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用途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用途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用途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用途

医学信息2013年4月第26卷第4期(上半月)Medical Information.Apr.2013.Vol.26.No.4临床医学

收稿日期:2013-3-10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肺、淋巴、肠、骨、肾等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结核性脑膜炎好发于幼儿,其次为青年人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中年发病者较少。一般在环境卫生条件不良和营养缺乏的地区多发,冬春季是本病的好发季节。今年来,由于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滞后及免疫缺陷病在全球发病率增加,国内外结核感染率逐渐回升,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16例住院患者,男6例,女10例;小儿2例,成人14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80岁;发病季节为春、冬季各6例,夏、秋季各2例;发病诱因为受凉7例,劳累5例,受精神刺激1例,用药不规则3例。1.2方法

1.2.1抗结核药物的应用①异烟肼:杀菌药,成人用量10~15mg/(kg ·d ),常规600mg/d ,小儿15~30mg/(kg ·d ),静脉滴注,急性期0.2mg/次鞘内注射。2个月后减量口服。②乙胺丁醇:抑菌药,成人750mg/d ,小儿禁忌;③利福霉素:杀菌药,0.75~1.0mg/d,分2次静滴;2月后改利福平口服,成人450~600mg/g ,小儿10~20mg/(kg ·d ),空腹顿服。④对氨基水杨酸钠,10~12g/d,胃肠道反应较重,酌情慢速避光滴注。⑤阿米卡星:0.4~0.6mg/d 静滴2~3个月强化。

1.2.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地塞米松5~10mg/d 静滴(小儿减量),一般应用6~8w ,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若病情严重者,可鞘内注射5mg/次。也可以用卷曲霉素或链霉素代替阿米卡星,但是链霉素近年来耐药率太高。

1.2.3降颅内压的药物使用常用有甘露醇、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等。20%甘露醇250ml 加压静脉点滴,视脑压情况用1次/4~8h ,必要时可加入激素同时静滴。

1.2.4对症治疗对高热者进行物理降温,对抽搐患者可用镇静剂、抗惊厥剂,对昏迷患者保留胃管给药,尿潴留患者插导尿管,定时帮患者翻身预防褥疮等。增加营养,改善全身状况,增强抵抗力,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无疑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中是十分重要的。2结果

本组患者10例在2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6例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例在治疗满2个月时复查实验室结果正常。11例停

药随访1a 无1例复发,3例停药随访已6个月,至今无复发。3讨论

3.1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因素

3.1.1季节因素冬春季节本病发病高于夏秋季,与国内报道相符。可能与冬春季人群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有关[1]。

3.1.2误诊因素

3.1.2.1医生询问病史不祥细,对结脑的临床表现缺乏认识,查体不认真,尤其是对小儿,只注意上呼吸道症状,忽略了神经系统检查。3.1.2.2近年来,不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有增加趋势。有些患者虽有头痛、呕吐、发热,但缺乏脑膜刺激征,无颅外结核病灶,脑脊液检查糖、氯正常、蛋白及白细胞轻度增高,被误诊为病毒脑,后经复查脑脊液色氨酸、蛛网膜阳性,最终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3.1.2.3基层卫生院不具备脑脊液检查条件,或家人、患者惧怕腰穿,失去早期诊断机会。

3.1.2.4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本病早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并非结脑所特有;而头痛呕吐、颈强等也并非结脑的特异性表现,其他类型脑膜炎亦可出现上述症状、体征。

3.2诊断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也无特异议,在诊断过程中需与其他感染性脑膜炎,尤其是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以及癌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脑脊液的特征性改变对于常见脑膜炎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结核性脑膜炎应早期诊断,尽快治疗。遵循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适量全程规律用药的原则,选用有杀菌、抑菌作用,且易通过血脑屏障的一线药物进行治疗,因此抗结核方案有别于常规治疗肺结核的方案。目的在于迅速杀灭细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疗效,减少用药剂量,缩短疗程,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3.3预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决定病情的轻重和治疗是否及时、彻底。一般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存活率会明显增高。婴幼儿和老年人一般临床表现不典型,全身一般状况差,合并症或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幸存者可遗留有颅神经受损及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蛛网膜粘连、脑积水、癫痫发作、智能减退和精神异常等。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其预后与结核药治疗的早晚、用药方法是否正确、并发症处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密切关系。参考文献:

[1]孙王义.结核性脑膜炎35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1994,9(21):964.

编辑/孙杰

结核性脑膜炎16例临床分析

赵林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南阳473400)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在2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6例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其预后与结核药治疗的早晚、用药方法是否正确、并发症处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密切关系。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发病诱因;治疗

收稿日期:2013-03-20

硝苯地平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发现硝苯地平在多系统疾病有较广泛的应用。现作一简要介绍:1硝苯地平治疗咯血

有报道小咯血以硝苯地平10mg ,中至大咯血用硝基地平20mg,舌下含服1次/6h ,连用7d 。用药前测血压心率,收缩压低于12kPa 或心率>120次/min 者期间停用其他止血药。结果:治疗30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显效率76.67%,3例

出现轻度头痛、心悸,下肢轻度浮肿,无其他副作用。

作用机制:硝苯地平能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偶联,从而扩张全身血管和冠脉,作用强烈而迅速。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同时,使瘀滞于肺的血液流至四肢及其他部位起到似体内放血的作用,达到止血目的。

2硝苯地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有报道以硝苯地平治疗黄疸型肝炎23例,以硝苯地平10mg~20mg ,3次/d 口服。所有病例均卧床休息,能量合剂、维生素类及相应保肝药物。经治疗2w 后,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均显著下降。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用途

郑冬青

(新疆阿拉尔农一师七团医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427

医学信息2013年4月第26卷第4期(上半月)Medical Information.Apr.2013.Vol.26.No.4

临床医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2例出现轻微头疼,无其他副作用。

作用机制:硝苯地平主要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使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下降,外周血流增加,能松弛扩张毛细胆管、胆管,减少胆汁淤滞,胆栓形成。肝脏微循环促进炎症细胞修复,同时能松弛扩张毛胆管,促进胆汁、胆红素排泄。3硝苯地平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有报道以硝苯地平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36例,取得良好效果。治疗组以硝苯地平1~1.5mg/kg ·d ,分3次口服,用至大便正常,经治疗多于5d 内痊愈,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用机制:硝苯地平能选择性拮抗Ca 2+通道,使Ca 2+内流减少。通过阻断蛋白及酶的激活过程,抑制肠粘膜主动分泌,使肠内水分减少。通过使平滑肌兴奋-收缩脱偶联,致胃肠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缓,促进结肠和回肠对水分吸收,从而起到止泻作用。4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黄德维等报道以硝苯地平20mg ,3次/d 口服,疗程2个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34例,门静脉内径平均下降(0.33±0.12)cm ,其中85%基本降至安全范围,脾静脉内径下降(0.17±0.07)cm ,脾脏显著回缩,食管静脉曲张也有一定程度改善,表明该药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轻微下肢浮肿,伴头疼、心悸,未见其他副作用。

作用机制: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肝内疤痕组织很大程度上是由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它们具有平滑肌细胞的功能,能在钙离子介导下收缩,它们分布在肝静脉分子周围,对门脉高压的发生起重要作用,而钙拮抗剂抑制成纤维细胞收缩,以减少肝内门脉血流阻力。5治疗急腹痛

张加力报道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50例急腹痛,治疗组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20mg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除1例有头疼、面色潮红外,未

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可阻断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并可直接阻滞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因此,可用于治疗胃肠道、胆道、泌尿道等器官的炎性痉挛性疼痛。6治疗急慢性腹泻

王国华等用硝苯地平治疗慢性腹泻27例,19例痊愈,5例缓解,3例无效。治愈率70%,有效率89%。同时用硝苯地平治疗急性腹泻52例。其中急性胃肠炎38例,急性肠炎14例,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mg,3次/d 。结果显效21.2%,有效71.1%,总有效率92.3%。3例出现轻微头疼,均能耐受,未见其他副作用。

作用机制:有研究表明,细胞内游离钙在调节肠道离子和水的运动中起决定作用,大量实验证明,增加钙浓度,则减少氯和钠的吸收,并刺激氯的分泌,应用钙拮抗剂后,肠道游离钙减少,从而促进回肠、结肠的水、钠吸收,使肠腔内压力减低,减少或抑制结肠粘膜的排便反射,而且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降低胃肠腔内压力,减慢肠蠕动,因此,硝苯地平治疗腹泻有良效。7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费志勇报道用硝苯地平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6例,病程2个月~5a ,16例均有吞咽困难,其中食物返流13例,治疗组于餐前30min 含服硝苯地平片10~20mg ,3次/d ,4w 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8.5%,治疗过程中4例出现面色潮红,头痛心悸,无其他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与钙离子密切相关,在肌肉收缩偶联中,钙离子是一种关键物质,硝苯地平能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食管下括约肌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内压下降,食物通过重力作用进入胃腔,从而改善食物在食管中排空。

编辑/许言

收稿日期:2013-3-2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1]。因此,掌握高血压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病情观察

1.1高血压早期表现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烦躁、心悸、视力模糊等。高血压病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

1.2避免血压剧变患者血压波动大,常受体位、时间、活动等因素影响,且差异有显著性。故应注意观察患者卧位与立位,早晨与晚上、休息与活动时血压变化的规律,以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高血压病患者平时要十分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以避免寒风侵袭引起血管突然收缩;要禁止吸烟,因烟中的尼古丁可导致血管痉挛;要预防便秘,因便秘造成患者排便用力,易使血压升高;要节制性生活,因过度性生活会引起血压急剧上升。另外,还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因某些降压药物有些副作用),如出现头昏、眼花、恶心、眩晕、昏厥等,一旦发生低血压要立即平卧,抬高脚部,就可得到缓解。情绪激动是血压突然大幅度增高和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应经常注意患者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鼓励患者心胸开朗、乐观。

1.3早期发现肾功能不全注意观察尿量、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等症状,及时发现早期肾功不全。

1.4注意辅助检查注意观察尿常规、血脂、血红蛋白氮、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心电图和眼底变化,及时配合治疗。

2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

2.1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维持量,但要注意降压不要过低、过快,尤其是血压重度增高多年的患者。因此,要注意开始药物治疗后有无不适反应,以调整药物的使用;还要监督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可根据自己感觉来增减药物[2];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以下次服药时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特别是老年人对降低药物敏感而耐受性差,应依据病情,采用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使血压缓慢逐步降低到最适当水平,防止因血压迅速下降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如长效剂、控释剂和缓释剂,既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又可较久的维持降压药物的血液浓度,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骤然下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前,宜预先向患者说明,体位变化时动作应缓慢,以免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服用控释片和缓释片时需整片吞服,不可掰碎;由于控释片和缓释片的外壳是一种特殊物质,在肠道内不易被溶解吸收,有时会随大便排出,应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免患者疑惑。从坐位或卧位起立时,应尽力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应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2.2熟悉降压药物性能,密切观察药物毒副作用注意个体用药,调整剂量,有效的控制血压达到适当水平。3一般护理

3.1注意情绪的变化首先使患者明确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除治疗外,还应树立乐观主义精神。生活中不易激动、愤怒、压抑、悲伤。应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浅谈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

陈冰清

(湖南常德市澧县中医医院,湖南常德415500)

428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用途

作者:郑冬青

作者单位:新疆阿拉尔农一师七团医院,新疆 阿拉尔,843300

刊名:

医学信息

英文刊名:Medical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3(7)

参考文献(4条)

1.王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80例观察 2013

2.李华茹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2013

3.杜红飞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癌50例 2010

4.梁文郁荆花胃康胶丸对溃癌大鼠胃黏膜NO,N0S和ET含量的影响 20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e11081127.html,/Periodical_yxxxzz201307451.aspx

硝苯地平控释片说明书

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说明书 【功效主治】 ①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②高血压 【药理作用】 拜新同控释片的活性成分为硝苯地平(Nifedipine)。由拜耳药物研究中心开发。硝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它可阻止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及冠状动脉和末梢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这种作用有以下优点:硝苯地平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狭窄后血流量而改善心肌的氧供给,同时心肌氧需求量也因后负荷的降低而减少,结果拜新同控释片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强度。长期使用拜新同控释片还可以避免在冠状动脉中形成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硝苯地平可扩张末梢动脉血管,降低了末梢阻力,因此拜新同控释片可降低已升高的血压。拜新同控释片可在24小时内恒速释放硝苯地平(持续释放),因此适用于每日服药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硝酸酯类合用,控制心绞痛发作,有较好的耐受性。 2 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绝大多数患者对本品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个别患者可能诱发和加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和心绞痛。 3 与洋地黄合用,可能增加血地高辛浓度,提示在初次使用、调整剂量或停用本品时应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4 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如双香豆素类、苯妥英钠、奎尼丁、奎宁、华法林等,这些药的游离浓度常发生改变。 5 与西米替丁合用,本品的血浆峰浓度增加,注意调整剂量。 6 葡萄柚汁与本品同服时,本品的Cmax及AUC增加。 7 由于酶诱导作用,与利福平和用时,硝苯地平达不到有效的血液浓度。因而不得与利福平合用。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有外周水肿(与剂量成正比);头痛等。 2 与本品关系不确定的不良反应:头晕;恶心;便秘;乏力;面部潮红和热觉。 3 1%~3%不良反应:胸痛;腿痛;感觉异常;眩晕;皮疹;腿部抽筋;鼻出血;鼻炎;阳痿;尿频等。 4 <1%不良反应:蜂窝织炎;寒战;面部水肿;颈痛;骨盆痛;房颤;心动过缓;心脏停博;早博;低血压;心悸;静脉炎;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焦虑;性欲减退;抑郁;失眠;嗜睡;搔痒症;盗汗;腹痛;腹泻;口干;消化不良;食道炎;胃胀;胃肠道出

硝苯地平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新用途

硝苯地平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新用途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硝苯地平;NF 随着药物研究及其临床使用的不断深入,许多药物新的药理作用被逐步发现并不断得到应用,拓宽了临床应用的途径,出现了不少老药新用的情况。硝苯地平(NF)系钙离子内流拮抗剂,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对其药理学和治疗学研究的发展,它的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以下对NF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新用途作一介绍。 1 用于治疗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其机制为硝苯地平可以阻断钙离子的跨膜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使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脱耦联及增加平滑肌细胞的环磷腺苷的含量,并可直接阻滞肥大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炎性递质。因此可用于缓解胃肠道的痉挛性疼痛,对于腹痛止痛效果明显强于阿托品。嚼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吸收快,对伴有剧烈呕吐的患者疗效更佳。有报道[1],某院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60例,总有效率93.3%。 2 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其机制可能与五肽胃泌素竞争性作用于壁细胞膜钙通道,抑制组胺泌酸效应有关。此外,硝苯吡啶与壁细胞H+ -K+ -ATP酶中的K也有较强的亲和力,抑制质子泵活性,使胃酸分泌减少。另有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采用硝苯地平10mg/次,3次/d,共8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雷尼替丁相比较,两者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总有效率与近期愈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3 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有报道对NF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将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F口服,两组治疗后,就热退、腹痛消失、淀粉酶恢复正常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淀粉酶正常所需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表明NF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4 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胃功能紊乱性疾病。硝苯地平对腹泻伴尿频、尿急、多尿、背痛、乏力、头晕者症状改善更为显著。有报道[2],IBS患者,治疗组38例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服,3次/d,总有效率82%。 5 用于治疗胆绞痛

HPLC法测定硝苯地平片的含量

第30卷第4期2008年8月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alianM edicalU ni v ersity V o.l30N o.4 A ug.2008 HPLC法测定硝苯地平片的含量* 高岩1,裘一兰2,董莉2 (1.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 2.大连市药品检验所,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硝苯地平片中硝苯地平含量的方法,为开展血中药物浓度测定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甲醇-水(3B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 i n-1,检测波长235n m。[结果]硝苯地平浓度在6.132~14.308L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9.98%,日内RSD为0.70%;日间RSD为1.25%。[结论]本法适用于硝苯地平片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硝苯地平片;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95(2008)04-0346-02 De t er m i n ation of cont ent of N ifedi p ine i n tablets by HPLC GAO Yan1,Q I U Y i-lan2,DONG L i2 (Dalian Shahekou D istrictH os p ital;2.Institute for Drug C ontrol in Dalian P refecture,Dalian116021, Ch i n a) Ab stract:[O bjective]T o establish a H PLC m ethod f o r the dete r m ina ti on of t he conten t of N ifed i pi ne in the tablets. [M ethods]F or the detec ti on,the m obil e phase w as m ethano l-w ater(3B2),the flo w ra te w as1.0mL#m i n-1and t he wave l eng th ofH PLC and UV detection was235n m and333nm.[R esults]The li near it y w as obta i ned i n the rang of6.132 ~14.308L g#mL-1o fN ifedi p i ne(r=0.9999).The ave rage recovery w as99.98%,the re lati ve standa rd deviation of i n-ter-day and i n tra-day was0.70%and1.25%,respectively.[Conc l usi on]T he estab lished HPLC m ethod can be ap-pli ed for the deter m ina ti on o f con tent o f N ifed i p i ne i n the tab lets,wh i ch are helpful for c linical m ed i cation. K ey w ords:N if ed i pine T ablets;H PLC;UV 硝苯地平片为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最常用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片的含量测定在中国药典中推荐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波长为333n m[1]。硝苯地平在320~355 n m波长范围呈较大的宽幅吸收,测定含量时波长跨度大,而在235n m波长处有较大的吸收,其吸收度值(A)为333n m 波长处的4.4倍;另外由于硝苯地平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可产生硝苯地平A和硝苯地平B两种分解产物,二者在333 n m波长处均有吸收,相同浓度的硝苯地平及硝苯地平A、B 的吸收度值分别为0.5401、0.0245和0.2421[2,3]。可见,硝苯地平B的吸收较大。因此,用UV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含量可导致测定结果偏高。为客观、准确地反映硝苯地平片剂的实际含量,本实验采用改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可将主成分与已知及未知的杂质分离,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药品:硝苯地平(江西腾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30770,含量100.9%);硝苯地平A和硝苯地平B(江西腾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339-0001和10340-0001)。甲醇为色谱纯。对照品均为中国药品检验所提供。 1.1.2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8800,由Spe-dra100紫外检测器、Eppendo rf恒温箱、EL I TE-TEST脱气机及CASPER工作站组成。高效液相色谱柱为H ypersil BDS * 收稿日期:2008-03-14;修回日期:2008-07-10 作者简介:高岩(1970-),女,辽宁大连人,主管药师。

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药剂? 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3 何泓良,王卫国3 3 ,李 磊,郭家瑞(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目的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了目前主要的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如缓控释片技术(骨架型技术、渗透泵技术、脉冲技术和薄膜包衣技术)、缓控释胶囊技术、微囊技术、微球技术、脂质体技术和纳米技术,以及一些新技术的文献和资料。结果和结论 为了更好的满足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需求,研制可以实现平稳给药和择时给药的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 中图分类号:TQ46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765(2009)20820019204 作者简介:何泓良,男(1987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剂学33通讯作者:王卫国,教授,Email :wwgwang @yahoo 1com 1cn 3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引进人才专项(2007BS023) Research progress of techniques for preparation of nifedipine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 HE H ong 2liang ,WANG Wei 2guo ,LI Lei ,G UO Jia 2rui (Bioengineering Depart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 2gy ,Zhengzhou 450001,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summed up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progress of nifedipine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ying nifedipine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1METH ODS Referencing to a great deal of literature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nifedipine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 such as technologies of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tablets (technologies for matrix ,osmotic pump ,impulse and film 2coating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capsules,microcapsules ,microspheres ,liposomes and nano 1RESU LTS &CONC L USIONS In order to satisfy medication need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ll ,studying nifedipine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which can achieve smooth delivery and delivery tim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1KEY WORDS :Nifedipine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硝苯地平(Nifedipine ,NP )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是目前公认安全有效的一线降压药物之一,它还具有治疗冠心病与心绞痛的作用。硝苯地平普通制剂有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不利于对心肌缺血和心力 衰竭的控制等不良反应〔1〕 ,而且需要频繁给药,致使其难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缓控释制剂作为第三代药物制剂,能明显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维持较长时间的体内药物有效浓度,克服频繁给药的弊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从而大大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目前关于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开发研究各种硝苯地平缓控释剂型,如硝苯地平缓控释片(包括骨架片、渗透泵片、脉冲片和包衣片)、缓控释胶囊、微球、微囊、纳米粒和脂质体等剂型,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存 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 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1 硝苯地平缓控释片制备技术111 骨架型技术 骨架型技术是将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片制成骨架片,其药物分散在多孔和无孔的材料中,通过各种机理(溶解、溶蚀和孔道扩散)缓慢释放药物。常见的缓控释骨架片可分为溶蚀型、亲水凝胶型、不溶 型骨架片。吴雪钗等〔2〕 用喷雾干燥法将硝苯地平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制成固体分散物,再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制得硝苯地平缓释骨架片,体外累积释放度2h 、4h 、8h 分别为 3810%、6117%、7414%。唐东霞等〔3〕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为骨架材料,用乙基纤维素(EC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 )调节药物释放速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硝苯地平缓释骨架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骨架片累积释放百分率在1h 、4h 、12h 测定时分别为12%~35%、44%~67%和80%以上,达到USA (29)2 U F (24)对硝苯地平缓释片体外释放的要求。徐冬地等〔4〕 以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08T11:17:50.6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周志华 [导读]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人服用。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卫生院 438000 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GITS)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率的影响。方法:经过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有用药禁忌、不良反应的80例老年EH患者收入硝苯地平控释片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服药后显效56例(70%),有效21例(26.25%),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96.25%.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人服用。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心率;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影响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且常见于老年人,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一种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常被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老年EH患者80例,其中,男53例,女28例;年龄(65.3±4.5)岁;病程(8.4±4.6)年。临床诊断均按WHO/ISH联合提出的EH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1.2治疗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1周后,给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晨8时1次服用,2周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剂量加为60 mg,继续服2周,总疗程为4周,每周随访1次,记录血压、心率变化。治疗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规及心率,并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 1.3检测指标 测量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前3 d晨8时血压,取3次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服药后每日晨8时测血压1次,观察4周,取第1、2、4周中第3天的血压,取3次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心率的观测方法同上。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化验血尿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血脂、电解质及心电图。观察期间,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活动。 1.4疗效判断标准 按国家卫生部统一规定的标准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自身对照。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服药后显效56例(70%),有效21例(26.25%),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96.25%.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应坚持长期治疗。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有六大类,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大部分有多器官疾病,肝肾功能不同程度减退,药物耐受性相对差,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高。故老年人降压药物的选择首先考虑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其次是使用方便。 硝苯地平控释片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长效钙阻滞剂,通过推-拉渗透泵作用使药物恒定释放,能提供24 h稳态血药浓度及24 h血压控制,文献报道表明,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效果优于或相当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有内在的利尿作用,不引起水钠潴留,一般不引起脂质代谢葡萄糖耐受性改变。该药亦没有β受体阻滞剂的诱发心衰、哮喘等不良反应,一般不影响末梢血管张力。近年临床研究还发现,该类药物通过双层效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故倍受临床医生青睐,多用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但因有头痛、面红、踝部水肿、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临床研究发现,人体血压存在着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控制血压、保护终末器官必须将全天血压完整地控制在正常水平内。要求抗高血压药物具有24 h稳定而持久地降压能力。国际上公认的长效降压药物的谷峰比要求至少达到50%。谷峰比越接近100%,降压效果越平稳,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越少。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在高血压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降压药物疗效评估、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监测高血压患者的全天血压的动态变化比偶测血压更全面反映降压药物的疗效。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对血管平滑肌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控释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它通过零级释放方式以恒定的速度释放其活性成分硝苯地平,有效防止药物倾斜,保证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对恒定,从而实现平稳降压,且不影响血压的昼夜节律,是惟一对交感神经系统不产生影响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和耐受性。有研究提示,降压作用十分可靠且稳定,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有效降压作用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已经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IN-SIGHT试验)所证实。 总之,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辉.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旬刊,2010,1(11):57-58. [2]刘学鹏.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8期(18):18-19.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进展

硝苯地平临床应用进展 硝苯地平(Nifedipine)是一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入细胞,起到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进而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除了高血压、心绞痛外,更多的药理作用被科学家发现,大大增加了硝苯地平的临床应用,本文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2000年以后报道硝苯地平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检索和分析,对报道较多的非降血压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指导广大医生和患者更好的使用这个药物。 标签:硝苯地平;临床应用;高血压;钙离子通道 硝苯地平,也称硝苯吡啶,是一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内部血流量,从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在临床上通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1],随着临床应用不断增加,人们发现了硝苯地平除了降血压以外的临床作用,现综述如下。 1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有文献[2]报道了硝苯地平与谷维素联合应用,可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3次/d给药,20mg/次,连续治疗2w,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硝苯地平还可以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对照组为雷尼替丁,治疗组为甲硝唑加硝苯地平,3次/d,10mg/次,结果显示,治疗组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当,说明硝苯地平可以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另有文献[3]报道,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过程中,在常规药物使用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可以更快的消除黄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泌尿生殖系统中的应用 肾绞痛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肾结石或者输尿管结石造成的损伤,在肾绞痛发生的时候,控制症状及镇痛是首要任务,是其他治疗,比如药物溶石、超声碎石等的先决条件[4]。 硝苯地平可以用于缓解肾及输尿管绞痛[5],将硝苯地平与阿托品及阿托品联合杜冷丁进行比较,20mg硝苯地平片剂嚼碎舌下含服,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或者阿托品0.5mg加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结果显示,硝苯地平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阿托品加杜冷丁相当,明显好于单独使用阿托品,并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说明硝苯地平具有很好的解痉阵痛作用。另有文献[6]报道了硝苯地平可以用于治疗前列腺摘除手术后,因为膀胱不稳定导致的膀胱痉挛疼痛,与普鲁卡因相比,具有等同的效果。 3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通用名称】硝苯地平片[药典] 【英文名称】Nifedipine Tablets[药典] 【成份】主要成份相关链接:硝苯地平C《妊娠期用药分类注释》 【经乳汁分泌】Compatible [G3]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色。 【适应症】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绞痛。 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规格】(1)5mg (2)10mg 【用法用量】 1.硝苯地平的剂量应视患者的耐受性和对心绞痛的控制情况逐渐调整。过量服用硝苯地平可导致低血压。 2.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般起始剂量10mg/次,一日3次口服;常用的维持剂量为口服10~20mg/次,一日3次。部分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可用至20~30mg/次,一日3~4次。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20mg/日。如果病情紧急,可嚼碎服或舌下含服10mg/次,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决定再次给药。 3.通常调整剂量需7~14天。如果患者症状明显,病情紧急,剂量调整期可缩短。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发作的频率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剂量,可在3天内将硝苯地平的用量从10~20mg调至30mg/次,一日3次。 4.在严格监测下的住院患者,可根据心绞痛或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每隔4~6小时增加1次,每次10mg。 【不良反应】 1.常见服药后出现外周水肿(外周水肿与剂量相关,服用60mg/日时的发生率为4%,服用120mg/日则为12.5%);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和面部潮红(10%)。一过性低血压(5%),多不需要停药(一过性低血压与剂量相关,在剂量<60mg/日时的发生率为2%,而120mg/日的发生率为5%)。个别患者发生心绞痛,可能与低血压反应有关。还可见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腹胀;骨骼肌发炎;关节僵硬;肌肉痉挛;精神紧张;颤抖;神经过敏;睡眠紊乱;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2%)。晕厥(0.5%),减量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合用则不再发生。 2.少见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过敏性肝炎;齿龈增生;抑郁;偏执;血药浓度峰值时瞬间失明;红斑性肢痛;抗核抗体阳性关节炎等(<0.5%)。 3.可能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4%;肺水肿的发生率2%;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各小于0.5%。 4.本品过敏者可出现过敏性肝炎、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等。 【禁忌】对硝苯地平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低血压。绝大多数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仅有轻度低血压反应,个别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症状。这种反应常发生在剂量调整期或加量时,特别是合用β-受体阻滞剂时。在此期间需监测血压,尤其合用其他降压药时。 2.芬太尼麻醉接受冠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或者其他手术)的患者,单独服用硝苯地平或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如条件许可应至少停药36小时。 3.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极少数患者,特别是严重冠脉狭窄患者,单独服用硝苯地平或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如条件许可应至少停药36小时。 4.外周水肿。10%的患者发生轻中度外周水肿,与动脉扩张有关。水肿多初发于下肢末端,可用利尿剂治疗。对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分辩水肿是否由于左室功能进一步恶化所致。 5.β-受体阻滞剂"反跳"症状。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而启用硝苯地平,偶可加重心绞痛。须逐步递减前者用量。6.充血性心力衰竭。少数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开始服用硝苯地平后可发生心力衰竭,严重主动脉狭窄患者危险更大。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片治疗100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片治疗100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21T16:23:49.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易大利 [导读] 高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在多个年龄阶段,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易大利(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东津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1520) 【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更明显,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均取得理想的疗效,但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少。【关键词】高血压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 高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在多个年龄阶段,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硝苯地平缓释片及硝苯地平片均为高血压常用药物,两者在高血压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对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及硝苯地平片治疗,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收缩压不低于140mmHg,舒张压不低于90mmHg。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1-84岁,平均(61.43± 2.16)岁;疾病类型:Ⅰ级高血压17例,Ⅱ级高血压33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9-83岁,平均(59.61± 3.14)岁;疾病类型:Ⅰ级高血压18例,Ⅱ级高血压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治疗,即选择硝苯地平片10-20mg,口服,3次/d。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即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40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需持续治疗28d。 1.3疗效评定标准:依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高血压的相关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显效: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2)有效:血压有所下降,收缩压、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3)无效:血压未有变化,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下降趋势[1]。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 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均出现明显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P<0.01。 2.3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用药后12例出现心悸、头痛、恶心、脸色潮红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5例出现脸色潮红、视力模糊、心悸、头痛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所有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 3.讨论 钙拮抗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其可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可用于多种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如高血压伴肺心病治疗,高血压伴心绞痛治疗,高血压伴周围血管病治疗,老年高血压治疗等[2]。硝苯地平属于钙拮抗药,其可以利用阻滞特异性L型Ca2+通道进入患者的体内,对患者的平滑肌细胞及心肌均造成相应的影响,进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硝苯地平由于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临床研究显示,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较高。赵志丽等医学专家认为,硝苯地平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张小血管,因此容易降低患者机体内的血容量,出现反射性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患者极易出现心悸、心率过快、脸红、头晕等不良反应[3]。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一样,同为钙拮抗药,但其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降压作用更明显,副作用少,短时间内通常不出现心悸、心率过快、头晕、胸闷等多种不良反应[4]。王桂兰等医学专家在临床研究中,对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硝苯地平说明书

硝苯地平控释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硝苯地平控释片 商品名:拜新同 英文名:nifedipin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性状】本品为圆形双凸的坚硬玫瑰红色薄膜衣片。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硝苯地平是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能减少钙离子经过慢钙通道进 入细胞。硝苯地平特异性作用于心肌细胞,冠状动脉以及外周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 硝苯地平能扩张冠状动脉尤其是大血管甚至能扩张不完全阻塞区的健全血管。硝苯地平 还可降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张力,防止血管痉挛。最终增加狭窄血管的血流量,提高供氧量。 同时,硝苯地平由于降低了外周阻力(后负荷),而减少了氧需求。长期服用硝苯地平能防止 新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硝苯地平通过减少动脉平滑肌的张力而能降低已经增加了的外周阻力和血压。硝苯地平 治疗初期可能出现短时的反射性心率加快而导致心输出量增加。但呈这种增加不足以补偿血 管的扩张。此外短期或长期服用硝苯地平都能增加钠和水的排出。对于高血压患者,硝苯地 平的降压作用尤为显著。 一项追踪了3-4.8年、有6321例至少存在一个附加危险因子的高血压患者参加的多国、 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标准 的利尿剂联合用药作用相当。 毒性研究 遗传毒性 ames试验、微核和显性致死性试验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大鼠交配前给予硝苯地平在大约30倍于人体最大推荐剂量下可减弱生殖力。有文献报道 使用推荐剂量硝苯地平的不育男性的精子体外结合可孕卵子的能力可逆性减弱。在啮齿动物、 家兔和猴、硝苯地平均显示出多种胚胎毒性、胎盘毒性和胎仔毒性,包括胎儿生长缓慢(大 鼠、小鼠和家兔),足趾异常(大鼠和家免),肋骨畸形(小鼠),腭裂(小鼠),小胎盘和绒 毛膜发育不全(猴),胚胎和胎仔死亡(大鼠、小鼠和家兔),孕程延长(大鼠,其他种属未 评估)。与上述毒性有关的剂量均出现母体毒性并数倍于人体量大推荐剂量。 致癌作用 大鼠口服硝苯地平2年,未见致癌作用。 长期毒性 犬每日口服按体重一次100毫克/千克硝苯地平1年,未见毒性症状。在大鼠试验中,当 饲料中药物浓度超过100pppm(约5-7毫克/千克体重)时,动物出现了毒性反应。 【药代动力学】本品在24小时内近似恒速释放硝苯地平,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 使药物以 零级速率释放。它不受胃肠道蠕动和ph值的影响。服药后,药片中的非活性成份完整地 通过胃肠道,并以不溶的外壳随粪便排出。 吸收 硝苯地平口服给药后几乎完全吸收。由于首过效应,即释型硝苯地平胶囊口服给药后的 生物利用度为45-56%。稳态时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生物利用度相当于硝苯地平胶囊的68-86%。 进食时服药轻微影响药物的早期吸收率但不影响生物利用度的范围。 硝苯地平控释片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按控制速率升高,首次给药后6-12小时达到高值稳 定水平。多剂量给药后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得到维持,给药期间24小时内血药浓度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硝苯地平片(石药)治疗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硝苯地平片说明书,欢迎阅读。 硝苯地平片商品介绍 通用名:硝苯地平片 生产厂家: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315 药品规格:10mg*100片 药品价格:¥5.5元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硝苯地平片 【商品名称】硝苯地平片 【英文名称】NifedipineTablets 【拼音全码】XiaoBenDiPingPian 【主要成份】硝苯地平。 化学名: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 分子式:C17H18N2O6 分子量:346.34 【性状】硝苯地平片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规格型号】10mg*100s 【用法用量】1.硝苯地平的剂量应视患者的耐受性和对心绞痛的控制情况逐渐调整。过量服用硝苯地平可导致低血压。2.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般起始剂量10mg/次(一次1片),一日3次口服;常用的维持剂量为口服10-20mg/次(一次1-2片),一日3次。部分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可用至20-30mg/次(一次2-3片),一日3-4次。大剂量不宜超过120mg/日(每日12片)。如果病情紧急,可嚼碎服或舌下含服10mg/次(一次1片),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决定再次给药。3.通常调整剂量需7-14天。如果患者症状明显,病情紧急,剂量调整期可缩短。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发作的频率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剂量,可在3天内将硝苯地平的用量从10-20mg(1片-2片)调至30mg/次(一次3片),一日3次。4.在严格监测下的住院患者,可根据心绞痛或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每隔4-6小时增加1次,每次10mg(1片)。 【不良反应】1.常见服药后出现外周水肿(外周水肿与剂量相关,服用60mg/日时的发生率为4%,服用120mg/日则为12.5%);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和面部潮红(10%)。一过性低血压(5%),多不需要停药(一过性低血压与剂量相关,在剂量[60mg/日时的发生率为2%,而120mg/日的发生率为5%)。个别患者发生心绞痛,可能与低血压反应有关。还可见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腹胀;骨骼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2000年世界各国成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6.4%,到2025年将高达29.2%。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外周供血不足等。合理选用降压药,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减轻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或缓解左心室重塑、缓解动脉硬化的发展,保护肾功,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发生,从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一、血压水平的分类和治疗目标 1、分类 2、治疗目标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目标: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是用利尿剂、肾上腺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另外还有中枢性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但已较少单独应用,在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中仍经常使用。 1 利尿剂 各类利尿药单用即有降压作用,并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常用降压的利尿剂包括高效、中效、低效利尿剂,临床治疗高血压以噻嗪类利尿药为主,其中氢氯噻嗪最为常用。噻嗪类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安全、有限、低廉,可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高血压;单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肾单位减少,水钠容量增加,血浆申诉活性降低,这类药物更佳。长期大剂量噻嗪类利尿药应用常导致电解质、糖、脂质代谢改变,并可增高血浆肾素活性,患者适度限钠或与留钾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用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留钾利尿药作用温和,螺内酯适用于低血钾症、高尿血症的患者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氨苯蝶啶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可增强疗效,并可对抗这些利尿药排钾、排镁作用。肾功能不良或少尿者禁用留钾利尿药。高效利尿药不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的一线药,而用于高血压危象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因其增加肾血流量,并有较强的排钠利尿作用。吲达帕胺属非噻嗪类利尿药,具有轻度利尿和钙拮抗作用,降压作用温和,疗效确切,且有心脏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

硝苯地平缓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骨架片的研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e11081127.html, 硝苯地平缓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骨架片的研制 作者:章佳佳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开发一个符合要求的缓释硝苯地平骨架片配方。方法:采用湿法制粒、70mm单冲压片机压片制粒;使用溶出试验仪测定药品的体外释放度试验;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溶出度。结果:最优的缓释硝苯地平骨架片配方:硝苯地平10%,羟丙甲纤维素15%,乳糖48.5%,交联聚维酮25.5%,微粉硅胶0.5%和硬脂酸镁0.5%。结论:成功制备出 释放曲线符合要求的硝苯地平缓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骨架片。 【关键词】缓释;骨架片;溶出度;释放曲线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83-01 硝苯地平(Nifedipine NFP)是钙通道阻滞剂的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其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1],但由于其半衰期短(2~3 h),扩血管作用造成反射性兴奋交感,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要使硝苯地平达到长时间恒速释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2-3]。本文针对硝苯地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药物,先制备了硝苯地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溶解度[4],再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缓释片剂,使之既提高NFP的释放度,以达到缓释的目的。 1材料和试剂 使用的主要材料与试剂:硝苯地平(天津中安药业有限公司)、羟丙甲纤维素K4M(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微粉硅胶(德国WACKER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处方设计 各实验组按表1处方设计进行配制。 2.2 体外溶出度试验 体外溶出度试验,参照释放度试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D第一法)。 3 实验结果

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9-07-19T17:03:45.72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4月作者:张波 [导读]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这两种病相互影响,容易加重病情,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张波 【摘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这两种病相互影响,容易加重病情,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此病好发于老年人,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较大的变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应用于此病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YS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协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保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2.12±3.24)岁;体重41-75kg,平均体重(63.27±5.14)kg;病程:4-12年,平均病程(7.14±1.25)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3.15±2.46)岁;体重42-77kg,平均体重(64.71±4.28)kg;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38±2.26)年;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血液性疾病和其他原发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性治疗,包括降糖药进行治疗,同时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将患者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治疗前7d停止使用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2.2 针对性治疗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H20000622)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50mg/d。治疗4周后血压达到目标水晶,收缩压≤130mmHg,可以继续服用;血压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加用1粒,即100mg/d,治疗周期24周。给予观察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云南玉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53022058)进行治疗,2次/d,治疗周期为24周。 2.3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DBP<90mmHg,SBP<120mmHg;有效:治疗后患者DBP下降幅度小于10mmHg,SBP下降幅度大于30mmHg;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不明显。 另外,除了要观察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同时要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 在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采用SPSS.2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用“率”表示,用X2检验,如果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1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之间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之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4 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10年以25%的速度增长,而有20%的高血压患者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相关死亡率与血压有一定的关联性,血压每升高10mmHg,患者死亡率就会提升19%。所以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的升高对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与糖尿病属于同源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在病因和疾病影响方面存在共通性特点;而且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危险程度比单纯糖尿病或者单纯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比较容易发生小血管病变,从而对患者心、脑、肾等产生较大的损伤,导致脏器功能障碍。另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血压节律性絮乱和代谢絮乱等等,这种情况下患者对降压药物敏感性较底。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威胁。所以临床上必须要重视此病的治疗,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和其他脏器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诱发因素是糖代谢异常,通过胰岛素的释放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提高患者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强血管收缩力,促进患者血管舒张功能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下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能力,进而高血压持续进展,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下,会加重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疾病有较大的不良影响。针对以上分析,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治疗必须以合理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为主,同时要注意降压效果的提高,注意治疗药物对患者体内代谢稳定性的影响。降血压药物的应用应该能够降低患者血压,同时控制患者血糖。缬沙坦具有很好的降低血压的作用,这种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转换酶拮抗剂,同时能够很好的预防高血压引发的不良血管事件,使用安全性比较高,降压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此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降低收缩液幅度更为明显,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