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难经_论针刺补泻

_难经_论针刺补泻

_难经_论针刺补泻
_难经_论针刺补泻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术后第6天开始进半流饮食。

进食后第2天,反复出现呕吐,胃管引流量约1300ml 。消化道碘水造影示:胃腔扩大,壁稍坚硬,蠕动消失,2小时后复查造影剂未排入十二指肠。按胃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以温运为法,电针足三里、吴茱萸熨腹、大黄附子细辛汤灌肠,7月22日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因饮食失节,病情再度加重于7月25日再次出院。入院情况:表情淡漠,郁郁寡欢,脘腹胀满,频频唾涎,不能自止,口干尿黄,面色惨白,四肢疲软冰凉,舌淡胖滑,状若水浸,苔白,脉濡弱。仍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等支持疗法。中医病机分析:患者虽非胃肠手术,但因巨大囊肿占据全腹,肝脾下缘,下极充满盆腔,小肠、结肠向上外推移,与大网膜广泛粘连成团,小肠节段性扩张。余下情况,肠胃受囊肿压迫及手术分离创伤可知。胃失其正常通降功能,则食入则

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运化无权则积湿为涎。第一次治愈出院后旧患复发,加重患者焦虑,紧张情绪,肝气不舒,克伐脾土,加重脾虚,虚久及肾,出现脾肾阳虚、肝气郁结之症。治予温扶肾阳,健脾理气,疏肝解郁。药用四逆汤合四磨汤加减:熟附子15g ,干姜10g ,生姜10g ,党参10g ,乌药10g ,沉香5g ,槟榔15g ,法半夏10g ,益智仁20g ,补骨脂15g ,郁金10g ,甘草5g 。上方水煎,每天1剂,分4次温服,另用大黄30g ,熟附子30g ,炒莱菔子30g ,水煎成150ml ,低压保留灌肠,每天1次。腹部穴位用隔姜、隔蒜灸,每天各1次。与此同时,通过与患者谈心,树立此病定可治愈的信念,帮助解决部分经济负担,教会患者做八段锦等体育锻炼。治疗20余天,患者终于痊愈出院。

(收稿日期2012-09-10)

△通讯作者:龚东方,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乳腺及妇科疾病,E-

mail :dongfanggong@https://www.doczj.com/doc/fd2838408.html, ●医籍研读●

《难经》论针刺补泻

苏霞辉1,龚东方2,△

,李艳慧3

(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难经》的针刺补泻主要是通过母子补泻法、泻南补北法、刺井泻荥法等配穴法与迎随补泻法、营卫补泻法等刺法的不同组合来实现。在针刺补泻时须注意顺应四时、双手配合、侯气以及评价补泻效应等。

关键词:难经;针刺补泻;方法中图分类号:R 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13)01-0019-03

Discussing the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s in Acupuncture of Nan Jing /SU Xiahui 1,GONG Dongfang 2,LI Yanhui 3//1.Hospital Affiliated to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China );2.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China );3.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China )

Abstract :The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s of acupuncture in Nan Jing mainly have been fulfilled throug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points association ,such as mother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reducing south and reinforcing north method ,puncturing Jing and reducing Ying method etc.,and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such as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long against channel ,Ying and Wei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etc.The method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in acupuncture must be not-ed that conform to four seasons ,work in both hands ,Hou Qi and evaluation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etc.

Keywords :Nan Jing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of acupuncture ;Method

《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一部重要古

典医籍。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对针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难经》对针法的研究涉及针刺补泻的方方面面,主要是通过配穴法和刺法的不同组合而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笔者对《难经》中论述针刺补泻进行如下粗浅的论述,以期对针灸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

1强调针刺补泻的重要性

《难经·十二难》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

内……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指出治疗上发生“虚其所虚”、“实其所实”的原则性错误,强调临证一定要辨别虚实,再行补泻的重要性。

《难经·八十一难》亦提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其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补泻反则病益笃”的精神,以肝实肺虚、肝虚肺实之例,阐述了误用针刺补泻,反为针害的后果。第八十一难为全书的最后一章,在此专门论述补虚泻实,更突显其对针刺补泻重要性的重视。正如清

·

91·2013年第31卷第01期Vol.31,No.01,2013

四川中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叶霖《难经正义》所指出:“此章虽言针法之补泻,实为总结全篇纲领,盖医家于虚实之间,不容稍误,若或稍误,害如反掌,故越人不惮反复丁宁,谆谆垂戒也。”

2针刺补泻的方法

2.1配穴法《难经》配穴法中倡导母子补泻法,并以此为基础,经灵活变通后形成泻南补北法,以及刺井泻荥替代法。

2.1.1补母泻子法《灵枢·本输》中指出“阴井属木”、“阳井属金”,《难经·六十四难》对此进行了补充,以五输穴配属五行,“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每条经各有一个“母穴”和一个“子穴”。“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所以《难经·六十九难》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如肺属金,肺虚可补其母穴———输(土)穴太渊;肺实可泻其子穴———合(水)穴尺泽。还可根据十二经脉所属脏腑的五行关系进行补泻,虚则补母经的本穴,实则泻子经的本穴,如肺经(金)气虚,取足太阴脾经(土)的穴位;肺经气实,则取肾经(水)的穴位。这两种取穴补泻方法为针灸治疗单一脏腑经脉疾病时运用的常法。

2.1.2泻南补北法《难经·七十五难》提出“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是母子补泻的变法,在补母泻子法的基础上经灵活变通后,在针灸治疗两个或多个脏腑经脉疾病时运用,同时也扩大了母子补泻的主治范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指出对肝(木)实肺(金)虚之证,并没有用常法补母(脾土)泻子(心火)。而是用泻南(心火)补北(肾水)的变法治疗,其道理在于益水制火、补肾泻心。泻火能夺肝母实,又能减少其克肺金之力;益肾水以实肺金,水制火,心火衰则肝木实得虚。以此类推,金实火虚,可补土泻水;水实土虚,可补金泻木,火实水虚,可补木泻土;土实木虚,可补火泻金。

2.1.3刺井泻荥法《难经·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之,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由于井穴位于指端,肌肉浅薄,不便于补泻手法操作,故泻井穴时可以泻荥穴代替。这种刺井泻荥法是“泻子”理论的引申,也是泻井的一个变通之法,可谓是母子补泻的替代法。《难经》中未言及补井之法,后人滑伯仁从七十三难获启发,补充为“泻井须泻荥,补井当补合”,完善了井荥补泻法的内容。

2.2刺法

2.2.1迎随补泻法迎随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往者为逆,来者为顺”、“逆而夺之”、“追(随)而济之”等记载。《灵枢·小针解》解释道:“逆而夺之者,泻也,随而济之者,补也。”所谓迎,指进针方向与经气运行方向相逆,为泻法,可用于实证;所谓随,指进针方向与经气运行方向相一致、相顺,可用于虚证,以达补益正气。《难经·七十二难》进一步解释道:“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迎随补泻法是针刺补泻的重要方法。这是从营卫气血的运行和分布情况上分析迎随逆顺的意义。按照各经营卫气血的上下浅深部位、流注盛衰时间、经脉运行走向顺逆,采取不同的针刺补泻方法,都可称为迎随。说明迎随补泻的基础,在于十二经脉之气的行走方向。然《难经·七十九难》:“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说明迎随补泻并不是单纯的针刺方向的补泻,在取穴上亦可迎随补泻。以经脉之气对腧穴灌注先后为序,针脉气来处之穴为迎、为泻,针脉气去处之穴为随、为补。后世又发展为子母补泻法,汪机《针灸问对》则将其称为“子母迎随”。

2.2.2营卫补泻法重视营卫,强调审清营卫分布,是《难经》针刺补泻的特点之一。如《难经·七十一难》曰:“针阳者,卧针而剌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说明针刺治疗疾病时,进针的深浅度必须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难经·七十六难》云:“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营置气……营卫通行,此其要也。”《难经·七十八难》更指出:“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即指施行补泻手法时,在进针得气后,由浅向深插,从卫取气,引气入内,以扶正气,起到补益作用,为补法;由深向浅抽提,从营引气,借助营气,托邪外出,达到泻实目的,为泻法。此法亦称为浅深补泻法,补法要浅刺、取气;泻法要深刺、置气。这种针刺补泻法一直成为后世各种补泻手法的基本原则。

3针刺补泻的几个问题

3.1四时针法《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说明人体的阴阳之气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迁而变化,故在针刺治疗疾病时,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补泻针法。《难经·七十难》曰:“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又曰:“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提出了春夏刺浅,秋冬刺深的四时针法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提出的“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的针法。同时,《难经·七十四难》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将五输穴与四季时令相结合,提出了五脏应时而刺的原则,使四时针法更趋完善。

3.2强调针刺时双手配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较早提出针刺要双

·

02

·

四川中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年第31卷第01期

Vol.31,No.01,2013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手配合。《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了押手的

重要性,其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力,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经文中“信其左”即为善用左手之意。指出针刺时双手协同作用既有利于探明穴位、固定穴位以达进针准确,又能让患者在精神上有所准备。医者与患者达到气神合一,利于促进气血运行,更有益于行针得气、候气、催气以及针刺补泻等,从而获得最佳疗效。3.3强调侯气《难经·八十难》:“所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首创以侯气为主的进针、出针方法,指出针刺时把握进出针的时机,强调针刺时须重视经气的运行及针下感觉,此乃取效的关键。而《难经·七十八难》中:“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阐述施针不得气时用提插针刺手法以侯气,再次强调侯气的

重要性。

3.4补泻效应的评价对于如何判断会刺补泻效应,七十九难提出可从患者的感受和医者针下体验两方面来评判。《难经·七十九难》:“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所谓“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即虚证用补法,使患者感觉有所得,正气充实;实证用泻法则使患者感觉有所失,邪气衰减。所谓“实之与虚,若有若无”,指钍刺用补法时,有脉气充盛之感;用泻法时,有邪气虚衰之感。

综上所述,《难经》对针刺补泻的论述丰富而又具体,其所论及的各种针刺补泻方法,使得针刺补泻更具临床可操作性,为针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习《难经》的针刺补泻法及其思想,可有效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

(收稿日期2012-09-27)

△通讯作者:张智龙,atklmad@https://www.doczj.com/doc/fd2838408.html,

浅议《四圣心源》热证辨证思路

佟博然1,2,张智龙1,

(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清代御医黄元御,一生著作颇丰,详细论述了理、法、方、药各部内容。其理论观点独特,体系完整。因此,近年来黄元御学术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四圣心源》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书中以重阳、重中气思想为线索阐述了病机及治疗思路,在治疗热证方面亦有明显的温阳、调中色彩。其对热证病机认识可概括为“以阳气为本,中气为轴,区分上下,兼顾津液”。

关键词:黄元御;四圣心源;调中;重阳;清热;热证中图分类号:R 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13)01-0021-02

清代御医黄元御,一生著作颇丰,对《内经》、《难经》、《伤寒》皆著有专论,见解独到,成一家之言,《四圣心源》更是其一生学术思想的精华。本文简要整理黄师对于热证的辨证思路,以求管窥其调中、重阳的辨证特色。1

重视中气,言阳气不离升降

首先,黄师在对生理的认识上重视脏腑气机升

降。《素问·六微旨大论》[1]

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一段论述奠定了气机升降的重要地位,黄元御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将五行学说与气机升降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经典五行理论基础之上,黄师将机械的五行生克与《河图》、《洛书》象数理论、运气理论及五行在自然界中的朴素关系结合起来,使五行理论更加丰满,更有助于指导临证分析。其五行升降理论可概括为,

土为四维之中气,脾土左升宣肝木,升极化心火。胃土右降肃肺金,降极生肾水,相火随肺金降于肾水,即为蛰藏于肾水中的“真阳”。

其次,黄师在对病理的认识上注重阳气与气机升降的关系。中气健运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根本,中焦脾胃属六气中的“太阴湿土”,湿气偏见则中气运化滞塞。故黄元御提出“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

此。”[2]

由此可以得出,“治湿”是确保中气健运的

重要一步。继而,黄师提出:“中气在二土之交,土

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泄

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1]

明确了黄师治

疗内伤杂症“温燥水土”的基本原则。2

辩论热证,别虚实斡旋脾胃

黄元御认识热证病机首重虚实之分。在“虚实”的基础上又可分别梳理出“上下”和“燥湿”两条线索。黄元御认为临证中虚热证多于实热证,且虚

·

12·2013年第31卷第01期Vol.31,No.01,2013

四川中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灸法补泻之探讨

?特约专题? 本期 特约 专家 常小荣,女,生于1956年6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湖南 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经脉-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主任,湖南省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针灸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南省针灸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研究生针灸的科学基础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获得者,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脉-脏腑相关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以及“灸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主持和主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12项、厅局级研究课题24项。获部省级二等成果奖6项,三等成果奖8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等。近年来,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视听教材2部,副主编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先后出版《实用推拿保健按摩》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 I收录6篇) 。 常小荣 教授 灸法补泻之探讨3 常小荣,严 洁,易受乡,岳增辉,林亚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本文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方法、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初步探讨。其目的是通过对灸法补泻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灸法补泻的临床应用率。 关键词:灸法;补泻;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8X(2009)04-0003-03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枝奇葩,在古代、现代的临床治疗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许多医者认为灸法没有补泻之分,但灸法的补泻还是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于临床。现代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注重灸法的补泻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外感病、脏腑病的灸法;《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了内伤、寒热的灸法;《灵枢?痈疽》、《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了痈疽的灸法;《灵枢?背俞》还记载了灸法的补泻操作;后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治秘要》、《扁鹊新书》等书中对灸法也有较多记载。现就历代相关文献对灸法补泻的记载作一探讨。 1 灸法补泻的操作方法 《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使艾炷自然燃烧,慢慢自灭,为灸法补法;点燃艾炷后,快速吹艾火,使艾炷快燃,为灸法泻法。又如《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让其自燃自灭,灸后快速按压旋灸部位,为补法;将艾炷点燃后,使其快燃快灭,灸后不按压穴位,为泻法。再如《丹溪心法?拾遗杂论》按灸法深浅论补泻:“灸法有补泻火者,若补火,灸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其操作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项目编号:2009CB522904;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8A04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7JJ6050。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使艾火之力透达肌肉为补法;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燃过一半后即移去,另换艾炷,使艾火之力不至肌肉为泻法。还有《类经图翼》以灸法贴膏论补泻:“凡用火补者,勿吹其火,须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其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用火泻者,可吹其火,传其艾,易于迅速,待灸疮溃发,然复贴膏。此补泻之法也。”其操作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可灸多炷,灸毕后用膏药贴于施灸部位为补法;点燃艾炷后,使其快燃快灭,待灸疮发后即用药膏贴施灸部位为泻法。而现代医家在古代灸法补泻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功能,将艾条温和灸、温针灸、隔附子灸、丁香敷灸、五倍子敷灸、隔盐灸列为灸法之补法,把艾条雀啄灸、回旋灸、隔姜灸、白胡椒敷灸、灯芯草灸、线香灸、斑蝥敷灸、毛茛敷灸、威灵仙敷灸、板蓝根敷灸、甘遂敷灸、薄荷敷灸、天灸、黄蜡灸列为泻法。而隔姜灸、化脓灸既扶正气,又祛邪气,补泻功能均有。 2 灸法补泻的作用机理 灸法有温经疏风散寒之功效。《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指出寒邪阻滞经络所致之痛痹,可用温法,即用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指出风寒中脏腑可用具有温通散寒之功的灸法治之。《伤寒论》292条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 ? 3 ? 中医外治杂志 2009年8月第18卷第4期

《内经》论针刺补泻

《内经》论针刺补泻 一、补泻的原则 1、补法原则 2、泻法原则 3、平补平泻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虚实不明显取相关经穴平补平泻。 4、辨证补泻 “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5、刺法禁忌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由于阴精阳气、形体气血俱虚,体虚不胜针力,故不宜用针,宜调以甘药。 二、补泻的依据

1、辨别虚实 脉证虚实:全面诊察、四诊合参、辨明虚实,作为补泻的依据。 经络虚实:通过切循、按弹和针下感应,了解经络虚实。 2、审察形神 诊察患者体质、形态的强弱与神气的盛衰,作为补泻的依据。 3、明辨经络 熟悉经络理论,包括经脉、络脉、腧穴(如五输穴、下合穴等)。根据经络的盛衰、病变的深浅,确立相应的补泻方法。 三、补泻的方法 补法: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正气有所补益。 泻法:逆其气,或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有所散逸。 1、迎随法 迎即逆,为泻;随即顺,为补。迎随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迎随是各种补泻法的概称,为补泻法总则;狭义的迎随指某一种具体的迎随补泻方法。 狭义迎随补泻法

(1)子母迎随补泻法 (2)深浅迎随补泻法 (3)提插迎随补泻法

(4)呼吸迎随补泻法 (5)针向迎随补泻法 2、徐疾法 徐指慢,疾指快。徐疾法是一种通过用针的快慢速度实现补泻的方法。 《内经》有两种徐疾法,现分述如下。 (1)《灵枢》徐疾法 《灵枢·小针解》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本法在具体运用时必须与捻转、提插、开阖等手法结合。明代的复式手法烧山火、透

天凉,即为本法与提插等手法的结合。 (2)《素问》徐疾法 《素问·针解篇》:“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而虚者,疾出针而徐疾之。” 在以上两种徐疾法中,以《灵枢》徐疾法运用较多。 3、提插法 提和插,是基本的针刺操作手法和针刺补泻手法。《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提、插二字,但《内经》以及历代文献记载的以下称谓均为提和插。 插——推、内、按、进、入。 提——伸、出、引、退。 《难经·七十八难》说:“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意为得气后由浅部向深部推按插入为补法,由深出浅,摇动针身,引邪外出为泻法。李梃《医学入门》说:“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意为重提轻插为泻法,可使针下发凉;重插轻提为补法,可使针下发热。综合历代文献,把提插法整理如下。

针灸补泻手法

附表1-针灸补泻手法 附表2-艾灸使用 附 表 3-电 针仪使用 波形 机理 功用 类型 补泻名称 操作 提 插 补 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 捻 转 补 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平补 平泻 补泻 针下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 开阖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快速出针,迅速用棉球按压针孔,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缓慢出针,摇大针孔,为泻法 疾徐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快速出针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缓慢出针为泻法 迎随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迎着经脉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呼吸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患者吸气的时候进针,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患者呼气的时候出针,为泻法 分类 灸型 类型 功用 艾炷灸 直接灸 无瘢痕灸 虚寒性疾患 瘢痕灸 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间接灸 隔姜灸 因寒而致呕吐,腹痛,风寒鼻痛等 隔蒜灸 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瘰疬,肺痨及痈疡肿毒初期。 隔盐灸 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隔附子饼灸 命门火衰而至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敛。 艾条灸 悬起灸 温和灸 慢性病 雀啄灸 急性病 回旋灸 急性病 实按灸 太乙神针 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 雷火神针 温和灸 温灸器灸 灯火灸 适于各科病证治疗。 天灸 白芥子灸 痰饮咳喘,胸肋疼痛,反胃呕吐,中风失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损伤等 蒜泥灸 捣敷足心,治霍乱转筋、泄泻暴痢、鼻血不止;敷内关治疟。 斑蝥灸 银屑病、头痛、周围性面瘫、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小儿咳喘、痛经等疗效更务确切。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比如《针灸学》教材、《针灸大成》之类,还有《马丹阳天星12穴》、《玉龙赋》、《标优赋》等歌诀。学完这些你只能治好别人都能治好的病和书上描述过的病,要想兵来将挡,还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研究各种刺法和灸法的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我们本次主要讲的是针刺手法即针法。针法:又称刺法,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一、针刺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2)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

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二、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

浅谈灸法之补泻

【学术探讨】 浅谈灸法之补泻 张艳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 关键词:灸法Π补泻 方法 机制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现今所言针灸补泻,多指针法补泻,忽略了灸法,或认为灸法只补无泻,为提高灸法疗效和治疗范围,特对灸法补泻问题进行探讨。 1 灸法作用机理 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灸法的取材主要是艾叶。艾叶,《名医别录》云:“味苦,微温,无毒。”《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性苦辛,苦能泻下,辛可宣散,因此既具有泻下之功又有温补之力。所以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具有温补和泻实的双重调节作用。 艾叶性温,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感及艾叶药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施灸部位所产生的良性调整作用是艾灸具有温补作用的主要因素。 “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从而使气血流畅,经脉疏通。《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衰,若“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阳气来复,故曰“不死”,若脉不至,可用灸法以温通阳气,阳气通而脉自复。《理瀹骈文》记载用熏脐法治疗劳伤、失血,精神倦怠等,明?龚居中《红炉点雪》:“虚寒病得热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临床[5]常灸足三里、曲池治寒痹,灸中脘、足三里治胃寒痛。王焘《外台秘要》记载用“四花灸”即双膈俞、双胆俞以艾柱直接灸之,具有温经通络、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之功,对慢性虚劳性疾病有较好效果。 有报道[1]应用温盒灸治疗产后癃闭,方法:用12cm×12cm×12cm的温灸盒,置于中极穴上,取5cm 长的艾条,两头点燃,放入灸盒中,待火灭后再添一节, 灸30分钟左右,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因此,灸法可用于虚证、寒证,用缓和之温热,而奏温通经脉,补益正气之功。 灸法的泻实作用也与艾灸的温热刺激有关。艾灸的温热刺激可发散实邪和以热引热,此即温热泻实机理。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起到祛瘀散结,荡涤肠腑,拔毒祛腐的作用[2]。如《千金方》记载用灸法治疗热痢“灸小肠俞百壮”,热痢本为湿热郁蒸,搏结肠间,气血阻滞,化为脓血。灸性温热,火性畅达,气温则行,血温则散,气血宣行通畅,经脉调和,使滞者得行,结者得散。《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灸可宣通气血,防病治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临床用灸法治疗饮食停滞、水停气阻、瘀血证、肠腑燥结等实证、热证均可收效。 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证均由外感邪毒,内由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针灸资生经》“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未溃者,能拔引郁毒,行散滞气,使毒易泄;已溃者能补接阳气,祛散寒邪,使疮口愈合。临床常用直接灸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灸温和灸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3]。有报道[1]熨灸法治带状疱疹32例,治疗一般采用清泻邪毒、清泻肝胆湿热、清热解毒为主,用熨灸法,治疗效果颇佳。 2 影响灸法补泻的因素 211 腧穴特性: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相对特异性[4]。应用灸法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部分穴位适宜于补虚,如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 1 ? 光明中医2007年3月第22卷第3期 C J G MT C M March2007.V ol22.3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帝内经》对针刺补泻问题非常重视,并有较详尽的论述。本文就其基本内容归纳如下,以期对当今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1制定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日:“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 虚之。”又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曰:“盛 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者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虚 泻实是《黄帝内经》针灸治疗原则。虚实补泻要妙,以九针针具最为理想,补泻的功效取得,可以用针刺手法来解决。《黄帝内经》制定的针刺补泻原则,为后世针灸医学家 所竭力遵循。 2创立多种补泻手法 2. 1迎随补泻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指出迎着经气循 行的方向而针刺,是泻法,顺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是补法。 2. 2徐疾补泻 《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解释说:“虚 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这是以进针、出针 过程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慢进针而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为泻法。 2. 3呼吸补泻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怜;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 针一,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名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呼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 命曰补。”这是在进针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来区分补泻。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为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2. 4提插补泻 《灵枢·官能》曰:“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 而迎之……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灵枢》中没有出现“提插”二字,但上文中所说“伸”即提之意,“推”乃插之意, 这就是说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补法以向内按纳为主。 2. 5捻转补泻 《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 这是以针的捻转方法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泻法用力较重,捻转幅度大,频率快,补法用力较轻,捻转幅度小,频率慢。 2. 6开阖补泻 《灵枢·官能》云:“泻必……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 其皮,盖其补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又曰:“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清,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清,无使邪气得入。”是说出针后 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后摇大针孔或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2. 7导气补泻 《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导气补泻又称导气法,是慢进针,慢出针,以导引逆乱的经气,使其 恢复正常。这种补和泻,手法轻巧无形,其月的在于调和精气。因为这类病证,并不属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 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 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一、毫针刺法 1、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

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3、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提插补泻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下插用力为主)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上提用力为主) (2)捻转补泻法: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 捻转时补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捻转时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3)迎随补泻法: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4)疾徐补泻法: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快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5)开阖补泻法: 出针时迅速按拙揉针孔为补法;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法。 二、灸法操作 1、灸法总论: 灸法的内容看起来虽然比较多,但在实践技能第二站的考试中,考点主要集中在艾柱灸的间接灸和艾条灸的悬起灸。这是复习的重点。在灸法内容的复习中,首先要分清每个灸法的大概类别和内容,这样就容易多了。 艾灸主要分两大类:艾柱灸和艾条灸。这两类的划分,是用于灸法的材料的不同。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的临床应用 一.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阳虚尤为适宜,某些热证、实证也可酌情施灸。下面将灸法的治疗作用与适应范围归纳如下。 1.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唐代医家王焘说:“御风邪……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灸法有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表证、寒性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证。 如寒性胃痛、呕吐,隔姜灸中脘、梁门、内关、足三里。 2.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灵枢·禁服》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由于寒邪或外伤、劳损使经络气血凝滞、痹阻不通所造的风寒湿痹、痛经、寒疝、经闭、肩凝、肘劳、腰痛等病证,可用灸法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如膝关节痹痛,可在犊鼻、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温针灸;肩凝可在肩髃、肩髎、臂臑温针灸;腰痛可在肾俞、大肠俞、委中温针灸。 3.壮阳益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病》说:“陷下则灸之。” 灸法能温补阳气,用于脾肾阳虚之阳痿、早泄、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病证。如阳痿、灸关元、肾俞、命门。 灸法能回阳固脱,用于亡阳虚脱证,可在神阙或关元灸几十壮、甚至几百壮。 灸法能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久泻、久痢、久咳等证。如脱肛,可灸长强、神阙、百会。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灵枢·官能篇》:“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于毒邪造成经络阻滞,气滞血瘀形成的外科疮疡肿结,可用灸火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如疮疡、痈疽、疖肿初起未化脓者,局部隔蒜灸;疮疡溃破后久不愈合,局部桑枝灸;痄腮,灯火灸角孙、耳尖。 5.防病保健益气延寿 《千金方》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

灸法补泻探讨

胀满者加煨诃子、肉豆蔻、炮姜;便秘难下,腹满痛者加槟榔、大黄、全瓜蒌;便下夹有黏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舌苔黄腻者加黄连、藿香、佩兰、砂仁、薏苡仁等;若腹痛日久,部位固定,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者当考虑气病及血,久痛入络,可酌加丹参、失笑散、桃仁、片姜黄、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瘀血较重且夹积滞甚者可用三棱、莪术等行气、破血、消积之品;肝郁失疏,中焦壅滞,脾运失健者,多有湿滞内阻,治疗应兼燥脾湿,常加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等;若脾虚日久殃及肾脏,损及肾阳,治疗必须健脾与疏肝温肾并顾,可选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加减;若出现泄泻伴腹中不舒,口干欲饮,食少纳呆,心烦神倦,唇红干裂,肌肤干燥,舌红少苔,甚则红绛光剥,脉细数等脾阴虚的症状,则可选加怀山药、太子参、扁豆、莲子等以滋补脾阴,若脾胃之阴俱虚者可酌加沙参、麦门冬、石斛、乌梅等甘凉柔润之品;若阴虚有郁热者,酌配蒲公英、石见穿等清泻郁热而又不致过于苦寒伤脾败胃之品。 4 辅以心身疏导治疗 IBS 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心 理压力、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极易使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应激能力低下,而表现具有精神因素的IBS 躯体症状,故治疗IBS 时,应辅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和运动锻炼。临诊时向患者耐心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预后,说明本病属良性疾病,同时充分以X 线钡灌肠、内窥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及大便多次培养阴性、潜血检查阴性等辅助检查结果作依据,为患者解释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使患者解除多虑多疑的心理障碍,在服药时亦可作适当的药后某些症状缓解暗示,使患者建立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正确面对自身心理矛盾和情绪紊乱,此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对于有可能引起症状的过敏食物,如海鲜及产气食品、高脂肪食品等嘱患者尽量避免,以减少病情复发。有条件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及良好的心境,增强体质,整体调理以利于疾病痊愈。◆ 收稿日期:2005-03-16 作者简介:张永臣(1968-),男,江苏丰县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工作。 灸法补泻探讨 张永臣1,张晓立2,指导:吴富东1 (1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1枣庄市中心血站,山东枣庄277101) 摘 要:根据有关文献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机理、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结论: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应用灵活掌指。 关键词:灸法;补泻 中图分类号:R2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31(2005)05-0445-02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据此说明灸法可能起源于北方寒冷地带,以后向其他地方传播。《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外感病、脏病灸法,《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了内伤、寒热的灸法,《灵枢?痈疽》、《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了痈疽的灸法,后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治秘要》、《扁鹊新书》等书中对灸法也有较多记载,《灵枢?背俞》还记载了灸法的补泻操作。现就历代有关文献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 1 灸法补泻的操作 111 灸法徐疾补泻 《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 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操作为:将 艾炷点燃后,使艾炷自燃燃烧,慢慢自灭,为灸法补法;点燃艾炷后,快速吹艾火,使艾炷快燃,为灸法泻法。 112 灸法深浅补泻 《丹溪心法?拾遗杂论》:“灸法 有补泻火者,若补火,火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 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其操作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使艾火之力透达肌肉为补法;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燃过一半后即移去,另换艾炷,使艾火之力不至肌肉为泻法。 113 灸法开合补泻 《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 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让其自燃自灭,灸后快速按压旋灸部位,为补法;将艾炷点燃后,使其快燃快灭,灸后不按压穴位,为泻法。 114 灸法呼吸补泻 邵良谱[1]认为,以物垫灸,如 有3壮之后,病人必须气热,然觉之时,艾炷已经燃 尽,正可施补泻手法,即以大拇指用薄纸包齐,紧按垫灸物上,行补法,令病人鼻吸进气;行泻法,令病人口呼出气。115 灸法奇偶补泻 以《周易》书中所提到的以奇数1,3,5,7……等属阳数,定作艾灸的壮数为补法; 第7卷 第5期 2005年9月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L IAONING COLLEGE OF TCM V ol.7 N o.5 Sep.,2005 445

常用针刺补泻法

常用针刺补泻法 一、概述 《内经》说:"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可见,针刺补泻法,是产生补泻作用,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也是针刺治病的关键。 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徐疾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和热补凉泻法等八种,它们由针刺的基本手法结合其他方法组合而成。根据其手法简繁不同的特点,可将针刺补泻手法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基本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综合补泻手法)两类。 下面重点讲授常用针刺补泻法的操作步骤及要点。 二、单式补泻手法 名称概念操作要点 徐疾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进针、出 针的快慢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 法。 补法--徐徐进针,插针;疾速退针,出针(或结合少捻 转)。 泻法--疾速进针,插针;徐徐退针,出针(或结合多捻 转)。 提插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上提、下 插着重点不同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 刺手法。 补法--紧按(重插)轻提(结合先浅后深)。 泻法--紧提(重提)轻插(结合先深后浅)。 捻转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大指和食指末节的 指腹部来回转针,从掌握毫针左转(拇 指向前捻针)或右转(拇指向后捻针)、 角度大小、用力轻重、速度快慢的着重 点不同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左转为主,捻转角度小, 用力较轻,频率慢。 泻法--右转为主,捻转角度大, 用力较重,频率快。 迎随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的针尖方 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来区分补 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针尖顺经脉循行方向而刺。 泻法--针尖逆经脉循行方向而刺。 呼吸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配合患者的呼吸来 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补法:针的进出与气的出入正好相反;泻法:针的进 出与气的出入完全一致。) 开阖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出针当时按不按针 孔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出针后按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血)。 平补平泻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转既可出针。 三、复式补泻手法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操作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 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 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一、毫针刺法 1、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3、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提插补泻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下插用力为主)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上提用力为主) (2)捻转补泻法: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 捻转时补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捻转时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3)迎随补泻法: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4)疾徐补泻法: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快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5)开阖补泻法: 出针时迅速按拙揉针孔为补法;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法。 二、灸法操作

灸法补泻法

灸法补泻法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 目录 1简介 2历史渊源 3现代研究 4作用 5方法 辨证施治 灸法补泻 1简介 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2历史渊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

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3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 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1 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 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

古法针灸行针补泄运气行气手法

古法针灸行针补泄运气行气手法 复式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图) 1:白虎摇头 2:苍龟探穴 3:赤凤迎源 4:留气法 5:龙虎交战 6:龙虎升降 7:纳气法 8:青龙摆尾 9:烧山火 10:提气法 11:透天凉 12:阳中隐阴 13:阴中隐阳 14:运气法 15:子午捣臼1:白虎摇头[概述]白虎摇头法是由提插、捻转结合直立针身而摇的手法。在《金针赋》中列为“飞经走气”第二法,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称为“赤凤摇头”。本法是根据操作时提插、捻转、摇针,犹似老虎(赤凤)摇头之状而命名。《金针赋》中所论“退方进

园”,明·汪机认为是左右捻转,“提针而运之”的意思。《医学入门》提出“龙为气,虎为血”,认为青龙摆尾可行气,白虎摇头可行血;《针灸大成》明确指出“青龙摆尾手法,补;赤凤摇头手法,泻”。说明两者虽属“飞经走气”范畴,但有行气、行血补泻之不同作用。[操作方法]将针捻入,并用中指拨动针体使针左右摇头,再予上提,同时进行摇振,有如用手摇铃一般。[临床应用]本法有清热泻火、祛风化痰等作用。临床应用于高热烦躁、神昏癫狂、痉挛项强等实证热证。[注意事项]本法多在穴位深层操作,针体宜保持直立,动作宜均匀自然、左右对称。2:苍龟探穴[概述]苍龟探穴法是以徐疾补法与针向行气法组成的手法。始见于《金针赋》,亦为“飞经走气”法之一,以后《针灸问对》、《医学入门》有所发展。所谓“苍龟探穴”,是以本法操作犹如乌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而命名。[操作方法]直刺进针,得气后,自穴位深层(地部)一次退至穴位浅层(天部),以手指板倒针身,依先上后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进针,更换针尖方向,向每一方针刺,均由浅入深,分三部徐徐而进,待针刺得到新的感应,则一次退至浅层,然后改换方向,依上法再刺。[临床应用]本法有疏通经络、推行经气的作用。结合“三进一退”的徐疾补法,兼有补虚作用,临床多用于各种疼痛病证。[注意事项]本法可用于未出现针感之时,亦可用于得气以

针灸手法操作

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一、毫针刺法 1、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