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Section Five Crafts of Wei-Jin-North and South Dynasty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工艺美术,在交流融合中相互补充,使得工艺品的样式、工艺技术、品种、装饰手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

一陶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已进入了瓷器时代。瓷器在东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由于政权南北分裂,瓷器也渐渐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南秀北雄,两大瓷系正式确立。白瓷的产生,为瓷器向丰富多彩方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三国时期,烧造青瓷的中心地区在今浙江上虞、绍兴一带。西晋时期,江苏宜兴、均山一带制瓷技术也相当成熟。仅宜兴周墓墩出土的青瓷就达20多种。此外,绍兴西面的肖山和宜兴南面的吴兴,在西晋时期也开始烧造青瓷。东晋是青瓷大发展的时期,肖山上董、德清戴家山、余姚鳌唇山、金华五珠堂,郭县小白市、浙江南部的永嘉夏瓷山等地都烧造青瓷。到了南朝,除旧有的地点以外,又出现了一批新产地,如临河三孔岙,丽水吕步坑等地都发现了瓷窑遗址,而且相当密集。江浙之外,湖北、河南、四川、广州等广大地区也都有青瓷器出土。

北方瓷器,西晋、北魏、十六国时期仍以青瓷为主,且发展不大。东魏、北齐是中原陶瓷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土的瓷器从外观、化学组成烧成温度等方面与南方青瓷有明显不同。北方白瓷发展较快,70年代在河南宋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首先发现了北朝的白瓷器。这批早期的白瓷有明显的特点是,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没有上化妆士。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的地方呈青色,可以见出它脱胎于青瓷的渊源关系。青瓷和白瓷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不同。白瓷的产生为以后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各种美丽的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

黑瓷也是瓷器制造中的一项新工艺。瓷土中含少量铁成分可烧成青瓷,排除铁的呈色干扰就出现了白瓷,加重铁釉着色则可烧成黑瓷。东晋的德清窑以烧造黑瓷著名。

青瓷虎子三国吴高15.7,长20.9,口径4.8厘米 1955年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虎子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是便溺之器,一是贮水之器。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常见的器物,墓葬中多有出土。青瓷虎子多作虎形装饰,或塑成虎形,堆塑、刻划兼施,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瓷羊三国吴高23.4,长32厘米 1958年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件青瓷羊虽在墓中历一千多年,仍完好如初,尤其是釉色之精,甚至可以与唐宋青瓷相媲美。有关青瓷羊的用途,多数研究者认为是烛台,其头顶的圆孔可以插蜡烛。也有人考证这类动物造型的瓷器是用作祭祀和宴饮的酒器,可称为尊。

青瓷兽形尊西晋高27.9,口径13.3厘米1976年江苏省宜兴县周墓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此尊出土的墓中有刻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的铭文砖。兽形尊随葬墓中,可能作镇墓祛邪之器,因其堆塑兽面狰狞,与当时的镇墓兽、辟邪风格相近。

青瓷扁壶西晋高23.2厘米 1970年8月江苏省金坛县白塔惠群出土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扁壶在陶瓷器皿中不多见,此壶通体施青釉,造型独具特色,并有铭文,是西晋青瓷中的珍品。

青瓷釉下彩盘口壶三国吴末晋初南京市博物馆藏通高32.1,口径12.6,腹径31.2,底径13.6厘米1983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墓葬出土办法

这件盘口壶胎质灰白,通体施青釉,釉层厚薄均匀,透明度较强。褐彩装饰是其显著特征,是用一种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在坯体上绘制纹饰,然后施釉,经高温烧成,因此称之为釉下彩。它是迄今已发现最早的釉下彩装饰瓷器,证明我国早在三国末期已掌握了烧制釉下彩瓷的工艺。

青瓷刻花壶南朝高21.5,口径11,底径1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莲花纹装饰自东晋开始流行,至南朝更盛,与佛教的传播有直接关系。南朝青瓷莲花纹较为常见,多采用刻划手法,此器纹饰较为典型。此外,所饰卷草纹,波状结构,循环往复,婉转流动,节奏鲜明,是已知运用于瓷器装饰的最早实例。它与北魏云岗石刻忍冬纹很接近,有人认为是受到外来艺术影响的产物。

青瓷仰覆莲花尊北朝高63.6,口径19.4厘米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

关于莲花尊的用途,有不同见解,一种认为是酒器,另一种认为是陈设礼器。器体所饰莲花、菩提树叶、飞天、忍冬纹皆与佛教相关,而佛教是戒酒的,似乎不会在酒器上装饰复杂的佛教题材纹样。南北朝佛教兴盛,建寺、开窟造像十分风行。莲花尊造型庄重、气势恢宏,与当时的佛教造像神相通,而与普通的日用器皿迥然不同,将其作为佛教供器较为恰当。

黑釉鸡头壶东晋高18,口径8厘米浙江省德清县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壶是德清窑黑瓷的代表作。

黄釉乐舞纹扁壶北齐高19.5,口径6.4厘米 1971年河南省安阳市范粹墓(575年)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此壶通体施黄釉,色深光亮,经测定,属铅釉陶器。因其制作精美,过去曾被误认作瓷器。

二书画材料――文房四宝

魏晋南北朝文房四宝的改进,也是值得重视的。自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设立“鸿都门学”以后,书画被正式列入最高学府的必修课,书画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对书画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与书画的发展相适应,文房四宝也得到相应的改进和发展。

两汉书画材料用丝织品绢,六朝已普遍用纸。两汉已有纸,但纸的原料主要是破棉絮、破鱼网之类。六朝已采用植物纤维如桑麻楮等等。制纸漂白技术也大有提高。六朝纸见于记载的有“侧理纸”、“茧纸”、“楮皮纸”、“由拳纸”、“藤纸”、“蜜香纸”、“凝霜纸”、其中的凝霜纸代表了当时造纸的最高水平。凝霜纸同时亦名银光纸、凝光纸,纸质如银光凝霜,则洁白光润,实同今之宣纸。中国造纸术从汉代经魏晋时代的改进,技术进步,又经南朝文化水准的提高,故能创造出这样高质量的纸。史书载,南齐高帝特设有“官纸署”,为专门造纸之所。曾造银光纸,以赐当时的书家王僧虔。又据陈槱《负暄野录》载,东晋王羲之写《兰亭序》系用鼠须笔,乌丝栏茧纸,所谓茧纸就是棉纸,以破布、棉絮为原料,棉纸韧性大,不怕卷拆,不渗水,遇水则成窠臼状。

墨,东汉以前主要使用石墨,属矿物质。东汉流行松烟墨。曹植有诗说:“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古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判。”松烟墨材料易寻,墨色较石墨滋润,“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晁贯之《墨经》)是必然的趋势。

笔,两汉笔皆重外表装饰,如傅玄所云,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其笔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矣。东晋之后笔之用场扩大,文人们对笔则多强调轻便适用,外表装饰则被推到次要地位。如王羲之《笔经》所说;“营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制笔已成职业,笔工们相互竞争,“班匠竭巧,良工逞术。”

三、织锈工艺

养蚕和丝织源于中国,公元六世纪左右,中国的养蚕业才传入西方。在此以前,欧洲欲得中国丝织品要从离中国较近的叙利亚转手,叙利亚织工往往由中国输入丝和丝织品,再转手与大秦交易,从中牟利。后来据说大秦觉得不合算,便通过下嫁公主与瞿萨旦那(今和田)王,由公主把蚕种藏在帽子里带到了大秦,从此欧洲开始学会养蚕和制丝。还有传说,是由两名波斯僧人把中国蚕藏在手杖空隙中带给了拜占庭帝国查立了尼皇帝。从此,欧洲才有养蚕业和丝织业。

与中国邻近的西亚诸国,很早就学会了养蚕和丝织技术,他们的纺织技术传统是斜纹组织(当然也有平纹组织)以及以纬线起花,他们从中国学去了养蚕法和提花机,但是不仅花纹图案保留他们自己的传统,便是织锦的技术方面,也保留了他们的纬线起花和斜纹组织的传统。中国为了满足西方市场的需要,在纹饰和织法方面,也注意吸收他们的特点,如1967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北朝墓中发现的丝织物,就出现了中亚、西亚流行的纹样和在纬线上起花的新工艺。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淖墓出土蜀锦,有很高的水平。其织锦结构虽沿用汉代的传统,但纹样多数已是全新的了。如采取对称循环式纹饰布局,为汉锦所未见。蜀锦颜色丰富,即有藏青、缥青、大红、退红、大白、绛、绿、黄、蓝、橙、粉绿、海蓝、浅青、墨绿等。纹样有狮、象、人物、树木、孔雀、鸡、羊、夔等。

动物纹锦高昌长30,宽16.5厘米 1967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八号墓(567年)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对鸡对羊灯树纹锦高昌长24,宽21厘米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锦面上的灯树,显然是受西方生命树的影响,鸡、羊则又与“吉祥”谐音,已有吉祥图案的意味。图案对称,形象写实,这是当时的新风尚。

联珠对孔雀纹锦高昌长13.5,宽20.5厘米1964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一七零号墓(558年)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胡王”联珠纹锦高昌残长19.5,宽15厘米1964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十八号墓(589年)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胡”是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北方各族人的称呼,这应表明,此锦产在中国,那时,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的主要通道,通过它来到中国的西方首领及其使团络绎不绝,这片织锦展现的正是中西交流的盛况。

绞缬[xié]绢(局部)北朝残长32,宽8厘米1959年新疆于田县屋于来克故城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绞缬即今日的扎染,是古代极流行的织物装饰方法,用不同的工具和扎系方法,可染出不同的花纹。图示花纹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坯料上点好花位,再以针挑起花位,按十字折叠,以线扎系两圈,一个纹样的染前处理即告完成,待全部扎系完毕,入清水浸透,再入染,染毕晾干,拆除系线。

供养人像刺绣北魏长49.4,宽29.5厘米

1965年甘肃省敦煌莫高窟105 ----106窟窟前出土甘肃省敦煌文物研究所藏

这是刺绣佛像的供养人部分,原绣已残为几块。图示的主体是五个女性供养人,题名尚存,右方为比丘尼,袒右肩,左肩低蓝绿色偏衫,身着红袈裟,其左方的四人右起依次为元嘉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她们头戴紫褐色高冠,身着窄袖对襟长衫,其上的花纹为红或褐色的桃形忍冬和卷草忍冬,下有绿或黄色的长裙曳地,是孝文帝改革服制前的鲜卑贵族女装。

这幅佛像是在黄褐色丝织物上以辫绣针法绣出的,针针相接,十分紧密,绣地几不可见,色彩颇丰富,用工很多。在佛家看来,布施物越精工,信仰便越虔诚。

据研究,这幅绣像曾被供养了近三百年。在同类作品中,是已知较早的一件。

蓝印花两种北朝上长19,宽4,下长11,宽7厘米1959年新疆于田县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蓝地白花。上方的一块纹样较大,花朵七瓣,以略小的朵花组成菱形,内填稍大的朵花。下方的一块纹样较小,以

七瓣朵花和圆点交叉排列。它们的纹样都很单纯,却具有双重的装饰效果,上方略小的朵花是相邻的菱形共用的,对左右、上下稍大的朵花都起环绕作用;下方的图案既可视为朵花组成菱形环绕圆点,又可看成圆点组成菱形环绕朵花。这种多效的装饰方法显示出很高的设计水平,时至今日,仍很常见。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金属设计、漆器设计、玻璃设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金属设计、漆器设计、玻璃设计 金属设计: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特点:独具异域风采。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朝代更替频繁,社会经济亦遭受破坏。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渐相互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这些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发展中,都曾打上了明显的烙印。 唐代金银器特点:绚丽多彩。唐代,金银器制作有了重大发展。近几十年来的几次大宗发现,金光闪闪,银光熠熠的金银器,又成了显示唐王朝富丽堂皇、灿烂夺目的标志之一。不是吗?当你看到那数量众多,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金银器时,一定会联想到唐文化艺术的雄健、华美和自然秀颖。 唐代金银器纹样丰富多彩,这些纹饰与器形一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风格,透过它们,我们确实可以感到唐代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文化艺术的欣欣向荣。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技术也极其复杂、精细。当时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 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制作最主要的产品是铜镜。自三国战乱以后,铜器生产仍在继续进行,但铜矿开采量减少,兼制瓷业、冶铁业迅速发展,铜制器皿的发展受到限制,只有铜饰件、铜镜、铜弩机、货币等仍保持旧有的规模。 从部分铜镜铭文看,当时北方铸镜中心可能在徐州,南方铸镜中心在会稽郡的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和武昌(今湖北省鄂城)。此外四川成都一带的铸镜工艺也比较发达。 铜镜的纹饰和技法基本都沿袭东汉,北方主要是柿蒂连弧纹镜、方格规矩镜、简化规矩镜、兽首镜、夔凤镜、盘龙镜、位至三公镜等,南方主要是神兽镜和画像镜。神兽镜以汉末流行的半圆方形带神兽镜和重列神兽镜居多。画像镜主要在浙江绍兴地区发现,这种镜所雕铸的人物受传神写照画风影响,极为生动,几乎完全脱离了图案化。其内容有东王公、西王母神人车马镜,以及历史故事镜。常见为吴王与伍子胥故事,常将镜面分为4区,每一区表达故事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四个场面如同连环画一样,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这种画像镜在技法上浮雕层次多,铜的质量也较其他镜为好。由于佛教盛行,佛像镜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选题。金银器饰物加工精细,尤其许多首饰制品雕镂精美,刻划有细小的花纹,并镶嵌宝石,工艺之精巧,常达到惊人地步。 隋唐五代的金银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宏大的生产规模,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增加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发现,隋唐五代的金银器无论在生产技术、制作工艺,还是在造型和纹饰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最有成就的一个历史时期。隋唐的金银器生产,以盛唐时期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究其原因,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条件。一是盛唐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外交流空前繁荣,为金银器的生产提供了综合国力的保证。二是王公贵族的“金银器为食可得不死”的迷信思想以及追求富贵奢华的强烈欲望,成为金银器生产的消费动力。三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金银的冶炼技术、制作工艺、装饰技巧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金银器的精工细作成为可能。四是唐代黄金白银的产地和产量急剧增加,当时全国已有贡金产地70 处,白银产地67 处,这就使金银器的大量生产有了物质保证。隋代以前的金银器,以素面为主,较少纹饰;工艺技术较为简朴,造型款式缺少变化;实用价值强于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该时期是 中国历史上几个连绵不断的政权转换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文化 遗产和历史文物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精髓,也为后 世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源。本篇文章将从 几个方面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一、艺术和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该时 期诗歌、词曲、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均有不俗的发展。比如, 王羲之创立了“八分书法”,并享有非常高的声望;王献之绘制了“洛神赋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曹操、陶渊明、王 勃等几位文学巨匠更是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外,一些文学经典和艺术创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中走红,并被后来的人们所传颂。例如《世说新语》、《左传》、 《离骚》等,这些文学经典及其作者不仅在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建筑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建筑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 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方建筑风格和建筑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二是皇家园林和私人庭院的建设在此期间愈发繁盛。 例如,灵鹫宫、云龙寺、虎丘、灵岩寺等知名景点都是在魏晋 南北朝时期修建的,并至今保存完整,成为了后人研究魏晋南北 朝时期建筑艺术的重要资料。此外,悬空寺、保国寺、佛国寺等 也是此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三、青铜器和陶器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和陶器手工艺得以发扬光大。文化交流的成功和经济的繁荣共同助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而这 些青铜器和陶器从艺术价值、工艺技术和历史价值等方面都具有 重大意义。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佛教艺术的传入,为我国的工艺美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全国各地建造起许多石窟,也培养起许多艺术家,保 存至今的石窟艺术,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艺术宝库,知识 分子专业画家也在魏晋南北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 带来了新的工艺美术。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绘画 正文 一概述 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史称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的时代。 二佛教美术佛教美术按其类别,一般可以分为佛教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类。在佛教初萌的魏晋南北朝,这三种美术形式集中体现于佛教石窟艺术之中。 (一)、佛教美术的兴起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是在北中国展开的。 (二)、早期的石窟壁画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3个部分: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一

般的石窟和寺庙中都绘有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寺庙中的壁画,随着建筑本身的倒毁已荡然无存,而石窟壁画,至今仍有大量遗存。 (三)、石窟造像 佛教雕塑按材质来划分,大致有铜雕、石雕、泥塑、木雕、陶塑、崖刻等几大类。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除敦煌莫高窟外,其中规模较大,较有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太原天龙山、河南洛阳龙门、巩县石窟寺,甘肃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界于河北与河南间的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均始建于南北朝时代。 (四)、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3大类。中国佛教建筑是我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建筑也是这个时代建筑成就的反映。 三、人物画的新发展 玄学风气对当时的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绘画领域中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的建立及南朝人物画风范的形成与当时的人物品藻之风有着直接的联系。 1、顾恺之: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留传在世的仅有他根据文学作品而创作的《女史箴图卷》、《烈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等作品的摹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征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征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汉文化逐渐演 化成为以玄学为主导的文化。艺术作品不再追求象征性及形式表现,反而更注重精神追求,同时,艺术展示了其独一无二的特征:写实性与表现力的统一、多元化、审美意识的开拓以及审美方向和审美标准的多元化。 一、写实性与表现力的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十分强调写实性。艺术 家们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将生动的自然景观表现在作品中。然而,在表现自然的同时,艺术家们也注重表现艺术本身的表现力。在他们看来,艺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描绘,还表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这种表现力和写实性的完美结合,在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创作表现出了极为丰富和多元化的特点。无论是在绘画、雕塑、工艺品还是在雕刻上,艺术家们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宋徽宗曾经说过:“曾受《洛神赋》之启,但凭多艺之手。”这句话道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风格——多样化和独特性。 三、审美意识的开拓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家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这种认知延续到了后世。他们强调艺术的观念发展和审美意识的开拓,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探寻和挖掘新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作品中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四、审美方向的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品并没有统一的审美方向,不同的艺术家对审美方向的理解不同,因此,艺术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这个时期有着许多经典的艺术品,如南朝东晋张僧繇的《洛神赋图》、南朝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这些作品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心理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了丰富、多样化的艺术品,更开拓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艺术与文化景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艺术与文化景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重要的时期,其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便是美术艺术和文化景观。这个时期的美术艺术及文化景观涵盖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们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艺术 1.造像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宗教信仰也呈现多元化。佛教传入中国后,得到了众多的追随者,从而催生了盛行的造像艺术。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极为发达,其特点是“既吸收了石窟中的造像艺术,又融合了中国古代的雕刻和造型技巧”。 佛像造像艺术的出现,给当时的中国文化艺术带来了一股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洛阳白马寺的千佛洞造像,这

些雕像不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而且每一件雕像的刻画都经过精心的雕琢和细致的描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画院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院艺术,是继唐代画院艺术后的又一次高峰。画院艺术主要表现为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这些画作以自然为概念、以意境为主题、以意象秀丽为特色,故称为“意境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羲之所创造的“兰亭序”。它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一幅有着无尽意境、展现了王羲之具有深厚人文思考的高超作品。 3.景泰蓝工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景泰蓝工艺,源自古印度,并在唐代传入中国。它是一种精湛的金属镶嵌工艺,它将不同颜色的金属,与珠宝、玉石等宝石结合在一起,形成美丽的图案,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赞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4.砖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砖雕艺术,是一种文化与技艺的高度融合。 它以用砖雕刻出花鸟、人物、动物等为主题,呈现出了一种具有 浓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砖雕史迹,便是位于陕西汉中南郑鸡鸣山的南陈 陈墓砖雕。这些砖雕表现了南陈王朝的历史场景、官商风情、山 水胜景等,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景观 1.山水诗 “山水诗”的流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景观的重要方面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诗人以山水为背景,塑造了一种自然美与人文情调 相结合的独特氛围。这种“山水诗”,既展现了自然景观,又表现 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境,形成了一种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文学风格。

魏晋南北朝的建筑艺术

魏晋南北朝的建筑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它相当于是孔孟之道和佛教思想相互融合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建筑师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融合了不同文化的特点,推动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 建筑设计 南北朝时期,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美学,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变得更加讲究。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庙宇和城墙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防御和仪式上的需求。 南北朝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北方的建筑多采用砖石结构,形态简洁大方,而南方的建筑则多采用木结构,形式优美,叙事性强。 建筑材料

南北朝时期,建筑材料在种类和用途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砖、石、木、泥等材料被广泛使用,使建筑美化和永久性方面都得到 了较大改善。其中砖和石材的使用更加广泛,不少建筑场所用石 材做出了精美的石刻和雕塑,木材方面表现出了更为鲜明的特点。泥土饰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利用,塑胶性好,可降防风雨。纤维素 野制作护菜、盆景、壁画等。 建筑形式 南北朝时期建筑的形式也日趋丰富。书院,刻石斋,塔楼和寺 庙建筑都营造出了不同的气氛。另外,雕塑艺术和壁画技术的广 泛应用使得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外部结构,而是在内部和外部都展 现了豪华和精美。 雕刻艺术 南北朝时期影响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雕刻艺术。雕刻技 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石雕、木雕和浮雕都在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雕刻艺术在建筑工艺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其中石雕非常具有 代表性。

南北朝时期,雕刻艺术的创作手法越来越多元化。艺术家更加 注重将社会现实与文学情感融入作品中。建筑上的装饰与雕刻, 也从简约逐渐向富丽堂皇方向发展,欣欣向荣,志在创造造型新 意的美人美物。 总之,南北朝时期建筑艺术融汇了多元化的文化要素,在设计、材料和形式上都有显著进步。这种创新的精神为后来的中国建筑 艺术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魏晋南北朝的灌钢法

魏晋南北朝的灌钢法 一、背景介绍 灌钢法是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的一种重要方法,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动荡和战乱,对冶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解决战乱带来的经济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冶炼方法——灌钢法。 二、灌钢法的原理与过程 2.1 原理 灌钢法是一种利用生铁中含有的碳元素进行炼制成钢铁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生铁并注入大量木炭,使其碳含量增加,从而转化为钢铁。 2.2 过程 1.准备生铁:首先需要准备好生铁作为原料。生铁是通过高温还原矿石得到的 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金属物质。 2.加热生铁:将生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加热。通常采用火山口或类似设施 进行加热,以确保温度足够高。 3.注入木炭:当生铁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将大量木炭注入到生铁中。木炭中的 碳元素会与生铁中的碳元素相互作用,使整体的碳含量增加。 4.搅拌混合:在注入木炭后,需要对生铁进行搅拌混合,以确保木炭充分与生 铁接触。这样可以提高碳元素的扩散速度,使其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材料中。 5.冷却处理:在完成搅拌混合后,需要对材料进行冷却处理。这个过程是为了 让材料逐渐冷却下来,并使其中的碳元素重新结晶形成钢铁。 三、灌钢法的特点与意义 3.1 特点 1.简单易行:相比于传统的冶炼方法,灌钢法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较为简单,容 易操作和控制。 2.提高产量:灌钢法能够通过增加碳含量来提高生铁转化为钢铁的效率和产量。 3.降低成本:由于灌钢法使用了较少的设备和工艺,相比于传统冶炼方法,能 够降低生产成本。

3.2 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灌钢法的出现为当时战乱带来的经济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推动冶铁技术进步:灌钢法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 的钢铁生产奠定了基础。 3.提高军事实力:灌钢法使得中国古代能够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钢铁,提高了 国家的军事实力和防御能力。 四、灌钢法在历史上的影响 4.1 经济影响 灌钢法的出现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钢铁使得农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和商业活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4.2 冶炼技术影响 灌钢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冶炼方法,对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来的冶铁技术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基础,推动了冶炼技术的进步。 4.3 军事影响 灌钢法使得中国古代能够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钢铁,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防御能力。这对于当时频繁发生的战争和战乱具有重要意义,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五、结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是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突破。它简单易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并在经济、冶炼技术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灌钢法为后来钢铁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品产业和商业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品产业和商业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无论是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艺品产业和商业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品产业和商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形势不稳定,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北方地区的人口流失和南方地区的人口增长。同时,随着物质文化的繁荣,人们对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就催生了工艺品产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工艺品产业的特点 1.多元化的产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品产业非常繁荣,产品类型丰富多样, 其中包括陶瓷、青铜器、玉器、丝绸、织品、漆器、木器等多种 类型的工艺品。这些产品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受 到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欢迎和追捧。 2.手工制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品都是手工制作的,这也使得每件工艺 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制作工艺 精湛,嵌宝、雕刻等技法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也使得这些工艺品 在艺术价值上更具含义。 3.地域特点 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等都对工艺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工艺品地域风格。不同地区也有自己的 特色,比如盛产陶瓷的景德镇、青铜器的四川、玉器的南京等等,这些地域特点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品产业的重要特征。 三、商业的特点

1.城市中心的商业经济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也随之崛起。城市的商业中心成为贸易交流和物资流通的核心地带,同时检验着一个城市发展的程度。城市商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工艺品产业和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市场化经济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改变了以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逐步转向市场化经济。这也就催生了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人们对于商品的勾销和购买,基于价格和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市场的规律和商业行为的准则。 3.跨区域的贸易 随着交通的发展,贸易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商人们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使得商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 一、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以“魏碑”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文、题字等书法作品,其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北方气息。同时,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们也致力于研究汉字的构造和笔法,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以“人物画”和“山水画”为代表。人物画以描绘人物形象和神态为主,其风格细腻、传神,代表作品有顾恺之的《女史葴图》等。而山水画则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其风格清新、自然,代表作品有展子虔的《游春图》等。这些绘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 三、雕塑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佛像”为代表。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佛像的雕刻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佛像雕刻风格庄重、肃穆,代表作品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这些佛像作品不仅具有宗教意义,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建筑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艺术也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和印度元素,如塔楼、飞檐等建筑元素的运用。同时,由于士大夫文化的影响,园林建筑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苏州的拙政园等。这些建筑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五、工艺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具有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的工艺品以瓷器、铜器、玉器等为主,其工艺精湛、细腻,如青瓷、铜镜、玉佩等。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和手工艺水平。 六、文化交流与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和影响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来自西域的文化元素如佛教、音乐、舞蹈等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为中国的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中国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海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无论是书法、绘画、雕塑还是建筑和工艺美术,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和影响也为中国的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表现及其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表现及其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表现也是充满了鲜明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一时期的艺术表现及其特点。 一、绘画艺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峰值。绘画家们开始尝试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这使得绘画作品充满了浓浓的意境。绘画主题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以山水、花卉为主的绘画形式。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其线条简洁流畅,色墨浓淡分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雕刻艺术 除了绘画艺术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很多精美的雕刻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多半是以石头、玉石等为材料,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形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艺术品具有很高的雕刻

技艺,其造型也基本上呈现出自然而真实的特点,而且很多艺术品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三、音乐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艺术也很有特色。当时的音乐艺术多半是以声乐和乐器演奏为主,其中以琴、瑟和办乐为代表。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文人雅士为主的音乐艺术,他们在演奏音乐的时候往往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演奏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性。 四、陶器艺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陶器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陶器艺术主要以官窑和民窑为代表。其中官窑出产的瓷器多半是以白瓷和青瓷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民窑出产的陶器则以彩陶和黑陶为主,制作工艺也具有很高的技艺。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表现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追求情感表达、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魏、晋、 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在这个时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都发展迅速, 成为了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情况。 一、农业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 有制的形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农民通过向地主缴纳租税来 享受土地的使用权。这种土地制度的确立,使农民对土地具有了一定 的安全感,也激发了他们对土地的积极性。 在农业生产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民运用了一些先进的耕作工具,如犁、耧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得 到了重视,通过修筑灌溉水渠,农田的利用率大幅提升。此外,农民 还采用了轮作制度,通过轮作不同的作物,有效地保护了土壤的肥力,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二、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手工业 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如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业等。

纺织业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丝织业。丝织业的发展带动了蚕桑业的发展,饲养蚕蛹、养蚕成丝成为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丝织业的兴盛也带动了纺织机械的改进,制织技术的不断提高。 陶瓷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地的瓷器制作工艺不断精进,生产出了诸多精美的瓷器作品,如北方的磁州窑、南方的建宁窑等。 此外,冶炼业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以铁器制作为主的冶铁业成为了这个时期的重要产业之一。冶铁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商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也取得了较大的繁荣。这个时期商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商品交流和市场经济的兴起。 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商业交流得到了方便的保障。陆地上,骡马车辆的普及使商品的运输更加便捷,物资交流更加频繁。水上,运河的开凿也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市场经济的兴起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在各个城市中,集市和商铺纷纷涌现,商人们以买卖为生,商品的流通日益频繁。人们通过商品的交换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物品,市场经济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Section Five Crafts of Wei-Ji n-North and South Dy nasty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工艺美术,在交流融合中相互补充,使得工艺品的样式、工艺技术、品种、装饰手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 一陶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已进入了瓷器时代。瓷器在东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由于政权南北分裂, 瓷器也渐渐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南秀北雄,两大瓷系正式确立。白瓷的产生,为瓷器向丰富多彩方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三国时期,烧造青瓷的中心地区在今浙江上虞、绍兴一带。西晋时期,江苏宜兴、均山一带制瓷技术也相当成熟。仅宜兴周墓墩岀土的青瓷就达20多种。此外,绍兴西面的肖山和宜兴南面的吴兴,在西晋时期也开始烧造青瓷。东晋是青瓷大 发展的时期,肖山上董、德清戴家山、余姚鳌唇山、金华五珠堂,郭县小白市、浙江南部的永嘉夏瓷山等地都烧造青瓷。到了南朝,除旧有的地点以外,又出现了一批新产地,如临河三孔岙,丽水吕步坑等地都发现了瓷窑遗址,而且相当密集。江浙之外,湖北、河南、四川、广州等广大地区也都有青瓷器出土。 北方瓷器,西晋、北魏、十六国时期仍以青瓷为主,且发展不大。东魏、北齐是中原陶瓷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 岀土的瓷器从外观、化学组成烧成温度等方面与南方青瓷有明显不同。北方白瓷发展较快,70年代在河南宋阳北齐武平六年 (575年)范粹墓中首先发现了北朝的白瓷器。这批早期的白瓷有明显的特点是,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没有上化妆士。 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的地方呈青色,可以见岀它脱胎于青瓷的渊源关系。青瓷和白瓷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不同。白瓷的产生为以后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各种美丽的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 黑瓷也是瓷器制造中的一项新工艺。瓷土中含少量铁成分可烧成青瓷,排除铁的呈色干扰就出现了白瓷,加重铁釉着色则可烧成黑瓷。东晋的德清窑以烧造黑瓷著名。 青瓷虎子三国吴高15.7,长20.9,口径4.8厘米1955年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岀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虎子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是便溺之器,一是贮水之器。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常见的器物,墓葬中多有岀土。青瓷虎子多作虎形装饰,或塑成虎形,堆塑、刻划兼施,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与工艺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与工艺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自东汉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不已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里,建筑和工艺美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和工艺美术。 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汉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的,所以很多古代建筑都已经失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建筑开始采用砖、石等材料建造,这对于建筑的长期保存非常重要。 从建筑结构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开始出现了定轴、对称、分层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使建筑美观,也有利于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中,宫殿、庙宇等建筑代表了 时代的高度文化成就。如南朝梁代的天柱殿,被称为“中国第一建 筑奇迹”,其雕刻精美、造型独特,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 工艺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个 时期里,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得非常迅速,涵盖了很多工艺领域,包括陶瓷、丝绸、漆器等。 其中,以陶瓷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成就尤为突出。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最著名的 当属汝窑了。汝窑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代表之一,其制作技艺高超,釉面细腻,色彩鲜艳,形制多样。至今,汝窑瓷器仍然是收 藏家眼中的香饽饽。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漆器等工艺也逐渐发展壮大。 丝绸在这个时期里,不仅制作技术得到了提升,款式、色彩等方 面也逐渐丰富多彩。漆器则更是逐渐将艺术性融入到制作之中, 丰富了造型和使用功能。

结语 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和工艺美术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在历经多年的变迁和发展之后,这些古代文化宝藏仍然历久弥新。正如一句古语所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遗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设计

1、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瓷器时代的形成期?瓷器设计的特色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玄学兴起、佛教输入、道教兴盛及波斯、希腊文化羼入。上述诸多新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此时期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长期的社会的动乱导致了经济的空前衰落,商业趋于停顿,自然经济几乎淹没了商品经济。除官府垄断手工纺织业外,私营手工业普遍低迷。除家庭手工纺织业外,一般手工业多为官府垄断。由于官营手工业与政权的存亡有密切联系,因而备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些发展,生产技术也有所提高,这对当时的艺术设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也使得这一时期艺术设计在曲折中有所发展。 瓷器设计特点:1、青瓷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瓷器品种。工艺方面:制瓷原料含有一定量的铁的成分,含铁的坯釉经过还原焰烧成便会呈现青色。设计方面:造型、胎质、釉色等方面南北两地有较大区别。南方秀丽,北方浑朴;南方釉色青翠,北方青中泛黄。社会风尚方面:当时以玉为贵,青瓷色调泛青,质感如玉,深受喜爱。由于此时受玄学影响,瓷器造型大多高挑而雅致,富于审美性。2、黑瓷始创于汉代,到晋代更趋成熟。其中,以浙江德清黑瓷最负盛名。特点:黑瓷胎色呈砖红,或浅褐或紫色。釉色乌黑发亮,滋润如漆。着色剂主要是含铁量较高的氧化铁。3、北齐发明的白瓷,是使用低含铁量的胎釉烧制而成。经过烧制的白瓷,胎料较为细腻,釉薄而滋润,呈乳白色,釉厚处则泛青,此为北齐白瓷的特征。是陶瓷史上的一大创造,从此,瓷分青、白两大体系。4、此时期的陶器南北两地有所不同。南方的日用陶以缸为大宗,“釉陶大缸”名闻遐迩。南京发

魏晋南北朝的塑、工艺

魏晋南北朝的雕塑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雕塑制作规模之巨大、传世作品数量之多、艺术技巧成熟,以及雕塑艺术对广大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都超过了前代。 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内各族人民,在雕塑艺术领域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有力地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主体地位,成就是最为突出。吸取、借鉴外国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佛教雕塑中,经过众多雕塑匠师的创作实践,丰富了中国雕塑的艺术语言。在帝王和贵族的陵墓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纪念性雕刻,和供帝王及上层人物陪葬用的陶俑等雕塑品也出现了新面貌和新成就。 第一节东晋南朝的雕塑名家 和绘画相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第一批知名的雕塑家,由于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理论修养和努力钻研的实践,在雕塑艺术发展史上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而大量遗存在无名工匠所创造的艺术品则为人们展现出绚丽多彩的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风貌。 雕塑家中最负盛名的戴逵(约326—约396年),字

安道,谯郡轾县(今安徽宿县)人,徙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东晋著名画家,也是最有影响的雕塑家、哲学家、音乐家。工书画,博学而有才气,终生遁世不仕。在绘画方面,擅长表现人物、故实、佛像及山水。顾恺之认为他画的《七贤图》,人物形象和意趣超过了前人(前面讲绘画时所看的竹林七贤砖画,或许其底稿即出戴氏所为);谢赫列其于第三品,与顾恺之相同,评论他的作品为“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他的作品对民间创作有很大影响。戴逵尤以擅长佛教雕塑著称,他努力探索和完善铸造、雕刻的技法表现,改善国外传入的佛像式样而创造出为当时民众易于接受的佛教雕刻形象,为外来佛像样式的本土化改造做出了极大贡献。“自汉世始有佛像,形制未工,至逵始大备”。在为灵宝寺造丈六无量寿佛和男相端净的菩萨木像时,潜藏于帷帐中听取观众的褒贬,详加研讨,积三年时间方才制成而受到好评。又以十年精力制作五躯佛像,此像与顾恺之画维摩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进献的玉佛像并称瓦官寺三绝。 戴逵的儿子戴颙(378—441年)字仲若,自幼受家学影响,善琴书,也成为东晋至刘宋时著名雕塑家。他在处理大型雕塑作品时有丰富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尝和其父一起参与众多佛像制作,尤其对大型雕塑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