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概述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学生已有固体压强和液

体压强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究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中关于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及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经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但托里拆利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

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大版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中将分别以“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两实验为重点,其中托

里拆利实验所用水银为有毒物质,故采用视频播放和动画结合的形式。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

六、教具设计

·相关实验器材,如马德堡半球,水杯,硬纸片, 底部铺有沙子的瓶子,纸条,火柴,剥了皮的熟鸡蛋,多媒体教学材料、玻璃板。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如:托里拆利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

教师:液体是流动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空气也流动,我们周围是否也受到大气的压强呢?

学生认真讨论、思考。

(二).新课学习

1.大气压强

(1)演示:覆杯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水流不出来?

教师引导:液体对纸片有压强

学生回答:大气对纸片也有压强,并且大于液体的压强。

教师:所以大气也是有压强的。

演示:瓶吞蛋实验

教师:进行试验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鸡蛋被吞了进去?

教师:这个实验证明能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教师:大气为什么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呢?

引导学生通过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相对比分析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证明

教师:刚才的这个实验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那么还有没有其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且说出。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给予肯定。

板书[2、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瓶吞蛋、纸托水]

教师:我们同学可以设计好多实验用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历史上为了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可费了些周折。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的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告诉学生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和学生一道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强的值

教师: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讨论课本“想想做做”。

教师:这个实验可以粗略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历史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伽

俐略的学生托里拆里。

(1)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用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的全过程。

配音: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入插在水

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

高度差约为760mm。将管子慢慢倾斜,继续测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是什么支持着高760mm的水银柱?

学生:是大气压强。

教师:回答得很好。那么水银面上方是什么?

学生:是真空。

教师:是真空就不能对管内水银面产生压强,而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

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的水银柱产

生的压强相等。

具体引导学生计算大气压强。

教师:大气压强跟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即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3×

105Pa

分析:玻璃管倾斜、粗细、等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5.生物对大气压强的适应性

教师: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10N的压力作用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比大象躺倒

时对地面的压强还大。大气压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这是因为人体内部也

有压强,还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条件下,习惯了的缘故。

6.气压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前用自制的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这一现象.

教师:当我们拿着自制的气压计从楼底走向高楼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我们会发现“气压计”中的水面上升,这说明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大气不仅具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1.013×105Pa是标准大气压强。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高低呢?

引导学生设计液体气压计。

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液体气压计有什么缺点。

教师: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方便,常用于气象站和实验室。用得比较多的气压计是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

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盒气压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并讲述金属盒气压计的原理。

教师: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高度的压强是不同的,如果在金属盒气压计上标上与大气压强相对应的高度,金属盒气压计就变成了一个高度计。

7.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海拔、季节、阴晴等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问:高海拔地区鸡蛋煮不熟怎么办?

学生:思考回答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八、教学评价设计

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练习,通过对练习的掌握情况,从整体上评价学生这节课在收集信息、运用和理解等方面的学习结果。

九、作业布置

必做:P43 2题、4题

(选做)想想议议:

能不能用公式P=pgh来计算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辅导教学案(提升版)

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照课本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实验验证: 再看覆杯实验:(如图1)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而当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圈时 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演示:广口瓶吃鸡蛋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中, 迅速将剥壳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内,如图讨论: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4、小结: (1)在地球的周围有厚厚的空气层(大气层),这些空气有质量,受重力作用,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 (2)实验探究:(覆杯实验) 归纳总结:大气与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定义: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平常感觉不到大气压存在的原因:身体内外相通,压强相等。 (5)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例题 【例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大气压强教案公开课

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姓名:杨洪群 单位:比西巴格中学 2018年 03 月 26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大气压的值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教学难点】 大气压的测量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实验法、问题讨论法。 【实验器材】 教具、展台、多媒体课件、吸盘、饮料、一次性纸杯、马桶抽、0.1米,0.3米0.6米水杯,矿泉水瓶、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覆杯实验:提问:1、水为什么没有漏出来?2、为什么喊了123水漏出来了? 板书:第3节大气压强 二、合作学习与探究 (一)大气压的存在 活动1:把吸盘压在桌子上,用手提起,你能轻易地提起来吗? 活动2:我们一起吸饮料 活动3:游戏—拔河比赛 解释:1、把吸盘压在桌子上,可以排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的气压变小,而吸盘外大气压强比较大,从而将吸盘压在桌子上。此时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挂钩 上挂日常物品了 结论: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视频】:马德堡半球实验 板书: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1.马德堡半球实验 2.演示“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 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 口 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 么现象? 提问: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 启发: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 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有大气)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了大气压强。 “覆杯”实验的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而且 各个方向都有。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 活动: 1、大小试管实验 2、在空可乐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 瓶盖,过一 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对实验做出现的现象进行解释。 1、小试管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对小试管有一 个向上托的力。 激发兴趣 观察思考 答: (1)硬纸片掉下 (2)硬纸片没有掉下 来 (3)硬纸片仍没有掉 下来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思 考。 现象: 1、小试管上升,水流 下来 2、可乐瓶被压瘪了

2、热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少,但瓶外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对瓶有一个向内的压力。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原因:由于大气具有重力。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 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阅读】人体中的“马德堡半球” 二、大气压的大小 “大气压确实存在,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1、测量方法 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出示】空盒压强计和水银压强计 补充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说明、数据读数和分析,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从中说明水银压强计的原理。 学生思考 生回答 生观察、思考、解释相关现象 学生亲自动手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计算、解释: (2)这是因为人对环 S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一个针头?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概述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学生已有固体压强和液 体压强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究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中关于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及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经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但托里拆利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 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大版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中将分别以“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两实验为重点,其中托 里拆利实验所用水银为有毒物质,故采用视频播放和动画结合的形式。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 六、教具设计 ·相关实验器材,如马德堡半球,水杯,硬纸片, 底部铺有沙子的瓶子,纸条,火柴,剥了皮的熟鸡蛋,多媒体教学材料、玻璃板。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如:托里拆利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 教师:液体是流动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空气也流动,我们周围是否也受到大气的压强呢? 学生认真讨论、思考。 (二).新课学习 1.大气压强 (1)演示:覆杯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水流不出来? 教师引导:液体对纸片有压强 学生回答:大气对纸片也有压强,并且大于液体的压强。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三课时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小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2)通过测量大气压值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3)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其大小。

3、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 【教具、学具准备】吸盘、玻璃板、带盖矿泉水瓶、铁钉、集气瓶、酒精灯、药棉(含酒精)、熟鸡蛋、大小试管、塑料片、 水槽、滴管、带橡胶塞的烧瓶、夹子、抽气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吸星大法。(表演手吸起较大的一块玻璃板的魔术) 问:想知道我为什么能够这么轻而易举的吸起这块大玻璃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大气压强,板书课题。(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最好的两个小组会有奖励的哦)二、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对预习成果进行展示。 1、由于空气受到_____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或者______。 2、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最早比较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九章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 1.(2022河南正阳期中)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图是男子用纸杯和吹风机等自制了一个简易的真空机,把塑料袋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袋内空气压强变,在的作用下将塑料袋压扁。 2.【新独家原创】如图所示是一种狗狗玩具,吸盘能牢固地固定在平整、光洁的地面上或墙壁上,供狗狗撕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吸盘能牢固地固定在地上或墙上的原因。 知识点2大气压的测量 3.(2021湖北钟祥期中)意大利科学家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m高的水柱,它在1 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是N。(g取10 N/kg,1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 Pa)

4.大气压与海拔有关,在海拔3 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Pa,某地的海拔约 2 000 m,粗略估算该地的大气压是Pa。(1标准大气压取1.0×105 Pa) 5.(2021广东广州花都期末)如图是某地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的实验装置图,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管内的A点是与液面相平的一个点。 (1)此时的大气压强等于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改变管子的倾斜程度,A点处所受到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外界的大气压变小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当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变大时,该实验装置应在较(选填“高”或“低”)处。 知识点3大气压的应用 6.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提起活塞时,阀门关闭,圆筒外的水在的作用下进入圆筒。 7.【跨学科·地理】(2020上海黄浦期末)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可以判断大气环流的方向,预报相关气象情况。气象站用气压计采集某区域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课方案 【篇一:初中物理压强教课方案】 《压强》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1、认识压强的看法.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5、会用所学知识解说生活中常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察看压力的作用成效 2、研究压力作用成效的有关要素 3、学惯用控制变量法和变换法研究问题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经过察看、实验以及研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敬客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2、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培育学生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3、培育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 的问题 【教课要点】 压强看法的理解 【教课难点】 有效组织好研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成效与什么要素有关,真实理 解压强的看法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课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经过实验直接表现,让学生直接察看压力的作用成效,给学生产生 对压强的直接的感觉,及惹起他们的兴趣 二、议论法:经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睁开议论并发布看法,培育学生擅长思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解说法:

教师经过简洁、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教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简单控制教课进度,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批系统的科学 知识 四、增强方法: 介绍公式后,经过在课中增强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增强学生对压强的 理解和公式的运用 【课时设置】 一个课时 【教课方案思路】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课时,本着切近生活、从学生的实质出发,创 建出研究问题的情形,让学生踊跃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培育参加的 意识,提升参加能力;经过准备教具,亲历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 的方法,实时的运用知识剖析问题,稳固提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 乐,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课准备】 (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教课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发问: 1.大家都知道,在雪地里行走,脚很简单堕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 滑雪板,运动员的脚不只不会陷进雪里,并且还可以在雪地上滑 行,这是为何? 2.同学们察看过自己的书包带子吗 ? 感觉宽带子好,仍是细带子好, 为什么? 3.请大家取出你们的三角板,没三角板的用铅笔取代,按书中图的方法做一做 .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知道是为何吗?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此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课: 1.感觉压力的成效: 实验研究 1 :让学生取出一只削好的铅笔,请学生用两只手的食指和食指轻轻地夹着铅笔的两头,感觉一下,为何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样呢? (1)压力: 请画出在下边四种状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时机,援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游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施展制造才能、实施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物理新课改下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我认为在物理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情景,它是“引线〞,旨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实验、史料、故事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本节课中就利用实验的趣味创设情景来作“引线〞,教学效果较好。 2.渗透方法。注重科学探究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为薄弱,这需要我们作老师适时的引导。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测定〞这一环节时,小组商量交流为实验设计开启了思维,教师在学生的交流的根底上稍加引导分析:什么时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能和大气压力相等,要获得大气压强的大小我们还需要了解哪些量等等,这样适当的点拨不仅为学生的设计带来思路,也为他们的思考问题提供了方法。 3.注重应用。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理论与实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9.3 大气压强 教案

§9.3 大气压强【教学目标】 1.理解托里拆利实验。 2.知道气压和沸点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理解托里拆利实验。 2.知道气压和沸点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托里拆利实验。 2.知道气压和沸点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PPT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活动一:覆杯实验 2.活动二:瓶吞鸡蛋

3.马德堡半球实验 4.引入课题,提出学习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2.标准大气压有多大? 3.气压和沸点有什么关系? 二、托里拆利实验 观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一个标准大气压是多大? (2)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 (3)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 (4)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影响结果吗? (5)如果外界大气压强变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6)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7)为什么不用水做实验而是用水银呢? 三、气压计 四、大气压的变化 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随着高度的增加,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会逐渐升高,这表明瓶外的大气压在逐渐减小。

五、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 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六、大气压强的应用 七、总结感悟 1.托里拆利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2.标准大气压有多大? 3.气压和沸点有什么关系? 六、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上留有小孔 D.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2.关于大气压强,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高原地区做饭时要使用高压锅 C.同一位置,只要海拔高度不变,大气压就不变 D.空气也是流体,所以可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层的厚度 3.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在水中,口朝下,这时,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A. 充满水 B. 没有水 C.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D.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4.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A 纸片太轻了 B 空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C 水把纸片粘住了 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 5.在冬天,保温瓶未装满水,当瓶内温度下降时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 A 塞子与瓶口间摩擦力太大 B 瓶口遇冷收缩 C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 原先塞子塞的太紧 6. 高山上煮饭不易煮熟,如要煮熟饭,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 A.加大火力烧 B.锅上加一个不漏气的盖子 C.降低气压,可使水沸点升高 D.都可以 7.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8.如图4所示的装置,所测到的大气压数值是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是 Pa。此气压值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标准大气压。1.013×105 Pa等于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ρ水银 =1.36×104 kg/m3,g取9.8 N/kg) 【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对应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 仪器材料: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鸡蛋、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注射器、钩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 学生:纸片会掉下来。 一、大气压强 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 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实验③: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 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 实验④:瓶吞蛋。 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杯子为什么会牢牢地吸在气球上呢?学生讨论、回答: ①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②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 ③鸡蛋被空气压了进去。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大气层的结构,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 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学生观看图片,听教师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教师:谁能解释一下我们刚做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呢?学生回答: ①这些现象都是由大气压引起的; ②硬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 ③瓶子被压扁,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大气压强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6年春季学期公开课教案 第3节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陆孔森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3.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1: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然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让学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 演示实验2:取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把瓶盖拧紧,然后在饮料瓶的侧壁上扎一个小孔。 活动3【导入】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瓶子里面的水会怎么样?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 活动4【讲授】新课教学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1.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思考: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活动5【活动】小实验 “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把瓶子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活动6【活动】课件展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这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活动7【讲授】大气压的测量 演示:将装满水的试管倒置放入水中,学生观察水是否会流出,解释原因? 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呢?是不是无限高呢?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活动8【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活动9【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活动10【作业】课后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大气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大气压强 教案是八年级物理教师日常备课的产物,其代表着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想,教案设计的好坏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目标) 1、体验“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前后形成强烈反差,作出猜想引出课题。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列举实例佐证自已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剖析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材分析) 1、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强值和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2、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3、关健点:一是存在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

分析和计算中存在困难,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策略) 1、课前热身,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及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 2、置疑体验,通过前后强烈反差,在学生内心产生剧烈碰撞,引导学生猜想,课题引入自然,流畅。 3、拔河比赛震憾学生心灵,游戏之后,教师巧妙过渡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进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力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可以用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计算公式是。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茶壶盖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瓶特殊的饮料(出示自制牛奶:将玻璃瓶中装满牛奶,用带吸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蜡将瓶口及吸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教案

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估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桶、抽气机、橡皮碗、玻璃杯、纸板、水、优酸乳纸盒(饮料纸盒、易拉罐均可)、吸管、塑料挂衣钩、细针、广口瓶、熟鸡蛋、沙子、酒精棉花、注射器(带橡皮帽)、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金属盒气压计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教师边展示实验器材(铁桶、抽气机),边说:我可以不用力挤压就可以将铁桶弄瘪,你们信吗?(学生怀疑。) 教师进行实验: (1)用抽气机连接铁桶口,并启动抽气机,几秒钟后奇迹出现了——铁桶变瘪了。 (2)将两个橡皮碗正对,挤出皮碗里的空气,然后请两名力气大的同学上台来用力拉橡皮碗,并向全班的同学介绍拉橡皮碗的感受.(学生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橡皮碗拉开) 师橡皮碗为什么拉不开? 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大气压强.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中学 张珺涵

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中学张珺涵 一、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气体浮力奠定坚实基础。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思想 1、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结合多媒体, 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观察→思考→分析→探究”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使他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_第3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应用 1.气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那么气体是不是也有压强呢?请观看一段视频 学生生活在充满大气压强的环境中,却往往容易忽视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通过一段小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倒置过来,放开按住塑料片的手,看到什么现象?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现象: 分析: 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通过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并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实验成功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精神。 3.从生活经验出发,你还能找到哪些例子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趣味的小实验已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该问题再次回归生活实际,不仅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实际应用,同时给学生灌输了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 二、实验展开,深入探究 大气压的测量 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动画视频,我们发现大气压的数值是非常大的,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又说明大气压强的数值非常大。放在中间播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实验:将玻璃杯和矿泉水瓶装满水后堵住瓶口倒 插入水槽中,松开瓶盖慢慢提起,不要离开水面可以 发现其中的水总是满的。是什么托起了这段水柱呢?

请你对“液片”AB进行受力分析。 分析:力或者压强具有传递性,大气压强作用在水面上,水会将大气压强传递到水的内部的各个地方,并且是等大的传递,如果以“液片”AB为研究对象,则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和液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 实验中就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大于水柱产生的压强。如果大气压不是无限大,那么大气压托起的液柱高度总会有一个最大值,此时大气压强就等于液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测出这个最大值计算液体压强我们就可以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了(转化法)。 思考:能不能用水来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呢? 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找寻原理,体会转化思想,同时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2. 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原理: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水银柱高度)就可求出大气压的数值。 (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玻璃管的粗细能否影响测量的结果? ②玻璃管倾斜放置能否影响测量的结果? ③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④管内水银柱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的计算: 实验中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因此 p大气= p水银=ρ水银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标准大气压p0= 1.013×105 Pa,粗略计算时可取为105 Pa 。 思考:大气压的数值如此大,为什么我们却感觉不到呢? 不只是观看视频中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转化思想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

§9.3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陈楚琼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认识大气压的存在,运用前一节《液体压强》的知识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对大气压的大小形成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 【课时分析】 本节课需要1 节课时。 【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个半学期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和受力分析的能力,也刚刚学会了计算液体压强,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并把分析的思路描述出来。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受力分析,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通过二力平衡的知识,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实验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 通过水柱和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 通过实验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体验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 体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设计并进行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获得成功的愉悦。 2. 领悟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德威和作用。 3. 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学以致用的过程,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师用具】 多媒体课件、塑料杯、试管、11米长水管、皮尺、红墨水、薄塑料片、手机。 【学生用具】 学案1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游戏:2014年有个风靡全球的挑战冰桶游戏,今天我们来一个挑战水筒的游戏。在杯中装满水,用薄塑料片盖在杯口上,将杯子倒扣使杯口向下,从若干位同学头上经过。被“罩”过且没被淋湿的同学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教学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一:在杯中装满水,用薄塑料片盖在杯口上,将杯子倒扣使杯口向下。观察:①水是否流出?②塑料片是否掉落?思考并回答:塑料片处于什么状态?受力情况如何? 【结论】大气对大气层中的物体存在 ___________ ,叫__________ 。大气向 _______ 方向都有压强。 问:大气压能不能托起更高的水柱? 换用较高的试管,装满水,用薄塑料片盖在试管口上,将试管倒扣使试管口向下。观 察:①水是否流出?②塑料片是否掉落? 问:大气压究竟能托起多高的水柱呢?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实验二:取一条11米长的水管,装满水后,两端用水龙头封住,吊起来,下端管口没入水中,打开下端水龙头,观察水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下降

2022年人教版物理《大气压强》精品教案

第3节大气压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3.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4.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等效替代等方法。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试运用气体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用废矿泉水瓶、吸管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 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3.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教具准备 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钩码、长滴管、红墨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再将重物挂在钩上,吸盘依然不会脱落。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实验时,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 教师讲解: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跟液体相似)。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讲述: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学生实验:学生按以下图所示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教师总结: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说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探究点二:大气压的测量 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 四、教学方法 (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 (二)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三)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如右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 生:受。 师: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 生:各个方向。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 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呢? 请学生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出示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板书:“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三)授新 1、请学生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存在的实例。 用一次性注射器做试验,把进气口密封后,拉注射器时很费力。再一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向不同方向松开手后又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与液体压强实验作比: 2、提问: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大气压强与液体中的压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提问:(1)空气主要是由什么物质组成?(氮和氧) (2)它们受重力作用吗?(受) (3)空气能流动吗?(能)补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教师总结:空气也和液体一样受重力、具有流动性,这也是浸入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压强的原因。 板书:“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我们知道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也了解了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那么大气压强的值是多大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研究这个问题。 3、做覆水杯实验。 提问: (1)产生的现象是什么?(硬纸片没有掉下); (2)为什么没有掉下来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