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和高血糖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关系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状况,它与肥胖问题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并从生理、遗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这种联系。
一、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生理基础1. 胰岛素及其功能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维持血糖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我们摄入食物时,血糖水平会升高,此时胰腺释放出胰岛素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以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在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于胰岛素的反应受损,导致血糖无法有效被细胞吸收利用。
2. 胰岛素抵抗与脂肪代谢正常情况下,葡萄糖被细胞吸收后可以用于能量产生或储存为脂肪。
然而,胰岛素抵抗时,细胞无法有效吸收葡萄糖,导致血糖浓度上升。
这种高血糖状态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同时,胰岛素还促进了脂肪合成,并抑制了脂肪分解和氧化代谢。
二、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遗传因素1. 基因驱动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一些基因变异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例如,在儿茶酚氧化酶3基因(MAO3)中发现的多态性与体重增加以及脂肪沉积有关。
此外,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中的突变也会引起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2. 遗传易感性影响遗传易感性也对个体发展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影响。
某些人群较容易从摄入较少能量就发生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这表明,遗传变异可能影响了能量代谢的调控以及脂肪分解与合成等关键过程。
三、外部环境因素对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影响1. 高能量摄入与胰岛素抵抗高能量食物的摄入是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之一。
过多的卡路里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 缺乏运动与胰岛素敏感性现代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也是诱发胰岛素抵抗和肥胖问题的重要因素。
适度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能量消耗,并改善糖代谢功能。
结论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许多人都喜欢吃糖,其实人类爱吃糖和进化有关,因为在远古时代能量匮乏,糖代表着能量,代表着能够生存。
但是在今天,不少研究指出,高糖饮食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增加患癌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高糖饮食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比例发生紊乱,具体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以及菌群结构的改变,从而诱导胃癌的发生发展。
高糖增加癌症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糖的终末产物会引起人体慢性炎症反应,细胞受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受到损害后产生新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就容易增加癌症的风险。
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长期食用高糖食物可引起糖代谢紊乱,使血糖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其中长期高糖高热量饮食和不运动是其主要外部致病因素。
容易导致肥胖高糖饮食容易导致体内的营养过剩,剩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
肥胖最主要的危害在于会引起人体代谢异常,增加心、肝等脏器的负担,增加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骨关节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造成骨质疏松高糖饮食不仅可使血糖升高,还可促使骨质疏松发生发展。
其原因有三:第一,高血糖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加快骨质流失速度;第二,高血糖患者出现或轻或重的血管问题,骨代谢发生异常,无法为骨骼提供足够营养,从而出现骨质疏松;第三,高血糖可影响胰岛素分泌,间接扰乱骨骼代谢。
引发龋齿龋齿主要是指附着在口腔内的细菌和残留在口腔内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发酵反应,尤其是高糖食物含有的游离糖较多,而游离糖正是致龋菌代谢的重要能源。
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溶解牙齿的硬组织,进而导致牙齿出现破损,最终导致龋齿的形成。
增加皱纹,加速衰老摄入大量的糖分后,可能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加速人体细胞的老化。
同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身体内的血糖水平会升高,糖分子与蛋白质(包括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永久结合,发生糖化反应,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从内部损害皮肤,加速皮肤衰老,使皮肤过早老化、没有弹性、产生皱纹,同时导致脸色发黄。
高血糖有哪些症状表现血糖,作为我们身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指标,当其水平过高时,会给我们的身体发出一系列的“信号”。
那么,高血糖到底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经常感到口渴是高血糖常见的症状之一。
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排尿来排出多余的糖分,这就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增加,从而使人感到口干舌燥,总想喝水。
其次,频繁排尿也是高血糖的一个明显特征。
由于血糖水平过高,肾脏需要努力过滤和排出多余的糖分,这就使得尿液生成增多,排尿次数也随之增加。
容易感到饥饿也是高血糖可能带来的表现。
尽管吃了不少东西,但身体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和利用血糖,导致细胞仍然处于“饥饿”状态,向大脑发送需要进食的信号。
此外,体重减轻也可能是高血糖的一个警示。
在高血糖状态下,身体无法正常利用糖分获取能量,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视力模糊也是高血糖可能引发的问题。
高血糖会影响眼睛晶状体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形状改变,进而影响视力,使人看东西变得模糊不清。
还有皮肤问题,比如皮肤瘙痒、干燥,甚至出现反复的感染,这都可能与高血糖有关。
高血糖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出现异常。
另外,疲劳乏力也是高血糖患者常见的感受。
因为身体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所以会感到疲倦、无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手脚麻木或刺痛也是高血糖可能导致的症状。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手脚等部位的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
伤口愈合缓慢也是高血糖的一个表现。
高血糖会影响血液的循环和免疫系统,使得身体的修复能力下降,伤口难以快速愈合。
有些高血糖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问题,比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这是因为高血糖影响了胃肠道的神经和肌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高血糖所特有,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类似的表现。
但如果您发现自己同时出现了多个上述症状,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年龄较大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高血糖或糖尿病。
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王克宇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1(028)005
【摘要】[目的]分析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本单位健康体检中不同体重指数的人群进行分组,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间脂肪
肝检出率、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超重组及肥胖组血脂异常发生率、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率均比正常对照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血糖、血脂水平除HDL-C降低外其他均有明显升高.[结论]体重超重及肥胖者血脂异常、高血糖、脂肪肝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超重和肥胖者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率
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脂肪肝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总页数】2页(P968-969)
【作者】王克宇
【作者单位】北京市广外医院,北京,1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飞行人员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行为与其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J], 聂欣;常雁;李博
2.北京地区成年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J], 康维明;张杰石;王
珉珊;于健春
3.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糖、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 [J], 吴永梅;张红梅;刘肖峰
4.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J], 于雅杰;高丽敏;范波;王一书
5.成年人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J], 陆永梅;柳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糖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高血糖症(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状态,可导致人各种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50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是高血糖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营养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糖症,特别是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糖症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2023-2030年)》相关要求,针对成人高血糖症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营养指导原则(一)健康膳食。
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
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
可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帮助搭配不同种类食物。
图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二)控制能量摄入。
通过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每日膳食总能量以达到或保持健康体重为宜,注意肌肉量的维持,超重和肥胖人群应控制能量摄入,可根据减重目标,在现有能量摄入基础上每天减少 500kcal 左右的能量摄入。
(三)主食粗细搭配,限制高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
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占总能量45%~60%,同时注意主食粗细搭配。
多选择较低GI的食物,提高主食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量以占主食的一半为好;限制高 GI食物摄入,并注意控制膳食升糖负荷(GL)。
(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每日25g~30g为宜,多吃粗杂粮和豆类。
(五)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每日新鲜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g;两餐之间的加餐可选择吃水果,以低含糖量及低GI的水果为宜,并注意计入总能量。
(六)限制精制糖摄入。
不喝含糖饮料(包括果汁饮料),少喝代糖饮料,尽量选择白水和淡茶等饮品。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糖,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糖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健康教育建议。
一、高血糖的定义和症状1. 高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过高的状态,一般指空腹血糖水平大于7mmol/L。
2. 高血糖的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等。
二、高血糖的危害1.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障碍、眼部疾病等。
2. 对妊娠妇女来说,高血糖还会增加胎儿发育畸形的风险。
三、高血糖的预防和控制1. 饮食控制是预防和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方式,合理控制膳食糖分的摄入量,多选择粗粮、蔬菜和水果,限制高糖食品的摄入。
2. 合理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3. 控制体重也是关键,过重或肥胖的人群更容易罹患高血糖,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血糖的控制有负面影响,戒烟限酒能够减少患高血糖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和药物治疗是高血糖患者必不可少的措施,建议定期检查血糖、胰岛素和肾功能等指标,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四、高血糖的健康教育建议1. 提高公众对高血糖的认知,加强高血糖防控宣传。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加公众对高血糖的了解。
2. 建立健康饮食指导制度,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
有关部门可以制定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案,向公众提供健康饮食指导。
3. 加强学校的保健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学校可以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增加高血糖知识的普及。
4. 建立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高血糖的管理。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健康教育机构的监督。
5. 组织体检和筛查活动,及早发现高血糖患者。
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免费的体检和血糖筛查活动,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如何调节血脂和血糖血脂和血糖是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高血脂和高血糖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活质量。
因此,合理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调节血脂和血糖。
一、科学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调节血脂和血糖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安排三餐,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早餐应以高纤维类食物为主,如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的升高。
午餐和晚餐应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肉类等,注意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其次,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过多的糖类和脂肪会导致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
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如低糖水果、低脂肪乳制品等。
此外,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花菜、燕麦、红薯等,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指标。
二、适当运动运动是调节血脂和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运动,人体能够促进脂肪的燃烧,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运动还有助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很重要,可以增加肌肉量,有助于提高代谢水平。
三、保持正常体重肥胖是高血脂和高血糖的重要诱因之一。
保持正常体重对于调节血脂和血糖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脂肪的堆积,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的水平。
四、合理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调节血脂和血糖也有很大的帮助。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的代谢和调节。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血糖和血脂的稳定。
此外,戒烟限酒也是必要的。
烟草和酒精会增加血脂和血糖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减少烟酒的摄入,有助于调节血脂和血糖的平衡。
五、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果经过生活调节仍无法有效控制血脂和血糖,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和降糖药物,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的水平。
高血糖症名词解释高血糖症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通过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但高血糖症指的是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作用受阻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
高血糖症常常与糖尿病有关,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但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疾病中,例如胰岛素抵抗、胰腺炎等。
高血糖症的症状通常包括: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视力模糊等。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脱水、尿酮症等并发症。
高血糖症可以分为暂时性高血糖和持续性高血糖。
暂时性高血糖一般由外部因素引起,例如饮食、荷尔蒙变化、压力等。
持续性高血糖则是由于内部机制的失调,例如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高血糖症的原因。
它指的是机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减弱。
胰岛素抵抗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常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相关。
另一个引发高血糖症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也被称为胰岛素缺乏。
这可能是胰岛细胞被破坏或损坏导致的,例如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类型1。
此外,胰腺的肿瘤、胰腺炎等也可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高血糖症。
高血糖症的诊断主要通过测量血糖水平来确定。
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通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症的存在并进行治疗。
高血糖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水平和预防并发症。
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注射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还包括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和遵守规律的饮食以及药物治疗的计划。
总之,高血糖症是一种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疾病,可由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而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控制高血糖症也至关重要。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究在当今社会,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其中,糖代谢异常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不仅影响着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探究。
一、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是指机体内糖的利用和代谢发生异常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因素。
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控制失常而发生的疾病。
除了糖尿病,糖代谢异常还包括高血糖、低血糖、血糖不稳定等。
这些异常状况会导致血糖过高或过低,进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中的脂质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糖代谢异常与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肥胖症之间也有很大的关联。
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往往比正常人要高,但却无法完全降低血糖水平。
这种反复的高血糖状态会破坏胰岛β细胞,并加速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循环反馈加剧了肥胖和糖尿病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过程中,控制血糖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糖代谢异常与脑血管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糖代谢异常还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中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到3倍,且糖尿病患者中的脑血管疾病也更重。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中的脂质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这些因素都会破坏脑部血管,加速脑血管硬化的进程,并促进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
五、如何改善糖代谢异常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
首先是改善饮食习惯,少吃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王晓健【摘要】@@ 肥胖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DM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DM和肥胖均属于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因素、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的研究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1(020)008【总页数】3页(P723-725)【关键词】肥胖;糖尿病;发病机制;综述【作者】王晓健【作者单位】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正文语种】中文肥胖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型DM和肥胖均属于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因素、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1 肥胖与DM的关系1.1 肥胖是发生DM的危险因素近年来临床观察90%的2型DM病人都有肥胖。
许多横向的调查证实在同样人群中,肥胖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是相关联的[1]。
在美国全国健康营养调查显示,超重者的DM发病率是正常体质量者的2.9倍。
前瞻性研究也证实体质量增加是DM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报道对11 428名年龄在30~55岁的妇女进行了14年的随访研究,表明BMI在23~25之间的妇女患2型DM的危险是BMI<22的妇女的4倍,BMI>35的人群患2型DM的危险是BMI<22的人群的93.2倍,18岁以后体质量增加7.0~10.9 kg的人群患2型DM的危险性增加1倍[2]。
综上所述,体质量增加与患2型DM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尽管DM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肯定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肥胖。
肥胖和高血糖的关系
如果从实质意义上去了解肥胖和高血糖的关系、就需要知道血糖在人体内是如何影响的,虽然这样有点复杂。
但是,人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类主要的问题,而且针对这类问题尝试合理的解决方案,包括肥胖和高血糖这类疾病,应该在最后被解决。
必须注意的是,身体所具有的每种功能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体重增加、那么高血糖的隐患更会增加。
同时,心脏和其他靶器官疾病也是在之后出现的,也有人觉得,这样也会导致四肢出现问题,当然,这是高血糖的主要症状,患者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如果自己真的发生这样的现象,那么便需要更努力地把这类困扰解决掉才行。
所以,肥胖和高血糖的关系就如同以上所描述的一样、当然也可能伴随有其他的现象,但这类问题是较为明显的。
所以,患者在理解之后就要进入高血糖治疗状态中,比如减少高糖饮食,让自己的膳食习惯更加平衡,之后就能得到良好的感觉。
同时,针对自己的其他坏习惯,患者不要重新犯以前的错误,不能为此而再度导致血糖升高。
当然,高血糖吃什么才比较好呢、多数时候多建议患者吃纤维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同时,即使在这个时候想吃甜的食物,也最好选择天然的食物,比如含糖量较少的番薯就不错,不过,必须控制食物的分量。
在有限的阶段内,患者就能通过高血糖食疗来逐步调理身体,身体内的血糖会逐步稳定,也不会
因为某些问题而升高了。
叙述完肥胖和高血糖的关系、患者在这个时候应该知道怎么治疗高血糖了,在科学检测的基础上,治疗所见到的成效才明显,所以,科学的罗氏血糖仪(/)是很值得去选择的,要每天都这样,因为一两次的结果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