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7月在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肾损害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分析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33例MS患者中有62例发生肾损害(46.62%),肾损害组女性所占比例较多,年龄较大,SBP、MAP、FPG、UA均较非肾损害组偏高,BMI低于非肾损害组。年龄、MAP、FPG、UA为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35、1.019、1.091和1.005,P 值均<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年龄、MAP、FPG、UA 为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标签:肾疾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危险因素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NHANESⅢ指出,美国普通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1%[1],我国2012年的横断面研究发现CKD总患病率为10.8%[2]。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在逐渐缩小,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包括了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血压、慢性炎症及血栓前状态。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年龄的增长,可以预见我国MS的发病率将明显增加,MS提示了发生CKD 的危险性。本文旨在分析MS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MS导致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7月在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52例,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备、原发性肾脏病、急性肾衰竭及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9例,共13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76例(57.14%),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58.85岁。根据有无肾损害分成两组,肾损害组62例,其中男26例,女36例,平均年龄(63.35±12.11)岁;非肾损害组71例,其中男31例,女40例,平均年龄(54.92±11.90)岁,吸烟史及饮酒史在两组中占比均不高。

1.2 研究方法

筛选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记录每位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并依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记录入院空腹时血脂、肌酐、尿酸,监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及HbA1c;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或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蛋白检测、尿红细胞位相及腹部脏器B超等值。依入院次日收缩压及舒张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应用CDS标准定义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肾损害包括存在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下降或B超下肾脏改变等任一临床表现者。

果糖与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症及肾脏病的关系

果糖与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症及肾脏病的关系——章友康郑法雷教授 发表者:郭兆安(访问人次:1443) 章友康郑法雷 果糖广泛存在于甘蔗、甜菜、蜂蜜和大多数水果中,谷物中也含有少量果糖。果糖比蔗糖甜,是所有单糖中最甜的一种,故人类食用果糖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世纪70年代,美国突破了生产果糖的技术瓶颈,开始了工业化化的果糖生产,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制造糖果、糕点和饮料等[1-2]。此后,随着果糖的产量以每年递增的速度迅猛发展和高果糖谷物糖浆(hing fructose corn syrup,HFCS)广泛应用,果糖摄入量也随之增加,特别在发达国家,甜饮料、快餐等发展大幅度增加了果糖摄入。故不少作者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35年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大幅度增加与果糖摄入过量时间呈平行关系[3-5]。研究表明,果糖具有潜在地诱发血尿酸、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升高等作用,也有少数临床研究提示果糖与肾脏病有相关性。因此,果糖的不良作用,已引起肾脏病学者关注。 一、果糖的体内代谢特点 果糖含6个碳原子,是一种单糖,与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果糖的体内代谢主要特点:(1)当果糖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葡

萄糖转运蛋白(GLUT)5结合后,能顺利地被吸收(尽管慢于葡萄糖的吸收),并通过GLUT 2、GLUT5和(或)其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在肾脏,GLUT2和GLUT5 2种转运蛋白绝大部分表达于近端曲管上皮细胞。(2)果糖在肝、肾和小肠内被特异性果糖激酶作用下,生成1-磷酸果糖。1-磷酸果糖在特异性的1-磷酸果糖醛缩酶(醛缩酶B)的催化下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甘油醛。(3)果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果糖激酶(fructokinase)与糖酵解的己糖激酶(hexokinase)不同,无负性反馈的抑制,所有进入细胞的果糖迅速被磷酸化,从而可导致细胞内磷酸化减弱和ATP耗竭,导致短暂蛋白质合成障碍和形成多量AMP。(4)ATP耗竭活化嘌呤代谢酶的活性,AMP经脱氨酶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后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由次黄嘌呤、黄嘌呤最终分解为尿酸,从而伴随细胞内尿酸升高和高尿酸血症的产生.(5)甘油醛通过甘油醛激酶的磷酸化而生成3-磷酸甘油醛。该产物与磷酸二羟丙酮经糖酵解途径氧化分解或逆行经糖异生而合成糖原。(6)醛缩酶催化的反应产物,如磷酸二羟丙酮在肝脏经磷酸甘油脱氢酶作用下可产生3-磷酸甘油,最终可生成三酰甘油[2,6]。 从果糖代谢和生化反应中可看到,过量的果糖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细胞内尿酸升高和高三酰甘油等,并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们开始认识到果糖“不甜”的另一面[1]。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 干燥综合症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准确及时的诊断有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中医对干燥综合症的病因认为乃因素体阴虚,或感染邪毒而致津液生化不足、清窍、关节失其濡养致口鼻干燥、眼干及涩痛,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性疾病。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阴虚津枯,清窍失养素体肾、肝、肺之阴虚,阴虚内燥,津液干枯,津不上承,清窍失于濡养,则目干涩、口咽干燥,鼻干等症经久不去。 2、内外燥邪,毒邪蕴结素体阴虚内燥,若外受燥(热)之邪侵袭,内外燥合邪上攻,攻于目则目干涩、赤肿,迎风流泪;攻于鼻则鼻干燥,鼻痒结痂;攻于口则口咽干燥,频欲饮而不能止干,咽痒不适;犯于肺,肺失清肃,则咳嗽,气急,咳嗽少。且合邪致病,内外邪气胶着,不易速去,日久致毒邪蕴结而发为舌下、颌下结肿等症。 3、阴虚津枯,痹邪阻络阴虚津枯,筋骨失于濡养,筋脉失于濡养,痹邪乘虚入侵,阻滞经络、筋骨、关节致骨节、肌肉酸痛,活动不利。 上述内容阐述了中医对干燥综合症的认知,本病性质属虚,以肾、肝、肺之阴虚为主,病程中出现因虚致实或邪气外袭之证候;病位以五官清窍,尤其是目、口为主,病情日久,五脏均可发病。少数病人阴损及阳而成虚劳。

干燥综合症属中医“燥证”范畴,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专家认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要抓住主要症状,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分证分期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心肝血虚,筋脉失荣证 表现为面色无华,语声低怯,口干咽干,目干少泪,心悸易惊,心烦急躁,易疲乏,胸胁不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隐隐作痛,舌质淡,苔薄。治以益气养血,滋阴通络。药方用四逆散、四物汤、补肝汤加减。 ◆四逆散 方药: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4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四物汤 方药:川芎2克,白芍6克(炒),人参、当归各4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补肝汤 方药:甘草、桂心、山茱萸各3克,桃仁、柏子仁、茯苓、细辛、防风各6克,大枣24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肺脾阴虚,津液亏乏证 此证临床较常见,多出现于疾病初期,干燥症状比其他证型明显。表现为眼干口燥,少泪少唾,少涕少汗,目红咽红,时时饮水,阴道黏膜干涩,干咳无痰,皮

干燥综合征

疾病名:干燥综合征 英文名:Sjogren syndrome 缩写:SS 别名: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exocrinopathy;干燥综合症;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斯约格伦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Gougerot-Houwe syndrome;Gougerot-Mikulicz-Sjogren syndrome;Sjogren's disease;Sjogren氏综合征;古-豪二氏综合征;古-米-斯三氏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Sjouml gren综合征;干燥性角结膜炎 ICD号:N16.4* 分类:肾内科 概述: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常与其他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图1)。早在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斯约格伦报道了19例干燥性角膜炎伴口干燥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并提出本病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因此,在西方医学中称本病为Sj?gren综合征。其后,各国学者也相继报道了相同的病例。本综合征分两类:①口、眼干燥等表现单独存在时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 ②口、眼干燥等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皮肌炎等风湿病并存时,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ten’s syndrome)。此处仅叙述PSS(简称SS)。

【继教】 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谈 答案

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谈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疗 1、尿酸主要通过(D )分解代谢 A、脾脏 B、肝脏 C、肠道 D、肾脏 2、如果病人已形成尿酸结石,在(D )上可看到一些回声 A、X线 B、CT C、核磁 D、B超 3、肾脏肾功能正常,尿酸到了远端小管时,大概只有(A )的尿酸从肾脏排出去 A、6%~10% B、40%~44% C、50% D、98%~100% 4、尿酸主要是(A )的代谢产物 A、核酸 B、氨基酸 C、酶 D、核苷酸 5、如果病人24小时尿酸小于(B ),提示该病人血尿增高可能是因排泄不良造成的 A、500mg B、600mg C、700mg D、800mg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与病理 1、肥胖相关的肾小球局灶阶段硬化,其肾小球滤过率(C ) A、正常 B、增高 C、逐渐下降 D、正常或增高 2、内脏脂肪组织的代谢可直接进入(A ),这样就会使肝脏暴露于未经稀释的脂肪代谢产物以及脂肪因子中。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脂谱代谢的紊乱 A、门静脉 B、脾静脉 C、颈静脉 D、肠系膜静脉 3、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治疗环节中,哪项治疗主要选用ACEI/ARB类的药物(C ) A、控制体重 B、控制血糖 C、控制血压

D、调血脂 4、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治疗中心环节是(A ) A、控制体重 B、降压治疗 C、调脂治疗 D、控制血糖 5、下列关于控制体重的说法错误的是(A ) A、首先运动非常重要,其次是饮食控制 B、在体重减轻后,通过检测,肾脏血浆的流量及肾小球的滤过率及蛋白尿的排泄率都有明显的改善 C、早期体重的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进展 D、运动会改变饮食结构,可以减轻体重,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的硬化和肾间质的纤维化,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肥胖相关性肾病中西医治疗 1、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标实以(A )为主 A、膏脂、痰浊 B、水湿 C、气滞 D、血瘀 2、(B )是代谢综合征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其中心环节,是引起代谢综合征其他异常改变的基础 A、肥胖 B、胰岛素抵抗 C、卵巢多囊综合征 D、非酒精性脂肪肝 3、肥胖症的中医辩证分型中的胃热湿阻型选用的治则是(C ) A、健脾益气祛湿 B、疏肝理气清热 C、清热利湿 D、温肾健脾化湿 4、下列不属于肥胖症的中医辩证分型中的阴虚内热型的临床表现的是(D ) A、肥胖程度不重 B、头昏眼花,头胀头痛 C、腰膝酸软,五心鞒热,失眠 D、胸胁苦满,胃脘痞满 5、合理的减重数据一般指每周体重下降(C ) A、0.45㎏ B、0.9㎏ C、0.45~0.9㎏ D、1.5㎏ 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诊治与病理 1、糖尿病肾小球病肾出现血管玻璃样变不包括下列哪个血管的血管病变(B )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概况讲解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李兆福1 指导:彭江云2 (1 云南中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云南昆明650200 2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200 )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综述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最常见症状是口眼干燥,但临床表现远不限于此,任何系统、任何器官都可累及。其发病率在我国高于RA,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首位[1]。SS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燥证范畴,多称“燥毒症”,又因可能累及周身,故称周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明确命名为燥痹。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替代和对症处理,尚无积极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临床治疗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辨证论治 薛氏[2]根据干燥表现侧重部位的不同,提出了不同治法:①以口舌干燥为主的,治宜滋养胃阴,方选益胃汤、五汁饮等加减;②以鼻部干涩为主的,治宜滋养肺阴,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③以眼部干燥为主的,治宜滋养肝阴,方选一贯煎加减;④以咽喉干涩为主的,治宜滋养肾阴,方选左归饮、增液汤等加减。马氏[3]辩治本病分三期

四型:①初期——营卫不和,治以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加减;②中期——气滞阴亏,治以柔肝理气、养阴和血,方用四逆散、四物汤加减;③重症——阴虚火旺,治以清肝泄火、养阴生津,方用龙胆泻肝汤、一贯煎加减;④后期——阴亏血瘀,治以滋阴益气、化瘀生新,方用大定风珠、大黄虫丸加减。姜氏等[4]查阅近十年文献,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将本病分为四型:①燥邪犯肺,治以疏散风热、宣肺布津,方以桑杏汤加减;②阴虚内热,以滋养阴液为法,偏于肝肾阴虚者,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偏于脾胃阴虚者,方用益胃汤合玉女煎加减;偏于肺胃阴虚者,方用百合固金汤合益胃汤、玉女煎加减;③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④气虚阳弱,治以助阳益气、温化水湿而布津液, 方以补中益气汤或桂附理中汤加减。陆氏[5]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在于阴虚液燥,病理机制在于气、血、痰、瘀,临床辨治分五型:①阴虚内热,治宜滋养肝肾,药用生地、玄参、枸杞子、炙龟板、炙鳖甲、丹皮、知母、天花粉、茯苓、钩藤等;②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助运,气运则津行、阴充则燥解,药用黄芪、白术、淮山药、玄参、石斛、当归、女贞子等;③湿热型,治宜化湿清热,药用白术、川朴、黄柏、生地、丹皮、山栀、茯苓、车前草等;④脾肾阳虚,治宜补益脾肾,温养阳气,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仙灵脾、肉桂等;⑤痰瘀阻滞,治宜活血化瘀、逐痰散结,药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皮、山慈菇、贝母、牡蛎、青木香等。 董氏[6]根据本病病因病机及病变的特殊性,分为四型:①阴虚津亏证,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中西医综合疗法应用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参照组患者,在采取参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时接受润目丰液汤联合治疗。将两组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眼干及眼干V AS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远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眼症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标签: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症;中西医综合疗法;路氏润燥汤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以明显的眼干症状为表现,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临床对此病多采取西药对症治疗,但是并未获取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学对此病的治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气阴两虚为此病病机,可采取益气养阴的治疗方案。为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取得的临床疗效,并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我院伦理会批准同意下,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主动参与研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7.5±5.5)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3.5±0.5)年;参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7.5±4.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3.5±0.8)年。两组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参照组:人工泪液(生产厂家:湖北中佳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65894、规格:5 mL/瓶)2滴/次,4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润目丰液汤。基本组方:百合15g,生地、熟地、山药、当归、白术、杏仁、玉竹、麦冬、沙参、女贞子各10 g,菊花、密蒙花各8 g,桔梗、甘草各5 g,每次一剂,复煎一次,每日服用两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干燥综合征地精深中医治疗方法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09-09-22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仅有外分泌腺受累,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伴有其它结缔组织损害或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则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上以口、眼干燥为主症。 本病属全球性疾病,好发于女性,90%以上发病年龄在30~40岁,最小9岁,男女之比为1:9~17。国外资料报道,老年人患病率为3~4%,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国调查万余人,患病率为0.77~0.29%。早期口眼干燥不易被人重视,易误诊,其病程长,一般预后良好。有脏损害者经恰当治疗大多可以缓解。有严重脏器病变、恶性淋巴瘤者及伴有严重结缔组织疾病的继发性干燥综合征预后差。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性激素、病毒感染等诸因素有关。 1、遗传基础:有家族史,原发性患者出现HLAB8、DR3基因的频率很高,继发性患者则出现HLAR2的频率很高。 2、病毒感染:目前认为EB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病毒与干燥综合征有关,其中EB病毒尤为人们所重视。 3、性激素:多见于女性,可能与性激素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有关,雌激素使免疫活动过强。 4、免疫异常:有复杂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患者血清中常有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唾液腺抗体等;常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存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可能病情缓解。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在泪腺、颌下腺、腮腺等外分泌腺体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体明显萎缩,腺管有狭窄与扩,后期病例可见腺体全部被结缔组织所取代。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始于《经》,有“燥胜则干”,“燥者濡之”的论述,金元时期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可归属于中医学“燥证”畴,若伴关节疼痛者可称之为“周痹”、“燥痹”。病因先天禀赋不足,阴虚燥热之体;后天劳倦,久病失养;外感风、暑、燥、火四邪,阳热亢盛,导致津伤液耗,阴血亏虚,清窍失于濡润,日久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成本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虚,病理因素主要是燥热瘀血,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病位初在口、眼、鼻、咽等清窍,继则涉及全身,舍五脏。 [诊断依据] 本病起病隐袭,临床症状多样。原发性患者多以口、眼干燥为早期症状,部分以某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继发性患者局部症状轻,系统症状多伴随其并存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作者:李俊松,王丽娟,张艳秋,潘昉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气养阴祛瘀中药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泪腺的症状为主,可伴有内脏受累。目前对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08年1月-2009年9月,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68例为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诊断(分类)标准[1]:①眼部症状至少具备下列1项或以上,即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感到反复的砂子进眼或砂磨感、每日需用人工泪液3次或3次以上;②口腔症状至少具备下列1项或以上,即每日感到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成人腮腺反复或持续肿大、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帮助;③眼Schirmer试验(+),

≤5 mm/5 min;④唾液流率(+),≤1.5 mL/15 min,或腮腺造影(+); ⑤唇腺活检:小唇腺淋巴细胞灶≥1;⑥自身抗体:抗SS-A或抗SS-B 抗体(+)。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者:①年龄为30~65岁;②无系统受累,如肺间质病变、心包积液、自身免疫性肝病、肾小管酸中毒等;③入组前1个月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硫酸羟氯喹等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有服用抗乙酰胆碱类药物史(如阿托品、莨菪碱、颠茄等); ②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者;③合并艾滋病、淋巴瘤、结节病、移植物抗宿主(GVHD)病、糖尿病等疾病者;④过敏性体质;⑤眼底检查有视野缺失及黄斑变性;⑥颈头面部放疗史。 1.4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例,女34例;年龄35~59岁,平均(46.8±10.6)岁;病程3~15个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7月在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肾损害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分析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33例ms患者中有62例发生肾损害(46.62%),肾损害组女性所占比例较多,年龄较大,sbp、map、fpg、ua均较非肾损害组偏高,bmi低于非肾损害组。年龄、map、fpg、ua为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35、1.019、1.091和1.005,p值均<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年龄、map、fpg、ua为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肾疾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126-0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nhanesⅲ指出,美国普通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1%[1],我国2012年的横断面研究发现ckd总患病率为10.8%[2]。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在逐渐缩小,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包括了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血压、慢性炎症及血栓前状态。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年龄的增长,可以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

干燥综合征得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09-09-22 干燥综合征就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与泪腺为主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仅有外分泌腺受累,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伴有其它结缔组织损害或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则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上以口、眼干燥为主症、 本病属全球性疾病,好发于女性,90%以上发病年龄在30~40岁,最小9岁,男女之比为1:9~17。国外资料报道,老年人患病率为3~4%,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国内调查万余人,患病率为0、77~0.29%。早期口眼干燥不易被人重视,易误诊,其病程长,一般预后良好。有内脏损害者经恰当治疗大多可以缓解。有严重脏器病变、恶性淋巴瘤者及伴有严重结缔组织疾病得继发性干燥综合征预后差。 本病得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性激素、病毒感染等诸因素有关。 1、遗传基础:有家族史,原发性患者出现HLAB8、DR3基因得频率很高,继发性患者则出现HLAR2得频率很高、 2、病毒感染:目前认为EB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病毒与干燥综合征有关,其中EB病毒尤为人们所重视。3、性激素:多见于女性,可能与性激素调节免疫反应得能力有关,雌激素使免疫活动过强。4、免疫异常:有复杂得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异常,患者血清中常有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唾液腺抗体等;常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存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可能病情缓解。其基本病理变化就是在泪腺、颌下腺、腮腺等外分泌腺体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体明显萎缩,腺管有狭窄与扩张,后期病例可见腺体全部被结缔组织所取代。 中医学对本病得认识始于《内经》,有“燥胜则干”,“燥者濡之”得论述,金元时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得病机。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可归属于中医学“燥证”范畴,若伴关节疼痛者可称之为“周痹"、“燥痹”。病因先天禀赋不足,阴虚燥热之体;后天劳倦,久病失养;外感风、暑、燥、火四邪,阳热亢盛,导致津伤液耗,阴血亏虚,清窍失于濡润,日久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成本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虚,病理因素主要就是燥热瘀血,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病位初在口、眼、鼻、咽等清窍,继则涉及全身,内舍五脏。 [诊断依据]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可引起腺体分泌减少,出现眼、口干燥症状。腺体外系统(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神经、肌肉、关节等)亦可受累。因此,临床表现多样化。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SS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时,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ndr ome)。 pSS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仅次于RA。有人报告,人群患病率为0.4 %~0.7 %。北京协和医院调查,我国pSS的发病率为0.3 %。本病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老年人中,pSS的发病率可达3 %~4 %。中年女性多发,女性患者约占pSS患者的90 %,男女患病比为1∶19。平均发病年龄为40±5岁。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pSS有家族聚集倾向,曾有母女、姐妹同时患病的报道。HL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提示,HLA-B8、DR3与SS 相关;但不同种族的SS与不同的HLA相关。北京学者发现,我国该病患者HLA-DR3、DR52、DR2基因频率明显增加,与发病呈正相关;而HLA-DR5、DR9基因频率则明显降低,与发病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抗SSA 抗体和抗SSB抗体与HLA-DR52有明显相关性。 2.病毒感染 (1)EB病毒近来发现,SS患者的唾液腺和泪腺中有EB病毒的早期抗原和DNA。有人在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发现有EB病毒的包囊和核小体,表明SS患者体内EB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但亦有人持反对态度,其依据是正常人唾液腺中也可测到EB病毒的DNA。 (2)HCV 携带HCV的转基因小鼠的外分泌腺可出现类似SS的病理改变,即小涎腺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故认为SS可能与HCV感染有关。 (3)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HIV的感染者,可出现口干、腮腺肿大等SS样症状。因而推测,SS发病可能与一些逆转录病毒的感染有关。 3.自身抗原 ①SSA、SSB属自身成分,细胞凋亡时,其决定簇被暴露,可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 ②fodrin蛋白,也可在细胞凋亡时出现; ③腺上皮细胞异常。 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如何?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改变,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及功能异常,造成SS患者组织炎症性及破坏性病变。 (1)体液免疫异常多数患者有高球蛋白血症,其中以γ球蛋白增高最为显著。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可增加,以IgG增高最多见。患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如ANA、RF、抗唾液腺上皮细胞抗体、抗腮腺导管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SSA及抗SSB抗体等。80 % SS患者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以上结果均证明,SS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异常,有B细胞多克隆及寡克隆活化,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从而形成免疫炎症性损伤。 (2)细胞免疫异常 SS受累腺体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用单克隆抗体研究发现,浸润的淋巴细胞中大部分为T细胞(B细胞仅占浸润细胞的20 %),尤其是Th细胞,Th / Ts之比为3∶1。在Th细胞中,又以Th1细胞为主,Th2细胞活性降低,T抑制细胞功能亦下降。以上结果提示,T细胞在SS发病中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40 风湿病科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胡荫奇、沈丕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燥痹是由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清窍失于濡润、肢体失于荣养、瘀血痹阻、脉络不通,导致口干、眼干,甚则肢体疼痛、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 2.西医诊断标准 *常规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评估唾液腺能力不全和眼干的客观体征前需停药时间足够长。 上述项目得分≥4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1. pSS诊断前入选标准: (1)眼干或口干的症状(≥1项) 白天持续的、令人烦恼的眼干症状≥3个月; 眼睛反复出现砂砾感; 人工泪液使用次数>3次/天; 口干≥3个月; 吞咽干性食物需要频繁饮水辅助。 (2)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ESSDAI)指数问卷调查疑似SS的患者:至少有一项为阳性。 2.pSS诊断前排除标准: 已诊断有以下疾病:头颈部放射治疗史、活动性HCV肝炎(PCR检查)、艾滋病、结节病、淀粉样变、移植物抗宿主病、IgG4相关疾病。

(二)证候诊断 1.阴虚津亏证:口干、眼干、鼻干、咽干、干咳少痰、吞咽干涩、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尿频数。舌红少苔或裂纹,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口干、眼干、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大便溏泄。舌淡少苔,脉细弱。 3.阴虚血瘀证:口干、眼干、关节肿痛、肌肤甲错、肢体瘀斑瘀点、肢端变白变紫交替、皮下脉络隐隐。舌质暗或瘀斑、苔少或无苔、脉细涩。 4.阴虚热毒证:口干、眼干、咽干、咽痛、牙龈肿痛、鼻干鼻衄、目赤多眵、发颐或瘰疬、身热或低热羁留、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干红或有裂纹、苔少或黄燥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1.阴虚津亏证 治法:滋养阴液,生津润燥 (1)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生地黄、山萸肉、白芍、茯苓、牡丹皮、当归、石斛、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三阴交、太溪、照海、肾俞、睛明、攒竹、廉泉、迎香、四白等。 操作:毫针刺,补法,一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医泡脚桶洗按足部,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2.气阴两虚证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黄芪、当归、沙参、麦冬、白芍、茯苓、炒白术、石斛、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中脘、睛明、四白、迎香、承浆等。 操作:毫针刺,补法,1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益气养阴、生津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7月在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肾损害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分析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33例MS患者中有62例发生肾损害(46.62%),肾损害组女性所占比例较多,年龄较大,SBP、MAP、FPG、UA均较非肾损害组偏高,BMI低于非肾损害组。年龄、MAP、FPG、UA为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35、1.019、1.091和1.005,P 值均<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年龄、MAP、FPG、UA 为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标签:肾疾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危险因素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NHANESⅢ指出,美国普通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1%[1],我国2012年的横断面研究发现CKD总患病率为10.8%[2]。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在逐渐缩小,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包括了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血压、慢性炎症及血栓前状态。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年龄的增长,可以预见我国MS的发病率将明显增加,MS提示了发生CKD 的危险性。本文旨在分析MS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MS导致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7月在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52例,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备、原发性肾脏病、急性肾衰竭及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9例,共13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76例(57.14%),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58.85岁。根据有无肾损害分成两组,肾损害组62例,其中男26例,女36例,平均年龄(63.35±12.11)岁;非肾损害组71例,其中男31例,女40例,平均年龄(54.92±11.90)岁,吸烟史及饮酒史在两组中占比均不高。 1.2 研究方法 筛选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记录每位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并依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记录入院空腹时血脂、肌酐、尿酸,监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及HbA1c;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或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蛋白检测、尿红细胞位相及腹部脏器B超等值。依入院次日收缩压及舒张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应用CDS标准定义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肾损害包括存在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下降或B超下肾脏改变等任一临床表现者。

第十一章 干燥综合征

第十一章干燥综合征 廖康煌干燥综合征或舍格伦综合征(sicca syndrome或Sj?gren's Syndrome,SS)是累及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常见侵犯涎腺和泪腺,表现为口、眼干燥。此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单纯的SS;后者指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1888年Hadden首先报告本病,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Sj?gren首先系统描述本病。在美国现已被认为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第二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张乃峥等(1993)报告在国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29%~0.77%(按不同诊断标准)。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可能是一种多因素病因的自身免疫病。国内原发性SS患者多为具 有HLA-DR 3基因遗传素质,而继发性患者与HLA-DR 4 密切相关。发病可能与多种自 身抗原(如:Ro/SS-A、La/SS-B)和外来抗原(如:EB病毒、丙肝病毒、逆转录病毒)及性激素(雌激素)等有关。 从SS患者涎腺活检研究证实:腺体被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是CD 4 +自身反 应性T淋巴细胞,以Th1亚群为主,并带有CD 45 RO表型。浸润的淋巴细胞与大量表达HLA-DR并递呈抗原肽的腺泡、腺管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导致进一步T、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和组织器官的免疫损伤。类似的病理改变,亦可发生于其他体表和内脏的外分泌腺。此外,患者的B细胞分化及自身抗体的分泌显著增加,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SS-A和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增高,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B淋巴细胞的克隆增殖,包括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的增殖,可产生假性淋巴瘤乃至转变为恶性淋巴瘤。其并发恶性淋巴瘤的相对危险比为正常人群的44倍,以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最为多见。 【临床表现】 起病多呈隐袭和慢性进行性,可涉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外分泌腺病变引起的口、眼干燥可以是本病首发的唯一症状、持续多年,也可能是系统病变的一个表现。 (一)口腔轻者仅为唾液粘稠感,易被忽视。较重时唾液少、觉口干。所谓

干燥综合症中医冶疗,告诉你7种药方!

干燥综合症中医冶疗,告诉你7种药方! 干燥综合征虽然算不上严重的疾病,但危害还是很大的,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出现过敏性紫癜、关节疼痛、消化不良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的不适症状,所以需要及时治疗,今天为大家推荐采用中医治疗该疾病的方法。 1、玉液汤:黄芪、山药、玄参各30克,知母、麦冬、生地各15克,五味子、天花粉、乌梅各10克,鸡内金、葛根各6克。有补气生津、润燥止渴的作用,用于干燥综合征各型。 2、加味参苓白术散:党参、山药、莲子肉、白术、茯苓、苡仁、扁豆、甘草、砂仁、陈皮、桔梗、苍术、泽兰、桑寄生、菟丝子、密蒙花、决明子。有补脾益肺、泻火明目之功,用于干燥综合征肺脾两虚者。

3、滋阴补津方:金刚刺12克,生地、天花粉、石斛、玉竹、黄精、茺蔚子、太子参、山药各10克,荷叶5克。有滋阴润燥、柔络止痛之功,用于干燥综合征见有关节疼痛者。 4、枸杞火麻丸:枸杞子15克,沙参、桑椹子、山萸肉、麦冬、当归、桑寄生各30克,生地60克,黑芝麻15克,火麻仁12克。上药研末混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2丸,开水送服。有滋养肾阴、填补阴血之功,用于阴血亏损、肌肤失润的干燥综合征。 5、二参石斛汤:太子参、沙参、麦冬、黄芪、旱莲草各30克,生地60克,玉竹12克,枸杞子、五味子、石斛、黄精各15克。有益气养阴、壮水润燥之功,用于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者。 6、益胃玉女煎:沙参、玉竹、麦冬各15克,石斛、生地、白芍、知母、甘草、玄参各10克。有健脾益胃、养阴生津之功,

用于干燥综合症脾胃阴虚者。 7、二地小麦汤:生地60克,地骨皮30克,石斛30克,知母12克,玉竹、天花粉各12克,淮小麦30克,大枣、青蒿各30克,首乌、鳖甲各15克,甘草10克。有甘凉濡润、生津救燥之功,用于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者。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疗指南(精)

ZYYXH/T117-2008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 Sjogren's syndrome, SS 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近缘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以眼和口腔干燥为主症。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有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和口腔干燥, 不伴其他结缔组织病; 后者则伴发结缔组织病或其他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免疫紊乱是本病的基础。本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 0. 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 3%~4%。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中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 1:9~20。本病预后取决于病变的累及范围及严重程度;若是继发性者,则取决于伴发的结缔组织病,发生恶性淋巴瘤者预后差。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燥病”范畴。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90%以上患者是女性,多发于 40— 50岁,多数呈隐袭起病和缓慢进展,少数呈急性起病和快速进展。 1.1.1 眼:主要呈干燥性角膜炎,眼干燥发痒或疼痛,有异物感或烧灼感、视力模糊似有幕状物, 畏光,角膜浑浊,可见散在浸润点和小血管增生,有糜烂或溃疡,严重时角膜可穿孔,合并虹膜脉络膜炎、结膜炎时可见球结膜血管扩张、分泌物多、泪液少、少数泪腺肿大,易并发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 1.1.2 日腔:初起或轻度病变时,常不易为患者察觉或重视,较重时唾液少,常影响食物咀嚼和吞咽,舌红、干燥或有裂隙,活动不便,可发生溃疡,龋齿和齿龈炎常见,牙齿可呈粉末状或小块破碎掉落,口腔、唇和口角黏膜干燥破裂,有口臭。约半数病例腮腺可反复发生肿大,严重肿大时状如松鼠样脸,质地中等硬度。若腮腺质地坚硬或呈结节状,提示有肿瘤可能,颌下腺亦可肿大。

干燥综合征患者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较高

干燥综合征患者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较高 2016-05-10 15:58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字体大小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似乎常见,但其发生率报道不一。 法国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ASSESS),以探讨干燥综合征系统体征以及演变评估神经系统表现的发生率。 ASSESS 队列始于2006 年,包括395 名符合美国- 欧洲共识标准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比较了有无神经系统表现的患者人口学和临床数据的不同,也比较了有周围神经系统表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和无神经系统表现者。 392 名纳入患者有数据,平均年龄为58 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3.9 月。神经系统表现见于74/392 例患者, 包括63 例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和14 例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其中9.2% 纯感觉神经病变,5.3% 感觉- 运动神经病变,1.3% 颅脑血管炎和1.0% 脊髓炎。有神经系统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ESSDAI 病情活动性更高,使用免疫调节剂/ 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比例更高。新发神经系统表现更多见于既往有神经系统表现者。 该研究显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率分别为15% 和5%。神经系统表现与更高的病情活动性相关。新发神经系统表现更常见于既往神经系统受累者。 翻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姚中强 引自:Guillermo Carvajal Alegria, Dewi Guellec, Xavier Mariette, Jacques-Eric Gottenberg, Emmanuelle Dernis, Jean-Jacques Dubost, Anne-Priscille Trouvin, Eric Hachulla, Claire Larroche, Veronique Le Guern, Divi Cornec, Valérie Devauchelle-Pensec, and Alain Saraux, on behalf of the Assessment of Systemic Signs and Evolution in Sj?gren's Syndrome (ASSESS) group. Epidemiology of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in Sj?gren's syndrome: data from the French ASSESS Cohort. RMD Open. 2016; 2(1): e000179.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专题! 2015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早期诊断建议 2016-05-10 07:40 来源:丁香园作者:何菁 字体大小 -|+ 干燥综合征(Sj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黏膜干燥、腮腺肿大为SjS 的主要症状。隐匿性SjS 则主要表现为系统受累。针对这部分患者,2015 年EULAR-SS 小组制定了隐匿性SjS 诊断的共识和建议。 要点提炼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 一、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燥痹(TCD 编码:BNV070)。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干燥综合征(ICD-10 编码:M35.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路志正、焦树德主编,人民卫生出(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 版社,1996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 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诊断(分类)标准(欧洲标。 准) 2.证候诊断 。燥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 痹(干燥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 阴虚津亏证 气阴两虚证 阴虚热毒证 阴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 。 (ZYYXH/T117-2008) 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燥痹(干燥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和干燥综合征 M35.001)的患者。 (ICD-10 编码: (TCD 编码:BNV070)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燥痹 2.当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3.对已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维持原剂量并逐渐减量,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3)心电图 (4)类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血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