法;词汇;语音

一、前言

陆丙甫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其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广,主要包括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以及语言教学等方面。陆丙甫在语言研究方面的贡献比较卓越,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欲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陆丙甫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

二、陆丙甫语言学研究分析

通过分析陆丙甫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知其主要成就主要涉及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以及语言教学等五个方面。对于每个方面,本研究将分别评述。

(一)语音方面

陆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汉语语音描述,汉语语音与心理节奏,现在诗歌声律中的声调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丰富了汉语语音理论,特别是汉语语音描述与诗歌声调理论。但陆的研究只是从微观层面研究汉语语音,却未将汉语语音与国际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未能从宏观上把握汉语语音。具体评述如下:

陆(1982)以为,语音描述应该因目的而有所不同,要区分研究

性的和教学性的。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应该把跟教学无关的一些传统的研究性描写加以简化和修改,使学生更容易直接把握需要掌握的关键所在。另外,陆从语音标准与心理节奏,汉音节化倾向的心理基础,近义词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拼音的阅读心理。但陆的研究并没有涉及汉人理解汉语的心理过程,这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深入。

陆在汉语诗歌的声调方面也有涉及。经过研究,陆(1982)以为,新诗宜用去声、非去声的对立来取代平仄的对立。

(二)词汇方面

词汇方面陆丙甫涉及的的面要广一些,主要集中在词本身、动词、名词、短语以及个别词的功能地位以及兼类问题。其中陆对名词动词的兼类问题研究比较透彻,其他方面的研究很宽泛却不精。下面将具体评述。

有关词的地位和判别,陆主要从“短语本位”的角度进行研究。陆(1992)以为短语本位虽比词本位有很大改进,但是短语本位的一个缺点是短语里还有短语,较大的短语有较小的短语构成,那么构成句子的是哪一层短语呢?短语本位在这一点上并不明确。最后,陆(1992)明确了短语的起点是词,词不仅应在语法分析中留有一席之地,而且应该是关键的一席之地。

陆从宾语指称性强弱的微观角度来研究及物动词的分类。在陆(2009)看来,一般被看作典型”准谓宾动词”的”进行”类动词,实际上是”假谓宾动词”,充当其宾语的,除了”名动词”外,还可以是”仪式、手术”等名词;并且名动词在”进行”后所落实的是名词性。由此为起点,可以建立一个”谓宾”指称化”名物化程度的连续统。

汉语词典标注词性的工作中,最难处理和最常遇到的就是动、名兼类的问题。陆提出了两条明确利落的标准:(一)进行+()。(二)名词+()构成偏正结构。两个标准中只要符合一个就可看作兼有名词性,绝大部分名动词能同时满足两个标准。

陆还从数目短语角度来研究词汇。陆(2002)认为,有关汉语的主语不能是不定指的规则,在陈述事实的句子中,主语至少是特指的。

陆(2002)还指出对于一个在不同位置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成分,我们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一是仅仅把这种区别归结为外部结构环境的不同,二是还要进一步把这种不同落实为这个成分本身的内部结构的不同。而陆(1988)认为使用“已经”句和使用“曾经”句所依据的“语境”和“预设”是不同的。

陆另外一个研究词汇的角度是汉英“事件名词”。陆(2012)指出表示复杂社会事件名词在两种语言中基本相似,它们构成了事件名词的核心成分。而非核心的其他类型的事件名词在两种语言中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陆并没有对产生很大区别的原因做出详尽的分析。

陆还对助词“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陆(2003)看来,“的”的基本功能是语义平面的描写性,其区别和支指称功能是语境中描写性派生出来的语用功能。陆对“的”的分布做了详尽的分析。

(三)句法方面

在句法方面,陆主要研究了蕴含关系、汉语句型系统、优势顺序的普遍性、语序优势的认知以及主干成分分析法等方面。陆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讨比较深刻,但是涉及的面不是太广。

陆(2010)对当代语言类型学中关于蕴涵关系的”四缺一”真值表进行探讨,指出它所反映的分布格局可以有两种解释模式:基于可能性等级的解释和基于两因素互动的解释。根据“四级量表”导出的优势,虽然本身不是解释,却为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启示。

句型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陆(1993)就如何把句式动态变换研究的成果溶合进句型描写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理想的句型

系统应该既不太深,又不太浅,而以适中为好。因此,整理句型时,首先要考虑内层成分。

陆(2010)分析了制约人类语言语序的“整体―部分”优势顺序,以及由此引申的“整体受影响”的成分更易前置和“多量少量”优

势语序的种种表现。陆以为“整体部分”优势顺序对于人类语言结构的深远影响和普遍意义是当代语言学的重要语序共性之一。这条语序共性极大的提高了语言“共性度”指数。

陆(2005)认为语序优势主要跟语言单位的可别度

(identifiability)有关:其他一切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越是符合可别度等级排列的语序越是占有优势。(四)语法方面陆丙甫在语法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语法的含义探讨与分析根本探讨、汉语语法标点、时间表达的语法差异、汉语疑问词的前移语用限制、语法描写的逻辑形式、组块与语言结构、数量性限制等等。

陆就什么是语法主要参考并翻译了美国语言学家Dan Isaac Slobin 的观点。在语法分析的根本基础的问题上陆(2006)指出语法研究应该以形式意义间的一致性这一最简单状态为起点,然后寻找偏离这种一致状态的原因。

有关语法标点方面。陆(2007)从单引号、双引号的功能转换、专名号的扩大使用,波浪线与竖线的运用,省略号的简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陆(2007)还指出汉字文本要与时俱进。陆的分析对于文本的改进具有使用价值。

陆(2007)认为这条共性成立的可能性很大。这条共性意味着时间状语具有比宾语更大的前置倾向。

陆(2003)分析徐烈炯、刘丹青(1998:97一101)提出的疑问性话题,指出导致疑问词前移的主要因素,跟汉语中许多成分的前移的原因一样,也是较大的可别性(identifiability),而不是焦点性。这跟英语中的疑问词的焦点性前移不同。

陆(2010)在语法描写方面探讨并展示了语法描写的逻辑形式,并以实例分析说明了如何在逻辑命题内部建立相关性来解释对象并

建立或者验证理论。

陆还从语用和语义角度来研究语法形式的实质。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的推倒过程,陆丙甫指出语义语用语法三个平面中,语义是最基本的,它主要反映结构内的语义关系;语用则主要反应结构内成分跟结构外因素的联系;而语法是兼顾语义和语用的编码形式,是最复杂的。

陆根据短时记忆的限度为/七左右以及短时记忆对“四”的敏感这两个心理学基本现象,对一些语言结构现象进行量化的分析和解释。初步分析表明,一个句子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平均每时每刻要记住4个以上的离散板块,句子就会显得累赘。组块计算为语言单位结构

难度的计量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基本起点。

陆(2003)关心的另一个语法方面的问题是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分词连写实际上是标点符号功能的深化和延伸,它可以增加书面汉语的语法信息。分词连写在提高阅读效率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根据汉语的特点,汉语的分词连写可以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

陆(2012)以为,句法分析的初始起点应该是最简单和最普遍的句法现象。解码(听话和阅读)时的“同步组块“因短时记忆限制所表现出的数量限制符合这一条件,可以作为句法分析的初始出发点。这一数量限制已经语法化为人类语法机制的一部分。

(五)语言教学方面

陆关注的最后一个方面是汉语教学方面,主要涉及对外汉语教学、国内汉语教学。本文将一一评述。

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是陆关注的一个方面。陆(2004),主张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普通话的变体,善于利用其中的资源,从而对某些在交际中实际上不重要的技能要求适当放宽标准。这样就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性内容的教学上,从而达到基础教育开拓文化视野的主要目标。

陆(2005)从兴趣阅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语言是工具,使用语言是最好的学习,国际接轨应该以翻译引进为主方面对语言教学进行了讨论。陆(2005)以为,尽早进入兴趣阅读阶段,坚持兴趣阅读,至关重要。能够做到这一点,掌握一门外语并不难。当然这只是对阅读而言,至于口语听力,那不是知识问题,那是需要熟练的技巧,大量阅读是免不了的。

三、总结部分

通过分析陆丙甫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知其主要成就主要涉及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以及语言教学等五个方面。陆在语音方面的研究丰富了汉语语音理论,特别是汉语语音描述与诗歌声调理论。但陆的研究只是从微观层面研究汉语语音,却未将汉语语音与国际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未能从宏观上把握汉语语音。词汇方面陆丙甫涉及的的面要广一些,其中陆对名词动词的兼类问题研究比较透彻,其他方面的研究很宽泛却不精。在句法方面,陆的研究探

讨比较深刻,但是涉及的面不是太广。陆丙甫在语法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

参考文献:

[1]陆丙甫,王小盾.现代诗歌中的声调问题[J].天津师大学报,1982(6):8587

[2]陆丙甫.“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3(1):1430

[3]陆丙甫.“已经”同”曾经”的区别究竟在哪里[J].语言教

学与研究,1988:5254

[4]陆丙甫.”OV蕴含TV”的功能解释[J].汉语学报,2007(2):5766

[5]陆丙甫.从”短语本位”看”词”的地位和判别[J].汉语学习,1992(6):17

[6]陆丙甫.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J].汉语学习,2004(8):5055

[7]陆丙甫.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两则[J].对外汉语研究,2000(1):2436

[8]陆丙甫.关于建立深一层的汉语句型的刍议[J].语言研究,1993(1):720

[9]陆丙甫.汉英主要”时间名词”语义特征[J].当代语言学,2012(1):111

[10]陆丙甫.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J].语言科学,2003(11):311

[11]陆丙甫.基于汉语指称性强弱的及物动词分类[J].外国语,2009(11):1826

[12]陆丙甫.论”整体部分、少量多量”优势顺序的普遍性[J].外国语,2010(7):215

[13]陆丙甫.论形式与功能统一是语法分析的根本基础兼谈转换语法的一些发展[J].外国语,2006(3):3651

[14]陆丙甫.论蕴含关系的两种解释模式[J].中国语文,2010(4):331342

[15]陆丙甫.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标点改进尝试[J].

北华大学学报,2007(10):4951

[16]陆丙甫.数目短语[J].中国语文,2002:326337.

[17]陆丙甫.语法描写的逻辑形式[J].语言科学,2010(1):3445

[18]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1):115

[19]陆丙甫.语言教学门内谈[J].北华大学学报,2005(6):710.

[20]陆丙甫.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J].南昌大学学报,2003(7):118124

[21]陆丙甫.作为语法分析起点之一的数量限制原则[J].汉语学习,2012(4):313

作者简介:

单全领(1987.04-),男,汉族,山东东明人,硕士在读,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最新【精品】范文

语料库语言学综述

语料库语言学综述 作者:刘美良 作者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1 刊名: 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0,""(2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9条) 1.Chomsky,N Syntactic Structure 1957 2.Sinclair.John Corpus.Concordance Collocation 3.Susan Hunstom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2006 4.Aijmer,K.Altenberg,B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 1991 5.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 2002 6.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 2004 7.何安平谈语料岸研究 1997(5) 8.丁信善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998(1) 9.李文中2003上海语科库语言学国际会议述评 2004(1) 10.粱旭红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综述 2001(1) 11.粱燕近十年我国语料库实证研究综述 2004(6) 12.刘满堂近40年英语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出展望 2004(1) 13.潘永本梁语料库语言学的目的和方法 2001(3) 14.王建新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 1998(4) 15.许家金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 2003(6) 16.卫乃兴专业性搭配初探--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2001(4) 17.卫乃兴语料库语言学的弗斯学说基础 2008(3) 18.甄风超.张霞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趋势瞻望--2003语料库语言学国际会议综述 2004(4) 19.吴菲国内外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述评 2007(6) 相似文献(4条) 1.期刊论文王虹.岳俊发.Wang Hong.Yue Jun Fa书面言语鉴定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3) 书面言语鉴定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打印技术的普及,涉案的不留笔迹的打印文件显著增加,书面言语鉴定技术倍受关注.近年来,运用统计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机词频检索与统计等新技术获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鉴定实践.书面言语鉴定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文件检验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必将在司法鉴定领域发挥更大的功效. 2.期刊论文孙丰果话语分析整合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近60年来.话语分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话语分析要取得长足发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需要人们对其以前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述.对话语分析研究的评述不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角度进行.今后,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从话语分析的哲学转向、心理学转向及整合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等方面展开. 3.期刊论文杨连瑞.Yang Lianrui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和进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发展中应重视其学科性质的科学定位和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本文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进行讨论后,回顾和评述了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理论、普遍语法研究、语言类型学研究到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这一学科研究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对目前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4.学位论文魏琳中国英译旅游宣传材料的语料库分析2006 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变成了一种需要。在我国,旅游英语特别是网上的旅游英译材料是外国游客接触和了解我国的媒介。因此,旅游材料的翻译质量举足轻重。而目前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近年来主要是结合最新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流派之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

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这一理论的弱点是只考虑语言的分化,而没有考虑语言的统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后来他的学生施密特(J·Schmidt)用"波浪说"对此作了修正。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前面提到的"维尔纳定律"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类推"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

对比语言学综述

语言学的性质及其任务研究综述 摘要: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语言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其研究的学者也数不胜数,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帮助人们了解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本文是在详细研究语言学的框架下对语言学的性质及其任务进行综述。其中包括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但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字:语言学;性质;定义;分类;历史 语言学(liguistics)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语言学研究的语言不仅是当今人类使用着的语言,还包括像古代希腊语、古代英语和古代汉语等一些已经消亡的语言。语言学既研究具有悠久文字历史的语言,也研究那些没有文字的语言。语言学概论主要研究语言的基础理论,揭示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其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学 1.戴庆厦在《语言学基础教程》中认为,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程之一,语言学概论主要研究语言的基础理论,揭示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其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2.岑运强在《语言学概论》中认为,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学科,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科学。语言学概论着重在理论对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而这种研究又必须建立在个别的、实际的语言研究的基础上。 3.倪立民在《语言学概论》中认为,语言学只要指的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说话”或“说出来的话”,而是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不可缺少的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分类 1.戴庆厦的《语言学基础教程》研究认为: (1)从研究对象上,有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之分。以个别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叫做具体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藏语语言学等。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普遍现象,为语言研究提供基本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又称一般语言学。它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研究整个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发展、内部结构、分类、研究方法以及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 (2)从研究方法上,可分为历史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历史语言学是采用历史的方法对某种语言不用时期的历史演变方式进行研究,即研究语言的古今演变的原因、结构及其规律,又称历时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个时代的状态、特点,即语言的横断面,进行的是静态的描写研究,所以又叫共时语言学。比较语言学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共同的规律。由于比较的原则和目的的不同,比较语言学还可划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3)从研究范围上可分为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本身,宏观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现象有观的问题,即从综合的角度去研究语言与其他学科有关的现象。 (4)从研究的侧重面上说,可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理论和共同规律。将语言学研究成果用于实际领域的分科,统称为应用语言学。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的文献整理,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分类。不仅只局限传统的汉语方言学,还结合了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以及描写语音学等方面。同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学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地域方言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在这里我们引用袁家骅提出的“方言”定义,“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与民族的统一标准”。 1.研究方向: 关于方言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在《汉语方言概要》中表示方言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言本身的调查,系统地描写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第二,方言和标准语比较。第三,把以上研究的结果,跟该语言的较古阶段比较,揭示这个语言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李如龙则认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可分为横纵两个方面:横向比较是指,就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做横向比较,也就是做结构系统的比较,自然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这些比较,就其同的方面可以概括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就其异的方面可以区别开各方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汉语的共性及其方言的个性。纵向比较则是指,将方言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做比较。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描写研究的一个对象,一个方言就是一个语言单位,是全民性的,有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袁家骅,198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的比较往往立足于自身情况的描写,通过与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的比较来探索出方言系统中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 2.研究历史: 我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第一人,应当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扬雄,他编纂了我国第一本汉语方言词汇比较词典--《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但可惜的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关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往往是依附于文字学、音韵学等学科,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而用现代语言的学科理论、技术方法来调查研究方言更是近七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的。前三十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方言实地调查取证,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大面积的方言调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两广、江西、云川等地的方言著作,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大批语料。到了后四十年,中国的汉语的汉语方言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学者不仅延续前辈开创的方言研究的传统,还接受吸取了海外方言研究的精髓,如桥本万太郎的语言地理类型学、贺登崧的汉语方言地理学,等等。此外,新生代的学者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申,提出一生成语法学、生成语音学来归纳总结汉语方言特点,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与研究历史相关的--汉语方言学史,也是我们应多加以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把汉语方言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罗常培的《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草创的标志。所以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何耿镛先生的《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汉

_现代汉语_历史与社会语言学_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8卷2006年第3期265-271页,北京 《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述评 P.Chen著李晋霞刘云述评 Chen Ping(陈平)《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M odern Chinese:Its H istory and S o2 ciolinguistics)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是供国外的汉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写作目的,作者以还原现代汉语的发展史为目标,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三个方面出发,对自19世纪末至1990年代的现代汉语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翔实、全面的考察,对外国人系统了解现代汉语和汉语的现代化过程极有帮助。 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的,但对于国人而言也很有价值。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现代汉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现代汉语的发展史我们却未必都知道。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汉语拼音化、汉字简化这些“语言运动”的年轻人来说,现代汉语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更是所知甚少。读完本书,这个缺憾会得到很大的弥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学习了这本著作之后萌生了把它介绍给国内读者的想法。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下面择要介绍。 1.现代汉语口语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标准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变异;标准语和方言。 1.1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 在简要回顾19世纪末以前的汉语标准口语的历史之后,作者重点论述了19世纪末以来现代汉语标准口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政府组织或民间自发的振兴中华的运动蓬勃发展,语言改革也是其中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很多方言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在这一现实面前,建立和发展标准的现代汉语,并改革书写系统,就成为汉语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的任务。 受日本的启发,几位知名学者将日本的“国语”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国语被确立为现代标准汉语。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统一国语方法案》通过。由该法案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建立和发展现代标准汉语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1)国语的标准不止语音一个方面,还包括词汇和语法;(2)国语应主要建立在官话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建立在北京话的基础之上,应具有正确、文雅、合逻辑的特点;(3)现代标准汉语不应该只建立在某个单一方言或单一方言群的基础之上,而应包含不同特点,容纳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这些设想和建议成为“国语运动”的基本使命。 本刊网址:htt p://https://www.doczj.com/doc/7a18206811.html, 562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语言学文学综述

语言学文献综述 以1964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9 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社会语言学从诞生至今已近五十余年。为研究语言学的总体发展及其流派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阅读了赵蓉晖的《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白鸽杜敏《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武建国庞人骐《社会语言学及其诸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社会语言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从确立至今只有不到40 年的历史, 但却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极强的发展能力而备受关注。目前, 社会语言学已经和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等一起, 成为许多大学语言学系的核心课程。”在《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中作者认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是由3 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 是社会历史的需要激发了语言与社会问题的研究, 为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其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语言研究的物质条件大大改观, 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调查法和统计法使人们更易于通过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 语言学自身的发展也呼唤着变革的出现, 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社会语言学打破了。”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1.“以拉波夫、特鲁吉尔为代表的社会方言学(或称语言学派、变异学派)”;2.“语言社会学,主要研究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学问题, 其出发点在于把语言问题看作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具体课题包括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言现象、语库、语码转换、语言忠诚、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等, 主要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领域。语言社会学派又称社会学派或社会学的社会语言学 , 是由美国学者费什曼开创的。”3.“交际民族志学,交际民族志学又被译成交际人种志学”4.语言社会心理学5.互动社会语言学。在《社会语言学及其诸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提到“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 而且与其诸邻近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学科常常相互交叉, 互为补充借鉴, 理清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无疑会使我们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社会语言学”。 白鸽杜敏《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中提出在中国,中国古代对语言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主要以荀子为代表,“作为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先驱之一,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名实观’, 主要体现在他的《正名篇》。”“中国近现代有关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就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语言运动而言, 20 世纪曾经掀起过三大语文运动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这三大语文运动以及1934 年在上海掀起的大众语运动在当时社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属于开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热潮,进人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进人2 1 世纪以来的研究,到这一时期,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历20 多年的发展, 本学科研究日趋成熟,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即学科定位更加精确, 研究方法更加科学, 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更加深人细致, 学科发展平台更加完备这一切都说明, 中国社会语言学已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进人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虽然在研究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整体发展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理论的薄弱、方法的简单、内容的偏颇等方面的问题;除了学科定位的问题”“在这20 多年, 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与国际社会语言学界的交流不够, 对于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够, 消化不够, 创新的起点没有建立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因此难以取得较大的进步。”2003 年是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 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在这一年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成立。“从此, 中国社会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概述 这就是综述一下,不过下面提到的名词的都是考过的知识点。 一、定义:什么是语言学?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二、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下面的术语要尽量全都认识,不然做题时可能看不懂选项) 1、Phonetics 语音学 2、Phonology 音位学 3、Morphology 形态学 4、Syntax 句法学 5、Semantics 语义学 6、Pragmatics 语用学 三、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 这个考过的。Parole这个概念是 F. de Saussure(索绪尔)提出的。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所有(语言使用)个体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之总和”,这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Parole 指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它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 四、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这个也考过的。考过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就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的那道题) 1、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2、The regulatory function 3、The heuristic function 4、The interactional function 5、The personal function 6、The imaginative function

7、The informative function 五、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 这个也考过的,这五个特征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提出。 弱弱地说一句:如果真的在临时抱佛脚,那就不要管这五个术语的具体含义了,只要能强行记下来应付考试就是了。>_< 1、Arbitrariness 任意性 2、Productivity 多产性 3、Duality 双层结构 4、Displacement 移位性 5、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性 六、语音学和音位学 (一)语音学 Phonetic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1、三大分支 (1)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 (2)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3)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 2、辅音和元音(这个考过的,考过二者的区别) (二)音位学 Phonology: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1、三个术语 (1)Phone音素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综述

[摘要]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他的语言学思想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思想;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从索绪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来看,他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内部和外部等二元哲学思想以及系统观、符号观、符号任意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形成过程中,之前或当时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从各自不同的路径影响着他对语言本质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潜心研究。索绪尔作为一名语言学家,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之前或当时的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对索绪尔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比较大的语言学家主要有辉特尼、洪堡特和赫尔曼·保罗。索绪尔在很多公开场合承认美国历史比较语言学家辉特尼对欧洲语言学的影响,并高度评价他对语言学的贡献:“为了强调语言地地道道是一种制度,辉特尼正确地坚持符号的任意性,这样就把语言学纳入了正确的轨道。”辉特尼发现了符号的“任意性”,但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地位,索绪尔最终发展了他的理论并把“任意性”确定为符号的基本原则,所以,索绪尔符号任意性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辉特尼的语言观。

索绪尔在德国学习了五年的时间,对他语言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语言学家是德国洪堡特。在对语言系统问题的探索上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产生影响的另一位语言学家是德国的赫尔曼·保罗,他的《语言史原理》中提出的“状态与历史的差别”被认为是索绪尔共时观的直接来源。索绪尔把二元对立的偶值性看作是语言系统无处不在的基本结构原则,他以一系列的二分思想来构建他的整个理论框架,所以人们称他的语言学理论是内涵意义上的语言哲学。一般来说索绪尔的学说又被叫做“符号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康德是亚里士多德的接续者,所以索绪尔的语言学哲学思想和康德哲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索绪尔德国的留学生涯使他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并开始思考语言学的本体问题。1880年他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并任教于巴黎高等研究学院,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梳理和整合他的普通语言学思想并透出雏形。在思考语言本体问题时,他受到了法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等人的启发。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这一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当时的主要思潮之一,索绪尔无疑是在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这一语言观的。在法国学术界,索绪尔被公认为法兰西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语言中的一切,包括它的物质的机械的变化,比如声音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的。”因此,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心理学就有了不解之缘。从他心理观的形成来看,有三种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 Schools of Linguistics: some random thoughts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 为何要讲流派问题? 我主张,进入一个研究领域时,第一要宏观,第二要对思想(ideas) 感兴趣。 宏观:做研究,别一下扎到一个小领域、小题目里去,那样会见木不见林。 了解宏观背景,让你不失迷方向。 对思想、哲学理念感兴趣,比只对纯技术性的东西感兴趣,更有意义。技术是手段,提高认识是追求。 1. 区分流派与分支 1.1 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影响, 往往有历史视角。(它未必对领域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论述。) Schools refer to trends of thought, with their representative figures, works, unique ideas, methods and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1.2 分支多指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可能多个流派都对它有过贡献。 (Branches refer to areas of study, with their classics,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often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 1.3 历史视角和共时视角一起可以画出一个十字, 像一个坐标.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will form a cross, which like a coordinate. Distin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Branches 1.2 语言学的分支: Branches: 从内部分:语音学, 音系(位)学, 词汇学, 形态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Distinction from within: phonetics, phonology, lexic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 pragmatics (?) 从外部分: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Distinction from without: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computation linguistics, neur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cultural linguistics, corpus linguistics, etc. 大分类: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1.3 语言学流派: 传统语法(600BC—18世纪)traditional grammar; 历史语言学(19世纪100年) historical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开端(索緖尔, 20世纪初)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linguistics; 欧洲功能主义(20世纪20-50)European functionalism 伦敦学派(1940—50)The London School; 系统功能语法(1960—现在)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1930—50) American structuralism 美国转换生成语法(1957—现) Chomsky’s Generative Grammar 认知语言学(today)Cognitive linguistics

中文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翻译,作为一种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大利著名翻译学家玛提欧·利奇(Matteo Ricci,1552)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他翻译的《几何原本》带给了当时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GoranMalmqvist,1924)曾经说过:“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由此可见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具体可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而口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口译活动日趋频繁,在这种新形势下,口译研究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口译成为了翻译专家们的研究重点,并且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之一就是法国巴黎释意派理论,其核心假说“脱离语言外壳”对实战口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与此同时,通过研究释意学派理论对于会议口译的指导意义,从而延伸至高校课堂教学,提升口译教学质量,同时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释意学派理论认为,“口译是翻译的基本形式(勒代雷,1990),因而应该是翻译的首要对象。”因此,口译,尤其是会议口译,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下面先以国外的相关研究和观点为例。西方口译研究以会议口译的研究最为系统(肖晓燕,2002),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四个明显的阶段性: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初的初级研究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初期的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 年代中期的从业人员研究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开始的蓬勃发展阶段。口译研究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即口译训练、语言问题、认知问题、质量问题和从业问题,产生了四种很有影响的研究视角,即信息处理范式、释意学派理论、口译神经生理学研究、对口译进行跨学科实证研究。代表性人物主要有杰弗、朗博、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吉尔、安德森等。西方口译研究至今为止经历了近50 年的发展,理论体系较为成熟,特点突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释意派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重要的翻译论著相继问世,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口译逐步扩展到笔译、科技翻译翻译教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塞莱丝科维奇和勒代雷1984年合著的口译教程《释意翻译》(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一书(中译本:汪家荣等译,1990),用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的成就来阐述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对比口笔译的异同,该派理论最新的一部论著是勒代雷的《现代翻译——释意模式》(La traductionaujourd'hui, le modèle Interpr étatif),出版于1994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关于释意以及口译理论的文献不断出版,理论体系越来越成熟。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在口译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国的口译研究起步晚,在中国一直是个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刘和平(2005)认为,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在这十几年内也经历了四个阶段:1996 年到1998 年的初级研究阶段,是对口译现象和问题的提出;1998 年开始进入理论研究的深入阶段,从静态研究转入动态研究;2000 年以后口译研究进入跨学科实证研究阶段;2002 年进入口译质量的评估和研究方法阶段等。《中国期刊网》搜索结果显示,从1999 年1 月到2009 年11 月,博硕论文及期刊中有关口译的文章有1747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1419 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3 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325篇。与1988——1998十年相比,口译文献增加了近12 倍。在英汉汉英口译教学、培训和测试领域,许多教授学者们,如梅德明、

西方语言学流派考试要点

西方语言学流派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60分) 1 写出10本语言学著作名称(中英文皆可)。 2课本第2—6章节中某一章节目录。 3将试卷上给出的语言学家进行归类,划分到他们各自所属的流派。 4 依据第3—6章节(一共四章)内容,任选两章内容写两篇综述(4选2)〈建议:综述是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行文,字数不限;大家可提前准备,考试时只需凭记忆誊写〉 第二部分(40分) 1 材料分析题依据题目给出的材料回答问题。(此题有3小题,共15分,会考查大家的科研能力) 2 综合运用题。根据题目给出的语言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要求有理有据。(25分) 注: 1因饶琪老师明天需要开会,明天上午3—4节课取消,考试要 点已通过电话传达,具体内容整理如上。 2 请学生证需要充磁注册的同学于明天上午10—11点交到教一204,到时我会在教室等你们。充磁注册后会尽快送到你们寝室! 3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全部通过!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

第三章题目是“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整个19世纪,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了统治地位,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一节早期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某种语言或各种语言的发展史,也称为历时语言学。 第二节格里姆定律和维尔纳定律。作者阐述了德国学者格里姆及其著作《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尔曼语与其他印欧语言之间的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这种一致性被称为“格里姆定律”。丹麦语言学家维尔纳于1875年用德语写成《第一次音变的一个例外》。他发现/p/./t/./k/在日尔曼语语中的变化只不过清摩擦音和浊摩擦音之间的变化,这一发现被后来的学者称为“维尔纳定律”。 第三节洪堡特与施莱歇。德国学者洪堡特,著名著作有《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他指出人脑里天生有着创造语言的能力,讲话人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洪堡特认为各种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洪堡特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施莱歇留下了不少关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理论的著作,最著名的有《印欧语言比较语法手册》。他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语言亲属关系的理论,关于重建始源语的比较方法及关于对语言的分类。 第四节关于元音交替的研究。施莱歇对元音的变化提出过错误的假设。后来,索绪尔在1878年发表的《论印欧语言中元音的原始系统》一文中提出了新的假设。 第五节新语法学派。19世纪后期,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现了新语法学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语料库顾名思义就是放语言材料的仓库。现在人们谈起语料库,不言而喻是指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原始文本或经过加工后带有语言学信息标注的语料文本。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不少规模较大的语料库,有些是国家级的,有些由大学和词典出版商联合建设。另外,由于个人微机的迅猛发展和存贮数据的硬盘造价持续下降,研究者个人也开始建立适合于自己研究的小型语料库。 语料库语言学(英文corpus linguistics)这个术语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仅反映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二是依据语料库所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现行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提出新的观点或理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语料库语言学”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从现有文献来看,属于后一类的研究还是极个别的。所以,严格地说,现在不能把语料库语言学跟语言学的分支, 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相提并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研经费的增加,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得到了开展。1999 年我院把建立汉语语料库列为院重大课题。目前语言所正在构建三个大规模的语料库: 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主要方言口语库和现代汉语文本语料库。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语料库建设在规模上还赶不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然而,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上,以及语料库的实际运用上,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前沿的行列。 20 世纪语言研究的总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高度抽象。最近几十年来,语言研究的高度抽象倾向已经失去主导地位。这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基于计算机处理的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会话分析、人类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人机对话研究、语音识别与合成等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前难以抓住并进行有效处理的五花八门的实际语料,现在可以对其进行大规模地的、自动的或人机配合的处理。比如个人发音特征,先前认为这跟语言学毫无关系,现在成了侦破语音学的重要内容。侦破语音学家首先建立个人发音特征语料库,这个语料库可以用来鉴别嫌疑犯。概言之,当今的语言研究由先前的高度抽象逐步走向最具体的语言的实际活动,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