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摘要】中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因概括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病机可综合为肝郁、内热、痰湿、气虚。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方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治疗及针灸疗法治疗,均可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情志辨证论治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7126151534) 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1988年Reaven[1]在第48届美国糖尿病年会上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概念,推断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2]。中医药辨证治疗MS,在消除症状、缓解病情、改善生化指标等方面

都有良好的作用。兹就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与防治简述以下几点。

1 病因病机分析

传统中医对MS无完整的认识,无专门的病名,据其临床表现此证属于中医“肥满”“湿阻”“消渴”“胸痹”“心

悸”“胁痛”“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奇病论》指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段文字论述总括了MS的病因、病机、转归以及

治疗。

病因《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中医对脾胃肺在食物进入体内到转化为能量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后世对MS病因的认识有脾虚之说,如

“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有痰饮也”。在饮食结构方面的论述亦有提及,如《兰室秘藏》指出:“伤酒湿面及厚味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儒门事亲》中记载:“此论饮之所得,其来有五,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之者,……”警示后人情志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病机《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沈金鳌说:“故一阴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因肝气生发,性喜条达,肝主疏泄,故“肝郁”为一重要病机。《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数食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上溢,转为消渴。”此条经文指出MS多发于肥人,病机多为内热。《医门法律》有“肥人多湿”之说,古人还有“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等论述,指出另

一病机为“气虚”。而在《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症之法》所言:“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后世对三焦的功能解释称“上焦如雾”“中焦如

沤”“下焦如渎”,它参与了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的全过程,是体内气血津液输布、运行的通道,故有学者论述了“毒邪”损伤三焦为MS之常见病机。

由上,我们归纳MS病因主要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上述病因在本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进行性发展变化中,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特别是“遗传本质”在本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病机则多可综合为“肝郁”“内热”“痰湿”“气虚”四种。

2 中医证治

辨证论治近年来,文献论述中大多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表现及疗效为依据,对MS进行分型论治的研究。如汤小虎

[3]将MS分为:①胃热滞脾型:以小承气汤合保和丸清泻胃火,消食导滞;②脾阳不足型:以苓桂术甘汤合参苓白术散温阳健脾,利湿化饮;③脾肾阳虚型:以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温补脾肾,利水化饮;④气滞血瘀型:以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活血祛瘀,行气散积。仝小林等[4]将MS分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①郁证阶段:以食郁为核心,治以六郁汤加减;②热证阶段:又分为肝胃郁热型和痰热互结型,分别以大柴胡汤(柴胡、

半夏、大黄、枳实、黄芩、芍药)加减和加

味三黄汤(生大黄、黄芩、黄连、水蛭、赤芍)加减治疗;③虚损阶段:分为气阴两虚

型(参芪地黄汤加减以益气养阴)、肝肾不足型(杞菊地黄丸加减治培补肝肾)、阴阳两虚型(地黄饮子加减以阴阳双补)及脾肾阳虚

型(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脾肾)。

基础方加减治疗 MS病变涉及各个脏腑,正邪虚实交错,是多系统损害的疾病,有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及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自拟验方加减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戴其军

[5]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MS,药用黄连、黄芩、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莱菔子、生山楂、川芎、天麻、天花粉,以清热祛痰化瘀,结果总有效率%,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罗艳[6]遵经旨“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重用辛香燥湿之品,采用健脾利湿法治疗,方拟葛根、黄芩、黄连、党参、白术、茯苓、佩兰、玄参、苍术、益母草、半夏、鸡内金,治疗本病103例,结果总有效率89%。

中成药治疗随着临床实践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试用专方治疗MS。何春燕等[7]用益气散聚方(乌药、黄芪、黄连、泽泻、生蒲黄等组成)治疗肥胖型MS 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王健等[8]采用复方淫羊藿冲剂(淫羊藿、黄芪、丹参、大黄、当归、枸杞子、茯苓、薏苡仁、白术、葛根等组成)治疗老年MS患者,结果与罗格列酮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

单味药治疗通过对中草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特别是对MS发病机理的研究,许

多单昧中药被发现具有降压、降糖、降脂的作用,如黄连、泽泻、茵陈、人参、淫羊藿、枸杞子、何首乌、地骨皮、黄芩、山楂、蒲黄、茯苓、刺五加、玉米须、生地、丹参、玉竹等。此外,有学者观察了单味中药水提液对正常人胰岛素与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

结合的影响,发现天花粉、黄精、玄参、知母这些常用的治疗糖尿病中药中,知母可同时降低血清胰岛素与人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的结合率,从而对MS的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针灸治疗针灸技术的发展在MS的治疗方面的应用亦有独特的疗效,如翟耀[9]报道取曲池、支沟、阳陵泉、三阴交、关元、内关为主,随证加减,治疗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30例,总有效率%。李静茁[10]等针刺治疗肥胖症210例,主穴取天枢、丰隆、足三里、梁丘、血海、水分、三阴交。据肥胖程度及部位加减穴位,总有效率为92%,且在减轻体重的同时,患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合并症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他疗法另外中医学中气功、推拿等疗

法亦具有减肥效果,对血压、植物神经功能、脂质水平、血黏稠度及胰岛素水平等均具有调整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调节血脂。

3 小结

综上,MS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均需终生服药,饮食控制及运动也需长期坚持方能见效。因此,在临床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依从性。中医疗法单纯降压降糖调脂等作用不及西药明显,但中医疗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可以与行为干预(饮食与运动)相结合,更易于患者接受,且中医疗法副作用少,只要辨证准确,即可达到综合调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eaven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 [J].Diabetes,1988,37(12):595-607.

[2]李健斋,王抒,曾平.北京市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2):217-21.

[3]汤小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中医研究,2007,20:5-7.

[4]仝小林,段军.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

识和治疗[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16(5-6):347-350.

[5]戴其军.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代谢综合征32例[J].吉林中医药,

2007,27(11):24-25.

[6]罗艳.健脾利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4):217.

[7]何春燕,王文健,李玢,等.益气散

聚方治疗代谢综合征肥胖高危人群的临床

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63-267. [8]王健,陈元园.复方淫羊藿冲剂对老

年代谢综合征糖耐量低减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

12(3):186-187.

[9]翟耀.针刺治疗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

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6,16(8):11-13.

[10]李静茁,王晓燕,王巍.针刺减肥210例[J].陕西中医,2003,24(1):67-68.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摘要】中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因概括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病机可综合为肝郁、内热、痰湿、气虚。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方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治疗及针灸疗法治疗,均可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情志辨证论治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7126151534) 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1988年Reaven[1]在第48届美国糖尿病年会上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概念,推断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2]。中医药辨证治疗MS,在消除症状、缓解病情、改善生化指标等方面

都有良好的作用。兹就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与防治简述以下几点。 1 病因病机分析 传统中医对MS无完整的认识,无专门的病名,据其临床表现此证属于中医“肥满”“湿阻”“消渴”“胸痹”“心 悸”“胁痛”“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奇病论》指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段文字论述总括了MS的病因、病机、转归以及 治疗。 病因《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中医对脾胃肺在食物进入体内到转化为能量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后世对MS病因的认识有脾虚之说,如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精选文档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多种代谢成份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腹型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还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促炎症状态增高及促血栓状态增高,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尚缺乏MS与相关终点以及其各种病因所致总病死率之间关系的随访研究,因此,需要开展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研究[1]。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中医学并无该病名,可将之归属于“消渴”、“肥满”、“瘀血”、“湿浊”、“头痛”、“眩晕”等范畴。 一、病因病机 由于本病在中医古代典籍中没有与之相应的专有名称,故对其病因病机的分析多来源于现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近年来,众多学者根据长期临床观察,结合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对其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规律进行了探讨,有了一定的认识。一般认为,MS的病因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嗜食肥甘、静坐少动、忧思郁怒等导致脾失健运,肾失蒸腾,肝郁气滞,产生痰浊、水湿、瘀血、热毒等[2-3]。 仝小林等[4]认为过食和少动是MS发病的两大主因。过食伤脾,少动滞脾,脾失健运,脾不散精,纳物不归正化而为痰、为

湿、为浊、为脂,进而变证百生。气机和运化是病机的根本,主要涉及肝脾,肝脾郁滞是其核心病机。 彭哲、蒋慧莲[5]认为代谢综合征从中医病机上,可以用“痰、热、虚,损”来概括这一演变规律,早期主要以脾虚痰湿,痰湿化热为主。中期,由脾继而肝肾,各个脏腑功能逐渐减退,整体机能失调而出现各种疾病,可见到气血阴阳、各脏腑的虚证表现。后期,由于多种因素,多种疾病的共同作用,使全身脉络损伤,脉道瘀滞,主要以阴阳两亏为表现。 叶子、张世珍[6]等认为根据中医辨证认为MS发病的病位应在肝、脾、肾三脏,这三脏任何一脏失调都会导致MS的发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忧思愤怒,抑郁不舒导致肝气郁结,血行艰涩,水液代谢受阻,则为痰为湿。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枢纽,脾气一滞,胃气难降,脾不能为胃行化津液,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为痰、为湿。肾若受损,使得下焦虚衰,气化失职,不能化气行水,水泛为痰为湿。三脏病久易伤阴耗气,气阴两伤为始,进而阴损及阳,至阴阳两虚,而久病入络瘀血内阻,使脏腑功能失调、体内各种代谢失衡,从而变症百出,故中医学认为MS病机多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或可为夹痰夹湿夹瘀。 徐远[7]提出,MS脾肾两虚是内因,饮食失调、运动过少等是外因,肝失疏泄是其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其主要病机,虚损变症为其不良结局。王德玉[8]等认为本病宏观辨证属积聚,微观辨证重瘀滞,八纲辨证分虚热,脏腑辨证疏肝脾。另外,黄家

代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状况

代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状况 摘要】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 的热点。在我国发病率为14-16%。标准化患病率9-12%[1]。由于MS, 加剧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 负担,西医治疗多采用针对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用药复杂。而中医通过辨证论 治可达个性化治疗,且选用方剂成熟,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显现了其独特优势。【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低HDL-C血症)、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 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组合[1]。 中医学并无代谢综合征相应病名,多归宿于“肥胖,腹满、胸痹、眩晕等”范畴,予以辨证论治。古代医学多有记载,《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湿乃气虚也, 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脾气虚久,酿湿生痰,痰湿脂浊内蕴,阻滞脉络,血行受阻,痰瘀阻滞。:《证治汇补?消渴》言“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则津液自化”。膏脂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运化布散,一旦脾胃受损,失于健运。膏脂输化障碍,痕浊沉积于血脉久而成本病。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将代谢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疾病病机演变规律分为前 期(脾郁、肝郁,枢机不利是其本、表现为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运化 失职,脾气郁滞)。早期(郁久化热、热证突出,胃热、肠热、心火)中期(复杂,肺胃津伤,表现多种证型)。后期(虚极而脏腑受损,久病入络,络痹脉损)。病位涉及脾、肝、肾、三焦诸脏腑,脾肾两虚为本,而痰浊、瘀水病理产 物为标。肝脾肾三脏失调,脏腑功能虚损,气血逆乱衰败,阴阳失调,虚实夹杂,虚损变证。这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代谢综合征病变机制。由此可见代谢综合征与脾 胃气衰、脾气不振、运化失职、失于健运有关。 中医辨证论治 目前中医对代谢综合征治疗,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应用传统的中药方 剂治疗。由于辨证分型具有多样性,治疗上多样化,林飞[3]将代谢综合征分为四 证型,脾虚中阻,心肾不交,胃强脾弱,肝肾阴虚。汤小虎等[4]认为,代谢综合 征可分为:胃热滞脾型,脾阳不足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李东晓[5]从痰 证论述认为痰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辨治上应从痰论治。代谢综合征与的关系李新玥[6]等临床研究认为,代谢综 合征病人无论有无脾气亏虚,脾失健运引起湿浊内盛是代谢综合征基础,治法上 以健脾运脾,渗湿去浊。黄淑芳[7]等临床研究根据本病本标虚实将其分为七型辨 证论治。即肝胃郁热型,以清胃泻肝,导热攻治;痰浊阻遇型,以化痰祛湿,宽 胸理气;脾气亏虚型,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痰淤互结型,化痰理气,活血通络;阴虚阳亢型,育阴潜阳,镇肝熄风;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阴阳两 虚型,滋补脾肾,和调阴阳。魏军平等[8]从五脏分析论治指出,代谢综合征病人 过食肥甘,已形成痰郁,痰湿,痰浊,活动减少导致血运行减慢,脉络瘀滞,痰 淤气滞为病机核心。从肝论治应针对气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之轻重加减。治法多以二陈汤,大柴胡汤加减。从脾论治,脾为生痰之源,脾运化失常,津液 不能分布,而停滞体内,则产生湿、痰、饮,治法以健脾化湿,推崇参苓白术散。从肾论治,就真气不足所致气机失调,气化失运,导致代谢紊乱。治法多以六味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导读: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亦逐渐上升,成为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1、中医病名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献并无代谢综合征相关病名, 根据代谢综合征的临 床表现和病程演变, 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肥满”、“消渴”、“眩晕”“脾瘅”“胸痹”之中。 2、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年老体弱、久病正虚和情志所伤等数种因素叠加,致湿、浊、毒、瘀等停留体内,肝脾肾心肺气机失常而发病。形体肥胖是代谢综合征人群的普遍特点,代谢综合征患者也具有一定的体质易感性,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多见[1],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改善偏颇体质对于本病的治疗也有一定帮助。 3、中医辨证论治 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 增强运动和合理饮食基础上, 中医药干预同样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临床治疗应当分清主次,随证治之,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代谢综合征涉及全身多个脏

腑,可从五脏逐一分析论治[2]。 1、从肝论治: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活动,气血的运行,饮食的消化、吸收,糟粕的排泄,津液的宣发、输布,都需要通过肝的疏泄功能来调节。肝气不疏则导致气滞、食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进而促进本病的发生。治疗方面,选用越鞠丸为基础方加减,并随气、血、痰、火、湿、实之不同调整诸药用量。 2、从脾论治:脾主湿,司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至全身。若脾运化功能失常,津液不能布散而停滞体内,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对于脾胃气虚之证,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治疗,并常伍苍术、佩兰、泽兰以化湿,陈皮、柴胡以理气。对于体型肥胖、水湿内停患者,可以玉米须代茶饮以利水渗湿、调节水液代谢,从而改善代谢综合征痰湿体质。 3、从肾论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纳气,主水及命门之火,为真气之本,进而产生气机、气化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肾的功能失常,常常产生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久之则水、湿、痰、脂、瘀等代谢产物潴留,发为本病。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以滋阴补肾,临证随阴阳之偏盛偏虚,随证加减。 4、从心论治:心主血脉、主藏神,心主生血、行血,心气、心阳不足,失于温煦、推动,而见血流不畅、血脉痹阻,并可与机体素有之痰湿、浊毒相搏,发为本病。从心论治主要针对湿、浊、毒、瘀痹阻心胸而见胸痹心痛者,可以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等为基础方以通阳散结下气。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心型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代谢综合征的国际通用定义[1],这是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关于MS的全球统一定义。在此定义中,将中心性肥胖(根据腰围判断,不同人种有不同的腰围值,中国人:男≥90cm,女≥80cm)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的先决条件,同时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意两项:①TG水平升高>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②HDL-c水平降低,男性<40 mg/dl(0.9 mmol/L),女性<50mg/dl (1.1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③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高血压;④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loo mg/dl(5.6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2犁糖尿病。 标签:代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综述 近年来,MS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大于15%,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2],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西医学对MS的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中医学具有整体辨证论治的优势,立足整体,针对重点,兼顾全局,。探讨M S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深化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寻求防治对策,对于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重大疾病中的优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就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1 中医对MS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产生与先天遗传有关,又与后天过食肥甘厚腻、久坐少动的有关,一般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多由瘀血、痰浊、热毒、气血阴阳失调等因素所导致,而痰浊脾虚为其根本。基本病机可概括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引起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津液化痰,痰阻成瘀;气郁化火,久有内热,痰、瘀、热互结而致变证百出。陈世波等[3]指出,先天禀赋、嗜食肥甘、喜静少动、忧思抑郁都是M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造成气滞、痰积、湿积、血瘀等病理产物。徐远[4]认为脾肾两虚是内因,饮食失调、运动过少等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主要病机,虚损变证是代谢综合征的不良结局。董卫[5]认为,本病多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机阻遏所致,故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致浊聚津滞痰生为主要病机。卢晓琳[6]。认为,本病气阴两虚是其主要证型,病机特点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燥热,迁延日久致气阴两虚,瘀血燥结。张剑[7]认为三焦功能失调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毒邪”为害是促进代谢综合征不断发展的根本因素,”毒邪”损伤气,阳由实转虚、虚实夹杂是2型糖尿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常见病机。吴深涛[8]报道,存在IR的糖尿病患者,是先天之本肾气的禀赋强弱之不同,肾之阴阳的虚损在IR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并根据烦闷、口苦、纳差、便秘等少阳经症状,推断IR与少、阳枢机不利有关。 2 中医辩证分型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组方的研究与开发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组方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意义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多系统的复杂病症,常见的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等征象。在当前为数不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与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方案不同,中药的治疗思路通常体现在调养整体与提高个人免疫力的方向,因此几乎是最适合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虽然中药的成分复杂,难以样本统一,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中药研究者在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治疗方案,以期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代谢综合征开发的中药组方 1.小陈汤 小陈汤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最早的组方是由张仲景创制而来。小陈汤的组成成分包括芒硝、黄连、半夏、人参和干姜五味。小陈汤的黄连、芒硝、半夏等成分经过调配之后都能起到"宣火清热"的功效,这也是这个组方一直被看好的原因。小陈汤可

以有效的调整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调理心血管系统、调整崇白质以及净化血液等等等。临床证据表明,小陈汤配合饮食、合理运动等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会有更为理想的疗效。 2.四神汤 四神汤是一种能够被很多临床专家广泛运用的中药组方。四神汤的主要成分有黄芪、白术、桂枝等,它的主治病症是多种类型的脾胃气虚倦、腹泻和食欲不振等。四神汤不仅可以增强肠胃的运动能力,还可以提高肝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等多种作用。 3.丹参酮分配群药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就一定会出现代谢综合征的征象。丹参酮分配群药来源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丹参酮。它可以通过调节肝脏炎症反应的进程,来达到缓解代谢综合征症状、减少腹部内脏脂肪积累等功能。丹参酮分配群药常用的配合成分有当归、生薏仁、木香等等。 总结

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脂肪代谢紊乱、高血压、 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近年来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中 药药理学等方面。中医学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代谢综合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而非单纯的某个器官或系统的问题。因此,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此外,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也为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中医体质调理等。其中,中药治疗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等途径来治疗代谢综合征。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针灸 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和调整免疫功能等途径,对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此外,中医体质调理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学的理论,每个人的 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易感程度也不同。通过调理体质,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

愈能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一些研究表明,中医体质调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降低患病风险。 三、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现代生物学和药理学的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发现,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靶点,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例如,一些中药可以通过抑制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肪代谢、改善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 此外,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神经递质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例如,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系统和内源性阿片肽系统等,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日益显著。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多样,疗效显著。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然而,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临床研究设计不完善、评价指标不一致等。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高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水平。

中药对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研究

中药对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研究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相关症状的集合,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中心性肥胖等。这一综合征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还会增加患者患心脏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在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中,中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调理和治疗。本文将从中药对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首先,中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根据现有研究,许多 中药能够对代谢综合征的多个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以中药方剂“四君子汤”为例,其中的白术能够增加人体能量代谢,改善中心性肥胖;茯苓可以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症状;白杨皮可以降低血中的胆固醇等。这些中药在调节人体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脂肪积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身体状况。 其次,中药对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机制多样。传统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 发生主要与脾胃失调、气滞血瘀等有关。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脂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等。例如,苦瓜中的苦瓜素能够抑制糖类转运体的活性,减少血糖的吸收;山楂中的三萜酸能够降低血脂,增加胆固醇的代谢等。这些中药通过多种途径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许多研究表明,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相比,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更好。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应用中药“服防痰”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其血糖控制、血脂调节和体重控制效果都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中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头痛可以医头,脚痛不能治脚——中医药治疗痛风(代谢综合征)

头痛可以医头,脚痛不能治脚——中医药治疗痛风(代谢综合 征) 头痛可以医头,脚痛不能治脚——中医药治疗痛风(代谢综合征) #甫寸门诊#节选自《中医师海外行医日记》 这名患者的特征就是肚子太大啦,如果让他站直了,低头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脚面,很明显是肥胖的问题,而他不仅仅是肥胖的问题了,还有饮食的不合理。非洲人的生活,我来之前想象不到,以为很多是面黄肌瘦,实际上恰恰相反,肥头大耳占多数。 和他们吃过几次饭,就明白了,非洲坦桑尼亚人,中午也许就吃几个花生米,一片面包,而到了晚上的正餐,那可是甩开腮帮子吃。另外,正餐一般是晚上8点钟开始,吃的酒足饭饱,也许就快十点啦,爽了,就睡了。 日复一日,就形成了坦桑尼亚肚子和众多的代谢疾病。 甫寸诊疗过程: 艾蒙今年48岁,第一次来到诊室的时候是坐着轮椅进来的。扶着他进来的是我们的老朋友蒙波夫——来自坦桑尼亚空军基地的上校。艾蒙是他的弟弟。 艾蒙的问题在于足趾疼痛起包1月余。 我当即看一下,轻轻碰触的时候,他疼地直咧嘴。好吧,那我大概就知道了,看看他的肚子,就基本上明白啦。化验报告显示:尿酸升高611mmol/L(200~500 mmol/L),在Aga Khan医院诊为痛风,平时特别爱吃海鲜、啤酒、羊肉,在Aga Khan医院诊治,效果不明显,希望中医诊治。主要是他哥哥的痛风在我这里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所以,也希望能得到中国医生的灵丹妙药。平素喜吃热的食物,有腰酸腿软的症状,纳食可,二便调。舌脉显示,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根据情况,我们诊断为痛风,当前以气滞血瘀、脾肾不足为主。辨证温肾健脾,益气活血。考虑到患者久嗜海鲜啤酒,脾胃湿热熏蒸,

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内因是脾肾两虚,外因是饮食不当、运动不足。本文解释了代谢综合征的概念,结合中医的角度具体阐述了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则。 标签: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思路方法 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腹性肥胖等,共同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集合了各种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因机制是胰岛素抵抗,有研究显示MS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几率是非MS患者的3倍,出现糖尿病的概率是非MS患者的4倍,随着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不断升高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 一、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概念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特征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体重过重,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和代谢疾病紧密联系的,所以总称为代谢综合征。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还包括腹部及内脏性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因素,除此之外,代谢综合征还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硬化和微量蛋白尿等。治疗代谢综合征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肥和戒烟来降压、降糖、调整血脂紊乱等。 二、中医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 (一)代谢综合征的内外因 MS的内因是脾肾两虚,外因是饮食不当、运动不足。MS的形成和发展复杂多变,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脾失健运及肾气不足。脾失健运则不能转化水谷,也不能运化水湿之邪,导致升清降浊功能下降,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代谢紊乱。综合比较中医中的脾肾不足和西医中的糖脂代谢能力退化,发现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含量的提升是“痰浊”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饮食习惯不佳、抽烟喝酒、运动不足、压力疲劳都会加剧脾肾虚损,致使肥胖,但这些因素也仅是外因,通常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更容易引发疾病。 (二)关键环节是肝失疏泄 当人体肝气顺畅流通时脏腑功能才能协调;如果出现抑郁、焦躁、愤怒则会导致肝郁气滞,气机失常,气血不畅。此外肝旺克脾,脾失健运,就不能转化水谷精微,致使痰浊内生。大量代谢综合征患者都会出现肝郁气滞,长时间的肝气郁结则会化热,体现出肝热、胃热和肠热等多种情形。假若不能很好的疏肝解郁和清热,就会使得脏腑功能愈发退化,不利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摘要: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年老肾虚是主要病因,痰淤交阻是病机的关键,痰浊和血瘀同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的定义,代谢综合征指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IGT或IFG)或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伴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1)高血压(≥140/90 mmHg);(2)高甘油三酯(TG) ≥1.70mmol/L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 (3)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性>0.90;女性>0.85和/或体重指数BMI>30);(4)微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率≥20 μg/min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 μg/g)。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营养饮食即所谓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导致该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人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特征”研讨会上的报告指出:中国城市人口中每8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而美国有报告每4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1]。现已证实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因此,它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成为当前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中医并无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根据其证候,可归属于中医之“肥胖”“消渴”“眩晕”“胸痹”“胁痛”等范畴。采用中医药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尚缺乏深入研究,故本文就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浅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防治该病。 1 代谢综合征的病因 1.1 先天禀赋不足禀赋不足与肾之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肾藏精,具有储存、封藏精气之生理功能,肾藏之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从父母生殖之精气,类似于现在所说的遗传物质。后天之精指从饮食所得的精微物质,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相互依存,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后天之精又依赖先天之精,方能不断的摄入和化生,另外,肾精所化生之元气能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若先天禀赋不足,元气亏损,易患遗传性疾病。现代实验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遗传因素,发现β肾上腺素能受体、脂肪酸结合蛋白2、脂肪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胰岛素受体底物-1、糖原合成酶等基因的异常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2]。肾脏的疾病也与

浅谈代谢综合征及中西医治疗

浅谈代谢综合征及中西医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饱受代谢综合征的困扰。代谢综合征被称作是21世纪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是一个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中心性肥胖的综合征。这种综合征通常被认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例如对高热量的饮食、缺乏运动等。本文将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一、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与症状 代谢综合征通常被定义为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代谢失调,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中心性肥胖,这些因素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大约2.8亿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其中包括10%的人口在中国。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 1.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的特点是在腰围周围聚集大量的脂肪,超过男 性为90cm,女性为80cm。 2.高血压。血压在长期升高后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不良影响。 3.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调控血糖,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可 能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4.高血脂。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下降,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上升。 二、代谢综合征的原因 1.遗传 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代谢综合征。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基因可能使他们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 2.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食过高的热量、摄取过多的脂肪和糖分,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此外,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因素,如通勤方式、工作压力、睡眠质量等也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 3.其他因素 除了遗传和生活方式,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卵巢多囊综合征、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抗精神病药等)会影响代谢。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因素综合而成的疾病群,主要包括高 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等症状。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增大、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 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合理的饮 食习惯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基础。我们应该选择低糖、低盐、低脂的 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等。此外,均 衡的饮食结构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的摄入,同时减少肉类、糖类和油脂的摄入。此外,规律的运动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心 脏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帮助身体控制体重。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此外,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大约需要每天睡眠 7-8小时。 其次,治疗代谢综合征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是治疗代 谢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根据需要 开具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血脂药等进行治疗。同时,营养补充剂也可 以辅助治疗代谢综合征。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提取物等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镁和苦瓜提取物等,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药物和营养补充剂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和营养补充剂,中医中药也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可以达到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根据中医理论,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理气、调血脂、调血压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此外,针灸也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药物治疗和中医中药等。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和运动的调节,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治愈代谢综合征,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思维在代谢综合征诊治中的运用及其优势

中医思维在代谢综合征诊治中的运用及其优势 摘要】近年来,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危害性日益显著,目前西医的诊治效果尚不尽如人意,而中医学运用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思维去诊治代谢综合征显示出全方位,多靶点,多途径,个体化,细致化,阶段化的独特优势。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代谢综合征西医定义:代谢综合征〔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根底,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表现,以多种代谢性疾病等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症候群。诊断上:目前应用较多的MS 诊断标准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2004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方案专家组成人高胆固醉第三次治疗指南(NCEP-ATP班)提出的标准,而国内普遍采用的是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制定的诊断标准.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在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下,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危害性日益显著。西医目前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针对其临床诸多症候,仅能采取分而治之之法,疗效不尽人意,而中医学运用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思维去认识和诊治代谢综合征的优势已初见端倪,故做以下总结陈述。1整体观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中医强调整体观进行辨证是因为: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器官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局部,都不能脱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既要靠各脏腑发挥自己的功能,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而只有各个脏腑功能协同一致,气、血、精、津、液等生命物质的代谢才能正常转化、分布、运行。由此可见:人体局部与整体具有统一性,物质与功能具有统一性;其形态结构、物质功能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代谢综合征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症与人体各个脏腑均有关,这些病变蕴涵着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的整体信息。在诊断分析代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时,不能孤立地看待各项病症和指标,要把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及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反应状态联系起来,全面考察。既要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又要着眼于整体,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又重视病变与其他脏腑之间有关系,把握整体阴阳气血失调的情况,并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揭示脏腑间的疾病传变规律。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时,要着眼全局来确立治疗方法,通过整体作用于局部,协调整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扶正祛邪,消除病邪对全身的影响,切断病邪在机体脏腑之间所造成的连锁病理反应,,从而到达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这样就防止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西医对代谢综合征的病变机理尚不明确,治疗上只是针对各种临床指标分别进行干预,而中医提倡的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似乎更加适合这种多因素多系统疾病的治疗。2同一个体,分阶段辩证论治由于人体生命过程、病理活动具有恒动性,所以在代谢综合征开展过程中,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开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僵化的观点来辨证论治代谢综合征,认为其病理变化会随疾病的开展阶段而变化,即:同一个人,不同的病情阶段,其代谢综合征的证型也会是发生一定变化。如:初期患者体质壮实,其病性以邪实为主,至末期疾病不断消耗人体正气,患者日渐神疲体弱,其病性那么以正虚为主。故遣方用药也要针对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相应证候来变化治疗方案,而不是维持一成不变的治疗原那么和方法。中医用这种开展的恒动的思维辩证论治疾病,可以更为准确地抓住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病理本质,有效地选择治疗原那么和方法,从而到达扶正祛邪,调整机体阴阳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综合征,即称代谢综合征; 例如糖代谢紊乱时就出现糖耐量低减,导致糖尿病;脂肪代谢障碍时出现高脂备症,脂肪肝;肥胖症、高血粘稠度等,蛋白质代谢障碍,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等;并可由以上三大代谢障碍而出现许多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也可概括为“八高症”: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因为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过度分泌,引起的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肥胖症; 症状体征 1、腹部肥胖或超重; 2、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胆固醇HDL-C 低下; 3、高血压; 4、胰岛素抗性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 5、有些标准中还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促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增高及促血栓状态增高和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增高; 这些成分聚集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使患的风险大为增加; 治疗方法

由于代谢综合征中的每一种成分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联合作用更强,所以有人将代谢综合征称为“死亡四重奏”中心性肥胖、高血糖、和高血压,因此代谢综合征是对一组高度相关疾病的概括性和经济的诊断与治疗的整体概念,要求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如减轻体重、增加体育锻炼和精神协调,降血糖、调脂和抗高血压治疗都同等重要; 所有的治疗都应围绕降低各种危险因素;包括有效减轻体重;减轻;良好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控制血压等; 1. 减轻体重 任何肥胖伴糖尿病的患者均需减肥;主要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必要的药物;研究表明,要使 肥胖者体重长期降至正常的可能性较小;减肥的目标是至少使体重持久降低5%~15%; ● 饮食调节: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摄入;对于25≤BMI≤30mg/m2者,给予每日1200kcal5021千焦低热量饮食,使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 ● 运动锻炼:提倡每日进行轻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30分钟,如骑自行车、擦地板、散步、跳舞等; ● 减肥药物:如sibutramine,可抑制和再摄取,减少摄食,减轻体重;常规用药量是每日5~ 15mg;orlistat,可通过抑制胃肠道胰,减少脂肪的吸收,每次120mg,每日3次; 2. 减轻胰岛素抵抗 在减肥和运动外,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即噻唑烷二酮类物TZDS都是临床常用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但是两者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有机制存在很大差异: 1作有机制不同:TZDS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部位是脂肪组织,它通过逆转肥胖体内游离脂肪含量下降近50%;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二甲双胍可以显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糖异生; 2对体重的影响有很大差别:荟萃分析显示,TZD使用后体重增加4%~6%,而二甲双胍却使体重明显下降;而且二甲双胍引起的体重减轻更大程度上是的减少;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后,总体脂减少约9%,皮下脂肪减少7%,而内脏脂肪减少高达15%; 对新发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也不同:大型临床研究的资料证实,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可以预防新发糖尿病DPP研究和心血管事件UKPDS研究的发生,而TZDS目前缺乏临床研究结果以证实其具有相似的作用; 3. 改善血脂紊乱 调脂治疗在代谢综合症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常见药物有贝特类和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 贝特类:降低TG,同时轻至中度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常用药物有:、苯扎贝特、吉非罗齐; ● 他汀类:降低胆固醇作用较强,轻度降低TG及增加HDL-C作用;常用药物有:阿妥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 4. 降低血压 1根据美国第七届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的全民委员会的报告JNC7,对于收缩压 ≥140mmHg/≥90mmHg的患者必须接受治疗;

代谢综合征得中医药治疗

代谢综合征得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李董平1,2 李佑生 1 1、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 518020); 2、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得临床症状,在防治代谢综合征方面有其独特得优势。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对代谢综合征得中医治疗进行相关回顾,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字:代谢综合征;中医药;进展;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就是以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IR),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组症候群[1]。与心脑血管疾病得发生紧密相关,就是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得聚集状态。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新得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1]:中心性肥胖,欧洲人、东地中海人及中东人男性腰围(WC)≥94cm及女性WC >80cm,南亚洲人、中国人男性WC≥90cm,女性WC≥80cm,加上下列条件得2个或2个以上:①甘油三酯(TG)≥1、7mmol/L或血脂异常接受相应治疗者;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或血脂异常已接受相应治疗者;③空腹血糖(FBG)≥5、6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者;血压≥130/85mm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相应治疗者。随着社会经济得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得转变以及饮食结构得变化,MetS发病率逐年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估计,全球约有1/4人口患有代谢综合征[1]目前我国MetS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超过2亿[2]。已成为严重危害大众身心健康得慢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MetS得认识较晚[3],且并无“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肥满”、“湿阻”、“消渴”、“胸痹”、“胁痛”、“眩晕”、“头痛”等范畴[4]。既往一般认为MetS得中医病机就是:素体肥胖,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情志不畅,损伤脾、肺、肾之气,酿生痰湿,阻滞气机,化瘀阻络,致使以痰湿(痰热)、血瘀、火热为标,脾虚、气虚、阴虚为本得顽症[5]。可近年来,不同学者对本病病因病机有着不同得认识,顾颖杰[6]总结王晖得经验认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防治;,,中西医结合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1988年Reaven[1]发现胰岛素抵抗不仅为糖尿病的特征,同时还普遍存在于人类多种疾病及病理状态之中,提出了著名的“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死亡四重奏”“多代谢综合征”等名称,1999年WHO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2]。由于MS把过去认为互不相关、彼此分割的疾病及代谢紊乱以胰岛素抵抗为其核心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许多重要疾病机理的认识和处理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MS一直是内分泌、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界乃至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MS的提出,使糖尿病治疗从单一控制血糖模式,转变成了联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遏制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模式并且从时相上要提前进行干预,这一防治理念,为中西医结合防治MS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 MS的诊断标准 目前还缺乏一致公认的并适用于各种人群的MS诊断标准,普遍使用的有世界卫生组织的WHO标准、美国的NCEP标准和欧洲的EGIR标准,此外还有中国的CDS标准。

1.1 WHO标准 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是[2]: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或/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包括以下2个及2个以上表现:①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 ②高甘油三酯(TG)(≥1.70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③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和/或体重指数>30 kg/m2)④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20 μg/min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1.2 CDS标准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制定了一个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诊断标准如下[3]:具备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为MS。①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25.0 kg/m2 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及/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TG ≥1.70 mmol/L,及/或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 1.3 NCEP标准和EGIR标准1999年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提出MS的诊断标准[4]。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5](NCEPATPⅢ)也提出MS的诊断标准。以上标准不统一,但均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4个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