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的中国疾控中心指南与策略

手足口病的中国疾控中心指南与策略

手足口病的中国疾控中心指南与策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由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但也可感染

成人。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公众健康带来

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制定了手足口病

的指南与策略。

一、手足口病的概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三种途径

传播。其病原体主要包括肠道病毒71型(Coxsackievirus A71,简称CAV71)和肠道病毒16型(Coxsackievirus A16,简称CAV16)等。

该疾病的特征症状为手部、足部和口腔出现水疱、疱疹和溃疡。严重

病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

二、中国疾控中心对手足口病的指南

中国疾控中心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制定了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治

疗和防控的指南。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内容。

1.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包括发热、咽峡炎等。随后,患者会在手部、足部和口腔出现水疱、疱疹和溃疡。这些水疱一般会

迅速扩散,造成局部疼痛和不适。

2. 实验室检查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通过采集患者的口腔和肛门黏膜标本,进行实验

室检查以确定病毒的存在。该检查主要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3.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疾控中心强调了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分离与鉴定,可以更好地了解流行病学特征、病

毒变异和传播途径等信息,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三、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

中国疾控中心针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防

控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早期发现与监测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重点关

注幼儿园、学校和托儿所等儿童集中场所,加强病例的报告和流行病

学调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 健全临床诊断与治疗

加强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能力提升。优化患者的

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3. 提升个人卫生水平

中国疾控中心提倡广大民众养成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好习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度,避免接触病毒和传播途径。

4. 增强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托幼机构、学校和儿童接触频繁的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场地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5. 强化疫苗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支持幼儿进行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严格依照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次要求,提高接种率。

综上所述,中国疾控中心制定了详细的指南与策略,旨在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公众和医疗机构应该更加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努力减少该疾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手足口病的中国疾控中心指南与策略

手足口病的中国疾控中心指南与策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由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但也可感染 成人。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公众健康带来 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制定了手足口病 的指南与策略。 一、手足口病的概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三种途径 传播。其病原体主要包括肠道病毒71型(Coxsackievirus A71,简称CAV71)和肠道病毒16型(Coxsackievirus A16,简称CAV16)等。 该疾病的特征症状为手部、足部和口腔出现水疱、疱疹和溃疡。严重 病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 二、中国疾控中心对手足口病的指南 中国疾控中心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制定了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治 疗和防控的指南。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内容。 1.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包括发热、咽峡炎等。随后,患者会在手部、足部和口腔出现水疱、疱疹和溃疡。这些水疱一般会 迅速扩散,造成局部疼痛和不适。

2. 实验室检查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通过采集患者的口腔和肛门黏膜标本,进行实验 室检查以确定病毒的存在。该检查主要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3.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疾控中心强调了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分离与鉴定,可以更好地了解流行病学特征、病 毒变异和传播途径等信息,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三、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 中国疾控中心针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防 控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早期发现与监测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重点关 注幼儿园、学校和托儿所等儿童集中场所,加强病例的报告和流行病 学调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 健全临床诊断与治疗 加强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能力提升。优化患者的 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3. 提升个人卫生水平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22年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22年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ea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 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 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 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 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 流行,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三)指导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 A组(Co某ackieviru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 某ackieviru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ECHO)等。其中以 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尔不 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 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 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 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 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 传播。 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 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 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 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 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 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三)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 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7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目前正处于各类传染病多发期,幼儿园是幼儿集中易发群体,为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幼儿园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本病的防控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幼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园长、 职责: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副组长:卫玲仙(副园长)、 职责: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 组员:卫仙利(后勤主任)、薛华燕(保健员)张淑红(保育组长)、陈怀斌(灶房班长)、 职责: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园教职员工的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紧急行动起来,预防手口足病》等宣传材料,并通过幼儿园宣传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一、各环节主要防控措施 (一)行政部门 组织领导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向政府汇报疫情和工作情况,加强与综治办、教育、宣传、街道、社区等沟通,实行联防联控,打击无证幼儿园,强化露天厕所、粪便和污水等生石灰消毒措施的落实。 (二)疾控机构 1.制定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开展检查指导,业务培训和社会整体宣传,提出学校和托幼机构停班、停课建议。完成实验室月监测任务。 2.提出防控意见和建议。实行疫情日报告和周分析,密切衔接防控链条的各个环节,要通过对各个环节掌握的情况,通过督导检查发现的情况,组织专家及时、准确分析疫情和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站在全局角度,全面地向行政部门提出疫情防控的意见和建议。 3.流行病学调查。对聚集性、重症、死亡病例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处臵,对所有病例全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医院、托幼机构、学校及患者家庭开展技术指导。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增加督导频次,严防发

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卫生监督机构 1.对辖区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开展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2.负责学校、托幼机构采取关停和解除措施,要履行工作手续。 (四)定点医院 1.首诊负责,就地治疗。基层医院发现的病例要直接转运到当地定点医院治疗,除重症病例外各地不得向市级定点医院转诊。 2.疫情报告。当天确诊的病例当天进行网络直报,晚间确诊的病例次日上午报告,为及时流调争取时间,缩短患者暴露过程。 3.病原学监测。对所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采样送检。对托幼机构及学校符合聚集性发病的病例均应采样送检。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采集5份病例便样送检。 4.协助开展流调。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调,落实疾控中心流调过程中提出的防控措施。 5.通报出院信息。在患者出院当天及时将患者出院及相关信息通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再分解给基层医院开展随访管理。 6.明确诊断。对所有病例全部实行院内专家会诊,每个

手足口病防控指南

手足口病防控指南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其潜伏期多为2-10天,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好发年龄在6月龄—5岁内的儿童,尤其在3岁内更为常见。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手足口病全年皆可发病,南方以春夏为高峰期,该传染病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二、手足口病怎么传染给孩子的? 主要传播途径是肠道病毒可以通过胃肠道也就是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也比较复杂。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目前还不明确是否可以经过水或者食物传播。 三、手足口病具有哪些症状? 1、宝宝持续高热,体温38.5℃超过3天。 2、神经系统异常,出现嗜睡、头痛、呕吐、抽搐等表现。 3、出现心衰前兆,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 4、3 岁以下孩子,最容易发展成重症!一旦病毒侵入,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引发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最快只要2~4 天,就能导致死亡! 四、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

足口病(该疫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对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没有保护效力)。该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五、日常中手足口要怎么预防? 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不生病,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并且排毒期非常长。病人感染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但经呼吸道排毒时间有2-3周,经粪便排毒可长达2-3月之久,地面、墙壁、玩具上也有病毒附着。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以上物品,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做好以下下措施,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的发病率,减少宝宝痛苦。 1、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2、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手,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3、注意食品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20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4版)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爆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 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 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 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肖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 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

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猛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一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 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 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 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 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 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 水或食物传播。 3、易感性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 病,以五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 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形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体内存留较长的时 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 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 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幼托机构等易感人群 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形感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5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____小学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手足口病(ev71感染)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是____岁以下儿童,通常流行季节在每年的4-____月份,5-____月份是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但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果发现迟或救治不当,会引起少数孩子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死亡。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为了针对我校全体儿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手段,广泛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家长、学校的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该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儿童的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切实做好我校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特制定如____案。 一明确工作目标 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动员和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培训、健康传播和行为干预,使目标人群和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掌握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护我校全体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从校长到每一位授课教师,全体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目前已把做好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校长王保英亲自负责,做到思想到位,时间精力到位,____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三健全防控____

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我校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____成员构成情况如下:组长:(校长) 副组长: 成员: 王保英负责全面掌控我校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手足口病防治的日常工作由李坤霞具体负责。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级学生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到位,并每日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有否异常变化,将异常情况及时向安全室汇报,楚立方负责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通风工作,及时督促、认真检查。 四具体防控措施 1、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及时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防控目标,细化防控措施,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 2、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控知识水平。利用班会、队会、黑板报、宣传栏、讲座、健康课、家长会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和知识水平。着重正面介绍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告诫家长流行季节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纠正儿童不良的卫生习惯,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3、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增强预防意识。认真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间通风、不吃不安全食品等的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用品的消毒工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一、手足口病病理学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二)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三)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病例的治疗方法参考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二、病例定义 (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3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篇1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科学、规范、有效落实,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1号)要求,结合我省当前疫情与防控工作现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确保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宣传,防治结合,强化重症病人救治的工作方针;坚持属地化管理,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以托幼机构和小学为重点场所,推行“84化”规范消毒流程,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防控措施 (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1.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X年版)》(卫发明电〔〕

38号)的有关规定,早期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提高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各级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按照《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 28932-)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开展病例的主动搜索,早期发现病例。 2.按照传染病报告的有关规定,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诊断和报告。 (1)重症病例的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以下诊断程序,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重症病例进行网络直报:①县级医疗机构必须经本院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会诊;②市级医疗机构必须经本院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中的2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诊断;③省级医疗机构必须由本院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中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诊断;④疑难重症病例可在本院专家组的基础上邀请省或市级专家组专家会诊。 (2)死亡病例的报告:在市级及以上手足口病防控专家组指导下,由接诊的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具有病毒核酸检测(PCR)的实验室确诊依据的按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及时采样的死亡病例,经专家组认定后按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3)聚集性疫情的报告: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7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篇1为切实做好我县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科学防治;分类指导、有效应对”的原则,加大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达到“减少散发、避免暴发、杜绝死亡”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手足口病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相关单位要根据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明确专人牵头,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防治工作格局。 三、工作职责 县教育局:负责开展校园手足口病防治的宣传,指导做好托幼机构和小学低年级在校学生、教职工的自我防护工作;督促各学校开展晨检,并对发生疫情的教室及其周边实施消毒。 县公安局:掌握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及时处置有关突发 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

门落实强制隔离措施。 县民政局:负责对特困手足口病患者家庭进行生活和医疗救助,动员和组织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参与群防群治。 县财政局:负责安排手足口病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管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保障手足口病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应急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公路交通管理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拟定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检查和督导;根据预防控制工作需要,统一调度卫生资源。 卫生监督所负责对事件发生地的食品和环境进行卫生监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执法稽查。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相关检测工作;承担对乡(镇)卫生院、县直卫生单位工作技术指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县人民医院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和检测样本的采集。 乡(镇)卫生院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并加强对院内医务人员、防保医生、村医的业务培训,尽快提高基层防控和救治能力。 县广电局:负责对手足口病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相关科学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相应工作的组织协调。

最新手足口病防控的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防控的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1】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制定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染源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爆发与流行,大幅度降低发病率。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措施。 (二)依法防治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范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爆发和流行。 (三)分片管理的原则。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监督检测、分片到人,责任到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镇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二)加强宣传力度。 村委会利用广播喇叭每天早晚宣传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防控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所包村7周岁以下的儿童的姓名及家长姓名摸清,同时发放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明白纸,在村内主要位置张贴。 领导小组将组织专人进行检查,如发现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全镇通报批评。 (三)村委会负责对室外公厕及垃圾堆定期投放白灰进行消杀。 (四)加强信息交流及上报。

卫生院每天将全县及全镇疫情变化情况上报领导小组,村委会如发现本村儿童有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状,要立即上报领导小组。 对患病儿童劝其到手足口病定点治疗医院就诊治疗,并举家隔离,不得外出,安排亲属为其送生活必需品,同时,告知其他村民不要到患者家中串门。 (五)卫生院要做好技术指导,组织专业人员到办事处到村指导群众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六)教委与卫生院一起对全镇所有的幼儿园立即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马上整改,并落实入园儿童的晨午检制度和缺课追踪制度,发现确诊病例要立即停园,进行消毒消杀,并做好儿童的跟踪随访。 (七)时间要求:因手足口病具有传播速度快,随气温升高,发病率相对就高的特点。 每年的4月初至8月底是该病的多发期,因此这段时间是这项工作防控的关键时期。 因此,相关单位及村委会要密切关注,接要求做好这项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2】 为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护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利政办201067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手足口病疫情,确保手足口病病情不蔓延,不扩散;确保手足口病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救治;确保重症病例得到最好救治,不出现死亡病例;确保平稳度过疫情高峰期,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二、工作原则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三、组织机构 为正确分析判断疫情形势,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成立旧城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略

手足口病工作方案2篇

手足口病工作方案2篇 卫应急〔*〕160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 3月份以来,阜阳市发生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传播,造成1500多名儿童发病,20人死亡。为防止该疫情在我市传播,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参照执行。 二oo八年四月三十日 抄送: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市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词:卫生应急防病通知 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3月份以来,我省阜阳市发生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传播,造成1500 多名儿童发病,20人死亡。5-7月份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防止疫情在我市传播,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市政府成立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宣传部、市政府应急办、卫生局、教育局、财政局为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

对全市防控手足口病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市卫生局下设办公室,承担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市卫生局组建成立以下防控专业组织: ⑴市卫生局组建市级手足口病防控救治专家组”,近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负责对全市该项工作的指导,参加全市应急防控方案的制定。 ⑵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卫生应急小分队,承担全市手足口病防控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工作。 ⑶市一院、二院、三院、三县县医院分别组建一支经过培训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组。 3、市教育局成立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幼儿园、小学应对该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控措施落实。 二、对相关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 1、抽派人员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防控手足口病(ev71感染)师资培训班”, 回来后,承担教学培训任务。 2、对全市医务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专题全员培训。 ⑴主要培训内容:《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方案》、《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感染)诊疗处置意见》和《安徽省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 ⑵培训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市、县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站)全体专业人员。 ⑶任务分工。县卫生局负责培训到乡镇卫生院全体专业人员;区卫生局负责培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体专业人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对本医院专

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

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 第一篇: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 xx区手足口病疫情调查处理指导意见书 幼儿园地址:电话号码 疫情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晨检结果报告辖区内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晨检后,儿童用高锰酸钾消毒液(1:5000)泡手,并洗手后入教室。 三、饭前便后要洗手。老师要鼓励儿童多喝水、勤洗手。 四、上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五、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六、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儿童带回家,让家长读给儿童听。 七、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半小时以上。 八、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牙具、毛巾等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晾晒被褥等。 九、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桌椅、公共电话等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两次。 十、儿童入托时,校舍门前放置84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十一、谢绝家长进入幼儿园。如有特殊情况获许进入,进入前洗手、消毒。 十二、家长接儿童时,先洗手。家长工作或外出回家,立即洗手。 十三、教职工入院后,先用洗手消毒液浸泡消毒手,再用清水洗手。 十四、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

立即洗手。 十五、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患儿痊愈2周后再带课。 十六、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不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所有患儿隔离至主要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红疹及所有水疱消退后一周方可返校。 十七、儿童缺课,立即追查原因,做好记录。 十八、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同时办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十九、如果一个班出现1例手足口病病例,全班儿童不得串班、不接收、不转出儿童,如果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并对本班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二十、一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并在区疾控中心或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消毒处理。 二十一、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托幼机构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托幼机构陪同人签名: 指导人员单位: 指导人员签名: 年月日 本记录一式二份,一份由区疾控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存档,一份留托幼机构按要求整改。 第二篇:铜陵县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 铜陵县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书 被指导单位法人代表指导类别传染病控制联系电话 一、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_工作方案_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以下是关于手足口病防控,欢迎参考! 篇一: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目前正处于各类传染病多发期,幼儿园是幼儿集中易发群体,为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幼儿园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本病的防控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幼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

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园长、 职责: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副组长:卫玲仙(副园长)、 职责: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 组员:卫仙利(后勤主任)、薛华燕(保健员)张淑红(保育组长)、陈怀斌(灶房班长)、 职责: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园教职员工的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紧急行动起来,预防手口足病》等宣传材料,并通过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3、加强晨午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和中午入园期间,做好孩子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可疑病症,立即劝其家长带领孩子到正规医院确诊。实行“一天两检”制度,必要时对个别幼儿再增加检查次数。每天晨午检领导和班主任值班,协助做好家长解释工作。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5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二)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____领导,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3、防保科职责。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4、内儿科。负责每天下午____时至次时____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负责每天早上____时至下午____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 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____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____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不得迟报、乱报和隐瞒疫情。 (三)对策措施 1、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⑴控制传染源 ①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实行医学观察,严格管理传染源。该病的潜伏期为2~____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临床症状消失后____天。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

【精品】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版)概要

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概要

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 (2014年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肠道病毒属A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综合征,主要感染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 CV-A16),近年来CV-A6和CV-A10感染也呈现上升趋势。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而多次发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和/或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现皮疹。然而,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出血或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表现,且病情进展迅速,部分重症患儿可引发死亡。我国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监测结果发现,2009年以来我国每年报告100-200万手足口病病例,1-3万重症病例和数百例死亡病例,而多数重症患者与EV71感染有关。手足口病在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排位中均位列前5,给我国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随着防控工作对疾病监测要求的逐步提高,现行手足口病监测系统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⑴各地执行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不一,难以对临床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⑵全国所有区县均开展轻症病例的病原学监测,监测质量难以保证;⑶未掌握标本采集数、肠道病毒检测结果阴性数以及未检测数,无法全面准确估计手足口病病例中的病原体分布特征。 为促进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手足口病监测,特制订2014版监测方案。新版监测方案主要具备以下特点:⑴细化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加强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监测;⑵增加地市级哨点监测,提高监测质量;⑶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7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三)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指导思想 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___临沭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____》(沭政办字[____]____号)以及《临沭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沭教安卫字[____]号)和《白旄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____年____月____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____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____、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学科(校长) 副组长:孙运亮(后勤主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