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

(整理)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

(整理)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
(整理)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

平口钳

目录

1, 3-1 PKQ-1固定钳身

2, 3-2 PKQ-2 钳口板

3, 3-3 PKQ-3 固定螺钉

4, 3-4 PKQ-4 活动钳口

5, 3-5 PKQ-5 螺母GB/T 6170 M12 6, 3-6 PKQ-6平垫圈 GB/T 97.1 12 7, 3-7 PKQ-7螺杆

8, 3-8 PKQ-8 方块螺母

9, 3-9 PKQ-9 螺钉 GB68 M5×20 10, 3-10 PKQ 平口钳装配

11, 3-11 GB-A3gct A3格式工程图图框文件12, 3-12 GB-A3zpt A3格式装配图图框文件13, 3-13 PKQ-1gct 固定钳身工程图

14, 3-14 PKQ-2gct 钳口板,螺钉工程图15, 3-15 PKQ-4gct 活动钳口工程图

16, 3-17 PKQ-7gct 螺杆工程图

18, 3-18 PKQ-8gct 方块螺母工程图

19, 3-19 PKQ-zpt平口钳装配图

3-1固定钳身

1,新建文件:PKQ-1,⊙毫米【OK】起始/建模

2,x-z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拉伸60+60

3,腔体/矩形,选底面放置,选长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48,60,11,0,0,0)【确定】定位:端部至尾18,中线至边60

4,x-y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拉伸35,求差

截面①截面②

5,凸垫/矩形,选钳头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34,4,0,0)【确定】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6,凸垫/矩形,选5步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25,27,0,0)【确定】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7,孔Ф4.1×15,选6步凸垫侧面为放置面,定位:距边12,距顶13.5,孔壁建修饰螺纹

8,凸垫/矩形,选钳身侧面为放置面,选长度方向为水平参考(40,20,40,,0,0)【确定】定位:底面与底平,中线至尾90,4个棱倒R20,顶沿倒R3,建Ф13×20孔,点到点定位

9,以x-z平面镜像7,8,步特征,钳头上沿倒C3

10,尾部创建Ф18×18孔,定位:距底18,距边60,头部创建Ф25×34孔,定位:距底18,距边60 11,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保存文件

3-2 钳口板

1,新建文件:PKQ-2,⊙毫米【OK】起始/建模

截面①截面②

2,长方体100×27×10 【确定】

3,孔/埋头孔埋头Ф13,角度90,孔Ф6×10,距头12,距边13.5

4, 创建+10x-y 平面,草绘截面①,1条直线,完成草图

5, 在截面①线端建平面草绘截面②,等边三角形,完成草图 6, 沿导引线扫掠出实体,创建

7, X-z 平面草绘截面③:从小三角形下角往下画1条直线,完成草图 8, 变换,绕直线旋转,选6步实体90o旋转复制 9,分别变换复制扫掠体,XC 间距为5 10,求差,先选长方体,再框选其余实体

11,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配色,保存文件

3-3 固定螺钉

1,新建文件:PKQ-3, ⊙毫米 【OK 】起始/建模

2,圆柱/直径,高度,Ф35×12,↑ZC ,圆台Ф9.5×4,点到点定位,圆台Ф12×12,点到点定位 3,端沿倒C1,创建修饰螺纹

4,插入/基准/点/点 点构造器(12,0,0)【确定】(-12,0,0)【确定】 5,在两个点处创建Ф5×6简单孔

6,点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配色,保存文件

3-4 活动钳口

1,新建文件:PKQ-3, ⊙毫米 【OK 】起始/建模

2,x-y 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往上拉伸36

3,x-y 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往上拉伸,起始17,结束36,求差

截面① 截面② 4,水平转角处倒R10,竖直转角处倒R5

5,顶部创建沉头孔,沉头Ф36×12,孔Ф28×36,点倒点定位

6,腔体/矩形选侧面放置,选长边为水平参考,腔体参数:100×27×9,定位:与顶平齐,与边平齐

7,孔Ф4.1×15,距边12,距顶13.5,创建修饰螺纹,顶沿倒R1,孔底倒C2

8,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配色,保存文件

3-5 螺母GB/T 6170 M12

1,新建文件:PKQ-5,⊙毫米【OK】起始/建模

2,插入/曲线/多边形侧面数6,【确定】内接半径R9【确定】(0,0,0)【确定】,圆/中心-半径(0,0,0)↙ R5.05↙中键,拉伸6+6

3,圆/中心-半径(0,0,6)↙R9↙(0,0,-6)↙R9↙中键

4,拉伸选圆,值12,拔模角-70,求交,同理拉伸另一边

5,中间孔创建修饰螺纹,端口倒C1

6,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保存文件

3-6 平垫圈GB/T 97.1 12

1,新建文件:PKQ-6,⊙毫米【OK】起始/建模

2,圆柱/直径,高度,Ф24×2.5,↑ZC,孔Ф13×2.5,点到点定位

3,配色,保存文件

3-7 螺杆

1,新建文件:PKQ-7,⊙毫米【OK】起始/建模

2,x-z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360o旋转

3,x-z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拉伸15+15,求差

4,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环形阵列选拉伸特征【确定】数字4,角度90【确定】基准轴,选XC箭头【确定】

截面①

5,格式/WCS/旋转⊙+YC 90o【确定】使ZC向右

6,插入/曲线/螺旋转数23.5,螺距6,输入半径9,右手【确定】

7,x-z平面草绘截面③,完成草图,

截面①截面②

8,已扫掠矢量方向↑ZC,恒定的,求差

9,端沿倒C1,创建详细螺纹,从左端开始,长度28

10,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配色,保存文件

3-8 方块螺母

1,新建文件:PKQ-8,⊙毫米【OK】起始/建模

2,x-z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往+XC方向拉伸50

3,圆台Ф28×24,选顶面放置,距离边17.5,距离端25,中心创建Ф10.1×22孔和修饰螺纹

截面①截面②

4,两大孔端口倒C2

5,格式/WCS/旋转⊙+YC 90o【确定】使ZC向右

6,插入/曲线/螺旋转数8,螺距6,输入半径9,右手【确定】

7,x-z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已扫掠矢量方向↑ZC,恒定的,求差,顶沿倒C0.5

8,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配色,保存文件

3-9 螺钉GB68 M5×20

1,新建文件:PKQ-9,⊙毫米【OK】起始/建模

截面①截面②

2,x-z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旋转,端沿倒C0.5,创建修饰螺纹

3,x-z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拉伸10+10,求差

4,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配色,保存文件

3-10 平口钳装配

1,新建文件:PKQ,⊙毫米【OK】起始/装配

2,添加现有的组件/选择部件文件选PKQ-1固定钳身【OK】绝对【确定】(0,0,0)【确定】

3,选择部件文件选PKQ-7螺杆【OK】配对【确定】配对,选螺杆大圆平面,选钳头平面,对齐,选螺杆外圆柱面,选钳头孔【确定】【确定】

4,选择部件文件选PKQ-8方块螺母【OK】配对【确定】对齐,选螺母圆柱面,选螺杆圆柱面,距离,选螺母端面,选钳尾侧面,输入距离30,平行,选螺母侧面,选钳体侧面,重选另侧【确定】【确定】,如方向相反就就重选螺母另一端,或调相反箭头

5,添加活动钳口PKQ-4,底面与钳身配对,轴对齐,钳口平行,方向相反就调箭头

6,添加螺钉PKQ-3

7,添加钳口板PKQ-2,

8,添加螺钉PKQ-9,圆锥面配对

9,添加垫圈PKQ-6

10,添加螺母PKQ-5

11,配色,保存文件

3-11,A3格式工程图图框文件

1,新建文件:GB-A3gct ⊙毫米【OK】(注意选好保存目录)

2,起始/制图图纸规格A3,单位:毫米,第一角投影【确定】

3,颜色设置:首选项/对象/一般/颜色(对以后生效)

4,绘制图框:插入/曲线/矩形(10,10,0)【确定】(410,287,0)【确定】

5,绘制标题栏:插入/表格注释,默认为5×5行,行高=7,点击确定

6,编辑表格:将光标放在某线出现双向箭头时,拖动改变行宽或列宽,按出现数字准确拖动

7,将光标放在顶线选中列,点选插入列图标或双击右键/插入/右边的列

8,如拖动选取的则为单元格,点选合并单元格图标或双击右键/合并单元格

9, 双击单元格输入文字,中键确认,选中有文字的单元格右击/样式,选字体Chinesef,大小,颜色【确定】10, 点选左上角选中整个表格拖到合适位置,文件/关闭/保存并关闭

3-12 A3格式装配图图框文件

1,新建文件:GB-A3zpt ⊙毫米【OK】(注意选好保存目录)

2,起始/制图图纸规格A3,单位:毫米,第一角投影【确定】

3,颜色设置:首选项/对象/一般/颜色(对以后生效)

4,建立图框和标题栏,明细表,填入文字

5,去除栅格,调背景为白色,保存文件

3-13 固定钳身工程图

1,新建文件:PKQ-1gct,⊙毫米【OK】起始/制图A3 ⊙毫米第1角投影【确定】

2,首选项/注释设置:实心箭头,尺寸箭头之间有线,剖面线距离3,径向A=0.1,文字大小4.5【确定】3,文件/导入/部件【确定】选已保存的A3图框文件(0,0,0)【确定】

4,插入俯视图,1:2,从俯视图创建全剖主视图,1:2可见线:黑,隐藏线:浅灰点线

5,双击剖切符号A=0.1,B=0.1,D=12,E=4,颜色:黑,显示:GB标准【确定】

6,再次插入俯视图,90o旋转,插入中心线,从俯视图创建半剖左视图,将俯视图拖出界外,半剖拖至合适位置7,在俯视图创建1个局部剖视图

:1)选视图右击/展开成员视图,用艺术样条圈出范围,右击退出扩展

2)局部剖,选视图,在左视图选螺纹孔中点,箭头向上,中键,选样条,中键,标注尺寸

8,插入轴测图,比例0.4,可见线:黑,光顺边:浅灰细线

9,标注螺纹尺寸:注释编辑器输入2-M深12,指引线工具,指引线类型:单色,在螺纹处点击,中键,选文字右击/样式,文字大小5,字体chinesef,颜色:黑【确定】

10,粗糙度尺寸标注:

1)插入/符号/定制符号,选粗糙度符号,比例1.2,角度0,中键,点击放置,角度180,中键,点击放置,角度270,中键,点击放置【×】2)

2)注释编辑器,输入数字6.3,点击放置,输入数字3.2,点击放置,输入数字2.5,点击放置,中键

3)选3.2右击/样式文字角度90,颜色:黑【确定】

11,选尺寸右击/样式编辑尺寸样式,选尺寸右击/编辑附加文本,添加数字前后文本

12,输入注释,保存文件

3-14 钳口板和螺钉工程图

1,新建文件:PKQ-2gct,⊙毫米【OK】起始/制图,A3,⊙毫米,第1角投影【确定】,去掉栅格

2,首选项/注释设置:实心箭头D=4,尺寸箭头之间有线,剖面线距离2,径向A=0.1,文字大小5,单位角度格式45o【确定】

3,文件/导入/部件【确定】,选GB-A3.prt【OK】(0,0,0)【确定】

4,插入/视图/从部件添加视图,选择部件文件:PKQ-2【OK】选前视图,1:1点击放置前视图和俯视图,中键5,在主视图创建1个局部剖视图

1)选主视图右击/展开成员视图,用艺术样条圈出范围,右击退出扩展

2)局部剖,选视图,在俯视图选孔中点,箭头向下,中键,选艺术样条,中键【Х】

6,用实用符号创建中心线,标注一般尺寸和圆柱形尺寸

7,注释编辑器输入:网纹3,指引线工具,选点,中键,点击放置,中键,右击/样式,设置文字字符大小5,字体:chinssef,颜色:黑,【确定】

8,选Ф6尺寸右击编辑附加文本,在前输入:2-

9,选所有尺寸右击/编辑显示颜色:黑

10,首选项/制图/视图/取消显示视图边界√

11,插入/符号/定制符号,比例2,角度180,中键,点击放置【×】,用注释编辑器输入6.3

12,用同样方法制作其余光洁度符号

13,用同样方法创建螺钉工程图,比例1.5,剖切符号A=0.1,B=0.1,D=10,E=3,颜色:黑,GB标准【确定】14,首选项/可视化设置背景颜色保存文件

3-15活动钳口工程图

1,新建文件:PKQ-4gct,⊙毫米【OK】起始/制图,A3,⊙毫米,第1角投影【确定】,去掉栅格

2,有关设置:实心箭头D=4,尺寸箭头之间有线,剖面线距离3,径向A=0.1,文字大小5,

3,创建全剖主视图,俯视图创建局部剖视图,轴测图,可见线:黑,俯视图无光顺边,轴测图光顺边浅灰色

4,剖切符号A=0.1,B=0.1,D=12,E=4,颜色:黑,GB标准

5,选Ф28尺寸右击/样式,在尺寸卡片选公差形式,小数位数3,输入上公差0.033,下公差0,在文字卡片公差设公差字符大小3,颜色:黑【应用】【确定】

6,定制粗糙度符号比例1.5,角度90,

7,制作注释,去除视图边界,调背景白色,保存文件

3-16 螺杆工程图

1,新建文件:PKQ-7gct,⊙毫米【OK】起始/制图,A3,⊙毫米,第1角投影【确定】,去掉栅格

2,有关设置:实心箭头,尺寸箭头之间有线,径向A=0,文字大小5

3,创建前视图,左视图,局部放大图比例2:1,可见线:黑

4,将左视图移到下边,注释编辑器输入C,指引线工具,点选箭头位置,中键

5,分别点选Ф15,Ф18尺寸右击/样式,编辑公差

6,粗糙度符号比例1.5,其余粗糙度符号比例2,字符大小8

6,

7,去除视图边界,调背景白色,保存文件

3-17 方块螺母工程图

1,新建文件:PKQ-8gct,⊙毫米【OK】起始/制图,A3,⊙毫米,第1角投影【确定】,去掉栅格

2,有关设置:实心箭头,尺寸箭头之间有线,剖面线距离3,径向A=0.1,文字大小5,汉字8,放大图2:1

3,选左视图为主视图

4,剖切符号A=0.1,B=0.1,D=10,E=3,颜色:黑,GB标准5,标注尺寸,去除视图边界,调背景白色,保存文件

3-18 平口钳装配图

1,新建文件:PKQ-zpt,⊙毫米【OK】起始/制图,A3,⊙毫米,第1角投影【确定】,去掉栅格

2,有关设置:实心箭头,剖面线距离3,文字大小5

3,选主视图右击/样式在剖面卡片勾选装配剖面线

4,剖切符号A=0.1,B=0.1,D=12,E=4,颜色:黑,GB标准

5,首选项/注释/直线/箭头,将箭头改为?—,C 0.1 符号,ID,颜色改为黑色【确定】

6,选择制图注释工具条的ID符号工具,选指定指引线符号,选点,中键,输入文本,点击放置符号7,选ID符号右击/样式,字符大小6,颜色:黑

8,去除视图边界,调背景白色,保存文件

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

平口钳 目录 1, 3-1 PKQ-1固定钳身 2, 3-2 PKQ-2 钳口板 3, 3-3 PKQ-3 固定螺钉 4, 3-4 PKQ-4 活动钳口 5, 3-5 PKQ-5 螺母GB/T 6170 M12 6, 3-6 PKQ-6平垫圈 GB/T 97.1 12 7, 3-7 PKQ-7螺杆 8, 3-8 PKQ-8 方块螺母 9, 3-9 PKQ-9 螺钉 GB68 M5×20 10, 3-10 PKQ 平口钳装配 11, 3-11 GB-A3gct A3格式工程图图框文件12, 3-12 GB-A3zpt A3格式装配图图框文件13, 3-13 PKQ-1gct 固定钳身工程图 14, 3-14 PKQ-2gct 钳口板,螺钉工程图15, 3-15 PKQ-4gct 活动钳口工程图 16, 3-17 PKQ-7gct 螺杆工程图 18, 3-18 PKQ-8gct 方块螺母工程图 19, 3-19 PKQ-zpt平口钳装配图

3-1固定钳身 1,新建文件:PKQ-1,⊙毫米【OK】起始/建模 2,x-z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拉伸60+60 3,腔体/矩形,选底面放置,选长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48,60,11,0,0,0)【确定】定位:端部至尾18,中线至边60 4,x-y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拉伸35,求差 截面①截面② 5,凸垫/矩形,选钳头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34,4,0,0)【确定】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6,凸垫/矩形,选5步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25,27,0,0)【确定】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7,孔Ф4.1×15,选6步凸垫侧面为放置面,定位:距边12,距顶13.5,孔壁建修饰螺纹 8,凸垫/矩形,选钳身侧面为放置面,选长度方向为水平参考(40,20,40,,0,0)【确定】定位:底面与底平,中线至尾90,4个棱倒R20,顶沿倒R3,建Ф13×20孔,点到点定位 9,以x-z平面镜像7,8,步特征,钳头上沿倒C3 10,尾部创建Ф18×18孔,定位:距底18,距边60,头部创建Ф25×34孔,定位:距底18,距边60 11,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保存文件 3-2 钳口板 1,新建文件:PKQ-2,⊙毫米【OK】起始/建模 截面①截面② 2,长方体100×27×10 【确定】 3,孔/埋头孔埋头Ф13,角度90,孔Ф6×10,距头12,距边13.5 4,创建+10x-y平面,草绘截面①,1条直线,完成草图 5,在截面①线端建平面草绘截面②,等边三角形,完成草图 6,沿导引线扫掠出实体,创建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得名称与绘图比例。从装配体得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得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得;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得;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得;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得 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得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得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得位置。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得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得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详细分析2. 分析装配体得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得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得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得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得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得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得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得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得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得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得方向或间隔得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得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得。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得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得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归纳总结3. 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 ①装配体得功能就是什么?其功能就是怎样实现得?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就是如何协调运动得? ②装配体得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就是怎样得?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 ③装配体得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 ④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⑤装配图中各视图得表达重点意图如何?就是否还有更好得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 上述读装配图得方法与步骤仅就是一个概括得说明。实际读图时几个步骤往往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文档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装配图拆画出零件图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加工的重要手段。必须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按照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拆画零件图。下面就介绍拆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一、零件的分类处理 拆画零件图前,要对装配图所示的机器或部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类处理,以明确拆画对象。按零件的不同情况可分以下几类: 1、标准件 大多数标准件属于外购件,故只需列出汇总表,填写标准人件的规定标记、材料及数量即可,不需拆画其零件图。 2、借用零件 是指借用定型产品中的零件,可利用已有的零件图,不必另行拆画其零件图。 3、特殊零件 是设计时经过特殊考虑和]计算所确定的重要零件,如汽轮机的叶片、喷嘴等。这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资料拆画零件图。 4、一般零件 是拆画的主要对象,应按照在装配图中所表达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来拆画零件图。 如图1钻模装配图,共26种零件,除去12捉标准件,其余14种为一般零件,需拆画零件图。此部件中无借用零件和特殊零件。 一、看懂装配图分离零件

看懂装配图,弄清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功用,在此基础上将所要拆画的零件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现以图1钻模中的模板6为例,说明分离零件的方法: 1、利用序号指引线 看看左视图,从序号6的指引线起端圆点,可代到模板的位置和大致轮廓范围,从而知道它仅次于钻模上方。 2、用投影关系和形体分析法 看左视图联系主、俯视图,对投影,用形体分析法可知,模板为前部长方体,后部为圆形体,呈前低年高形状,并可知其上各孔的位置。 3、用剖面线、规定画法和配合代号 看左视图联系俯、主视图和剖视图“B—B”可知: (1)模板与衬碱度7、V型压铁5这两个相邻剖面线方向、间隔不同,且接触面画一条线,很容易区分出来。模板衬碱度7注有配合代号,则模板此处庆为一光孔。 (2)模板的相邻件螺钉9、斜齿杆10、引导栏13由于受纵向剖切没画剖面线。模板与螺钉9以螺纹连接,可知模板此处为一M6螺纹通孔。(3)模板与伴齿杆10连接处下压斜齿杆轴肩,上有螺母、垫圈紧固。斜齿杆与模板光孔处不接触画两人条线,可知模板此处为直径稍大于杆直径或上部螺纹大径的炮孔。 (4)模板与引导柱13上部连接处下压引导柱轴肩,孔轴配合处接触器画一条线,注有配合代号φ ,可知模板此处为一φ15H7光孔。两引导柱孔中心距为52±0.01。

装配图画法

第41讲9-6部件的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教学目标:1、掌握部件的测绘方法; 2、掌握装配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装配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部件测绘是根据现有部件(或机器),先画出零件草图,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的过程。 生产实践中,维修机器设备或技术改造时,在没有现成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机器或部件进行测绘,以得到有关资料。通过部件测绘的实践可继续深入学习和运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知识。下面以机用平口钳为例,介绍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分析和拆卸部件 (1)了解分析部件 对测绘对象全面了解和分析是测绘工作的第一步。应首先了解部件测绘的任务和目的,决定测绘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可通过观察实物和查阅有关图样资料,了解部件(或机器)的性能、功用、工作原理、传动系统和运转情况,了解部件的制造、实验、维修、构造和拆卸等情况。 1.分析测绘对象(平口钳)的功用、性能和特点 图11—24是机用平口钳的轴测图。它安装在铣床或钻床的工作台上,用它的钳口来夹紧被加工零件,以便加工。它由活动钳身、固定钳身、底座、丝杠等19种不同零件组成。钳身可以回转360度,以适应加工需要。钳口宽136mm,最大张开距离为170mm,钳口深36mm。

2.分析测绘对象(平口钳)的工作原理 (1)夹紧或放松从它的轴测图中可以看出,转动丝杠时,由于挡圈、圆锥销和丝杠上轴肩的限制,使丝杠在固定钳身是孔内不能做轴向移动,只能原地转动,从带动螺母做轴向移动,而螺母是用沉头螺钉挡圈固定在活动钳身上的,活动钳口也是用沉头螺钉固定在活动钳身上的,所以当旋转丝杠时,活动钳身便可带动钳口左右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固定钳口用圆桩头六角螺钉固定在钳身上。 (2)钳身回转滑板用圆栏头内六角螺钉固定在活动钳身上。以T型槽用螺栓、垫圈和六角螺母将固定钳身固定在底座上。松开六角螺母时,钳身可绕心轴做旋转运动,以满足对工件加工时不同位置的需要。 以上述两条传动路线为核心,应再进一步分析装配关系、制造和拆卸情况等。 (二)拆卸部件 拆卸部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拆卸前应先测量一些必要的尺寸数据,如某些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尺寸、运动件极限位置的尺寸等,以作为测绘中校核图样的参考。 (2)要周密制定拆卸顺序,划分部件的各组成部分,合理地选用工具和正确的拆卸方法,按一定顺序拆卸,严防乱敲打。 (3)对精度较高的配合部位或过盈合,应尽量少拆或不拆,以免降低精度或损坏零件。 (4)拆下的零件要分类、分组,并对所以零件进行编号登记,零件实物对应地拴上标签,有秩序地放置,防止碰伤、变形、生锈或丢失,以便再装配时仍保证部件的性能和要求。

(完整版)机械制图零件图、装配图题库(有难度)

-------------------------------------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徐工技校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机械制图》期终考试试题库(零件图、装配图) 一、填空题(每空1分) 第九章 零件图 1.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难度:A ) 2. 和 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难度:A ) 3. 尺寸公差带是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 确定公差带位置, 确定公差带大小。(难度:A ) 4. 配合有 和 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间隙配合 、 和 三类。(难度:A ) 5.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 称为极限尺寸。(难度:A )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难度:B ) 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 线绘制,分成 格或多格 。(难度:A ) 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 基准和 基准。(难度:A ) 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难度:A ) 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 。(难度:A ) 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 表示;小径用 表示;终止线用 表示。(难度:A ) 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 连接。(难度:A ) 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 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 条线。(难度:A ) 14. Tr40×14(P7)LH-8e-L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B ) 15. 模数大,齿距 ,齿厚、齿高也随之 ,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 。(难度:B ) 16. 螺纹的旋向有 和 两种,工程上常用 螺纹。(难度:B ) 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 绘制,齿根线画成 线。(难度:B ) 18. 普通平键有 、 和 三种结构类型。(难度:B ) 19. 左旋螺纹要注写 。(难度:A ) 20. 普通平键的标记:键 GB/T1096 18×11×100表示b= mm ,h= mm ,L= mm 的A 型普通平键(A 省略不注)。(难度:B ) 第十章 装配图 1.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难度:A ) 2.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方,栏内分格线为 线,左边外框线为 线。(难度:A ) 3.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 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 条轮廓线。(难度:A ) 4. 装配图中的 ,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难度:A ) 5. 在装配图中 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难度:A ) 6. 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难度:A ) 7.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 ,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难度:A ) 8.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 、 和标题栏、零件序号、明细栏。(难度:A ) 9.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

平口钳测绘

机用平口钳的测绘方法探析 张新庄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110023)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机用平口钳的测绘方法、步骤以及应注意事项。 [关键字] 机用平口钳测绘 在数控专业改革班的项目式教学环节中,由于数控专业有很强实践性,所以更突出了数控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根据校科技实训中心的生产实际需要,特对社会产品平口钳进行了研发,以平口钳的生产加工做为数控专业改革班的综合实训,在研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对现有机用平口钳的测绘,机用平口钳的测绘就是根据现有的平口钳,画出零件工作图和装配图的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测绘是获取技术资料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常应用于机器设备的仿制,维修或技术改造工作中,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其基本技能。本文就机用平口钳的测绘方法进行了探析,以引导学生对社会产品平口钳的正确测绘环节。 一、了解分析和拆卸平口钳 机用平口钳是刨床、铣床、钻床、磨床、插床的主要夹具,是一种机床通用附件,配合工作台使用,广泛用于铣床、钻床等进行各种平面、沟槽、角度等加工,对加工过程中的工件起固定、夹紧、定位作用。 对机用平口钳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是测绘工作的第一步,拆卸之前要弄清平口钳的组成、构造、原理、拆卸顺序、外廓尺寸、极限位置尺寸等。 1、分析测绘对象的功用、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拆前,应了解分析机用平口钳的夹紧、放松和钳身回转的动作原理,钳口材料及钳口尺寸(钳口宽度、张开距离、钳口深度)特点等。机用平口钳工作原理用扳手转动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带动活动钳身移动,形成对工件的加紧与松开。机用平口钳装配结构是将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和销连接的铸铁合体;活动钳身的直线运动是由螺旋运动转变的;工作表面是螺旋副、导轨副及间隙配合的轴和孔的摩擦面。 2、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结构形状 平口钳在拆卸中和拆卸后,要仔细观察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结构形状。分析它们的配合性质,从而决定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区别,从而决定尺寸的合理标注;分析零件间的连接方式,注意画法上的正确性。 3、拆卸拆卸平口钳部件 拆卸部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拆卸前应先测量一些必要的尺寸数据,如部件的外廓尺寸、运动件极限位置尺寸、某些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尺寸等,以作为绘制装配图和校核尺寸的依据。 (2)要周密制订拆卸顺序,划分部件的组成部分,合理选用工具和拆卸方法按一定顺序拆卸,严防乱敲打、硬撬拉,避免损伤零件。 (3)对精度较高的配合部位或过盈配合,在不致影响画图和确定尺寸、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少拆或不拆,以免降低精度或损坏零件。 (4)拆下的零件要分类、分组,并对零件进行编号、登记,列出零件明细表(注明零件序号、名称、类别、数量、材料,如系标准件应定标记并注明国标号)。 1

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精品]

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精品] 平口钳 目录 1, 3-1 PKQ-1 固定钳身 2, 3-2 PKQ-2 钳口板 3, 3-3 PKQ-3 固定螺钉 4, 3-4 PKQ-4 活动钳口 5, 3-5 PKQ-5 螺母GB/T 6170 M12 6, 3-6 PKQ-6 平垫圈 GB/T 97.1 12 7, 3-7 PKQ-7 螺杆8, 3-8 PKQ-8 方块螺母 9, 3-9 PKQ-9 螺钉GB68 M5×20 10, 3-10 PKQ 平 口钳装配 11, 3-11 GB-A3gct A3格式工程图图框文件 12, 3-12 GB-A3zpt A3格式装配图图框文件 13, 3-13 PKQ-1gct 固定钳身工程图 14, 3-14 PKQ-2gct 钳口板,螺钉工程图 15, 3-15 PKQ-4gct 活动钳口工程图 16, 3-17 PKQ-7gct 螺

杆工程图 18, 3-18 PKQ-8gct 方块螺母工程图 19, 3-19 PKQ-zpt 平口钳装配图 3-1固定钳身 1,新建文件:PKQ-1, ?毫米【OK】起始/建模 2, x-z平面草绘截面?,完成草图,拉伸60+60 3,腔体/矩形,选底面放置,选长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48,60,11,0,0,0)【确定】 定位:端部至尾18,中线至边60 4,x-y平面草绘截面?,完成草图,拉伸35,求差 截面? 截面? 5,凸垫/矩形,选钳头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34,4,0,0)【确定】 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凸垫/矩形,选5步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25,27,0,0)【确定】 6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及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和维修机器设备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需要读装配图,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 下面将通过实例,具体说明如何去读一张装配图。 一、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概括了解 (1)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可以通过看标题栏、明细表、产品说明书和其它有关资料获知。 (2)了解标准零部件和非标准零、部件的名称和数量,对照零、部件序号,在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3)对视图进行分析,找出各个视图、剖视图等配置的位置及投影方向,弄清各视图的表达重点。从而对部件的大体轮廓与内容有一个概括了解。

联动夹持杆接头是检验用夹具中的一个通用标准部件,用来连接检测用仪表的表杆,由四种非标准零件和一种标准零件组成。 有两个基本视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表达各组成零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左视图采用A -A 剖视及上部的局部剖视,进一步反映左方和上方两处夹持部位的结构和夹头零件的内、外形状。 1、看标题栏查阅相关资料 2、对零件 找位置3、分析视图 概括了解 拉杆 套筒 夹头 垫圈 螺母 例1:读联动夹持杆装配图

(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对照视图仔细研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这是读装配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和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经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有较深入的了解。

拉杆 套筒夹头垫圈螺母 装配干线 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当检验时,在1、2的上下通孔φ12H8和夹头3上部的通孔16H8中分别装入表杆,然后旋紧螺母5,带动拉杆1沿轴向右移动,改变它与套筒2上下通孔的同轴位置,就可夹持拉杆左方通孔内的表杆。与此同时,表杆带动套筒2向右移动,使夹头3的间隙被收紧,夹头上部的表杆因此被夹紧。

整理平口钳零件及其装配图

精品文档 平口钳 目录固定钳身, 3-1 PKQ-1 1 钳口板2, 3-2 PKQ-2 固定螺钉, 3-3 PKQ-3 3 活动钳口, 3-4 PKQ-4 4GB/T 6170 M12 螺母 3-5 PKQ-5 ,5 GB/T 97.1 12 平垫圈PKQ-6 6, 3-6 螺杆 3-7 7,PKQ-7 方块螺母PKQ-8 8, 3-8 20 ×螺钉 GB68 M59, 3-9 PKQ-9 平口钳装配10, 3-10 PKQ A3格式工程图图框文件11, 3-11 GB-A3gct

格式装配图图框文件A312, 3-12 GB-A3zpt 固定钳身工程图 3-13 PKQ-1gct 13,钳口板,螺钉工程图PKQ-2gct 14, 3-14 gct 活动钳口工程图15, 3-15 PKQ-4 螺杆工程图 3-17 PKQ-7gct 16, gct 方块螺母工程图,18 3-18 PKQ-8 平口钳装配图zpt 3-19 19,PKQ-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1固定钳身 1,新建文件:PKQ-1,⊙毫米【OK】起始/建模 60+60 平面草绘截面①,完成草图,拉伸,x-z2 【确定】0),0,0,矩形,选底面放置,选长度方向 为水平参考(3,腔体/148,60,1160 ,中线至边定位:端部至尾18 ,求差平面草绘截面②,完成草图,拉伸354,x-y

截面①截面② 5,凸垫/矩形,选钳头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34,4,0,0)【确定】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6,凸垫/矩形,选5步顶面为放置面,选宽度方向为水平参考(100,25,27,0,0)【确定】定位:侧边与钳头平齐,中线距边60 7,孔Ф4.1×15,选6步凸垫侧面为放置面,定位:距边12,距顶13.5,孔壁建修饰螺纹8,凸垫/矩形,选钳身侧面为放置面,选长度方向为水平参考(40,20,40,,0,0)【确定】定位:底面与底平,中线至尾90,4个棱倒R20,顶沿倒R3,建Ф13×20孔,点到点定位9,以x-z平面镜像7,8,步特征,钳头上沿倒C3 10,尾部创建Ф18×18孔,定位:距底18,距边60,头部创建Ф25×34孔,定位:距底18,距边60 11,曲线移2层,基准移3层,不显示坐标,保存文件 3-2 钳口板 1,新建文件:PKQ-2,⊙毫米【OK】起始/建模

机械制图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和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和流量的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和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看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看懂。轴套类、轮盘类和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看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看图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 ① 装配体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是如何协调运动的? ② 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 ③ 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 ④ 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⑤ 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 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仅是一个概括的说明。实际读图时几个步骤往往是平行或交叉进行的。因此,读图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反复的读图实践,便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提高读装配图的速度和能力。 下面以球心阀为例,来具体说明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球心阀的装配图见下图所示。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与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的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 就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装配图简介

第六章零件图、装配图简介§6-1 零件图、装配图概述 §6-2 螺纹紧固件及其联接 §6-3 轴系零件及其装配

§6-1 零件图、装配图概述一台机器或一个零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的。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表达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装配图、零件图是机械图样中两种主要的图样。零件图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并根据它加工制造零件;装配图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技术要求等。设计时,一般先画出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拆绘零件图;装配时,则根据装配图把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关系十分密切。 千斤顶及其装配图 螺旋杆及其零件图 以下从几个方面对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内容进行比较。 一、视图

(一)装配图视图 在第五章讨论过的表达物体结构形状的各种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以及局部放大图等,在表达部件的装配图中也同样适用。另外,装配图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如沿结合面剖切、拆卸画法、假想画法、夸大画法等。 (二)零件图视图 零件图选择视图时,要结合零件的工作位臵或加工位臵,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选择好其它视图。包括运用好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等,要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结构特征来选取。选择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数量及其内所含虚线的数量,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二、尺寸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因此,装配图中不需要注出

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要标出一些必要尺寸,这些尺寸按其作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性能(规格)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总体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了要符合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在可能的范围内,还要标注得合理。所谓合理,即标注的尺寸能满足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也就是使零件能在部件中很好地工作,又能使零件便于制造、测量和检修。 三、技术要求 (一)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 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 4、未标注倒角为C 5、圆角R3、R2 5、零件去除氧化皮。 齿轮参数 技术要求 1.调制处理后齿轮硬度=229-286; 2.齿轮精度8级; 3.未注明倒角C2; 4.齿轮齿数35,模数6,压力角为20度; 2.热处理要求: 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0.3mm。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 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 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齿轮轴 技术要求: 1、45号钢正火 170~217HBS 2、未标注圆角为R=2mm 3、锐边倒钝 技术要求: 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 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

4、未标注圆角为R1,倒角为C1;

5.装配要求: 技术要求 1.装配前箱体与其他铸件不加工面应清理干净,除去毛刺毛边,并浸涂防锈漆。 2.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晾干后配合表面应涂油。 3.减速器剖分面、各接触面以及密封处均不允许漏油、渗油,箱体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涂料。 4.齿轮装配后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斑点,圆柱齿轮沿齿高不小于30%,沿齿长不小于50%,齿间隙为0.10mm。 5.调整、固定轴承时应留有轴向有0.2-0.5mm。 6.减速器内装有50号机械润滑油,油量达到规定的深度。 7.箱体内壁涂耐油油漆,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 8.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变速箱齿轮装配 技术要求: 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3、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4、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5、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6、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7、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技术要求: 1、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3、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 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4、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5、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轴承配合 技术要求 1、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2、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零件图装配图电子稿

第一题 1、读题1图所示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制作该零件的材料含义是。 (2)零件用了个图形,主视图是视图,俯视图采用了表达方式,另外两个图是图和图。 (3)在尺寸φ240+0.052中,φ24表示,+0.052是,公差是,最小极限尺寸是。

(4)零件总体尺寸是,。 (5)零件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含义是。 (6)2×M6—6H是螺纹孔,6是,6H 是,它的定位尺寸是。 (7)2×Ф11 Ф20 含义是,它的定位尺寸是。 2、(20分,每空1分)读题58图支架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支架零件的材料是HT200,其中HT表示,200表示。 (2)零件共用了个图形来表达,主视图中有处作了剖视,A 向是图,还有一个是图。 (3)尺寸Φ25H9中,Φ25是尺寸,H表示,9表示,H9表示。 (4)尺寸M6-7H中:M表示,6表示,7H表示。 (5)支架上C1的倒角有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的表面有个。 (6)在移出断面图上,尺寸30是方向上的尺寸,28是方向上的尺寸。(7)支架左侧圆筒的定形尺寸是,支架右侧斜板的定位尺寸是。 第2题

第3题 3.(20分,每空1分)读题58图所示轴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托架属于类零件,材料为。画图比例为。 (2)表达该零件用了个图形,主视图两处采用了剖视图,左视图为剖视图;B 图为视图,C图是画法,也是视图的一种特殊画法。还有个图称为图。 (3)图中尺寸Ф16H11有含义是:Ф16是,H是,11是。 (4)螺纹标记M8—7H中,M是指代号,8指,7H 代号。 (5)主视图上2╳Ф14圆柱孔的表面粗糙是,表示该表面用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为。 4、 (20分)读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名称是_______,主视图中两处采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法,一处采用了_________表达方法;上方标有“A”的图为________图。 (2)该零件图的图号是__________,采用的比例属于__________比例,材料牌号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螺纹M10—7H的定位尺寸是________,_________;该螺纹标记中,M是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螺纹,7H是________________。 (4)该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最严的表面代号为________,代号中给出的数值是指_________的__________值。

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

第六阶段布置装配图 装配图是本设计中工作量最大,最能反映设计质量的重要部分,应力求提高装配图的质量。 一、视图 1.俯视图 (1基本全剖,留左侧一角(上或下以便看外形;(外形角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参考例图; (2齿轮轴剖视时应剖到轴的一部分; (3一对斜齿轮至少留一个齿轮的一部分不剖,画三条细直线表示斜齿轮齿的倾斜方向(斜度和倾斜角β接近; (4垫片剖面涂黑。 2.正视图 (1基本不剖; (2作必要的局部剖视,显示出:窥视孔及其固定螺钉;油尺(油面指出;透气器;放油塞;定位销;轴承旁连接螺栓;上下箱凸缘连接螺栓;上下箱壁厚等。 (3因为零件经常不在一个剖面上,因此要作若干个局部剖视,尽量避免剖视中再作剖视。如果不可避免,则按制图规定:“允许在剖视中再作一次简单的局部剖视,采用这种画法时,必须用指引线标注其剖面名称。如为金属零件时,两者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要相互错开”; (4正视图应左低右高,以便在侧视图上能看到窥视孔盖,其螺钉头可以采用简化画法“与投形面倾斜角度≤30o的圆或圆弧,投形时允许用圆或圆弧代替椭圆”,“和投形方向<15o角椭圆可画成直线(在侧视图上。”

3.侧视图 不剖看外形,看相贯线,正视图上有些局剖可画在此图上。 二、比例尺 尽量采用1:1;(不得已时采用1:1.5、1:2 三、线条 1.粗实线、虚线、细实线、中心线,必须明显分清; 2.应该画中心线的部位必须画,不得遗漏。(比如A型键的圆头、球轴承等。 注:虚线尽量不画,对看不到的部分必要时作向视图或剖视图。 四、注意 1.测油尺和放油塞所挖的槽,在俯视图上投影不要忘了,看见什么画什么; 2.绘剖面线之前要计划; 一对齿轮的二个齿轮的剖面线相反; 一个轴承二个内外圈剖面线相反; 剖面线不要太密,不同视图上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间距应一致。 3.在正视图上要表达油池油面的高度,同时要表达分度圆; 4.一对外啮合齿轮,小轮压大轮,在俯视图上可见分度圆一条点划线,大齿轮齿根圆画实线,顶圆画虚线; 5.轴头(输入轴装大带轮处,输出轴装联轴齿处为节省空间,作双点划线断开,但除保留二键圆弧外,还应保留一段直线;

零件图装配图和工作图的简介

零件图、装配图和工作图的简介 零件图:用来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装配图: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装配图是一种总成,主要是表现各零配件之间的关系,经常用到局部剖面图。 工作图:工作图设计是根据技术设计绘制出全套工作图纸, 包括:总图、零件图、部件图、产品装配图、安装图; 制定通用件、专用件、标准件、外购件、外协件明细表和原材料、特种材料明细表; 编制产品说明书和使用维修保养说明书等。 工作图是指导生产的图样,应按程式通过校对、复核,以保证正确、统一、完整。工作图也必须经审批以後才能投入生产。 工作图包含前面两种在内,零件图是设计中需要的各个零件图,装配图是一个架构有安装关系。 拆图:拆图是将装配图分拆成零件图,就是把结构图中的每一个细节反映到图纸上,然后加工厂直接用你出的图纸加工构件。 这是一种逆向工程,也就是分解原先已经有的装配图纸!一般是指整体机械装配图纸,分解出其中各种单个的零部件,再将零部件单个出加工图纸,用于机械加工生产。

什么是部装图 每个设备会有一个大的总装配图,然后是各个子部件,子部件里面还有子部件,当然也有零件,就像目录树一样。。。一般来说是零件组成部件,部件和零件组成总装配,,,其他零件组成单个部件的一张图叫部装图。当设备比较大,零件比较多,而用装配图不好全部显示的时候的设备局部装配图即一台完整机器的装配图叫总装配图。 它反映装配关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画图步骤是 1.选比例、定图幅、布图、绘制各视图定位轴线 2.绘制主要零件 3.依次画出装配干线上各零件 4.检查并加深图线 5.标注尺寸(主要体现装配关系、部件外形尺寸,零件具体尺寸标在零件图中)、注写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和技术要求(包括零件的材质及材质要求;形位尺寸及公差;表面光洁度;热处理要求。)。

普通平口钳的设计

摘要 普通平口钳的主要功能是夹紧工件,以使加工方便、快捷。本论文利用普通平口钳的特性,对其使用功能进行了拓展,如充当划线平台、绕制弹簧、校正小钢材等。使平口钳的功能更加全面化。 平口钳是一种在机床工作台上用来夹持工件、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夹具。平口钳装配图采用了俯视图、主视图、三维立体图和一个表示单独零件的爆炸视图来表达。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图,反映平口钳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俯视图反映了固定钳身的结构形状。 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加工环境的不同,人们还会对平口钳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创新和功能的拓展,会有越来越多不同的结构使平口钳的使用功能多样化、全面化。 关键词:平口钳,传动,夹紧力 I

Abstract Ordinary vises 's main function is to clamp the workpiece, so that the processing is convenient, shortcut. This paper uses the ordinary vises characteristics, the functions of expansion, such as acting as the crossed the platform, winding spring, correction of small steel. The vise features a more comprehensive. Vise is a work table of a machine tool is used to clamp the workpie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machining of a workpiece fixture. Vise assembly employs a planform, main view, three-dimensional map and a separate parts of the exploded view to express. The main view of the full section view, reflect the flat-nose plier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assembly relation between parts. Overlooking the map reflects the fixed clamp body shap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se conditions, processing of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people also to clamp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and function expansion,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different structure makes the flat-nose pliers use functional diversification, comprehensive. Key Words:bench vic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lamp strength I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