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负压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88.27 KB
- 文档页数:2
颅脑损伤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结果分析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结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30人,于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采集病人动脉血液,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查动脉血各项指标。
结果吸痰后,颅脑损伤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和二氧化碳总量下降,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升高。
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干预,能改善患者呼吸道状况,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颅脑损伤;吸痰;动脉血气2 结果3 讨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發病率仅次于肺损伤[3],病死率可达35%-85%[4]。
因此,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如何维持其正常呼吸功能成为一棘手的问题,对颅脑损伤患者行吸痰处理,可以清除患者咽及呼吸道异物,通畅呼吸道。
曹[5]等的研究发现对下呼吸道感染者行吸痰处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结果,说明吸痰确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
本文研究发现,吸痰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和二氧化碳总量下降,且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升高,说明吸痰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状态。
作为医护人员必须注意每一个医护环节,及时有效地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维持机体正常呼吸状态,对颅脑损伤患者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恢复正常机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何瑾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09.[2] 李晓燕,李凤君,冯丽鸿.开胸手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3] 蔺锡候.交通事故伤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因素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1993,9.[4] 戴毅,张伟,薛中南等.重症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J].陕西医学,1996,25.[5] 曹坤跃,施学进.两种吸痰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者血气分析影响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6.。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重度颅脑损伤常出现呼吸节律的变化、呼吸骤停或因深昏迷造成呼吸不畅及痰液阻塞,导致肺部感染、脑缺氧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早期积极行气管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本文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7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6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男52例,女24例。
年龄21~75岁,平均52岁。
格拉斯哥评分(GCS)6~8分54例,3~5分22例;均于入院后48 h内行气管切开,带管时间13~71 d,拔管后切口愈合良好。
2 护理2.1 病房环境要求气管切开后的患者应住单人病房,并设置专护,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应在60%~70%[1]。
保证空气流通,房间内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谢绝陪护、探视。
每天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地面用0.05%含氯消毒剂擦洗,预防交叉感染。
2.2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发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气管及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套管自气管脱出或压迫气管,注意创缘及套管内有无出血,如发生出血应警惕窒息,必须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2.3 安全吸痰的依据2.3.1 适时吸痰包括以下4种表现:①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②在病床旁听到气管套管内有痰鸣音;③接呼吸机后机器显示气管内压力升高有警报时;④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当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吸痰,吸痰并无固定的时间,以需要为主,必要时每小时吸痰1次,有时甚至间隔时间更短。
2.3.2 吸痰前后给氧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浓度吸氧各2 min,使短期内身体蓄积一定量的高浓度氧气,可有效预防因缺氧而引发的窒息。
如果吸痰前后不给高浓度吸氧,有可能造成短暂的缺氧和低氧血症加重脑组织缺氧。
所以吸痰前后各给2 min高浓度氧气应列为吸痰的常规操作步骤。
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以维持呼吸,护理措施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篇文章将介绍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内容。
1. 密切监测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通畅,而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多种难以预测的生理反应,因此密切监测是必要的。
护理人员应该对以下指标进行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发音和鼻翼膜泡指数;•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喉部和气管内的分泌物。
2.定期吸痰由于气管切开手术可能导致喉部和气管内的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道阻塞,患者需要定期吸痰。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方法,并确保吸痰的频率和方法正确无误。
3. 工具消毒与更换需要注意的是,吸痰过程中使用的器具需要定期更换和消毒,防止感染导致病情恶化。
单次使用的器具应立即丢弃。
4.肺部康复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肺部的康复,包括深呼吸训练、积极翻身、体位调整等。
护理人员应该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肺部康复,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5.营养支持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方案,防止出现营养不良和消化系统问题。
6. 心理护理长期的疾病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和压力。
7. 安全管理患者需要定期更换人工气道,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气道的位置、松紧度和氧气供应。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定期更换床单、痰盂等物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8. 其他注意事项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的喉咙和喉喉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口腔护理,缓解其疼痛和不适感。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尿液排泄、皮肤护理等方面。
总之,对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气管切开手术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却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医嘱、加强观察和监测,并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气管切开的护理及负压吸痰的技巧定义: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项段气管(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近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
适应症:1、喉梗阻和颈部气管阻塞2、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3、预防性气管切开4、取气管异物5、颈部外伤者护理措施:1、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及呼吸频率、深浅度、节律、血氧饱和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及时吸尽,吸痰动作轻柔,先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边吸边将吸痰管螺旋向上提出,避免上下提插,防止气管内粘痰推入气管深部,每次吸痰时间10—15秒,间隔数秒。
3、密闭式吸痰管每日更换一次,并贴上日期标签。
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4、气道持续湿化,以精量输液器或输液泵控制。
根据病人痰液性状调节滴数,一日100—200ml或定时气管内滴药,2-3ml/h(气管滴药配方:常规NS250ml+DX5mg+糜蛋白酶4000u),后期根据痰液药敏结果调整。
湿化液、精量输液器每天更换。
5、气管切开处换药Bid,如潮湿污染及时更换。
6、气管切开后第二天更换系带(可将系带外串上止血带,这样有利于擦拭),以后每周一更换,如潮湿污染后及时更换。
系带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并打两个以上手术结。
7、导管气囊每日放气4次,每次5-10分钟。
8、每2小时翻身拍背,口腔护理每天2次。
9、雾化吸入每天2次,如痰液粘稠可每日3-4次10、控制探陪,陪护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帽子,穿好隔离衣。
每日湿式拖地,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
11、每周一或根据医嘱行痰培养+药敏试验及痰液常规。
要有主动吸痰的意识,发现病人呼吸道有痰液要及时吸引,不要等家属呼叫时才吸引。
尤其是无陪病房,要有慎独精神。
金属气管导管的护理1、气管导管口予以双层湿润无菌纱布覆盖,以不滴水为宜。
2、每日消毒内导管4次。
3、内导管取下先浸泡于1;1000的爱尔斯消毒液中半小时,再用小毛刷流水清洗,尤其注意内壁的清洁,最后浸泡于2%戊二醛中半小时。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应用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临床效果观察刘颖斌;张丽兴;彭俊隆【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8(026)010【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吸痰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65例气管切开常规吸痰处置为对照组,另66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术为试验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肺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气及肺功能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7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血气及肺部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总页数】3页(P93-95)【作者】刘颖斌;张丽兴;彭俊隆【作者单位】揭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揭阳515400;揭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揭阳515400;揭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揭阳5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相关文献】1.密闭式导管吸痰联合纤支镜吸痰法在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临床应用价值[J], 居来提·阿不都克热木;廖光冲;阿娜尔汗·热合曼2.用经纤支镜吸痰疗法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J], 罗莉3.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研究 [J], 郑志; 胡月秦4.氨溴索静脉推注联合纤支镜肺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J], 孙亚婷5.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研究 [J], 郑志;胡月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吸痰的护理
苏莉娜;李桂侠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6(13)10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较危重,需要经常吸痰。
吸痰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目前利用负压装置通过吸痰管插入气道吸痰是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在常规吸痰操作过程中,病人会发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如面色青紫、发红、皱眉、用力摇头、抵抗等,严重时还会有呛咳、憋喘、呼吸暂停等。
大多病人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
对此,我们将减轻吸痰时病人发生不适反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59)
【作者】苏莉娜;李桂侠
【作者单位】2773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2773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吸痰护理的体会 [J], 曾秋香
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气管切开吸痰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李树伟;王颖;马悦然
3.吸痰护理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影响的研究 [J], 张杰;李聪
4.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陈香凤
5.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在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谭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个性化吸痰深度进行气道护理的临床研究陈红艳作者单位:454750河南孟州,孟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ʌ摘要ɔ目的㊀文章重在探究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个性化吸痰深度进行气道护理的效果和方法.方法㊀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准时吸痰,确保气道良好湿化护理,增强皮肤护理等.结果㊀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㊀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应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极为有必要,其可使患者保持呼吸畅通,顺利排痰,有助于患者早期拔管和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ʌ关键词ɔ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护理效果ʌ中图分类号ɔR 47㊀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4-5511(2018)02-0868-01㊀㊀气管切开术(T r a c h e o t o m y)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呼吸道阻碍,通常都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人工气道急救手术,只要是重型颅脑损伤,一般都不会在短时间内清醒,均要进行气道切开手术.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护理效果极为显著,现将全部内容报告如下:1㊀资料和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其中男为50例,女为30例,两组患者年龄均处于8-70岁,均值为38岁;当中重型脑挫裂伤有48例,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有32例,全部采取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最少为20天,最长为91天,均值为(32.2ʃ7.4)天,均没有发现因痰痂形成被迫拔除气管套管.病情得到较好转换,顺利拔管65例,带管出院10例,因病症复发致死5例.两组基础资料相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㊀护理方法1.2.1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的就诊情况做简单的介绍,告知患者在在就诊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为患者恢复健康增强自信,患者才能更快恢复健康.1.2.2㊀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现将全部内容总结如下:①就陪护方面工作应严格落实,减少探视数量,对病房区的人流动量加强管理,日常用品应进行严密规制,做到专人专用[1].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维护病房区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1-2次,每次为30分钟;病区内的湿度应保持在50%-60%左右;每天进行两次空气负离子消毒,使用有效氯每天拖地3次;室内用品也要保持每天进行适当擦洗.③为患者补充充足营养,防止因为胃内容物返流而发生致命性误吸.每次应对胃管进行相应的检查,应保持胃管容物流动通畅,确诊胃内是否有胃内潴留[2].在进行喂食后的30分钟,均不能变更体位.④应严格进行口腔清理,按照患者口腔污染的实际情况㊁pH 等,选择使用的清洗液.减少口腔容物流进气管引发下呼吸道的危险性.1.2.3㊀呼吸道管理㊀①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通常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随即出现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法正常排痰,需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㊁血氧饱和度或者是咳嗽,就需要进行吸痰.选取适宜的吸痰管,应该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尽量规避损伤呼吸道黏膜等情况出现.杜绝使用负压插管,动作应轻盈,能够有效的反折吸痰管,插入相应深度的内套管能够减轻反折,进行左右旋转抽吸并在且抽吸的同时将吸痰管向上提出.每次吸痰不能多于15s,并且复吸的时候应更换吸痰管[3].痰液出现粘稠情况就应适翻身,并用手掌按住患者背部,从下至上进行按压有利于更好的排痰,而且应适当鼓励患者咳嗽促使排痰.避免分泌物常时间积聚在套管气囊处形成痰痂.所以应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呼吸机应专人专用,并且用完后要进行消毒处理.1.2.4㊀加强雾化湿化㊀加强雾化湿化能够减少痰液的粘稠度,能够更好的排放痰液,降低痰痂的构成.护理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应该查看湿化液水位降低情形,并按照实际情况加入相应的湿化液,通常保持在3-5小时加液1次,应用呼吸机根据无菌操作流程操作,呼吸机冷却后水为污染物,对此,呼吸机的螺纹管就应该每天进行更换,在换置前应该留取螺纹管出㊁入管和呼吸机接口处样本进行细菌培育.要保证每天换置1次湿化液[4].1.3㊀观察指标和评定指标㊀观察两组患者的入院时间㊁病症发生率㊁护理满意程度.使用问卷的方法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的调研,这其中包含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㊁操作技能㊁护患沟通和有关的就诊环境.就相关的治疗依从性要分成2项,①依从:可以完全配合护理工作者实施治疗和相关操作;②不依从:有时候患者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无法完全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若是治疗阶段超过3次就放弃治疗.1.4㊀统计学方法㊀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 P S S 15.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 %)表示,组间差应用x 2检验,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 <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 >0.05)时,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在就诊期间,把两组患者入院的时间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入院的时间为(6.31ʃ1.2)d ,护理组患者入院的时间就是(7.76ʃ2.3)d ,那么相应的t 值就是5.7274,而相关的P 值就是0.0000,经过对比就会发现对照组患者入院的时间明显比护理组患者入院的时间短,那么相应的(P <0.05),护理组明显就比对照组要高的多,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总发症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症率达到18.1%,护理组患者的总发症率达到6.7%,那么相应的X 2的值就是5.9821,P 值就是0.0144,护理组患者的总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㊀讨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因为气管切开创建人工气道,空气能够经过气管套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因为肺内的空气还未经过相应的过滤处理,并且空气中的病菌能够经过开放的气管直接进入肺部,若是护理不当,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而且气管粘膜损伤就会导致很多的病菌直接进入肺部,就会引发肺炎.还有就是相应的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患者也会增多,所以就此方面应该加强重视.气管切开手术的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否成功和患者的预后.这就需要护理者具备足够的责任感和耐心,丰厚的临床经验㊁扎实过硬的疾病防范知识,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及时吸痰,保持良好的气道湿化,正确的套管护理,增强皮肤护理等极好的防范呼吸道感染现象的出现,促使早期拔管,增强手术的成功率,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参考文献[1]㊀曾梁楠.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个性化吸痰深度的探究[D ].西南医科大学,2016,9(13):145-146.[2]㊀钱瑶,历春玲.89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C ]//中国干细胞与抗衰老美容高峰论坛.2012,16(31):214-215.[3]㊀毕娜,王建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指征应用现状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0(32):3850-3854.868。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技巧探讨
江智霞;缪雪阳;陈中芬;赵玲芳
【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4)004
【摘要】@@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常因昏迷、呼吸衰竭、窒息而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吸痰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何安全而有效的吸痰是护士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的吸痰技巧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总页数】2页(P368-369)
【作者】江智霞;缪雪阳;陈中芬;赵玲芳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遵义,56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J], 李伟;王芳;刘君德
2.不同吸痰负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效果研究 [J], 林文娟;施兰来;付彦丽;黄雪梅
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 [J], 黄世英;李连娣;朱文平;李凤姣;沈有期
4.不同体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效果的影响 [J], 曾惠莉;曾志生;
曾静
5.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J], 李伟;王芳;刘君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