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

超声表现

精品文档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

1 肌肉损伤及血肿

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

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

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

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

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

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

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

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9 神经纤维瘤

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65~0.83。

10 神经鞘瘤

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0.65~0.95。

11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

12 肌疝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附200例报告)

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附200例报告)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照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 析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病理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有很好的准确性,敏感性高,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87例,恶性病变13例。结论:高频彩照在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中敏感性高,能够判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体表软组织肿块;高频彩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58-02 体表软组织肿块种类繁多而复杂,一般情况下,通过患者体检或者触摸的方式都能够发现肿块,但是无法判断肿块的良性或恶性,采用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能够很好的诊断肿块的良、恶性,为分析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价值,整理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浅表软组织患者200例,男116例,女84例,年龄(41.7±18.5)岁,术前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超诊断,经过术后和病理分析证实为浅表软组织肿块。 1.2 方法 彩超诊断仪器选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SSA68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直接接触病变部位,直接接触病变范围、形状以及内部回声,与健康部位信息相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病变部位和周边的留学状况,并对血流状况进行分析。肿块内部血流状况采用Adler半定量法诊断标准,无血流信号为0;血流信号闪烁或者是呈现不稳定点状为I级;存在稳定的短棒状信号为II级,存在树枝状或者片状信号为III级。 2.结果 2.1声像学特征和多普勒特点 浅表软组织肿块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见表1所示,经高频彩照诊断,40有例患者体表肿块为脂肪瘤,表现为平行于皮肤呈现椭圆形的实质性肿瘤,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较低,呈现出网格状态;22例患者体表肿块为甲状舌骨囊肿,整体呈椭圆型或者是圆形,颈前正中舌骨水平境界非常清晰,探头加压情况下,肿块会变形,小部分肿块可以看到光点漂浮;20例患者表现为血管瘤,边界表现清晰,皮下肌层团块低回声,内部存在管状结构粗细不均匀;27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胭窝囊肿,能够看到清晰的囊性边界,呈现圆形或类圆形,存在良好的透生,小部分肿块内能够看到光点回声漂浮;27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纤维瘤,呈现圆形实性中等团块,边界清晰,回声均匀;18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皮下炎性肿块,肿块呈现类圆形,边界比较清晰,内部回声为较低;16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神经源性肿块,和神经行走有关,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出现坏死时能够看到无回声区[1]。 2.2 肿块良性或恶性诊断 恶性肿瘤信号丰富肿块能够探测到II、III级概率达到了100%,良性肿瘤仅仅只能探测

超声波基础知识讲解

超声波基础知识的一般讲解 一、超声波探伤物理基础 1、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 机械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如水波、声波、超声波等。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1)要有作机械振动的波源(2)要有能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2、波长、波速、频率 1)波长:同一波线上相邻两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符号λ 2)波速:波动在弹性介质中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符号C 3)频率:波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点在1秒内能通过的完整波的个数,符号f 三者的关系:C=λ·f 3、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 1)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机械波 2)声波:频率在20~20000Hz的机械波 3)超声波:频率高于20 KHz的机械波 4、超声波的特性 1)方向性好,犹如手电简灯光在黑暗中寻找到所需物品 2)能量高 3)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 4)超声波穿透能力强 5、超声波的类型 a、按质点的方向分类 1)纵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的波 2)横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3)表面波:当介质表面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产生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 4)板波:在板厚与波长相当的弹性薄板中传播的波 C、按波的形状分类 1)平面波:波阵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的波 2)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的波 3)球面波:波阵面为同心球面的波 6、声速 纵波:钢 5900 m/s 铝 6300 m/s 水 1500 m/s 有机玻璃 2700 m/s 空气 340 m/s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钢 3200 m/s 铝 3130 m/s 有机玻璃 1120 m/s 表面波:声速大约为横波的0.9倍,纵波的0.45倍 7、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足够大的光滑平面时,将在第一介质中产生一个与入射波方向相反的反射波在第二介质中产生一个与入射波方向相同的透射波 设入射波声压为P 0,反射声压为P r , 透射声压为P t , 其声压反射率r=P r / P =(z 2 -z 1 )/ (z 2 +z 1 ) 其声压透射率t=P t / P =2 z 2 / (z 2 +z 1 )

超声波的基本知识

第1题 当某些晶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会产生形变,从而晶体的表面上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____效应 A.压电 B.振动 C.逆压电 D.应变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下面的衰减类型中不属于材料特征的是 A.扩散衰减 B.吸收衰减 C.散射衰减 D.以上都是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3题 Vp、Vs、VR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Vp>Vs>VR B.Vs>Vp>VR C.Vp>VR>Vs D.VR>Vs>Vp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4题 下列哪个声学参数对缺陷的反应最为敏感? A.声时 B.声幅

C.频率 D.声速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5题 声波透射法的波速属于 A.一维波速 B.二维波速 C.三维波速 D.以上皆是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6题 纵波声速___横波声速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7题 声速(v)、波长(λ)和频率(f)三者的关系为 A.f= v*λ B.λ=f*v C.v =f*λ D.v =f/λ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8题 声波透射法中测得的桩身混凝土声速是声波在无限大固体介质中传播的声速。对同一根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测出的声速应___ 低应变法测量出的声速。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9题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当混凝土质量差或存在缺陷时接收到的声波信号中,一般可以具有如下特征 A.声时增大、频率变高 B.声时减小、频率变低 C.声时增大、频率变低 D.声时减小、频率变高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0题 声波透射法中,换能器在声测管内一般用___耦合 A.空气 B.黄油 C.泥浆 D.清水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超声的基本知识

超声的基本知识 陈仓区中医医院B超室 朱浩峰

三、超声的传播速度:超声在人体软组织 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40m/s 。 一、超声的概念:其本质为高频变化的压力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超过成年人听觉阈值的上限,在20千赫兹以上。 二、频率:即每秒振动的次数。医学诊断用超声频率一般在1MHz---20MHz 间。

四、超声的特性: 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使人们利用超声波成为可能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随距离增大逐渐衰减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散 射、绕射、干涉等现象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会在界面 产生冲击和空化现象;在人体组织中传播 时可产生热效应。 聪明的人类充分利用超声波对人们有用的 特性,尽最大能力减小其负面的特性

WFUMB(世界医学生物学超声联合会) 1992年发表的关于超声热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声明中提到五、超声检查的安全性 目前使用的简单的B 型超声成像设备的声功率, 不可能产生有害的温度升高作用。因此它在至热 方面无禁忌证,包括经阴道、经腹壁及内镜超声的应用 某些Doppler 诊断仪在无血流灌注的实 验条件下,可引起生物学作用的升温效 应。将声束照射时间减少,可是升温降 至最小。输出功率也可调节,应采用最 低输出功率。动物实验研究清楚表明, <38.5 0C 可以广泛的使用,包括产科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WFUMB(世界医学生物学超声联合会)在1996年4月会议上提出: TI (热指数) 一般脏器≤1.0 胚胎<0.3 眼<0.2 MI(机械指数) 一般脏器≤1.0 胚胎<0.3 眼<0.1

最新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 1 肌肉损伤及血肿 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 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 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 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 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 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 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 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均无彩色血 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 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 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

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9 神经纤维瘤 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65~0.83。 10 神经鞘瘤 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0.65~0.95。 11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 12 肌疝 表现为筋膜外、皮下的椭圆形实质性肿块,为肌纤维回声,结构紊乱。内侧与肌肉相连无边缘回声,在外侧可见边界回声。有疝口时,见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无彩色血流显像。 13 骨化性肌炎 表现为肌肉组织内出现强回声肿块,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其后方可见声影。无彩色血流显 像。

超声基础知识

1. 请叙述常见的医用超声探头有哪几种类型?每种探头的用途。 (凸阵-腹部妇产科、线阵-浅表器官术中、相控阵-心脏及颅脑、微凸阵-腔内) 2. 医生在使用超声设备时,非常关注设备的分辨率和穿透力,请叙述工 作频率与二者的关系。 (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力越差,频率越低,分辨率越差,穿透力越好) 3. 请叙述现代超声设备是如何解决分辨率和穿透力这对矛盾的。 (宽频带探头+ 变频技术) 4. 请简述超声设备用于医学诊断的优点(三条以上)。 (实时成像、无辐射、可移动/成本低、应用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流)5. 请简述超声显示模式中,B模式、M模式的工作原理。 (B模式: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出来,回声强则光点亮,回声弱则光点暗,光点随探头移动连续扫查,呈现出脏器的解剖切面,是二维空间显示,又称二维法)。 (M模式:系在单声束B型扫描基础上加入慢扫描锯齿波,将光点转换成曲线,使回声光点从左向右自行移动扫描,在示波器上显示。 横轴(X)代表光点慢扫描时间;纵轴(Y)代表被测结构所处的深度位置,曲线向上示界面前移,曲线向下示界面后移。当探头固定一点扫查时,从光点的移动可以观察反射体的深度及其活动情况,显示出时间位置曲线图)。 6. 请简述探头作为能量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 (经过人工极化过的压电陶瓷即探头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会在电极

表面产生电荷,反之,若对陶瓷施以一个电场,陶瓷也会产生应变,这种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称正压电效应,由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成逆压电效应,超声波的发射应用了逆压电效应,接收应用了正压电效应,探头应用这种压电效应原理发射并接收超声波,经过主机处理在显示屏上得到图象)。 7. 简述医用超声诊断设备的构成。 (由探头、主机、监视器、记录设备组成)。 8. 什么叫帧频?高帧频对于临床诊断有何益处? (单位时间内获得图象的数量,高帧频可以更细致的观察快速运动的组织结构,获得细小的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9. 多普勒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有哪些益处? (多普勒技术应用多普勒原理用于观察运动的组织,如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10.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有哪些?医用超声波成像主要利用哪两个物理特性成像? (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绕射。主要应用前两个特性成像)。 11. 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脉冲多普勒/PW:间断发射/接收,获取在取样点处多普勒频移信息并分析、显示。主要用于检测低速血流。脉冲波多普勒具有距离选通能力。但不能测量一条线上最大血流速度的信息)。 (连续多普勒/CW:连续发射/接收,获取在取样区域内多点多普勒频移信息,检测出最高速度血流并显示。主要用于检测高速血流)。 12. M 型超声的临床用途是什么? (用于心脏及胎儿心率的测量,应用M型检查将心脏各层组织结构回

2019年超声波医学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

更多2019年超声波医学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点击这 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1.探头匹配层的最主要作用是 A.间接保护压电振子 B.减少声波的谐振 C.使探头与皮肤声阻抗相匹配,有利于声波传播 D.降低横向耦合力 E.増加有效振子数目 2.下列关于数字扫描变换器(DSC)所实现的功能哪个是错误的 A.将超声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视制式信号 B.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C.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实现丰富的灰阶 D.实现字符显示及图像存储 E.增强了滤波器性能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工作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将多普勒信号进行A/D转换 B.经自相关技术计算多普勒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 C.依血流方向及流速做彩色处理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 E.不需再经D/A转换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安全性标准,下列哪项是关键性要求 A.检出彩色的敏感性

C.功能丰富 D.可使用录像、热敏打印 E.是全数字化技术 5.从使用的方面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哪项是质量差的标志 A.空间分辨力、速度分辨力、动态分辨力均高 B.检出血流敏感度高 C.显示图像均匀性好 D.彩色血流效果佳 E.提高灰阶图像增益时,彩色图像质量即下降 6.为了最敏感地显示乳房肿块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并测速,首选的探头频率为 A.2.0MHz B.2.5MHz C.3.0MHz D.5.0MHz E.7.5MHz 7.患者28岁,为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分流血流,对仪器的调节,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通滤波 B.高频(7MHz以上)电子相控阵探头 C.电子线阵探头(5MHz以上) D.高速档速度标尺(高脉冲重复频率) E.彩色图选用两色彩图 8.改变彩色血流图的基线,使其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 A.红色增多,正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B.蓝色增多,反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C.正向/反向血流速度显示无变化 D.使二维图像更加清晰 E.彩色血流能量图显示更鲜明 9.B型实时扫描,电子式与机械式探头比较,其特点是 A.电子探头比机械探头噪声大,有震动 B.机械探头比凸阵探头大 C.机械探头振子数比电子探头多 D.电子凸阵探头具有较大的近区和远区视野,适宜做心脏检查 E.电子探头较机械探头耐用 10.调节灰阶超声仪器的工作条件达到最佳状况,哪项内容不重要 A.提高空间分辨力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基础 基本概念――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 Z 超纵声波频率>20000H Z――纵波(疏密波):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 诊断最常用超声频率:2-10MH Z 基本物理量:频率(f)、波长(λ)、声速(c);三者关系:λ=c/f 人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水的声速相近;骨骼的声速最高,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 超声场: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简称声场,又称声束。 声束的影响因素:探头的形状、大小; 阵元数及其排列; 工作频率(超声的波长); 有无聚焦及聚焦的方式; 吸收衰减; 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声束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超声的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反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 声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部分 (1)近场声束集中,呈圆柱状; 直径――探头直径(较粗); (横断面声能分布不均匀) 长度――超声频率和探头半径。 公式:L=(2r·f)/c L为近场长度, r为振动源半径, f为频率, c为声速 (2)远场声束扩散,呈喇叭状;声束扩散角越小,指向性越好。 (横断面声能分布较均匀) 声束两侧扩散的角度为扩散角(2θ);半扩散角(θ)。 超声波指向性优劣指标是近场长度和扩散角。 影像因素:增加超声频率;――近场变断、扩散角变小; 增加探头孔径(直径)――但横向分辨率下降。 采用聚焦技术――方法:固定式声透镜聚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 声束聚焦:采用声束聚焦技术,可改善图像的横向和(或)侧向分辨力。 固定式声透镜聚焦――将声透镜贴附在探头表面。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 可提高横向分辨力,但远场仍散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1)利用延迟发射是声束偏转,实现发射聚 焦或多点聚焦;可提高侧向分辨力;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

医学超声基本知识

医学超声基本知识 销售人员内部培训使用 医用超声常识 ●什么是超声波? ●超声波的基本参数:频率、波长、声阻抗、声速等等。 ●医用超声的成像模式和发展历史。 ●医用超声仪的基本知识。 ●超声诊断在医学上的应用。 什么是超声波?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是由压电晶体振动产生的。 ●超声波在人体介质里的传播方式:反射、折射、衍射、散射和衰减等,其中反射是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回声: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叫回声。 超声波基本参数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成反比。频率为超声最常用参数。频率越高,超声穿透力越差。 ●医用超声波的频率范围:2-10兆赫较常用,其中腹部3.5兆赫最常用。 ●声速:在人体一般为1500米/秒。 ●声阻抗:决定回声的强弱。(类似X线诊断中的密度概念)。 超声波的成像模式和发展历史 ●A超:即Amplitude超声(类似示波器波形),以振幅的大小来表示回声的强弱,临床已基本淘汰。 ●某些科室如肺科胸水测量、眼科眼球径线的测量可能还在使用。 超声波的成像模式和发展历史 ●B超:即Brightness超声,它将回声用灰阶二维图象表示出来,是医用超声诊断的主要手段。 ●B超显示的是一种断面解剖图象,类似于CT和磁共振图象。 超声波的成像模式和发展历史 ●M超:即Motion超声,是B型超声的一维取样图象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主要用于心脏径线测量以及各种心功能的测量。 ●M型也可用在胎心率的测量。 超声波的成像模式和发展历史 ●频谱多普勒:分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两种,主要用于心脏和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 ●脉冲多普勒:简称PW。最常用的血流动力学测量方法。 ●连续多普勒:简称CW。主要用于高速血流的测量。 两种频谱多普勒的简单区别 ●脉冲多普勒:可以定位测量血流的动力学参数,但所能测量的最高流速受到多种因素如频率、取样深度、脉冲重复频率等的限制。它广泛用于心脏和血管检查。 ●连续多普勒:可测量高速血流,但不能定位,主要用于心脏测量。 超声波的成像模式和发展历史 ●彩色血流成像技术:传统上是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新近出现了能量图和方向性能量图技术。CDFI和能量图的区别 ●CDFI:最主流的彩色成像技术。在高速血流显示上有特征性的伪差--“混叠”出现,表现心脏的湍流较直观。成像受角度影响。

超声波焊接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超声波焊接机原理 超声波塑胶焊接原理是由发生器产生20KHz(或15KHz)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加于塑料制品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传递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此工件本身的熔点时,使工件接口迅速熔化,继而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当震动停止,工件同时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定形,便达成完美的焊接。 概述 超声波模治具架设不准确受力不平均原理 在一般认为超音波作业时,产品与模具表面只要接触准确就可以得到应该 会产生音波传导的现象. 我们如果单只观察硬件(模治具)的稳合程度,而忽略了整合型态的超音波作业方式,必定会产生舍本逐末或误判的后果,所以在此必须先强调超音波熔接的作业方式是传导音波,使成振动摩擦转为热能而熔接. 这时候超音波模治具的稳合程度、产品截面的高低、肉厚、深浅、材质的组织,必定无法是百分之百承受相同的压力。 另一方面上模(H o r n)输出的能量,每一点都有其误差值,并非整个面发出的能量都相同。就这整体而言,势必产生产品熔接线熔接程度的差异。所以也就必须作修正,如何修正,那就是靠超音波熔接机本身的水平螺丝,或是贴较薄的胶带或铝箔来克服了。

塑料产品材质配合不当 每一种塑料材质的熔点,各有不同,例如ABS塑料材质的熔点约115℃,耐隆约175℃、PC之145℃以上、PE约85℃为例:ABS与PE二种材质的熔点差距太大,超音波熔接势必困难。而ABS与PC二种材质,亦有差距,但已非前项差距如此之大,是以尚可熔接,但在超音波功率相同,能量扩大相同的情况下,相异的塑料材质,绝无法比相同材质的熔接效果好。 超声波台输出能量不足 客户在购买超音波熔接机时,通常较难预料未来产品发展的规格,所以会遇到较大产品对象超出超音波标准熔接的情形。此时在不增加成本的预算下,只得以现有设备来作业生一、超声波模治具架设不准确超声波、受力不平均怎么办? 在一般认为超音波作业时,产品与模具表面只要接触准确就可以得到应该的熔接效果,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看法,超音波既然是摩擦振,就会产生音波传导的现象. 我们如果单只观察硬件(模治具)的稳合程度,而忽略了整合型态的超音波作业方式,必定会产生舍本逐末或误判的后果,所以在此必须先强调超音波熔接的作业方式是传导音波,使成振动摩擦转为热能而熔接. 这时候超音波模治具的稳合程度、产品截面的高低、肉厚、深浅、材质的组织,必定无法是百分之百承受相同的压力。 另一方面上模(H o r n)输出的能量,每一点都有其误差值,并非整个面发出的能量都相同。就这整体而言,势必产生产品熔接线熔接程度的差异。

超声基础知识

1.请叙述常见的医用超声探头有哪几种类型?每种探头的用途。(凸阵 -腹部妇产科、线阵-浅表器官术中、相控阵-心脏及颅脑、微凸阵-腔内) 2.医生在使用超声设备时,非常关注设备的分辨率和穿透力,请叙述 工作频率与二者的关系。 (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力越差,频率越低,分辨率越差,穿透力越好) 3.请叙述现代超声设备是如何解决分辨率和穿透力这对矛盾的。(宽频 带探头+ 变频技术) 4.请简述超声设备用于医学诊断的优点(三条以上)。(实时成像、无 辐射、可移动/成本低、应用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流) 5.请简述超声显示模式中,B模式、M模式的工作原理。(B模式: 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出来,回声强则光点亮,回声弱则光点暗,光点随探头移动连续扫查,呈现出脏器的解剖切面,是二维空间显示,又称二维法)。 (M模式:系在单声束B型扫描基础上加入慢扫描锯齿波,将光点转换成曲线,使回声光点从左向右自行移动扫描,在示波器上显示。 横轴(X)代表光点慢扫描时间;纵轴(Y)代表被测结构所处的深度位置,曲线向上示界面前移,曲线向下示界面后移。当探头固定一点扫查时,从光点的移动可以观察反射体的深度及其活动情况,显示出时间位置曲线图)。 6.请简述探头作为能量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经过人工极化过的压电 陶瓷即探头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会在电极

表面产生电荷,反之,若对陶瓷施以一个电场,陶瓷也会产生应变,这种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称正压电效应,由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成逆压电效应,超声波的发射应用了逆压电效应,接收应用了正压电效应,探头应用这种压电效应原理发射并接收超声波,经过主机处理在显示屏上得到图象)。 7.简述医用超声诊断设备的构成。 (由探头、主机、监视器、记录设备组成)。 8.什么叫帧频?高帧频对于临床诊断有何益处? (单位时间内获得图象的数量,高帧频可以更细致的观察快速运动的组织结构,获得细小的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9.多普勒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有哪些益处? (多普勒技术应用多普勒原理用于观察运动的组织,如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10.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有哪些?医用超声波成像主要利用哪两个物理特性成像? (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绕射。主要应用前两个特性成像)。11.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脉冲多普勒/PW :间断发射/接收,获取在取样点处多普勒频移信息并分析、显示。主要用于检测低速血流。脉冲波多普勒具有距离选通能力。但不能测量一条线上最大血流速度的信息)。 (连续多普勒/CW :连续发射/接收,获取在取样区域内多点多普勒频移信息,检测出最高速度血流并显示。主要用于检测高速血流)。 12.M型超声的临床用途是什么? (用于心脏及胎儿心率的测量,应用M型检查将心脏各层组织结构回

超声波检测基础知识

超声波检测基础知识 超声场特征值与规则反射体的回波声压 一、超声场的特征值 充满超声波的空间或超声振动所涉及的部分介质,叫超声场。超声场具有一定的空间大小和 形状,只有当缺陷位于超声场内时,才有可能被发现。描述超声场的特征值(即物理量)主要有声压、声强和声阻抗。 1.1、声压P 超声场中某一点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压强P1与没有超声波存在时的静态压强P0之差,称为该点的声压,用P表示。 p P P) 声压单位:帕斯卡(Pa)、微帕斯卡(Fa) 超声检测仪器显示的信号幅度值的本质就是声压P,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在超声检测中,就缺陷而论,声压值反映缺陷的大小。 1.2、声阻抗Z 超声场中任一点的声压与该处质点振动速度之比成为声阻抗,常用Z表示。 Z P/u cu/u c 声阻抗的单位为克/厘米2秒(g/cm 2 s)或千克/米2秒(kg/m 2 s ) 1.3声强I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称为声强,常用I表示。单位是瓦/厘米2 (W/cm2 )或 焦耳/厘米2秒(J/cm2 ? s)。 1 2 1 P2 I Zu 2 2 Z 1.4分贝 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所遇到的声强数量级往往相差悬殊,如引起听觉的声强范围为 10-16~10-4 W/cm2,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2个数量级。显然采用绝对值来度量是不方便 的,但如果对其比值(相对量)取对数来比较计算则可大大简化运算。分贝就是两个同量纲 的量之比取对数后的单位。 通常规定引起听觉的最弱声强为11=10-16 W/cm2作为声强的标准,另一声强I2与标准声强I1之比的常用对数成为声强级,单位为贝(尔)( B )。 △=lg(l2/l1) (B) 实际应用贝尔太大,故长取其1/10即分贝(dB)来作单位: △=10lg (12/I1)=20lg(P2/P1) (dB) 通常说某处的噪声为多少多少分贝,就是以10-16 W/cm2为标准利用上式计算得到的。 二、规则反射体的回波声压 实际检测中常用反射法,反射法是根据缺陷反射回波声压的高低来评价缺陷的大小。然而工件中的缺陷形状、性质各不相同,且目前的检测技术还难以确定缺陷的真实大小和形状。回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试卷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试题 科室:___________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5分;14题;共21分) 肝脏主要位于(),是上腹部最大的器官,分为()和(),()两叶。肝由肝组织和管道系统组成,管道系统分为()和()。门脉系统指(),()和(),三者被格利森鞘包裹,在肝外走行一致。门静脉和肝静脉走行呈()。门静脉主干是由()和()汇合而成。 左肝、中肝、右肝静脉汇入()。最有利于肝脏扫查的呼吸阶段是()。 二、选择题: (每空1.5分;40题;共60分) 1. 肝血管纹理减少最常见于: A.肝硬化 B.门静脉梗阻性疾病 C.布加氏综合症 D.急性重症肝炎 2. 哪些器官的检查应首选超声检查(USG): A、肝脏弥散性病变 B、骨折后愈合情况 C、胃炎 D、肺炎性假瘤 3、门静脉系统扩可能由于:Ⅰ—右心衰竭Ⅱ—肝硬变Ⅲ—二尖瓣狭窄A Ⅰ,ⅡⅡ,ⅢⅠ,ⅢⅠ,Ⅱ,Ⅲ 4. 肝门三结构是: A肝动脉、肝静脉和肝门 B门静脉、肝动脉和胆总管 C脾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 D胆总管、胆囊管和左右肝管 5、肝静脉血汇入下列何结构: A门静脉 B肝 C下腔静脉 D胃静脉 6、肝细胞性黄疸可能的原因是:Ⅰ—肝炎Ⅱ—胰头肿瘤Ⅲ—胆总管阻塞Ⅳ—肝硬化 AⅠ,Ⅱ,Ⅲ BⅠ,Ⅳ CⅡ,Ⅲ DⅠ,Ⅱ,Ⅲ,Ⅳ 7、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后及门静脉主干下的结构是: A左肾静脉 B胰头 C肝尾状叶 D胰尾

8、声像图上,门静脉与肝静脉的区别是: A门静脉左支矢状段与胆囊之间 B门静脉左支横段与下腔静脉之间 C肝右静脉与胆囊之间 D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 9、儿童的肝硬化可能是由于下列何种疾病引起: A肾胚胎瘤 B进行性豆状核变性 C神经母细胞瘤 D克隆病 10、肝脏的含液性病变包括: A肝脏良恶性囊性肿瘤 B先天性多囊肝、各种潴留性囊肿及肝血管病变所致的囊状扩 C感染性(细菌性及阿米巴性)肝脓肿及寄生虫性肝囊肿 D外伤性肝血肿 B、C、D都对 A、B、C、D都对 11、肝脏的含液性病变在声像图上表现为:Ⅰ—边界清晰Ⅱ—部呈无回声或有细弱光点Ⅲ—其后壁和后方回声呈增强效应 AⅠ,Ⅱ BⅡ CⅠ,Ⅲ DⅠ EⅠ,Ⅱ,Ⅲ 12、下列关于多囊肝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囊肝为先天性疾病,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中、老年人 B常有遗传性及家族史 C常伴有其他脏器的多囊性改变,如肾脏、脾脏、胰腺 D约50%的病人伴有胰腺的多囊性改变E囊肿的大小可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囊肿边界清晰,彼此互不连通 13、关于低回声型肝癌声像图描述正确的是: A低回声型肝癌多呈圆形,轮廓尚清晰 B无后壁回声,仅后方回声轻度增强C部回声近无回声,有少许光点 D一周后复查常有明显改变 E、A、B、C、D均正确 F、A、B、C均正确 14、肝脏的实性病变包括: A.肝脏良恶性肿瘤、血肿机化、纤维瘢痕及寄生虫病(泡状棘球蚴)) B.肝脓肿炎性反应期 C.炎性假瘤、局限性脂肪肝 D.非特异性肉芽肿、肝结核 E.A、B、C、D均正确 F.A、C、D均正确 15、关于肝良性实质性肿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包括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错构瘤、粘液瘤等等 B.除肝细胞腺瘤外,其他良性肝肿瘤少见 C.肝血管瘤包括肝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肝血管瘤 D.肝海绵状血管瘤为混合回声病灶,实质性杂乱无章的不均匀强回

浅表软组织肿块

浅表软组织肿块 2009-01-29 19:46 一、皮肤乳头状瘤 皮肤乳头状瘤(cutaneous papillomatosis)为皮肤的常见良性肿瘤。主要由于原因不明的鳞状上皮增生,在皮肤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肿瘤为单发或多发,表面常有角化。易恶变为皮肤癌。阴茎乳头状瘤极易癌变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治疗以手术为主,连同基底部完全切除,亦可行冷冻或电切。切除标本应送病理检查。 乳头状统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所致。表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状突,其中轴见毛细血管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伸延。有时可自行脱落。 老年性色素统多见于头额部近发际、暴露部位或躯干等处,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干燥、光滑或呈粗糙感。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伸延。如病变扩大或增高、破溃出血,则有恶变为基底细胞癌的可能。但总的恶变率不高。无恶变征象者,可予观察,亦可手术切除。 二、皮肤癌 皮肤癌(dermoid cancer)是皮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具有发展慢,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等特点。 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多见于老年人;以局部形成溃疡为主要表现,呈浸润性生长,发展缓慢,很少有血道或淋巴道转移。可伴色素增多,呈黑色,称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但其质地较硬,表面呈蜡状;破溃者呈鼠咬状溃疡边缘,易出血,有臭味。好发于颜面及颈部,如鼻梁旁、眼睫等处,有时破坏颅骨而侵入颅内。对放射线治疗敏感,也可行手术切除或术后辅以放疗。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主要表现为具有感染征象的局部肿物,多见于成年男性,常发生于头颈、阴茎及四肢常暴露的部位。早期即可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其也可能由慢性溃疡或窦道恶性变而来。表面呈菜花状,边缘隆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血,常伴感染致恶臭。可有局部浸润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在下肢者常伴骨髓炎或骨膜炎。治疗以手术为主,切除时至少包括肿瘤外周围Zcm 以上的正常组织,并需切除足够的深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时,应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其对放疗亦敏感,但不易根治。在下肢严重时伴骨髓浸润者,则常需截肢。 三、痣与黑色素瘤 黑痣(melanoticnevus)又称色素痣,是由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色素斑块。可分为: 1.皮内痣(intradermal nevus)最为常见,呈局限性颗粒,亦可成片状,表面光滑。痣细胞位于真皮层中,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没有活跃的痣细胞。常有毛发生长(称毛痣),很少恶性变。一般不需任何治疗。 2.交界痣(junctional

年超声波医学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

更多2019年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 (公众号关注:获取更多) 1.探头匹配层的最主要作用是 A.间接保护压电振子 B.减少声波的谐振 C.使探头与皮肤声阻抗相匹配,有利于声波传播 D.降低横向耦合力 E.増加有效振子数目 2.下列关于数字扫描变换器(DSC)所实现的功能哪个是错误的 A.将超声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视制式信号 B.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C.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实现丰富的灰阶 D.实现字符显示及图像存储 E.增强了滤波器性能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工作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将多普勒信号进行A/D转换 B.经自相关技术计算多普勒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 C.依血流方向及流速做彩色处理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 E.不需再经D/A转换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安全性标准,下列哪项是关键性要求 A.检出彩色的敏感性 B.超声输出功率不大于规定值 C.功能丰富 D.可使用录像、热敏打印 E.是全数字化技术 5.从使用的方面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哪项是质量差的标志 A.空间分辨力、速度分辨力、动态分辨力均高 B.检出血流敏感度高 C.显示图像均匀性好 D.彩色血流效果佳 E.提高灰阶图像增益时,彩色图像质量即下降 6.为了最敏感地显示乳房肿块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并测速,首选的探头频率为 患者28岁,为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分流血流,对仪器的调节,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通滤波 B.高频(7MHz以上)电子相控阵探头 C.电子线阵探头(5MHz以上) D.高速档速度标尺(高脉冲重复频率) E.彩色图选用两色彩图 8.改变彩色血流图的基线,使其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 A.红色增多,正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B.蓝色增多,反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超声基础知识入门_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入门_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物理基础基本概念――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 超纵声波频率>20000HZ――纵波(疏密波):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 诊断最常用超声频率:2-10MHZ 基本物理量:频率(f)、波长(λ)、声速(c); 三者关系:λ=c/f 人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水的声速相近; 骨骼的声速最高,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 超声场: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简称声场,又称声束。 声束的影响因素:探头的形状、大小; 阵元数及其排列; 工作频率(超声的波长); 有无聚焦及聚焦的方式;

吸收衰减; 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声束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超声的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 旁瓣的反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 声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部分(1)近场声束集中,呈圆柱状; 直径――探头直径(较粗); (横断面声能分布不均匀)长度――超声频率和探头半径。 公式:L=(2r·f)/c L为近场长度, r为振动源半径, f为频率, c为声速(2)远场声束扩散,呈喇叭状; 声束扩散角越小,指向性越好。 (横断面声能分布较均匀)声束两侧扩散的角度为扩散角(2θ); 半扩散角(θ)。 超声波指向性优劣指标是近场长度和扩散角。

影像因素:增加超声频率; ――近场变断、扩散角变小; 增加探头孔径(直径)――但横向分辨率下降。 采用聚焦技术――方法:固定式声透镜聚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 声束聚焦:采用声束聚焦技术,可改善图像的横向和(或)侧向分辨力。 固定式声透镜聚焦――将声透镜贴附在探头表面。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 可提高横向分辨力,但远场仍散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1)利用延迟发射是声束偏转,实现发射聚焦或多点聚焦; 可提高侧向分辨力;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 (2)动态聚焦:在长轴方向上全程接收聚焦。

超声波的基本知识

超声波的基本知识 1、声波透射法的波速属于(C) ?A,一维波速 ?B,二维波速 ?C,三维波速 ?D,以上皆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2、纵波声速___横波声速(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3、声波透射法中测得的桩身混凝土声速是声波在无限大固体介质中传播的声速。 对同一根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测出的声速应___ 低应变法测量出的声速。(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4、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当混凝土质量差或存在缺陷时接收到的声波信号 中,一般可以具有如下特征(C) ?A,声时增大、频率变高 ?B,声时减小、频率变低 ?C,声时增大、频率变低 ?D,声时减小、频率变高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5、 声速(v)、波长(λ)和频率(f)三者的关系为 (C) ?A、f=v*λ。 ?B、λ=f*v。 ?C、v=f*λ。 ?D、v=f/λ。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6、下列材料中声速最低的是(B) ?A,铝 ?B,水 ?C,玻璃 ?D,不锈钢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7、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B) ?A,20赫兹 ?B,20千赫 ?C,2千赫 ?D,2兆赫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8、可在液体中传播的超声波波型是(A) ?A,纵波 ?B,横波 ?C,表面波 ?D,以上都可以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9、当某些晶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会产生形变,从而晶体的表面上出现电荷,这 种现象称为____效应(A) ?A,压电 ?B,振动 ?C,逆压电 ?D,应变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10、声波透射法中,换能器在声测管内一般用___耦合(D) ?A,空气 ?B,黄油 ?C,泥浆 ?D,清水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D 11、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机械波的种类分为纵波、 横波、表面波等,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的波是____ (A) ?A,纵波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培训资料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基础 基本概念――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 Z 超纵声波频率>20000H Z――纵波(疏密波):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 诊断最常用超声频率:2-10MH Z 基本物理量:频率(f)、波长(λ)、声速(c);三者关系:λ=c/f 人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水的声速相近;骨骼的声速最高,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 超声场: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简称声场,又称声束。 声束的影响因素:探头的形状、大小; 阵元数及其排列; 工作频率(超声的波长); 有无聚焦及聚焦的方式; 吸收衰减; 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声束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超声的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反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 声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部分 (1)近场声束集中,呈圆柱状;直径――探头直径(较粗); (横断面声能分布不均匀)长度――超声频率和探头半径。 公式:L=(2r·f)/c L为近场长度, r为振动源半径, f为频率, c为声速 (2)远场声束扩散,呈喇叭状;声束扩散角越小,指向性越好。 (横断面声能分布较均匀) 声束两侧扩散的角度为扩散角(2θ);半扩散角(θ)。 超声波指向性优劣指标是近场长度和扩散角。 影像因素:增加超声频率;――近场变断、扩散角变小; 增加探头孔径(直径)――但横向分辨率下降。 采用聚焦技术――方法:固定式声透镜聚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 声束聚焦:采用声束聚焦技术,可改善图像的横向和(或)侧向分辨力。 固定式声透镜聚焦――将声透镜贴附在探头表面。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 可提高横向分辨力,但远场仍散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1)利用延迟发射是声束偏转,实现发 射聚焦或多点聚焦;可提高侧向分 辨力;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 (2)动态聚焦:在长轴方向上全程接收聚焦。 (3)利用环阵探头进行环阵相控聚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