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2023年11月 第9卷 第11期*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不同超声频率探头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的诊断价值研讨易怀红溧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常州 213300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超声频率探头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于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高频率探头超声检查和低频率超声检查,对比两种频率探头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80例均为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共有78例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低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共有70例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
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浅表软组织疾病患者9例,男性外生殖器疾病患者21例,乳腺疾病患者3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18例。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疾病、男性外生殖器疾病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低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各类浅表组织及小器官疾病的准确性较高,安全性高。
关键词 浅表软组织;小器官;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 445445..1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11.15Discussion 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fferent ultrasound frequency probes for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YI Huaiho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Liyang People's Hospital,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fferent ultrasound frequency probes for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 who visited Liy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high-frequency prob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low-frequency prob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frequency probe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80 cases were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 The results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 The results of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9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diseases, 21 patients with male external genital diseases, 32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s, and 18 patients with thyroid diseas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for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diseases and male external genital disea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has high accuracy and safety in diagnosing various superficial tissue and small organ diseases.Key words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Small organ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gnostic value收稿日期:2023-09-09;修回日期:2023-09-29作者简介:易怀红(1979-),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超声相关研究。
软组织血肿跟损伤的超声标准
浅表软组织创伤和烧伤等临床诊断相对容易,但对于深部软组织损伤,尤其是肢体肌肉挤压伤,诊断较为困难。
这类损伤常见于群体伤,且在伤后容易出现局部横纹肌溶解和急性筋膜室综合征,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局部肌肉损伤还可能引发全身重要脏器的病变,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以下是超声对深部软组织损伤的具体表现:
1、常规超声:富含肌肉组织的肢体挤压伤在解压后,常规超声显示肌膜线状回声变得毛糙,肌肉纹理变得模糊或不清晰,肌肉内回声增强且不均,可能出现片状无回声区。
严重者肌膜线状结构消失,肌肉结构模糊,纹理消失。
彩色多普勒显示解压后早期局部血流信号增加,病情晚期血流信号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超声造影:肢体挤压伤在解压后,超声造影表现为挤压区域出现快速高增强,可见一支或多支主要供血血管的持续灌注,造影剂消退相对缓慢,时间-强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这提示着缺血再灌注的存在。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1肌肉损伤及血肿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
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
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滑液及腱鞘囊肿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
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皮脂腺囊肿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关节囊积液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
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纤维瘤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脂肪瘤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
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
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腱鞘巨细胞瘤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
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 , RI 0.75 〜0.90。
8血管瘤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
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
多无明显包膜。
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
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
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
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 , RI 0.7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无侵入性的影像诊断技术,其应用广泛,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指肌肉、脂肪、筋膜、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块,常见于人体各个部位,包括颈部、肩背部、手臂、腹部、髋部和下肢等。
浅表软组织肿块的病因复杂,常见疾病包括脂肪瘤、肉瘤、神经纤维瘤、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能是炎症、感染等引起的一些肿块。
因此,准确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该技术具有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简便易行等特点,可以通过肿块和周边组织之间的界面、血流状态等信息来研究肿块的性质和良恶性状态。
其次,该技术相比其他医疗检查技术如CT 和MRI等较为经济实用,且患者不需承担放射线的危险。
最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实时观察肿块的血流状态,在术前对肿瘤进行完整的评估和确定肿瘤的边缘等重要信息,从而更好的指导术中操作、避免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然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该技术在肿块大小和深度的限制下能够显示的区域有一定的限制性,较深部的病变不易检出,部分较小的肿瘤可能无法显示。
其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虽然能够显示肿块的形态和表面特征,但不能很好地观察肿块内部的结构特征,因此在手术规划阶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CT或MRI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好的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边缘。
最后,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不同的诊断者对肿块的判断有时可能会存在差异性,从而导致不同的诊断结果。
总体而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虽然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其具有低风险、简便易行、诊断准确性高等特点,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医学诊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通过利用声波和血液的反射信号来观察血管和组织病变情况,从而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显示肿块的位置和形态。
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块的位置、形态和周围组织的血流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肿块的性质。
有些肿块会影响周围血管的血流情况,通过观察这些血流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块的性质,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为患者提供更明确的诊断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指导穿刺活检和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不确定性很大的肿块,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精确定位肿块的位置,帮助医生准确地进行穿刺活检,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和血管。
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供肿块的详细位置和周围重要结构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手术计划。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已经成为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传统的医学影像检查如X线、CT和MRI等对于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显像速度快、无辐射、价格低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首选的诊断方法。
在一些医院中,甚至已经建立起了专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科室,专门负责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和评估。
彩色多普勒超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肿瘤的位置和形态会受到人体的结构和血管走向的影响,有时彩色多普勒超声难以清晰显示肿块的全貌。
对于深部的肿瘤可能存在探头深度限制,也会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效果。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医学影像检查如CT、MRI等来进行综合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内异物一例患者女,23岁,,近两年来左小腿偶有疼痛,主诉,2年前因吃小龙虾误将牙签刺入小腿未取出,近两年来左小腿偶有疼痛,红肿,在当地县医院诊查,给予止痛、消炎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近日疼痛加重自服抗生素未见好转遂来我院骨科就诊。
查体:左小腿前方疼痛处皮肤明显红肿,未见皮肤破损,询问病史:近两年来突发疼痛,皮肤红肿,严重时无法走路,有消炎止痛治疗史,但无法根治。
浅表超声检查示:左小腿前方腓骨长肌肌层可见长约30m,宽约14mm的条索状强回声,肌肉层回声不均匀,可见范围约80x40x24mmm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探头加压无回声区可见移动。
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左小腿前方腓骨长肌肌层异常所见—多考虑异物合并脓肿形成。
核磁检查示:左侧胫腓骨形态可,骨皮质连续,骨髓腔内无异常信号,左侧小腿前外侧皮下肌间隙条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边界清晰,T2抑脂像呈高信号。
结果提示:左侧小腿前外侧皮下肌间隙脓肿可能,必要时增强扫描。
术中显示:有一条索状木状异物,鉴别为牙签。
超声图像:图像一图像二图像三讨论:一、皮肤异物是因外伤导致异物进入皮肤,造成局部炎症,疼痛,活动障碍,继发感染和其他不适等症状的疾病.多见于手部,足部和其他外伤部位,异物的性质分为玻璃陶瓷类,金属类,石块沙粒类,植物类和其他细小物体,好发于手工业者,机械工人,家庭主妇和意外伤害人员等..皮肤异物的诊断和定位方法较多,对不同性质的异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接诊此类可疑病人刑要耐心细致,明确诊断异物的部位、数量、性质、深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彻底清除皮肤内异物,消除并发症。
B超检査:高频探头超声是另一种准确而有效的异物定位诊断方法。
不受异物物理性质限制,可进行不同方位定位,超声能将各种金属及非金属异物显示,还能将异物在软组织的部位,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与皮下距离、深度,彩超的血流显示可以判定异物与临近大血管的关系,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5%以上。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
1 肌肉损伤及血肿
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
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
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
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
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
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
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
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
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
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
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
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
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
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
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
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
多无明显包膜。
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
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
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
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9 神经纤维瘤
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
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65~0.83。
10 神经鞘瘤
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0.65~0.95。
11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
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
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
12 肌疝
表现为筋膜外、皮下的椭圆形实质性肿块,为肌纤维回声,结构紊乱。
内侧与肌肉相连无边缘回声,在外侧可见边界回声。
有疝口时,见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
无彩色血流显像。
13 骨化性肌炎
表现为肌肉组织内出现强回声肿块,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其后方可见声影。
无彩色血流显像。
14 横纹肌溶解症
表现为在正常肌束内出现梭形的均匀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周围肌肉纹理正常。
无彩色血流显像。
15 炎性包块
表现为病变区软组织水肿,回声降低,肌肉纹理模糊或消失。
病变的边界不清。
当脓肿形成时可见形状不规则的无回声液性暗区。
急性炎症充血时,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
16 滑膜肉瘤
表现为结节状的实质低回声区,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匀,有液性小暗区。
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内部及周边的RI分别约为0.57及0.55。
17 软组织腺泡状肉瘤
肿瘤较大,达10 cm以上,呈卵圆形,内部回声极度不均匀,有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大的暗区构成一囊腔。
彩色血流显像在实质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
18 恶性淋巴瘤
表现为淋巴结明显肿大,周边为低回声,中央为高回声,肿大的淋巴结相互粘连成团,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呈高速高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