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对MS 研究的不断深入,MS的早期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干预治疗

代谢综合征(MS)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对MS研究的不断深入,MS的早期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1MS的提出

人们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现,给不同的人注射同等量的胰岛素,所引起血糖下降程度不同,有的人血糖下降幅度大,反应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反应不敏感,血糖下降较少,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对胰岛素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临床中,非肥胖的年轻人多对胰岛素敏感,而较胖的中老年人则多对胰岛素不大敏感。人们还发现对胰岛素反应敏感的人,血液内的胰岛素水平低较,而不敏感的人,血胰岛素水平较高,即“高胰岛素血症”。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高血糖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常常合并存在,而且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有着内在的联系,把这种并存的现象命名为“X综合征”(又名Reaven综合征)也有的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DMS)”。因为在以上几种有内在联系的疾病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胰岛

素抵抗,所以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MS)”。到1998年WHO 正式采用了“代谢综合征”的名称,并将其定义为: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并同时具有下列两项以上组合,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或微量蛋白尿[1]。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NCEP ATPⅢ)继续沿用了这一名称。无论何种命名,其含义均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有关疾病的聚集,内容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

2MS的发病机制

2.1MS的核心胰岛素抵抗(InsulinRrsistance,IR)

产生IR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遗传方面的缺陷,是先天因素;二是身体肥胖使胰岛受体减少,是后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联系MS中各种疾病的纽带,是共同的发病基础,包括肥胖、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增多。IR 患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由于葡萄糖利用减少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继而胰岛素代偿性增多,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过多的胰岛素可以增加肾脏回吸收钠盐和水分,增加交感缩血管神经活性,引起高血压,这是IR的直接表现。IR对动脉血管壁上平滑肌细胞增殖,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使血管硬化、变窄,引起大血管病变也有直接作用。另外,IR减弱了胰岛素对脂肪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使脂肪分解加速,肝脏合成脂肪增多,分解减少,因而血中甘油三脂水平升高。

IR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可对重要器官产生损害,胰腺也是IR受累的主要器官。为了代偿对胰岛素需求的增加,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胰岛素的负荷相应增加。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存在糖尿病遗传易感因素的个体,其胰腺β细胞的凋亡速度就会加快,非常容易出现高血糖,从而发展成临床糖尿病。IR同时启动了胰岛细胞上的一系列炎症反应,IR个体的炎症因子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IR还通过对内皮功能的损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失衡,出现高凝状态。高糖毒性和脂毒性都可对β细胞造成明显的损害。胰岛中,胰岛素沉积增多,可进一步促进β细胞调亡。

2.2遗传与MS

早先的研究发现MS有家族式发病,Pennington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证明,一个遗传区域可能是MS的风险信号

Scott等,以伴有脂质异常和IR的动物作为MS模型,分析发现了一种运送脂肪酸的蛋白基因突变,该蛋白的CD36表达不良。进一步研究发现,患MS的大鼠缺乏一种叫OAP的新蛋白,这种蛋白与脂质的转换关系密切,OAP基因突变可使MS动物发生脂肪肝。在肥胖的IR 的动物模型中,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增加;给小鼠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产生IR,提示IR可能是一种与细胞因子有关的炎症反应。

2.3MS与中心性肥胖的发病率有相当的一致性

在对青年人群的研究中,只有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多与MS几个主要危险因素呈线性关系。Heart研究显示,腰臀比、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可以很好地预测MS的发生,在校正空腹胰岛素水平后,腰臀比、BMI仍是很好的预测指标。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肥胖也可预示着成年后MS的发生。

3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目前较为权威且应用较多的是WHO(1999)颁布的标准:对于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者,如有下列4种情况中的2项即可明确诊断MS;糖耐量正常者如出现胰岛素抵抗且具有下列4种情况中2项也可诊断为MS。

4种主要诊断要素为:高血压:定义为正在接受降压治疗或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血脂异常:甘油三脂≥1.7mmol/L 和(或)男性HDL c<0.9mmol/L女性HDL c<1.0mmol/L;肥胖:体重指数(BMI)≥30和(或)男性腰臀比率(WHR)>0.9女性WHR>0.85;微量蛋白尿即尿白蛋白排泄率(AER)>20μg/min。

我国医学界过去对MS的诊断,多采用西方国家的标准,以腹围作为指标之一。有关研究发现,我国人群的平均腹围虽远低于美国人,但内脏脂肪积聚却比较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频率明显高于美国人,以腹围为基准的判断,导致中国人MS的诊断误差极大。近年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结合我国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合我国人群的MS诊断标准推荐公众采用此诊断标准,建议在该诊断标准中,具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中的任何3个(符合以下4组成

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即可被诊断为MS。

3.1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

3.2高血糖

空腹血糖(FPG)≥110mg/dl(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2h血浆血糖(2HPG)≥140mg/dl(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3高血压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3.4血脂紊乱

空腹总甘油三脂(TG)≥150mg/dl(1.70mmol/L),及(或)空腹HDL C:男性<35mg/dl(0.9mmol/L),女性<39mg/dl(1.0mmol/L)。

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40岁者;有1项或2项MS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类型脂肪萎缩征者;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4MS的综合干预治疗

传统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治疗MS,在21世纪初,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达成共识—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形成联盟(Makethelink),到本次ESC年会就更突出强调对MS的早期干预治疗,

体现了对MS预防治疗前线的进一步前移。

4.1早期干预治疗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对于MS个体,提倡在还未出现β细胞功能异常的IR阶段,就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干预的策略提前至发生糖尿病之前,即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个体进展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抓住早期干预治疗MS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对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和相关学科联盟的重要策略。主要的措施是调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是成本/效益比最好的干预,强调防治必须从源头治理,从青少年抓起。

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2001年)显示,改变生活方式能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发生。该研究将522例糖耐量受损(大多患MS)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强化咨询和一般性咨询。发现,如减少10kg体重,糖尿病的危险可减少80%。另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坚持3次“出微汗”的某种形式的有氧运动,30min/次,从MS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可减少60%。中国的大庆的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虽然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经临床试验证明切实有效,但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可行性不够强。人们日益意识到,干预肥胖和MS的公共卫生政策需要从传统的针对个人行为,转变为构建鼓励体力活动文化的社会环境。社区也要多组织相应的人群进行体育活动。政府应鼓励和促进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例如铺设自行车道,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车上班;而不是建立价格昂贵的健身俱乐部,应设立对公众免费的运动场所。据我国新近公布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与肥胖分别为2亿和6000万,儿童肥胖率已达到8.1%。成人血

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现有患者数1.6亿。显然,MS在我国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4.2全面控制是关键

MS患者中,体重的控制极其重要,体重必须下降,各种代谢紊乱的成分才能得到改善。每周必须运动5d,40min/次,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运动后的心率或脉搏应达到170减去年龄的水平。饮食要限制钠盐、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摄入,避免吸烟。著名内分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提醒,MS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危人群尤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少吃多动,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坚持锻炼身体,必要时遵医嘱适当服用药物。

4.3防治脂毒性

使脂肪回归到脂肪细胞是防治MS的最主要措施。格列酮类药物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此类药物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可使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大大增加皮下脂肪存储脂肪的空间,脂肪异位沉积明显减少,消除了脂毒性,是防治MS 的最有效药物。

4.4保护β细胞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不管是何种治疗方法,均不能长期维持血糖稳定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治疗的第5年已经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但以后随时间延长,HbAlc越来越升高。血糖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初治患者仅仅分别接受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的治疗,而没有早期接受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在MS的治疗中,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措施胰岛素增敏剂将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如在糖尿病发病前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使发病风险下降56%。在糖尿病早期,及早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保护胰岛功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美国的大多数肥胖和MS患者的促炎状态源于摄入热卡过量,可能是由于营养过度。促炎状态造成胰岛素抗性,临床及生化方面表现为代谢综合征。对胰岛素的作用具有抗性,通过增高FFA浓度及干扰胰岛素的抗炎症效应而进一步促进炎症。虽然这些是大多数MS患者的最重要因子,但遗传及其他因子亦可能参与MS的炎症应激。这些因子对亚洲印地安人等人种可能具重要性.。他们虽然BMI正常但上腹脂肪量可能增加,因为营养过度至少可能引起兼有MS的肥胖者的炎症,最合理的抑制炎症方法就是限制热卡,抑制这些炎症。改变生活方式方面,运动影响炎症。运动降低炎症指数如CRP浓度等,其机制尚未明了。但糖尿病预防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改变生活方式是十分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发生率的办法。减少主要营养素摄量和运动,减少炎症,十分值得注意。

综上所述,MS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综合征涉及多个器官。其高发性和危害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众多的痛苦。虽然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近年来提出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我们进行有效地治疗和控制疾病,指出了一条有效的防治途径。

【参考文献】

[1],Part1: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 [J].WHO:Geneva,1999.

[2]项坤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潘长玉.代谢综合征认识和防治的新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298300.

[4]顾东风,ReynoldsK,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81186.

[5]贾伟平.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及临床特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

[6]余国膺.代谢综合征:综观肥胖、糖尿病和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J].心血管研究展望,2005,111:1448.【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对MS研究的不断深入,MS的早期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干预治疗

代谢综合征(MS)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对MS研究的不断深入,MS的早期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1 MS的提出

人们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现,给不同的人注射同等量的胰岛素,所引起血糖下降程度不同,有的人血糖下降幅度大,反应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反应不敏感,血糖下降较少,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对胰岛素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临床中,非肥胖的年轻人多对胰岛素敏感,而较胖的中老年人则多对胰岛素不大敏感。人们还发现对胰岛素反应敏感的人,血液内的胰岛素水平低较,而不敏感的人,血胰岛素水平较高,即“高胰岛素血症”。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高血糖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常常合并存在,而且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有着内在的联系,把这种并存的现象命名为“X综合征”(又名Reaven综合征)也有的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DMS)”。因为在以上几种有内在联系的疾病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胰岛素抵抗,所以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MS)”。到1998年WHO 正式采用了“代谢综合征”的名称,并将其定义为: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并同时具有下列两项以上组合,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或微量蛋白尿[1]。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NCEP ATPⅢ)继续沿用了这一名称。无论何种命名,其含义均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有关疾病的聚集,内容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

2 MS的发病机制

2.1 MS的核心胰岛素抵抗(Insulin Rrsistance,IR)

产生IR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遗传方面的缺陷,是先天因素;二是身体肥胖使胰岛受体减少,是后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联系MS中各种疾病的纽带,是共同的发病基础,包括肥胖、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增多。IR 患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由于葡萄糖利用减少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继而胰岛素代偿性增多,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过多的胰岛素可以增加肾脏回吸收钠盐和水分,增加交感缩血管神经活性,引起高血压,这是IR的直接表现。IR对动脉血管壁上平滑肌细胞增殖,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使血管硬化、变窄,引起大血管病变也有直接作用。另外,IR减弱了胰岛素对脂肪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使脂肪分解加速,肝脏合成脂肪增多,分解减少,因而血中甘油三脂水平升高。

IR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可对重要器官产生损害,胰腺也是IR受累的主要器官。为了代偿对胰岛素需求的增加,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胰岛素的负荷相应增加。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存在糖尿病遗传易感因素的个体,其胰腺β细胞的凋亡速度就会加快,非常容易出现高血糖,从而发展成临床糖尿病。IR同时启动了胰岛细胞上的一系列炎症反应,IR个体的炎症因子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IR还通过对内皮功能的损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失衡,出现高凝状态。高糖毒性和脂毒性都可对β细胞造成明显的损害。胰岛中,胰岛素沉积增多,可进一步促进β细胞调亡。

2.2 遗传与MS

早先的研究发现MS有家族式发病,Pennington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证明,一个遗传区域可能是MS的风险信号

Scott等,以伴有脂质异常和IR的动物作为MS模型,分析发现了一种运送脂肪酸的蛋白基因突变,该蛋白的CD36表达不良。进一步研究发现,患MS的大鼠缺乏一种叫OAP的新蛋白,这种蛋白与脂质的转换关系密切,OAP基因突变可使MS动物发生脂肪肝。在肥胖的IR 的动物模型中,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增加;给小鼠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产生IR,提示IR可能是一种与细胞因子有关的炎症反应。

2.3 MS与中心性肥胖的发病率有相当的一致性

在对青年人群的研究中,只有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多与MS几个主要危险因素呈线性关系。Heart研究显示,腰臀比、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可以很好地预测MS的发生,在校正空腹胰岛素水平后,腰臀比、BMI仍是很好的预测指标。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肥胖也可预示着成年后MS的发生。

3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目前较为权威且应用较多的是WHO(1999)颁布的标准:对于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者,如有下列4种情况中的2项即可明确诊断MS;糖耐量正常者如出现胰岛素抵抗且具有下列4种情况中2项也可诊断为MS。

4种主要诊断要素为:高血压:定义为正在接受降压治疗或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血脂异常:甘油三脂≥1.7 mmol/L 和(或)男性HDL c<0.9 mmol/L女性HDL c<1.0 mmol/L;肥胖:体重指数(BMI)≥30和(或)男性腰臀比率(WHR)>0.9女性WHR>0.85;微量蛋白尿即尿白蛋白排泄率(AER)>20 μg/min。

我国医学界过去对MS的诊断,多采用西方国家的标准,以腹围作为指标之一。有关研究发现,我国人群的平均腹围虽远低于美国人,但内脏脂肪积聚却比较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频率明显高于美国人,以腹围为基准的判断,导致中国人MS的诊断误差极大。近年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结合我国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合我国人群的MS诊断标准推荐公众采用此诊断标准,建议在该诊断标准中,具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中的任何3个(符合以下4组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即可被诊断为MS。

3.1 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 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

3.2 高血糖

空腹血糖(FPG)≥110 mg/dl(6.1 mmol/L),及(或)糖负荷后2 h血浆血糖(2 HPG)≥140 mg/dl(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3 高血压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3.4 血脂紊乱

空腹总甘油三脂(TG)≥150 mg/dl(1.70 mmol/L),及(或)空腹HDL C:男性<35 mg/dl(0.9 mmol/L),女性<39 mg/dl(1.0 mmol/L)。

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40岁者;有1项或2项MS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类型脂肪萎缩征者;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4 MS的综合干预治疗

传统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治疗MS,在21世纪初,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达成共识—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形成联盟(Make the link),到本次ESC年会就更突出强调对MS的早期干预治疗,体现了对MS预防治疗前线的进一步前移。

4.1 早期干预治疗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对于MS个体,提倡在还未出现β细胞功能异常的IR阶段,就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干预的策略提前至发生糖尿病之前,即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个体进展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抓住早期干预治疗MS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对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和相关学科联盟的重要策略。主要的措施是调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是成本/效益比最好的干预,强调防治必须从源头治理,从青少年抓起。

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2001年)显示,改变生活方式能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发生。该研究将522例糖耐量受损(大多患MS)患者随机

分组,分别接受强化咨询和一般性咨询。发现,如减少10 kg体重,糖尿病的危险可减少80%。另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坚持3次“出微汗”的某种形式的有氧运动,30 min/次,从MS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可减少60%。中国的大庆的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虽然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经临床试验证明切实有效,但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可行性不够强。人们日益意识到,干预肥胖和MS的公共卫生政策需要从传统的针对个人行为,转变为构建鼓励体力活动文化的社会环境。社区也要多组织相应的人群进行体育活动。政府应鼓励和促进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例如铺设自行车道,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车上班;而不是建立价格昂贵的健身俱乐部,应设立对公众免费的运动场所。据我国新近公布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与肥胖分别为2亿和6 000万,儿童肥胖率已达到8.1%。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现有患者数1.6亿。显然,MS 在我国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4.2 全面控制是关键

MS患者中,体重的控制极其重要,体重必须下降,各种代谢紊乱的成分才能得到改善。每周必须运动5 d,40 min/次,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运动后的心率或脉搏应达到170减去年龄的水平。饮食要限制钠盐、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摄入,避免吸烟。著名内分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提醒,MS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危人群尤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少吃多动,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坚持锻炼身体,必要时遵医嘱适当服用药物。

4.3 防治脂毒性

使脂肪回归到脂肪细胞是防治MS的最主要措施。格列酮类药物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此类药物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可使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大大增加皮下脂肪存储脂肪的空间,脂肪异位沉积明显减少,消除了脂毒性,是防治MS 的最有效药物。

4.4 保护β细胞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不管是何种治疗方法,均不能长期维持血糖稳定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治疗的第5年已经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但以后随时间延长,HbAlc越来越升高。血糖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初治患者仅仅分别接受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的治疗,而没有早期接受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在MS的治疗中,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措施胰岛素增敏剂将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如在糖尿病发病前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使发病风险下降56%。在糖尿病早期,及早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保护胰岛功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美国的大多数肥胖和MS患者的促炎状态源于摄入热卡过量,可能是由于营养过度。促炎状态造成胰岛素抗性,临床及生化方面表现为代谢综合征。对胰岛素的作用具有抗性,通过增高FFA浓度及干扰胰岛素的抗炎症效应而进一步促进炎症。虽然这些是大多数MS患者的最重要因子,但遗传及其他因子亦可能参与MS的炎症应激。这些因子对亚洲印地安人等人种可能具重要性.。他们虽然BMI正常但上腹脂肪

量可能增加,因为营养过度至少可能引起兼有MS的肥胖者的炎症,最合理的抑制炎症方法就是限制热卡,抑制这些炎症。改变生活方式方面,运动影响炎症。运动降低炎症指数如CRP浓度等,其机制尚未明了。但糖尿病预防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改变生活方式是十分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发生率的办法。减少主要营养素摄量和运动,减少炎症,十分值得注意。

综上所述,MS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综合征涉及多个器官。其高发性和危害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众多的痛苦。虽然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近年来提出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我们进行有效地治疗和控制疾病,指出了一条有效的防治途径。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WHO:Geneva,1999.

[2]项坤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潘长玉.代谢综合征认识和防治的新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298300.

[4]顾东风,Reynolds K,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81186.

[5]贾伟平.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及临床特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

[6]余国膺.代谢综合征:综观肥胖、糖尿病和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J].心血管研究展望,2005,111:1448.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治疗论文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治疗论文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治疗? 来源:创新医学网 杨玺 01700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目的? 减少基本病因:降低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将有效地减少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患者在适当控制LDL-C之后,若仍有代谢综合征,则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着重在于降低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超重和肥胖被认为是冠心病主要而且基础的危险因素,并且是直接的干预目标。降低体重可促进LDL-C下降和减少所有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降低VLDL-C水平,升高HDL-C,并可降低LDL-C水平。它也能够降低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并有益于心血管功能。因此,有关专家推荐把有规律的体力活动作为治疗血清高TC的常规方法之一。? 治疗相关的脂质和非脂质危险因素:除了减少基本病因外,直接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脂质和非脂质危险因素将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危险。包括控制高血压、指导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以减少血栓前状态、治疗高TG和低HDL-C血症。?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治疗代谢综合征首要的问题是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减重的重要措施。由于肥胖受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不能仅仅依赖药物减重,只有在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才需考虑药

物辅助治疗。? 因为代谢综合征涵盖了多种疾病成分,所以在治疗时需“多管齐下”,除了保持理想的体重和腰围之外,尚需兼顾血压、血脂、血糖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单有治疗措施并不意味着疾病肯定能被控制,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各项代谢指标的持续、全面达标。?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减轻体重:①饮食控制:饮食中脂肪<30%,饱和脂肪<10%。控制总热量,减低脂肪摄入。对于25≤BMI体重指数≤30kg/m?2者,给予1200kcal/日低热量饮食,使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②运动:30分钟/次,>5次/日,中度运动量。提倡每日进行轻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骑自行车、擦地板、散步、跳舞等。③药物减重:减肥的目标是至少使体重持久降低5%~15%。减肥药物西布曲明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减少摄食,减轻体重,常规用药量是5~15mg/日;奥利司他可通过抑制胃肠道胰脂肪酶,减少脂肪的吸收,120mg/次,3次/日。? 减轻胰岛素抵抗:因为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最重要的发病原因,因此在临床上,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经常会通过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进行治疗。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都是临床常用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均可降低高胰岛素血症,但是两者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大差异:①作用机制不同:噻唑烷二酮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部位是脂肪组织,它通过逆转肥胖者体内游离脂肪含量达到治疗目的。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可以显著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糖异生。②对体重的影响有很大差别:荟萃分析显示,噻唑烷二酮使用后体重增加4%~6%,二甲双胍却使体重明显下降,而且引起的体重减轻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内脏脂肪的减少。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后,总体脂肪减少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对MS 研究的不断深入,MS的早期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干预治疗 代谢综合征(MS)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对MS研究的不断深入,MS的早期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1MS的提出 人们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现,给不同的人注射同等量的胰岛素,所引起血糖下降程度不同,有的人血糖下降幅度大,反应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反应不敏感,血糖下降较少,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对胰岛素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临床中,非肥胖的年轻人多对胰岛素敏感,而较胖的中老年人则多对胰岛素不大敏感。人们还发现对胰岛素反应敏感的人,血液内的胰岛素水平低较,而不敏感的人,血胰岛素水平较高,即“高胰岛素血症”。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高血糖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常常合并存在,而且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有着内在的联系,把这种并存的现象命名为“X综合征”(又名Reaven综合征)也有的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DMS)”。因为在以上几种有内在联系的疾病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胰岛

素抵抗,所以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MS)”。到1998年WHO 正式采用了“代谢综合征”的名称,并将其定义为: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并同时具有下列两项以上组合,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或微量蛋白尿[1]。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NCEP ATPⅢ)继续沿用了这一名称。无论何种命名,其含义均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有关疾病的聚集,内容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 2MS的发病机制 2.1MS的核心胰岛素抵抗(InsulinRrsistance,IR) 产生IR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遗传方面的缺陷,是先天因素;二是身体肥胖使胰岛受体减少,是后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联系MS中各种疾病的纽带,是共同的发病基础,包括肥胖、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增多。IR 患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由于葡萄糖利用减少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继而胰岛素代偿性增多,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过多的胰岛素可以增加肾脏回吸收钠盐和水分,增加交感缩血管神经活性,引起高血压,这是IR的直接表现。IR对动脉血管壁上平滑肌细胞增殖,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使血管硬化、变窄,引起大血管病变也有直接作用。另外,IR减弱了胰岛素对脂肪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使脂肪分解加速,肝脏合成脂肪增多,分解减少,因而血中甘油三脂水平升高。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因素综合而成的疾病群,主要包括高 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等症状。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增大、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 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合理的饮 食习惯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基础。我们应该选择低糖、低盐、低脂的 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等。此外,均 衡的饮食结构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的摄入,同时减少肉类、糖类和油脂的摄入。此外,规律的运动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心 脏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帮助身体控制体重。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此外,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大约需要每天睡眠 7-8小时。 其次,治疗代谢综合征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是治疗代 谢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根据需要 开具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血脂药等进行治疗。同时,营养补充剂也可 以辅助治疗代谢综合征。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提取物等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镁和苦瓜提取物等,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药物和营养补充剂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和营养补充剂,中医中药也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可以达到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根据中医理论,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理气、调血脂、调血压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此外,针灸也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药物治疗和中医中药等。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和运动的调节,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治愈代谢综合征,保持身体的健康。

代谢综合征得中医药治疗

代谢综合征得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李董平1,2 李佑生 1 1、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 518020); 2、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得临床症状,在防治代谢综合征方面有其独特得优势。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对代谢综合征得中医治疗进行相关回顾,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字:代谢综合征;中医药;进展;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就是以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IR),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组症候群[1]。与心脑血管疾病得发生紧密相关,就是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得聚集状态。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新得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1]:中心性肥胖,欧洲人、东地中海人及中东人男性腰围(WC)≥94cm及女性WC >80cm,南亚洲人、中国人男性WC≥90cm,女性WC≥80cm,加上下列条件得2个或2个以上:①甘油三酯(TG)≥1、7mmol/L或血脂异常接受相应治疗者;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或血脂异常已接受相应治疗者;③空腹血糖(FBG)≥5、6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者;血压≥130/85mm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相应治疗者。随着社会经济得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得转变以及饮食结构得变化,MetS发病率逐年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估计,全球约有1/4人口患有代谢综合征[1]目前我国MetS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超过2亿[2]。已成为严重危害大众身心健康得慢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MetS得认识较晚[3],且并无“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肥满”、“湿阻”、“消渴”、“胸痹”、“胁痛”、“眩晕”、“头痛”等范畴[4]。既往一般认为MetS得中医病机就是:素体肥胖,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情志不畅,损伤脾、肺、肾之气,酿生痰湿,阻滞气机,化瘀阻络,致使以痰湿(痰热)、血瘀、火热为标,脾虚、气虚、阴虚为本得顽症[5]。可近年来,不同学者对本病病因病机有着不同得认识,顾颖杰[6]总结王晖得经验认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防治;,,中西医结合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1988年Reaven[1]发现胰岛素抵抗不仅为糖尿病的特征,同时还普遍存在于人类多种疾病及病理状态之中,提出了著名的“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死亡四重奏”“多代谢综合征”等名称,1999年WHO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2]。由于MS把过去认为互不相关、彼此分割的疾病及代谢紊乱以胰岛素抵抗为其核心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许多重要疾病机理的认识和处理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MS一直是内分泌、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界乃至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MS的提出,使糖尿病治疗从单一控制血糖模式,转变成了联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遏制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模式并且从时相上要提前进行干预,这一防治理念,为中西医结合防治MS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 MS的诊断标准 目前还缺乏一致公认的并适用于各种人群的MS诊断标准,普遍使用的有世界卫生组织的WHO标准、美国的NCEP标准和欧洲的EGIR标准,此外还有中国的CDS标准。

1.1 WHO标准 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是[2]: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或/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包括以下2个及2个以上表现:①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 ②高甘油三酯(TG)(≥1.70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③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和/或体重指数>30 kg/m2)④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20 μg/min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1.2 CDS标准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制定了一个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诊断标准如下[3]:具备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为MS。①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25.0 kg/m2 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及/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TG ≥1.70 mmol/L,及/或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 1.3 NCEP标准和EGIR标准1999年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提出MS的诊断标准[4]。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5](NCEPATPⅢ)也提出MS的诊断标准。以上标准不统一,但均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4个方

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以及健康管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以及健康管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分 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了一个长期困扰着 人们健康的问题。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代谢异常性疾病,主要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这五种症状。代谢综合征一旦形成,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和干预治疗至 关重要。 一、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 1.1 调查内容 代谢综合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受检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 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1.3 调查对象 代谢综合征调查的对象主要是35岁以上、有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包括肥胖人群、高血压人群、高血糖人群和高血脂人群等。 二、健康管理干预方法 2.1 饮食管理 合理的饮食管理是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建议减少高糖、高脂和高热量 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品等健康食物的摄入。 2.2 运动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能量的消耗,从而减轻体重、改 善血糖和血脂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2.3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代谢异常的人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比 如降血糖药物、降血脂药物和降压药物等。 2.4 生活方式干预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焦虑等也是预防和治疗代 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3.1 临床效果 通过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以及健康管理干预的方法,很多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体重得到了控制,相关生化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有些甚至出现了代谢综合征逆转的情况。 3.2 经济效益 由于代谢综合征的危害性较大,因此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关健康支出,大大节省医疗资源。 3.3 社会效益 通过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以及健康管理干预的方法,可以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成本的支出。 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以及健康管理干预是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干预和治疗,从而减少代谢综合征对人们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希望通过更多的健康体检和干预,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摆脱代谢综合征的困扰,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的生活。

糖脂代谢紊乱和代谢综合征的分子基础和治疗方法

糖脂代谢紊乱和代谢综合征的分子基础和治 疗方法 糖脂代谢紊乱和代谢综合征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它们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分子基础以及治疗方法。 糖脂代谢紊乱的分子基础 糖脂代谢紊乱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脂肪代谢发生异常,包括糖代谢紊乱和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通常包括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而脂代谢紊乱则包括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异常。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损害所致。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INSR)结合启动信号通路,包括酪氨酸激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等中间物,最终导致葡萄糖摄取、葡萄糖产生和脂肪代谢等多个过程的调节。如果这个信号通路被打破,蛋白激酶B (AKT)和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等物质的活性将发生变

化,导致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异常,从而加剧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展。 代谢综合征的分子基础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具有代谢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HDL-C等特征的复杂疾病状态。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代谢通路。 一方面,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流失素(lepti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异常有关。流失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调节食欲和能量消耗调节体重。然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流失素水平升高,表明身体对流失素的敏感性下降。IGF1是一种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激素,其水平的异常调节也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另一方面,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脂肪细胞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异常有关。脂肪细胞激素包括肥胖素、瘦素、瘦素抗性蛋白和凝血酶原激活物原等,它们的异常代谢将导致炎症反应和脂肪细胞分化的紊乱,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代谢综合征的识别与全面干预

代谢综合征的识别与全面干预 一、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相关的疾病风险因素聚集在一个人身上的医学诊断,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异常脂质代谢。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如何识别代谢综合征 1.体格检查:进行体重测量和体脂肪含量测定,评估是否超重或肥胖。 2.血压测量:定期测量血压,判断是否高血压。 3.血液检查:进行空腹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检查。 三、识别代谢综合征存在的必要性 准确识别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对于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如果忽视代 谢综合征,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冠心病、中风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全面干预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性 1.饮食干预: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包括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 物的摄入,并增加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谷类、蔬菜和水果。 2.体育锻炼: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此外,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4.药物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降压药物、血糖控制药物 或者调节脂质代谢药物,以帮助控制相关指标。

五、代谢综合征干预的效果评估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应用药物等手段进行全面干预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和血糖等指标,并监测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判断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六、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干预建议 1.均衡饮食:每餐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避免过度摄 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2.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等,并结合力量训练。 3.减少压力:学会释放压力,可以通过冥想、放松技巧或参加休闲活动来缓解 情绪压力。 4.良好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5.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相关疾病风险因素的聚集,识别代谢综合征的存 在以及进行全面干预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至关重要。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戒烟限酒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展。定期评估干预效果,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与干预策略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与干预策略 一、引言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紧密相关的代谢紊乱症状,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 血糖。这些症状不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还对个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时进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与干预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二、诊断标准 根据国内外学术机构和专家共同制定的标准,目前常用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有以下两种: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和全球冠心病倡议(ATP III)标准。 IDF标准更适用于亚洲人群,而ATP III标准则适用于全球范围。根据这些标准, 医生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腰围、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等指标来判断是否患有代谢综合征。 三、干预策略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减少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 见的干预策略,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1. 生活方式改变 (1) 饮食调整:推荐采用心血管健康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或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 (2)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 运动。适当增加耐力训练可提升身体代谢率和肌肉质量。 (3) 控制体重:通过减轻体重来降低腹部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抵抗性。 (4) 戒烟戒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尽量避免或戒除。

2. 药物治疗 (1) 降压药物: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 (2) 降脂药物:可选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调脂药物来控制血脂异常。考虑到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选择二奈噻啶类药物联合应用。 (3) 降糖药物:对于代谢综合征伴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选用胰岛素增敏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其他口服降糖治疗方法。 四、后续监测与管理 在干预策略实施后,医生需要定期进行后续监测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耐量和身体活动水平的评估; 2. 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并调整相应治疗方案; 3. 定期进行体重和腰围测量,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代谢综合征。 五、结论 通过准确诊断代谢综合征并及时干预,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干预策略,而后续监测与管理则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并提供持续关怀。作为医生和患者,在面对代谢综合征时,我们需要相互配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评估与干预

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评估与干预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特征为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异常血脂。该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因此,对代谢综合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险评估 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评估是通过对个体的患病可能性进行预测,从而确定他们是否属于高风险群体。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 1. 体质指数(BMI) 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超过25被认为是超重,超过30则是肥胖。体脂肪过多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 腰围 腰围是评估腹部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以脐部围度进行测量。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80cm被视为腹部肥胖。 3. 血压 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应该在120/80mmHg以下,超过这个范围则被认为是高血压。 4. 血糖

高血糖是代谢综合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空腹血糖水平在100-125mg/dl之间被视作糖尿病前期。 5. 血脂 异常血脂包括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50mg/dl的高甘油三酯、超过130mg/dl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于40mg/dl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被视为异常。 二、干预措施 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措施是为了降低患者的风险,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预措施: 1. 合理的饮食 饮食是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建议患者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此外,患者应该避免饮食过量,定期进食,避免过度节食。 2. 锻炼 适量的体力活动对于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症状非常重要。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力量训练也很有益处,可增加肌肉的质量和代谢率。 3. 控制体重 减轻体重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很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患者可以逐渐减轻体重,减少腹部脂肪的积累。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探索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探索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代谢综合征是一种被定义为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腰围等多个症状的综合征。同时,代谢综合征还与慢性炎症和内皮功能不良等因素相关联。本文将着重探讨目前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探索。 一、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中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肥胖、生活习惯、生物变异、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代谢综合征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一些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存在家族聚集性和基因遗传性。一些基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等遗传因素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2. 肥胖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之一。肥胖导致机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从而导致生物化学前体蛋白激酶激活、炎症状态和血脂异常等症状的发生。 3. 饮食和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同样也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4. 免疫和炎症 代谢综合征与炎症和免疫有关。大量研究表明,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一种低级慢性炎症状态。 二、治疗探索 1. 生活方式干预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代谢危险因素。生活方式 干预是代谢综合征治疗的首选。适当的饮食、运动、戒烟是预防 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 2. 药物治疗 除生活方式干预外,药物治疗也是代谢综合征治疗的可选方式。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等。此外,中 药也被广泛用于代谢综合征治疗,如桑叶、苦瓜、五倍子等。 3. 综合治疗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因此综合治疗是代 谢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 物治疗和心理干预。 三、结语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干预 【摘要】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 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MS 的中心环节是肥胖和胰岛 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事 件的发生率及死亡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无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病人发生 T2DM 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加强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国民 健康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综合干预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 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 危险因素。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包括肥胖、高血糖、高 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些代谢 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可见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病, 而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之一。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多认为它们的共同 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③可造成 多种疾病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包括与性激素有关 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以及消化系统的胰腺癌、肝胆癌、结肠癌等。 ④有共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防治住一种代谢紊乱,也就有利于其他代谢紊乱的 防治。 一、发病机制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所谓胰岛素抵抗,实际上就是指机 体的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不能充分利用血葡萄糖。2型糖 尿病的重要问题就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 究发现,在代谢综合征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存在于代谢综 合征的各成分中。2型糖尿病患者中>92%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 已成为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危险因素的集合,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异常血脂水平。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代谢综合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方法以 及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诊断方法 1. 测量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是评估肥胖程度和体脂肪分布的常用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 ≥ 25被定义为超重,BMI ≥ 30被定义为肥胖。测量BMI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 否存在肥胖。 2. 血压测量 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判断患者是 否患有高血压。根据共识,收缩压≥ 130 mmHg和/或舒张压≥ 85 mmHg被定义为高 血压。 3. 血糖检测 血糖水平的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水平可以 判断患者是否有高血糖。空腹血糖≥ 100 mg/dL被认为是高血糖。 4. 血脂检测

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异常的血脂水平,包括高甘油三酯(TG)和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血脂,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代谢综合征和相关并发症的首选方法。这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等。建议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饮食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此外,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及两次或更多次的肌肉锻炼,对改善血压、降低血糖和改善血脂水平都有益处。 2. 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或并发症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常用的 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s和钙通道阻滞剂)、胰岛素敏感 性增强剂(如二甲双胍)和降脂药物(如贝特类似物和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压、降低血糖和改善血脂水平。 3.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 一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被认为在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例如,维 生素D缺乏与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等。此外,镁和硒的摄入也与代谢综合征相关,适量的补充可能对患者有益。 4. 外科治疗 对于极度肥胖且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外科治疗是可行的选择。胃旁路术或 胃切除术可以显著减轻体重和改善代谢状态。然而,外科治疗仅适用于特定的患者群体,并需要严格评估风险和效益。

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包括腹型肥胖、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 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将探讨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 一、合理饮食 饮食是代谢综合征预防和干预的关键。建议采取以下饮食措施: 1.均衡摄入营养物质:合理配餐,增加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摄入, 降低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2.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过多的能量摄入,以避免肥胖和脂肪堆积。 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以降低血 糖和胰岛素的波动。 4.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加饱腹感,促进肌肉修复和新 陈代谢。 二、规律运动 运动是预防和干预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建议: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快步走、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脂肪燃烧。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减 少脂肪堆积。

3.增加日常活动量:减少久坐时间,积极参与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步行代步等。 三、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预防和干预代谢综合征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减轻压力:积极应对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可通过冥想、 放松呼吸等方式。 2.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每晚充足的睡眠时间,稳定的睡眠模式有 助于代谢的调节。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和诊断代谢综合征非常重要,定期体检有助于监测相关指 标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1.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检测血糖和血脂: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如胰岛素抵抗指数。 3.体脂测量:定期进行体脂测量,了解体脂肪的分布情况,以及腰 围等指标。 五、药物干预

代谢综合征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

代谢综合征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 代谢综合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土壤,也是我们在疗养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最大的一个疾病先兆群体。代谢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康复的主要手段是改变生活方式,核心是运动康复。2005年以来,我们对入院疗养的30 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系统有序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并于半年后对所有受训练和教育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45〜60岁。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腹围:男》90cm女》85cm;②体重指数 >24kg/m2;③血压》135/85mmHg④血糖:空腹》6.0mmol/L 和(或)餐后2h > 8.0mmol/L ; ⑤血脂:胆固醇》6.0mmol/L,甘油三酯》1.6mmo/L。 1.2 结果 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半年随访,收缩压平均下降18mmH,g 舒张压平均下降8mmH,g 血糖平均下降 1.5mmol/L ,血脂胆固醇平均下降 1.9mmol/L ,甘油三酯平均下降0.72mmol/L ,腹围平均减少7cm体重指数平均下降1.87kg/m2,代谢紊乱7项指数均有明显改善。 2康复训练 2.1第一阶段(运动试验) 患者于康复训练开始前,先进行运动试验,以 6 分钟快速步行试

验的方式进行。先按规定220-年龄计算出患者运动的最大心率,再乘以90%作为运动试验的亚极量目标心率。接上遥控监护仪,监护运动试验全程的心电图、心率和心律,全程试验共 6 分钟,试验停止后分析患者的心电情况和主观感受症状并作记录。 2.2第二阶段(运动训练)在运动试验的基础上开具运动处方, 按每个个体最大心率的80%左右作为运动训练的靶心率,以此为运动强度,每天一次,每次30 分钟的强化训练,每次训练均有康复护士在场,并备好急救器材药物。运动训练共计10〜15天。 2.3第三阶段(运动评估) 运动训练半个月后,由患者回家或单位自行运动锻练,要求每周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疾步走,至微微出汗,微微气喘,心率达本人80%的最大心率左右。半年后返院做运动评估,以运动平板试验观察患者在亚极量心率时的心电情况。并查血糖、血脂、测量体重指数和腹围以评定运动疗效。 3运动教育 3.1 自我认知教育 由护士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小组式代谢综合征认知教育,从代谢综合征的概念、成因、危害、防治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灌输,使他们了解代谢综合征对于产生心血管疾病的危机感和纠正代谢综合征的紧迫感。 3.2 自我评估教育由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式的代谢综合征判断标准教育。教给他们计算体重指数、测量腹围、血压和阅读血糖、血脂、

2022中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2中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老年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机制复杂且涉及联合用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高。目前临床上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仍参照各组分的指南,国内外尚缺乏相关指南或共识指导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规范用药。鉴于此,我们制定了《中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全面梳理和总结了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治疗目标、最新治疗药物及其相互作用,并做出10条推荐意见。为老年医学科、代谢内分泌科、内科、全科、临床药师等医务人员进行老年人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决策与健康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本文仅对共识重要图表和推荐意见进行阐述。 表1 不同医学组织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

注:1 mmHg=0.133 kPa;T2MD:2型糖尿病;FPG:空腹血糖; 2 hPG:糖负荷后2 h血糖;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注: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DPP-4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AGI: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CB:钙通道阻滞剂;EPA:二十碳五烯酸(鱼油) ▲图1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综合干预过程 推荐意见 推荐1:老年人感知能力下降,症状不典型、疾病前期较难发现,建议每年定期体检和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监测,以早期诊断老年MS。 推荐2:中心性肥胖是MS的主要始发因素,与生活方式相关,老年患者应适当运动,减少久坐。活动能力强的老年患者建议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爬楼梯、快走、游泳、负重健身操等;活动能力较差可进行瑜伽、太极等柔和运动,无活动能力建议被动活动全身关节,防止肌肉萎缩、血栓形成等。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高蛋白膳食为主,三餐及加餐需定时定量。建议对老年人进行肥胖评估时,除BMI还需关注腰围、身体肌肉量,综合评价体重、身体成分后个性化制定体重管理策略。此外,应鼓励老年MS患者通过加强抗阻训练和蛋白质摄入以增加身体肌肉量。 推荐3:老年MS患者降血脂治疗时,建议在血脂达标的基础上继续服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首选

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与治疗策略研究

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与治疗策略研究 代谢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 风险因素的聚集。目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众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干预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呢? 一、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 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是代谢综合征干预与治疗的重要手段。生活方式调整包括 戒烟、控制饮酒、适量运动等。研究显示,每周进行约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饮食调整主要包括控制总能量摄入、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以及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摄入高纤维、低脂肪、低糖、低盐的Mediterranean饮食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代谢综合征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 和高血糖等症状。例如,ACEI、ARB、β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 有效控制高血压,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分泌剂等药物可以降低血糖水平。 三、中药干预 近些年,中药干预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悠久 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的特点,可以综合调节患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例如,当归、枸杞、人参、黄芪和大枣等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调和营卫、增强体质、补气养血等方面,黄芩、黄连、苦参等草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作用等。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中药干预是代谢综合征干预与治疗的三大手段。我们应该注重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参加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同时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和中药进行治疗。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