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诊疗标准

手足口病诊疗标准

手足口病

一、定义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

二、临床分类

1、轻型

a 急性起病,发热,

b 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c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2 、重症病例:

a 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b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或近期到过有手足口病流

2、症状: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有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甚至发生死亡;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体征: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有并发症时出现相应临床体征如昏迷,惊厥、病理反射阳性、软瘫等;

4、实验室诊断

a 病毒分离阳性;

b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 倍以上的升高;

c核酸检验检测到病原核酸

四辅助检查计划

1、血尿粪三常规;

2、肝功、肾功、电解质;

3、病原学检测送防疫部门;

4、必要时做腰穿,心肌酶、血气分析,头颅CT等;

五治疗原则

1、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5、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6、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8、病因治疗:试用病毒唑、炎琥宁、干扰素等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手足口病出入院标准

诊断依据

一疑似病例;

年龄5周岁以下,近3天内有发热病史,并有以下任意两项表现者:

1.有咳嗽、呕吐等症状;

2.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3.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

4.胸片异常;

5.有上述类似病例接触史;

二重症病例;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持续高热不退;

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

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9/L或显着降低<2×109/L;

6.血糖明显升高>9 mmol/L;

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入院指征

一疑似病例;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需留院观察:

1外周血WBC计数增高或降低;

2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且病程在4天之内;

3发热持续2天以上不退;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

3.每天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胸片;

4.留观期间出现符合重症病例条件之一者,应依照重症病例处理;

二重症病例;

1.凡符合重症病例条件者,应立即转诊至儿童专科医院或者具有儿科、综合实力较强的

二级以上医院治疗;

2.辅助检查:

1入院后进行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糖、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心肌酶、C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心电图、胸片检查有条件者尽可能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

2对有神经系统表现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和脑、脊髓磁共振检查;

疗效标准

治愈: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并发症;

出院标准

治愈: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并发症;

临床评定指标

平均住院日:重型2周—4周

轻型1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1版)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 (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二、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EV71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2期、第3期。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手足口病诊疗方案

手足口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普通病例:手、足、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重症病例(重型):普通病例特征;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如精神萎靡、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痹、惊厥,可有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型病例(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2)高血糖。 (二)证候诊断 (1)肺脾湿热: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2)湿热郁蒸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高热不退,易惊,呕吐,肌肉瞤动,或见肢体痿软,甚则昏矇,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4)重型病例——心阳式微肺气欲脱证:壮热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可见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质紫暗,脉细数或沉迟,或脉微欲绝,指纹紫暗。 二、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①肺脾湿热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

手足口病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该病以手、足和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性病变为主要特点,患者通常表现出发热、口腔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的临床病情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病情表现和体征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本文将对手足 口病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进行探讨。 一、临床分型 手足口病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症状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典型型: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溃疡、皮疹、食欲不 振等典型症状。手、足、口腔黏膜均可出现病变。病程一般为7-10天,临床表现多为轻型或中型。 2. 呼吸道症状型:在典型病征的基础上,出现器官损害或并发呼吸 道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鼻塞、流涕等呼吸道 症状。 3. 神经系统症状型:在典型病征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乏力、手足麻木、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4. 肺炎型:手足口病并发肺炎的病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胸 闷等呼吸系统症状,并可触及肺部湿啰音。 5. 脑炎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病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二、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标准,诊断手足口病需要满足以 下条件: 1. 临床表现:发热,伴有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或表现为呼吸道、神经系统等其他症状。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得阳性结果,如从患者的咽拭子 或粪便中检出肠道病毒,或通过鼻咽分泌物、脑脊液等检测的病原学 证据。 3. 传染病学调查: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进行调查,如有与手足口病 流行有关的暴露史,或与其他手足口病患者有密切接触。 4. 排除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天花、水痘、麻疹等。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可以根据病情表现和实 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正确的分型和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控 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在诊断手足口病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 病情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确保准确的诊 断和治疗。同时,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十分关键,包括加强卫 生防护、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及时报告病例和加强流行病学调 查等措施。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万~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万~万之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和《肠道病毒型()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组~、、、型和组~、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型(,)等,其中以和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所致。近年部分地区、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和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和选择素糖蛋白配体(,)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因神经系统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γ等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引起心肺衰竭。 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衰竭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死因,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神经、体液和生物活性因子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病理改变 死亡病例尸检和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细胞变性坏死,以胃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病变为主;神经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脑干和脊髓上段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嗜神经现象、神经细胞凋亡坏死、单核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结节状增生、血管套形成、脑水肿、小脑扁桃体疝;肺部主要表现为肺水肿、肺淤血、肺出血伴少量的炎细胞浸润;还可出现心肌断裂和水肿,坏死性肠炎,肾脏、肾上腺、脾脏和肝脏严重的变性坏死等。 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 2011年诊断标准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2010年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三) 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卫发明电【2010】38号】 (2010-04-20发布) 1.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1.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2.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1.2.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

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1.2.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2.实验室检查 2.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2.3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2.4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2.5病原学检查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是多发生在五岁以下小朋友身上的一种疾病,并且具有传染性,这样很多家长都会格外的注意,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不懂得注意,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家长们就更加的不放心了,因为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种疾病的具体症状和应对措施,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了解一下。 其实国家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了,它介绍了这种疾病发生时的症状,病例,治疗等等很详细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回来后不像以前那样活泼,病伴有发热,手脚或者口腔有溃疡累的病变,那么家长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及时带孩子就医,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诊疗指南吧。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一、临床表现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眼震、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脑疝。 2. 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一、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二、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三、手足口病的一般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根据手、足、口等部位典型皮疹即可作出HFMD临床诊断,流行病学接触史有助于诊断,临床诊断病例中符合下列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粪便标本、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远高于对照人群; 2、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恢复期血清中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 3、在病变组织中如脑脊液或疱疹液中分离到病毒; 4、自病人血清、脑脊液或疱疹液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体核酸。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 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 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

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 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 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的一般症状表现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 为疱疹。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 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 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临床路径与诊疗规范

手足口病的临床路径与诊疗规范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和接触传播而导致。该病通常在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幼儿园 和学龄前儿童。本文将对手足口病的临床路径以及诊疗规范进行探讨。 一、临床路径 手足口病的临床路径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潜伏期:通常为3-7天。在这个阶段,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 已具有传染性。 2. 前驱期:持续1-2天,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发热、喉咙痛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3. 手足口症状期:这个阶段持续3-7天。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炎症,患者可出现口腔疱疹、舌红、咽充血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手部和 足部疱疹、皮疹,以及发热等症状。 4. 恢复期:患者的发热和一些其他症状逐渐消退,通常需要7-10天康复。 二、诊疗规范 针对手足口病的诊疗,我们需要遵循以下规范: 1. 早期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如持续高热、口 腔粘膜炎症、手足疱疹等症状,结合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等综合分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2. 辅助检查:常规的辅助检查包括咽拭子、血常规、病毒抗原检测等。其中,病毒抗原检测是确诊手足口病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PCR 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 3.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例如,对于发热患者,使用退热药物进行退热;对于口腔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局部麻醉剂或中药漱口液等缓解疼痛。 4. 防止并发症:手足口病的并发症较少,但仍需关注。防止并发症的措施包括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充足饮水、合理饮食、注意口腔卫生等。 5. 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手足口病属于法定传染病,任何医疗机构都有义务及时上报,以便进行疫情监测和控制。 6. 家庭隔离与幼儿园等场所防控:手足口病的传播容易造成群体感染,因此在疫情高发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同时加强幼儿园等场所的卫生防控工作,包括消毒、通风等。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临床路径与诊疗规范是关键的治疗和防控措施。通过早期诊断、对症治疗以及加强防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保障公众健康。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发热急性传染病,其型别甚多,但主要以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该病虽可在多年龄组引起感染,但常在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斑丘疹常发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远端部位。本病如无合并症,一般预后良好。 2、诊断原则 手足口病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确诊时须有血清及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3、诊断依据 3.1.1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患者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史。 3.1.2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 3.1.3 手、足、口皮肤、粘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 3.2临床表现 3.2.1 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左

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3.2.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 3.2.3合并症有的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肺水肿等,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常见。 3.3实验室检查 3.3.1 血液检查的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3.3.2 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3.3.3发病后从粪便、咽喉漱口液分离或检测到相关病毒。 3.3.4从脑脊液或疱疹液分离或检测到相关病毒。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由现斑丘疹和疱疹, 臀部或膝盖也可由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由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 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 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 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 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 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 疹液、 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 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 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 肛拭子、 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 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三、留院或住院指征 (一)留院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 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

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 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二)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 医疗机 构。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四、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 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 查,有针对性的做好救治工作。

传染病科 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诊疗方案

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汪受传、虞坚尔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疱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需结合相关检查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制定。 (1)临床诊断病例 ①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②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①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②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③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临床分类 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重症病例: ①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频繁抽搐、昏迷、脑疝;呼吸困难、紫

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二)证候诊断 1.肺脾湿热证: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2.湿热郁蒸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二)辨证论治 1.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湿热郁蒸证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推荐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三)局部治疗 针对口腔局部病变,可用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如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予局部用药。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宜于清淡饮食或流质,多饮水,保证液体和营养充足。 2.皮肤护理:注意保护皮肤清洁和疱疹处理,防止溃破感染。 3.全身观察:注意精神、神志、呼吸、心率、心律、体温、血压等变化,观察舌苔、大小便等情况。 三、疗效评价 由传染病协作组及手足口病协作组拟定。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有发热的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状态好转,72小时内未再出现新的皮疹,已有皮疹开始消退,能正常进食,正常玩耍。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一、诊断标准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1.流行病学史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极少数病例皮疹不典型,部分病例仅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等,诊断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 (二)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V-A16、EV-A71等)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V-A16、EV-A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IgM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二、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出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风疹以及川崎病等鉴别;CV-A6或CV-A10所致大疱性皮疹需与水痘鉴别;口周出现皮疹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可依据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对皮疹不典型者,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并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

毒尤其是EV-A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三)脊髓灰质炎 重症病例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四)肺炎 重症病例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肺炎患儿一般无皮疹,胸片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病情加重或减轻呈逐渐演变的过程。 三、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识别第2期和第3期,阻止发展为第4期。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和EV-A71感染为重症高危因素,下列指标提示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7.血乳酸升高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时,通常血乳酸≥2.0mmol/L,其升高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四、治疗 (一)一般治疗 普通病例门诊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手足口病诊疗工作规范(试行)

聊城市手足口病诊疗工作规范(试行) 一、预检分诊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在门诊、急诊入口设置预检分诊处(台),配备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儿科、传染科医师(护士)1—2名、导医人员2名,分别承担预检分诊和引导患者到发热皮疹门诊就诊工作。在儿科、急诊、皮肤等重点科室设立发热皮疹患儿就诊指示牌,标示醒目,并实施二次预检分诊。 2、加强预检分诊和导医人员培训,预检分诊人员要认真做好发热皮疹患儿的登记、筛查和报告工作。导医人员要合理安排导引路线,科学合理引导经预检分诊确认的发热皮疹患儿到发热皮疹诊室就诊。 3、一级以下医疗机构不得截留5岁以下的发热、皮疹患儿。一旦有发热皮疹患儿到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就诊,必须立即转诊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进行治疗,不得误诊、漏诊。乡镇卫生院要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做好病例筛查工作,不得留观皮疹、发热患儿。 二、接诊 1、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要求,设立发热、皮疹病例专门诊室。 2、专门诊室由经过统一培训,经验丰富的儿科学、传染病学等专业医师坐诊; 3、接诊医师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对患儿及时作出明确诊断。 临床诊断轻症病例,可让其回家隔离治疗,但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并书面告知其应注意的事项和医院联系电话,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院联系。 4、血常规检查结果30分钟内出具报告,血糖、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结果应在60分钟内出具报告。 三、留观 1、设有儿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传染病防治要求设立留观室3—5个,承担本单位接诊手足口病症状不典型,经专家组会诊即不能排除也不能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留观任务。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1版)(一)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 附件2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 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 性感染 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 环障碍 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 围 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 现为皮 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 一部位 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 (以 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 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 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 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 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 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 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三)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四)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 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1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

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二、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EV71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2期、第3期;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xx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xx、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xx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