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产生崇敬感,进一步产生对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能力。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设想和文章内容的比较,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八、布置作业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理论家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可参考《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 ..(páng huáng)中庸.(yōng)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课文】,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2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文章一开始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不妨在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二、学习目标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自读习惯。 【设计意图: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四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了以上学习目标。】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背《为人民服务》第二段和“八荣八耻”。 2.《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践行了“八荣八耻”的第几条?(2,告诉我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我们的校训体现了“八荣八耻”的另外一条。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吗?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么?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实际,引发他们的思考,为引入文题做准备。】 2.你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现了“格物”精神么?(绝大多数没有)体现的学科是哪科?为什么?(物理,实验)你喜欢我们的学校教育么?(不喜欢,呆板、填鸭)3.正是基于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认识,丁肇中院士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板书) 4.你了解丁肇中么?(简介作者及讲话缘由) 5.看题目你认为文中应说些什么呢?(怎样格物?格物的重要性?没有格物的后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研读课文,思考问题,勾画知识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案主题:格物致知精神教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格物致知”概念的含义和由来。 2. 掌握“格物致知”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 一、引入活动(10分钟) 1. 播放一段介绍“格物致知”概念的视频。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格物致知”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和认识?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解释“格物致知”概念的含义和由来。

2. 分析“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并思考应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分析的结果,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实践活动(20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比如观察和研究一个物体或现象,运用“格物致知”的原则进行分析和推理。 2. 学生将实践活动结果进行汇报和讨论。 五、总结归纳(10分钟) 1. 概括“格物致知”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提问:你觉得“格物致知”精神对你有何启发和帮助?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的文章。 2. 鼓励学生多举例子,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辅助材料: 1. “格物致知”概念的视频(可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获取)。 2. 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的材料(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思想精髓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掌握运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格物致知”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1. 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思想精髓; 2. 运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方法论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实际操作,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思想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相关课文材料; 2. 图片、视频、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者播放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你们认为人们为什么需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 Step 2: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精髓(10分钟) 给学生分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课文材料,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然后,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和重要概念。重点解释《格物致知》的意义和意义。 Step 3: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一个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话题,例如“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Step 4: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请几组学生代表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想法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Step 5:尝试实践(15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运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可以提供一些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Step 6:反思和总结(10分钟) 请学生总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回答一些问题,如“你是如何运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思想来解决问题的?”“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你是如何克服的?”等等。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绪。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现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建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全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现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讨”缺乏创新精神和理论动手能力。成绩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预习展现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次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讨。1974年领导的研讨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而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丁肇中( ) 瞭望()缅怀()朱熹( ) 格物致知( ) 诺贝尔()儒家()袖手旁观( ) 测量()埋没()不知所措()彷徨( )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求、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一无所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进步本人的品德涵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虚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普通不切实践的议论。 诚意:使本人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本人。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本人的家族整理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风平浪静: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办才好。描述处境难堪或心神慌乱 三、全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绪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甚么?作者所说的真实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甚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注重真实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甚么弊端? (3)为甚么要倡导“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理想意义? (4)判断一个人能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甚么? 先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独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求;第二,探求该当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注重真实的“格”,是由于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顺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想而不愿动手”,缺乏对理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甚么要倡导“格物致知”的精神?缘由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先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把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如何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能够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表达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截了当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躯体会,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淳朴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

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纳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差不多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纳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理论家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预备,做研究发觉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对一切,关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关心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亮对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四书” 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完成学习“重点”,懂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人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和结构。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段落层次提纲: ⑴ 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⑵ 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 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⑴ 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⑵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⑶ 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⑷ “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这就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唐小军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有五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学情分析: “格物致知”这个词初看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文章思路清晰,风格朴实,说理缜密,方法灵活,阅读时要让学生认真揣摩、感悟,就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读、讨论、自主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学资源:查阅有关丁肇中的资料。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 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找生起来回答,教师指正) (1)注音:丁肇(zhào )中不知所措(cuò)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第14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一、导入新课 1974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发现J粒子,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新境界,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用中文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的科学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他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生自由发言) 预设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丁肇中发表了一次演讲,分享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实践实验精神的经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对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介绍,让学生探究丁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内容 学生活动一:猜一猜 设问1: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同学们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1)生自由提问,小组收集问题,展示交流。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预设①什么是格物致知?②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③怎样做才算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看看文章解答了你的哪些疑惑。 (生自主学习,勾画解答问题的关键语句) 预设①《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 设问2:读完全文,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惑;教师根据提出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解答。)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 3、了解作者: 4、检查预习: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思考、交流 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思考、交流 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 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能力训练点 理解__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__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 __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__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__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出示思考题,讨论理解__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5)__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__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__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__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__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__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同学切实感受富有试验精神、制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育“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意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讨论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试验精神的缘由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商量、归纳法 【教具预备】多媒体 【教学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创造中,选出了转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创造。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高校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超群的计算力量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赞扬。可是,她做试验的力量特别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好地做好一个试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高校生高分低能的缘由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 3、了解: 4、检查预习: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刚刚那个女高校生高分低能的缘由了吗? 思索、沟通 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思索、沟通 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试验 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

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精神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 PPT 【教学方法】 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论证: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习题精选】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 b、朱熹 c、论语 d、儒家 e、测量 f、向导 g、彷徨h、适当 2、解释下列词语 a、格物: b、致知: c、袖手旁观: d、儒家: 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参考答案】 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 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