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一、诊断:

手足口病

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男性患儿,1岁,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特殊传染病史。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流涎。精神差。心率增快(185次∕分,正常120-140),血压正常(90∕50mmHg,正常值85-105∕40 -50),呼吸增快(45次∕分,正常值30-40次∕分),呼吸音增粗。手、足、臀部有疱疹。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8.2×109/L,N 0.61, L0.23.(正常值WBC11×109/L,N 0.36, L0.56)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肺大片高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三、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四、鉴别诊断

1、其他发疹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丘疹性荨麻疹、幼儿急疹等。

2、肺炎

3、暴发性心肌炎

二、诊断:

手足口病

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男性患儿,1岁,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特殊传染病史。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流涎。精神差。心率增快(185次∕分,正常120-140),血压正常(90∕50mmHg,正常值85-105∕40 -50),呼吸增快(45次∕分,正常值30-40次∕分),呼吸音增粗。手、足、臀部有疱疹。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8.2×109/L,N 0.61, L0.23.(正常值WBC11×109/L,N 0.36, L0.56)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肺大片高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三、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四、鉴别诊断

1、其他发疹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丘疹性荨麻疹、幼儿急疹等。

2、肺炎

3、暴发性心肌炎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材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小41988) 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手足口病(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 (主要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l6)、肠道病毒71型(EV71 ))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2007年至2010年,手足口病在中国大陆大范围流行。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多个地区有大规模流行暴发,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不断有死亡病例出现。全国发病人数:07年为85844例;08年为 488955例;09年为1155525例,2010年为09年的2倍以上。 病原学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包括数十种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OX) , A2、 A4> A5> A7、A9、A10、A16型等,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COXAI6、EV71最常见。但近年来报告由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还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一般为1 — 2周至3-5周之间,有 时更长,病毒可经粪便排出,也可经疱疹破溃时的液体流出。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粪口传播,密切接触,另有报导公共游 泳池、医院门诊口腔检诊器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本病,其次接触传播, 飞沬也可传播。 人群易感性婴幼儿对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发病后的免疫力不我巩固,可再次感染。病毒之间无明显交叉免疫。隐性感染病例较多,1983年天津发生本病的流行,总发病率为 2.O2%o,幼托机构发病率2 3. O3%0o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2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最为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易惊和肢体抖动,临床体征最常见的是高热、呼吸频率增加、肌力下降和血压升高,患者的血常规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血糖升高,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平均水平升高,入院后20例(91%)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但是患儿病情进展快,死亡距离入院的中位时间仅有1d。结论手足口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心肺功能受累,预后差。 标签: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最近10余年来在亚洲地区多次爆发流行,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患儿大多数病情较轻,预后好,但部分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甚至出现死亡个例。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2例手足口病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一般资料,化验和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住院治疗的568例临床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352例(62%),女216例(38%),年龄2个月~13.6岁,平均月龄为(25.3±19.6)个月,其中≤3岁者486例,占85.6%,死亡22例(3.9%),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3例(0.5%)。 568例患者均有发热和皮疹,部分患儿伴有咳嗽、咽痛、食欲差、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并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肢体抖动,肌阵挛、共济失调、甚至昏迷。 1.2方法 1.2.1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1],心肺功能受累的表现为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加快;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1.2.2研究内容:收集死亡病例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主要化验结果和治疗情况。 2结果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病性并发症。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水源,也可经口传播,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做好预防: 一、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教室与休息室要每天开窗通风。 二、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污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三、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治疾病蔓延扩散。 四、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送正规医院隔离治疗。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在家休养一周以上再入园学习。 五、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和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六、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在治疗期间,本病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清热解毒中萆药或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蛋白。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_,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因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故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复查。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 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 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

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 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 出冷汗;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三) 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四) 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 病原学检查。

手足口病诊治

手足口病诊治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一、流行概况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 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天津、山东均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 二、病原学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埃可病毒4、6、9、11等型。肠道病毒71型(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C2、C3、C4亚型)等。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耐酸,在PH3.5仍然稳定。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保留感染性(病毒结构中不含脂质)。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甲醛、碘酒能使其灭活。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病毒特征 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 三、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流行间歇和非流行期: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四、传播途径 粪-口消化道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唾液中的病毒;日常接触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医源性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经水或食物传播? 五、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患者主要为儿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85%~95%

198例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198例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01T16:57:17.1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雷雨董薇 [导读] 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本县流行以普通病例为主,表现为发热及皮疹。 雷雨董薇(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房县 442106)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018-02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1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3岁以下患儿占75%。男性(65%)高于女性(35%)。农村儿童高于城镇儿童,患儿均有皮疹,皮疹同时出现在手、足、口部(45%)及臀部(40 %)。发热 170例,多数以不规则热、低热为主,多数先发热后出皮疹,多在2 d内。部分病例可见白细胞增多(2.5%)。经抗病毒、清热解毒及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本县流行以普通病例为主,表现为发热及皮疹。此病只要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是发生于儿童和婴儿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1982年在我国首次报道,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及CA16等多种病毒引起。在我国已经被纳入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我县近年也出现手足口病流行,1989年5月~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手足口患者198例,现将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8例患儿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的诊断标准。普通病例198例,病程3~14d,平均5d。 1.2方法 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及转归。 2 结果 2.1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 本组患儿年龄 4个月~12 岁,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其中3岁以下 149 例,占75 %。小于1岁24例,1~2岁45例,大于2岁但小于3岁80例,3~6岁35例,6以上岁14例。男129例( 65%),女69例(35%)。城镇儿童49 例(25%),农村儿童149例(75 %)。家庭或同一村23例,占12%。 2.2临床表现 发热 170例,多数呈不规则热发热,其中37.5~38℃ 129例(76%),高于38℃但≤39℃ 39例(24%),多数先发热后出皮疹,多在2d 内,其中发热时间小于24h 88例(52%),24~48h 51例(30%),>48 h但≤72h 21 例(12%),大于72 h 10例(6%)。198例患儿均有皮疹(100 %),主要分布在手、足、口部90例(45%),分布在手、足、口、臀部80 例(40%),分布在手足部20例(10%),少数分布在口腔黏膜或臀部10例(5%)。皮疹为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24h后转为疱疹,典型者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性皮疹,直径多在5mm左右,疱液清澈透明,周围绕以红晕,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轻度痒感,表面较厚,不易破溃,≤3岁的患儿多发生在臀部和膝部,以红斑和丘疹为主,臀部皮疹严重者左右对称。一般在1周内消退,无色素沉着,不留痂,位于口腔黏膜的皮疹呈疱疹或小溃疡。皮疹消退时间为平均5d。伴流涕95例(48%),咳嗽58例(29%),呕吐4例(2%),腹泻5例(3%)。无重症患儿。 2.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少于4×109/L 2例(1%),大于10×109/L 5例(2.5%),余病例正常。50例行心电图检查均正常,70例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支气管炎6 例(3%)。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127例送CDC检查检出EV71及CA16病原体。 2.4 治疗及转归 治疗措施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①收入感染病区隔离治疗;②嘱患儿注意休息,食用清淡食物,加强营养,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③予利巴韦林、清开灵等药物抗病毒及清热解毒治疗;④对有呕吐、腹泻等患儿予止泻、止吐治疗;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0例住院时间平均5d,均治愈(100%)。余在门诊治疗,经追踪调查均治愈。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有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亦可引起该病[1]。患儿及健康携带者为传染源,可通过粪口途径或通过唾液飞沫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亦可引起传播及流行[2,3]。大量临床资料报道该病有局部爆发流行可能,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发热及手足口及臀部出现丘疱疹为典型特征,部分病人合并出现脑炎、肺炎、及心肌损害,但总发生率不高[4] [5]。本病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本组中3岁以下的患儿占75%,男性发生率(65%)明显高于女性(35%);农村儿童发生率(75%)高于城市儿童(25%)。本资料198 例患儿均有皮疹,大部分病例皮疹同时出现在手、足、口部(45%)及臀部(4%),少数仅分布在手足部(10%),口腔黏膜或臀部(5%)。普通病例(100%)症状较轻,一般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症或疱疹为主,因此门诊医师接诊时应注意口腔黏膜是否疱疹或小溃疡,以免漏诊。另外,大部分(86%)患儿发热,呈不规则热,多数先发热后出皮疹,低热为主,少数病例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表现,应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鉴别,我省曾因此出现漏诊病例。实验室检查方面,少数病例可见白细胞增多。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儿的分泌物或粪便,传播快,第1周内传染性最强。病毒主要经粪、口及呼吸道途径传播,接触可传染病毒。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我院感染病区,有标准病房,有标准消毒施,患儿的生活用品及污物等均严格消毒处理,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避免了交叉感染。本资料示,我县手足口病流行以普通病例为主。本组平均住院时间 5d,治愈率达100%,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普通病例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 [2]HoM. Enterovirus 71:the virus,its infections and outbreaks[J].Microbiol Immunol Infection,2002,3(4):205-206.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测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手足口病是由引起的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2、能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是、、、。 3、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和最常见。 4、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和。 5、潜伏期一般是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6、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是指、、、。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2、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 心源性肺水肿 B. 肾源性肺水肿 C. 神经源性肺水肿 D. 高原性肺水肿 5、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类传染病?() A、不属于法定传染病 B、甲类 C、乙类 D、丙类 6、关于手足口病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常伴口痛 B.可伴发热 C.皮疹表现斑丘疹或疱疹 D.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 2、手足口病是以冬季发病较为多见。() 3、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4、手足口病病程不长,一般为2-5天。() 5、手足口病潜伏期为7-10天,伴有38度左右的发热。() 6、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等四个部位。() 7、手足口病并发无菌性脑膜脑炎时,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广泛的血管周围和实质细胞炎症。() 8、严重手足口病伴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含量下降。() 9、严重手足口病中晚期胸片可出现双肺大片浸润影及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进一步发展为双侧对称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四、简答题(共28分) 1、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9分) 2、手足口病主要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9分) 3 、为预防手足口病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10分)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 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 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 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 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 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 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 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三、留院或住院指征

(一)留院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 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二)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 构。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四、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 目录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2、咳嗽 3、支气管炎 4、哮喘 5、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呕吐 2、鹅口疮 3、厌食 4、腹泻 三、传染病 1、水痘 2、幼儿急疹 3、流行性腮腺炎 4、手足口病 5、甲型HINI流感

感冒 【概述】 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伤风”,是由于外邪侵犯卫表所致,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流涕、喷涕、咳嗽为主要症状。“感冒”首见于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书中。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一般于四时感受六淫之邪,病情轻,不流行者,称普通感冒或四时感冒。若感受时行疫毒之邪,病情较重,具传染流行性,则称为时行感冒。其主要病机是六淫之邪以风邪为主或时行疫毒之邪侵犯肺卫,使卫阳被遏,肺失宣肃。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本篇所述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 (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2.类证鉴别 (1)很多疾病的初期均可见类似感冒的症状,都是由于外邪侵犯肺卫引起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咳嗽、肺炎及麻疹、风疹等传染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但逐渐出现喘憋痰鸣或见皮疹,仔细观察不难鉴别。

(2)鼻渊: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时间久为特征,始终以鼻部的症状比较突出,没有感冒的表症如恶风、发热、肢体疼痛、咽痛等。 (二)西医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及腰背酸痛。 2 血象:白细胞数多正常或减少。 【辨证】 1风寒感冒证 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少量稀白痰,口不渴,咽不红,精神困倦,年长儿可诉头痛,肢体疼痛,舌淡,苔薄白,指纹深红,脉浮紧。 2风热感冒证 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涕,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或肿痛或见乳蛾红肿或化脓,口干而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3伤暑感冒证 身热不扬或发热有汗,身重困倦,咳嗽不剧,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厚或腻,脉数。 4.体虚感冒证 1气虚感冒证 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2阴虚感冒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微汗或无汗,心烦少寐,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 5.兼夹证 (1)夹痰证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苔厚腻,脉浮滑。 (2)夹滞证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腹泻,或大便秘结,五心烦热,夜卧不宁,舌苔白或微黄厚腻,脉浮滑。 (3)夹惊证 见惊惕不安,夜眠啼叫或哭闹,舌尖红,脉弦浮滑。 【治疗】

手足口病护理查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病因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

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它能预防吗? 对手足口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预防措施包括常洗手,尤其是换尿布后;消毒有可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摘要] 目的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沙湾区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9年发病最多,共发病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占4年总发病数的41.16%;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之间4个年龄组,合计发病303例,占发病总数的87.83%,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病例明显多余女性病例;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0月;地区分布以城区为主;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结论2008-2011年沙湾区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手足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10 d,平均为3~5 d,可导致流行或暴发;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但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国家于2008-05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为此,沙湾区也高度重视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加强了对网络直报工作的监管。为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现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沙湾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沙湾区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版)》中规定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进行。 1.3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2008-2011年沙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45例,其中临床诊断333例,实验室诊断12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8年发病最少(18例),年发病率为9.54/10万,2009年发病最高(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发病数

手足口病试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职务: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项均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60分)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B )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 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温度在56℃以上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B )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D ) A、目前无疫苗可预防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5. 我国哪一天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 B ) A、08年5月1日 B、08年5月2日 C、08年5月3日 D、09年5月2日 6. 手足口病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3 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A A、普通病例 B、疑似病例 C、重症病例 D、危重病例 7. 关于手足口病皮疹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以斑丘疹和疱疹为主 B、皮疹一般不结痂不疤 C、出诊部位在手足口臀 D、与药疹类似 8. 关于手足口病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 ) A、病原体分布广泛,但生存能力弱 B、病毒型别多,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 C、隐性感染多,轻症病例多 D、传播途径多元,患者传染期长 9. 下列哪个不是手足口病的住院指征:( D ) A、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B、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C、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D、手、足、口出现皮疹 10.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 C )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考试试卷(答案)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考试试卷 科(所)姓名 一、选择题(30分) 1、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手足口病在须申报疾病(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中居第位()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列为类传染病管理。() A. 甲 B. 乙 C. 丙 D. 特级 3、目前引起国内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A.EV72和Cox A16 B.EV 71和Cox A16 C.埃可病毒D.Cox A4 4、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OXA16)属于:() A呼吸道病毒B逆转录病毒C虫媒病毒D肠道病毒 5、肠道病毒71型的核酸为下列哪种类型:() A 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双链RNA D单链DNA 6、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 心源性肺水肿 B. 肾源性肺水肿 C. 神经源性肺水肿 D. 高原性肺水肿 7、重症EV71感染者,病变主要累犯的人体系统为()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 8、关于手足口病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常伴口痛 B.可伴发热 C.皮疹表现斑丘疹或疱疹 D.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9、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加上以下并发症一项以上者可诊断重症手足口病,除了:()

A. 脑炎; B.心肌炎; C.肾炎; D.肺水肿 10、手足口病病人应用“米力农”以下哪项描写正确() A.该药物具有正性肌力及血管扩张作用 B.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但可增加心率及心肌氧耗量 C.米力农主要对慢性心衰有较好效果 D.小儿用量静脉首次剂量µg/kg,10min后以~µg/静脉维持 11、下列哪个消毒方法对肠道病毒无效:() A.含氯和含碘消毒液 B.煮沸消毒 C.阳光下曝晒%来苏儿消毒液 12、手足口病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我们保持室内空气卫生的首选方法应该是: () A.开窗通风换气 B.紫外线照射 C.过氧乙酸喷雾 D.臭氧消毒 13、Chong等分析新加坡暴发流行手足口病病例时发现以下哪个因素不是死亡病例预测因素()A心动过速B、高血压C、神经系统异常D、口腔溃疡 14、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包括()A高血糖B、高血压C、白细胞升高D、急性弛缓性瘫痪 15、EV71感染最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是:()A肺炎B胸腔积液C神经源性肺水肿D心源性肺水肿。 二、填空题(30分)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引起的传染病,以引起者最为严重。 2、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传播。 3、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的范畴。 4、典型手足口病主要表现是、、、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5、用于手足口病病毒分离的标本包括。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科(所)姓名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罕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2、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3、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4、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 5、手足口病是人畜共患病,患者和病畜为本病的传染源。() 6、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亦不会够传播病毒。() 7、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8、同一间病房内可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9、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仍应考虑为重症病例。() 10、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哪种病毒不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源体()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肠道病毒71型 D.腺病毒 2、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不包括() A.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B.急性弛缓性麻痹 C.尿毒症 D.呼吸道感染 3、首次报道手足口病的国家为() A.新西兰 B.美国 C.中国 D.保加利亚 4、手足口病发病多长时间内传染性最强()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5、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 A.粪-口传播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D.以上均是 6、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7、手足口病一般病例表现哪项不正确()

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的病例分析

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的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12T10:36:37.37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作者:宋会荣刘旭东王欣[导读] 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5岁以下婴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宣传教育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宋会荣刘旭东王欣 道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哈尔滨市道里区2014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共报告手足口病572例,发病率为62.09/10万,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6月至9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2.17% 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5岁以下婴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宣传教育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8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79-02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科萨奇病毒A16型格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1-2】.本文通过对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为进一步做好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资料病例信息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4年网络直报的、现住址为道里区的所以手足口病例。人口数据来自于道里区公安局。 1.2方法利用EXCEL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道里区手足口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2.1疫情概况 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共报告手足口病572例,报告发病率为62.09/10万,有报告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报告聚集性疫情2起。 2.2流行病学特征2.2.1时间分布: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6-9月呈现发病高峰,共报告490例,占全年总发病数的85.66%。7月份达到最高峰。见图1。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因神经系统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

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一、诊断: 手足口病 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男性患儿,1岁,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特殊传染病史。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流涎。精神差。心率增快(185次∕分,正常120-140),血压正常(90∕50mmHg,正常值85-105∕40 -50),呼吸增快(45次∕分,正常值30-40次∕分),呼吸音增粗。手、足、臀部有疱疹。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8.2×109/L,N 0.61, L0.23.(正常值WBC11×109/L,N 0.36, L0.56)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肺大片高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三、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四、鉴别诊断 1、其他发疹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丘疹性荨麻疹、幼儿急疹等。 2、肺炎 3、暴发性心肌炎 二、诊断: 手足口病 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男性患儿,1岁,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特殊传染病史。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流涎。精神差。心率增快(185次∕分,正常120-140),血压正常(90∕50mmHg,正常值85-105∕40 -50),呼吸增快(45次∕分,正常值30-40次∕分),呼吸音增粗。手、足、臀部有疱疹。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8.2×109/L,N 0.61, L0.23.(正常值WBC11×109/L,N 0.36, L0.56)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肺大片高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三、并发症:肺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四、鉴别诊断 1、其他发疹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丘疹性荨麻疹、幼儿急疹等。 2、肺炎 3、暴发性心肌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