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肥胖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9.45 KB
- 文档页数:1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疲劳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饮食结构不均衡、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等。
在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因为肥胖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困难,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如何有效地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成为了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达格列净和二甲双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达格列净是一种新型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延缓胰岛素素的降解,降低血糖水平。
而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作用是减少肝葡萄糖生成,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副作用及安全性以及长期治疗效果观察,我们希望可以为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肥胖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挑战性,达格列净和二甲双胍作为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评估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和减重效果,探讨其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希望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达格列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长胰岛素释放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GIP)在肠道内的降解,进而增加GLP-1和GIP在体内的浓度,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阻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大剂量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患者的疗效研究黄志宏 高燕燕 姜冬青 赵家军 【摘要】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患者体成分、代谢综合征(M S )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54例肥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 组行饮食控制兼有氧运动,B 组在上述基础上联用二甲双胍0185g ,每日2次。
分别于0、4、8、12周测量全身脂肪重量(Fat m ass )、脂肪百分数(Fat %)、基础代谢率、去脂体重(FFM )、血压(BP )、腰围(W C );0、12周测血清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2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 2C )、甘油三酯(T G )、空腹血糖(FPG )及空腹胰岛素(FLN S )。
结果 54例中46例完成研究。
B 组体重下降815%(P <01001)、Fat m ass 减轻1118%(P <01001)、FFM 下降415%(P <0101),体重指数(BM I )下降711%(P <0101),收缩压(SBP )下降813%(P <0101)、舒张压(DBP )下降1012%(P <0101)、W C 缩小415%(P <0101)、T G 下降3011%(P <0101)、FLN S水平下降5113%(P <0101)。
B 组第4周时体重下降幅度最大,12周结束时稍增加(P =01649)。
两组比较BW 、BM I 、FFM 、腰围下降均有差异(P <0105);两组TC 降低及HDL 2C 升高也有差异(P <0105)。
结论 ①大剂量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能更好地减轻体重;②两组在第4周时体重均明显下降,12周后B 组比A 组疗效好,提示两种疗法开始均有效,但B 组长期疗效更好;③二甲双胍可改善肥胖患者的代谢指标,其效果与其他公认的减肥药效果相当,大剂量二甲双胍可治疗肥胖尤其儿童肥胖。
四、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优劣势分析1、作为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具有以下优势:①是不增加体重,甚至减轻体重,即减少总体脂肪,腹部(尤其是内脏)和大腿部筋膜下脂肪;②可降低血脂而减少微/大血管病变;③显示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预防代谢综合征和心脑血管并发症;④是抗高血糖药,不是降糖药,故不诱发低血糖;⑤长期服用体内无蓄积作用,不损伤肝、肾功能;⑥无论轻、中、重度高血糖患者皆可应用;⑦毒副作用小,可足量、全程使用;⑧可作为基础药物而方便与其他降糖药并用发挥协同作用;⑨具有良好的药物经济学等。
2、三种剂型之间的优劣势比较:产品优势劣势盐酸二甲双胍片①降糖效果明显,尤其是餐后高血糖。
②价格低廉,长期服用无负担①服用频繁;②存在用药后峰高峰谷现象;③禁忌症较多。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对胃肠道刺激小,胃部不适的副作用不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①口服后小肠崩解,由小肠吸收。
②血药浓度上升缓慢,应在餐前服用。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①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②提高病人的依从性;③可以防止药物的峰高锋谷现象;④对治疗糖尿病更有帮助。
②对胃部有刺激;②作用平缓,对餐后引起的血糖升高的降糖效果不明显。
3、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比较:降糖产品优势劣势胰岛素①为中长效制剂,降糖效果好②改善自身机体胰岛素分泌①需要皮下注射,使用不方便;②药量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低血糖、脂肪萎缩③容易产生胰岛素耐受④药物价值较高磺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①口服易于吸收②生物利用度高③毒副作用较小①半衰期短,降糖作用时间有限②药量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低血糖;③对严重糖尿病患者无效果④老年人慎用双胍类被广泛认可的降糖药价格便宜体质消瘦者不能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代表拜唐苹)抑制小肠葡萄糖苷酶,延缓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副作用小。
通常不作为降糖首选药,一般应用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疗效不佳者胰岛素增敏剂靶器官作用的一类新的抗糖尿病药物;对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也有防治左右明显的肝脏毒性副作用明显价格高五、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价格名称厂家规格华源销售价格(元/盒)瑞久江苏东瑞制药0.5g*10片*2板 4.5亿恒南京忆华药业0.5g*6片*4板 4.8-4.95亿恒南京忆华药业0.5g*6片*2板 2.88亿恒南京忆华药业0.5g*6片*5板 5.1-5.3悦达宁悦康药业0.5g*30片 3.8弘飞康南昌飞弘药业0.5g*20片 5.1德艾欣重庆科瑞南海0.5g*20片 5.2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浙江万马药业0.5g*30片 3.8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祥瑞药业0.5g*20片 3.4六、总评:(一)从国内糖尿病患者用药方面来说,盐酸二甲双胍的用量还是很大的,即使有新药不断的冲击,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长期迁延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那么物美价廉是首选,服用方便是趋势,如此看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控制餐后血糖升高是其短板。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功能的影响
赵素平(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1例),予以对照组常规胰岛
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脂肪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糖脂代谢水平及胰岛素功能以及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瘦素、抵抗素、TG、FINS、HOMAGIR、PBG水平均降低,且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低,治疗后试验组血清LDLG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SHGPX、SOD水平均升高,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高,血清ROS以及MDA水平则降低,且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低;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4%)高于
对照组(86.27%);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均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IN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
疗可降低患者体内的脂肪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调节糖脂代谢,提升胰岛素功能,对患者机体内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且疗效显著.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糖脂代谢;胰岛素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22)02-0173-03
根据发病机制的差异,糖尿病可分为1型与2型糖尿病,其中因胰岛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的糖尿病称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如不及时加以治疗,将导致严重并发症[1].2型糖尿病通常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虽可有效降低血糖,但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无法保持稳定状态.作为一个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初始用药,二甲双胍还可贯穿用于整个疗程,且其在无法应用饮食与运动治疗疾病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于肥胖型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控制[2].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2例糖尿病患者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划分为对照组(51例)与试验组(51例),其中对照组病程1~15年,平均(8.13±3.21)年;年龄35~71岁,平均(53.23±10.16)岁;男26例,女25例;试验组病程1~15年,平均(8.14±3.12)年;年龄35~70岁,平均(53.21±10.22)岁;男27例,女24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
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1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以收治入院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9.09%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X2=12.2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指数(29.3±1.9) kg/m2、腰臀比(0.86±0.05)显著低于对照组BMI(32.1±2.2 ) kg/m2、腰臀比(0.96±0.07)(t=7.14,8.62,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
结论: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能有效缓解糖尿病临床症状,降低BMI指数和腰臀比,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有氧运动;二甲双胍;肥胖2型糖尿病[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obesity.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y were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55) and the study group (n=55). On basis of i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tformin.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89.0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6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X2=12.26,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aist-to-hip ratio (WHR) after 6 months were (32.1±2.2 ) kg/m2\(0.96±0.0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14, 8.62, P<0.05).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83, P<0.05). Conclusion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es and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BMI and WHR. It can improve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at the same time.[Key words] Aerobic exercise;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前言伴随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1]。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1. 引言1.1 背景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除了胰岛素抵抗外,还常伴有明显的肥胖症状。
二甲双胍是目前一线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单药治疗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加用其他药物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是两种新型的口服药物,能够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生成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将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抵抗,并有助于体重的减轻。
本研究旨在比较加用西格列汀与加用吡格列酮两种治疗方案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药物选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势,寻找出对于这类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随着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减轻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决策依据,推动疾病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预计能够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因为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难度较大。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有一部分患者对其单药治疗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提高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12-26T09:17:32.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薛秀娟[导读] 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抵消胰岛素带来的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薛秀娟(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内科辽宁沈阳 110015)【中图分类号】R6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022-01【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日二次口服,同时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对照组30例,给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及体重指数﹙BMI﹚。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TG、LDL-C和BMI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抵消胰岛素带来的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肥胖 2型糖尿病血脂体重指数二甲双胍是经过长期临床和试验验证可以兼顾降糖和减重获益的口服降糖药,同时具有改善脂代谢的作用。
本文具体观察了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血脂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50±5.0岁。
入选时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HbA1C≥9.0%;②BMI>28kg/m2,TC﹤4.14mmol/l, LDL-C﹤2.59 mmol/l;③无糖尿病严重合并症;④能配合治疗,定期随诊。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1. 引言1.1 背景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二甲双胍是首选的口服药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药物,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对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考虑加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是两种主要的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控制水平。
目前关于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比较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在于探讨这两种药物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选择,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还将评估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对比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符合以下条件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超过半年,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且在二甲双胍治疗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仍高于7%。
这些患者应该没有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肺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且未接受任何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