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检测题(附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检测题(附答案详解)

拿来主义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展览.(lǎn)发掘.(jué)礼尚往来售完既止

B.缘.故(yuán) 冠.冕(guān) 残羹冷炙反躬自醒

C.孱.头(càn) 脑髓.(suǐ) 勃然大怒相形见绌

D.羡.慕(xiàn) 吝啬.(shè) 封妻荫子头昏目眩

思路解析:A项,“售完既止”应为“售完即止”。B项,“反躬自醒”应为“反躬自省”。D

项,“吝啬”中的“啬”应读“sè”。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本来没有资格参加这次研讨会,却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地进来了。

(2)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之辱。

(3)国际上也有的习俗,各国政要的互访、民间组织的交流,都是这一习俗的表现。

A.冠冕堂皇残羹冷炙投桃报李

B.冠冕堂皇残茶剩饭投桃报李

C.堂而皇之残茶剩饭礼尚往来

D.堂而皇之残羹冷炙礼尚往来

思路解析:“冠冕堂皇”,形容很体面、有气派。“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也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根据语境,第(1)空应填“堂而皇之”。“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残茶剩饭”,吃剩下来的茶水与食物。根据语境,第(2)空应填“残羹冷炙”。“投桃报李”,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根据语境,第(3)空应填“礼尚往来”。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完善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促进环保技术进步。

B.智能系统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从信息的处理、获取到控制等各方面,无处不蕴含着智能系统的概念。

C.20世纪90年代不合理的开发,海南环岛海防林遭到大面积毁坏,导致海南屡遭灾害性热带风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D.网络沟通互动模式正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心理学家将因为媒体社交的过度使用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定义为“在线社交疏离症”。

思路解析:A项,成分残缺,第二个“防治”后面加“措施”。B项,语序不当,“处理”与“获取”交换位置。C项,结构混乱,可在句首加上“由于”或在“海南环岛”前加上“使”。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思路解析:语段的话题是“博物馆展出画家、摄影师的作品”。④紧承上文“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介绍的是作品创作的经过,所以放在最前面;⑤介绍的是作品的内容,紧接④;②介绍的是作品的风格特点,按照先内容后特点的顺序排列,应在⑤后;①和⑥是对以上作品介绍的总结,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③与⑥在语意上紧密衔接,排在⑥后。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

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2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目的是引出“拿来主义”。

B.“抛给”与“抛来”有着本质的不同:“抛给”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侮辱的意味;而“抛来”是有目的的,有侮辱的意味。

C.“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的原因,正是那些洋货“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

D.节选部分着重揭露“送去”的本质和“送来”的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观点。

思路解析:B项,理解错误,“抛来”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侮辱的意味;而“抛给”是有目的的,定会有侮辱的意味。

答案:B

6.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

义是什么?

思路解析: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从说话的内容上看,“进步”一词是反语,是对愈演愈烈的卖国行为进行的嘲讽。

参考答案:这一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

7.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解析:这里是欲抑先扬的“扬”,作者由此入手论证对方观点的荒谬。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为了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是论证方法中的归谬法的引言部分。

8.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

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思路解析:尼采的例子与中国的“送去主义”具有相似点,“尼采”“发了疯”,中国的“送去主义”也是荒谬的,此处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参考答案:尼采的“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与中国的“送去主义”一样,都是荒谬的。作者举尼采的例子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即自诩富有的“送去主义”是没有好结果的,尼采发疯就是一个典型。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拿去主义

①“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②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拿来”,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③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必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一些东西,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时了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5 0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将其说得一无是处。

④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开始对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⑤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绝不会青睐的。所以对于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

⑥正如一位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的更强烈的兴趣。”“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

⑦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选自《文学报》1986年8月21日)

9.本文中作者提出的“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的含义是否一样?为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第⑤段可以看出,本文的“拿来主义”在内容和对象上与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已有明显不同。

参考答案:有区别。①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指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指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本文中的“拿来主义”针对“拿去主义”而言,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针对“送去主义”而言。

10.文章第④段中说“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第⑦段结尾又说“贡献于全人类”,请简

要分析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关系。

思路解析:只有我们能够“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我们才能够谈“贡献于全人类”;如果我们不能“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也就谈不上“贡献于全人类”。结合语境还可以看出,这是强调现阶段我们还需要“拿来”。

参考答案:“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是“贡献于全人类”的前提。目前,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很有限,我们就必须“拿来”,并融入自己的民族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我们的文化,以“拿去”给全世界,贡献于全人类。

11.文中画线处说,“‘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

的。”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要强调“拿去主义”。

思路解析:对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本文的写作目的,以及现阶段我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文化交流的特点来谈。

参考答案:①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②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

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③中国当代文化艺术虽有成就,但与西方相比发展较慢,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12.本文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思路解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针对全盘否定民族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而谈的,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而本文是对我国的文艺工作者而谈的,具有指导、教育意味,因而语言风格也不相同。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朴实平和,娓娓道来。而《拿来主义》却言此意彼,语锋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三、表达交流

13.在下面语段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准确。

“拿来主义”好得很,因为它有科学性。①不先拿来,许多有用的东西就被抹杀、毁灭了,还谈什么使用与存放?对旧文化,②需要“批”,这有利于择取,但若“批字当头”“以批判开路”,实际是首先要毁灭大批遗产。把遗产大批大批地烧光,③

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宫,这还怎么能进行择取、使用呢?④首先拿来了,不毁灭掉,才能进行择取。你要“批”,尽管“批”,批对了固然好,批错了还能够改回来,反正东西仍在,不致无法补救。

思路解析:关联词语的作用是明确句间关系,强调语意。选用关联词语,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另外还需要注意前后搭配问题。

参考答案:①如果②当然(固然)③或者④只有

1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句子相同。(字数不要求统一)

文学家的鲁迅,是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鸣叫唤醒腐朽文化下的愚昧国民;思想家的鲁迅,,;革命家的鲁迅,,。

思路解析:题干已经明确修辞、句式须一致。注意所给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并且突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的重要作用,所以续写句子也应当注意这两点。

答案:示例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光芒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是冲锋在前的一柄宝剑

剑锋直指病态社会的妖魔鬼怪

15.参照右面鲁迅先生的肖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知识和能力。要了解鲁迅的事迹,并仔细观察这幅肖像,还要注意符合三点要求。

参考答案:我将您的肖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

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的懦弱,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做斗争;当我遭受同学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阳光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襟……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青年一代永远向前。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3.8《拿来主义》教学参考 新人教版必修4

8、拿来主义 一、整体把握 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指出“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 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做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革命”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更痛斥了那种欣然接受遗产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废物”,为提出正面主张做好了准备。 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4分钟)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2.作品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政府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竟鄣恪 二:思(12分钟) 预习检测 1.注音 自诩()残羹()冷炙()譬如()给与()礼尚往来() 脑髓()孱头()蹩进()糟粕()瞌睡()冠冕堂皇() 吝啬()国粹()茅厕()徘徊()磕头()故弄玄虚() 暴殄天物()高屋建瓴()

【2】、改正别字 辨解()残羹冷灸()礼上往来()嘻笑怒骂()针贬时弊() 自栩()陷井()积重难反()暴唳恣睢()祖上荫功() 字形小贴士 古文字中多写为“言”。“言”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上部像箫管之类乐 器的吹嘴子,下部的口表示用嘴巴吹。“言”的本义是大箫。大箫发出的乐音类似人 说话,人们的心声往往以箫管之类的乐器抒发。后来“言”的本义消失,就当“说” 讲了。 “言”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言”的字大都与说话有关,如“话”“说”“评”“诉”“诩”等。此部首在《辞海》《新华字典》中写作“讠”。 3.解释词义 (1)冠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残羹冷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尚往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鼓吹·鼓动 辨析:鼓吹:有虚夸的意思。鼓动:有煽动的意思。都是贬义词。 ①我只想________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②那天,在“藏独”势力的________下,一群不法分子在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 打砸抢烧。 (2)吝啬·吝惜 辨析:两者都有过分爱惜而不舍得的含义。吝啬:形容词,指财物当用不用,做谓语、补语。吝惜:动词,宾语常用钱财、生命、力量以及具体的物品。 ①老李也太________了,孙子给他干完活,他连一顿饭也不留。

高一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检测题(附答案详解)

拿来主义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展览.(lǎn)发掘.(jué)礼尚往来售完既止 B.缘.故(yuán) 冠.冕(guān) 残羹冷炙反躬自醒 C.孱.头(càn) 脑髓.(suǐ) 勃然大怒相形见绌 D.羡.慕(xiàn) 吝啬.(shè) 封妻荫子头昏目眩 思路解析:A项,“售完既止”应为“售完即止”。B项,“反躬自醒”应为“反躬自省”。D 项,“吝啬”中的“啬”应读“sè”。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本来没有资格参加这次研讨会,却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地进来了。 (2)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之辱。 (3)国际上也有的习俗,各国政要的互访、民间组织的交流,都是这一习俗的表现。 A.冠冕堂皇残羹冷炙投桃报李 B.冠冕堂皇残茶剩饭投桃报李 C.堂而皇之残茶剩饭礼尚往来 D.堂而皇之残羹冷炙礼尚往来 思路解析:“冠冕堂皇”,形容很体面、有气派。“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也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根据语境,第(1)空应填“堂而皇之”。“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残茶剩饭”,吃剩下来的茶水与食物。根据语境,第(2)空应填“残羹冷炙”。“投桃报李”,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根据语境,第(3)空应填“礼尚往来”。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完善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促进环保技术进步。 B.智能系统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从信息的处理、获取到控制等各方面,无处不蕴含着智能系统的概念。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四 3.8《拿来主义》 课时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3.8《拿来主义》课时同步练习习题(含 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孱.头càn 尴.尬gān 自诩.yǔ有史可稽.jī B、玄.虚xuán 脑髓.su?蹩.进biē昙.花一现tán C、慰藉.jiè隔阂.hé烹饪.rèn一蹴.而就cù D、蜕.除tuì摒.弃bìnɡ譬.如bì冠冕.堂皇miǎ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B、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上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对于儿童来说,到麦当劳吃东西是最高兴,最值得向伙伴们炫耀的事情。 D、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敝,没有被人们认识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__衰亡。 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__,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③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__的麦当劳,在北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A.以至捉摸接受 B.以至琢磨接收 C.以致琢磨接受 D.以致捉摸接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国家对别国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 B、少数领导干部对“官煤勾结”的危害性不以为 ...然.,致使煤矿事故一再发生。 C、欧盟环境委员斯塔夫罗斯·季马斯向记者阐述欧盟环境政策时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经济发展并行 .. 不悖 ..。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别具匠心 ....,显示了现代艺术的魅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把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终极目标。舍此,我们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D、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十运会”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6.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③②④⑤① D.①③②⑤④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拿来主义》课后强化作业

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拿来主 义 Word版含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是( ) A、自诩栩栩如生固执故弄玄虚 B、国粹鞠躬尽瘁奖赏如愿以偿 C、免冠冠冕堂皇针灸残羹冷炙 D、崇尚礼尚往来磕头嗑嗑撞撞 【答案】D(嗑—磕) 2、根据课文的观点,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送去”:指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与出卖领土主权等罪恶行径。 B、“拿来”:指对文化遗产进行鉴别后进行独立自主的选择。 C、“抛来”“抛给”:含义一样,都就是对方不要的、施舍的东西。 D、“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这一句,从性情、方法、心胸等方面论述拿来的条件。 【答案】C(“抛来”与“抛给”的含义有区别) 3、下面各句没有反语的一项就是( ) A、只有烟枪与烟灯,虽然形式与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就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瞧。 B、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就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C、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D、我在这里也不想讨论梅博士的演艺与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答案】B(“国粹”“摩登”“进步”都就是反语) 4、对本文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作者巧妙地表达了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入侵,以后又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写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媚外求荣。 C、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三个短语,层层推进,写出了“拿来”必须独立思考,鉴别精华与糟粕,独立自主地选择。 D、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的就是造就新人与新文艺,这句话强调了继承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诗人总是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诗歌总是成为时代的号角和第一声春雷。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在新时代,一直充当着时代先行者、价值引领者的诗人何为?诗歌何为? 伟大的诗歌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古今中外皆然。盛唐诗歌最具代表性,其中又以唐代边塞诗最为典型。《全唐诗》近五万首,边塞诗只有两千余首,却被认为是唐诗中最具思想性、想象力与艺术性的诗篇。所谓诗歌的“盛唐气象”,主要是由边塞诗表现出来的。盛唐的美学形象也主要是由边塞诗建构起来的。边塞诗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开放的精神,以及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到西域去,到边疆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当时读书人和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也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边塞诗因为反映普遍社会情绪和理想生活样貌,所以脍炙人口,让人震撼。 当代社会正在进行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这里说的雄心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思想准备。在新时代,诗歌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新时代诗歌,要解决好个人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传承、开放与创新的问题,还有如何书写时代与现实的问题。 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新时期文学就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曾对人性的解放、人道的弘扬起过积极作用,但过于强调自我,导致后来解构主义思潮泛滥,否定传统、贬低英雄、反对崇高,直至解构一切宏大叙事,最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在个体和民族基础之上又超越具体的个人和民族的。我们要走向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建构主义,不断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历史性转折,正是时代最具诗意之处,提供了发挥自由创造的无限空间。兼具思想能力、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优秀诗人,最终会将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主体性和个人的主体性融为一体,加以不断肯定、不断强化和不断超越,提炼出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建构出强大的主体性精神力量,打动人心、改变风气、影响社会。 新时代诗歌还应该创造新意象、新形象。诗歌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艺术,艺术以形象感人,只有典型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永久流传。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经验、感受与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并以一种加速度的形式产生着。自然山河、人文网络、社会和谐,都将给诗人带来新的灵感和冲击力,激起诗性的书写愿望。而复兴征程、模范英雄、高速高铁、青山绿水、精准扶贫……都可以成为抒写对象,成为诗歌典型,都可以既有时代典范性,又具有艺术价值。此外,全球化、“一带一路”、海洋世纪、航天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将加快人类前进的步伐,放大人们的想象力,激发新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和创造力,进而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新的美学观念和美学形式。这将是一个新的美学开疆拓土的时代,既葆有中国特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 D.梧桐更兼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将进酒,杯莫停莫听穿林打叶声 B.秦人开关延敌天下英雄谁敌手 C.沉舟侧畔千帆过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D.总把新桃换旧符把酒问青天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代温庭筠、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4.下面各对联不是写李清照的一项是() A.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 B.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C.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D.八百里河山空入梦,流水凝愁,怎奈此身囚狱室三十年故国最伤心,酿词寄恨,忍听千古断肠声 5.下列李清照的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15.《拿来主义》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十五拿来主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书写均无误的项是( B )。 A.残羹.冷灸(gēng) 冠冕.堂皇(miǎn) B.鸦.片(yā) 脑髓.(suǐ) C.自栩.(xǔ) 玄.虚(xuán) D.吝啬.(sè) 蹩.进(piē) 解析:A项,残羹.冷灸(gēng)——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指吃剩 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C项,自栩.(xǔ)——自诩.([zì xǔ]自夸) D项,蹩.进(piē)——蹩.进([bié jìn]躲躲闪闪地走进去。)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长歌当.哭得当.当.天 B.无缘无故.变故.事故. C.博而不精.精.华酒精. D.一一列举.举.例举.止 解析:A项。长歌当哭:【cháng gē dàng kū】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得当:【dé dàng】1.适当;恰当2.以正确方式;以适当方式3.符合道德、伦理或社会的标准的4.避免浪费或奢侈的;节约的。 当天:[dàng tiān]:〈名〉就在本天;同一天。[dāng tiān]: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那天。2.当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①南京的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地区之。 ②只要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会有真才实学。 ③这时全场人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④经过努力,王琳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⑤一个科学家能够以自己杰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非常荣誉的事情。 ⑥他战胜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⑦大会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④⑥⑦ 解析:①“夏季是……地区之一”搭配不当;③“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搭配不当,排除A;⑤“荣誉的事情”搭配不当,排除BC。 4.对以下句意理解正确的有( A )。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奉行的是团关自守的政策。)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鲁迅先生充分肯定了“送出去”。) ③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迅先生十分形象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 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只要坚持和实行了拿来主义,文艺就会成为新文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②“充分肯定”的理解有误,排除BCD。 5.鲁迅原名 ,字,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家、家、家。 答案: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 6.《拿来主义》选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8《拿来主义》阅读练习1

《拿来主义》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拿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丈”,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人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共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采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附答案详解)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附答案详解) 一、基础积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贵族王室对猎鹰,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 B.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 C.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 D.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 【答案】D(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历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退。历久弥坚:经历的时间长久,更加坚定不移。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答案】B(B.“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文化色彩”衔接紧密,“天神”与下句“神乌圣禽”衔接紧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双基限时练:2.6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

双基限时练(六) 2.6 拿来主义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脑髓.隧.道遂.心如意钻燧.取火 B.吝.啬租赁.遴.选人材百般蹂躏. C.孱.弱谗.言蝉.联冠军参禅.打坐 D.蹩.进躄.进鞭辟.入里投畀.豺虎 解析A.髓:suǐ,其余读:suì;B.遴:lín,其余读lìn;D.蹩:bié,辟:pì,其余读bì。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粹精络精卫填海精打细算 B.赐予授予祸福予共予人口实 C.摩登摩擦摩肩接踵摩拳擦掌 D.即刻即日即早预备即景生情 解析A.精络—经络;B.予共—与共;D.即早—及早。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也不是,_______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________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________,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__________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____还应当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假如就但是但所以 B.虽然就但是但所以 C.由于就但是而因此 D.虽然才但是而因此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欢快,不少“粉丝”竞相仿照他的表演,但这 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 B.节日里,大街上,公园商场里,处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 ...缕.。 C.鲁迅《拿来主义》一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可称是不刊之论 ....。 D.即便是悲剧,也给人留下一点期望的结局,好让好事者有一天来个狗尾 .. 续貂 ..,满足我这种低层次的需要。 解析不绝如缕:比方声音微小悠长或形容局势危急。 答案 B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蔬果的抗癌机制大可交给学界连续争辩。不过人人都需要生疏到的一点是,过量补充能促进体内生化反应因而不行或缺维生素,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乌克兰议会23日进行特殊会议,支持议长图尔奇诺夫在新一届总统选举产生并宣誓就职之前履行总统职责。 C.为抢夺生源,各高校纷纷扎堆进行自主招生考试,经常在同一天开放“生源争夺战”。各校考试时间由于相对集中,考生有意赶场也分身乏术。 D.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混日子过的干部职工,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陶冶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新课] 一、时代背景 本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主张“全盘西化”,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而在当时的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练习及答案

第三单元文学的轻松睿智表现——杂文 和随笔 第8课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脑髓.(suǐ) 国粹.(suì) 参与.(yù) 残羹.冷炙(ɡēnɡ) B.玄.虚(xuán) 吝啬.(sè) 蹩.进(piē) 冠.冕堂皇(ɡuān) C.糟粕.(bō) 譬.如(pì) 孱.头(càn) 礼尚.往来(shànɡ) D.自诩.(xǔ) 磕.头(kē) 羡.慕(xiàn) 生吞活剥.(b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宿愿纷繁芜杂沮咒音容笑貌 B.吝涩礼上往来孱头勃然大怒 C.顷诉残羹冷灸自栩冠冕堂皇 D.贮立临风殒泪凭吊豁然开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既然领导________你,把公司的大权交给你,你就应该尽职尽责。 ②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________,二者见得大度。 ③我只想鼓吹我们再________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④对这样的害群之马必须及早__________,才能保一方平安。 A.看重丰厚吝啬处置 B.看中丰厚吝惜处治 C.看中丰富吝惜处置 D.看重丰富吝啬处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知者,更是智者,鲁迅是学者,更是学人。多少作家的书洋洋大观,却抵不

上鲁迅一本薄薄的《野草》,更别提鲁迅其他的渊博所在了。 B.“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当得起‘百科全书式人物’的唯一者”(北京大学教授孙玉 石语)。我们成不了鲁迅,但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总是可以的。 C.按照住建部预想,2012年6月完成4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程,今年6月底前扩展到500个城市。昨天(6月30日)是这个规划的最后期限,但进展并不如意。 D.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夫妻俩在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 ...来.的一对儿。 B.这位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 ....,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C.学问贵在问,要问就不要怕贻笑大方 ....,而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嘲笑虚心求教的人的。 D.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位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的残羹冷炙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恒久,更深刻。 B.《拿来主义》一文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读来仍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了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 C.鲁迅先生早期曾非常尖锐地抨击过“国粹”。他曾以为要少看中国书,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D.文学遗产中一切进步的、合理的、科学的、美的东西,都仍能对新阶级的文学提供有益的成分。 二、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②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拿来主义》同步练习之四

A.自诩(疝) 冠冕(mian ) 箱5) B .属头(chon ) 鑒逬(叹) 粹(sui ) C.礼肯(s hong ) 羡慕(qion ) 吝音(lin se ) D •大度(du ) 残羹〔geng ) 袴炙(zhi ) 3.《拿来主义》在论述 “拿来主义”之前, 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送去主 义” “送来主义”,这在论证关系上,它们的关系是(3分)

III A,①承接 III ②选择 II ③转折 1 ④因杲 III II 1 B.①承接 ②并列 ③转折 ④因果⑤ III III 1 II C.①承接 ②选择 ③转折 ④囱果⑤ II III 1 II D.①承接 ②并列 ③转折 ④囱杲

D.文化遗产自己 6②③ A,彳④ S f®©@®0①②③ B 1® I® (①②③ D, 24.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理解,其中正确的一种是(3分) 25.对文中画曲线句子的理解不妥的是(3分) [ A .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B.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新人的出现与新文艺创建的重要意义。 D.强调了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6.选用文中的话,按字数要求回答问题(10分) ①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_______ (2个字) ②怎样对待拿来的文化遗产? 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9个字) ③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8个字) ④怎样的人才可能实行拿来主义? ________ (10个字) ⑤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0个字) 四、填空回答:(20分) 27.鲁迅杂文的特色是语言(2分),(2分)。 28.本文选自(2分)。杂文从狭义上看隶属于(2分)。

河北省邢台市追光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追光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7—20题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摔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2.“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我”到底想甩掉什么?“背上了”什么“沉重的包袱”?(2分) 3.“我”为什么瞧不起自己,而又不能原谅自己?(2分) 4.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5.第二段实写了什么内容?虚写了什么内容?(3分)参考答案: 2. 现代文阅读(9分)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 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 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

拿来主义练习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自xǚ()吝sè()国cuì()残gēng()冷zhì() bié进()脑suǐ()càn 头()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歌当哭得当当天 B.无缘无故变故事故 C.博而不精精华酒精 D.一一列举举例举止 3.《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 ) A人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 D.文笔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4.对以下句义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奉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鲁迅先生充分肯定了“送出去”。) ③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迅先生十分形象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 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只要坚持和实行了拿来主义,文艺就会成为新文艺。)

二、语段精读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 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子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 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 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 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白勺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 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5.第①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简洁、明了、准确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内涵。 B.本段中“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三个词为并列关系,顺序可以调换。 C.“运用脑髓”的意思指思考,需要啥要先拿定主意。 D.“放出眼光”指分辨好坏,认真挑选;“自己来拿”是说有目的地动手。 6.第②段中a“孱头”、旷昏蛋”、c“废物”三类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各用4字表述)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2《拿来主义》(同步习题)(解析版)

《拿来主义》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国粹.(cuì)仪.节(yí)自诩.(xǔ)残羹冷炙.(zhì) B.供给.(gěi)吝啬.(sè)脑髓.(suǐ)冠.冕堂皇(guān) C.摩.登(mó)鸦.片(yā)孱.头(càn)故弄玄.虚(xián) D.勃.然(bó)蹩.进(bié)譬.如(bì)礼尚.往来(shàng)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本题要求选正确的一项。 B项,“给”应读jǐ。读“jǐ”有以下几种情况:1.供应:供~。补~。~养。自~自足。2.富裕,充足:家~人足。3.敏捷:言论~捷。 C项,“玄”应读xuán。故弄玄虚,汉指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迷惑,无法捉摸。 D项,“譬”应读pì。譬如,意思是比如。 故选A。 2.下列对《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即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B.“闭关主义”的表现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C.“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D.“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是“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错误,“送去主义”是为了媚外,把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分类别统统送出去,文中主要是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应为“送来主义”。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鲁迅先生以一篇《拿来主义》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指引。但是多年来,不少国人,他们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盲目自信。如果中国文化不 能,与国际接轨,中国势必重演清朝灭亡的悲剧。我国文化部门应适当开展外来文化宣传活动,促进外来文化引进。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国人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却对中国传统文 化。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式微,民族自信心必将减弱,还何谈“输出”中国文化?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浓郁起来,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文化的“拿来”与“输出”与文化进步,世界交融,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平衡二者的关系,我们无法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要以的胸怀,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帮助世界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故步自封与时俱进不屑一顾海纳百川 B.墨守成规与时俱进置之不顾虚怀若谷 C.墨守成规推陈出新不屑一顾虚怀若谷 D.故步自封推陈出新置之不顾海纳百川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见,“拿来”外来文化非常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