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光学知识培训课件

基础光学知识培训课件

基础光学知识培训课件

基础光学知识培训课件

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到许多领域,如物理学、化学、医学、工程等。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知识,我们需要进行基础光学知识的培训。

一、光的本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使得它具有干涉、衍射等特性,而光的粒子性使得它能够与物质相互作用。

二、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

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

现象是由于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而引起的。

三、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遇到界面时发生方向改变的

现象。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相对于

法线而言的。

四、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而发

生方向改变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

间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

五、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发生叠加现象的过程。干涉现象可以分为

构成干涉的两种类型: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相干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

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位,而非相干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具有不同的频率和

相位。

六、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绕过一个障碍物时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衍

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结果,它使我们能够解释一些与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如光的散射、光的扩散等。

七、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介质时,由于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发生的

现象。根据光的波长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光在经

过一个三棱镜时会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八、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是指光中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现象。光的偏

振可以通过偏振片来实现,偏振片只允许特定方向上的光通过,其他方向上的

光则被吸收或减弱。

九、光的应用

光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学显微镜、光学

仪器等。光学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微观世界、进行精确测量和探索宇宙。

总结:

基础光学知识是我们理解和应用光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光的本质、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色散、偏振等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和特性。

光学的应用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通过深入学习光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光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光学行业培训资料大全

光学行业培训资料大全 光学行业培训资料大全 1. 光学基础知识 1.1 光学概述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控制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学科。本部分将介绍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1.2 光的本质与特性 本节将介绍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传播速度、光的频率和波长等基本特性。 1.3 光的衍射与干涉 衍射和干涉是光学中重要的现象,本节将详细介绍衍射和干涉的原理和应用。 1.4 光的偏振和色散 光的偏振和色散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本节将讲解偏振光的性质和色散现象的原理。 2. 光学元件与设备 2.1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是光学系统中常用的元件之一,本节将介绍透镜的分类、性质和使用方法,并探 讨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2.2 光学薄膜 光学薄膜是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性质和调节光的波长的重要元件,本节将介绍光学薄膜 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3 光电子器件 光电子器件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或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器件,本节将介绍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晶体管等光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2.4 光纤与光纤器件 光纤是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重要介质,本节将介绍光纤的结构、特性以及光纤连接器等 相关内容。 3. 光学测量与检测技术 3.1 光学测量基础知识 本节将介绍光学测量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包括光学测量的原理、光学成 像等内容。 3.2 光学传感技术 光学传感技术是利用光学方法来感知和检测物理量或化学量的技术,本节将介绍光学 传感器的原理、种类以及应用领域。 3.3 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光学观察工具,本节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构造和 使用方法。 3.4 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方法,本 节将介绍光谱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 4. 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色像差(Chromatic aberration)与色散(Dispersion) 白光是指由各种波长的光线平均混合在一起光线,感觉不出色彩,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可见光的波长为400nm(紫色)~700nm(红色)。 光学玻璃的折射率随通过的光波的波长变化而变,它对短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比长波长的折射率更大,当白光通过三棱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彩虹光谱。由对波长 1、轴向色像差(Axial chromatic aberration):指的是光轴上的位置,因波长不同产生不同颜色有不同焦点的现象。如上图,红色光线的焦点比蓝色光线的焦点更远离镜片。 2、倍率色像差(Chromatic difference of magnification):系指像的周围因光

线波长的差异,所引起的映像倍率之改变。这是一种轴外像差,随视场角的增大而增大。 轴向色像差涉及到成像的焦点距离,引起色彩产生松散或光斑(flare);而倍率色像差别则涉及到成像的大小,在画面周围引起色彩错开,形成扩散的彩色条纹,如镶边(fringing)现象。 色像差不仅影响彩色胶片上成像的色彩再现,也会减低黑白胶片上成像的解像力。 轴向色像差的矫正,一般是采用不同折射率/色散率的镜片来进行组合,使它们的色像差相互抵消。典型的视采用一个正的冕牌透镜与一个负的火石透镜组合。会聚的冕牌透镜具有低折射率和小的色散,而发散的火石透镜具有高折射率和更大的色散。 倍率色像差的矫正比较困难,它对像质的劣化作用随焦距增大而加剧,并且不会随光圈缩小而减少。倍率色像差的有效矫正办法是采用异常/超低色散的光学玻璃。 得鲜锐画质的最重要关键所在。仅仅仰赖光学玻璃的组合,依然有它的极限,异常/超低色散,才能具有明显的改善。

光学基础之光学系统——1近摄物镜及远摄物镜知识介绍

1.1.5远心物镜 在测量系统中,物距常发生变化,从而使像高发生变化,所以测得的物体尺寸也发生变化,即产生了测量误差;另一方面,即使物距是固定的,也会因为CCD敏感表面不易精确调整在像平面上,同样亲会产生测量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远心物镜。其中像方远心物镜可以消除物距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而物方远心物镜则可以消除CCD位置不准带来的测量误差。 1)物方远心物镜 物方远心物镜是将孔径光阑放置在光学系统的像方焦平面上,图1.1-23示出,当孔径光阑放在像方焦平面上时,即使物距发生改变,像距也发生改变,但像高并没有发生改变,即测得的物体尺寸不会变化;图1.1-24清楚地显示出物方远心光路的原理,其中孔径光阑位于像方焦面上,物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如果物体B1B2正确地位于与CCD表面M共轭的位置A1上,那么它在CCD表面上的像为M1M2。如果由于物距改变,物体B1B2不在位置A1而在位置A2,那么它的像B′1B′2偏离CCD表面,B′1和B′2点在CCD表面上投影为一个弥散斑,其中心仍为M1和M2点,按此投影像读出的长度仍为M2M1。这就是说,上述物距改变并不影响测量精度。 图1-23 2)像方远心光路 像方远心光路是将孔径光阑放置在光学系统的物方焦平面上,而像方的主光线平行于光轴。如图1.1-25所示。如果物体B1B2的像B′1B′2不与CCD表面M重合,则在CCD表

面M上得到的是B′1B′2的投影像,其散斑中心距离M1M2=B′1B′2。因此,不管CCD表面M是否和B′1B′2相重合,它和标尺所对应的长度总是B1B2,所以没有测量误差。 图1-24 图1.1-25 像方远心光路 1.1.6远距物镜 远距物镜是一种焦距很长而镜筒较短的物镜,从物镜前表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小于焦距,这对于长焦距物镜来说,有利于缩短物镜的轴向尺寸。

光学基础

地球 地平线 太阳 太阳虚像 2.光现象 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回顾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典型例题】 例1.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 .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 .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 .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例2.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曲线传播 C .光的反射 D .光的折射 1 2 3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1665年,牛顿(Isaac Newton)进行了太阳光实验,让太阳光通过窗板的小圆孔照射在玻璃三角棱镜上,光束在棱镜中折射后,扩散为一个连续的彩虹颜色带,牛顿称之为光谱,表示连续的可见光谱。而可见光谱只是所有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 牛顿认为白光(太阳光)使复杂的,由无数种不同的光线混合,各种光线在玻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棱镜没有改变白光而只是将它

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把这些组成部分混合,能够重新恢复原来的白色。利用第二块棱镜可以将扩散的光再次合成为白光。 在重新合成之前,通过屏蔽部分光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Young在1802年的实验表明:如果在红、绿、蓝区域选择部分光谱,这三者适当的混合可以再现白光。 后来,Helmholtz成功地定量分析了这种现象。混合物中红、绿、蓝比例的变化可以产生多种颜色,几乎可以产生任何颜色,红色、绿色、蓝色三者等量的混合可以再现白色。 所以:红、绿、蓝这三种颜色就称为“三原色”(RGB)。 红、绿、蓝光的混合结果暗示了人眼也拥有三种颜色的灵敏读,分别对应于红、绿、蓝。这种三灵敏度理论称之为Young-Helmholtz 颜色视觉理论。它可以对三原色合成颜色作出非常简单的解释。 三原色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涉及视觉的场合。 补色的概念:从白色中减去颜色A所形成的颜色,称之为颜色A的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 补色的形成:(白色减掉三原色,就是黑色)

补色的特点:当使用某个补色滤镜时,该补色对应的原色会被过滤掉:

原色以及所对应补色的名称: 补 颜色再现有两种方式: 1、原色加法:三原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白色,任意其中两种原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补色。

光学基本知识

光学基本知识-照度 照度 照度(Luminosity)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 ,即1m/m2 。 1 勒[克斯]等于 1 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1m2 面积上的光照度。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为标准,若倾斜照射则照度下降。照度的计算 照度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比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等。 (一)利用系数法 1、利用系数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数(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与全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来表示,即u=φe/nφ 利用系数u与下列因数有关: 1)、与灯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线有关。 2)、与灯具悬挂高度有关。悬挂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数也越高。 3)、与房间的面积及形状有关。房间的面积越大,越接近于正方形,则由于直射光通越多,因此利用系数也越高。 4)、与墙壁、顶棚及地板的颜色和洁污情况有关。颜色越浅,表面越洁净,反射的光通越多,因而利用系数也越高。 2、利用系数的确定 利用系数值应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及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来确定。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 用一个“室空间比”(room cabin rate,缩写为RCR)的参数来表征。 如图8-12所示,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对于装设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具的房间,没有顶棚空间;而工作面为地面的房间,则无地板空间。 室空间比RCR=5hRC(l+b)/lb: 公式中 hRC,代表室空间高度; l,代表房间的长度; b,代表房间的宽度。 根据墙壁、顶棚的反射系数(参看表8-1)及室空间比RCR,就可以从相应的灯具利用系数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数。 3、按利用系数法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于灯具在使用期间,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渐降低,灯具也要陈旧脏污,被照场所的墙壁和顶棚也有污损的可能,从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减少,所以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平均照度时,应计入一个小于1的“减光系数”。因此工作面上实际的平均照度为Eav=uKnφ/A 公式中: u,代表利用系数; K,代表减光系数(亦称维护系数),参考值如表8-3所列; n,代表灯的盏数; φ,代表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 A,代表受照房间面积。

光学基础知识

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要靠;真空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在中最快,在中其次,在中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 4、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 5、音调指声音的,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指声音的强弱,跟发声体的 有关;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6、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从 hz---- 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低于20hz的声音叫。 7、控制噪声的方法是(1)防止噪声(即在处减弱噪声);(2)阻断噪声的(即在中减弱噪声);(3)防止噪声进入(即在处减弱噪声) 8、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如声呐);也可以传递(如应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的结石)。 光学基础知识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 2、真空中或空气中的光速为c= m/s。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是:(1)、和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分居);(3)等于(等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 2、光的反射分为和。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使用玻璃板的作用是;使用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是像。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1)像和物体的相等;(2)像和物体到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 4、平面镜既可以,还可以改变光的。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是:(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偏折;(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偏折;(3)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2、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有:(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上了;(2)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一些(填高或低),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或浅);(3)通过玻璃砖看到钢笔好像了; (4)海面上和沙漠中常见到的;(5)早晨可以看到以下的太阳。 五、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七色光分别是 ; 2、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这三种色光叫色光的。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决定。 六、看不见的光 1、夜间人辐射的红外线比草木、岩石的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但有时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也可以控制它,这是利用了。 2、医院的病房常用灯来灭菌;验钞机发出的能是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适当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透镜。 2、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拿一张纸在另一侧前后移动,在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凸透镜的。 由上表可知: (1)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成虚像的条件是。 (2)凸透镜成放大像的条件是;成缩小像的条件是。(3)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立的,虚像都是立的。 三、眼睛和眼镜 1、眼睛好像一架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镜,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弱),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或后);矫正近视眼要配戴透镜。 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或弱),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或后);矫正近视眼要配戴透镜。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上) 一、光的传播方式 光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两种。直线传 播是指光在同种介质中以直线方式传播,而弯曲传播是指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出现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光线是沿着一条直线以匀速行进的,且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但当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后,由于介质密度不同,其传播速度也不同,因此会出现折射现象。 在光的弯曲传播中,光线受到介质边界的影响,会发生 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反射是指光线在介质边界处发生反射,而不会进入新的介质;而折射是指光线在介质边界处发生折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进入新的介质。 二、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波动性指的是光的传播 具有波动性质,可以表现出干涉、衍射等现象;而粒子性则是指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现为粒子的性质,比如在光电效应中,光子被看作为粒子。 在物理学中,将光看作粒子的学说称为光的量子论,而 将光看作波动的学说则称为波动理论。这两种学说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都能解释光的各种现象。 三、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是指由于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而导致不同波长

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产生出现颜色差别的现象。 光的色散可以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正常色散是指 介质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比如水和玻璃就会出现正常色散现象;而反常色散则是指介质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比如钠的D光谱线就表现出反常色散现象。 四、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更多的光线相遇时,它们的干涉效 果会影响彼此的强度和方向。根据干涉的类型,光的干涉可以分为杨氏干涉、菲涅尔双缝干涉、杰利-斯米斯干涉等类型。 其中,杨氏干涉是最基本的光干涉实验,通常使用单缝 或双缝装置进行。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可以确定出光的波长、光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亮度等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杨氏干涉常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比如镜面的平整度和光学玻璃的薄度。 五、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道障碍物或者物体边缘时会发生 偏折,从而产生新的波面和波程,表现出条纹、斑点等形态多样的现象。衍射现象的强度与波长、光源间的距离和障碍物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光的衍射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制作光栅和进行光学测量。比如在光栅制作中,通过调整刻槽形状和大小,可以实现对光的波长和波向的精确控制;在激光扫描显微术中,通过光的衍射,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像素图像,用于显微组织结构研究和疾病诊断。 光学基础知识(下) 一、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具有确定性,而不是任意方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一、教学内容: 光电镜头是用来作为光电接收器(CCD,CMOS)的光学传感器元件。 光学特性参数: 1、焦距EFL(学名f’) 是指主面到相应焦点的距离(如图1.1) 图1.1 每个镜片都有前后两个主面-前主面和后主面(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相应的也有两个焦点-前焦和后焦。 凸透镜:双凸;平凸;正弯月(如图1.1) 图1.2 凹透镜:双凹;平凹;负弯月

图1.3 折射率实际反映的是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速度的比值关系。 薄透镜:)]1()1[()1('12 1R R n f -⨯-== Φ Φ—透镜光焦距; f ’—焦距; n —折射率; R 1,R 2-两球面曲率半径 厚透镜:2 1221)1()]1()1[()1('1R nR d n R R n f -+ -⨯-==Φ d -中心厚度 干涉仪与光距座可以量测f ’,R1,R2,d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n 值,从而来确定所用材料。 A 、 EFL 增加,TOTR (光学总长)增加;要降低TOTR 就必须降低EFL ,但EFL 降低,像高 就要降低 B 、 EFL 与某些象差相关 C 、 EFL 上升将使F/NO 增大 D 、 EFL ,FOV (视场角)和IMA (像高)三者间有关系 tanFOV ⨯=EFL IMA -铁三角关系 EFL 的增大(减小)会使像高变大(小),为了保持像高,就必须要增大(减小)FOV ,然而FOV 的增大会使得REL (相对照度)的数值增大。 2、 BFL 后焦距(学名后截距) 图2.1 3、 F 数(F/NO ) D f NO F '/= f ’-FEL D 入-入瞳直径 入瞳为光阑经其前方光学镜片所成的像,反映进入光学系统的光线 A 、 与MTF 相关,F/NO ↑,则MTF ↑;反之下降 B 、 与景深相关,F/NO ↑,则景深↑,反之下降 C 、 与象差相关,F/NO ↑,则象差↓,反之增加

光学基础知识及常见的光学现象解释

光学:物理学的一个部门。光学的任务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辐射、传播和接收的规律;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如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生理效应等)以及光学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17世纪末,牛顿倡立“光的微粒说”。当时,他用微粒说解释观察到的许多光学现象,如光的直线性传播,反射与折射等,后经证明微粒说并不正确。1678年惠更斯创建了“光的波动说”。波动说历时一世纪以上,都不被人们所重视,完全是人们受了牛顿在学术上威望的影响所致。当时的波动说,只知道光线会在遇到棱角之处发生弯曲,衍射作用的发现尚在其后。1801年杨格就光的另一现象(干涉)作实验(详见词条:杨氏干涉实验)。他让光源S的光照亮一个狭长的缝隙S1,这个狭缝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细长的光源,从这个光源射出的光线再通过一双狭缝以后,就在双缝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一连串明暗交替的光带,他解释说光线通过双缝以后,在每个缝上形成一新的光源。由这两个新光源发出的光波在抵达屏幕时,若二光波波动的位相相同时,则互相叠加 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光源:物理学上指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与紫外线、红外线和X 光线等不可见光)的物体。通常指能发出可见光的发光体。凡物体自身能发光者,称做光源,又称发光体,如太阳、恒星、灯以及燃烧着的物质等都是。但像月亮表面、桌面等依靠它们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可见光的光源,可见光以及不可见光的光源还被广泛地应用到工农业,医学和国防现代化等方面。光源主要可分为:热辐射光源,例如太阳、白炽灯、炭精灯等;气体放电光源,例

光学基础知识点

光学根底 .第九章光的偏振及晶体光学根底知识点 1、波有横波与纵波两类,横波的振动方向及传播方向垂直,其振动方向是一个有别于垂直传播的其他横方向的特殊方向,因此不具有以传播方向为轴的对称性,这种不对称现象称波的偏振。 2、偏振是横波区别于纵波的标志。 3、这些线偏振光波列的集合在垂直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具有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各个振动方向上振幅在观察时间内平均值相等,初相位完全无关,这种光称为非偏振光,或称为自然光。 4、5、由于在同一时刻,线偏振光传播方向上各个点的矢量都分布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又称为平面偏振光。 6、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状态相对入射角将发生变化。 7、自然光正入射角与掠入射角面,即反射光与折射光仍为自然光。 8、一般情况下自然光入射界面时,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变成局部偏振光。 9、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而折射光为局部偏振光。 10、一般情况下反射光与折射光仍为线偏振光。 11、在激光技术中,外腔式气体激光器放电管常采用布儒斯特窗口。 12、经介质折射后分成两束光的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 13、双折射产生的两束光中,一束光传播方向遵从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简称o光,o光在晶体中各个方向上的折射及传播速度都是一样

的;另一束光不尊从折射定律,即当入射角改变时,该光一般也不在入射角内,称为非常光线,简称e光,e光在晶体中各个方向上的折射率及传播速度是随方向的不同而改变。 14、o光与e光都是线偏振光,且两束光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 15、双折射型偏振器是利用晶体的双折射现象来产生线偏振光的。 16、天然矿物电气石是一种典型的二色晶体,他对入射光中光矢量垂直于光轴的分量强烈吸收。 17、由反射光产生线偏振光自然光在介质界面上反射与折射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光与折射光都是局部偏振光,由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18、晶体双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19、二向色性产生线偏振光。 22、当检偏器P2的偏振化方向垂直于入射光的光的矢量方向时,光强为零,称为消光。 23、当检偏器P2旋转一周时,透射光光强将出现两次最强光强,两次消光,这也是检验线偏振光的方法。 24、立体电影的眼镜的两个镜片是用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偏振片。 25、一束线偏振光经过全波片后,其偏振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26、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其传输特性因受到影响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 27、超声波是一种弹性波,当它通过介质时,会造成介质的局部压缩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根底学问:焦点、弥散圆、景深:概念与计算 2022/03/30 23:04 先介绍几个概念: 1、焦点(focus)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抱负的镜头应当是全部的光线聚拢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集中开来,这个聚拢全部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头聚拢和集中,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欣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方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看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假设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力量,在肯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识别的。这个不能识别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胶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一般常用的是: 画幅24mm x 36mm 6cm x 9cm 4“ x 5“弥散圆直径0.035mm 0.0817mm 0.146mm 35mm 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大约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 1/1000~1/1500 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 5x7 英寸的照片,观看距离为 25~30cm。 3、景深(depth of field)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旧有一段清楚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4、景深的计算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第一章 光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光学基础知识 肉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它来自各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光实质是电磁波,可见光的电磁波波长在380nm ~760nm 之间。 研究可见光的物理现象有: 1、光是直线传播的:人影、小孔成像、木工观察平面直不直时都是该现象的验证; 2、光是独立传播的; 3、光路是可逆的; 4、光到达两个介质的介面时,光要产生反射和折射。 第一节 光的反射和球面镜成像 一、光的反射 当光线投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线改变了传播方向,返回第一媒质里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自然界的反射分为: 漫反射(不规则反射) 镜面反射(规则反射) 当介质的分界面(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时,即使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不规则反射)。 当介质的分界面(反射面)光滑平整时,入射光是平行的,反射光仍然平行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规则反射)。 二、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1=i 2 。 i 1i 2 入射角法线 反射角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入射点

三、平面镜成像 像的性质: ①虚像 ②正立 ③等大 根据等大的性质,可以证明AO=A′O 当验光室长度尺寸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米-6米的距离时,可以利用反射镜成像的原理,将长度尺寸压缩一半。 四、球面镜成像 镜的反射面为球面的一部分称做球面镜 反射面为球形的凹面——凹面镜 反射面为球形有凸面——凸面镜 1、凹面镜的成像: 凸面镜 A

镜面的几何中心点O ,称镜面的顶点。 镜面的曲率中心C ,称镜面的球心。 过球心与顶点的连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为主轴。 当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光线入射,经凹面镜反射后相交于镜前主轴上的一点F ,F 点称为焦点。 焦距到顶点的距离FO 称为焦距,用f 表示。 可以证明:f = r 为曲率半径 求凹面镜的成像问题(已知物体位置,求像的位置),可以用二种办法解决。 ①公式计算法 如图,假设物体AB ,离凹面镜距离(物距)S ;像A ′B ′,离凹面镜距离(像距)S ′;则有如下等式: - + = 符号规则: a 、 入射光线自左向右为正,反之为负;反射光线自右向左为正,反之为负; b 、物坐标以球面镜顶点为原点,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c 、 像、曲率中心和焦点的坐标也以球面镜顶点为原点,向左为正,向右为 负; d 、物点和像点在主轴上方时,其坐标为正,反之为负; e 、 图中要表示长度字母时,若要表示负数,应在其前加以负号。 ②作图法: 利用三条特殊光线 a 、 与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过焦点; b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平行主轴; r 2 1 S 1 S ′ 1 f

光学基础知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学基础知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本文将介绍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由于波的叠加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现象。光的干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干涉的构造和干涉的破坏。 1. 干涉的构造 干涉的构造是指两束光波相干叠加形成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其中最著名的干涉实验是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使用一个屏幕上有两个并列的狭缝,光通过狭缝形成两束相干波后再经过一个屏幕,最终在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的构造具有明显的干涉条纹和明暗变化,其中最亮的区域叫做中央最大亮斑,最暗的区域叫做中央黑斑。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和干涉角有关,可以通过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出光的波长。 2. 干涉的破坏 干涉的破坏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相互抵消而产生的暗纹的现象。最著名的干涉破坏实验是牛顿的暗纹实验,使用一个薄膜在光程差不同的两束光波之间,观察到由于光的干涉而形成的暗纹现象。

干涉的破坏特征是暗纹的分布,并没有明显的干涉条纹出现。干涉 的破坏现象常用于光学薄膜的制备和选峰测量等实际应用中。 二、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径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时,光波的传播 受到限制而产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 要体现,解释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干涉现象。 1. 单缝衍射 当平行光通过一狭缝时,衍射现象会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离, 形成近似等宽度、等强度的衍射条纹。单缝衍射的特征是条纹的中央 最亮,两侧逐渐暗淡。衍射条纹的宽度与波长和缝宽有关,可以通过 衍射条纹的宽度计算出光的波长。 2. 双缝衍射 双缝衍射是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有机结合,光同时经过两个狭缝 形成两束相干光波,再经过屏幕后,形成一系列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 双缝衍射的特征是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的交替出现,干涉最亮的位 置与衍射最亮的位置重合,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双缝衍射可以用于 测量波长、角距等物理量,也可以应用于光的干涉仪器和技术的研究。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应用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光学知识基础

光学知识基础 一、光学基本概念 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和性质的物理学科。它探讨了光在真空、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光的产生、变化和相互作用。光可以看作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覆盖了从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和可见光到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的广泛频谱。 在光学中,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需要理解。首先是光的波动性,即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振动的特性,具有相位和波长。其次是光的粒子性,即光是由粒子或光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具有能量和动量。此外,光学还涉及到光的干涉、衍射、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光学仪器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光学元件与仪器 光学元件和仪器在科学实验、工业生产、通信、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常见的光学元件包括透镜、反射镜、棱镜、滤光片、光栅等。这些元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系统,以实现特定的光学功能。 例如,透镜是由两个曲面组成的,可以会聚或发散光。反射镜由涂有金属反射层的玻璃制成,可以反射光线。棱镜可以将一束光分成不同颜色的光谱。滤光片可以过滤特定波长的光,而光栅则由一系列狭缝或反射线组成,用于分光或成像。 常见的光学仪器包括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投影仪等。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物体,望远镜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照相机用于记录图像,投影仪则用于展示图像或视频。这些仪器利用了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原理,以实现清晰、准确的成像。

三、光学应用 光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生物样品,光谱仪可用于分析物质成分,激光雷达可用于地形测量和遥感监测等。在工业生产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可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光学传感器可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激光加工可用于切割、打标和焊接等。在通信领域,光纤通信利用光的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流方式。在医疗领域,光学仪器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如内窥镜、激光手术刀等。此外,光学还在照明、显示、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四、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一点叠加时,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现象。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可以通过干涉实验进行验证。干涉现象在光学仪器和通信中有重要应用,如干涉仪和干涉滤光片等。 光的衍射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发生的绕射现象。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它可以通过单缝衍射或圆孔衍射实验进行验证。衍射现象在光学仪器和通信中也有重要应用,如光栅分光仪和光纤通信系统等。 五、偏振光与全息技术 偏振光是指光的电矢量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情况。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或晶体产生,它在光学仪器中有重要应用,如偏振眼镜可以提高立体视觉效果,偏振片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等。此外,偏振光在通信和物理学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记录和重建三维物体的技术。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相干光的干涉产生干涉图样,然后利用这个图样记录物体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第一章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第一章 工程光学是一门研究光学现象和光学器件在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光学基础知识、光学器件和系统设计、光学测量和测试、光学传 感和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以工程光学基础教程的第一章为主题,讨论工程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介绍了光的物理性质和光的波动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 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特点。光波动的基本特性包括波长、频率、振幅和相位。光的波动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例如干涉、衍射和折射等实验。 干涉是指两束光波相遇时发生的干涉现象。干涉可以分为同相干和非 相干干涉两种情况。同相干干涉是指两束光波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情况下 发生的干涉。非相干干涉是指两束光波的相位差不是整数倍的情况下发生 的干涉。 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经过不规则边缘时发生的衍射现象。衍射 可以用赫兹普龙原理来描述,即波的传播过程中每个波前都可以看作是一 系列波源发出的球面波。 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光的折 射是由介质的折射率引起的,折射率是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 速度的比值。 光的粒子性可以通过光的能量传播和光的吸收来解释。光的能量在空 间中传播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光的吸收是指光被物质吸 收并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

本章还介绍了光的能量和功率的计算方法。光的能量可以通过光的强 度和面积来计算,光的功率可以通过光的能量和时间来计算。光的强度可 以用辐射亮度和辐射通量来描述。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坐标系和光的传播方向。坐标系是研究物体位置 和光传播方向的基本工具。光的传播方向可以用传播矢量和波矢量来描述,传播矢量指示光的传播方向,波矢量指示光的传播速度和方向。 综上所述,工程光学基础教程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物理性质和光 的波动理论。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工程光学知识。工程光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对于光学器件和系统的 设计、光学测量和测试、光学传感和图像处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现象。它是现代科技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光的特性、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以及光的色散等方面,对光学基础知识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光的特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无质量、无电荷、无形状、无味道和无颜色 等特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共同组成了光的本质。根据波粒二象性 理论,光既可被看作是一种电磁波,也可被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一种 粒子。光具有波长、频率、速度和能量等基本性质。 二、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即光速。根据实验测量,光速 的数值约为每秒299,792,458米。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会因介质的 不同而有所变化。光的传播满足直线传播的几何光学原理,光线在相 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沿着最短时间的路径传播,而在不同介质中会 发生折射。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 当光线遇到一个光滑的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 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根据反射定律可以解释镜子的成像原理以及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现 象称为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符合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 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 以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也不同。 四、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 此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导致光的分离现象。这是由介质的折射率与 波长的关系所决定的。 对于自然光,其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当自然光经过介 质时,不同波长的光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造成光的分离。这就 是我们所熟知的光的折射现象,如光的折射在水中出现的折射率较大,使得看到的物体发生畸变。 五、光学应用 光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其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重 要的应用。在光学领域,光的折射原理被广泛用于镜片、透镜、眼镜 等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上。此外,光的干涉现象也被应用于测量精 度极高的干涉仪器中。 在通信领域,光纤通信采用了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使得信息可 以以光的形式传输,实现了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中学物理光学知识基础

中学物理光学知识基础 中学物理光学知识 1.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 c=3×108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1光年 ≈9.4608×1015m≈9.4608×1012k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4.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X°,反射光旋转2X°)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确定入(反)射点;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个光滑,一个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5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完整版)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加工基础知识 §1光学玻璃基本知识 一。基本分类和概念 光学材料分类: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光学塑料三类. 玻璃的定义:不论化学成分和固化温度范围如何,一切由熔体过冷却所得的无定形体,由于粘度逐渐增加而具有固体的机械性质的,均称为玻璃.光学玻璃分为冕牌K和火石F两大类,火石玻璃比冕牌玻璃具有较大的折射率nd和较小的色散系数vd。 二.光学玻璃熔制过程 将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高品质的,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玻璃的熔制。玻璃的熔制,是玻璃生产中很重要的环节。,玻璃的许多缺陷都是在熔制过程中造成的, 玻璃的产量、质量、生产成本、动力消耗、熔炉寿命等都与玻璃的熔制有密切关系。 混合料加热过程发生的变化有: 物理过程-———-配合料的加热,吸附水的蒸发,单组分的熔融,个别组分挥发.某些组分的多晶转变。 化学过程———-—固相反应,盐的分解,水化物分解, 结晶水的排除,组分间的作用反应及硅酸盐的形成。 物理化学过程—----低共熔物的组分和生成物间相互溶解,玻璃与炉气介质,耐火材料相互作用等。 上述这些现象的发生过程与温度和配合料的组成性质有关.对于玻璃熔制的过程,由于在高温下的反应很复杂,尚待充分了解,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加料过程-————硅酸盐的形成 2。熔化过程---—-玻璃形成 3。澄清过程--——-消除气泡 4。均化过程-———--消除条纹 5。降温过程--——--—调节粘度 6。出料成型过程 总之,玻璃熔制的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同时,它们又是彼此互相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在实际熔制中,常常是同时或交错进行的,这主要取决于熔制的工艺制度和玻璃窑炉结构特点。 三。玻璃材料性能 1.折射率nd、色散系数vd 根据折射率和色散系数与标准数值的允许差值,光学玻璃可以分为五类 光学均匀性指同一块玻璃中折射率的渐变。 玻璃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50mm,用鉴别率比值法玻璃分类如表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